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慧律法师开示录——拜佛并非崇拜偶像

慧律法师开示录——拜佛并非崇拜偶像

拜佛并非崇拜偶像



慧律法师开示录





外教徒批评佛教徒入寺礼佛,拿香、花、灯烛供佛,认为这是迷信、搞崇拜偶像。这是似是而非的论调,与事实正好相反;佛教才是最不崇拜偶像的宗教,反倒是外教有崇拜偶像的倾向。《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刚经》也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些经文都在证明,佛教是不执著外在的形象。问题是一般人无法当下了解:“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的道理,因为,如果没有具体的形象,大部份人是不肯礼拜的。

  所以,有些佛门祖师遂运用善巧方便,雕刻庄严的佛像,让人们看到佛像自然升起恭敬心来,这是方便的接引法门。对于已经悟道的人而言,佛就在心中,不必刻意向外寻求。

  佛是佛教的创始者,是由人修行而成为圆满究竟的圣者。他是每个佛教徒的典范,是我们尊崇的对象。尊重佛当然会有所表示,好像孝敬父母,必须有礼貌一样。佛在世的时候,可以直接对他表达恭敬。可是,现在释迦佛已入涅槃;还有他方世界的佛,并不在我们这个世界,不得不用纸画、泥塑、木头、石块来雕刻他们的形像,以作为尊崇的对象,这样的礼拜,并非因为他是纸土木石。

     好比我们敬爱国家,要表示尊敬,向国旗行礼,这难道是迷信的行为。天主教也有耶稣、圣母玛利亚像。ji 督教也以十字架作为恭敬的对象,有的还跪下来祷告,这与拜佛又有什么差别?外教说礼佛是崇拜偶像,这实在是很大的谬解。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道坚法师: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为了永恒怀念佛陀,便制作了佛陀的形像以慰藉群生的心,让人们看见佛陀的形像便想起佛陀的高尚人格和他完美无瑕的教法,以警策自励,努力修行。佛教经典《般舟三昧经》、《道行般若经》等初期大乘经典中说,造立佛像是为了修习般舟三昧、观佛三昧的方便,通过观想佛陀,与佛合一,这是佛教实证的方法之一。因此,佛菩萨像不仅是单纯的偶像,主要是为佛教徒怀念佛陀,学习佛陀,成就像佛陀一样的圆满人格的修行法门。

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对自然界没有深入的认识,认为一切灾害都是来自于神灵的惩罚,于是对一切自然物都崇拜,特别是对附有非人格性、超自然力以及附有人性精灵并可发挥灵异能力的物体加以崇拜,如圣石崇拜、树木崇拜等等,之后再发展到祖先崇拜。到了文明社会的初期,视偶像为神灵的造型,偶像一旦制成,认为神灵便依附其上,而与神灵同样神圣。宗教发展到高度文明时,所尊崇的对象,则以人类形态为主。佛教就是高度文明的产物,它虽然创造出了许多佛菩萨形像,然其这些造像各自具有不同的表征,如佛像表觉悟的真理,观音表慈悲的法门,地藏表无尽的悲愿,普贤表对真理的实践等。现在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很快,自然界的变化有很多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佛教寺庙里的偶像,更多的是一种纪念与表征的意义。因为佛教一直主张众生能够成佛,关键还是在自己的愿力与修行,所以祖师才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有外在的形象都是助你修行取得成就的他力。

当我们知道了佛像崇拜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之后,你就会明白,佛像的崇拜虽然至今仍然存在,但是佛教更加强调的是心中有佛,而且只有心中有佛时,才能做到按佛教的思想和教义理论去生活,否则,你仍然是“著相”,如同丢掉了根本,而去追随表相一样。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