Board logo

标题: 佛学入门简要 [打印本页]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46     标题: 佛学入门简要

佛学入门简要

来源:马来西亚佛教总会 


佛学入门简要目录
三宝歌
三宝歌作词及作曲者简介
佛教圣地影印
序文 释竺摩
序文 释金明
初级课题
(一) 释迦太子诞生
(二) 太子幼年及少年时代
(三) 太子出家
(四) 太子修行的经过
(五) 太子成道
(六) 佛陀的族姓与圣号
(七) 佛陀说法济度众生
(八) 佛入涅盘
(九) 佛历与佛旗
(十) 佛经的来源
(十一)  佛陀宿世传说
(十二) 三皈依
(十三) 卫塞节或佛陀日的意义
(十四) 建立服务的人生观
(十五)  佛教徒的类型
(十六)  教团生活的准则
(十七) 五戒
(十八) 十善业道
(十九) 八关斋戒
(二十) 六根本烦恼
(廿一) 十一善心所
(廿二) 声闻乘简释
(廿三) 四圣谛 
中级课题
(廿四) 三十七道品 (上)
(廿五) 三十七道品 (中)
(廿六) 三十七道品 (下)
(廿七) 业力的因果律
(廿八) 因缘与果报
(廿九) 缘起的人生宇宙
(三十) 十二因缘
(卅一) 乐的追求
(卅二) 菩萨与六度
(卅三) 佛教青年的精神
(卅四) 学佛的目的与任务
(卅五) 四无量心
(卅六) 四摄法
(卅七) 四弘誓愿
(卅八) 四大功德
(卅九) 十八界
(四十)  五浊恶世
(四十一)  心意识的研究
(四十二) 佛教中心教理 (三法印)
(四十三) 佛经的四次结集
(四十四) 印度佛法的传播 
附录
(一) 盂兰盆真义
(二) 佛学常识问答初级组比赛题
(三) 佛学常识问答高级组比赛题
(四) 选择题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46


   
  【作者简介】
  三宝歌的填词者是近人太虚大师,大师生于逊清光绪十五年(民前二十三年),原籍是浙江之崇德(石门),生长于海宁。在民国三十六年三,示寂于上海,世寿五十九岁,大师十六岁即出家,僧腊戒腊均为四十四。

  大师主张以佛法应导现代人心,故倡导「人生佛教」。又主张教理、教制、教产之革新,创新佛教运动,虽经发端,而未完成。

  大师为一近代佛教领袖,早岁献身革命,中年弘教利群,曾游化欧美。晚年复翊赞抗建。组佛教访问团,赴缅甸、锡兰、印度、星洲等地访问,并朝礼圣迹,藉以联络感情,宣扬我国民族为独立生存与正义之奋斗。惜于抗战胜利后二年,正待复兴佛教之际,竟然去世。
大师著述丰富,散见于海潮音及诸报刊,后经其门人编为太虚大师全集。全书七百万言,分为四藏二十编。

  弘一律师为本歌作谱,师夙精美术音乐,于民国十九年与太虚大师,同在厦门之闽南佛学院执教,遂请其撰作典谱。

  律师生于逊清光绪六年,(民前三十四年)籍贯天津,在民国三十一年示寂于福建之泉州。世寿六十三岁。律师于民国七年七月,于杭州虎跑寺出家,同年九月在灵隐寺受戒。园寂后于承天寺荼毗时,多色火焰上升,灵骨塔分建于杭州之虎跑寺及泉州之弥陀岩。

  律师持律谨严,后人推为近代律宗祖师,故称誉为律师。

  律师的生平,出家前后,判若两人。前者,他是一位艺术家、音乐家,也可以说是一位风流倜傥的多情才子;后者一旦披上架裟,这一突然的转变,立刻变为持戒重律的苦行僧。
律师的著作不多,盖出家后着重于行持,以身示教,难行能行,为末世佛法作示范。详见于林子青著「弘一大师年谱」及陈慧剑所著「弘一大师传」。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47

佛教圣地影印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47

  序「佛学入门简要」 释竺摩


  佛教重智慧,重慈悲,解行并运,自他兼济,是实践道德的学问,也是人生所应需的知识:尤其是青年的人生,如能薰陶佛理,训练思想,坚强上求下化的意志,发为自利利他的行动,把握现实的人生,创造未来的事业,那么,必使他的前途似锦,生活幸福。

  佛陀是古代印度一个悲天愍人的宗教家,也是一位最懂教育心理的大教育家。他生平所说的三藏十二分教,其中施设三学
五乘的教育程序,与现代教育逐步推进的学制,亦颇类似;可惜过去的佛教徒,每多看重理论上的发挥, 疏忽程度上的安排,所以一直到现在,在佛教界里,不但没有一套由幼稚至研究院的完整的教科书,就是专门适应小学或中学的教材,虽有多少编排,亦多未臻理想。在一九六二年,由于马来西亚佛教总会的努力干旋,攻府颁布佛教的卫塞节为全国公共假期,带给全国佛教徒无限的喜悦;同时全槟的佛教青年,为了庆祝这一历史的佳节,发起佛学常识比赛,作为纪念;可是缺乏佛学常识的参考资料,势将成「无米之炊」,当时佛总的教育组和宏法组同事,临时编出一本「佛教青年手册」,列入各种佛学常识及问题和答案,才解决了佛学常识比赛这一难题。可是十年来,每次比赛,都用这个本子,也不是办法。因此在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槟州分会要求下,教育宏法两组复由该手册负责编辑者,参考时下几种佛学课本,增加教材,重新编排,内容已较前编为充实,适合青年比赛佛学常识之应用,易其名曰「佛学入门简要」,亦是名符其实。

  佛教的哲理,很深很广,不是这一小册小可能包括得来,这不过只是一些学佛入门的常识而已。所以希望佛教青年亦不以得少为足,应循此基础的起点,再向那广渺无垠的佛学园地跨进一步,以至于深入法海,穷探性相,解行并进,那么这个册子亦不失为一敲门之砖或抛砖引玉了。

 

佛纪二五一五年十月序于马来西亚佛学院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47

   序「佛学入门简要」 金明


  佛教是阐明人生宇宙哲理的宗教,教主释迦牟尼佛陀住世时,说法四十多年,横说、 竖说、浅说、深说、简说、详说、权说、实说、方便说、究竟说、无非是从各个的角度,去分析与描述人生宇宙的实事真理;佛陀涅盘后,弟子们曾经数度把佛陀一生的教说结集起来,成为有系统的佛法。

  佛法的内容,包括经、律、论三藏。三藏教典,浩如烟海,单就翻译为华文的来说,就有一万多卷之多;这使有心钻研的人,不知从何下手?何况这些经文,都是用古文译成的,义理既深奥,文字又难懂,非深通古文者,实不易求解。

  为了适应研究佛学大众的需求,近数十年来,佛教界常有比较通俗的佛学书籍出版;然求其适于初学入门的,并不很多,不是陈义过高,就是偏于一宗一派。

  一九六二年,由于佛总向政府陈情,经过了不断努力争取的结果,我国政府正式颁布佛教的卫塞节为公共假期;佳讯传出,举国佛教徒腾欢起来!为了纪念我国佛教史上这一深有意义的创举,佛总弘法组与教育组曾联合编纂一本「佛教青年手册」,以语体文叙述佛陀简史与教理概要;那本综合性的佛学入门书,于翌年三月出版。

  时光象跑马般的飞逝,一眨眼间,十年过去,今年── 一九七二年卫塞节,转瞬就要来临了,为了纪念我国政府颁布卫塞节为公共假期十周年,佛总曾呼吁全国佛教徒热烈地庆祝今年的卫塞节;另一方面,又把「佛教青年手册」重新编纂,增加篇幅,以充实内容;又为便于读者的学习,乃于每篇之末,增加注释,并附习题;而将该书易名为「佛学入门简要」,付印再版。

  这一本综合性的佛学入门书,乃提纲契领地提供一般佛学上的基本常识,俾初学佛法者,于此获知佛法的大意,进而可以登堂入室,以窥佛法的精奥,望读者用心研习吧!

 

一九七二年三月廿二日于马来西亚佛教总会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48

  (一) 释迦太子诞生


  释迦牟尼SAKYAMUNI佛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他的父亲名叫净饭SHUDDHODANA,是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U的国王,非常英明仁慈。母亲摩耶MAYA夫人,是拘利KOLI国的公主,为人十分贤慧。她四十五岁的时候,怀孕太子,已满足了十个月,便在归宁途中,距离国都约五英里的蓝毗尼园LUMBINI PARK ,诞生了太子。太子能周行七步,脚踏之处,现出七朵莲花;且举目四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自言自语:「天上天下,唯我独尊。」(1) 传说当时天上飘落香花,还有九龙吐水为太子沐浴。

  父母晚年得子,喜出望外。当太子回宫后,全国举行欢庆。有著名的婆罗门BRAHMAN教徒 (2),阿私陀ASITA修士来访,说太子相貌庄严,预言将来可做统一全世界的「转轮圣王」(3),或博学的「一切智者─ ─ 佛陀。]父王对他寄予非常殷切的希望,所以特别替他取个名字,叫做「悉达多」SIDDHARTHA,是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的意思。

 


  备注:

   (1)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天上的出世间及天下的世间,唯有不变的真理才是最尊贵。
  (2)
  婆罗门教徒──婆罗门是印度的旧宗教,奉梵天王BRAHMAN为最尊的神。他的教徒是印度四种族之一,主持宗教事务,为最上级的国民。

  (3)
  转轮圣王──为世界第一有福之人。有四福报: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二、形貌庄严端正,三、 身体健康无病,安隐快乐;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转轮圣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



  习题:

  (一) 释迦牟尼佛父母名字是什么?
  (二) 太子的出生地在何处?
  (三) 释迦佛降生时曾作何语?
  (四) 太子生时有何祥瑞?
  (五) 阿私陀给太子什么名字?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48

  (二) 太子幼年及少年时代

  悉达多太子诞生七天,母亲就去世了。姨母摩诃波波提 MAHAPRAJAPATI,为净饭王继后,抚养太子。她把太子当作亲生儿子一样疼爱,使太子仍旧在幸福舒适中生活长大。

  七岁时,太子开始读书。净饭王聘请名师教他学习梵文 (1) 由浅入深的研读五明 (2) 和四吠陀 VEDA (3)。聪明的太子,闻一知十,没几年(十二,十三岁时)便博通了一切学问。后来又学兵法和武术,也都很快就精练了。在一次王家子弟的比武会中,他表演了优越的体力角斗,和超人的射箭武艺。诸王子中最好的,只能一箭射穿三鼓,太子却能一箭连穿七鼓。

  十六岁时,父亲就命他和邻国公主耶输陀罗 YASHODHARA,天臂城主善觉王的长女结婚,后来生下一个名叫罗侯罗RAHULA的儿子。

  净饭很爱太子,希望他承继王位,所以特别为他筑了「寒」、「暑」、「温」三时宫殿,挑选许多宫人美女服侍他,让他过着快乐的生活。但是悉达多太子对这世间的富贵,快乐,却不感到兴趣。

  备注:

  (1) 梵文SANSKRIT── 印度的古文 。
  (2)五明── 一、语文学的声明。二、工艺学的工巧明。三、医药学的医方明。四、论理学的因明。五、宗教学的内明。

  (3) 四吠陀──吠陀是明智的意思。
  一、 梨俱吠陀 RGVEDA──宗教的赞歌。
  二、 沙磨吠陀 SAMAVEDA──祭祀仪式的颂文。
  三、 夜柔吠陀 YAJURVEDA ──祭祀仪式的歌词。
  四、 阿婆吠陀 ATHARVAVEDA──俗世相传的咒术。



  习题:

  (一) 悉达多太子诞生多久,母亲就去世?
  (二) 何人抚养太子?
  (三) 太子几岁读书?几岁博通一切学问?
  (四) 太子的武术,有什么超人表现?
  (五) 太子几岁结婚,娶的是谁?
  (六) 太子生一儿子,是谁?
  (七) 净饭王如何让太子过着快乐的生活?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48

  (三) 太子出家

  悉达多太子,对当时印度的四阶级 (1),不平等待遇,十分不满意。他常想着:「有甚么办法,使他们过着自由平等的生活?」

  有一次,悉达多太子随着父王,到田野去游玩。看见农夫在耕田,上身没有穿衣服,在猛烈的阳光下晒着,全身是泥浆,大汗直流,气喘不息。耕牛颈上勒着绳子,皮破血流,还要受农夫的鞭打。犁过的泥土,翻出许多小虫,鸟雀飞来争着啄食。太子生起慈悲的同情心,觉得为了求生存,贫民是多么痛苦!而生命界的互相争斗残杀,更是一幕大悲剧!他便在大树下静静的想着:「应该怎样去救济他们,让大家过着合理的生活?」太子想得出神,几乎忘记了回宫。

  后来他出游四城,遇见老人、病人、死人的痛苦情形,又看到出家修士的快乐神情,因此左右思维,知道任何人都逃不了老病死的痛苦。且一切众生为了求自己的生存,更做出种种罪恶,甚至不惜互相残杀,结果还是向着老、病、死亡的路上走。这悲剧的生命界,这矛盾不合理的人生,应如何去解脱痛苦呢?

  这些问题,使太子不能安住于王宫,享受尊荣与富贵。终于在二十九岁那年的一个月圆光辉夜里,下了最大的决心,抛弃了王位、财富和父母妻子,只带着侍从车匿 CHANNA,骑着犍陡 KANTHAKA 白马,偷偷的离开了王宫,过着刻苦的生活,去追求解脱人生的真理。

  备注:

  (1)古印度的四阶级:最高贵的阶级是僧侣,称为婆罗门 BRAHMAN。他们的任务是讲授经典,专司祭祀,享有特权。第二阶级是贵族和国王,称为刹帝利 KSATRIYA。他们的任务是治理国事,也有特权。释迦牟尼佛是属于刹帝利阶级。第三阶级是工商业者,称为吠舍 VAISYA 。他们的任务是种耕田地,经营工商业,没有特权。最下贱的阶级是奴隶和仆役,称为首陀罗 SUDRA。他们的任务是以上三个阶级的服役,可说连做人的权利都没有。



  习题:

  (一) 悉达多太子对印度的阶级社会有什么感想?
  (二) 太子见农夫耕田,生起什么心情?
  (三) 太子在大树下想些什么?
  (四) 太子出游四城,见些什么?
  (五) 生命界有些什么痛苦?
  (六) 太子决心出家,有谁同行?
  (七) 略说印度的四阶级。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48

  (四) 太子修行的经过

  悉达多太子离开皇宫以后,在阿那玛 ANOMA 河畔,自剃掉头发,披起袈裟 KASAYA (1),叫车匿带了冠服白马回宫。车匿哭泣,白马悲鸣,舍不得离开太子。

  净饭王看见车匿回来了,却看不见太子,悲痛万分,立刻派遣大臣去追他回来。但是太子出家的意志,非常坚决,对来追的大臣说:「我如果不觉悟真理(成佛),誓不回宫!」国王无法,只得选了亲族中的五个青年,去跟随太子修行。

  太子带了这五个青年向旷野前行,进入跋伽仙 BHAGAVA 苦行林 URUVILVA (2),看见那些苦行者,为求生天,而修种种苦行。他觉得不是正道,立即要离开。苦行者见他的道志异常,告诉他到恒河南面的苦行林,去寻找名师,定可达到愿望。于是他越过恒河 GANGES,向南而行,到了摩竭陀国 MAGADHA (3),就在王舍城 RAJAGRIHA中乞食,然后走向班达巴岜岩PANTHABHA去。频婆沙罗王BIMBISARA (4) 知道,特意去访问太子,要请他进宫去,供养一切饮食,要把王位让给他,和半个国土及财物送给他,劝他还俗。太子因修道意志坚定,不愿接受。频婆沙罗王非常敬佩,对太子说:「你如果成佛,不要忘记度我。」太子说:「大王,我一定能如你的心愿。」于是他向王告辞,朝着苦行林的路径,再去寻找名师。

  太子同五侍从向追求真理的征途前进,访问了当时著名的宗教阿罗迦兰 ARADA KALAMA 和郁陀迦罗摩弗UDDAKA RAMAPUTTA,可是他们的学说都不圆满,于是太子便离开他们,向别处寻访。

  太子最后在尼连禅河 NAIRANJANA附近的宇奴唯拉村URUVELA 修苦行,过了六人极其刻苦的生活,每日只食麻麦,身体消瘦,四肢无力。后来自知过份的刻苦,并不能获得真理,便放弃了苦行,接受牧牛女苏耶妲SUJATA乳麋的供养,恢复了身体的健康。随从的五个人,以为他失了道念,就不再跟从他了。于是太子到尼连禅河去,把六年来的污秽洗掉,并决定要去开辟自己的宗教途径。

  备注:

  (1)袈裟 ── 出家比丘所穿的法衣,都要染成浊色,所以称为坏色衣。又因其形状由许多长方形小布块缝合而成,又称为
福田衣。

  (2) 苦行林──信奉婆罗门教的人刻苦修行的地方。
  (3) 摩竭陀国── 中印度国名,首都是王舍城,在古印度中,此国最大。
  (4) 频婆沙罗王── 摩竭陀国国王名称。


  习题:

  (一) 太子在何处自己落发并披袈裟?
  (二) 净饭王派人追回太子,太子发何誓愿?
  (三) 太子在摩竭陀国与频婆沙罗王有何对答?
  (四) 太子访问那二位著名宗教师?
  (五) 太子如何修苦行?有何结果?
  (六) 太子如何恢复健康?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49

  (五) 太子成道

  悉达多太子自己一个人,渡过尼连禅河,走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 BODHIGAYA,时有割草童子,在一棵菩提树下,用草铺了一个座位,让太子在上面静坐。当时太子发出坚强的誓愿:「我不成正觉 (1),誓不起此座。」

  过了第七日深夜,太子在禅定中现出魔境扰乱,即魔王波旬MARA-PAPIYAN (2),派遣魔女来诱huo他,发动魔兵魔将来威吓他;太子意志 坚定,始终不被他所动摇,结果魔王被降伏了。这是说明太子内心克服情欲与威势的心理过程。

  降魔后,太子把精神全力集中起来,运用最高的智慧,去思考大地众生的问题。终于在三十五岁那年(五月月圆日)夜半,看见明星,豁然觉悟一切真理。从此世人就尊称他为佛陀 BUDDHA (3),圣号就是释迦牟尼佛。

  佛陀所觉悟的真理是什么?最重要的是缘起 (4) 的理法。宇宙人生是从缘起而有的,万法是由因缘和合共依存。例如我们的躯体是由父母生育为缘,自己的生命为因,由于过去所做的无明烦恼 (5) 业力 (6),所以招感这个身体果报,有了果报身体的生,那么老、病、死、就不能避免,所以要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只有修道断除根本烦恼的「无明」。

  当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7),但以妄想 (8) 执着,不能证得。」这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而不能成佛的原因,是无明烦恼障蔽了佛性。故佛陀的成道,是了悟缘起,断除无明,内心清净,燃起了真理光芒,照耀人间。

  备注:

  (1) 正觉 ── 佛所证的智慧,因为无有偏邪,所以称为正觉。
  (2) 魔王波旬 ── 恶魔名称,译为杀者或恶者。
  (3) 佛陀 ── 佛是觉行圆满的大圣人,已断烦恼,了脱生死轮回。
  (4) 缘起 ── 一切事物皆由众缘和合而生名缘起。
  (5) 无明烦恼── 指愚痴的心,能恼乱心神,对真理不能明了。
  (6) 业力 ── 行为造作名为业,有善恶二种作用,总名为业力。
  (7) 如来智慧德相── 如来为佛的十个称号之一,由修持智慧所得之庄严相,又可名为佛性。
  (8) 妄想 ── 不实在的称为妄。由不实在的心念分别而取种种外境,名为妄想。


  习题:

  (一) 太子在菩提迦耶一棵菩提树下,发何誓愿?
  (二) 魔王波旬与太子的心理战略谈!
  (三) 佛陀所觉悟的真理是什么?
  (四) 佛陀成道时说些什么话?
  (五) 无明烦恼何以要除?
  (六) 佛是觉者,有何三种要义?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49

   (六) 佛陀的族姓与圣号


  释迦牟尼佛的家族姓、圣号、及所属的民族分别略释:

  A.
  悉达多乔达摩 SIDDHATTHA GOTAMA ─ 悉达多是释迦牟尼佛幼时的名字,译意是「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
  乔达摩译为瞿昙,是佛陀家族的姓。

  B.
  释迦牟尼是佛成道后的圣号。释迦是佛的姓,译义「能仁」;牟尼是佛的名,译义「寂默」。能仁是表征佛陀有慈悲救世,牺牲无我利他的德行;寂默是说佛陀证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表征他的智慧高深最胜,有自利的功能。

  C. 释迦牟尼佛是属于雅利安 ARYAN 民族。

 


  习题:

  (一) 悉达多是什么意思?  
  (二) 略释佛陀圣号的意义。  
  (三) 释迦牟尼佛是属于那一种民族?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49

  (七) 佛陀说法济度众生

  佛陀成道后,就开始说法济度众生的工作。

  最初,到鹿野苑教化乔陈如等五人,他们听佛说四谛法后,就成为五比丘 (1)。这是教史上最早的僧伽 SANGGA (2)。

  又有波罗奈国 VARANASI,俱梨迦 KULIKA长者的儿子耶舍 YASHA ,和五十个同伴,一齐来跟佛出家。俱梨迦长者及夫人也来皈依佛陀,成为最早的优婆塞 UPASAKA,即在家学佛的男居士和优婆夷 UPASIKA,即在家学佛的女居士。
  
  接着,佛陀独自到迦耶山上,度化三迦叶 KASHYAPA兄弟,三迦叶是拜火教的领袖,大哥名优楼频螺URUVILVA,有五百徒众,二弟名伽耶迦叶 GAYA,有二百五十徒众,三弟名那提迦叶 NADI,也有二百五十徒众,合共一千个徒众集体来出家,大大提高了佛陀的声望。

  佛陀带了三迦叶兄弟,和徒众千人,到摩竭陀国去,频婆沙罗王恭敬迎接,虔诚皈依,并且建筑了竹林精舍,献给佛陀与比丘们,这是佛教史上第一座寺院,也是佛陀在古印度南方说法的根据地。

  佛陀在竹林精舍说法,王舍城内的著名异教徒,舍利弗 SHARIPUTRA和目犍连 MAUDGALYAYANA,也因崇拜佛陀所说的缘起真理,联合他的徒众二百人,跟佛出家。 舍利弗智慧 (3) 第一,目犍连神通 (4) 第一,成为佛陀转fa lun的助手。

  不久,有摩竭陀国大富长者的儿子摩诃迦叶 MAHAKASHYAPA (5) 来皈依佛陀,成为头陀第一,后来他就承受了佛陀的遗钵。

  须达多 SUDATTA长者,皈依佛陀,在乔萨国 KOSALA舍卫城 SHRAVASTI建筑祗园精舍,献给佛陀说法道场,这寺院的规模比竹林精舍更为宏大。是佛陀在北方说法的根据地。乔萨罗的国王波斯匿 PRASENAJIT 和皇后,也都来皈依佛陀,成为忠诚护法的佛教徒。

  佛陀成道后的第六年,回祖国去探望年老的父亲。姨母波波提,和阿难陀 ANADA (6) 等几个堂弟及罗侯罗 (7) 也信佛, 后来都出了家。当净饭王高龄九十三岁那一年,已是病重垂危,佛陀特再回国为父王临终说法,送终扶棺,布施财物,表示孝敬。


  佛陀是大众的安慰者与救护者,他把一切人,都当作自己的父母儿女一样爱护,替生病的比丘洗涤脓血,替瞎眼比丘穿针缝补。毗舍离 VAISALI 疫症流行,佛陀不怕传染, 特别进城去安慰病人,教化病人,并且指导他们,国家应有民主的政治方法。

  佛陀以慈悲无畏的态度,深入民间, 去传播人生的真义,凡是同他接触过的,听他说过的,无不深受感化,而衷心地信仰。

  佛陀的信徒,从国王、后妃、大臣,以至贫民、乞丐、如隶、应有尽有,偏布社会的每一阶层,这是他提倡慈悲平等,救度众生的伟大表现。

  备注:

  (1)
  五比丘 ── 佛最初所度的五个比丘。一、乔陈如 KONDANNA,二、 额 VAPPA,三、跋提 BHADDIYA,四、十力迦叶 ASSAJI,五、摩诃男 MAHANAMA,皆为佛之姻戚。

  (2)
  僧伽 ── 华译为和合众,即众多比丘和合共住,简称为「僧」。

  (3) 智慧 ── 照见了解佛法真理名智慧。
  (4) 神通 ── 不可猜侧又具有无碍力用谓之神通。  
  (5)摩诃迦叶 ── 「摩诃」华译为「大」,「迦叶」为「饮光」,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不现,故亦名大饮光。

  (6)阿难陀 ── 佛之徒弟,提婆达多 DEVADATTA 之弟,二十五岁随佛出家,记忆力很强,受持一切佛法不忘,所以多闻第一。

  (7) 罗侯罗 ── 佛之嫡子,十五岁依舍利弗出家,为教团第一个沙弥,十大弟子中修密行第一。  


  习题:

  (一) 教史上最早的僧伽是谁?  
  (二) 最早的优婆塞和优婆夷是谁?  
  (三) 三迦叶兄弟各带多少人出家?  
  (四) 佛史上的第一座寺院名叫什么?  
  (五) 舍利弗和目犍连为什么归依佛教?  
  (六) 摩诃迦叶为何叫饮光?  
  (七) 须达多长者对佛教有何贡献?  
  (八)  佛陀对父亲如何孝敬?  
  (九)  佛陀对病人的态度如何?  
  (十)  佛陀的信徒有些什么人?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49

  (八) 佛入涅盘

  佛陀说法四十五年,席不暇暖地奔走,足迹踏遍了恒河两岸。到了八十岁那年,从摩竭陀国到毗舍离, 在毗舍离的大林精舍,作最后一次的教诲。这时,佛陀身体染了疾病,已自知将要涅盘 (1),于是渐渐向前走,经过每一村落,便利用休息时间,向村民说法。在波婆村 PAVA 接受金匠名纯陀 CUNDA 的供养后,病势加重,于是复步行到拘尸那拉城 KUSINARA 外的娑罗 SAL 双树林(2),佛陀就选择在娑罗双树间,作他入灭的地方。

  佛陀在阿难陀铺好的僧伽梨 SANGHATI (3)上,右肋卧下时,已经疲倦不堪。这时一位外道须跋陀罗 SUBHADDRA 来求见,佛陀又抖擞精神向他说法,他就成为最后度化的弟子。随侍佛陀的阿难陀等见佛病势沉重,十分难过,佛对阿难陀等说:「别难过,信任自己,紧握真理中求解脱。」阿难陀三次请佛住世 (4),佛陀回答:「万法自性仍归于灭,人人有生必有死,我的肉体怎能永存呢?我这段生命,必须循着自然法性 (5) 而归于寂灭。」阿难陀和罗侯罗等听了,不禁流泪!于是众弟子公推阿难陀请问佛陀四个问题:


  佛陀住世时,我们依佛为师,佛陀涅盘后,我们依谁为师?

  佛陀住世时,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盘后,我们依什么安住?

  佛陀住世时,恶性的比丘有佛陀调伏,佛陀涅盘后,恶性的比丘,如何调伏?

  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盘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


  佛陀说:「我答复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记着」:

 

  我涅盘后,应依戒律为师。

  我涅盘后,应依四念处安住。

  我涅盘后,恶性比丘,应默摈 (6) 置之。

  我涅盘后,一切经典首句应安「如是我闻」等证信的句子。

  阿难陀和众弟子在佛陀身旁默默流泪,佛陀象慈母般的安慰他们说:「你们不用悲伤,我一生所说的教法已经很多,只要你们依照着去实行,就是我的法身 (7) 永远在人间了!」又说:「一切众生均有佛性,皆当作佛;断善根的阐提 ICCANTIKA (8) 也可成佛。」就在这年(公元前五四三年)的五月月圆夜半,佛陀从容安静的涅盘了。

  拘尸那拉国国王和佛陀众弟子们,用最隆重的礼节,为佛陀举行了火葬。佛的舍利 SARIRA (9) 由八八国国王请去建塔供奉。这种舍利塔,一直到现在,还留在人间。而佛陀一生慈悲救世的精神,永远为人们仰慕崇拜。

  备注:

  (1)涅盘 ── 华译为灭度或圆寂或解脱,即灭烦恼度生死,圆满种种功德智慧。

  (2) 娑罗双树 ── 娑罗华译坚固,此树生态,下根相连上枝双合,名娑罗双树,而佛入灭之地即在此树林。
  (3) 僧伽梨 ── 比丘所穿法衣之一,又称大衣。因割截条数最多,又称杂碎衣。
  (4) 住世 ── 安住于世,不作圆寂。
  (5) 自然法性 ── 一切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谓之自性。
  (6) 默摈 ── 以默不来往,不共语交谈之方法,来治理不受训诲的人。
  (7) 法身 ── 佛之真理,因圆满庄严一切功德法名法身,此身为一切法性之所依。
  (8) 阐提 ── 即生大邪见而断善根者,因有心性所以还可成佛。
  (9) 舍利 ── 华译灵骨,或坚固子,是修戒定慧的功德结晶而成的。


  习题:

  (一) 佛陀受何人作最后供养?  
  (二) 佛陀到拘尸那拉城 外,选择何处为涅盘地?  
  (三) 阿难见佛陀病重,三次请佛住世,佛说何语?  
  (四) 佛陀最后度化的弟子是谁?  
  (五) 佛陀如何回答阿难陀的四个问题?  
  (六) 佛陀如何安慰阿难和众弟子?  
  (七) 佛陀涅盘后,遗体由谁火化,舍利如何分配?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0

  (九) 佛历与佛旗

  世界佛教友谊会于公元一九五○年,在斯利兰迦 SRI LANKA 哥伦坡 COLOMBO 举行第一次会议,讨论关于佛陀降生,成道,涅盘年代及出家,成道,涅盘年岁史实。因为南传与北传佛教所记载,各有差异,故作共同规定如下:

 

  佛陀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的五月月圆日。

  佛陀出家时是二十九岁,成道时是三十五岁,即公元前五八八年,五月月圆日夜睹明星悟道。

  佛陀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涅盘,即公元前五四三年,五月月圆日夜半入灭。

  佛历是由佛陀涅盘时计算起。

  佛历计算的方法:将佛陀涅盘年数五四三年加上今一九九○年得二五三三年。佛陀日为佛教新年,新年过后增加一年计
算,如此类推。

  又在这次会议,讨论关于佛教旗帜的规定:即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放出六种色光,来制成佛旗:1.蓝色,2.黄 se,
3.红色,4.白色,5.橙色,6.前五色混合色。如图:






  习题:

  (一) 佛陀何年降生?  
  (二) 佛陀几岁出家?几岁成道?  
  (三) 佛陀何年涅盘?  
  (四) 佛历由何时算起?  
  (五) 佛旗有那几色?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0

  (十) 佛经的来源

  佛陀将他所觉悟的道理,说了出来,指示我们怎样做人,与怎样由做人而成佛的方法。

  佛陀成道以后,到涅盘之前,一直宣说佛法,从鹿野苑对五比丘的最初说法,到拘尸那拉对须跋陀罗的最后说法,从三十五岁到八十岁,整整的说了四十五年的佛法。

  佛陀说的这些教法,在他涅盘后的九十天由五百大阿罗汉 ARHAN (1),公推摩诃迦叶为首席,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七叶岩集会;先由持戒第一优婆离 UPALI 诵出律藏(2),次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诵出经藏。经过大众的印可,完成了第一次结集。

  后来,又经过几次的集会整理,并且翻译成各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国去。中国翻译的佛经,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总名大藏经(3),在世界文化上,是极有价值的文献。

  佛法的内容,说明了宇宙的真相,人生的意义,和道德的轨则。佛法之目的,在教我们怎样去止恶行善,转迷为悟,离苦得乐,舍己利人。佛法实是世界上最圆满的真理,是人生所最需要的学问。人人能去研修佛法,宏扬佛法,将可转娑婆为极乐。

  备注:

  (1)
  阿罗汉 ── 小乘极高开悟之名称。有三意:(一)杀贼、即杀烦恼贼。(二)应供、即当受人天供养。(三)无生、即不受生死果报。

  (2)
  律藏 ── 经、律、论三藏之一。即结集关于佛教中戒律之法言,皆包含于此中名律藏。

  (3) 大藏经 ── 佛教圣典之总名。


  习题:

  (一) 什么叫做佛法?
  (二) 佛最初对谁说法,最后又对谁说法?
  (三) 佛陀一共说法多少年?
  (四) 佛陀涅盘后,首次在何处结集经典,由谁主持?
  (五) 结集经典时,谁诵经?谁诵律?
  (六) 略说佛法的目的。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0

  (十一) 佛陀宿世传说


  因果经中记载:在过去无量劫前,燃灯佛 (1) 住世时,有一位善慧仙人,归依于佛,并买得五茎莲华,以供养佛。时燃灯佛为善慧仙人授记 (2) 说:「将来成佛,号释迦牟尼。」有一天,善慧仙人见燃灯佛来,因地浊湿,善慧便将己身所穿的鹿皮衣,铺在地上,又将头上的头发,再铺上去,待佛走过。于是燃灯佛更授记善慧说:「将来在娑婆 SAHA 世界 (3) 作佛,度诸众生。」善慧便出家修菩萨行 (4)。从此又经过了若干时劫,迦叶佛 (5) 时;善慧菩萨功行圆满,命终生兜率天TUSITA (6)。

  这时他转名为护明,在此天中,为诸天众,演说妙法。嗣因观诸众生的根性已熟,时机已至,便下生人间,成就佛道。他下降人间,诸天侍从,放大光明,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莲花,威神巍巍,于明星出现,降入母胎,应现于世。

 

  备注:

  (1) 燃灯佛 ── 释迦牟尼以前之佛。
  (2) 授记 ── 佛对发心之众生授与将来必当作佛之记别。
  (3) 娑婆世界 ── 华译堪忍,此国土的众生安忍于十恶,不肯出离,故又名忍土。
  (4) 菩萨行 ── 众生行求自利利他,园满佛果之名称。
  (5) 迦叶佛 ── 释迦牟尼以前之佛,比燃灯佛迟应世。
  (6) 兜率天 ── 释迦牟尼为菩萨时最后住处,此天一昼夜,人间有四百年。


  习题:

  (一) 善慧仙人第一次如何获得佛授记?
  (二) 佛第二次授记)善慧仙人说什么?
  (三) 护明菩萨下降人间时的情形怎样?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0

  (十二) 三皈依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为白,转染成净,把心地住于正念清净境界;「依」字是依靠的意思。普通皈依二字简释为依靠,救度, 恭敬等义。如把三皈依浅白地说:皈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皈依法是我依靠佛教教义求得真理,皈依僧是我依靠僧伽引导,正信佛教。换句话说,皈依了三宝可得救度,好像大海中的航船,需要有指南针,迷路的小孩重归慈母怀抱,便可获得天伦的温暖与慰藉。

  皈依三宝是进入佛教的初步仪式,表示正式做一个佛教徒。要知道一个忠实佛徒,是要实行佛陀的教理。佛陀在世时告诉弟子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话是佛教精要的教义,只要依教奉行,恶事不作,善事多做,心地一定会快乐。

  佛陀是正觉的示范,为我们人生大导师;教理是指示人生正道,消灭烦恼与痛苦清凉药剂;僧伽是绍隆佛法,代表佛陀转fa lun,引进众生入佛智的比丘。大家要时念三宝的功德,念念不忘至尊的导师(佛陀),生活指南的佛法,代表至尊的僧伽,使自己的思想纯正,心地不染,行为善良;同时更要努力作利他的工作,表现佛法救世益人的精神,完成美满快乐的佛化生活。

  习题:

  (一) 何谓三皈依?皈依二字有何含意?
  (二) 一个佛教徒如何才可得到心地快乐?
  (三) 佛陀、教理、僧伽的作用如何?
  (四) 为何要常念三宝功德?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0

  (十三) 卫塞节或佛陀日的意义

  卫塞 WESAK是古代印度五月的一个名叫「卫塞迦」VAISAKHA节日的单称。佛教徒指「卫塞」不是指那一个月,是指神圣五月月圆日的那一天(农历四月十五日),所以卫塞是月圆日的意思。马来西亚佛教徒庆祝卫塞节,是开始于佛历二千五百年(公元一九五六年),那时只有槟城一州获得州政府批准卫塞节为公共假期,后来由马来西亚佛教总会,再向政府申请卫塞节为全国公共假期,到公元一九六二年获正式批准。于是全国佛教徒每年都隆重举行庆祝卫塞节。

  当公元一九六七年九月,世界佛教友谊会在泰国的曼谷举行理事会议,议决将原订的卫塞节,改为「佛陀日」。公元一九六八年四月世友会在大马吉隆坡及槟城举行第九届大会,复决通过将卫塞节改为「佛陀日」,显示佛陀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智慧光辉,照耀全球,发扬慈悲平等教义,倡导世界和平,其意义更明白切合了。

  大多数的假日或圣节,只纪念某一事,有时候是某人诞辰,或一国的独立日,或战胜纪念日,然而卫塞节或佛陀日,不仅纪念一事,而是纪念佛陀─ ─ 降生、成道、涅盘三件事。因佛陀降生、成道、涅盘,都在阳历五月月圆日,所以这一天也称三期同一庆。这一天也称为「花节」,因佛在蓝毗尼花园出世,传说那天上散下许多香花;涅盘时天上也散花。

  在佛陀日,我们在佛象前供花或香、水果等,都是表示对佛的恭敬爱慕,至于佛教团体组织或庆祝卫塞委员会,装饰花车游行,悬挂佛教旗帜,布施诵经等,这一切无非是吸引大家对这节日的注意,都是促使佛教徒行善修德,勿忘圣教,而佛教徒对庆祝佛陀日,参加游行等,都是内心热诚的透露与表现。

  习题:

  (一) 「卫塞」是什么意思?卫塞日是那一天?
  (二) 大马佛总向政府申请什么?何年获得批准?
  (三) 为什么卫塞节改为佛陀日?
  (四) 佛陀日是纪念那三件事?
  (五) 为何佛陀日又称为花节?
  (六) 庆祝卫塞委员会用什么方式来庆祝佛陀日?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1

  (十四) 建立服务人生观

  佛说:做人必须「知恩报恩」。凡是对我们有恩惠的,都要念念不忘,尽力设法报答他。忘恩负义,是佛所严斥的。

  谁对我们有恩呢?佛说有四恩:一、父母恩,二、国家恩,三、众生恩,四、佛恩。

  在家庭里,对我们最有恩惠的,就是父母。父母生育我们,抚养我们,教导我们,所以我们必须恭敬孝顺他们,父母年纪老了,要奉养他们。这叫报父母恩。

  国家是我们生长的地方,我们的生命财产,全靠国家的保护,我们的教育,是国家给予,所以我们应该爱国家,效忠国家,报国家恩。

  我们日常吃的米是农人种的,穿的布是工人织的。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都是花费别人的血汗。在缘起互助的社会中,一切人类对我都有帮助,有恩惠。不但人类,就是动物,狗看门,牛耕田,甚至蚯蚓,也在日夜不息地翻松田土。所以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有恩惠,都应当爱护众生,报众生恩。

  这三种恩,从家庭,到国家,乃至世界宇宙,范围虽有广有狭,但都同样我们的「肉体生命」有很大的恩惠。别外还有对我们的「精神生命」上有大恩惠的,那就是教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真理,及做人道理的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应该信仰佛,恭敬佛,报答佛。

  因此,我们要舍己为人,贡献一切,为家庭服务,为国家服务,为人类服务,为佛教服务。帮助别人,并不是为得到什么功劳,而是报恩的本份,是应该做的责任。「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原因就在这里。我们要从报恩的思想上,建立起服务的人生观。




  习题:

  (一) 如何是知恩报恩?
  (二) 父母对我们有什么恩惠?要如何报答?
  (三) 为什么要报答国家恩?
  (四) 为何说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有恩惠?
  (五) 佛陀给予我们那一类恩惠?应如何报答?
  (六) 我们要怎样来达到报恩的本份?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1

  (十五) 佛教徒的类型

  佛教是平等的宗教,不分种族,阶级,只要肯学佛,都能获得佛法的利益,但因人类的个性与志趣各各不同,佛为了契合机宜,也就指示各种不同的法门,让信受者依之实行,就成为各种不同类型的佛教徒。

  有一种人,听闻了佛法,明白了「万有皆从因缘生」,把握到正确而必然的因果道理,确切相信我们的善恶行为会影响这生命无限期的轮回。其间所受的善恶,业报,也是亳厘分明,无法逃避,于是生起一种「胜进心」,不甘堕落,立志向上,受持三皈五戒,十善戒,努力在思想行为上修进,依照业报因果的道理,去争取现在或来世的更优裕美满的境遇。这种类型,是实行「人天乘法」的佛教徒。

  另有一种人,听闻了佛法,进一步的明白到优裕美满的生活,绝不能保持长久;而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时时在紧逼着我们。所以对现实的人世,生起强烈的厌离心,急切地要解脱生死痛苦,于是依照佛法中的四谛法,及三十七道品去修行。这是实行「声闻乘法」的佛教徒。有些修习十二因缘法的,是实行「缘觉乘法」的佛教徒。


  还有一种人,听闻了佛法,理解到人生宇宙的一切,都是相依互存的缘起,人人与我都有密切的关系,人人对我都有重大的恩惠,我怎么可以抛弃他们不管,而自己去解脱呢?人世越是痛苦,我越需要救济他们。于是发起要救度一切众生的大菩提心,努力去修习六度法门,愿为众生服劳,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得大安乐,才算是真正快乐。这种类型的,是实行「菩萨乘法」的佛教徒。

  以上所说的人天乘法类型的佛教徒,是「恋世」的,缺乏崇高的理想;声闻缘觉乘法类型的佛教徒是出世的,只求个人的解脱。菩萨乘法类型的佛教徒,是入世而不恋世,出世而不独善,能够舍己为群,利度众生,依照佛陀的指示,发扬佛陀的救世精神,是真正的佛教徒。


  习题:

  (一) 佛教徒的类型有那几种?
  (二) 人天乘的佛教徒,受持什么法,有什么好处?
  (三) 声闻乘的人受持什么法,有什么好处?
  (四) 缘觉乘的人受持什么法,有什么好处?
  (五) 实行菩萨乘者,对宇宙人生的看法怎样?
  (六) 何以说菩萨乘法的佛教徒是真正的佛教徒?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1

  (十六) 教团生活的准则


  佛教徒虽有七众弟子的分别,但在团体生活的原则上,是有一个共同标准,这个标准叫做「六和敬」。就是六种规则,能使大家过的生活一致的,互相敬重,和谐合聚,清净快乐。

 

  一、 身和同住: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身业清净,和爱相处,不发生磨擦,打架等粗暴野蛮的举动。

  二、语和无诤: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语业清净,说话要谦和礼貌,悦耳可爱,不宜恶口粗声,引人不快,以致发生争吵的事件。

  三、意和同悦: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意业清净,即要有善良的用意,坦白的胸怀,不要为求个人的欢乐而不顾大众的欢乐,或把个人的快乐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之上。

  四、戒和同修:佛教七众,各有戒律,但在每一众中都有着共同遵守藉以修持的戒法。如比丘僧团,就有共同受持的二百五
十条的戒法。应该怎么做,就大家怎么做,才显示共同守法的精神。

  五、 利和同均:利就是大家所获的利益。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必须要大家平等享有,不应厚彼薄此,使之发生利害冲突,或使公产成为私财,致引起争权夺利的纠纷,影响到教团的分裂。

  六、见和同解:见即是意见,见地或见解。大家同为佛教徒,在见解思想上,必须要统一,教团的力量才不会分化,否则,
每个份子思想、意见不同,各持己见,自以为胜,那么这个团体一定不能清净,也必精神散漫,不能振作有为了。



  六和敬的前四和是重视法治精神,而后二和是重视经济平均与思想统一,一个健全的团体,法治精神自然不能缺少,但如不重视经济平均分配和思想统一,这个集团便会趋于分化或崩溃。由小团体的斗争,大至世界的斗争,其发生的原因,多在经济失其平衡的支配,和主要的思想不能统一。可是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已拟出团体共同生活的原则,与和平共处的要素,使后世一切团体生活的原则,都不能越此「六和敬」的范围,他的智慧可谓空前惊人了!


  习题:

  (一) 善的定义是什么?
  (二) 善的心理有多少种?称为什么?试例其名!
  (三) 怎样才能生出一切善法?
  (四) 什么叫做「三善根」?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1

  (十七) 五戒

  佛教分为五乘教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但佛法是以人天乘,趣于大乘直达佛乘为基础,故人天乘即是佛乘的始阶。佛法流通于世间,当以人类为中心,而施设合时机的教法。五戒谓之人乘正法。能受持五戒的,可保人身不失(不堕恶道轮回。)五戒即:


  (1)
  不杀生戒 ─ ─ 戒经所载:上至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飞蠕动,微细昆虫,只要有生命的,都不可杀害。杀害的方法,有自己亲自拿刀、枪等杀器,或用手足伤害对方的生命,或指使他人去杀害,或看到他人去伤害生命,内人生起欢喜的,都是违犯杀生的戒法。因此禁止杀害众生的恶行,名为不杀生戒。

  (2)
  不偷盗戒 ─ ─ 偷谓诈骗潜窃,盗谓强劫豪夺。戒律所制,上至金银贵重物品,下至一针一草,不可不与而取。不论是佛教寺院的三宝用物,或家庭中的用具,若以无理的手段强夺、或偷窃、或诈取,都是犯偷盗戒。远离偷盗的过患,名为不偷盗戒。

  (3)
  不邪淫戒 ─ ─ 制止非礼的邪淫。除正常夫妻外,不得有不合理的行为包括看不正当的电影,书籍和画报等。

  (4)
  不妄语戒 ─ ─ 以术愚人,以言诈人,喜说谎话,是说不是,不是说是,叫做妄语。不妄语就是说话诚实,不说虚伪诳骗的话。

  (5)
  不饮酒戒 ─ ─ 即禁止饮酒以及吸食大麻、白粉、迷幻药等,因为这些物品,能令人神志昏昧,会做出杀盗淫妄等糊涂的事。



  习题:

  (一) 写出五乘的名称。
  (二) 佛法为何以人天乘为重要?
  (三) 人乘正法是什么?有何好处?
  (四) 怎样才是违犯杀生的戒法?
  (五) 怎样才是犯偷盗戒?
  (六) 什么是妄语?
  (七) 不饮酒戒,包括什么其他物品?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1

  (十八) 十善业道

  由五戒扩大,即十善业道,谓之天乘,能修十善到达上品的,来生可享受天福。只是五戒侧重在身的修为,而十善是兼明心的动念而已。因此可以说,开五戒第四的妄语为: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的四戒,合起来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 )不绮语,(八)不贪,(九)不镇,(十)不痴,十善戒法,或称十善业道。现在将十善业道略述于下:

 

  (一)
  不杀生而慈心于仁 ─ ─ 即对一切众生,应一视同仁,勿残杀加害。因为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释尊以平等慈悲教义,指示众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杀。而孔子也曾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也是出于仁爱,而怜愍被杀害的众生。由此看来,能慈心于仁,无杀害生灵,生命界则可尽其天然,争斗仇恨的事,便可消灭,天下岂不太平?

  (二)
  不偷盗而义利节用 ─ ─不偷窃强夺人家的财物,叫做不偷盗。因为一切事物,主权转移,必依正义,不与取而取,非分取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的行为。知利己而须利人,即利人为利己,叫做「义利」。人人行义利,节俭日用,与朋友金钱往来而能守信,则无偷盗之事发生。

  (三)
  不邪淫而贞良守礼 ─ ─ 即依正式结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亦即组织家庭之后,夫妇须相敬如宾,不有其他**行为。能端正男女间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贞良守礼。

  (四)
  不妄语而诚实无欺 ─ ─ 如能远离妄语,便能做到诚实不欺,则父母,兄弟,亲属,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触,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实为得乐之道。

  (五)
  不两舌而无争是非 ─ ─ 不两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离间他人感情。两舌灾祸,可导致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之罪魁。苟能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岂有是非之争端?

  (六)
  不恶口而出言慈和 ─ ─ 不恶口即是不说粗恶毁辱他人的话,及不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常人多患恶口骂人,所以经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敬爱。

  (七)
  不绮语而言说有礼 ─ ─ 所谓绮语,即花言巧语,说不正经的话,导人生诸邪念,或出言戏弄,胡乱开口,以为取乐,都叫做绮语。说绮语者,死随恶道,生而为人,永遭轻贱。故说话要合于礼仪,不乖违真实,便叫做不绮语。如能远离绮语,则心正言顺,庄严威仪,必为人敬仰。

  (八)
  不悭贪而慈心舍施 ─ ─ 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财物,但欲归我,叫做「贪」。悭贪的人追求名、色、财、食、睡五欲,莫知所止,便会做出种种罪业。故要远离悭贪,不悭吝自己的财物,也不贪求他人的财物,把谋生得来的钱财,除家庭费用外,对于贫病孤苦者,能给与同情慈济,或捐助社会福利事业,即是慈心舍施。

  (九)
  不镇恚而慈忍积福 ─ ─ 镇恚即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甚至脾气爆发,导致杀害灾祸,故要以慈悲容忍对治镇恚,勤修慈悲忍辱美德,远离镇恚过患,即可成就自利利他大事业。

  (十)
  不愚痴而多闻增智 ─ ─ 愚痴是无明、迷昧、没有智慧,对事理无所明了,不能辨别是非,不信因果法则,固执邪见,无正见正做个事理明白的善人,是名不愚痴。



  以上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为身三善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是为口四善业。不悭贪,不镇恚,不愚痴,是为意三善业。

  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话是说依止佛陀的真理,修习智慧,培养健全的人格,才是学佛的真义。十善业道,一方面制止外在的恶行,一方面净化内心的善行,以达到建立人间净土,才是现实人生佛教之目的,也才是适合时代需要的佛教。


  习题:

  (一) 写出十善业的名称。
  (二) 天乘正法是什么?有何好处?
  (三) 做一个诚实的人,有何好处?
  (四) 两舌有何灾祸?
  (五) 远离绮语有什么利益?
  (六) 何谓「悭」?何谓「贪」?
  (七) 有何方法对治镇恚?
  (八) 愚痴的人多听佛理,有何好处?
  (九) 太虚大师对健全的人格怎样说?
  (十) 什么才是学佛的真义?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2

  (十九) 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又名八斋戒。十善戒经说:「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可知八戒斋是适应在家佛教徒一日一夜方便受持之戒法,使其能随分随力,学习出家戒法的方便法门。八关斋戒是由五戒,再加上三戒,即是八戒:

  五戒是:

  (1) 不杀生,
  (2) 不偷盗,
  (3) 不邪淫(习八关戒斋者守不淫戒,不但制止非礼的邪淫,即夫妻亦不得有淫),
  (4) 不妄语,
  (5) 不饮酒。再加上三戒是:
  (6)不涂香花鬟,不观听歌舞 ─ ─ 即不涂脂粉香水,也不戴花环金饰之类;应穿纯色衣服,不要往观歌舞妓乐,或到娱乐场所去。

  (7) 不卧高广大床 ─ ─ 不睡高而宽大华丽的床铺。
  (8) 不非时食 ─ ─ 即过午之后不吃任何食物,只可喝水解渴。

  以上八关戒中,前七项是属于戒法,第八项是属于斋法,故总名八关斋。八关斋戒的「关」字,是关禁或关闭八种杀盗淫妄等罪过之门,使之不犯,斋只是过午不食之斋法,所以称为八关斋戒。

  此八戒是由出家十戒法择其重要而适合在家居士,短暂过出家清净生活的戒。所以出家在家都可以方便受持。


  习题:

  (一) 八戒斋适于那一类佛徒受持?
  (二) 八戒斋是五戒再加上那三戒?
  (三) 不涂香花鬟戒是什么意思?
  (四) 八戒中那一戒属于斋法?
  (五) 八关斋戒的「关」字是什么意思?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2

  (二十) 六根本烦恼


  烦恼即迷惑,人类因迷惑而造诸恶业,受种种的痛苦。这痛苦的来源,乃由六根本烦恼而起的。现略说明于下:

 

  (一)
  贪 ─ ─ 是贪爱,贪恋,贪着。对于五欲 (1) 过分追求,或不义的窃取,或对自我的财物与所学的理法,悭吝不舍,不肯教导于人;只为私欲,损害他人。若贪之不得,心内痛苦,所以称为烦恼。

  (二)
  镇 ─ ─ 嗔恚,对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横起暴恶,损害他人,或饥渴寒热到来,无涵养心,而怨天尤人。所以华严经云:「一念镇心起,八万障门开。」(2)

  (三)
  痴 ─ ─ 是愚痴迷昧,智慧闭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谤无因果,起诸邪见,名为愚痴。因愚痴而妄生贪求,求之不得,则成镇恚。故愚痴为三毒(贪,镇,痴)总根,能造伤天害理之事。

  (四)
  慢 ─ ─ 是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对于他人不如自己的,或超过自己的,乃至与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现轻慢态度,造成不能与人和睦共处的苦恼。

  (五)
  疑 ─ ─ 是怀疑不信。对佛教真理、善恶业力、以及世间一切实事实理,都不能诚信无疑,而滋生邪见,造出是非恶业。



  以上贪、嗔、痴、慢、疑五烦恼,谓之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其性质顽钝,难以制服,不易断灭,故称为五钝使。

 

  (六) 不正见,由思惟不正,产生错误的知见。有五种不正见,即是:
  (1)身见 ─ ─ 或我见。因执此身以为有「我」,其实此身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四大(地、水、火、风)和合而成,是无常败坏之物,由无知而执之为永恒不变,即是身见。

  (2)边见 ─ ─ 边是偏差的意思。即谓所得的知见,有所偏蔽,各落一边,或执常或执断。执常的知见:以人死仍旧为人,牛死仍旧为牛,贫穷永远是贫穷,富贵永远是富贵。执断的知见:以人死一灭永灭,不受因果报应,则作恶何畏?

  (3) 邪见 ─ ─ 不正的知见。不信正法。无善恶的因果,毁谤圣贤,不行善事。
  (4) 见取见 ─ ─ 见即指前说的「身见、边见、邪见」;取是取著或者妄执不舍,执以为实。
  (5)戒禁取见 ─ ─ 戒是戒止杀盗淫妄的行为;禁是禁绝饮酒、赌博、吸毒等嗜好。持戒和守禁,本来是好的,可是妄自执著不正的戒禁,就成不正见。如印度有一种外道,他们持牛戒,或持狗戒,学牛食草,学狗食粪,或作投岩,投水,赴火,卧荆等种种苦行,以为可以证得圣果,所以称为戒禁取见。




  以上五种不正见,是知见上的迷惑,称为见惑。如闻正法,即能顿断,因为易断之故,称为五利使。五钝使和五利使也称十使,由此十使而起见思二惑,故为烦恼的根本。

 

  备注:

  (1)五欲 ─ ─ 有粗和细两种,粗五欲即财、色、名、食、睡;细五欲即声、色、香、味、触,因能使人起贪欲心,故名五欲。

  (2) 障门 ─ ─ 障是烦恼的别名,即一含镇恨心生起,能引人进入无量烦恼的障碍。


  习题:

  (一) 人类的痛苦,由何而起的?
  (二) 如何是贪的表现?
  (三) 镇恚是怎样生起的?
  (四) 什么是痴?
  (五) 什么造成不能与人和睦共处的苦恼?
  (六) 我见有什么错误执着?
  (七) 边见有两种错误的知见?
  (八) 戒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成为不正见?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2

  (二十一) 十一善心所


  善的定义,是对自己思想行为有益的,对他人也是有益的,现今是好的,将来也是好的,才能算是纯善。

  佛教所说的善法,种类繁多,简单来说,不出「五戒十善」,但趁心理来研究分析,善的心理有十一种,称为善心所法:

 

  (1)
  信 ─ ─ 信实事实理,信佛法僧三宝功德,信善恶因果,即对佛教有坚强信仰,为生起一切道德善法的根源。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能有深的信仰,则能生出一切善法。

  (2)  惭 ─ ─ 惭耻,自觉知识学问不如人而感惭耻,如不发奋努力,则对不住自己。  
  (3) 愧 ─ ─ 抱愧,不敢做不道德的事,损害他人,怕对他人不住。倘若做错了事,便自觉抱愧,则能改过为善。

  (4)  无贪 ─ ─ 不悭贪,对五欲无所眈着爱恋。  
  (5)  无镇─ ─ 不镇恚发怒,遇不顺境界,能慈心忍受。  
  (6) 无痴 ─ ─ 不愚痴,能以智慧辨别善恶是非,明白事理而无错误。(一切善法,由无贪、无镇、无痴三善根而生。)

  (7)  精进 ─ ─ 精而不杂,进而不退,就是勤勉的意思。即勤修一切善法,勤断一切恶法。  
  (8)  轻安 ─ ─ 即心中轻快安乐。要除贪镇痴等粗重烦恼,则内心便可得轻快安乐。  
  (9)  不放逸 ─ ─ 不放荡纵逸,任性胡为,能依不贪、不镇、不痴三善根为体,防恶修善。  
  (10)  行舍 ─ ─ 行是修行,舍是舍弃,即修行人应舍弃我相和法相,也即行一步舍一步的修善。  
  (11)  不害 ─ ─ 不损害人家名誉、生命、财产、能慈心容忍爱护一切众生。  


  以上十一种善心所法,是属于唯识学的「心所有法」。心所有法共五十一种,或善或恶不定,唯有这十一种心所有法,是纯粹善法,为一切佛教徒所需要学习。



  习题:

  (一) 善的定义是什么?
  (二) 善的心理有多少种?称为什么?试例其名!
  (三) 怎样才能生出一切善法?
  (四) 什么叫做「三善根」?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2

  (二十二) 声闻乘简释

  佛陀在鹿野苑说四谛法,因为乔陈如等五人,由听佛说四谛法的声音而悟道的,叫做「声闻」。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总称为「声闻乘」。「乘」运载的意义,即是把众生从迷昧的此岸运载至开悟的彼岸。故乘是譬喻,而四圣谛是理法,由闻四圣谛可到达悟道的彼岸。

  声闻乘修行证悟有四个程序:

  (一)  初果名须陀洹 SROTA APANA,华译「预流」,即预备进入圣流;  
  (二) 二果名斯陀含 SAKRDAGAMIN,华译「一来」,修到此果位,死后生到天上去,再生到我们这世界来一次,就不
再来受生死了;

  (三)  三果名阿那含,华译「不还」,修到此果位,不来人间受生死,又称为「无还」;  
  (四) 四果名阿罗汉 ARAHAN,含有三义:

  杀贼:破烦恼之贼;

  无生:解脱烦恼,不受生死;

  应供:应受天上人间供养。



  习题:
  
  (一) 何谓声闻?
  (二) 「乘」字有什么含义?
  (三) 须陀洹为什么称为「预流」?
  (四) 「一来」是何意义?
  (五) 阿那含是什么意思?
  (六) 阿罗汉有那三义?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2

  (二十三) 四圣谛

  佛成道后,初转fa lun (1),是在古印度波罗奈国的鹿野苑,为乔陈如等五人说四圣谛法门。此五人是佛教有僧伽的开始。四圣谛的「圣」字,是解作「正」的意思;谛是真理。苦、集、灭、道、是圣智所亲自证验到的四种人生正确真理,所以称为四圣谛。

 

  苦谛 ─ ─ 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生老病死的痛苦。还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 (2),都是人人免不了的痛苦。

  集谛 ─ ─ 是说明人生集起贪嗔痴许多烦恼的「因」,去造种种的不善业,才会招集种种的苦果,故「苦」以「集」为
因,「集」以「苦」为果。

  灭谛 ─ ─ 是指修道所证的圣果,即是烦恼灭除而获得解脱的真理。

  道谛 ─ ─ 道就是正道,道有多种,主要的指修习八正道,就会得到最胜智慧(般若),修善断恶,解脱生死痛苦。「灭」
以「道」为因,「道」以「灭」为果。

  「集」为「苦」的根本,所以苦、集又为流转于世间的因果。如果知苦而断集,断集就可以离苦。

  「灭」为「道」的收获,此二谛即为超出世间的因果。如果求证灭而修道,由修道可以证灭而得到解脱。

  当时佛以三转四圣谛 (3) 开示乔陈如等五人,彼等悟道时,就称为声闻。现将三次转四圣谛列表于下:

 



  备注:

  (1) 转fa lun ─ ─ 佛说法,叫做转fa lun。轮的意义,喻佛所说法,能轮转通行抵达于修行的目的地。
  (2) 五蕴炽盛苦─ ─ 身心种种欲求如火烧之炽盛。
  (3) 三转四圣谛 ─ ─ 曾经讲了三次,名为三转十二fa lun。


  习题:

  (一) 什么是苦谛?
  (二) 什么是集谛?
  (三) 什么是灭谛?
  (四) 什么是道谛?
  (五) 如何是三转十二fa lun?试列表。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3

  (二十四) 三十七道品 (上)

  释迦牟尼佛临入涅盘时,告诉阿难陀及众弟子说:「我入灭后,你等比丘,应依四念处安住。」何谓四念处?简述如下:

 

  (一)
  身念处 ─ ─ 观身不净:是以修不净观之慧力,对治执身为清净的颠倒妄见。试想我们的身体是否干净?任你打扮得如何美观,当你满身大汗时,便会觉得臭气难堪,何况唾涕便溺等,皆是不净。当人死后,尸体腐烂,遍体生蛆,穿筋啮骨,最后成为白骨一堆。这个身体的存在,实在不净。故能观身不净,则贪爱渴想、恋慕艳丽色相等烦恼,自可消除,才能把心念安住于道法中。

  (二)
  受念处 ─ ─ 观受是苦:是以观苦之慧力,对治执受为乐的颠倒妄见。受是领纳的意思,即是感受外界的印象。当我们与境界接触时,领纳到苦、乐、舍的感觉:苦受固然是苦,而乐受以至于乐极生悲,仍是逃不了苦;舍是舍受,即不苦不乐的感觉。众生除了外有生住异灭四相迁流,内有意念中的幻想不断之外,到底也是苦,故人生是苦。苦既是由受而有,那么,知苦而不贪欲乐,就不为境界所转移,则执受为乐的错见,便不能存在了。

  (三)
  心念处 ─ ─ 观心无常:是以观心无常之慧力,对治执心为常的颠倒妄见。心是生命的本质,但心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因缘和合的心物世界,是无常的,会坏灭的,故我们的心是无实体的,是由思惟之因缘关系的发展而已,绝无实体可取;而且思惟的现象,是念念生灭,刹那不住,怎么可以执它为常?由此观心无常,能使心念远离执常的妄见。

  (四)
  法念处 ─ ─ 观法无我:是以观法无我之慧力,对治执法为我的颠倒妄见。宇宙万法,都是因缘互相依存;我们的身体也是因缘组合而成的,故佛说我是假我,不可执为真我。但众生无知,于假我法中,妄执为真我,这种妄执叫做「我见」。有了我见,则有种种烦恼,便不能接受正法。要使心念安住于道法中,便要以观法无我之慧力,消除执法为我的错误。



  四念处之名为四念住,修此四念处,重在智慧。以智慧为体,能使身、受、心、法,常住于正念的道法中。故在修此四念处阶段上,已经得到真实智慧。此后由于更加精进,智慧力则越增多,再接再励地修其他道品,就能步步走向佛道。

  
  习题:

  (一) 何谓身念处?
  (二) 何谓受念处?
  (三) 何谓心念处?
  (四) 何谓法念处?
  (五) 如何把心念安住于道法中?
  (六) 什么叫做假我?
  (七) 修四念处,为何重修智慧?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3

  (二十五) 三十七道品 (中)


  四正勤:又称四正胜,策励身口意之中,以此为最胜,即一·已生的恶心恶行,急令断除;二·未生的恶心恶行,勿念生起;三·已生的善心善行,速令增长;四·未生的善心善行,速令生起。

  四神足:是四种禅定名称,又名四如意足。谓修此四者,能如意生起神通。一·欲神足,即修道的欲望增进;二·勤神足,是精进直前,修行无间;三·心神足,是念念专一,住于正理;四·观神足,是修观离妄,心不散乱。

  五根:所谓「根」,含有二义:一·「能持」,如树有根,能持枝叶;二·「能生」,如树有根,能生花果。五根能持诸善法,能生诸善法,故称为根。一·信根:信本具佛性,因而发成佛之愿;二·进根:或称精进根,勤求不退,是修行的动力;三·念根:念本具佛性,念修道心, 更无他念;四·定根:摄心修种种道法,专精一致不散乱;五·慧根:修诸善法,而启发智慧。

  五力:所谓力,指五根增长,具有大力用。信根增长,能破疑惑和外道,名信力;进根增长,能破懈怠,使道业成就,名进力;念根增长,能除邪念,住于佛陀正法,名念力;定根增长,能一心不乱,入于禅定,名定力;慧根增长,能破烦恼迷惑,名慧力。

  七菩提分:又称为七觉支。一·择法觉支:谓选择有智慧的真理,不选择无智慧的五蕴法;二·精进觉支:一心精进,趋向佛道,终不为无益苦行,迷信的宗教而行精进;三·喜觉支:修佛教正道,心生欢喜;四·轻安觉支:断除烦恼而生轻安,故此一觉支又名除觉支;五·定觉支:修诸禅定,不生爱见贪着;六·舍觉支:舍弃不实的境界,内心平等无有执取;七·念觉支:时时不忘三宝,定慧等名。

  若修行时偏向智慧,其心浮燥,则可用除、舍、定三觉支来均匀收摄。若偏向于禅定,其心昏沉,则可用择、进、喜三觉支,令察而生起。


  习题:

  (一) 四正勤如何能止恶生善?
  (二) 为什么要修四神足?
  (三) 五根的「根」有何二义?
  (四) 把五力的功用列成一表。
  (五) 写出七菩提分的名称。
  (六) 什么是(A)择法觉支?(B)舍觉支?
  (七) 什么觉支能对治(A)浮躁心?(B)昏沉心?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3

  (二十六) 三十七道品 (下)

 

  三十七道品的最后道品是八正道。八正道首为正见,正见即是行正道的眼目,有了正见,就不会妄修瞎行、徒劳无功。

  八正道有世间和出世间两方面:依世间的八正道去实践,将可获得生命的解脱。八正道是:

 

  一、
  正见:即正确的知见。由闻四谛理,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是若、空、无常,无一法能独立存在,也无一法是永恒不变的,因此而明了人生短促,要保持纯洁善良,不随流恶染,把偏执的思相,改正过来,步入正见。而正见是要多闻佛法,根据佛法的真理,分别邪正善恶等法理。凡是佛教徒,都要靠自己努力去修慧断邪,培养正确的知见,这是进德修善的根本。

  二、
  正思惟:又称正欲。正思惟是化正见为自己的理想。为什么又名正欲?因欲有善不善,不善欲是私心,有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等烦恼;善欲是大公无私(离六根本烦恼)的欲,即是正欲。换句话说,正欲是正常欲望的理想,凡人应该有此正欲理想,依着目标去做。唯事先须正确思考,立定意向,才能实践理想,做到成功。凡能实践正思惟的,就不致造出身口意三恶业,免陷于烦恼苦缚。

  三、
  正语:即言语要端正。言语是心声,由内心而表现于外。内心不正,则妄语、两舌、恶口、绮语随之而生,弄出祸患。要实践正语,便须戒止口四恶业,说话真诚,纯洁有礼,言辞合于事理。

  四、
  正业:是指正当的行为。在家佛徒若犯杀盗淫的行为。如偷窃强夺他人财物,贩毒赌博,妓馆邪淫,骗取财物,都是不正业。

  五、
  正命:即正当的职业。在家佛徒要以合法的职业来维持此生命,教育文化机关的职工、商店的职务、医院的护士、或设办不犯杀戒的事业,均为自利利他的职业。出家僧尼是以修持佛法,宏法利生为职业。

  六、
  正精进:即是离恶向善,勇猛精进的努力,叫做正精进。不论修那一正道,都是要精进。如果不精进,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反退,故必须具有勇往直前的大精进毅力,制止一切恶行,进修一切善行。

  七、
  正念:即不生邪念,忆念正道。遗教经说:「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陈,则无所畏。」就是说正念要坚固,才能抵抗外境物欲的诱huo,即使在五欲混浊的环境中,也不为它所染污。

  八、 正定:即一心专注,不向外驰散,故佛教以摄心为戒,由戒生定,从定发慧,以达到证悟的果位。


  佛陀开示的八正道,已包含戒定慧三学,如正语、正业、正命,就是戒学;正念、正定,就是定学;定见、正思惟,就是慧学;而以正精进为策励力,使戒定慧三学得完成。八正道为圣者解脱的正轨,要求解脱,必须循着此八正道实践力行。至于在家佛徒,如能实践八正道,也可以净化自己,进而净化社会,使大众行正道,建立善的、安乐的、幸福的人生社会。


  习题:

  (一) 写出八正道的名称。
  (二) 宇宙人生的真相是怎样的?
  (三) 如何才能步入正见?
  (四) 何以正思惟又称为正欲?
  (五) 如何要实践正语?
  (六) 正业与正命有何不同?
  (七) 正念为什么要坚固?
  (八) 何谓正定?如何达到证悟的果位?
  (九) 列一表说明八正道与三慧的关系。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3

  (二十七) 业力的因果律

  「业」这个字,巴利文叫迦马 (KAMMA),就是行为或造作的意思。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为,出自身口意的,都可以叫做业。而一切善或恶的行为,都可以构成业。换句话说,业可以解作道德或不道德的意志力,或结果。迦马另一意义也可解释为因果。

  由意志力造作的善恶诸业,这些业的种子,都藏在阿赖耶识中。种子遇缘会现行的,到现行时果报分明,一定善因是善果,恶因是恶果,即所谓业力不灭的因果律。杂阿含经说:

 

  「依所播下的种子,   
  你便由此收到同样的果子;   
  作善的人收到善的,   
  作恶的人收到恶的;   
  播出来的是什么种子,   
  你便尝到什么果子。」   


  上面说的正是业力的因果律,是人人自作自受,谁也不能代替。你有了这个结果,就是由那个因种而来,好比种子生出了果子,果子就是从那种子而来。这正是因果不昧,果一定是从因中的种子,开花结成的。

  佛陀教人信业力,信因果,依业力的因果律说业报有三时业:(一)顺现受业,即现生造业,而现生就受果报;(二)顺次受业,即现生造业,而次生受果报;(三)顺后受业,即现生造业,而多生后受果报,这就是从过现未三世,说明因果是不会消灭的。如是因得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业力因果律的定理,谁也能逃避。只有把握着纯正的意志力,使行为纯善,有慈爱、容忍、宽恕、不争、不报的美德,向利他的善业去努力,幸福的花果,就从人人自己的心田中培植的。

  习题:

  (一) 业字是什么意思?
  (二) 什么是业力不灭的因果律?
  (三) 杂阿含经对业力因果律怎样说?
  (四) 佛教说的业力因果律有那三时业?
  (五) 业力与人生的苦乐有何关系?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3

  (二十八) 因缘与果报

  因缘生万法,是佛法中重要的理论,由于因缘,而说果报。「因」是事物的本源,「缘」是一种助力,「果报」是后来的结局。由因得果,全是缘的力量助成,所以缘对于因的关系之重要,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缘,是指一切物事之间生起一种互相交涉的关系。佛教把这些关系加以研究分析,可得四种,称为四缘: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因缘,比如一粒椰种,对于椰树的生长,是有最亲切的关系;等无间缘,就是使这粒椰种的生机不断辗转生长;所缘缘,即是对这粒椰种,辗转生长增胜的希望心;增上缘,是指肥沃的泥土,以及空气、温度、雨水等等帮助椰种发育长大的助力。因有这四缘的关系,才助成椰的种子,由发芽、长成、开花、而结果。这结果,也就是因缘结局的果报。椰树如此,推至世间一切诸法的生成,也都离不了这四缘的关系。

  果报的「果」研究起来,也可分成现果、来果、后果的三种。所做的善恶之因,在现在这一生成熟招果的,叫做现果;在来生成熟的,叫做来果;在后后多生成熟的,叫做后果。这是从三世的时间上,说明因果是每一事一物生长和成功的必然性,有如是因,招如是果,其间关系虽极复杂,而是有条不紊,亳厘无差的。同时果报所以有现生成熟,有来生成熟,有后生成熟,其原因约有二种:一,是因的力量有迟早:如一粒瓜种和一粒桃种同时种在地下,瓜种即年生成可结瓜果,而桃核出生,须经三四年才能结桃;二, 是缘的力量有强弱:如四缘并进,条件具备,成熟自然早些,否则助缘只有一种或两种,力不充足,或因土壤不良,或因阳光不够,空气缺乏,那么这棵瓜或桃的成熟,自然又要挨迟了。

  有些人不明白因缘果报定理,就怀疑因果倘是可靠的,如何眼见世间许多做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受苦报? 而那些做恶的坏人,反而晨夕享乐, 过着很富裕自在的生活呢?这道理凭三世因果的眼光看来,是很简单的,即好人今受苦报,因他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果;而今生虽然做好,善因薄弱,善缘未熟,要待来生,才受好果。反之,恶人做恶反得好报,亦是这个道理,因他前生种的好因已熟,先享福报,今生所造的恶因,业缘未熟,苦报还在来生,任他怎样也逃不了的。「因果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话是值得我们玩乐的。

  因果的定率还有两个要点:一,是「因果不会消灭」。除非你不做因。如果做了,种子永留识中,不会坏灭,遇缘便起现行,招受果报,如果做了恶因,要想不受恶报,那是没有办法的;唯有修习佛法,断尽三界烦恼,获得清净种子,方可免除恶报的痛苦。二,是「善恶不相抵销」。已种恶因,分受其报,不可以为再做点好事,就可把这应得之罪抵销去。须知多做善事,多增善缘,只可使恶报由重转轻,所谓「重报轻受」;同时由于善缘增多,恶缘渐减,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最好办法。可见欲从好的因缘,得到好的果报,人生在世,多做善事,还是极需要的。

 

  习题:

  (一) 因缘果报四字作何解释?
  (二) 因缘的缘有几多种?何谓增上缘?
  (三) 果报的果有几多种?试略释之,
  (四) 果报成熟分三世先后有何原因?
  (五) 为何善人得恶报,而恶人反得善报?
  (六) 因果的定律有几个要点?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3

  (二十九) 缘起的人生宇宙

  万有都是从因缘所生起的,没有一件事能够例外,佛就叫这定律为「缘起」。缘起的人生宇宙,是一个处处关连之网。

  如象花园里的木棵树,要靠种子水分壤种种因缘,才能够生起存在。除了生长这棵树的种子水土等「因缘」,还是要靠别的因缘;因缘又要靠因缘,这样推扩开去,可以牵涉到一切万有。再说,这棵树可以培植风景,长大后木材可以砍来做家具,而家具又可以供人应用;由因缘所生的树,又可以做别的东西的因缘;物物相助,又可以关涉一切万有。万物助长于一物,一物又可以关连到万物。宇宙万有,就是这样互相关连。

  又如一个人的生存,小时要靠父母的养育,长大了要受学校的教育,还要靠朋友的帮助; 衣食住行一切生活物资,要靠农人、工人、商人的供给;生存的保障,要靠国家的组识,军警的卫护。一个人也必然的要尽他的知识能力,去替社会做事,给别人作「因缘」,「你种田,我织布,他盖房屋给人住」。社会是群众分工合作的组合,而人生社会的相依共存,也是互相关连的。

  万有都是缘起相关的,宇宙间没有一件事物,可以离开别的事物而单独存在;社会上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其他的人而单独存在的。个人既需要社会群众的助力才能够生存,必然就也应该贡献自己的能力给社会群众,去帮助别人的生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切来自群众,一切还归献给群众。不要把私人的利益看得太重,而忘记了我所依存的社会群众。应该将个人融化在社会群众中,去为社会群众服务谋福利。


  习题:

  (一) 什么叫「缘起」?
  (二) 万有从缘起,举一例说明之。
  (三) 一个人要靠什么才能够生存?
  (四) 明白缘起的道理,要怎样做人才好?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4

  (三十)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这十二缘起是说明人生的经过。一切众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缘起互相依存的。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此,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故个人与社会,精神与物质,都是形成相依的状态。

  十二缘起,是由十二项互缘,来说明现实人生的成立。

 

  (一)  无明 ─ ─ 为过去烦恼的总称,是无知,愚痴或迷暗的意思。此无明是生死的根本。  
  (二)  行 ─ ─ 是行为或造作义,即依过去无明烦恼,发动身口意三业,有时作善,有时作恶,有时作不善不恶的事。  
  (三)  识─ ─ 初入胎心识,由过去惑业动力,遇缘托胎受果报,成为现在之生命。  
  (四)  名色 ─ ─ 「名」是精神,「色」是物质,是成立生命的要素,亦即胎相之形成。  
  (五) 六入 ─ ─ 为六根具备,谓于胎中名色渐次增大。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亦渐次具足。这时的胎儿,虽成六根的模型,但对外界的感觉作用没有完备,故称为「六入」。

  (六) 触 ─ ─ 即出胎后与境界接触,生起感觉,亦即对境界认识之开始。如自初生到长大,其接触外境的知觉力就渐渐增强。

  (七) 受─ ─ 即对外境接触的感受,指苦、乐、舍三受。婴儿出世后,心识逐渐发达,领受环境范围渐渐扩大,遇顺境则感受快乐,遇逆境则感受痛苦。

  (八) 爱─ ─ 以染着贪爱为难得,由受而来,对所受之境界奔驰追求,执着在心,不肯放松,故宜谨慎调伏自己冲动的情欲。

  (九) 取 ─ ─ 是执取为义,即对所爱之境界追求执取,据为己有,方满自己的欲望,于是造出恶业而集成未来身心的苦因。

  (十)  有 ─ ─ 即是现有业力存在的意义。谓由爱着驰取不已,现世又多造恶业,而构成潜在业力,未来又受苦果之报。  
  (十一)  生 ─ ─ 由于自身潜在业力,再去投胎受生,完成未来的新生命。
  (十二) 老死 ─ ─ 这是说明既然要再受生,必然又要老死,因果循环。因未来既有老死,则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苦,随之而来。



  十二因缘说明人生的生死循环,是通于过现未的三世,即从过去「无明」和「行」的二支因,缘起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的五支果;又从现在世「爱」、「取」、「有」的三支因,缘起未来世「生」和「老死」的二支果。所谓人生,就是这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叫做轮回。

  十二因缘是缘觉乘所修的法门。缘觉由集谛之「无明」观十二因缘之缘起,无须听法,即依自力得觉悟,又称为独觉乘,或辟支佛乘。


  习题:

  (一) 写出十二因缘的名称。
  (二) 十二因缘中的生死根本是那一支?含有什么意义?
  (三) 识与名色有何不同?
  (四) 何谓受?爱与受有什么关系?
  (五) 十二因缘中之有是何义?
  (六) 十二因缘中之过去二支因与未来二支果是什么?
  (七) 十二因缘中之现在五支果是什么?
  (八) 十二因缘中之现在三支因是什么?
  (九) 缘觉乘修何法门?又叫什么名称?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4

  (三十一) 乐的追求

 

  乐和苦,是相对的两面。乐的一面是天堂,苦的一面是地狱。人人都想追求上天堂,谁愿意走入地狱?可见人是喜欢乐的,不喜欢苦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是我们平常碰到的乐事,多分是暂有还无的相对的快乐,终是不能永久保存的。那么怎样方是真正的乐,永久的乐,绝对的乐呢?

 

  (一)
  人间五欲乐:世间的人认为最快乐的事总括起来,不出五种:一是要钱财多;二是妻妾美眷多;三是要名誉好;四是要吃得多;五是要睡得多。这叫做财、色、名、食、睡的五欲,是世间的人所共同争取而要占有的。但争取时是苦的,占有了要失去或坏了,又是苦的。所以不能永久的绝对的存在。

  (二)
  天上禅悦乐:佛经里把世间扩大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共有二十八天,每一天有不同的天人,他们的眠食起居,生活习惯,以及寿命等等,也都有不同的分析。但大多是依精神上的静虑禅味而维持他们的生命。在色界的十八梵天的天人连饮食的粗欲都没有了,只有贪爱光明美色和眈着禅悦。再上去到无色界的四天,连外面的光明形色也舍弃了,换来的是完全浸醉内心的禅悦生活。但这种禅悦的快乐还是相对的不能持久的快乐,因定力一衰,苦的境界依旧浮起。

  (三)
  出世涅盘乐:涅盘是梵语,华译「圆寂」,是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染,达到不生不灭的绝对的永久的快乐境地。由
于所证悟的理境,是只堪自怡悦,不可以言说的,所以这种快乐是超然的,绝对的,永恒的存在。世间的欲乐固不可比拟,即天上的禅悦乐也不能比拟,因佛说天堂也仍有轮回生死,虽有快乐,还是不能长久,唯有出世的涅盘,才是绝对的永恒的快乐所在。

  


  涅盘虽是出世的快乐,但须修集世间的善因,才能达到出世的善果,不是希冀一死就可获得的。说涅盘的用意,是要我们省悟世界无常,认识现实,不离现实而努力,在世广修善行,改造自己烦恼染污的身心,使成清净功德所聚的生命,那么涅盘的解脱之乐就会实现了。

 

  习题:

  (一) 人间有什么乐?
  (二) 天上有什么乐?
  (三) 出世有什么乐?
  (四) 佛说涅盘用意何在?
  (五) 我们应如何追求人生的快乐?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4

  (三十二) 菩萨与六度

  菩萨,印度话原来称菩提萨陀 BODHISATTA,菩提是觉悟义,萨陀是有情,即众生,简译觉有情,即是觉悟的众生。菩萨不但是自己希望求觉悟真理与解脱痛苦,而且要令一切众生,都同样觉悟真理与解脱痛苦。同时自己是要求最高的觉悟,立志成佛为目标。

  菩萨所修的法门是六波罗蜜。波罗蜜 PARAMITA 是梵语,华译到彼岸,因此六波罗蜜亦名六度,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度到涅盘安乐的彼岸。六度即:

 

  布施,梵语檀那 DANA,是度悭贪的。布施有三种:(一)财施。财施又分二种:(a)内财施,以身体的器官捐助众生;(b)外财施,以钱财资助慈善事业或贫苦疾病众生。(二)法施。以佛陀真理,劝人修善断恶,离苦得乐。(三)无畏施。牺牲自己去帮助一切众生出离怖畏与痛苦。

  持戒,梵语尸罗 SILA,是度毁犯的。「持」是执持,「戒」是戒止杀、盗、淫、妄诸恶和禁止喝酒、赌博、吸毒等。菩萨所持的戒可分三种:(一)律仪戒,是行、住、 坐、卧时都遵守佛所立的规律,而不犯一切恶法;(二)摄善法戒,是菩萨克已修善行,勇猛精进;(三)饶益有情戒,是广修众善,利益众生。

  忍辱,梵语羼提 KSANTI,是度嗔恚的。忍辱亦有三种:(一)生忍,即忍受别人的怨恨、诽谤、恶骂、加害而不生嗔恚心,且能以慈悲心肠去感化他;(二)法忍,即风吹、雨打、饥饿、寒冷、炎热等事,都能安然忍受;(三)无生法忍,是对于佛所说的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理,能离相坚心信仰而修行。

  精进,梵语毗离耶 VIRYA,是度懈怠的。精进亦分三种:(一)断精进是勤断一切恶;(二)修精进是勤修一切善;(三)求化精进是努力上求佛果,下化众生。

  禅定,梵语禅那 DHYANA,是度散乱的。禅定是思惟静虑的意思,因为静能生定,虑能生慧。禅定可分为:(一)身定:反观自身,使不犯过;(二)口定:寂然静默,不谈是非;(三)意定:摄心正念,清净无染。

  般若,梵语PRAJNA ,是度愚痴。般若是由正心、修身、行善、断恶,内心发出来的觉照智慧。智有三种:(一)生空智:观一切众生,四大所成,都无实在的体性;(二)法空智:观一切法,都从因缘生;(三)一切智智:即佛能偏知一切事理的正智。


  六度之中,如布施、持戒、忍辱是修福;禅定、般若是修慧;精进的作用是策励,这样就可以得到福慧双修。

  「事六度」是所作所为的善法皆念念在心,便是著相而修,亦即是「事修」,可得世间善报;「理六度」是指所作所为的善法,以「三轮体空」作观,不著于「人、我、法相」,又称为「理修」。

  三轮体空者,单就布施言之:能施者,所受者,以及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后,此三轮相,不存于心,叫做三轮体空,可得无限的功德。

  习题:
 
  (一) 什么叫做菩萨?
  (二) 菩萨的最高目标是什么?
  (三) 解释波罗蜜的意思。
  (四) 六度波罗蜜对治那六种烦恼?
  (五) 布施有几种?
  (六) 解释持戒的意义?
  (七) 何谓无生法忍?
  (八) 略释禅定与般若的意义?
  (九) 六度中何者修福,何者修慧?
  (十) 何谓事修?理修?
  (十一) 解释「三轮体空」。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4

  (三十三) 佛教青年的精神

  青年典型的人生!中国的老子,赞美过婴儿;孟子也说:「不失赤子之人。」佛教不但赞美童年,更赞他的真诚纯洁,特别注重他的慈和。他内心有无限光明的憧憬,能不惜一切追求真理。所以菩萨都是青年的人,象文殊师利菩萨,佛经中称他为「童子」。还有那精进不断地去追求真理的善财「童子」,这些模范的菩萨,都是年较人。

  青年是圣洁的。在佛教中,菩萨离去烦恼,内心洁净无疵时,就象童子那颗天真无邪的心,所以叫「童子地」。

  青年是率真的。里面没有虚伪,人生的意义就在此。所以菩萨的为人为己,也永远是真诚的。

  青年是生力横溢的,健康的。在他的心中,一切是光明,喜乐的。他热情奔放,什么都要学习,一直向前进。菩萨勇猛精进地学一切法门,度一切众生,坚毅不拔的。

  还有一点,菩萨的思想与行动,永远那样充满活力,不随生理的衰老而衰老,他将是永恒的青年。佛教的青年,可以说是天真永存,童心不老。佛教是青年人的,让青年人携手起来负担菩萨的责任,去推动佛教的fa lun。


 

  习题:

  (一) 孟子如何赞美婴儿?
  (二) 佛教如何赞美童年?
  (三) 什么叫「童子地」?
  (四) 青年的热情奔放,如何表现菩萨的精神?
  (五) 如何是永恒的青年?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4

  (三十四) 学佛的目的任务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不但浪费时间,徒耗精力,而且结局也决不会收到美满的效果,甚至或会留下许多懊悔,造成自己一生的遗憾和不幸!

  学佛,自然也需要认清目的。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转迷成悟」各「离苦得乐」。

  迷和悟,是相对的名词。迷就不悟,悟就不迷。不迷,就是圣者,不悟,就是凡夫。凡夫愚昧,不明宇宙缘起无常的事相,所以执我执法,起惑造业,流浪生死,长沦苦海。佛号觉者,有大智慧,对于人生宇宙缘起的事相,有透彻的理解,知道是缘生性空,缘起无我,不再执着,造恶业,自寻烦恼,以招苦果。这便是迷悟的界线,也就是圣凡的分野。

  因此,学佛的目的,不外乎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但迷是迷个什么?悟又悟个什么?迷是迷昧真理实事,成了贪嗔痴的烦恼,不知修习戒定慧的道法;悟是悟理见性,明辨事相,从修戒习定,由定发慧,打破无明的罗网,截断生死的根源,证登涅盘的彼岸,生起离苦得乐的胜用。

  为了世人沉迷,所以我们提倡学佛,而能获致这种修养。要使身心恬澹宁静,少欲知足,必须要了解诸法性空,缘起无我的道理。对于世间一切的事物, 看得透彻,不争不报,即于现世,便可减少许多自寻烦恼的苦痛了。若再能依戒定慧的三学去修习,断除贪嗔痴的三毒习气,那么,就可获得出世解脱的涅盘之乐。

  但是,学佛的目的,不只是为自己离苦得乐;还要普为一切众生解除苦难,得到快乐。在现世少欲知足,减少烦恼的痛苦;或修习戒定慧的道法,得证涅盘。这都是在消极方面,为了自己要离苦得乐,所达到的目的。我们在达到这种目的之后,更须进一步的拿出积极的精神,来为社会服务,来教导社会,来化度社会,来为社会广大的人群谋福利,使广大的人群都走上离苦得乐的境地。学佛的人能够这样做,那么,不特学佛的目的达到,亦是学佛的任务完成。



  习题:

  (一) 学佛之目的是休么?
  (二) 迷的情况怎样?
  (三) 悟的情况怎样?
  (四) 迷个什么?悟个什么?
  (五) 学佛为何可以解脱痛苦?
  (六) 学佛的任务是什么?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5

  (三十五) 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无量是没有边际,也是没有人我的领域。当修习四无量心的时候,对每一个人,甚至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众生,不管是人类或是其他的有情,都希望他们能够得到离苦得乐,同时也得到无量的福报。

 

  一、
  慈无量心:
  慈是愿人得乐的意思。世人多只知自求快乐,忘掉别人的痛苦,但修习慈无量心的人就不同。他希望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得到快乐,还要脚踏实地,去帮助他们,即是以无量的慈给无量的众生。

  二、
  悲无量心:
  悲是一种悲怜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只知自求解脱痛苦,但这悲无量心则相反,忘记自己的痛苦,只知救拔别人,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宏愿,为的是拔人之苦,即是无量的悲,拔无量众生之苦?

  三、
  喜无量心:
  眼看别人能够离苦得乐,顿生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世人只为自己或其亲人得到快乐的事情,而生欢喜心,很少见别人乐事而生起欢喜心的。且有一部分的人,还存着幸灾乐祸的心理:见人快乐,心里则闷闷不乐;见人受难,心里则暗暗欢喜。但这种喜无量心则不同,不但见人得乐而生欢喜,就是冤家敌人,能有欢乐的事,也同样表示无量欢喜。

  四、
  舍无量心:
  舍是舍掉一种分别执着的观念。无论做任何善事,也要把为善的怡然自得之心理舍掉,则心量广阔,慈悲济度无量众生,正似一泓水如镜,月穿无痕,故称舍无量心。



  佛所成就四无量心,能大慈以众生之乐为乐;能大悲以众生之苦为苦;能大喜以众生离苦得乐而喜;能大舍心无住着,运心平等、普利众生。



  习题:

  (一) 四无量心何以名为无量?
  (二) 修习四无量心时,有什么希望?
  (三) 「慈」是什么意思?
  (四) 「悲」是什么意思?
  (五) 「喜」是什么意思?
  (六) 「舍」是什么意思?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5

  (三十六) 四摄法

 

  菩萨上求佛道是自利,下化众生属利他,所以须修习四摄的法门。

 

  一、
  布施摄 :
  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即在经济上、学识上、精神上帮助他人。帮助他人是最联络感情的。有了感情,度化众生就事半功倍。举办义务教育,以及福利社会的慈善事业,都是属于布施摄众生的法子。

  二、
  爱语摄 :
  就是用极和爱的话与人谈论。和爱的话,可以包括三种:

  慰喻语。即是用慈爱和悦的颜色和语言劝勉,使对方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庆悦语。凡是他人有好的表现,都应该赞叹他,鼓励他,激发他,使之欢喜,即是助成他向好的地方发展。就是坏人,也会因此走上好的途径;

  胜益语。所说的话,可以使人不断增胜增益。初学佛的人,可以勉励他,使他求上进。能布施的人,可以引导他持戒,进而修习六度或四无量心。

  三、
  利行摄 :
  所做的做事,使人得到好处,便是利行。如父母教育子女,注意子女身心的健康;老师教导学生,时时为学生的学业而操心;长官照顾部下,处处为部下的利益着想;菩萨随顺众生,为众生的利益做诸善事,而化导众生。

  四、
  同事摄 :
  是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共同做事,一起生活,同甘共苦。所以菩萨为了方便度人,示与各阶层的人物共同生活,潜移默化,如观音大士、地藏菩萨,都是菩萨示现和众生同事的模样。



  这四个法子,实是摄受人,领导人最根本的方法。我们以此来宏扬佛法,摄化众生,一定很容易见效。

 

  习题:

  (一) 什么是布施?
  (二) 爱语摄包括那三种?
  (三) 菩萨如何化导众生?
  (四) 何谓同事摄?
  (五) 什么是四摄的法门?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5

  (三十七) 四弘誓愿

  菩萨初发心修学佛法,以发愿为成佛根本。愿有通别之分;通愿就是四弘誓愿,是每一位学佛者都应发的。别愿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等,是学佛者个别而发的。愿是凡夫趋向佛果之动力,若没有愿,所修一切皆不能圆满成就。所以修学佛法首先要立愿,由愿起行,依行而可得证,行至目的时,愿也就圆满成就了。

  菩萨发四弘愿,是缘四谛而发,因为发此愿时心量广大,所以称为弘誓。第一缘苦谛,因六道众生,沉沦生死,受无量苦,所以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愿,来度化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皆离六道之苦。第二缘集谛,众生与我之所以有种种苦,皆因无始以来,积集烦恼,所以发「烦恼无尽誓愿断」之愿,拔除一切烦恼得涅盘乐。第三缘道谛,菩萨既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愿,然而众生根性不一,因此对修道途程中的种种法门,都应该修学,所以发「法门无量誓愿学」之愿,以备作为度无边众生之基本。第四缘灭谛,菩萨发心以成佛为目的,因此对于清静涅盘佛果菩提,发「佛道无上誓愿成」以期克证、圆成目标。所以凡是修菩萨道的,皆依此四弘誓愿,作为自利利他的启导。

  习题:

  (一) 什么是 (A)通愿 (B)别愿
  (二) 修学佛法,为何要立愿?
  (三) 菩萨为何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愿?
  (四) 写出缘四谛而发的四弘誓愿。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5

  (三十八) 四大五蕴

  四大即地、水、火、风。地性坚硬,水性潮湿,火性温暧,风性流动。世间一切的构成都具有此四大,如我们身体的骨节爪齿,是属地大;汗液唾涕,脓血便溺,是属水大;热度温暧,是属火大;呼吸气息,是属风大。山河大地,以及一切器用物品,也都有此四大元素的作用性。

  四大与根身 ─ ─ 根身是我们的身体。佛说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和合而形成的。如果一个人因四大不调而生起大病乃至死亡,则四大和合的因缘便消散,故佛经说:「四大本空」。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蕴」是积聚义,又名五阴。「阴」是障蔽义,能阴复佛性,起诸烦恼。现把五个蕴的意义说明于下:

 

  色 ─ ─   即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  
  受 ─ ─   领纳为义,包括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  
  想 ─ ─   取象构想为义,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作种种想。  
  行 ─ ─   起诸造作为义,即由行动去造作善恶业。  
  识 ─ ─   了别为义,由心识了别所对的境界。  
  五蕴与根身 ─ ─  
  根身的总和不出色、受、想、行、识的五蕴,由这五蕴互相结合,才聚成了我们具有精神作用的身体。到了这些关系散火,身体也就坏了,故佛经又说:「五蕴非有」。



  佛经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缘聚则合,缘散则离」,这就是说五蕴根身缘起而有,因此不可对这五蕴根身起诸执着而造业,因为造业就有苦报。


 

  习题:

  (一) 四大的作用性如何?
  (二) 何以佛经说:「四大本空」?
  (三) 五蕴各以何为义?
  (四) 何以佛经说:「五蕴非有」?
  (五) 构成根身的元素是什么?根身的总和是什么?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5

  (三十九) 十八界

  眼、耳、鼻、舌、身、意、名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名为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名为六识。合此六根、六尘、六识,叫做十八界。

  「根」是能生义。识依根而生,有了别作用,故六根缘六尘而生六识,正如草本有根,能生枝干一样。六根六尘六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淆,例如眼根只能缘色尘生眼识,并不能缘声尘生耳识,余可类推。

  六根又名内六处。「处」是出生义,谓出生六识之处,指六根缘六尘,是由六根生起六识的处所。又名六入。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

  六尘又名六处尘。尘是染污义,谓能染污情识,使真性不能显发。 亦名六境,谓六根所缘的境界。根缘尘时,能染污情识使智慧不能显发。六根各有其界限,名六根界。六尘亦各有其界限,名六尘界。六识亦各有其界限,名六识界,合成十八界,各不相越。

  六根有浮尘根与胜义根两种:浮尘根即六根表见于外的器官。胜义根又名净色根(知觉神经)。此根不可见,然六根各依其作用根以色为境,依净色根而能见;耳根以声为境,依净色根而能闻,余可类推。每一界的「根」、「尘」、「识」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效用。其关系如下表:



 

  备注:

  (1) 法尘 ─ ─ 意根对五根所缘之境,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

 

 

  习题:

  (一) 根是何义?识如何生起?有何作用?
  (二) 六根为何名六处,又名六入?
  (三) 六尘的「尘」是何义?根缘尘时有何作用?
  (四) 浮尘根与胜义根有何分别?
  (五) 净色根有何作用?
  (六) 试把十八界列成一简表。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6

  (四十) 五浊恶世


  我们所居的娑婆世界 (1),佛经称为五浊恶世。所谓五浊即是劫浊 KALPA(2)、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和命浊。观处可知,其浊恶的程度,是如何之深重了。

 

  一、劫浊 ─ ─   劫本是时间之名,时间原无所谓清浊,而造成「浊」的,原因是人的烦恼。  
  二、见浊 ─ ─  
  见即众生的见解, 因见解不正,迷惑恶见,故又称为见惑。见惑有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类恶见,称为五利使,皆属见浊范围。

  三、烦恼浊 ─ ─  
  即六根对六尘,所生起的贪、嗔、痴、慢、疑、五种思惑,称为五钝使,属烦恼浊范围。

  四、众生浊 ─ ─
  因见浊和烦恼浊的结果,使众生的福报逐渐减少,苦报增重,变为心钝体弱,多逢灾祸,名众生浊。

  五、命浊 ─ ─
  众生因烦恼丛集,心身交瘁,因之寿命缩短,由老病侵袭,生灭变幻,名为命浊。



  世间因具备五浊,故称恶世。今日世界扰攘不宁,我们处此五浊恶世,应坚定信仰佛教,勤修正法,向善行善,清净三业,净化身心,净化人间,是佛法流转世间之目的。


  备注:

  (1) 娑婆 ─ ─
  译为堪忍,谓此土众生,安于十恶(一、杀害, 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两舌,六、恶口,
  七、绮语,八、贪,九、嗔,十、痴)忍受三毒,及诸烦恼,不肯出离,故名堪忍世界或简称忍土。

  (2)劫 ─ ─  「劫」梵语劫波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不能算之极长时间。有小劫,在劫,大劫之别。


 

  习题:

  (一) 何谓劫浊?
  (二) 见浊又称为什么?如何发生?
  (三) 烦恼浊是指什么?
  (四) 众生为何称浊?
  (五) 「命」为什么会浊?
  (六) 佛法流转世间之目的何在?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6

  (四十一) 心意识的研究

 

  俱舍论说:「集起为心,思量为意,了别为识」。心意识是有情精神的主体,但在有情心里的作用差别上,就分为心、意、识三个名词来说明。

  「心」的梵语是「质多」CITTA,义为集起,就是积集种种善业与不善业的种子所在。我们的内心,平日受外来的六尘缘影所薰习,使种子遗留在心内,积聚一起,含藏不失,亦不灭坏。将来遇到外缘的激发,又会生起现行,所以在唯识学上,把这心名为阿赖耶识 ALAYA(藏识),就因它有含藏种子的功能,永远不会失坏,因此得名为心。

  「意」的梵语是「末那」MANO,华译「思量」。在唯识学上,说它从无始以来,常执第八阿赖耶识为自我,恒审思量,没有间断,所以独得「意」名。因它恒有审察思考的功能,前六识缘境时,它对于所缘的行相,就生出深刻了别的作用。所以经中说:「依意生识」,可见意的特义,是能生六识,为六识所依,也是外界一切认识活动的枢纽。

  「识」的梵语是「毗若南」VIJNANA,主要的意义是「了别」为性。了别有粗有细,粗的了别多在前六识,细的了别则在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前六识善于攀缘外境,而起内在的了别认识功能,如眼识了别色尘,耳识了别声尘,鼻识了别香尘,舌识了别味尘,身识了别触尘,意识了别法尘。由于有六根和所缘有六境,所以中间生起的识亦有六识。

  前五色根,是物质的生理机构;后之意根则为精神的,属于心理的。生理机构的五色根,必依意根而起作用。假使意根一旦失去功能,生理的五色根也即时变坏了。生人和死人同样有五根存在,生人的五根有灵活的作用,死人却没有,关键就在意根的存在与否。

  无始以来,这心、意、识就不断地交流,成为有情心理活动的现象。


  习题:

  (一) 心、意、识,这三个名称是何义?
  (二) 内心的种子从那里来?
  (三) 种子遇到外缘激发时会怎样?
  (四) 末那识为何独得「意」名?
  (五) 什么是「意」的特义?
  (六) 心意识交流的结果是什么?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6

  (四十二) 佛教中心教理(三法印)

  佛教中心教理,即三法印。佛为钝根的小乘人,多说三法印,因机宜的不同,故有浅深略广的说法。

  所谓「印」即「印定」义。佛法真理,可以依「三法印」印定;凡是合于此法印的,即可以判断是佛法了。现将小乘三法印略释于下:

 

  一、
  诸行无常:此法印中「行」,是造作变坏义,即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生、异、灭三相,演变相续,故是无常,不
得永恒常住。现可从两种道理来说明:(一)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二)诸法因缘生,所以无常。

  何谓三世迁流?即过去,现在,未来叫做三世。迁流是指时间上,最短的名为「刹那」,或「三念」,因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现在的即生即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故说三世迁流是相续变灭,是无常的。

  何谓诸法因缘生是无常?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因缘离散则消灭,故因缘法是生灭法,以有生即有变,有变即有灭,前灭后生的嬗替,可知因缘所生法是无常的,但非断灭,而是有其因果定律的。

  佛陀从三世的迁流,与因缘法中的观察,看出一切有为法,是迁流演变的必然性,故建立「诸行无常」印,趣入空义的深理,使学佛者,不贪恋五欲,空去烦恼,向善行善。

  二、
  诸法无我:佛陀从万物在空间彼此的相关上来观察,一切有为法,既是因缘和合的,离开因缘,即便散灭;如人身是五
蕴四大积聚的,生命是无常的,不过数十寒暑的假相,暂有还归于灭。

  佛陀说诸法无我的意旨,是因为一切有情(众生)执著妄见;以为我是有自主体的,由此妄执有「我」,叫做「我见」。我见有二;在有情上起执的,名「人我见」;在法上起执的,名「法我见」。也名「我执」和「法执」。因有此二妄执,就起贪嗔痴等烦恼,造恶损人,肆无忌惮,使社会不安,陷入争斗现象,失去人生社会,和睦相处的幸福。

  三、
  涅盘寂静:涅盘即四谛中的灭谛。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是指大乘涅盘,是圆满寂静义、即德无不圆,障无不寂。狭义
的是指小乘涅盘,是择灭义, 即以圣智之决择而断灭烦恼,解脱生死流转,常住寂静,故称涅盘寂静。

  

  上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三法印中之无常、无我法印是印定世间有为法是生灭法;涅盘寂静印是印定出世间无为法是寂灭法。依次序先说无常,因无常故苦,苦故不得自在,不得自在故说无我;无我即是由因缘生灭法示出空的理性,乃知无常无我,即能趣于解脱,到达涅盘寂静的境域。

  总而言之,三法印是印定宇宙人生是无常、苦、空、无我,教人积极背离五欲,修善行善,趣入解脱的安乐大道。

 


  习题:

  (一) 请写三法印的名称!
  (二) 三法印的「印」作何解?
  (三) 何谓诸行无常?
  (四) 何谓三世迁流?
  (五) 何谓诸法因缘生是无常?
  (六) 何谓诸法无我?
  (七) 「我」的身体是何物和合的?
  (八) 我见如何产生?有那二种?
  (九) 大乘涅盘是何义?小乘涅盘是何义?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6

  (四十三) 佛经的四次结集

  佛灭后,诸弟子为恐异说异见,渗入佛法,也为恐三藏教义,日久散失,乃有结集之举。其仪式略如今时之会议,先聚集众比丘,组织一会,会中选出一人主持,述佛所说,大众无异议,即算是全体通过 , 公认为与当时佛说相符、书之于贝叶 (1),成为正式典籍。今日所流传的经律,皆经结集而来。

  结集三藏,本来只应有一次,然因历时既久,邪说又兴,影响教理,由是在佛灭后四百年中,乃有四次结集,而后三次的结集皆有不得已的理由,兹分述之于后:

  第一次结集  

  佛灭后三月,迦叶尊者,得摩竭陀国阿世王AJATASATRU (2) 的赞助,召请阿罗汉千人,集于王舍城外,七叶窟中 (3),然后在千人中, 再选出五百人, 担任结集三藏事宜,派阿难陀负责经藏,优波离负责律藏,是即所谓上座部结集,亦称为五百结集。

  当时有数万比丘后至,欲参加窟内听法,迦叶不许,因此在窟西北二十余里处,另行结集。计分经藏、律藏、论藏、杂集藏、禁咒藏五类,是即所谓大众部结集。

  第二次结集  

  到了距佛灭百年时,有人因苦于戒律太严,提议应予重订,时长者耶舍,乃邀请贤圣比丘七百人,于毗舍离城,重行结集,将此问题,提付大会讨论,以决定之,结果一致赞成恪守释尊遗制,否决从宽,是为第二结集。

  第三次结集

  公元前二百五十年时,阿育王ASOKA (4) 笃信佛法,外道为了生活,伪作比丘,混入佛教中,改窜佛典,扰乱教义,佛徒因不能明辨,被诱入邪见者很多。时有六万比丘,聚谋挽救之策,结果选出精通三藏者一千人,目犍连子帝须MAUDGALAPUTRA为上首,在波吒利弗城PATALIPUTRA(即华氏城PATNA),整理正法,淘汰为僧,是为第三次结集。

  第四次结集

  公元七十年,健驮罗国GANDHARA (5) 迦腻色加王KANISKA (6),崇信佛法,日请一比丘,入宫说法,同一经题,人人所说互异,王问肋尊者,尊者说:「去佛日远,诸师渐以己见,杂入教典中,现当从新结集,以定其议」。王如其所言,选阿罗汉五百人,以婆须密VASUMITNA(世友菩萨)为上首,在迦湿弥罗城KASHMIR,将三藏各制十万颂,名大毗婆娑论VIBHASA SASTRA,刻于赤铜碟中,建塔收藏,是为第四次结集。

 

  备注:

  (1) 贝叶─ ─ 印度古以贝多树叶写经文。故亦称贝叶。
  (2) 阿世─ ─ 国王名,是佛住世时,摩竭陀的统治者,为太子时,听恶友提婆达多的话,幽囚父王频婆娑罗。即位后,并吞小国,威震四邻。但因害父罪,遍体生疮,至佛前忏悔,痊愈后,即皈依释尊,为佛门有力的护法。

  (3) 七叶窟 ─ ─ 在王舍城侧之灵鹫山,有七叶树生于岩窟上,故名。
  (4)阿育王 ─ ─ 摩竭陀国国王,统一全印度,初奉婆罗门教,肆其暴行,杀戮兄弟,大臣,及人民无数,后改信佛教,为
大护法,兴慈悲,施仁政,于国内建八万四千大寺,及八万四千宝塔,派教师,于四方传法,使佛教发扬国外。

  (5) 健驮罗国 ─ ─ 在印度西北克什米尔西境,周围多山,势极险峻,其山口缺处,为古代中印通道。
  (6)迦腻色加王 ─ ─ 原为大月氏人,征服印度北部,自立为王,他初不信佛教,到晚年信奉佛教,召集举行第四次结集,建寺造塔,保藏三藏经典,或刻于赤铜碟中。其功绩与阿育王并称。


 

  习题:

  (一) 第一次集结在何处?由谁发起?多少人参加?谁负责经藏?谁负责律藏?
  (二) 第一次集结,另有窟多结集,计有那几藏?
  (三) 第二次集结是戒律上问题,如何讨论?结果如何决定?
  (四) 第三次集结召集?谁为上首?地点在何处?目的何在?
  (五) 第四次集结在何处?由谁召集?谁为上首?结集重要内容如何?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6

  (四十四) 印度佛法的传播

  佛灭度后,印度佛法的传播,可以作为三期来观察,每一期为时约五百年,过此一千五百年后,佛教在印度也就衰微了。

  第一期称小行大隐时期
  佛灭后,除上座与大众二部,在窟内窟外,各结集小乘三藏外,文殊,弥勒等菩萨,与阿难尊者,在铁围山中,亦结集大乘三藏。

  大乘教法,虽经结集,然而在佛灭后五百年间:全印度所弘扬的佛法,多属小乘。在这时期,虽然也有大乘佛法,夹杂其间,然而由于小乘教法盛行的缘故,大乘教法,就隐没不彰。所以在这最初五百年中,可以名为小乘盛行,大乘隐没的时代。

  第二期称为大主小从时期
  初期五百年过去了,直到第六百年时,马鸣菩萨ASVAGHOSA (1) 极力提倡大乘佛法,由是大乘教义,始重光于世。到了七百年顷,龙树NAGARJUNA (2),提婆ARYADEVA (3),为欲对破小乘一切有部等法执,乃广造诸论,以明大乘诸法缘起,毕竟空义。到了九百年顷,学者因受了龙树学说的影响,多数执空,陷于断灭见,由是无著ASANGA (4),世亲VASUBANDHU (5),根据唯识 (6) 学理的妙有理论,说种子能生一切,因果不空。经过这两番陈义之后,大乘佛法,乃风行全印,使小乘成为附庸,所以这一时期可以名为大乘为主,小乘为从的时代。

  第三期称密主显从时代
  第二期五百年过去后,约在佛灭千二百年间,有龙智菩萨NAGAJNANA (7),弘扬密咒,把密咒来融摄印度风习,因之密咒乃渐发达,此时大小乘佛法,皆依附密咒而流行。直至佛灭千三百年间,印度内部有婆罗门教的复兴,外有回教的侵入,遂使佛法渐趋没落,在印度本土几乎绝迹。所以在这第三期五百年来,可以名为密咒为主,显教为从的时代。

  印度佛法三期
  第一期五百年 ─ 小彰大隐佛教 ─ 传锡兰暹罗等地 ─ 巴利文
  第二期五百年 ─ 大主小从佛教 ─ 传中国再传高丽日本 ─ 华文
  第三期五百年 ─ 密主显从佛教 ─ 传西藏再传蒙古等 ─ 藏文

 

  备注:

  (1)
  马呜菩萨 ─ 中天竺人,初为外道,善辩论,后为肋尊者所折服,遂皈正道,大宏佛法,破伏外道,重光大乘宗旨。

  (2) 龙树 ─ 亦译为龙猛,南天竺,学门渊博,其学偏于法性空方面,与有部的思想对立。
  (3) 提婆 ─ 南天竺人,为龙树弟子。发扬诸法毕竟空的思想。
  (4)无著 ─ 健陀罗国(在克什米尔之西)人,先从弥沙塞部出家,后信大乘,发扬唯识有宗的思想。

  (5)世亲 ─ 梵名婆薮盘豆,或译天亲,为无著之弟。曾造大小乘论各五百部,被号为千部论主,以宣扬大乘有宗教义。

  (6) 唯识 ─ 谓世间诸法,惟心识所现,故名唯识。法相宗即是唯识学。
  (7)龙智菩萨 ─ 是龙树菩萨的弟子,发扬密宗思想,寿逾七十,面貌若三十岁人,玄奘法师曾遇之于印度


 

 

  习题:

  (一) 佛灭后,印度佛法可分几个时期?
  (二) 第一期大小乘教法各如何?
  (三) 提倡大乘佛法的,有几位大师?
  (四) 佛灭后多少年是大乘佛法兴起时期?
  (五) 密咒由谁提倡?到何时佛法在印度几乎绝迹?何故?
  (六) 请表列佛灭后,印度佛法的三个时期!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7

  附录  (一)盂兰盆真义

 

  在农历七月里,华人聚居的地区,到处举行「盂兰胜会」。盂兰胜会本是佛教的孝亲节,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称为「盂兰盆(1)法会」。这法会是根据「佛说盂兰盆经」的指示而举行的。经中这样说:

  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初成道果,看见他的母亲堕落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到皮骨连在一起。他的孝心恳切,即刻用钵盛饭,藉着神通的道力,送给他母亲吃。那知他的母亲业障深重,饭未入口,就变成火碳了。目犍连看到这种情景,悲哀得大哭起来,赶快跑去禀告佛陀,请求佛陀替他设法,救拔他的母亲。

  佛陀说:「你母亲的罪业很重,不是你一个人的道力能够救他的,须靠十方众僧的道力,才能救度你的母亲脱离苦趣。」

  目犍连请佛陀指示如何会集十方众僧,救度母亲脱苦?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众僧结夏安居(2),修行圆满的日子。你应该在那天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供养十方众僧,仗他们的威神道大,才能救脱你的母亲。」

  目犍连遵照佛陀的指示,在那年七月十五日,敬设斋筵,供养来自十方的众僧。佛陀命令众僧先为施主家人念咒祈愿,然后才接受所施的食物,目犍连的母亲,就凭这供僧的功德,脱离了饿鬼的苦趣。目犍连满怀高兴,对佛陀说:「弟子的母亲蒙佛陀慈悲,众僧道力,现已脱离苦趣,但是不知道未来的佛弟子们,也能依照我所设的盂兰盆供,救度各人的父母亲吗?」


  佛陀说:「可以的,凡佛弟子行慈孝者,都可以在这天,以百味饮食,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为现生父母,增福延寿,为过去父母,离苦得乐,这是报答父母养育深恩的好方法。」

  这部「佛说盂兰盆经」传入中国以后,翻译为华文。孝顺父母,是中国的人伦道德,所以这部提倡孝道的盂兰盆经,大受中国人民的欢迎与传诵。到了南北朝时代,梁武帝创设「盂兰盆胜会」,盛极一时!从此,盂兰盆胜会在中国民间,到处盛行。可惜经过了一千多年的漫长时日,这个提倡孝道的盂兰盆胜会,在民间流传久了,慢慢地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沦为祭鬼节。

  所以,符合佛教真正意义的盂兰盆法会,佛教团体,应积极提倡,使这个宣扬孝亲思想的「盂兰节」,普遍地推行。

 

  备注:

  (1)
  盂兰盆 ─ ─ 是印度的梵语(ULLAMBANA),意思是:「救倒悬」。「倒」是倒转过去,「悬」是悬吊起来。这是指饿
鬼道中众生的受苦,好像头脚倒转吊起来的剧烈难受,急待拯救,所以叫「救倒悬」。

  (2)
  结夏安居 ─ ─ 每年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夏天的三个月内,为印度多雨的季节。佛徒在外托钵生活,不大方便,故规定这三个月内,大众安住下来专做禅功。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7

附录  (二) 佛学常识问答初级组比赛题

佛降生于公元前几年?(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

悉达多太子的父母叫什么名字?(父名净饭、母是摩耶夫人。)

太子几岁出家?(二十九岁出家。)

频婆娑罗王要赠送什么给出家的太子?(赠送半个国土及财物,劝他还俗。)

佛幼年时的姓名叫什么?(悉达多乔达摩)

悉达多太子是古印度那一国的人?(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人)

太子出家时有谁伴他去?(马夫车匿)

频婆娑罗王对出家的太子说两句什么话?(太子修道成功后,不要忘记度我。)

悉达多是什么意思?(悉达多是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的意思)

悉达多太子生后几天母亲逝世?(七天)

太子为什么要出家?(为求宇宙人生真理与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

太子为什么不接受频婆娑罗王所送的财物?(因为太子志在修道,淡泊物欲)

悉达多太子降生地在那里?(古印度蓝毗尼园)

太子的母亲死后由谁抚养他?(由姨母摩诃波波提无养)

太子到什么河畔把头发剃掉?(阿那玛河畔)

太子出家第一次访问那一个苦行林?(跋伽仙苦行林)

太子降生时脚踏什么?行走几步?(脚踏莲花,行走七病。)

太子几岁开始读书?(七岁)

太子出家后,最初到那一国去乞食?(摩竭陀国的王舍城)

太子游四门,最后看到了什么人才决定出家?(看到一位修道的出家人才决定出家。)

太子降生后说出两句什么话?(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太子几岁和他节妃子耶输陀罗结婚?(十六岁)

摩竭陀国的国王叫什么名字?(频婆娑罗王)

太子出家后到什么地方去修苦行?(伽耶山附近苦行林)

悉达多太子在苦行修行几年?(修行六年)

太子打坐菩提树下,一天夜里,见到什么而悟道?(夜睹明星而悟道)

众生不能成佛的原因在那里?(无明障蔽佛性,不知解除。)

佛陀是什么意思?(佛陀是觉者的意思)

悉达多太子修行时有师父教他吗?(没有,是自己求觉悟的。)

太子成佛时说了两句什么话?(大地众生,皆有佛性。)

众生的佛性被什么东西蒙蔽?(被无门烦恼所蒙蔽)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意思?(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

悉达多太子修苦行时每天吃些什么?(每天吃些麻麦)

太子成时几岁?(三十五岁)

人生的一切痛苦是由什么而来?(由不善的业力而来)

太子成佛后,最初到什么地方说法?(到波罗奈国的鹿野苑)

悉达多太子修的苦行是正道吗?(不是正道,因为苦行不能断烦恼。)

太子成道的地点是现在印度什么地方?(印度的菩提迦耶)

在家佛徒要修什么戒法才能得到身口意的三业清净?(要修十善戒)

佛在鹿野苑讲了一部什么经?(转fa lun经)

悉达多太子放弃苦行后到什么树下打坐?(到菩提树下打坐)

太子成佛是在公元前几年?几月?几日?(在公元前五八八年五月月圆日)

太子悟道后的圣号是什么?(释迦牟尼佛)

佛度五比丘中那一位最先开悟?(乔陈如比丘)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打坐时发出什么誓言?(不成正觉,不起此座)

成佛是什么意思?(是证悟宇宙真理,解脱生死痛苦,获得自在快乐。)

释迦牟尼佛怎样解释?(释迦义是能仁表利他德,牟尼义是寂默表自利德。)

五比丘最初见到佛来鹿野苑有什么表示吗?(五比丘说:佛来了,我们要起来欢迎。)

什么叫三宝?法是什么意思?(佛法僧叫三宝。法指佛所觉悟的真理与觉悟的方法。)

第一次结集经典在什么地方?(在王舍城外的灵鹫山七叶窟)

什么叫做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五戒是人乘修的法门吗?(五戒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佛涅盘时多少岁?(八十岁)

结集经时由谁诵出经藏?(由阿难尊者)

什么叫做不杀生戒?(禁止伤害一切生命,即名不杀生戒。)

什么叫做法忍?(忍受风雨饥渴寒等痛苦,叫做法忍。)

佛涅盘的地方在那里?(在古印度拘尸那拉城外的沙罗林中)

结集经典时谁诵出律藏?(由优婆离尊者)

什么叫做不偷盗戒?(禁止偷取别人的财物,叫做不偷盗戒。)

怎样叫做无生法忍?(对于佛法通达无碍,信受不疑,叫做无生法忍。)

佛涅盘在公元前几年?(公元前五四三年)

第一次结集经典时共有多少人参加?(五百人)

怎样叫做生忍?(忍受别人的怨恨,打骂等事,不生报复之心。)

什么叫做摄善法戒?(菩萨以善法利益人群,摄受人群。)

佛涅盘到今年公元一九九○年的佛诞已有多少年?(已有二千五百卅三年)

参加结集经典的人,都证到了什么圣果?(证到阿罗汉圣果)

什么叫做不妄语戒?(禁止说欺诳人的骗话,叫做不妄语。)

什么叫做摄律仪戒?(行住坐卧,遵守佛律的轨则,叫做摄律仪戒。)

佛涅盘后是谁领导第一次结集经典?(大迦叶尊者)

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是谁?(目犍连尊者)

什么叫做不饮酒戒?(禁止喝酒及麻醉人性的毒品)

饮酒有什么不好?(酒含麻醉性,饮者迷失理智,误造种种过失。)

什么叫做善业?(不做损人利己的十恶行,做利益他人的十善行。)

怎样叫做两舌?(搬弄是非,离间他人即是两舌。)

伤害生命在十恶业中是那一种业?(是杀业)

修十善戒的人,人格会降低吗?(不会,人格会是提高。)

什么叫做恶业?(做损人利己的十恶行,即是恶业。)

说什么话叫做恶口?(说恶毒的话或咒诅别人即叫恶口)

偷人家东西在十恶业中那一种业?(是盗业)

作十恶业的人会得到人的尊敬吗?(不会,要被人僧厌或轻视的。)

什么叫做因果?(因是种因,果是结局,由此因而得此果,是因果义。)

绮语是什么意思?(是指讲花言巧语及无礼无义的轻浮话的意思)

看到好的就爱,在十恶业中属于那一业?(属贪业)

修十善戒的人会得到恶的结果吗?(不会,会得到善果。)

什么叫做修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即叫修身。)

不贪怎样解释?(见到名利财物不生贪爱的心)

爱发脾气和骂人打人的行为,在十恶业中是那一业?(是嗔业)

作十恶业的人会得到善的结果吗?(不会,会得到恶的结果。)

什么叫做修心?(不贪、不嗔、不痴,即是修心的根本方法。)

不嗔怎样解释?(不发脾气,不打骂人,不恼害人。)

不识是非好恶,在十恶业中是那一业?(是痴业)

做人应该行十善还是应该作十恶?(应该舍十恶行十善)

什么叫做三毒?毒是什么意思?(贪、嗔、痴叫做三毒。毒是毒害善根的意思。)

不痴怎样解释?(知善恶,识邪正,明事理,别是非,即是不痴。)

有十恶业病的人要用什么法药才能医治得好?(用十善戒的法药医治,即能痊愈。)

人生的幸福与快乐是从行善得来,还是从作恶得来?(从行善得来)

六度中的前五度叫什么名字?(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持戒能度什么过失?(能度毁犯的过失)

能修六度的人称他什么?(称为菩萨)

有人说佛教是老年人信仰的,这是把佛教当作老人院看了,这种看对不对?(不对,佛陀和弟子都是年青成佛和信佛的。)

六度中最后一度叫什么名?什么意义?(叫般若。是智慧的意思。)

忍辱能度什么过失?(能度嗔恚的过失)

修行六度的菩萨是迷信的行为吗?(不是,是理智的行为。)

有人说青年人不需要研究佛学,对不对?(不对,佛学是导人追求人生真理,青年人应求真理,所以需要研究。)

怎样叫财布施?(用财物救济疾病贫苦的人,即叫财布施。)

精进能度什么过失?(能度懈怠的过失)

修行六度的菩萨是自私自利的小人吗?(不是,是利他的大人行。)

烧纸钱焚札是佛教的出产吗?(不是,是民间敬祖的风。)

怎样叫法布施?(用佛的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即是法布施。)

散乱的心要用什么去对治?(要用六度的禅定去对治。)

修行六度的菩萨是消极厌世的表现吗?(不是,是积极救世的表现。)

求签问卦是佛教经典所有的吗?(没有的,是社会信神教者带进佛门。)

什么叫无畏施?(牺性自己,解救别人的恐怖与痛苦,叫无畏施。)

愚痴的人要修六度中那一度才会得到智慧?(修般若度)

人人修行六度世界会发生战争吗?(人人修行六度,人人即是菩萨,世界即不会发生战争。)

拜神即是拜佛吗?(不是,神是有生死烦恼的众生,佛是没有生死烦恼的圣人。)

布施能度什么过失?(能度悭贪的过失)

六度是大乘法门还是小乘法门?(是大乘法门)

人人修行六度世界会不会太平?(人人修行六度,人人都是菩萨,世界即会太平。)

学佛是一件不光明不正大的事吗?(不是,学佛是向上向善的,正大光明的事。)

佛教的中心教理是什么?举出它的名词来?(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盘寂静,四、缘起性空。)

佛为什么要说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举出其理由。(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

人人都有烦恼吗?人人需要学佛吗?(人人都有烦恼,人人应该断烦恼。所以人人需要学佛。)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7

附录(三) 佛学常识问答高级组比赛题

 

释迦牟尼佛是那一个国家的王子?(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

世界上有佛教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在公元前五八八年佛成道日开始)

佛成道时身上放出六种颜色的光,是那六种?(蓝,黄,红,白,橙,及前五色的综合色。)

佛教史上第二座佛法叫什么名?(叫祗园精舍)

悉达多太子在古印度四种阶级中是属于那一种阶级?(属于刹帝利王族阶级)

佛法僧三宝在什么时候才具足?(在佛到鹿野苑说法度五比丘时)

佛离开鹿野苑后曾度了三迦叶兄弟出家,大迦叶叫什么名?他有多少徒弟?(大迦叶叫优楼频那迦叶,有五百徒众)

佛说法在印度南方与北方,是以那两个佛寺为根据?(南方以摩竭陀国王舍城竹林精舍和北方乔萨罗国的祗园精舍)

悉达多太子为什么要出家?(为追求真理,救度众生,所以出家。)

佛教最早的优婆塞与优婆夷是谁?(是耶舍的父亲俱梨架与耶舍的母亲)

佛教史上第一座寺庙叫什么名字?(叫竹林精舍)

佛教史上那两个国王是佛的忠诚大护法?(摩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与乔萨罗国的波斯匿王。)

太子出家修苦行,后来为什么又放弃苦行?(因为苦行不是正道,不能断烦恼了生死,所以放弃。)

优婆塞与优婆夷是什么意思?(优婆塞是近事男,优婆夷是近事女,即在家学佛的男女佛教徒。)

佛在竹林精舍时又度了两个很有名气外道出家,这二人叫什么名字?(一叫舍利弗,一叫目犍连。)

佛成道后几年,回到祖国探问他的父王与姨母?(佛成道后第六年)

佛第二次回祖国时为何事?(为了父亲净饭王病危)

常随佛陀的出家弟子有多少人(有一千二百五十人)

现在印度佛教四圣地有什么建筑物作纪念?试举出两个?(佛降生地蓝毗尼园有阿育王建立的石柱,佛成道的菩提迦耶有大菩提塔。)

六度的前五度能度那五种过失?(能度悭贪、毁犯、嗔恚、懈怠、散乱五种过失。)

佛陀的父亲逝世,佛怎样表示他的孝敬?(佛亲扶父王灵棺送葬并布施财物救济贫民。)

佛陀最后所度的弟子是谁?(佛陀最后度的弟子叫须跋陀罗)

佛对波斯匿王说有四件小事不可轻视,举出两件。(年幼王子不可轻视,小龙不可轻视。)

五戒能治那五种过失?(能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五种过失)

佛教最初出家的女性是谁?(是佛姨母摩诃波提及五百童女)

佛陀一生教化的对象是那些 阶级的人?(是国王,大臣,婆罗门,农人,商人,军人, 妇女,奴婢)

佛与神有什么分别?(佛是解脱生死的大圣人,神是有生死的凡夫。)

十善戒中那四种善业戒,能除口四恶业?(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四善业戒能除妄语、绮语、两舌、恶口

四恶业。)

佛在五十多岁时,众弟子们选谁给佛当侍者?(选阿难尊者为佛侍者)

佛临涅盘时怎样答覆阿难所问的四件事?举出两件来。(我涅盘后应依戒律住;应依四念处住。)

贪嗔痴怎样解释?(贪是贪爱财色名食睡五欲,嗔是恼怒打骂伤害别人,痴是不明事理,迷迷糊糊。)

人身是由那五种原素组成的?(由色受想行识五蕴组合而成)

在五蕴中那些是色法?那些是心法?(色蕴是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心法。)

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是谁修建供佛的?(是频婆娑罗王修建供佛的)

八正道中正念、正定怎样解释?(正念是忆念所修佛法正道;正定是住心一处,不乱不动。)

证到阿罗汉果的人,还有烦恼与生死吗?(没有烦恼与生死)

什么叫五欲?(财,色,名,食,睡。)

八正道中正见、正思惟是什么意思?(正见是正确的理解四谛理;正思惟是思想四谛真理,引发正当欲念。)

八正道是小乘法门还是大乘法门?(是小乘法门)

什么叫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财、色、名、食、睡五欲是人类最不喜爱的东西吗?(不是,是人类最喜爱贪求的。)

八正道中正语、正业是什么意思?(正语是说真诚的话,正业是身心合法的行为。)

修八正道可以证到什么圣果?(修八正道可以证到阿罗汉果)

苦、集二谛属于什么因果?(属于世间有漏的因果)

舍卫国的祗园精舍是谁修建供佛的?(是须达多长者修建供佛的)

八正道中正命,正精进是什么意思?(正命是正当的生活,不做不道德的事业;正精进是努力修善断恶。)

阿罗汉除应受人天供养外,还有那两种的解释?(一、杀贼,杀灭烦恼之贼;二、无生,证得解脱生死之果。)

灭、道二谛属于什么因果?(属于世间无漏的因果)

四谛是那一种人所修的法?(是声闻人所修的法)

十二因缘中那几个是过去因与现在果?(无明与行是过去二支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五支果。)

小乘人与大乘人有什么不同?(小乘人自利,大乘人自利又利他。)

第六识依什么生起?了别什么境界?(第六识依第七末那识生起,了别法境。)

十二因缘中的识在八识属于那一识?(属于八识中的第八阿赖耶识)

十二因缘中那几个属于现在因与未来果?(爱、取、有属于现在因,生与死属于未来果。)

前五识了别那五种外境?(前五识了别色、声、香、味、触五外境。)

第七末那依什么识生起?又执什么为我?(依第八阿赖耶识生起,又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

十二因缘中那一因缘是生死的根本?(无明是生死的根本)

十二因缘是什么人所修的法门?(是缘觉人所修的法门。)

我执有两种,说出这两种名词?(一、人我执,二、法我执。)

第八阿赖耶识怎样解释?(第八阿赖耶识是梵语,华义藏识,藏有三义:一、能藏,以此识能含藏诸法种子;二、所藏,

因此识复为前七转识所覆藏;三、执藏,此识为第七末那识执持为我。)

第七末那识有四个常随烦恼,举出它的名字来。(我痴,我见,我慢,我爱。)

十二因缘中要灭除那一因缘,才能解脱生死?(灭除第一无明缘)

声闻乘与缘觉乘是属大乘人还是小乘人?(同属小乘人)

前五识依那五根生起?(前五识依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生起)

心与意怎样解释?(心是集起义,能集积诸法种子生起现行;意是思量义,恒审思量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

八识中那一识是生命的主体?(第八阿赖耶识是人生去后来先的生命主体)

诸行无常是什么意思?(诸行无常是说世间诸法都是变化不停,生灭不断的,没有常住不变的个体。)

因缘二字怎样解释?(因是主要原因,如种子,缘是次要的助缘,如水土阳光等等。)

学佛的人是不是都要出家做和尚?(不是,佛教有四众弟子,在家一样可以学佛。)

八识中那一识活动力最强?(第六意识,因为它能了别过去、现在、未来的法境。)

诸法无我是什么意思?(是明五蕴诸法假合的人身,没有实在不变的我可得。)

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未学佛的人听了会生起什么误会?(会误会佛法是消极、悲观的、空的;而不知另一面是常乐我净的,积极进取的。)

没有研究佛学,也没有皈依过三宝的人是佛教徒吗?(不是,须要皈依三宝,得到正式学佛的佛教徒资格。)

人类在睡眠时,前六识停止活动,为什么会不死?(因为有第八阿赖耶识执持根身,所以不会死亡。)

涅盘是什么意思?(涅盘是圆寂的意思,即是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

佛教是不是迷信的宗教?(不是,因为佛教是发明真理,指迷趋悟的宗教。)

皈依佛教是不是一件愚痴的行为?(皈依佛教是向上向薹,学圣学贤的行为,是智慧的表现。)

缘起性空怎样解释?(缘起是说世间诸法众缘和合而起;性空是说众缘合成的诸法,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

青年人研究佛法有什么利益?(可以得到知善恶,识邪正的智慧与向上做人的方法。)

在家学佛会妨碍家庭与职业吗?(佛教慈悲和爱,学佛增加家庭的和乐。佛主张缘起无我,缘成互助,尤可从家庭和乐的基础上做起。以业余的时间为佛教工作,也不会妨碍到职业。)

四大本空怎样解说?(四大是地水火风,为一切万法的原素,一切法均由此四大合成。四大分散,万法即坏灭,四大所成的一切法,都没有真实的自体,所以说四大本空。)

五蕴非有怎样解释?(色受想行识五蕴构成的人身,是虚妄不实的,以五蕴分散时,人身也即没有了,所以说五蕴非有。)

略说舍利弗皈依佛陀的因缘?(舍利弗见到马胜比丘的仪态非凡,知为悟道的圣者,询其所修何法,马胜比丘因说佛所说:「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闻后,感为稀有,因跟佛出家,修学佛法,后来诸大比丘中,称为智慧第一舍利弗。)

何谓五住烦恼?((1)三界见惑(2)欲界思惑(3)色界思惑(4)无色界思惑(5)无明惑)

何谓八识二无我?(即修戒定慧,转八识成四智,破除我执和法执,叫做八识二无我。)

转八识成四智,那一识先转,那一识次转?(首先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次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

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后,那两个识也可同时转为清净智?(前五识同时转为成所作智,第八识也同时转为大圆镜智。)

成所作智的妙用怎样?(能现种种化身说话,成办度生作为。)

妙观察智的妙用怎样?(能观机说法,恰到好处,使听者不退转,向上努力研修佛法。)

平等性智的妙用怎样?(因已断无明惑,证自他平等,无我法执,对一切众生,一视同仁,没有冤亲,没有憎爱之别。)

大圆镜智的妙用怎样?((1)如来大圆镜智中,能现万法色相,如镜照物,(2)能了如众生善恶业力因果,(3)依大悲恒缘众生,依大智观诸法性平等,(4)常能执持无漏根身,为一切善法功德所依.)

声闻乘和缘觉乘悟入的根机有何不同?(声闻乘从四谛中的苦谛悟入,缘觉乘从集谛悟入,以集谛的无明为十二缘起的根本,观十二因缘而自力悟道,根机较声闻乘深。)

小乘,中乘,大乘,是修什么法门?(小乘是指声闻乘,修四谛法。中乘是指缘觉乘,观修十二因缘。大乘是指菩萨乘,修六度法门。)

说出四无量心的名称?((1)慈无量心,(2)悲无量心,(3)喜无量心,(4)舍无量心。)

说出菩萨四摄法的名称?((1)布施摄,(2)爱语摄,(3)利行摄,(4)同事摄。)

说出四弘誓愿?((1)众生无边誓愿度,(2)烦恼无尽誓断,(3)法门无量誓愿学,(4)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念处是对治那四种妄见?((1)身念处,观身不净,是对治缘身执净妄见,(2)受念处,观受是苦,是对治缘法执乐的妄见,(3)心念处,观心无常,是对治缘心执常妄见,(4)法念处,观法无我,是对治缘受执我妄见。)

何谓别相念处?(修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将各分开作观,叫做别相念处。)

何谓总相念处?试举例说明?(修四念处观时,每作一观,并作其余三观,叫做总相念处。例如观身不净时,并观此身是苦,无常,无我,或并观受,心,法,亦皆不净。)

为何三十七道品,首为四念处?末为八正道?(因为了生死苦,即开端于四念处的观想,才能离去贪爱执著,进入八正道,从无漏慧,具修戒定慧法满足,破除我执,证无生果位。)

依世间凡夫实贱八正道,可以成为怎样的人?(将可以成为人格高尚的善人君子。)

依世间凡夫实贱八正道,可以成为何等果住的圣人?(将可以获得解脱生死烦恼,成就小乘最高果位的阿罗汉。)

八正道何正道包含戒定慧三学?(八正道的正悟,正业,正命就是戒学,正念,正定,就是定学,正见和正思惟,就是慧学。正精进是策励戒定慧三学的完成。)

十二因缘与四谛法有何关系?(十二因缘之流转门,即四谛法中之苦集二谛。还灭门,是灭道二谛。)

灭谛是指什么?(灭谛是指证得涅盘的真谛,也即证得无生果位(解脱生死)或阿罗汉果位。)

五根的「根」和五力的「力」意义有何不同?(五根的「根」是能生善,五力的「力」是能破恶。因生善的「根」增长,便有破除恶法的力量。)

凡夫菩萨的生死有何不同?(凡夫的生死是分段生死,菩萨的生死是变易的生死。)

小乘人有何长处?(修小乘道,能严持戒律,断见思惑,超出三界,证阿罗汉果,不受后有,这是小乘人重修持的长处。)

大乘菩萨发那三心自度度人?((1)菩提心为因,(2)大慈悲为本,(3)方便为究竟。)

何谓菩提与发菩提心?(菩提是觉悟正道,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的「心」是愿望,做自度度人的事业,叫做发菩提心。)

何谓方便为究竟?(方便即随顺世间利导众生善巧法门,必先具有菩提心及大悲心,而后始成方便。大乘之究竟,则不为自利,全在利乐众生,方可称为究竟。)

处此五浊恶世,佛教徒应如何背离污浊?(要坚定信仰佛教,勤修正法,向善行善清净三业,净化身心,净化人间,转娑婆为极乐。)

人生佛教之目的何在?(人生佛教目的重在改造现业,努力行善,受用佛法,以佛陀为模范,培养健全人格,解除烦恼的缠缚,则内心清净,便可建立人间净土。)

那一住大师极力提倡人生佛教?他说学佛要从做人起的四句训示是什么?(太虚大师极力提倡人生佛教。他说:「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是他训示学佛从做人起的针言。)

作者: 画儿    时间: 2009-5-29 04:57

附录(四)  选择题
选择题:七十五题全作

1. 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公元前_年

(A)五四三  (B)五九四  
(C)五八八  (D)六二三
2. 世界公认的佛陀日是阳历_。  
(A)四月十五日   (B)四月八日   
(C)五月月圆日   (D)月圆日  
3. 佛教成立于佛_时,
(A)出世  (B)出家  
(C)成道  (D)涅盘
4. 佛历是从佛_时计算起。
(A)出世  (B)出家  
(C)成道  (D)涅盘
5. 佛陀降生于_。
(A)祗园  (B)鹿野苑  
(C)蓝毗尼园  (D)王舍城
6. 悉达多太子的父亲是_。
(A)白饭王  (B)净饭王  
(C)阿育王  (D)斛饭王
7. 悉达多太子_当时印度四阶级的不平等待遇。
(A)很满意  (B)不满意  
(C)不反对  (D)不了解
8. 悉达多太子于_ 岁时舍弃荣华富贵,出家修行。
(A)十七  (B)二十五  
(C)二十九  (D)三十五
9. 悉达多太子是由_而成正觉的。
(A)修苦行  (B)修武功  
(C)修善道  (D)修净行
10. 佛陀证得无上正觉时,正坐在_树下的金刚座上。
(A)菩提  (B)琉璃  
(C)竹林  (D)娑罗
11. 悉达多太子是佛陀幼时的名字,意思是_及一切功德,成就。
(A)安祥  (B)吉祥  
(C)安稳  (D)安乐
12. 佛陀所觉悟的真理,最重要的是_理法。
(A)因缘  (B)因果  
(C)果报  (D)缘起
13. 佛陀初转fa lun的地点是_。
(A)灵鹫山  (B)鹿野苑  
(C)圣伽沙  (D)蓝毗尼园
14. 佛陀的涅盘处是_。
(A)王舍城  (B)摩竭陀国  
(C)拘尸那拉  (D)灵鹫山
15. 鹿野苑在古印度的_国。
(A)波罗奈  (B)拘利  
(C))摩竭陀  (D)乔萨罗
16. 悉达多太子年青时,父王为他筑_宫殿。
(A)三时  (B)四季  
(C)两季  (D)三季
17. 悉达多太子曾在_畔修苦行。
(A)恒河  (B)阿那玛河  
(C)尼连禅河  (D)银河
18. 佛陀勤修净行,在一个夜晚,因睹_而觉悟
(A)明月  (B)明星  
(C)水光  (D)落叶
19. 佛陀对五比丘说_。
(A)四圣法  (B)八正道法  
(C)圣谛法  (D)四谛法
20. 佛教史上最早的僧伽是_。
(A)耶舍  (B)五比丘  
(C)摩诃迦叶  (D)阿斯陀
21. 拘尸那拉城是佛陀的_地。
(A)诞生  (B)涅盘  
(C)成道  (D)出家
22. 佛陀为父王临终_,表示孝敬。
(A)作福  (B)作法  
(C)演戏  (D)说法
23. 佛陀遗嘱在佛涅盘后,佛弟子依_为师。
(A)佛陀  (B)佛法  
(C)戒律  (D)舍利
24. 佛陀对阿难说:「信任自己,紧握真理明灯,在真理中求_。」
(A)乐趣  (B)快乐  
(C)供养  (D)解脱
25. 悉达多太子,看到什么现象而生起出家的念头?
(A)五蕴本空  (B)四大皆空  
(C)老病死苦  (D)五蕴炽盛
26. 以下那一项是不属于五明的?答_。
(A)声明  (B)因明  
(C)内明  (D)无明
27. 不正见中的_是执持不正戒,非因计因。
(A)边见  (B)邪见  
(C)见取见  (D)戒禁取见
28. 五蕴中的色蕴,地水火风即是_。
(A)四大  (B)前四蕴  
(C)后四蕴  (D)四力
29. 明白缘起的道理,才能真正的_,互相合作。
(A)我为人人  (B)无我为人  
(C)自利利己  (D)利己利人
30. 佛说宇宙万有都是_。
(A)因缘所生的  (B)佛所创造的  
(C)自然而然的  (D)进化而来
31. 解脱生死,不受后有是声闻乘所证得的果位,叫做无生,即是_果。
(A)须陀洹  (B)斯陀舍  
(C)阿那舍  (D)阿罗汉
32. 六度中精进有三义即_精进,修精进和求化精进。
(A)常  (B)断  
(C)勤  (D)法
33. 菩萨是觉悟的众生,自觉,觉他,但是_尚未圆满,故还要上求佛果。
(A)学问  (B)度化  
(C)法门  (D)觉行
34. 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为,出自_的,都可以叫做业。
(A)内心  (B)勉强  
(C)自愿  (D)身口意
35. 依业力的因果律来说,业报可分_业。
(A)早晚三时  (B)三时  
(C)今生  (D)后生、来生
36. 声闻乘法类型的佛教徒是_的,只求个人的解脱。
(A)恋世  (B)出世  
(C)入世  (D)在世
37. 僧伽是绍隆佛的,代表佛陀_,引进众生入佛智的比丘。
(A)转fa lun  (B)作善事  
(C)处理世务  (D)流转佛事
38. 牺牲自己的一切,冒险去帮助一切众生出离怖畏与痛苦叫做_。
(A)离苦施  (B)无畏施  
(C)所能施  (D)离怖施
39. 佛法的内容,说明了宇宙的_人生的意义,和道德的轨则。
(A)真相  (B)假相  
(C)幻相  (D)空相
40. 不贪不嗔不痴是_的后三戒。
(A)五戒  (B)八关斋戒  
(C)六根清净戒  (D)十善业道
41. 要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必须先断除_。
(A)无因  (B)无明  
(C)无理  (D)无道
42. 佛陀的信众,从国王、后妃、大臣以至贫民,应有尽有,这是佛陀提倡_的表现。
(A)自由平等  (B)慈悲平等  
(C)势力均等  (D)专权统治
43. 身口意三业以意业为首,故曰:「自_其意,是诸佛教」。
(A)会  (B)断  
(C)尽  (D)净
44. 八关斋戒的基础是_。
(A)三业清净  (B)五戒  
(C)八正道  (D)十善戒法
45. 做人必须知恩报恩,佛说我们应报_恩。
(A)大  (B)次  
(C)三  (D)四
46. 佛徒勤修六度法,愿救度一切众生是实行_。
(A)人天乘法  (B)声闻乘法  
(C)缘觉乘法  (D)菩萨乘法
47. 十二因缘中的生死根本是_。
(A)过去支因  (B)现在支果  
(C)现在支因  (D)未来支果
48. _就是由意志力造作的善恶的反应。
(A)受  (B)行  
(C)识  (D)业
49. 现在造业,现在就受果报,叫做_。
(A)顺现受业  (B)顺生受业  
(C)顺后受业  (D)顺次受业
50. 现在造业,二生或多生后才受果报,叫做_。
(A)顺现受业  (B)顺生受业  
(C)顺后受业  (D)顺次受业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