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在家居士受持菩萨戒的误区与注意

在家居士受持菩萨戒的误区与注意


一、大众对受持菩萨戒的两个误区

  1、第一个误区:误认为菩萨戒高不可攀,所以,望而却步。

  事实上,《梵网经菩萨戒本》同于净土法门,即不是单一的佛力,也不是单一的自力,是将自力与佛力融为一体,是合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一乘圆教,契理契机,念佛与受持菩萨戒相辅相承,合则双美,分则两亏。

  依据《梵网经菩萨戒本》以及《璎珞经》,受戒的对象应该分为两类:

  一、普遍受戒的对象——六道一切众生,种当来成佛之因;

  二、受戒且得戒的对象,是但解法师语者。

  所以,《梵网经菩萨戒》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谁发愿受持,谁就契机。"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受戒使我们浊恶凡夫成为第一清净者。

  2、第二个误区:误认为受戒犯戒罪加一等。

  此乃是套用了世间法"知法犯法罪加一等"。这本是歪曲了佛法。佛在三藏十二经中说:"一切无非因果"。但没有说过罪加一等!佛、菩萨慈悲处处呵护众生,从不加罪于众生。而还在许多经典中告诉我们犯戒忏悔的方法,我们依教奉行,可重获清净。加之受戒之人,临犯错造恶之境,生惭愧心、迟疑心皆得减罪。不要听从只了解佛法、不了解戒律的人把世间法随便套用于佛法之上。

  二、授持菩萨戒之犯戒与失戒

  持戒功德:菩萨虽持一戒,要比小乘持具足戒的功德更大,因为菩萨戒的每一戒都是"无尽戒";持一戒,即在一切众生分上得到持戒功德,众生之数无量,持戒的功德也就无尽了,所以受持菩萨戒的功德之大,大得无法比喻。所以璎珞经卷下说: "法师能于一切国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萨戒者,是法师其福胜造八万四千塔。"又说:"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又说:"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可知,教化他人出家受菩萨戒的功德是很大的,自己受菩萨戒的功德,那就更大了。

  犯戒罪过:有人以为受戒固然功德很大,犯戒的罪过也是很大,唯恐受了戒不能坚持不犯.所以没有勇气受戒,但在这里却明白地告诉你:"有而犯者,胜无不犯,"为什么呢?这就是菩萨戒的功德作用了,因为持戒是对一切众生持的,所以在一切众生中有功德,犯戒则绝不可能对一切众生而犯。比如犯杀生戒,即使天天杀,时时杀;也不可能杀尽一切众生,杀一众生,仅于一个众生身上得罪,杀生有罪,却没有在一切众上身上得罪。所以又说: "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所以又称菩萨戒为"四十二贤圣法",四十二个阶位的菩萨(三十贤位加十二圣位),是由于受持了菩萨戒而得。所以华严经要说:"戒是无上菩提本;"梵网经要说: "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

  失戒情况:菩萨戒不是"尽形寿"受持,而是"尽未来际"受持,所以命终不舍戒,菩萨不拒性别与变性(男女身互转)之人;所以二形不失戒。菩萨戒只有在两种情形下失戒:一是犯了重戒,二是故意舍去大菩提心。犯重戒有两种:一是破重戒,是以上品烦恼缠犯(如故意杀人);二是污重戒,是以中品烦恼缠犯(如过失杀人,不加注意而误杀人)。舍大菩提心,即是对人宣布不做菩萨了,或者不相信有菩萨行了,或者以为大乘不如小乘好而不学大乘法了,乃至不信佛法而信外道了,这都成为舍菩萨戒的因缘。

  有犯不失:菩萨戒一经受得之后,从生至生,直至成佛,都是永远随逐的,因为戒体是一种无形状无表象的无漏色法(物质体),当它一经熏上了我们的本性理体之后,只有被遮没的可能,却没有失落的可能了。所谓犯了重戒失戒,那只是因受恶法阴影的遮没而失去了戒体的功能,并不即是戒体从我们的本性理体上失落,这是应当明白的。所以梵网经许可犯了十重的人,于佛像前忏悔过恶而取相重受;璎珞经则直言:"十重有犯无悔,得使重受戒; "瑜珈也是直说:"以上品缠犯如上他胜处法,失戒律仪;应当更受。"此所以"重受"或"更受",乃是以外在的佛菩萨(他)力,为引发先前曾熏受的戒体,使之恢复其戒力功能而已。

  三、受菩萨戒要做什么准备

  要做菩萨就要真实的脚踏实地的来学佛,先对无我对出离方面要有感受,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的发起菩提心。小乘是把自己的漏给堵住,轮回的业把它结束掉,你的生命这样才会充实,才会大而有光。所以你看这个画像也是,凡夫就光是一个人,如果圣者头上就有光圈,这样行起菩萨道来菩提心才会非常强大有力。

  现在想受菩萨戒,往往以前就有这样的善根,但是来到地球上投了胎之后,我们在这个境界当中会迷失掉自我,迷失了自我之后有时候就变得没有力量了,我们的生命都迷惑在这个业力的世界里面。就好像飞在云雾里面,靠感官完全没有办法看到,这时候只有看仪表盘。所以佛陀的经是真理的指导,它叫规则。这个就像仪表盘一样,你只要看着它,跟着它的指挥,你参照于真理你才能超越出这个迷雾,六道轮回的状态。那个迷雾就好像众生业力一样,我们自己给自己造的业力的环境,如果没有佛讲的真理就完全迷失在里面了。

  四、菩萨戒的行持

  现在一般人对持戒有一种畏惧之心,就是怕自己持不好戒,罪过很大,会下三恶道。其实,受菩萨戒的前提是要发菩提心,受了戒就跟成佛结上了缘。能够跟成佛结上缘分,比不受戒而没有缘分来得强。

  宁可受菩萨戒,犯了重戒下地狱,也比你不受菩萨戒好。为什么呢?因为结上了缘分,所以下地狱出来后还可以成佛。永远不受菩萨戒的就没有这个缘分,无量劫还要轮转,也还是要下地狱。

  受了《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戒的,前面的十重戒要注意,不要去犯。其它的四十八条轻垢戒是可以忏悔的,犯了后忏悔能够忏除。更何况受了菩萨戒,我们就有菩萨戒的戒体,有这个戒体,就有佛力的加持。

  如果不受这个戒,当对境生起的时候没有戒律的护持,就一定会犯。如果你有戒体的话,遇到对境,戒体马上产生作用,你就不会去犯。所以还是要勇敢地来受菩萨戒。受戒对自己有好处。

  五、授持菩萨戒的开示

  希望大家第一要懂得戒的意义;第二要知道怎样要如法受戒;第三要知道受戒的功德;第四要知道失戒的罪苦;第五对受戒的道理要正解深信;第六要发大愿求上品戒;第七要至诚禀受净戒;第八要精明戒法;第九得戒后要善能护持,少有亏损当从速忏悔;第十当知处处都可以持戒的,不一定要出家住寺院才能受戒的。希望戒子得戒后,当如法精修,毕生严持不犯,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才能达到受菩萨戒的目的,获到殊胜功德――圆满菩提,究竟成佛。则上不负世尊制戒利人之盛德,并且不负发起传戒诸同仁的厚情,和你们这次受戒的胜缘。

  六、授持菩萨戒的开示

  你想往生,一定要受菩萨戒、发菩提心。佛经里有个比喻,你受了菩萨戒,你的这个碗就是一个金碗了,这个金碗就是砸碎了,碎片还是金子的。不受菩萨戒,受其它戒,你的这个碗是泥巴碗,就算是一只完整的碗,但还是泥巴的。所以我们鼓励大家受菩萨戒。

  关于菩萨戒,对十重戒要很好地去受持,不能丝毫违犯;对四十八轻戒,尽量去受持,能受持多少就受持多少。关于持午问题,如果确实持不了,那就晚上吃一点,作服药想,但是要生惭愧心。

  我们在这个世间只能粗持戒律,这也说明我们在这个时代,只靠持戒是没办法得解脱的。如果以自力的法门修行,对持戒的要求就非常高,但如果再以诸佛、菩萨的慈悲愿力,以其愿力令我们行持圆满。

  七、受菩萨戒者有八种殊胜功德

  一者道场殊胜,菩萨发心,受此大戒,越六趣三乘,直至菩提。

  二者发心殊胜,若人一念,发起大悲大智,受菩萨戒,即超二乘。

  三者福田殊胜,假使有人供养满世界大阿罗汉,不如供一受菩萨戒者。

  四者功力殊胜,受小乘戒,譬如萤火,受菩萨戒,譬如日光。

  五者灭罪殊胜,受戒破犯,犹胜外道,以戒威力,设堕恶道,受罪轻微。

  六者受胎殊胜,受菩萨戒者,若有胞胎,常为天龙善神,共守护故。

  七者神通殊胜,受菩萨戒者,能搅长河为酥酪,变大地作黄金。

  八者果报殊胜,受菩萨戒者,当生莲华藏海,受法性身,一得真常,永不退转。

  受大乘菩萨戒,既得如是广大功德,因此奉劝诸善男信女,凡是信仰佛法皆应求受大乘菩萨戒。既有百益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分别节选自佛教大乘经典,以及高僧大德开示。欢迎转发流通,功德无量。如有纰漏,敬请指正!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每年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是观音菩萨出家的日子,各寺院规定给发心求受菩萨戒的大众居士授在家居士菩萨戒。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日子,观音菩萨从今天开始发心出家修学佛法,行菩萨道而成证果,证得不生不灭的法身,成就菩提大道。而我们今天能发心求受菩萨大戒,也表示我们能成为众菩萨中的一份,将来成就菩提道证入等觉、妙觉菩萨。


  一切佛经皆言“以戒为师”,这也是佛在涅盘时阿难请问佛的四件大事之一。说明我们修学佛法无论是出家在家,都应当以“戒”为师。在佛法的戒、定、慧三学中也是以“戒”为最上,戒是戒定慧三学的基础,由戒而生定、依定而发慧。所以我等今天修学佛法理应以“戒”为根本。由此可见,我们进入佛门的第一件大事,首先应当是受戒。否则,不能被佛教所承认。如果虽学佛多年而不求戒,那任然不能说是一个正式的佛门弟子。

  佛教的戒律有级别不同的差异,有在家出家不同的差异。进入佛门最初的是受三归,然后是求受五戒、十戒、八关斋戒、菩萨戒,出家者可受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今天我们发心要求受的是在家居士菩萨大戒。戒律虽有种种不同的类别,在于每个人的发心不同、因缘不同,而随个人条件、因缘求受不同的净戒。但受戒功德和戒律的精神是同等的。戒律的精神可概括为两点:一是防非止恶而远离身口意三业的过患;二是修善利他而积聚功德。如果从防非止恶意义而言,戒律有五戒、十戒、八戒、具足戒、菩萨戒的不同种类和层次;如果从戒律的精神和性质而言,所有的戒律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摄律仪戒,二是摄善法戒,三是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是指能够受持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一切戒律,以摄护戒行和威仪;摄善法戒是指以修十善等一切善法为戒;摄众生戒又名饶益有情戒,是指以广修六度、四摄等来饶益有情一切众生为戒。

  因此我们修学佛法要不断进取,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少到多,受戒也是如此,由最初的三归五戒到十戒,出家众由沙弥十戒到具足戒,最后求受菩萨大戒,才能成为一个正式的出家僧人。我们在家居士也要发心求受菩萨大戒,才能成为一个正式的修学菩道的人。所以说三归只是引导我们进入佛门的前方便,菩萨才是修行成佛的最后身份。三世诸佛皆以受菩萨戒而成就佛道,所以我们受过三归五戒的人应当继续发心求受菩萨戒。成为一位真实的佛子。既然我们今天要求受的是菩萨大戒,那我们今天就要谈谈关于菩萨及菩萨戒的一些基本常识,今天我们要讲五个方面的问题,即:一是何谓菩萨、二是何谓菩萨戒、三是求受菩萨戒的条件和方法、四是菩萨戒的持犯及其意义、五是菩萨的说戒布萨。首先谈谈什么是菩萨?

  一、何谓菩萨

  菩萨二字对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以听到别人说菩萨的“称号”,乃至常常用“菩萨”来称呼别人,将“菩萨”二字作为恭维他人的美誉。所以菩萨一词对于一般人的印象,既是崇高伟大的,也是平易近人的;既是神圣莫测的,也是简单普通的。其实能够真正了解菩萨的层次及其境界的人并不会太多,尤其是世俗的一般人说到“菩萨”,总认为泥塑木雕或石刻彩画的一切神像才是菩萨,那能明白我们发心修学菩道的凡人就是菩萨的道理。所以我们今有必要给大家解释一下“菩萨”的含义。

  所谓“菩萨”者,是印度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是“觉有情”,意思是觉悟了的有情。觉是觉悟、觉了、觉知、觉见的意思;有情是众生,众生是众因缘和合而生的意思,也有众多生命的意思。因此所言菩萨者有两重含义,即自觉和觉他。言自觉者是说菩萨是上求佛道以成正觉的有情,所以名为觉有情,即觉悟了的有情;言觉他者是说菩萨不仅要自己觉悟成就佛道,而且要度化一切有情众生觉悟成就佛道。所以言菩萨者是指上求佛道以自觉,下化众生以觉他,这就是“菩萨”的真实含义。

  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是希望我们将来能够成就佛道证得涅盘,但是佛道的境界是至高无上、至妙至极、至圆至明、至实至真的,成佛之道的行程也是非常的艰巨而且非常的遥远。一个人从最初开始信佛学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和过程,才能达到成佛的目的地。世间没有廉价的宝物,越是稀有难得的东西,就越是价值高贵。成佛也是一样,佛道虽然是遥远而难成,但只要我们努力修行终究能够成就,不过需要付出更高更大的努力和代价,这个代价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行和菩萨道。通过修学菩萨道来不断地洗刷自己从无始以来被无明烦恼所染污了的本觉佛性。自己洗刷无明烦恼可以增长智慧,由此可以自照,也可以照他;帮助他人洗刷无明烦恼,可以增长自己的福德,用以自利、也可用以利人。这就是智慧与福德双修双成的菩萨之道,也就是不断努力向上追求的成佛之道。由此可见,菩萨是由于实践了成佛之道而得名;成佛是由于实践了菩萨之行而得的果;菩萨是成佛之正因,成佛是菩萨道的结果。所以要成佛必先行菩萨道,行了菩萨道必定会成佛。所以在佛经中说:菩萨道是成佛之道。

  二、何谓菩萨戒

  我们知道了菩萨的意义之后,就要谈谈菩萨戒的问题。菩萨之所以称为菩萨,并不是平空而来,也不是自己以为是菩萨就成菩萨了。菩萨之名是由佛法而来,如要成为菩萨也就要从佛法说起。也就是说菩萨是由受了菩萨戒而来,又三世诸佛皆由受持菩萨戒而成佛,所以菩萨戒是养育三世诸佛的摇篮。

  那么,什么是菩萨戒呢?菩萨所受的戒名为菩萨戒;也就是说要做菩萨必先受菩萨戒。如《梵网经》中所说:“菩萨戒是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不行菩萨道虽然信佛学佛而永远不能成佛,要行菩萨道必须先受菩萨戒,所以菩萨戒是一切诸佛之所以能成佛的根本原因,也是菩萨之所以成为菩萨的根本所在。所以菩萨被称为“真佛子”,言佛子者,是因为其有了成佛的种子而称为佛子。如《椤伽经》以八地菩萨名为最胜子;《佛性论》以初地菩萨名为佛子;《璎珞经》则以十地菩萨名为佛子;《梵网经》则以凡是初发菩提心的受菩萨戒者,皆称为佛子。如《梵网经》所说:“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所以菩萨戒是一切诸佛成佛的根本原因,如果从因位上说称为菩萨戒,从果位上说便称为佛戒。因此在《梵网经》被称为“千佛大戒”。意思是说过去庄严劫中的千佛是由于受持菩萨戒而称佛,现在贤劫中的千佛也是由于受持菩萨戒而成佛,未来星宿劫中的千佛也是受持菩萨戒而成佛。并且过去三世千佛、未来三世千佛;过去无量劫千佛、未来无量劫千佛,一切众生、一切菩萨、一切诸佛,无一不是由于受持菩萨戒而得成佛。由此可知,菩萨戒是一切众生成佛之根本大戒。

  菩萨戒的种类很多,大致菩萨戒的出处有这样六种经论:一是《菩萨璎珞本业经》,二是《梵网经菩萨戒本》,三是《瑜伽师地论·菩萨戒本》,四是《菩萨地持经戒本》,五是《菩萨善戒经戒本》,六是《优婆塞戒经戒本》。在此六种戒本中我们今天一般采用和传授的大多为《梵网经》和《优婆塞戒经》这两种,其余《璎珞经本业经》、《瑜伽师地论戒经》、《善戒经》、《地持经戒本》等四种由翻译、和根机的适宜等原因没有广泛流通,这里就不多加说明。《梵网经戒本》与《优婆塞戒经》的不同之处,主要在戒条的多少不同与戒律的性质不同。在目前国内大多数地方以《优婆塞戒经》作为在家菩萨戒,而以《梵网经》作为出家菩萨戒。尤其是是在北方基本上都是以《优婆塞戒经》作为在家菩萨戒。原因是《梵网经》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戒,而《优婆塞戒经》是六重二十八轻戒。《梵网经》戒条多而《优婆塞戒经》戒条少,所以以此来区别在家出家菩萨戒的不同。看起来这种情况已经基本上形成一种习贯,但虽然说已经形成普遍的习贯,并不能说明是正确合乎道理。戒条多少并不能代表出家与在家的不同,而应当从戒律的精神来区分在家与出家的不同才对。我们法源寺给大家授受的是《梵网经》菩萨戒,但不能说是大家成为出家菩萨。圣严法师认为《优婆塞戒经》是属于在家的大乘戒而非菩萨戒,理由是在本经的卷三“受戒品”中说:“是戒能为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萨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则能获得如是等戒无量利益。”这也就是说,优婆塞戒的本身,是沙弥、比丘、菩萨戒的根,受了优婆塞戒,才能获得沙弥、比丘、菩萨戒的无量利益。所以说《优婆塞戒》只是受持其他的根本戒,而非独立的菩萨戒。

  出家在家菩萨戒的区别在于对戒律受持性质不同而决定,根据菩萨戒的精神而言,凡是菩萨皆应当断淫欲。所以在家出家菩萨的不同仅仅是化现的形相不同而已,在家菩萨为了悲心度生而不防行淫,但不同于凡夫是以贪恋淫欲而行淫,如维摩诘菩萨虽为菩萨可成家有行淫而不废菩萨道。由此可见出家在家的菩萨戒不同主要以“淫欲戒”为主,《璎珞经》云:“不得故淫”;《梵网经》亦云:“不得故淫”;《瑜伽戒经》云:“出家菩萨,不应行非梵行;在家菩萨,习淫欲法,继心菩萨,求非梵行。”《优婆塞戒经》重戒戒“邪淫”,轻戒戒“非时非处行淫欲”。由此可见,在家菩萨戒与出家菩萨戒的区别在于对持戒的性质和精神不同而定,并非以戒条的多少不同而定。

  三、求受菩萨戒的条件和意义

  因为菩萨戒有在家与出家的不同,所以就对受戒者的条件也有各自的宽严不同,不过有两个主要的条件是必须具备的。那就是:第一要有感戒之善;第二要无障戒之恶。所谓感戒之善分为两类:一是菩萨种姓;二是发菩提心。言菩萨种姓者,是指大乘的根性而言,如《地持经》所言:“住无种姓补特伽罗,无种姓故,虽有发心用加行,定不堪任圆满无上正等菩提。”也就是说没有大乘根性的人,虽然能够发心求受菩萨戒,仍然不能如实实践菩萨之道。舍己为人、忘我而利人,便是菩萨根性的菩萨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终究无法达到成佛的目的。言发菩提心者,是指努力精进为善去恶的意志,有了大乘的根性,若无坚强的志愿,来促成这一大乘根性的圆满究竟,虽有大乘根性也是没有用处。所以《地持经》说:“若不发心,不修加行,虽有堪任,而不速证无上菩提。”因此,“感戒之善”如同可染的布料,必先有可染的性质,才能染上颜色。

  所谓要无障戒之恶者,即烦恼障、业障、报障,这是障碍众生了脱生死、行菩萨道的三大障碍,所以名“障戒之恶”。言“烦恼障”者,即一是放逸,放逸成性,暂时难改,所以不能受戒;二是愚痴,自不善巧,并且依附恶友,不想受戒;三是受他束缚,为他人束缚者,身心不能自由,所以不能受戒;四是生活穷困,时时为了生活担忧,所以无暇想到受戒。言业障者,即所谓的五逆之罪,弑父、杀母、出佛身血、杀阿罗汉、诽谤三宝。言报障者,即地狱、饿鬼苦不可言,畜生道不解法师语,北俱卢洲不信因果,所以为菩萨戒之障碍。因此,“障戒之恶”如同抗药性极强的病菌,药物是无法治疗疾病。五逆之罪障碍戒体,不能止恶修善。

  由此可见,求受菩萨戒的意义就在于“止恶行善”。“戒”有二意:一是止恶,二是行善。止恶是自觉自利,行善是觉他利他。菩萨的精神在于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所以受持菩萨戒的意义也就在于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再说我们修学佛法就是为了成就佛道,由此可知受持菩萨戒即是成佛之道的根本所在。如果我们众生不受菩萨戒,那我们就永远不能成就佛果。因此,受菩萨戒是我们修学佛道成就佛果的必经之道。如《梵网经》所说:“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总结而言,受菩萨戒的意义可概括为:一者、菩萨戒是诸佛之大戒,受菩萨戒才能成就佛果;二者、菩萨戒是尽未来际受持,生生世世不会舍去;三者、菩萨戒是“无尽戒”,自持一戒即一切众生持戒,其功德也是无尽;四者、受菩萨戒法之后,生生世世不舍人身;五者、菩萨戒是佛戒,受菩萨戒者能破除邪见;六者、受菩萨戒者能起慈悲心,爱护和救护一切众生;七者、受菩萨戒者能续佛慧命,能令正法久住世间;八者、受菩戒者能增长智慧,以方便善巧广度一切众生。

  四、菩萨戒的持犯与悔过

  既然我们要受菩萨戒就应当首先明白对菩萨戒的持犯与得失,菩萨戒不同于声闻戒,主要区别有两点:一是持戒的对象;二是受持的时间。所谓持戒的对象是说菩萨戒不同于声闻戒,菩萨虽持一戒要比声闻持具足戒的功德更大,因为菩萨戒的每一戒都是“无尽戒”。若持一戒即能在一切众生的分上得到持戒功德,众生有无量众生,故持戒功德也就是无尽功德。所以说受持菩萨戒的功德是大的无法比喻。如《璎珞经》中说:“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

  虽然说受菩萨戒的功德固然很大,但也有人认为犯戒的罪过也是很大,唯恐受了不能坚持不犯,所以就没有勇气受菩萨戒。这是对菩萨戒的性质和精神不明白而错误的认为,一切戒皆有持有犯,无论任何戒故犯者皆有无量罪,并且不受戒造恶业也一样有无量罪,何恐唯受菩萨戒而若犯者有无量罪?其菩萨戒重在持戒的精神而不在戒条,菩萨有时犯戒不但不犯戒反而是持戒。如《璎珞经》云:“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是外道。”这就是菩萨戒的精神和作用。因为持戒是对一切众生而持戒的,所以在一切众生中都有功德,犯戒不能对一切众生而犯,只是对某一众生而犯,但对其他大多数众生而言还是持戒。比如犯杀生戒,也不能杀尽一切众生,对其他众生而言并未犯戒。再说杀生也有不同的性质,若杀一众生为救更多众生则不为犯戒,反而有无量功德。所以说“有犯名菩萨,无犯为外道。”

  所谓受持的时间,小乘戒是“尽形寿”受持,只能在一期生命中受持此戒,当命终时既是不破戒也会自然舍戒;而菩萨戒是“尽未来际”受持,所以命终不会舍戒。并且菩萨戒是不能舍去的大戒,只两种情形下会舍菩萨戒:一是破重戒,如故意杀人等;二是故意舍去大菩提心,如不相信佛法或不修菩萨行了。如此则成为舍菩萨戒的因缘,否则菩萨戒受后生生世世受用不会舍离。

  另外,关于菩萨戒的悔过法,一般来说若犯了重戒是“有犯无悔”,如故意杀人等是无可悔的。但是若是过失而犯者可教忏悔,如《梵网经》轻戒四十一条说:“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象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或礼三世诸佛,得见好象。若一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如果说犯了轻戒,则说:“若犯四十八轻戒,对首忏悔则罪灭。”对首忏悔者,即若菩萨有犯戒者,应及早向大众表白,说明犯戒因缘发露忏悔。

  五、菩萨戒的布萨

  布萨是梵语的音译,是清净三业与长养功德的意思,另外也有“净住”的意思。所以受菩萨戒后要半月半月一次说戒布萨,这是大小乘戒统一的,小乘称为羯磨,大乘名为布萨。如果我们受了菩萨戒而不常诵戒布萨,即是一种犯戒。如《梵网经》说:“佛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亦诵。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这就是说新学菩萨,受菩萨戒之后必须半月半月一次诵戒,以便忏悔罪障而清净三业,以此诵戒而长养功德。

  至于受菩萨戒以后的诵戒方法,由于我们都是在家菩萨,不能常聚集一起来诵戒,所以按照个人实际情况不同,而各人自己设定诵戒的方式。请注意这几点:一者、如果一人布萨就一人诵戒,如果多人布萨任然选一人诵;二者、如果多人布萨,但由于受戒的时间前后不同,不论男女老少,应当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三者、受菩萨戒后,若半月半月布萨诵戒时,在家菩萨应当披缦衣自跪佛前礼忏而诵;四者、如果自己家中有佛堂,可在家中自诵戒,若无应当在附近的寺院一同布萨,附近若无寺院也可不布萨,也不为过。如《义寂戒疏》说:“在家菩萨,若家内有净室,半月应自诵;若无者,由自内寺舍作布萨处往听,若自家内无布萨处不犯也。”五者、一切佛法皆是为教化众生而设,戒律也不例外,由于在家菩萨的实际情况不同,对于诵戒一事量力而行,若实有困难也可按照自己何时有时间,何时自己默诵,不要过份拘于约束才对。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