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乘無量壽經 (一八0)

大乘無量壽經 (一八0)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八0集)


2006/2/23  澳洲净宗学院 


 诸位同学,请看经本,「三辈往生」第一段。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我们念到这一段。古大德对於这一大段,也就是此地讲的这一品「三辈往生」,以及下面一品「往生正因」,这两品一大段的经文,自古以来,祖师大德讲得最详细,也注得最丰富。当中的原因我们可想而知,因为它关系到我们这一生念佛能不能往生,关键在此地。首先要断疑生信,这比什麽都重要。疑情要断尽,信心才坚定,信心才清净。坚定的信心,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起感应道交的作用。信心清净,《金刚经》上说「则生实相」。实相是般若,实相就是法性、就是佛性。所以信心清净,真心本性就能现前,「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哪有不现前的道理!

  所以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面跟我们讲信愿行,他讲得很透彻,序分里面有信愿行,正宗分里面有信愿行,流通分里头还有信愿行,所以信心多麽重要。我们今天一般学佛的人,说实在的话,信心不足!就像浮萍在水面随波逐流,没有定性。今天社会风气实在讲就是大风大浪,随着社会的欲求,现在人讲追求,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自自然然起贪瞋痴慢。对於圣教总有怀疑,科学讲拿证据来,圣教拿不出证据。虽然古德有许多文字留下来,现在人看到这些东西,总以为这是劝善的,未必是真的。有这麽一个怀疑,信心就破坏了,信没有了,哪来的愿、哪来的行?所以虽然一生修净土,最後不能往生,比比皆是。从前李老师告诉我们,一万个念佛求生净土的人,真正能往生的二、三人而已。你要问为什麽?信愿不足。

  黄老居士在这个地方举《报恩论》上一段故事,佛家称公案,我们讲故事大家容易懂,这是过去的事实。「刘遗民三度见佛」,三次,佛的衣服覆盖着他,佛手摩他的头顶三次,「自当上品」,如果不是上品的功夫,哪有这种瑞相?「非出家也」,刘遗民居士没出家,但是他是参加远公大师的莲社。中国第一个莲社就是东林念佛堂,专修净土。诸位要知道,他们那个时候依靠的经典就是《无量寿经》,《观经》、《弥陀经》还没有翻译出来,所以《无量寿经》是最早到中国翻译出来的。远公大师就是依这部经,真的叫「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个人,个个成就。他那个时候在家、出家都有,专修净土,专求往生。下面说「而凡莲宗诸祖」,我们看净土宗十三代的祖师、维摩居士、本经前面讲的贤护等十六正士,这些「缁素名德」,缁是出家人,慧远大师,素像刘遗民,这是在家居士,这些大德,名是知名的大德,他们念佛往生,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可例知矣」,这个例是例子,这麽多好的例子,你从这个地方就知道,这桩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

  下面这是介绍,「晋代刘遗民,与庐山远公同会念佛者也。往生在远公前」,他是早年走的,往生的。「远公临终,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遍虚空法界就是一尊佛,这个相很多人见过,我也见过一次,身满虚空。「圆光之中,有诸化佛,观音势至,左右侍立」。这个相真是无比的殊胜,这是见佛,西方三圣,这是讲远公大师临往生的时候这个相现前。

  再看极乐世界的环境,「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回注上下,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这个境界跟《无量寿经》上讲的一样。所以经典,在没有往生之前,我们看到这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介绍,看了之後心里头明了,自然生起无限的向往;将来临终现相现前,一定跟经上讲的是一样的,这就没有错。如果跟经上讲的不一样,那就不是真正极乐世界,你就不能去。可能是你的冤亲债主,或者是魔王变现境界来诱huo你,你看这个境界好,以为这就是佛境界,好了,你上当了。这个事情,诸位要是仔细看《楞严经》,《楞严经》最後讲五十种阴魔,讲五十种不是五十个,每一种里面是无量无边,没有法子计算,五十大类。那个境界现前,我们凡夫决定没有办法辨别它是魔境界,它也有金色光明。

  学佛、学道最後到魔境界的人不在少数,所以学佛最难得的是正知正见,这比什麽都重要。正知正见从哪里来的?当然你要是开悟了,那没有问题;你没有开悟,中下根性的人,正知正见完全从经典上来,经典上是佛知佛见。我们自己想的跟佛经上讲的不一样,这个时候怎麽办?要舍弃自己的妄想,接受经典的教诲,这就对了。经念多了,念熟了,自自然然变成自己的知见,这就叫入佛知见。这个入,入得不深;自己真正契入,那就深了,证得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自己的境界。证得之後才知道弥陀跟自己是一不是二,唯心所现。西方极乐世界是自己心性变现出来的,不是外面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你真契入,那就有深度。契入之後,生西方净土生实报庄严土;自己没有证得,生凡圣同居土。自己不要分别,凡圣跟实报不二,这是西方极乐世界无比殊胜之处。

  既然不二,为什麽又叫凡圣同居土、又叫实报庄严土?习气没断,就像《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二个阶级一样,这我们在大经里面讲得很透彻。所以这种阶级,西方净土四土三辈九品也是阶级,克实而论,不能说有,不能说无。你说有,确实没有,平等法界;你说无,往生西方世界的人程度真的还是有浅深差别不同,那是什麽?无始无明烦恼习气没有断得乾净,每个人所断的浅深不一样,自然有高下的差别。理事我们都要清楚、都要明白,事上没有迹象,理上有。所以到西方世界,明心见性生到华藏世界,要不要修?还是要修,那里面的修法跟我们这个地方的修法完全不相同,我们这个地方一切都落在痕迹,都有迹象,他们修行没有迹象。到哪里修?感应道交就是修,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应以什麽身教化就示现什麽样的身相,没有一定的身相,没有定法可说,总得要清楚、要明了。

  所以看到西方依报的境界跟经上讲的相同,远公见到的时候跟大家讲,他也是一生当中见过三次极乐世界,从来没跟人说过,往生那天这个境界又现前,他才跟大家说:过去我见过三次,现在又现前,我应该要走了。别人问:你见到是什麽样子?远公说:跟《无量寿经》上讲的一模一样。确实增长大家的信心。佛告诉远公大师说,「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後七日,当生我国」。你看,往生前七天,阿弥陀佛来安慰他,跟他说得这麽清楚、说得这麽明白。诸位要知道,佛祖没有妄语,没有夸大,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这个如语很重要,如语就是跟事实真相完全相同,这怎麽会骗我们?他能做到,我们人人都能做到,为什麽不干?不但见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这是七天之前,还见到莲社前面往生的人都在阿弥陀佛的身边。他举了几个名字,「佛陀耶舍」,这是印度人,也参加了慧远大师的莲社,他先往生的。慧持法师、慧永法师、刘遗民居士,这些先往生的几个人都在阿弥陀佛的身边一起来接引他。他们这些人还跟远公大师问讯,说「师早发心,何来之晚」。你发心比我们都早,我们先来了,你怎麽後来了?还跟他说这些话。

  「刘遗民生前三度见佛」,往生之後,随阿弥陀佛来迎接远公大师,「是则居士上品生之又一证例也」。这些话都是说明古大德曾经讲,上品往生是四地菩萨以上,中品往生是三地菩萨以上,这个说法不正确。善导大师曾经给我们说过,「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这说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这个地方给我们举出证明;品位高下不在出家、在家,不在这个。我学佛当初,没有出家之前跟章嘉大师,大师跟我讲「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出家是个形式,这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实质,实质的出家就是离欲。我们讲席当中常常讲的「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我常常讲这十六个字,这十六个字有一个放不下,恐怕对你念佛往生会产生障碍,这一次机会你就错过了。

  你要想真的往生,知道往生利益不可思议,你要是不往生,你来生一定又搞轮回。轮回很难往上升!那你自己心里头要好好的盘算盘算,你这一生善念多、善言多、善行多,你才能得人天福报;如果在这一生当中,我们的心不善、言论不善、行为不善,那来生肯定是三恶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摆在我们自己面前,你可以欺骗人,你骗不了佛;你可以欺骗一切众生,你骗不了法性。这种业因果报,法尔如是,自自然然形成的。所以我看到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我很赞叹、很欢喜,佛家讲这麽样深的道理,居然能用科学的方法把它证明。就是说你的起心动念,无论善与不善,你看连水都知道,它的反应结晶都知道,何况天地鬼神,何况诸佛菩萨,你有哪一点东西能隐瞒?说老实话,没有。你愈隐瞒,实际上是什麽?叫自欺欺人。说老实话,是自欺并没有欺人,自己欺骗自己,这个人是愚痴到了极处!

  学佛从哪里学起?佛跟我们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从哪里学起?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学起,这四句话就是《十善业道经》。人学佛把这个疏忽了,鬼神重视,鬼神要求我帮助他们,他要什麽?他要《地藏经》、要《十善业道经》。我们用电视播放讲经的录影带,他们非常欢喜,懂得从根本修。

  《十善业道》里头有一段非常重要的开示,我们有没有把它记住?佛说,「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我那个时候,当初学佛看到这一句,寒毛直竖,非常的惊讶。这一法我们不能不知道,能断一切恶道苦,一切恶道是十法界,包括地狱。三途、地狱能断,这是什麽法?佛说出来了,常念善法,经上是「常念、思惟、观察善法」,我讲的时候把善法串起来,常念善法是心善,思惟善法是思想善,观察善法是行为善,三业都善。我看到这一句,我豁然想起来,当年章嘉大师写了三个字送给我,用藏文写的,很可惜搬家搬得太多,这幅字画失掉了,很遗憾,可是我记得很清楚,这三个字是「唵阿吽」。

  我们常常在彩画的佛像,彩画的佛像都在佛的头顶画一个圆光,这个圆光上面常常有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是「唵阿吽」。很多是用梵文写的,梵文写得最多,有藏文写的也有用中文写的,这都没有关系,读的音都是一样的,「唵阿吽」。唵阿吽是什麽意思?身口意,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做到圆满就成佛了,所以佛的圆光上面就是这三个字。唵是身业清净,阿是口业清净,吽是意业清净,三个字做到圆满。你看佛顶上这三个字,他不用别的,他用这麽三个字。所以佛教导我们,说得更好的是「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是世尊教我们的。

  十善是性德,是自性里面正常的流露。我们今天迷失了自性,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十善完全相违背。身造杀盗淫;口,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意,贪瞋痴。佛说得好,一个人身语意都造十恶业,果报在阿鼻地狱。这些话都是事实真相,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我们自己听了信不信?如果真的相信,自己好好反省一下我将来到哪里去。宋朝的莹珂法师就是听到这句话吓呆了,回过头来想想,一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跟十恶业相应,知道自己决定堕地狱,生起极大的恐怖,问他的同参道友有没有办法救我,不要让我堕地狱。同参道友给他一本《往生传》,就是念佛往生的人。他看了之後非常受感动,看到这麽多人念佛往生,自己把寮房的门关起来,一心恳求阿弥陀佛来接他往生。念了三天三夜,不睡觉、不吃饭,念三天三夜。

  人有诚心,佛有感应,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你好好的修,十年之後我来接你,来接你往生。莹珂向佛要求,他说我的劣根性太重,禁不起诱huo,十年我不知道又要造多少罪业,我十年的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想跟你走。阿弥陀佛听了也答应他:好,那这样,三天之後我来接引你。莹珂听了很开心,佛走了,他的房门也打开,告诉大家他见到阿弥陀佛,三天之後接他往生。这寺庙的人都不相信,因为他破戒犯规,不守清规、破戒,你这样的人怎麽能往生?可是听他的口气又不是像说假话,反正三天很近,看三天之後你往不往生。

  到了第三天,他要求大众念佛送他往生,当然也有一些大众很欢喜帮他助念。念了没有多久,他就告诉大家:佛来了,我走了。真的就走了。这就是《无量寿经》四十八愿里头第十八愿,临终十念一念决定往生。他这个往生的力量从哪里来?怕堕地狱!如果不往生,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业力感召必定在地狱。所以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要忏悔,要回头。黄老居士注解注得很详细,引经据典,了不起的一部着作,帮助我们後学,应当要多看。

  再看下面的经文,『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句黄老居士说是全经的纲宗。纲是纲领,宗是宗旨、是宗要。「《弥陀经要解》以信愿持名为小本之宗,本注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大本、小本文字虽然不一样,方向目标完全相同。

  信愿,真信切愿就是《观经》上讲的三心,三心就是菩提心。第一个是至诚心,菩提心之体;第二是深心,菩提心的自受用;第三是回向发愿心,菩提心的他受用。善导大师的注解《观经四帖疏》,他老人家跟我们讲这个三心,这一段黄老居士把它抄在这个地方,提供我们做参考,我们不要去查《四帖疏》。《四帖疏》里头说「至诚心者,真实心也;深心者,深信心也。深信有二: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你要相信无量劫以来造作的罪多,「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缘是机会,没有机会出离六道轮回。在六道轮回里头,三途叫没。头出头没,这是佛经里的一个比喻,人在六道,堕落在三途,就像我们游水一样,他的头沉到水底下去了;有一点善念,生到人天,就好像头又伸出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毕竟是头露出来的时间少,头沉下去的时间多,说明六道的众生决定在三途的时间长久,在人天时间短暂。你就晓得这多麽痛苦的一桩事情,没有机会出离,这是你要相信自己。莹珂法师就是有这个信心,真正相信,愈想愈可怕,所以才放下万缘,一心求佛,你看真的把佛求来了。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没有怀疑,没有顾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深心用这两句解释得好,善导大师说的,古来大德没有这个说法。我常常跟同学们讲的,深心,我是用这个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深心是自受用,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对别人是慈悲心,回向发愿心是慈悲心,用什麽心对自己,用什麽心对别人。真诚就是此地讲的至诚,这是菩提心之体,表现出来的,对自己就是清净平等觉,至诚;对别人就是大慈大悲,要发这个心。心净则国土净,清净平等觉的意思深!

  善导大师这个讲法说得浅显,说得透彻,让人听到容易感动。你要想在这一生出离生死,你首先就要深深相信自己在六道轮回里头,决定在三恶道的时间多,你要相信你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是恶念多过善念,起心动念都为自己,堕落在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之中,你还会有好结果吗?你一天有几个念头想到这个世间苦难众生,想到正法久住?一比较你就知道,我几个念头是为众生的,几个念头为自己的,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二深信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不可思议。你有这种信心,那你就认真修净土,依《无量寿经》的教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加持众生,在哪里?就在《无量寿经》。这个经典的会集,黄老居士的注解,不可思议!你要能信能解,能够信受奉行,决定得生,一丝毫疑惑都没有。还是不能往生,那一定是你业障太重,就是我前面讲的十六个字放不下。这个东西害得你生生世世无量劫来,你自己是忘掉了,过去不知道多少次堕阿鼻地狱,现在一投胎到人道来,隔阴之迷,前世忘掉了,你还想去?不想去也得要去,由不得自己做主,这就苦了。

  发菩提心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人注重在哪里?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没有发菩提心,这个错了。你看看经上讲得多清楚,上辈「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中辈、下辈统统都是,这个经上很清楚,我们可不能疏忽。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是讲一向专念,第十九愿是讲发菩提心,这两愿同等重要,相辅相成。蕅益大师讲得最好,「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决定在功夫的浅深」。《弥陀经要解》讲绝了!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八0集)


2006/2/23  澳洲净宗学院 


  诸位同学,我们接着看黄老居士解释《无量寿经》里面的「发菩提心」。他说「粗释:首引大经,以明功用」,大经就是指的《无量寿经》。净影、道绰、善导这几位祖师大德都称《无量寿经》为大经,这是净土宗的大经。天台大师他虽然没有称大经,他称为大本,《弥陀经》称小本。这些祖师大德们常说「菩提心实为往生净土之源」,源就是本源,就是根本。「源者,本也。故知,若不发此心,纵然勤修,亦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不能往生也」。这个话太重要!菩提心确确实实不但是往生,凡是学佛,八万四千法门,大乘法的根就是菩提心。

  小乘法,小乘人没有发菩提心,所以他最高的境界只能证阿罗汉,决定不能够明心见性,在四圣法界里头我们称之为声闻(阿罗汉)、辟支佛。再往上去一定是回小向大,就是发菩提心,一发菩提心就回小向大,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大乘法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净宗是大乘,不发菩提心怎麽行?怎麽能成就?大乘八万四千法门,为什麽现在修学大乘的人很多,而成就的人很少?读了这段开示,我们应该明白,应该觉悟,为什麽不能成就?没有发菩提心!换句话说,菩提心是真心,凡夫用的意识心是妄心、分别心、执着心,妄想这是妄心不是真心,用妄心怎麽可能有真正的成就?

  我们要问,菩提心经论上讲得很多,《观经》里面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起信论》里面所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於是就有人怀疑,自古至今有不少念佛人不认识字,他什麽也不懂,只会念一句阿弥陀佛,什麽叫深心、大悲心,统统不知道,为什麽这些人也能往生?《净土圣贤录》里头有,《往生传》里头也有,而我们现实看到一些念佛人,农村里面的阿公、阿婆念佛往生,瑞相希有,站着走的、坐着走的,预知时至,不生病,他也没听过经,他也没有念过经,人家教他念一句阿弥陀佛,他就老实念。

  再像近代的,谛闲法师那个念佛的锅漏匠,这个故事很多人知道。倓虚老法师早年在香港常常提起,勉励大家。不认识字,没有学过经教,虽然跟谛闲老和尚出家,他跟谛闲老和尚同乡,小时候在一起的玩伴,由於家里面清寒,没有念过书,什麽都不懂。跟谛老出家,谛老也是没有办法,就教他念一句阿弥陀佛,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再念,将来准有好处。他听话!就这麽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念了三年,你看站着往生,在乡下。乡下人赶紧给谛闲法师去报告,你那个徒弟已经往生了,站着走的。谛闲老和尚赶紧赶到乡下去,一个往返三天,他站了三天,死了以後站了三天,等谛闲法师替他办後事。

  这个人没发菩提心,他怎麽能往生?如果你要刚刚看到《四帖疏》里面讲的深心,深信心,这段话你就明白了。我们要问,锅漏匠有没有深信自己业障深重?这肯定有;对於阿弥陀佛接引往生他有没有怀疑?没有怀疑。只要对这两桩事情有深信心,知道自己罪业深重,除了念佛求生之外,没有第二个办法能脱离苦海,深信阿弥陀佛接引,决定没有疑虑,这就是大菩提心。你看诚心诚意去念,具足了至诚心;有这个信念,那就具足了深心;念佛的效果,三年这麽样自在潇洒站着往生,这就是回向发愿心。做给大家看,让不信的人相信,信的人信心加深。你们想想,他是不是菩提心具足?真具足了。

  凡是这一类人往生,你细心去观察,决定他是一个厚道的人,是个老实人、忠厚人。知道自己苦,苦是自己罪业深重,前生没有修福;对老师的教诲,佛陀教诲他没有接触到,经典没有接触到,老师的教诲深信不疑,依教奉行,他成功了。我们自己好好认真反省反省,跟他两个比一比,他那些长处我们有没有?我们这一生造的罪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想想他有没有?他没有。他一心一意就是念佛求生净土,对这个世间没有丝毫留恋,没有丝毫贪着,所以他成功了。

  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如果没有菩提心,就像什麽?树木花草没有根,没有根是瓶栽的,花瓶插的花,几天就枯死了;没有源的水,水从哪里来?枯乾了。菩提心像是泉水、水的源头,像是树木花草的根,有这个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我这麽多年来,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帮助我们的同学们,大家一起来共修,我把菩提心讲了二十个字,好懂,「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菩提心;「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菩萨行。我一生所学的、所修的、教人的没有离开这二十个字,讲经、说法也没有离开这二十个字。谁能够理解?谁能够体会?真的,真正理解、体会的人不多!看到这二十个字欢喜赞叹的人有,很多,真正体会契入的人不多。欢喜赞叹得不到实际上的利益,真正体会、真正契入你得大利益。

  下面「云何以下,申明其义。盖菩提者,觉也。无上觉即佛也。是故菩提即无上佛道之名」。菩提是梵语,古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是觉。菩提心就是觉心。一念觉,凡夫成佛;一念迷,你就堕落在凡夫。凡夫跟佛的差别在哪里?没有差别,觉迷不同而已。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详细,无上正等正觉印度人称之为佛,正等正觉印度人称为菩萨,只有正觉,印度人称之为阿罗汉。罗汉是正觉,菩萨是正等正觉,佛是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名号。

  「发心作佛,即发起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心。盖能发如是心者,本来是佛」。这段开示非常重要,人应该有这样的志向,你才会有成就。我过去读《坛经》、讲《坛经》,我的感慨很深,我们细心去观察,学佛的人很多,你要是问他:你为什麽学佛?绝大多数的人在佛门当中求一点福报,求升官发财,求儿求女,求保平安,求健康长寿,没有听说过我学佛是要求作佛的,只有在《坛经》里面看到六祖惠能。他到黄梅见五祖,五祖就问他:你来干什麽?他直截了当说:我来是想作佛的,不求其他。这还得了!发心作佛,他果然达到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达到了。

  这个事实真相我们要清楚、要明了,我们今天没有成就,没有发这个心!出家了,发什麽心?发心做个DA法师,甚至於还要发心我生生世世都做法师,做法师不错,有很多人供养,糊涂到所以然!你这一生做法师,发愿来生做法师,你真能做得了吗?说老实话做不了,为什麽做不了?善恶的业感你有没有想到?你做法师,你是善念多还是恶念多?不要说别的,佛教给我们的净业三福你做到没有?「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做到多少?「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做到几条?如果完全都没有做到,那就太可怕了,那是什麽?古人所讲的「地狱门前僧道多」。

  所以你应当要知道,印光大师为什麽一生不给人剃度、不传戒、不做住持、不做当家,寺院里执事他一概不要做,他做清众,什麽道理?往生之後人家称他为祖师,他自己在世的时候绝对没有这个念头。《文钞》是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就流通,那个时候的《文钞》,我还看过那个本子,《印光法师文钞》,不是大师,法师。往生之後人家才称他为大师,在世的时候如果有人称他大师,他一定把他臭骂一顿,太过分了。大师是对什麽人说的?对佛的称呼,《无量寿经》讲的大导师,是对佛的尊称。菩萨都不敢称大导师,菩萨称大士,你称大师,比观音、势至还要高一层,你敢当吗?不敢当!这都是常识。

  想想印祖为什麽不给人剃度?那就是剃度很容易、传戒很容易,你做不到!出了家,不能为佛争光,也就是你不能够光大佛门,你就有罪过,现在讲你破坏佛教的形象。你的思想、见解、言论让社会大众产生了误会,「出家人就是这样子的」。人家瞧不起你,就是瞧不起整个佛法,你这个罪多重,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地狱门前僧道多」,就是这个意思。你不出家你没有破坏佛的形象,不会堕地狱;你这一出家,没有依教修行,你就破坏佛教形象。所以这一点你要真正想想,非常寒心!

  今天出家在家的同学们,自己要回头认真的去反省,我有没有破坏佛教形象?如果你自己真的破坏佛教形象,那你就要晓得,你跟莹珂法师一样,决定堕三途。他知道恐怖,决心求往生,不往生肯定堕三途;你不怕堕落,还是一样在作威作福,这还得了!佛法的形象是什麽?我们提出来五个科目,这五个科目就是佛法形象。净业三福你做到没有?六和你做到没有?三学、六度、普贤十愿?我们提倡五个科目,这是佛教形象,从自己本身做出样子来给大家看。我们套一句西方宗教家所说的,「一切荣耀归主」,这一切的光荣,别人的赞叹,我们归佛,不能归自己。我自己守规矩、持戒律,这应该的、本分的,一切荣耀要归佛法,一切荣耀要归僧团。僧团不是自己这一个道场,是全世界的佛法,你要有这个大的心量,不能给佛法丢人。当然,这些事情与众生的福报有关系,与自己的福报有关系。

  我们今天讲经有卫星、有网路。卫星、网路都不是我自己的意思,我没有叫人去做,是别人自己发心去做的,做得如法不如法,那就是佛家常讲的「各人因果,各人负责」。我们从来没有干涉过,我不支持你,我也不干涉你。可是我们也听到有些人说话,传到我耳边,说做这些工作的人对不起法师,我笑笑,与我不相干。克实而论,对不起佛法,不是对不起法师,对不起佛法。我们是要把正法介绍给一切大众,这个远程的方法是个好的工具,怎麽样才有功德?尽心尽力把它做到尽善尽美是功德。虽然介绍,很马虎,跟其他电视台比较,水平差太多太多了,这就是什麽?你虽做这桩事情,你没有尽心尽力,你有没有功德?功德很微薄,过失很多,这要知道。不是说我已经在做了,你没有尽心尽力做就是过失,就是在造罪业。

  尤其是做这些事情,打着这个招牌,这一切的费用十方信徒供养的,你要对得起他们;没有尽心尽力,你对不起他们。我对於网路、对於电视,我没有拿一分钱,我也没有赞叹大家,我常常讲的话都很不好听,我做我的,你们做你们的。这麽多年来我们佛经的教学,真正得力的,早年录音带,以後有录影带,现在是光碟,还是这个起了很大作用。网路的作用我知道比卫星作用还大,因为它方便。而卫星我们看得很清楚,科技不断在进步,我的看法,五年到十年之後电视会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网路,网路现在有很大的突破,有很大的进步,这些事情别人去做。

  所以流通佛法,我从来没有这个念头。别人喜欢,自己去流通,我们没有版权。所以书籍你随意翻印,光碟你随意拷贝,我们看到了欢喜。怎麽欢喜?总算你看得起,你要是瞧不起,我求你做你也不会做。所以我们对自己来讲,要发心作佛;对社会来讲,我们要发心做佛事。这是宇宙之间无比殊胜的法门,在书籍、典籍里面来讲,真正名符其实的法宝。

  古大德为我们说「世间好语佛说尽」,世间的好话在哪里?都在佛经上,佛经把世出世间的好话说尽了。所以我自己对於佛法弘传方面,我重视印经。我懂得印光法师的意思,他老人家一生印经传法,苏州的弘化社,四众的供养他没有做别的事,专门来印经。我们在这个时代,印刷术发达,成本大幅度的降低,我们才有这个缘分做得更多、做得更好。特别是最近这两年来,我们所印的四千套《龙藏》,在这个之前,我们曾经印过一千套《龙藏》。好像是一九九九年,我们印过一千套,赠送给中国大陆宗教局五百套,另外五百套赠送给海外。在这个之前,我们曾经跟印刷商合夥印,因为那时候财力不够,合夥印,印过两次《大正藏》。那个时候一次我们印四百套,书店六百套,我们印四百套,所以我们两次印过八百套。在之前,我们零零碎碎买了一些《藏经》送人,跟人结缘,总共合起来超过六千套。其他的这些经论善书就太多了,我们都没有统计,《大藏经》超过六千套。尤其是最近这四千套印得好,无论在纸张、装订、印刷,我非常满意,超过台湾过去十几次所印的《大藏经》,这次印的确实够水平,让人看到就生欢喜心,比一九九九年进步很多。

  古大德跟我们说,这些事情你说传说也好,你说是事实也好,从前寺庙藏经都是木刻版,线装书,折叠的经本,所以每年都要晒一次,晒经,以防蛀虫,能够好好的保存它。晒经的时候,有一头老牛经过这个地方,牠转了一圈,闻闻这个经的味道。这个老牛死了,第二世投胎牠就做人,也成了DA法师。有缘接触经典就有这样殊胜的功德。前辈常常跟我们说,《藏经》所在之处,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守护。所以许多人都知道用《藏经》做为自己寺庙里面镇寺之宝,不管有没有人看,有没有人阅读。我这个寺庙里头有一套《藏经》,那在从前不得了!我记得我小时候,我是安徽人,我在十几岁那个时候,我们安徽,这佛门里面大家知道的,只有一套半的《大藏经》,有一套完整的,一套不完整的,一个省!所以一个人家里面有一套《大藏经》,那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我们居然有这个缘分,能够印送六千套以上的《大藏经》,这在从前连帝王都做不到。所以善导大师讲「总在遇缘不同」,这个要知道。

  我们今天晓得这个世间zai 难很多,有很多人找我:法师,我们怎麽办?如何能够消灾免难,保平安?我就想起印《大藏经》,是这麽一个动机。只有这样的经典,才真正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守护。所以这个地区如果有几部《藏经》,确实这个地区大zai 难会变成小zai 难,小zai 难就变成没有zai 难,能够化解zai 难,能够把zai 难的时间缩短。所以我住在香港,香港算不错,这个都市有三十几套《大藏经》,分送在各个寺庙、学校里面收藏。

  这种事情,佛弟子肯定、相信,一般世间人你跟他讲,这是迷信,他不相信;可是在科学里面讲,现在有证据,什麽证据?江本胜博士那个实验是证据。你看用一杯水,这个水摆在经典上,它的结晶非常之美。你就可以说明这个经典在这个地区,这个地区的磁场就会改变,科学的证明,无量功德。《藏经》如果有人阅读,有人受持,有人依教奉行,那个力量更大、更强。这个地区不要人多,只要二、三个人受持《大藏》,功德无比的殊胜,善中之善,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这个理太深,我们接受佛法的薰陶五十五年,不是短时间,五十五年的学习,五十五年的经验,深信不疑;受用也不可思议,把自己的业力几乎是百分之百的扭转过来了。没有接触佛法之前,造作许多的不善业,那种不善业的果报都非常可怕,学佛之後开始慢慢转,十年看到效果,我转的速度慢,也就是习气很重;二十年之後,那个效果就非常殊胜。这种修学我是得力於《了凡四训》的启示。我在还没有接触佛法之前,朱镜宙老居士给我一本《了凡四训》,我看了非常感动。想想自己,了凡先生的毛病我几乎统统都有,了凡先生的优点我比不上,这是属於因果教育。读了之後,这才发心真正做个好人,依照佛陀的经教认真的学习。

  好在自己的缘很殊胜,遇到好老师,这是关键!你要没有真正高人指点,那真的是盲修瞎练,很不容易成就。遇到了善知识,成败关键在自己修学的心态,这个非常重要。净业三福头一句「奉事师长」,印光大师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你有几分的诚敬心,你有几分的恭敬心,利益、受用都是从真诚恭敬当中得来的。真诚恭敬你要是得到了,他的境界是遍一切法,不是说我对佛恭敬、我对老师恭敬,我对人就不恭敬,那就错了。对人不恭敬就是对佛不恭敬、就是对老师不恭敬,这个道理要懂。

  一切恭敬,对人、对事、对物一个心态,没有二意,这是真正对佛恭敬,真正对老师恭敬。这个道理懂的人就不多,所以他成就就不大,他不知道一切恭敬。连儒家,你看《礼记.曲礼》第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世间法里头做人的根本道理,对人要敬,这是性德。没有敬,你表现就是傲慢,我们讲瞧不起人,就是轻视、贡高我慢。要有这种心态,一切善法你都不能接受,抗拒把善法都排斥了,那你所接触的都是恶法。我们学佛学这麽多年而没有成就,不能怪别人,不能怪经教,怪自己不善学,不会学,学错了,不但没有得到利益,还学了一身罪业,什麽罪业?毁谤佛法、障碍佛法;对众生来讲,误导佛法,这罪多重。把佛法的形象破坏了,让人家一看,学佛是这样子的,人家就灰心了。这个事真有,我就遇到不少,抱着很热的心到佛门来,看了几天之後再不来了,你说这个罪多重!你叫一个人退心,你叫一个人怀疑,你叫这个人毁谤,因果责任谁负?不能不知道。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