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济群法师系列讲座】《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

【济群法师系列讲座】《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







                                           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


      

                                       济群法师
                                (2000年7月24日)
        
        净慧大和尚连续举办生活禅夏令营,我非常乐意随喜,并且赞叹,我今天要和大家讲的题目是《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大家听到这个题目,可得会觉得这是个很学术性的、很专业的,是跟大家现实生活关系不大的一个问题。可是根据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我发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并且是个现实的问题,同时也是和大家的生活、人生关系很密切的一个问题。
    我为什么要讲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呢?因为我感觉到一种良好的政治管理制度,它是保证一个社会健康发展和保证社会大众幸福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之所以战争连年不断,是不是跟政治制度有关系呢?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是君主ZHUAN制的制度,是天下为家,谁要拥有皇帝地位,谁就拥有天下,整个天下都属于你所有。中国有句古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有这么大的权力,这么高的地位,实在太吸引、诱huo人了。而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无论你怎么经营、赚钱,最多也就象美国现代的比尔·盖茨,拥有几百亿的资产就了不得。但比起古代帝王,根本是算不上什么的。正是这样一种封建ZHUAN制的集权,才使得各个朝代,人人都在窥视、争夺着这样一种权力。这样的争夺,导致中国历史上的战争连绵不断,今天是刘家的天下,明天又是李家的天下。可见,一种政治制度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民主制度跟封建ZHUAN制完全不同。我这几年经常去澳州,看后很有感触,在这样一个民主制度的政治环境里,人们能够享受到一种自由、平等的生活。比如说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老百姓和总统之间是平等的,老百姓同政府也是平等的。在澳州,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政府想做一项工程计划,对一个沙滩做些改变,如果老百姓提出反对的话,那么政府就不可以实施。在南澳有个地方,公共汽车已沿用了一百多年,政府想换成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而老百姓反对,觉得古色古香要保留,那么政府只好取消计划。 假如一个人开车,可能是超速了,被拍摄了下来,但开车人不服气,说自己没有超速,于是请律师调查,发现警察所用的照相器材是试用期产品,而试用期的产品质量是没有保证的,这样警察将会输掉官司,开车人就不会被惩罚。在澳州,老百姓可以随时监督政府,甚至反对总统。澳州的福利制度非常好,政府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所以我感觉一种良好的社会制度,对社会的健康发展和民众的幸福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今天主要讲的是佛教的制度,佛教的僧团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个王国来看待,可以称为佛教的王国。释迦牟尼所创立的这个王国,是独立于世俗之外的一种体制,他怎样建立和管理这样一个王国呢?
    我们今天的人,一说到戒律清规,总觉得是过时的,这是和我们对戒律的无知相关连的。佛教的戒律,在中国尤其是唐代禅宗兴起之后,没有非常认真地实行过,丛林里清规取代了戒律。戒律是民主的、法制的一种制度;清规比较偏向于人制。根据戒律所建立起来的佛教僧团是没有行政机构的,是一个无政府的僧团;根据清规所建立的僧团,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行政机构。可以这么讲,中国佛教的清规制度多多少少受到中国古代封建君主制度的影响。根据清规所建立的丛林,就是十方丛林,中国佛教除了十方丛林之外,还有子孙寺庙。十方丛林还是一种民主的选择,而子孙寺庙跟封建君主制度更接近些,是师父传给徒弟,徒弟再传给徒弟,这样代代相传的。十方丛林基本上是属于公有制,子孙寺庙则比较偏向私有制。目前海外的许多道场都是子孙寺庙,如佛光山、法鼓山等就比较典型。不同的管理体制对佛教僧团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僧人的修行解脱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释迦佛制戒是为了僧人修行解脱服务的。私有制寺庙的优点是对事业的发展很有好处,一个人在道场里,可以连续几十年当住持,在寺院里有一贯性,手下弟子可以帮助他完成事业,但对个人的修行解脱却多多少少会带来一些障碍,因为他要长期从事事务管理,就没有时间退下来修行,从解脱上看是有一定的弊病。
    我今天主要讲的是从戒律来看原始僧团的管理。戒律所设定的这样一种管理体制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以为过时了。相反,它是非常契合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管理体制,它是属于一种民主的管理体制。下面我准备从公有制、平等、民主、法制、自由、如法的僧团这几个方面进行演讲。

      

             一、公有制
         根据戒律所制定的僧团,是属于公有制的。公有制是相对私有制而言的,公有制和私有制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私有制的特点是国家的财产大多数由私人占有,而公有制社会是由国家占有,私人只有简单的生活用品。资本主义社会财产是私人占有的社会,而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公有制为主。目前世界上以私有制为主体的社会普遍存在,这主要是跟我们人自身有关系,私有制比较符合人性,自私是人性的一个最大特点。人类有私心,对财产的占有欲导致了世界上种种罪恶的产生,象第二次世界大战等都是和私有制有关系的。很多西方哲学家们认识到,私有制是人类罪恶的根源,私有制给人类带来种种弊端,相继提出了很多公有制社会的概念。例如莫尔提出的“乌托邦”,康帕内拉提出的“太阳城”,马克思提出的“共产社会”等等。共产社会的思想有点象佛教讲的净土,当然,离净土还差得很远。
    在现实社会中,共产社会只能作为理想的存在,没有办法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可是在佛教的僧团里,这样一种公有制的社会是曾经存在的,而在现代的僧团里,象中国的丛林,多多少少也还是属于一种公有制的社会,虽然并不很严格。我认为佛教的僧团就是一个公有制的社会,这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出家是打破私有制
    出家是相对在家而言,我们知道在家人是过着一种强烈占有的生活,每个人基本上都是生活在一个强烈的自我中。从小到大,从读书上学、找工作,到成家立业,基本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为了吃好、喝好、穿好、住好,我们不断的努力。我们人生就是在不断的追求和占有中度过的。我们对感情的占有,对亲人的占有,对家庭、财富、人际关系的占有等等。从没有到有,有了之后还要进行不断的比较,我要和你比吃、比穿、比住、比汽车、比电脑等,一切都希望我的比你的要好、要强。有比较就有竞争,从小孩在校读书就开始竞争,在班上要争取前几名,拿奖学金。开公司、办商店,竞争就更厉害了,在一个家庭里几个儿子、媳妇之间也要竞争,还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总之,人在自我的支配下,对世俗的一切都充满着竞争,充满着占有,充满着比较。
    从我执出发,人就会产生种种烦恼,西方哲学家讲的私有制是罪恶的根源,这符合佛教认为的人类烦恼是以我执为根源的。人类由于我执而产生贪心、嗔恨心,我喜欢的就贪,我讨厌的就嗔,贪心、嗔心导致种种世间的犯罪活动。佛教把人类的罪恶活动归纳为四种,即“杀、盗、淫、妄”。我们会因贪心而杀生,你想吃好吃的东西,改换下口味,去杀猪、鸡、鱼,这就是杀生。大一点就是谋财害命,看到人家有钱,想继承某人的遗产,当利用正当的途径得不到时,就采用谋财害命的手段。再大一点,为了争夺土地,争夺石油,就引发大规模的战争。这些都是因贪心、杀业而造成的。贪心还会造成偷盗、抢劫,不是你跟他有什么意见、仇恨,而是你喜欢,实实在在地喜欢和需要他的东西,于是发生偷盗行为。还有邪淫,你看上的女孩子,而她并不喜欢你,就采取非法的手段邪淫,或者是不能通过正当的途径结婚,那只好搞婚外恋,金屋藏娇或者红杏出墙,据说现在这种现象比较普遍。贪心引起的妄语可以说比比皆是,都讲做生意说真话不容易赚到钱。人类以我执为基础,在嗔恨心的支配下,同样会产生杀、盗、淫、妄。你得罪了我,让我不高兴,你伤害了我的自尊心,我就要报复,象武侠小说里描写的那些侠士们。我曾问一些人武侠小说里写了些什么东西?请他们用最简单的两个字作一归纳,结果都没能很好地归纳。我告诉他们就两个字,是“爱”和“恨”,每部武侠小说都围绕爱和恨。这两个缺一不可,光是爱,便是言情小说,看起来软绵绵的没有味道;光是恨,打来打去,没有一点感情的东西在里面纠葛一下,感觉也没有。所以小说家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围绕着爱和恨两个字而展开,爱的时候,爱得死去活来,恨的时候,恨得势不两立,你死我活。不管是爱、是恨,都要打到你死我不活,否则,就不精彩。那些侠客们为了讲义气,觉得有仇必报才是一个真正的侠客,这是属于他们的道德观念。实质上是由于他们的嗔恨心在支配着,我执是嗔恨心的基础,什么面子、自尊心,都是我执,“大丈夫可杀不可辱”等,都是在我执的前提下造成的种种罪恶行为。
    在家的生活是以私有制、私欲的占有为基础的,出家人的生活就是要打破私有制,摆脱私欲的占有。一个出家人的学佛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生活上放弃世俗中私俗的占有。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有老婆、有儿子、有财富、有地位,还有很复杂的人际关系。当你出家的时候,就要有出离心,要从家里走出来。出家的前提是放弃对一切财富的占有,出家到寺庙就不用带任何东西。不管你在社会中是乞丐还是国王,有钱没钱,一旦出家就意味着这一切统统都结束了。佛陀出家前是一个王子,准备继承国王的地位。他出家的时候,是三更半夜从家里出逃的,当时只带了一个侍从,佛陀让侍从帮他把头发剃掉,将穿戴的金银珠宝和衣服统统带了回去,从此穿上袈裟。严格意义上,印度僧人最早穿的袈裟是由垃圾堆里拾的布片洗干净之后一块一块缝制起来的。出家之后就是要过一种一无所有的生活,要放弃对世俗一切的占有。
    二是从内心深处去掉我执,达到无我的境界。一个人放弃了财富,内心里边就能作到什么占有欲都没有吗?你的私心就没有了吗?事实上做不到的。因为人的私心、我执是根深蒂固的,是无始以来的积累。所以一个人出家之后,还需要不断的修行,修行的过程就是克服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是从有我达到无我的过程。一个证得阿罗汉果的人是彻底通达无我的,这个过程是要通过勤修戒定慧来完成的。“戒”就是通过戒律来割离你对世俗占有的贪著;“定”就是降伏你的自私及由自私引起的种种烦恼的心态。由于我们有私心、有我执,而使得我们妄想纷飞,一天到晚地在考虑自身利益或人际关系,什么我的得失、荣辱、恩怨等等,很多人就在这妄想之中转来转去。佛法告诉我们不要把心安住在这些上面,而要把心安住在法上,比如安住在无常、佛号上,通过念佛,心就会慢慢静下来,妄想就会少很多。或者把心安住在菩萨道的修行上,菩萨道是通过在利益他人之中来完善自己的。一个人如果整天只考虑自己,烦恼就会很多,患得患失就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我们整天考虑众生,考虑别人的幸福,我们的烦恼就会越来越少,我们的思想境界就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只有众生的事,没有自己的事,我执就会越来越淡。我们要通过布施来克服自己的悭贪,许多人都有这种毛病,悭贪就是吝啬、小气,就是对占有的财产很执著。有些人,不但舍不得给孩子、妻子、父母、他人用,而且自己也舍不得用,把钱存起来放着不用才觉得高兴。菩萨的修行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从生得离苦”。佛法的修行就是一方面在生活上的舍弃,一方面在内心上的薰修,从有我慢慢达到无我的境界。
    私有制是以我执为根本,修行就是要把私有制的根本彻底地拔除。如果一个人已经没有我执,这个人就不会有私心;如果他有私心的话,说明他还有我执。《金刚经》讲:“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你有我相,我相还在,说明你还不是菩萨。菩萨的修行,是由无我而引发同体大悲的。一个人有我执,就无法同体大悲,就总会觉得与众生有隔阂,就连与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也有隔阂,觉得他是他,我是我,没有办法融为一体。你没有办法觉得他的利益就是我的利益,他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可能世界上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妈妈对儿女可以做到,当然这并不纯粹。无缘大慈,就是对众生要象对自己儿女一样慈悲关爱,同体大悲就是把自己同众生看成一体。这只有在破除我执的基础上,才能做得到的。因此,佛国的净土是以无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2)僧团是共产社会
    原始僧团跟现在僧团是不一样的,现在僧团有时还从事生产。中国禅宗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山里的许多寺院要劳动、种田,一些旅游寺庙还要接待游客。原始的佛教僧团是不从事任何生产,一切财富都是来自十方供养,一般寺院没有厨房,出家人要托钵、乞食。有的每天吃一顿,日中一食;有的一天两顿,早餐、中午吃一点,过午不食。早期僧团是没有财富的,随着僧团的发展,开始慢慢拥有些财产,这些财产主要来自十方社会上的信徒对僧团的供养,有供养吃的、穿的、住的,医药等等,这在佛教里称为“四食供养”。四食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可能还有些简单的用具。在僧团里对施主供养的东西有一个原则,就是要严格遵照施主的意愿。僧团里分为佛物、法物、僧物,有些东西是供养佛的,就直接供养他老人家,佛陀入灭后就拿来塑佛像、贴金、点油灯等。出钱用来印经书流通结缘,这叫法物供养。还有就是僧物,是用来供养僧团的,属于十方僧人所有。过去出家人过着一种行云流水的生活,他走到那个寺庙就是那里的一份子,寺庙常住必须供养他吃的、住的,这就叫十方。十方丛林是属于十方僧人所有,不是由那一个僧人所有,也不是属那一个寺庙常住所有。
    佛教僧团的财产分为四种:
    1)“常住常住”,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不动产,例如寺里的房子、土地等。每个人都有份,不可以分掉也不能拿走,你来这里住,可以享受这里的房子。
    2)“十方常住”,属于十方僧人所有的财产,如衣服、粮食、用具等,十方僧人都可以吃、用。
    3)“现前现前”是施主供养给寺庙的东西,有指定的目标。比如今天有个施主拿500元钱供斋,他只供养柏林寺里二十个常住僧,其它地方来的僧人就不能得供。这样一类经济,就属于现前现前,指现前的这些人有
    4)“十方现前”,比如中午打斋,施主在此之前没有限定,那么无论那个地方来的僧人都受供养,都可享受,这就叫“十方现前。”僧团里的财物基本属于这四种类型。
    现在的僧团,可以发些单钱。我出家时,每月寺院发5元或10元单钱,现在可能要多些,有200元、300元不等。其实,根据戒律的生活,原始僧团是不发单钱的,单钱就是工资。“单”是指衣单,单钱就是给你添制衣单用的。在戒律里有一条戒叫“不持银钱戒”,原始僧团里,是不可接受人家供养的金钱,出家人是不拿金钱的。当然,现在要不持银钱,真的就寸步难行了。原始僧团僧人的一切所需都归僧团负责,吃、住、用都是僧团分配的,而且这种分配带有一种平均成分在里边。现在人死了以后,是按他生前的遗嘱,将他的遗产给他的徒弟或要好的朋友。在原始僧用,是不可以这样的,由于你本身都是属于僧团所有的,你没有资格去分配这些财产。但如果一个人生病了,有人长期照顾他,僧团会考虑犒劳他一些东西,这得由僧团来做决定,而不是个人所决定的。戒律里有一条是“亡人物戒”,对亡人物的处理,不是谁说的就算,而是要敲楗锤,就象现在我们每天听到的打板,生活在这个范围内的所有人都要到。如果有人没到,他必须请假,请假不是一般的请假,还必须说:“我对大众会议的所有决定都表示赞同。”这样才可以开会,才可以把亡人的遗物处理。我以前住广化寺时,有个老和尚去世了,大家就把他的手表、衣服、开水壶等十几样东西摆出来,通过抽签决定该谁拿那样的物品。在原始佛教的僧团里,财物属于僧团共有的,个人不能私自、擅自给谁,你分到了什么才属于你所有。

TOP

续 1






       (3)僧人是无产者,是无产阶级


    根据戒律规定,出家人是不能持银钱的。这个问题在印度佛教第二次结集时就讨论过,当时有些比丘已开始接受金钱供养,一些东方长老发现后表示抗议,指出这样做不如法。于是分成了两派,开化的一派表示能接受,保守的一派表示不能接受,第二次结集讨论的结果,是保守派取得了胜利。
    佛陀成道的时候,出家人是以“四依”生活的。穿的是“粪扫衣”,就是别人扔下的破旧衣服、旧布。印度人当时很迷信,认为生孩子或去坟地所穿的衣服是不吉利的,必需扔掉。所以,当时在印度很容易捡到这样的“粪扫衣”,拾到后洗洗干净就缝补合体穿在身上。最初成立僧团时,是没有房子的,印度是热带地区,出家人就住在树下,生活得很天然,每天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鸟语花香,不象现代人住在大城市里,天天看到的是墙壁,听到的是噪音。吃靠乞食,每天日中一食,不吃两顿。生病时,就将别人吃剩下的医类似病的药取回来服用,反正当时出家人道心坚固,禅定功夫好,一般也不容易生病。这就叫“四依”生活,是有规定的。
    随着僧团不断发展,信徒越来越多,很多信徒看到自己的师父三宝过着艰苦的生活,感觉过意不去,就请求佛陀开准,允许供养师父好的衣服,允许请出家师父吃好的东西。佛陀很慈悲,认为这种“四依”的生活毕竟不具普遍意义,不是每个出家人都能接受,佛陀也可能考虑为了度更多的人,就同意比丘接受居士的供养。有些比丘由于口才、修行很好,就得到了很多居士的供养,衣服一大堆,出门云游时还要扛着、托运,给生活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与不方便,也影响着修行。于是,佛陀就根据当时印度的气候,规定出家人只能有“三衣”和必需的象毛巾、牙杯等零碎用品,戒律对出家人的生活用品是有严格的限制。作为僧团可以非常富有,可以接受施主大量的供养,可以有很多的土地、房子,但是僧人自己所拥有的财产必须是很有限的,而且一旦多了,就是犯戒,必须拿出来交给僧团,还要忏悔。
    当然,佛法修行并不是提倡苦行。当时印度的外道,为了解脱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近似于对自己进行折磨,甚至每天把自己泡在水中,或者一只脚站一整天,每天象牛一样过着吃草的生活。佛陀悟道之后,发现苦行并不能真正使我们解脱,甚而是无益的。佛陀所倡导的“中道”思想,就是要在生活上远离两种极端,一是放纵欲望地生活,充分享受自己的根欲;二是前面所提到的执苦极深。佛陀的戒律,对出家人的生活有开放、有限制。有个例子可以说明佛陀是很灵活的,据说,当时有位富家弟子要出家,这个人在家里享受着非常好的生活环境,但他也是个非常有善根的人。他到了僧团后,看到僧人艰苦的生活,就不想出家,提出如能让他享受好的生活条件,他才出家。佛陀用慧眼观察到这个人的善根正成熟,于是叫阿难去皇宫里借来很多国王的用品,让他享受。由于有些人只是对生活环境比较习惯,但并一定贪恋,有了那样的环境,心才能安下来,佛陀就给他营造了那样的环境,给他讲佛法的道理,教“四谛”法,让他去修行,这个人很快就证得了阿罗汗果。
    佛陀虽然规定僧人要过着无产者很简单的生活,但并不是极端的禁欲者和苦行者。之所以要出家人过着一种简单的生活,是出于对人性的考虑。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贪著,拥有越多就越贪著。贪著是解脱的最大障碍,我们对家庭、财富、感情的贪著使得我们有牵挂、颠倒、妄想、烦恼等等。为了避免比丘们的贪著,佛陀提倡出家人要过着无产者的生活。
    以上是从三个方面讲佛教是公有制的。在现实社会中,公有制只能是一种理想存在,而在佛教界却是一种现实存在,这是与出家人的制度及佛教的修行有关系的。世俗的生活是以私有为基础的,以私人占有为基础,在这种前提下,要实行公有制社会是非常难的。出家人第一步迈出来,就是要放弃私欲的占有,佛教的僧团是一群放弃私欲占有的人组成起来的,自然容易建立这样一个公有制的社会;而且佛法修行又从“无我”这样一个理论上彻底铲除了人类私有的根源,自私的根源就是“我执”。这就是公有制为什么能在佛教界现实存在的原因。




      二、平等
             平等是指人的权力在性质和数量上相同,它包含人在自然状态下和社会中权力的两个方面。社会上存在着许多不平等,千万不平等的因素,有宗教神权上的不平等和社会方面的不平等。印度婆罗门教认为人天生存在四种姓差别,四种姓指婆罗门种姓、刹帝利种姓、吠舍种姓、旃陀罗种姓。人是由大梵天创造的,大梵天的嘴巴、肩膀、肚脐、脚底分别创造不同种姓人。人天生就不一样,前三种人可以再生,旃陀罗种姓是贱民,不可以再生。在印度,婆罗门至高无上;刹帝利掌握政权,管理国家;吠舍是从事工商业、资产阶级;旃陀罗则是不可见的人,不允许碰到别人身上,万一碰到了别人,别人可以将其打死,生存的基本权利都没有。ji 督教认为,人是由神决定的,人生下来就有富贵、贫贱之分,生命的起点、天资不一样,人天生就不平等。人死后要遭到上帝的审判,上帝根据你的行为判定升天堂或下地狱。而每个人天生不一样,有些人生存善良家庭里,受到良好的教育,不需要做坏事;有些人从小在盗犯之家,那就该抢劫、偷盗,由此决定着人死后的命运,显然也是不平等的。另外,在社会方面也是不平等的,奴隶与奴隶主、君主与臣民之间肯定是不平等。在封建ZHUAN制国家,皇帝至高无上,官僚等级层次明显,不同层次官僚权力是不一样的,官僚与百姓的权力差别很大。中国古代社会是根据伦理纲常,现代社会还有血统论、民族优越论、职业优越感,总是充满着不平等。以卢梭为代表的西方人本主义认为,人天生就该平等、自由,人在法律保障基础上的社会权力也是平等的,人在自然状态下是平等的,有了私有制后,产生了特权阶级,使社会产生不平等现象,人类社会要通过一种契约方式,建立一种更高级的平等。佛教也讲平等,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说明:
   (1)四姓出家同为释种。佛陀制定的僧团是没有种姓差别。《阿含经》讲:“四河入海,同一咸味。”出家后,原来的种姓不再存在,同为释迦种姓,僧团里面靠“戒腊”,受戒年龄长为长,走、坐在前面。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讲的法律主要指的是戒律,佛以戒为师。《遗教经》讲:戒律就是你们的老师,戒律就是你们的准则,戒律就是你们生活的规范,大家都要以戒作为自己的老师。每位出家人都要受戒,在家居士学佛后,首先受“三皈”,三皈包含着戒的内含。皈依佛,不皈依邪魔外道,这就有戒在里面;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籍,也包含着戒;皈依僧,不皈依外道邪众,这又是条戒。在家居士最基本的准则是戒律,就是五戒。佛教徒合格的标准,是以戒律来衡量,如法持戒,才是合格的在家佛教徒。同样,出家也有不同级别的戒律,刚入僧团要受沙弥戒,接着受比丘戒,没有那个僧人是可以不受戒的。看你是否是僧宝,就要看你受戒的级别,戒律是取得某一资格的必然手续。受了菩萨戒,就取得了菩萨的资格;受了比丘戒,就取得了比丘的资格;受了在家戒,就取得了在家居士的资格。
    受完戒,出家人还要学戒,每半个月要参加诵戒。还要持戒,僧团里没有人不持戒,修行再好也得持戒,佛陀也是持戒,只是他老人家不需要用心去持戒。我们一般人要有心持戒,要费很大劲才能把戒持好,修行越高的人,持戒就会越简单、轻松。平常人没有禅定的功夫,没有智慧的力量,持戒可能会拘谨、被动些;禅定功夫好的修行人,欲望、情感方面的妄想会得到比较好地降服,自然不会有破戒的行为。所以,僧团里任何人都要受戒、持戒,这一点大家都是平等的。无论是刚出家的沙弥,还是老资格的长老,都要受到戒律的制裁,充分体现戒律的平等。
   (3)出家人在僧团里面平等享有各种权利。出家人平等享受僧团的财富,僧团是“六和”团体,“六和”里有一条是利合同均,僧团里的利益是大家平等享有的。私有制是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现实社会团体里往往由于财富的不平均而产生纠纷,股份公司里,谁的钱多,谁说话就算数,钱多的人要比钱少的人权力大。整个社会由于财富的不均,往往造成许多纷争、矛盾与对立,很多问题都是由于财富引起的。佛陀建立的是一个解脱的僧团,为了避免出家人在财富上的纠纷,避免由于财富造成僧团里的不平等,而形成特权阶级,佛陀规定出家人在财富的享受上是平等的,在衣服、饮食、居住环境各方面,戒律都是有规定的。
    比如吃饭是日中一食,多吃就要破戒,衣服只能有几件等等。这种规定并不是绝对平均化,比如寺里住房比较富余,就可优先选择照顾那些上座、长老、大德,但不可多吃多占。僧团里的财物是大家共有的,必须让大家平等享受。寺里吃饭前打板是为了告诉大家,现在到了吃饭时间,让大家都来用餐,如果你不打板,不告诉外来比丘参加,或者不让吃饭,你却吃了,这就犯了偷盗戒。寺院里分东西时,必须每个僧人都到场,否则,就剥夺了别人享受这份财富的权力,就是犯戒。每个僧人都有参与僧团处理各种事务的权利。诵戒、重大羯磨会议,每个僧人必须参加,应先打板通知,由于生病、有事等原因不能参加,需要请假,并留有无异议的表决意见。如果有人没有来参加,僧团这次所做的决定就不能成立,是不合法的。每个僧人对会议所作的决定,都有否决权,大家默然表示通过,有人说话表示反对,决定就不能成立。有故意捣乱的,僧团里也有方式制裁。并不是每位僧人都有资格参加大会和有否决权的,如法清净、没有犯罪的僧人才可参加,犯罪的僧人就会被剥夺参加会议和否决的权力。一个僧人在僧团里可享受35种权力,包括讲法、与居士交往、接受供养、参加会议、否决等权力。按照犯罪的不同,剥夺的权力也不同,犯的越多,被剥夺的就越多。制裁的方法很多,甚至不和你讲话,大家都不理睬你。
   (4)人天生是平等的,果报行为却有差别。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起点是不一样的,如贫富、外貌、聪明、机遇等方面都不一样。佛教为什么讲人天生是平等的呢?这主要从因缘、因果的规律上来说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因果规律之中,贫富、衣食、聪明等是与我们生命的过去有关系的。生命所呈现的不平等,是由于我们过去生命中所造的因不一样。我们现有的一切处境不同,但并不是永远固定的,皇帝不会永远是皇帝,乞丐也不会永远是乞丐,一切都可以变化,总统可以成为百姓,乞丐可以成富翁,愚痴的人通过学习可以变聪明。佛法讲生命是无常的,无常生命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切都会变化,一切都可以改造。我们希望未来有好的人生,现在就需努力;希望将来富有,我们现在就布施、种福田;希望将来被别人尊重,我们现在就尊重别人;我们现在地位很好而瞧不起别人,将来就会低贱被别人看不起。所以,一切在因缘、因果规律上是平等的,不论任何人,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表面上看,好象有些特权阶层,那些贪官可以为所欲为、逍遥法外,但按因果规律,他现在虽然没事,将来却一定会受报。人天生并没有优劣,没有特权,机会都是均等的,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努力,每个人的命运是由自己造成的,而不是别人决定的。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佛教认为主要是由于每个人的品行和因缘不一样,人的品行不同,人性就有优劣,行为就会不同,你不断做好事、善事,人格就会不断提升,越来越高尚;一个人如果无恶不做,就会不断堕落。一个人高尚与否,不是看他的财富、地位,而主要看他的品行,品行高尚就是高等的种姓,品行不好就是贱民。从因果来看,人的差别很大,人的行为造成生命的现状不一样,每个人过去因缘条件是截然不同的。
   (5)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能平等成佛。这是根本意义上的平等。世界上虽然有种族的不同,有宗教信仰的不同,有男女、国家、职业的不同,好象充满着不平等,充满着差别,可是在佛性上,人都是一样的。六祖惠能大师讲:“人有南北,佛性没有南北。”人天性上有差别,佛性上的差别却是不存在的,都是平等的。《涅槃经》刚传这来时,由于翻译不完整,既提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又讲没有善根、无恶不作的一阐提人是不能成佛的。道生法师根据《涅槃经》的总体思想,发现并宣扬一阐提人其实也能成佛,因而遭到了僧众的排斥,被摈出僧团。道生法师便来到苏州虎丘,对周围的一堆石头讲法,并对石头说,如他的观念没错就表示肯定,结果一堆石头都向法师点头,留下了“生公说法,玩石点头”的历史典故。后来《涅槃经》完整翻译过来后,证明了道生法师的观念是对的,一切众生无论是善是恶皆有佛性。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思想,在禅宗里得到很好的应用。《六祖坛经》讲:“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悟此心,自了成佛。”意思是每个人都具有菩提佛性,只要你悟到了自己的佛性,直下承担、通达,你就是佛。从这层意义上讲,佛和众生也是平等的,我们觉得佛和众生悬殊很大,佛陀是至高无上的,我等众生下劣凡夫,比起佛陀差得太多,但是佛性确实是平等的,这就是佛教所讲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和众生的差别在哪里呢?《坛经》讲:“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意思是你迷失了你的佛性,你是众生;你悟道了你的佛性,你就是佛,你与诸佛、菩萨在佛性上是没有区别的。我们平常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讲我们有佛性,只要你放下你的执着、烦恼、妄想,当下你的佛性跟佛陀就没有差别。佛法从根本上提出了人乃至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善人与恶人是平等的,佛和众生也是平等的。不仅如此,人和动物也是平等的,蚂蚁也有佛性,佛性上讲蚂蚁和佛也是平等的,佛法讲的平等,内涵是非常深刻的。由于人人在佛性上是平等的,在成佛的权力上每个人自然也是平等的,这和ji 督教、yi si  lan教所认为的人不可能成为上帝、大梵天,人和上帝、大梵天无法平等是完全不同的。

TOP

续 2

附件

1.jpg (494.5 KB)

2009-4-13 12:24

1.jpg

2.jpg (616.84 KB)

2009-4-13 12:24

2.jpg

3.jpg (663.61 KB)

2009-4-13 12:24

3.jpg

4.jpg (644.01 KB)

2009-4-13 12:24

4.jpg

5.jpg (588.08 KB)

2009-4-13 12:24

5.jpg

6.jpg (641.5 KB)

2009-4-13 12:24

6.jpg

7.jpg (688.29 KB)

2009-4-13 12:24

7.jpg

8.jpg (659.63 KB)

2009-4-13 12:24

8.jpg

9.jpg (92.83 KB)

2009-4-13 12:24

9.jpg

TOP

续 3

附件

1.jpg (639.71 KB)

2009-4-14 11:17

1.jpg

2.jpg (682.56 KB)

2009-4-14 11:17

2.jpg

3.jpg (665.49 KB)

2009-4-14 11:17

3.jpg

4.jpg (676.16 KB)

2009-4-14 11:17

4.jpg

5.jpg (686.81 KB)

2009-4-14 11:17

5.jpg

6.jpg (649.83 KB)

2009-4-14 11:17

6.jpg

7.jpg (452.59 KB)

2009-4-14 11:17

7.jpg

8.jpg (538.96 KB)

2009-4-14 11:17

8.jpg

9.jpg (509.6 KB)

2009-4-14 11:17

9.jpg

TOP

续 4

附件

10.jpg (580.39 KB)

2009-4-14 11:20

10.jpg

11.jpg (593.41 KB)

2009-4-14 11:20

11.jpg

12.jpg (593.65 KB)

2009-4-14 11:20

12.jpg

13.jpg (534.67 KB)

2009-4-14 11:20

13.jpg

14.jpg (660.57 KB)

2009-4-14 11:20

14.jpg

15.jpg (7.98 KB)

2009-4-14 11:20

15.jp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