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是家规,是五千年家教集大成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是家规,是五千年家教集大成

《弟子规》,弟子两个字不是指孩子,《弟子规》是家规,是五千年家教集大成。而家规最重要的是父母做给孩子看,这是身教,这是整个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境教。这一个道理,刚好有一次在马来西亚吉达洲,我们参与五天的课程,遇到了孔老夫子的后代。我们遇到这么难得的因缘,赶紧要给她挖宝,因为她的家教,那是很宝贵的文化资产。我们交流的过程,这位女士她就说到,她前几个月才第一次读《弟子规》,可是当她读《弟子规》的每一句,她的脑海里都浮现了她小时候家庭里面的种种情景。比方她读到「父母呼,应勿缓」,她想到了爸爸、伯伯、叔叔,奶奶一叫,他们马上就过去,母亲,有什么事吗?有什么需要吗?一读到「冬则温,夏则凊」,她脑海里就浮现,爸爸、长辈端着洗脸水,请奶奶起床梳洗;冬天到了,帮爷爷奶奶温被子,那些情境她都回想起来。包含「置冠服,有定位」,包含「兄道友,弟道恭」,这些句子都活起来了。所以我们那时候感觉到,这位女士她以前没读过《弟子规》,但是实质上她学过《弟子规》没有?她已经内化成为她的习惯,那是家教。所以必然父母是好弟子,父母本身是孔子的好弟子,是他爷爷奶奶的好弟子,他是孝子了,他才能教给他的孩子是孝子,所以变成「教儿教女先教己」。我们当父母的先是好弟子,才有可能教出好弟子,先是孝子,才有可能教出孝子。包含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我们是被人家喊老师,可是我们读《弟子规》,我们也是圣贤人的弟子,而且我们必须是一个好学生,我们才有可能把学习、好学教给我们的小孩,那些孩子们。所以我们自己不是一个好学生,哪怕是拿着经书,又怎么把经书的精神教给这些同学们?所以「知所先后」,我们必须学好了,才能把这个家道传下去。

摘自《2010年1月新加坡弘法大会—学祖宗智慧,改人生命运》蔡礼旭老师主讲

TOP

万类动物天地都是能够交感,我们有没有这颗真心、诚心、忠心在?当尧帝反省自己,你看一个最高领导人这么样的反省自己,他所带动的所有的大臣、人民都反省自己。那种心念一变,任何zai 难都能化解,心善感得的自然是风调雨顺。所以大禹当君主的时候,他非常感慨在那掉眼泪,他说我带人民带得比尧舜差太多,尧舜那个时候人民都是羞耻自己不能像尧舜一样的德行。你看德的感动很深。「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当我们做父母的有这个德行,孩子一定感动;当我们做老师的人有这个德行,学生一定感动;当领导的人这样,部属一定都感动。我们怎么反省自己?我们时时提醒自己,我有没有做到君、我有没有做到亲、我有没有做到师?君,我有没有做到榜样?亲,我有没有爱护他们像自己人一样?师,我有没有最好的时机都懂得引导他们、教诲他们?

TOP

(文:转载)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然而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人对事都少了一份感恩,在纷繁的生活中似乎感觉美德离我们越来越远,快乐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太需要一种民族文化来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走进童乐幼儿园我有机会接触了《弟子规》,它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孩子启蒙学习的课本,中国古代人历来十分重视在童蒙阶段的培养,因为修之则吉,悖之则凶,而且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做人的教育、生活的教育是中国童蒙养正的主要内容。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年轻的父母多注重子女书本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根本教育。殊不知这些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重大。

苦苦追寻教育真谛的我们一下子就认同了,随着深入的学习和力行,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提到了做人的总纲“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让我从中学到了在家如何孝顺父母,在外如何为人处事,如何从生活的每一个细微处去尊重别人而后赢得别人的尊重。《弟子规》就像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让我看到我在生活中的缺点,给我指明方向。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弟子规》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更是一种民族精神。不仅孩子要学,我们更要去学,成人是孩子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训导,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做,就能使人有良好的素质和高尚的道德,素质教育将会有质的飞跃。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试想如果组成社会机体的每个细胞都是健康的,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是多么的健康、多么的和谐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