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认识净空老法师

畜生通人情

畜生通人情



要记住,无差别就是平等,有差别就不平等。要想到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一不是平等的。我们明白了,他不比我矮,我也不比他高。平等之中尊重、称讚他人,自己谦虚、卑下。为什麽这样做?「法尔如是」。性德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是自然之道,丝毫勉强都没有。我们在经典上看到,有人送吃的东西,恭恭敬敬的供养佛,佛把吃的东西分成两份,一份自己受用,一份喂狗。这是教你:佛与狗是平等的,你对佛是什麽样的恭敬心,对畜生也应该像对佛那样的恭敬心。这是教育!宇宙之间,人与人要互相尊敬爱护,互相照顾,互相帮助。畜生遇到zai 难,你帮助牠,牠懂得,牠也通人情。

有一年我在旧金山,早晨到公园散步,看到一群鸽子,裡面有一隻鸽子走路时好像脚有问题,一跛一跛的很痛苦。我们仔细一看,牠的脚不知被什麽人用绳子绑了很多圈。我们对鸽子招手,牠就过来了,通人情!我们帮牠解开之后,牠就飞走了。第二天,这只鸽子又带了一隻鸽子来,牠自动走到我们面前,我们一看,牠带来的鸽子腿上也是被人绑着绳子,我们明白了,牠知道我们会帮助牠,走到我们面前来求帮助。牠不会说话,我们一看就明白了,赶紧帮它解开。通人情!

我们看到真生欢喜心!我们对牠好,肯帮助牠,牠有困难,就来找我们帮助。我们细心去观察,畜生通人情,植物也通人情。我们只要彼此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互助合作,这个世间就是美好的,这个世间就是极乐!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学佛学儒的两把钥匙

学佛学儒的两把钥匙



四库、三藏,「藏」跟「库」意思是一样的;藏、库各有一把钥匙,就像保险柜的钥匙一样,你拿到这两把钥匙,这个宝藏你能得到,可以受用。拿不到这两把钥匙,这个仓库之门是锁着的,你得不到受用。

这两把钥匙是什麽?第一把是文言文。我曾经劝过大家,一定要用一年的时间背五十篇古文。可以在《古文观止》或在台湾往年出版的《古今文选》裡选五十篇古文。若能背诵、讲解,那这把钥匙你拿到了,你就有能力阅读《四库全书》,没有文字障碍。

这是从前李老师教导我们的,能读、能背、能讲一百篇古文,就有能力写文言文。我收藏的书,有民国初年小学生的模范作文,你们看看小学生的作文,现在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不要说写, 看都看不懂。小学生怎能写得出这样好的文章?读! 熟读五十篇,熟读一百篇,他就能写。

第二把钥匙是什麽?真诚恭敬,这把钥匙比前面难,这是诚敬的功夫。印光大师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真诚恭敬,实在讲就是「淨业三福」所讲的「孝亲尊师」。这把钥匙你得到就能够契入境界,没有这把钥匙,你所学的是文字、是表面。表面那一层你没有问题,要想契入境界,你的功夫还有待提高。《弟子规》你们都念过,懂了没有?做到没有?真正懂得其中的意思,了解它的精神义趣,完全落实在家中是真正的孝子,落实在学校是好学生。这是第二把钥匙。

世出世法,这两把钥匙是相同的。这两把钥匙若拿不到,这麽多的典籍放在面前,你们只有空望而已,得不到受用。你说可惜不可惜?所以,只要肯干,用一年的功夫,把这两把钥匙拿到了。你要是不肯干,就无可奈何了!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做错事才生病

做错事才生病



我曾经得了感冒,没有讲经。过去我感冒,从来都没有缺课,这一次感冒非常严重,发烧三天不能起床,一个星期没有吃什麽东西,体力衰退了。这次感冒好了之后,我本来要恢复讲经,新加坡的同修劝我,所以又休息了一个星期。

我想一想为什麽会感冒?我想出原因了,原来是我侵佔了学生讲经的时间; 我在新加坡一个星期讲七天,现在我讲一天,其馀六天还是由学生们讲,我把时间还给学生,病马上好了;病是有原因的,我不应该侵佔他们的时间。

特别是初学佛法的学生,他们需要练习,在讲台上千锤百鍊。我在那裡讲《华严经》,佔了他们的时间,所以我把时间让出来,还给他们。《华严经》我还照讲,我改成上午在教室裡讲,那就是完全对学生讲,不对大众。

所以,病有原因,仔细找找看,做错事才会生病。没有做错事,怎麽会生病?没有道理生病!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粗茶澹饭保平安

粗茶澹饭保平安



现前社会,每个人的心理、精神、生活、工作的压力都非常沉重,压得真的喘不过气来。这麽沉重的压力,身体怎麽会健康?怎麽会不出毛病?所以,身体常感不适、有病痛,这是当然之理。只有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的人,他得轻安、轻鬆,身体、精神才毫无压力。生活随顺自然,当然健康长寿,健康长寿的祕诀就在此。
人生在世能享受什麽?充其量不过是日食三餐,夜眠六尺,真正需要的就是这麽一点点。有钱,也不可能一天吃三十餐。你是否想到,这一生为谁辛苦为谁忙?真的是冤枉操了心!为什麽这麽迷惑颠倒?为什麽不觉悟?而菩萨明瞭、觉悟,所以他不为自己,因为自己的生活太简单了。

记得有一次我在台北讲经,讲完之后坐计程车回去,计程车司机跟我发牢骚,说钱很难赚,生活很辛苦!

我问他:「一家有几个人?」

他说:「三个人,夫妻两个、一个小孩。」

我就跟他讲:「你在生活方面处处要跟别人争,就活得很辛苦;要是不跟人争,你就活得很快乐!」

他说:「为什麽?」

我说:「现在市场日新月异,你要向它追求,当然很辛苦。譬如你家裡电冰箱好好保养使用,应该可以用十年。不管它出什麽新花样,都不理会;等冰箱用坏了,再去买一个。不要看到新样子来了,又要换一个,你不是天天在替他赚钱吗?一件衣服好好的穿,也能穿个十年、二十年,所以,你十年、二十年不要买衣服。傢俱选坚固的,中国古时候的傢俱讲求要使用一百年,房子建筑要使用三百年。因此,你的心是定的,不去追求,日子就好过了。」

他听了有一点觉悟。他说:「对!法师,您讲的是有道理!」

我说:「你天天跟人家争,譬如衣服,人家穿这个花样,你穿的不时髦了,穿不出去,怕被人家笑话。你要追求时髦,你会累死,日子过得很辛苦。你要是为自己活,自己有主宰,清心寡欲,日子就很好过了。你开计程车,开一天赚的钱,一个星期就够用了。你一个月工作一个星期,有三个星期可以放假,多自在!」

人若会享福,何必那麽拚命?你到底为谁拚命?实在讲都是为了妄想、分别、执着,冤不冤枉!所以,谁会享福,谁懂得享福?佛菩萨、觉悟的人懂得,迷惑的人一天到晚在追求,那是可怜悯者,有福不知道享。

我记得过去还教过一些同修,他们工作的环境、收入都不错。

我跟他说:「你工作一年,能不能吃三年?」

他说:「差不多。」

我说:「好,你工作一年,三年休息,生活能过得去了,这三年就老实念佛。三年之后,钱用光了,你再去工作。」

他说:「我怕找不到工作。」

我说:「你三年念佛,感应不可思议,佛菩萨一定给你安排很好的工作。你再去工作一年,大概就可以七年不要工作了。你能不能相信?」

真正理解就相信了,才能过幸福美满的生活。粗茶澹饭保平安,平是平静,安是安稳,这裡面有真正的自在幸福,真正是生智慧不生烦恼。

我们要把时间、精力用在找真的东西,真的东西是佛法,真的东西是「真诚清淨、平等、正觉、慈悲」,这是灵性!这是真的、永恆的,不会随身体、世界消灭。所以,真正聪明人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灵性,提升自己的境界,绝非提升物欲的享受,提升物欲享受是往下坠落。提升灵性、智慧、境界永无止境,一直到究竟圆满的佛果。成佛之后,广度众生,众生无边,我愿无尽,这就对了,这是完全契入佛菩萨的境界。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重要理念略述

重要理念略述



淨空老和尚重要理念略述



曾走过繁华闪亮的都市,或处于简单朴实的乡野;淨空法师,这位年逾八旬的智者,唯思效法古圣先贤佛陀圣哲的办班教学,呼唤亿万人心,认识生命的真实内涵,五十寒暑孜孜不倦。

从父子有亲的赤子之情,至诸佛神圣的慈悲博爱,他宽阔平等的胸怀,引导着人们提升性灵。

从谨慎细心的处世态度,至宇宙万物的无穷新知,他睿哲圣明的智慧,激发了人们开阔思惟。

从童蒙养正的弟子教规,至究竟圆满的华严境界,他深入浅出的教学,启迪了人们丰富生命。

从亿兆分之一的心识意念,至奔流无止息的轮迴长河,他善巧活泼的比喻,震动着人们放下局限。

没有任何显赫背景,手无一张学历文凭;淨空法师,这位隻身跨越五大洲的长者,唯思履践佛陀圣哲的诚敬人生,团结多元宗教,宣扬神圣的真实教诲,世界一家平等对待和睦相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永恆揭示世人宇宙生命真相的,是他老人家日无有间的讲经说法;

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永恆关怀世人幸福和谐安乐的,是他老人家念念众生的博爱胸襟;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永恆鼓励世人积极奋发好善的,是他老人家无私无我的言教身行;

师法古圣,回归心性;永恆提醒世人认识真实自我的,是他老人家诚敬谦和的神奕风采。

淨空法师,出生于民初战乱之期,毕生致力于佛陀圣贤教育之弘扬。虽仅初中毕业,凭一股真诚好学、尊师重道的热忱,先后师事当代大哲方东美教授、藏传活佛章嘉大师与儒学大家李炳南老师十三年,勤苦励志,深得师长垂爱。少年时,对宗教,特别是佛教,反感颇深。经方教授介绍,「佛是大哲、是圣哲。佛教是世界哲学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始放下成见,阅读佛经。时日既久,愈感法味浓厚。后亲近章嘉大师,从认识释迦牟尼佛,力行「看破放下」的开示,奠定学佛真实基础。常怀李炳南老师「至诚感通」之训勉,至今弘宗演教五十年而无间,齐摄万法回归淨土绝无疑。

法师出家后,在处境最为窘困之刻,幸蒙听众高韩鍈居士挺立而出,阖家护持,借住高府,经十七载。在韩鍈居士辛勤奔波筹措下,成就了法师三十年讲台说法的历练,圆满了法师深度的柔和忍辱定慧。

今日,当我们恭敬瞻仰着老人家,环绕于无数大众的讚叹拥戴中;又或透过网路、卫视、光碟,浸润于老人家活泼善巧、深入人心的讲席开示中,不妨细心体会这位长者「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真实慈悲。那是一种基于真诚、清淨、平等、正觉的无尽慈悲;历经百折万苦而不挠,屡遭疑谤轻辱而不退。正是这份真实无尽的慈悲,成就了老人家圆融无碍的智慧辩才。正是这份百折不挠的慈悲毅力,使老人家历经万苦,始终步履轻健,为世界和谐而不辞奔波劳苦。也正是这份无私无我的慈悲襟怀,令老人家屡遭疑谤,仍旧高瞻远瞩,为众生破迷启悟而不厌谆谆劝导。

法师学贯儒佛诸圣大道,通宗通教,圆说无碍;又于天文科技各类知识涉猎广博,善取各宗教文化教育之精华;其心量广博、睿智洪深,尤其是那份「举世不见知而不悔」的襟怀,实非浅薄之辈如末学所能探究于万一。今仅从有限的认识中,将其平日讲学的重要概念,简略归纳浅述。虽不免管测蠡见之陋,仍愿怀抛砖引玉之忱,尝试从较全面的角度,向这位年龄跨越世纪,心量跨越宗教,智慧跨越古今的长者学习。更重要的是,希望藉由这位长者的言行身教,让我们开阔视野,对圣贤智慧的教育有正确认识,深入理解,进而效法实践,共享人生本具的真善美慧。

一、何谓佛陀圣贤 二、认识佛陀教育 三、实学力行大用  四、手段与时俱进 五、首要培育师资 六、慈济普利群生 七、华严多元和谐


一、何谓佛陀圣贤

现代人一提到佛、菩萨、神圣,或感莫测高深,或与迷信、虚构联想一处。老和尚简易详明的解说,确实令人发聋振聩:

「佛」不是神仙,佛是人。佛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从释迦牟尼佛一生传记裡看到,释迦牟尼佛就像中国人所讲的「圣人」。圣人的条件,是对宇宙之间一切人事物都能通达明瞭;换句话说,他是个明白人,样样明白,事事明白,不迷惑、不煳涂,称为「圣人」。如果对一切人事物不明白、不了解,就称为「凡人」。

我们从中国造字六书来看,「圣」下面从「壬」,象人在土上,壬然而立。所谓圣者,挺立人群,咸通事理,故从壬声。从耳者,非任耳也。言心通万物,若耳通圆音。故闻声知情,于事无所不通曰圣。所以「圣」的意思,是象徵此人心通诸法实相,从口宣演,挺立于六道十法界,帮助众生破迷开悟。

甚么是「神」呢?六书的定义:「聪明正直是谓神」。「神」的一边是「示」;示这个字的写法,上面是两横,上横短,下横长,这是古代的「上」字。上指的是上天。下面有三条,是垂象。所以「示」的意思,古人讲「上天垂象」,现代人所谓的自然现象。「神」的右面是个「申」字,用篆字写起来,像个网一样有三道关口,三道关口是障碍。这一竖像把宝剑,能破除三层障碍,通畅无阻,所以「申」代表通达。这三层障碍,是中国圣人所说的物欲,也是佛门裡所说的妄想、分别、执着。由此可知,「神」 这个字的本意,是能破除物欲(格物),放下妄想、分别、执着,通达明瞭一切自然现象。所以神是智慧、明瞭,而非迷信!

中国人尊称通达宇宙真相者为「圣贤」,在印度,则称之为「佛、菩萨」。佛、菩萨、阿罗汉等名词,都是梵语音译。能彻底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对一切万法性相因果事理圆满通达者,称之为「佛」。「菩萨」能放下分别、执着,虽通达尚不圆满。若仅放下执着,通达的程度更次一等,则称之为「阿罗汉」。

如果用学位名称来看,佛好比博士,菩萨好比硕士、阿罗汉好比学士。所以佛、菩萨、神圣、贤士都没有迷信的色彩,而是真正通达事理,值得我们效法学习的好榜样。

老和尚常说,释迦牟尼佛当年捨弃王位,是因彻底了解,希望帮助众生获得幸福安乐,唯有教育,圣贤伦理道德因果科哲教育,不分宗教族群,有教无类的仁爱和平教育,才能真正办到。这与中国圣王「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理念不谋而合。古圣先王深知,武力、军事、文化、经济、政治等手段,可以做为伦理道德教育的辅助,若做为主要手段,很难圆满达到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目的。所以,释迦牟尼佛放弃王位,一生从事于多元文化的义务教育工作,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从无间断。

正如孔老夫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希望得遇明君,施行仁政的理想抱负。遗憾始终因缘不具,只好返乡教学。五年后与世长辞。然而夫子这五年教学的影响力,的确远超政治、族群、经济的力量,跨越古今中外。不仅后人尊称其为「素王」、「至圣先师」,即使在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若提起古今中外帝王将相,未必人人认识;但提到孔老夫子,连西方人也不得不衷心佩服。这就是伦理道德教育的伟大力量。这是一股来自心灵深处至诚无妄的呼唤,是人人自性圆具德能的畅流,而非圣贤佛菩萨制定的约束规章。所以能超越时空文字,与天地万物心心相印。尧舜文武孔孟诸圣一脉相沿,与日月同辉。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圆满显发,则光寿无量。

二、认识佛陀教育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形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 第十三章》因此,老和尚从出家以来,最重要的一桩事,即是为佛教正名。

1. 性质:

「佛」是觉悟、智慧的意思。最可贵的是,这圆满的智慧觉悟,是一切众生平等具有,人人都可证得;换言之,人人皆可成佛。此事无关言语文字,关键在于彻底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三千年前在印度,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最好证明,之后一千七百年在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也为我们示现最好榜样。

释迦牟尼佛开悟证道后,第一句话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由此可知,佛陀所证得的圆满智慧、德能、相好,是一切众生;不仅是人类,包括最微细的蚂蚁飞虫,造极重恶业的地狱众生,自性德能都是平等圆满具足。释迦牟尼佛不比我们多一分,蚂蚁小虫也不比我们少一分。但为甚么我们今天和佛菩萨的智慧、德行、相貌、享受等,相距这么远呢?佛说了:问题就在于我们有严重的妄想、分别、执着,所以相貌、福报、智慧、德行远远比不上佛菩萨。蚂蚁飞虫、地狱众生的妄想、分别、执着比我们还重,因此受用更不如人道众生。

老和尚说,佛陀教育,是教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做个顶天立地大丈夫的真实教育。是教导众生回归自性,显现真我本色的智慧教育。修行,是修正错误的思想行为,也就是放下分别执着的过程。证道,则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恢复圆满智慧德能的成果。

一位名为晓恩的ji 督徒,在一篇题为「佛教的疑惑」的文章中说:「淨空法师说佛教是佛陀教育,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现代的佛教至少有四种不同的形式存在:第一、传统的佛教,就是佛陀教育。第二、宗教的佛教,佛教本来不是宗教,现在变成宗教了。第三、佛学,佛教变成学术,变成哲学了。第四、邪门外道的佛教,这是最近三、四十年才出现的,那是非常的不幸。中国佛教把小乘捨弃了,以儒道来代替小乘,特别是以孔老夫子的德行与道家的因果教育,作为我们入佛门的根基,是中国大乘佛法的特色。淨空法师好像是释迦牟尼佛的亲传弟子,最瞭解佛教的真意。」

(ji 督教网页
http://www.godoor.net/text/ziliao/fyzl09.htm其他信仰之门--佛教的疑惑)

2. 内涵:


老和尚常说,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从时间来说,包括过去、现在、未来。就空间而言,从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不分国家、族群、宗教,含赅无限维次的空间。

民国十二年,佛学大家欧阳竟无先生曾于当时的第四中山大学(现称南京师范大学)发表一篇讲演,讲题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当时在中国引起相当的震撼。

为什么说「佛法非宗教」呢?老和尚解释,在宗教裡,上帝和人民是「主僕」、「父子」的关係;上帝创造万物,人民不可能成为上帝。佛门所说的「宗教」,『宗』指禅宗,『教』指教下,是各种不同学习法门(方法门径) 的总称。

「佛法非哲学」。因哲学中必定有能所、有对待,故有唯心、唯物之说。而佛法说明宇宙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则「能所是一」、「心物不二」,绝对没有丝毫分别对立。

欧阳先生的讲题,虽未总结佛法到底是甚么,但从先生的讲演内容中,可以体会到,佛教确实是教育。老和尚从五十年的学习体会中,更明白指出,佛教非宗教,却是圆满融摄伦理、道德、因果、科学哲学等教育,且达到此五种教育最高峰的至善教育。

3. 效果:

老和尚常说,佛法教学的效果,是帮助一切众生化敌为友、化恶为善、化迷为悟、化凡为圣。真正努力实践,小则转变个人命运,离苦得乐,中可化解所有矛盾冲突,解决种种複杂问题,落实和谐世界;大能真正脱离生死轮迴,与法界众生共享永恆圆满、真善美慧的幸福人生。特别处于现代社会,小自个人、家庭,大至国家、世界,充满矛盾冲突、忧悲苦恼。佛法乃至一切宗教圣贤伦理道德教育,确实如欧阳竟无先生所说:「而为今时所必需。」

4. 修学:

老和尚在二ΟΟ七年应邀于「国际儒学联合会」的讲话中谈到:

「儒释道三家,在古代都不是宗教,而是教育。且三种教学早已融合为一体。儒家伦理的教育;道家因果的教育;佛家圆满的教育,一般人自幼都奠定了基础。根深蒂固,然后一门深入,十年薰修,古云『十载寒窗,一举成名』,这是事实,也是我们自己亲眼所见的。

教学的总纲领,儒家讲得简要详明,就是《三字经》上前八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教学首先肯定『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圣贤教学的理念从这裡产生。『苟不教,性乃迁』,教学的实质、施行,就是根据这两句话。如果不教,众生的习性与本性决定是愈离愈远;本性是本善,习性是不善,换句话说,就是学坏了。所以「教之道,贵以专」,这一句比什么都重要。人之能成为圣贤豪杰,没有别的,就是专。教是专,学也是专,这个专字就是佛家所说的戒定慧,教学不能不重视。

至于儒释道的三个根,如十善业道,跟佛的藏经,我觉得份量应该是平等的,为什么?十善业道经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学、所修、所教、所传的根本,也就是佛陀教育落实在人们生活中,全部《大藏经》的生活化,《大藏经》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就是《十善业道》。《弟子规》应当跟《儒藏》是等量齐观的,《感应篇》跟《道藏》也是相等的。我们要这样的重视这三个根,尊重这三个根,认真修学这三个根,再把它发扬光大。具足三根的修养,即是养成圣贤的基本条件,然后专攻一门,长时薰修,决定有古圣先贤同样的大成就。」

由上而知,老和尚苦口婆心劝导学佛同修应重视《弟子规》、《感应篇》和《十善业》,【出家众再加以《沙弥律仪》】,做为最根本首要的持戒基础。这是针对今日众生根性,落实释迦牟尼佛「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教诲的真实教诲。同时这三门基础,也是世出世间一切学问事业成就必备的基础。是落实「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不可或缺的真实教育。简单明了,极具实用。

5. 原则: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老和尚常说,佛法的精神是教我们觉悟。修学的总纲领为:「觉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三句话。在手段方式上,强调本土化、现代化,与时俱进。无论在甚么地方,均不改变当地本有信仰,仅帮助人们提升原有信仰的本质与内涵。例如,对拜神者,佛把神的真相完全说明白,让我们敬仰神之德,效法神的聪明正直,这就化迷信为智慧的教育。

非常明显的例子,佛法在公元六十七年,汉明帝正式迎请进入中国。两千多年来,与中国文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原因是佛教一进入中国就中国化,无论在服装、建筑、文化思想、生活习惯、道德理念,它与中国完全融成一片,所以中国全民接受它,容纳它成为本土文化。由此可知,佛教对任何国家民族的态度,是绝对尊重本土,完全没有与本土对立,它讲究的是圆融一体。

老和尚也常举例,佛教传到西藏,比中国汉地要晚六百年,是唐朝文成公主带到西藏去的。但在佛教传入之前,西藏人民有自己的宗教,他们所拜的鬼神很複杂。佛教传过去之后,完全接纳这些神,连宗教仪式都不改变,但在讲解其内涵时,融合以「觉、正、淨」 的佛法精神,提升了其原有的信仰素质。何以故?须知西藏人民信仰当地宗教已经多年,根深蒂固,如果佛教反对它、排斥它,就无法在当地立足,利益一切众生。由此可以体现佛法平等圆融的慈悲智慧。

6. 归向:广说诸经,指归极乐

正如大部分同修所了解,老和尚讲经最大的特色之一,在解门上,广说诸经而处处指归淨土,圆融无碍。于行门中,则普劝大众断恶修善,以念佛求生西方为最重要的大事。
在五十年如一日的教学生涯中,老和尚不尚谈玄,专重实质。无论是上台讲经,或于生活閒谈中,均能旁徵博引,说理精确,善于结合科学,巧用比喻,将佛法中许多深涩、奥秘、或令人误认为消极的概念,深入浅出的为大家介绍。尤其对淨土宗的性相因果,讲得极为透彻切要,活泼务实,教理教义,圆说无碍。不仅对淨土法门的弘扬,影响深广,在当今佛教界,乃至世界宗教、学术界,都获得高度的肯定。「依梵网菩萨心行,修自性觉正淨法,入华严无碍境界,住弥陀寂光淨土。」可说是他老人家毕生自行化他的修学心要。

三、实学力行大用

老和尚讲经至今已五十年,无论是对自我的要求,或是教导后学,都特别强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身教重于言教,真正实践才得真实利益。和谐世界,必须从我心做起。仁慈博爱,必须从谦卑柔和做起。

老和尚曾应邀访问牛津、伦敦、剑桥等着名学府,与中外汉学研究院的教授、研究生进行交流,非常欢喜。深感今日学者虽热心于汉学,然多仅止于学术讨论,难得真实受用。所以老和尚于教学、聚会、讲演中,时常强调「儒学、道学、佛学,与学儒、学道、学佛」两种概念迥然不同。「圣哲的仁慈博爱,必须靠学习者本身的言行思想,落实于处事待人接物中,才能真正发扬光大。神圣典籍的教诲,也是让我们从转变自己做起(如孔子之四绝:毋意,放下妄想;毋必,放下分别;毋固,放下执着;毋我,放下自私)。立志做圣贤,应当先从自己内心深处化解对一切人、事、物的对立与冲突,才能体会『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真实义。」

二ΟΟ五年老和尚在家乡中国安徽成立「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做为实验区。该中心以培育师资,推动全民道德教育为宗旨,预期中,希望三年能见成效。然而中心教学不到半年,已达唤醒人民良知良能之效果;汤池小镇八万居民,淳朴民风显着提升,成果实为始料所未及!细究中心教学实验成功的主要关键,正是中心的老师们能身体力行,认真落实《弟子规》的教诲。故其谆谆言教,自然深植民心。证实中国古人所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教学为先」的真理。

四、手段与时俱进

1. 开放版权,大量印赠典籍光碟

数十年来,淨公老和尚秉持「惠以众生真实之利」,「重教于珍,轻金若块」的操守,不随潮流,开放版权,创「免费印赠经典善书,流通影音光碟」之风气。鼓励同学们在「不应擅改文字,扭曲内容涵义」 的原则下,无条件赠送各地需要经典善书法宝的人士。在他老人家的倡导下,一九六二年「华藏法施会」成立,一九八五年一月「佛陀教育基金会」正式在台北成立。多年来,全球陆续有一百多所淨宗学会成立,均是受老和尚的教化感动,在「阐明伦理道德,推广佛陀教育、弘扬淨宗法门」的宗旨下,出版佛门经典、历代祖师大德着作、儒家《四书》、《五经》等各类珍贵文献,发行讲经光碟。这些免费赠送的文献法宝,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虽无确切统计,但从一九九八年,世界各国接受「佛陀教育基金会」赠送法宝的团体达两百多所,经典总数达到两万八千多箱(一百七十馀万册),可窥见一斑。又如一九八九到一九九五年,老和尚赠送中国大陆《大藏经》(每套一百册)达八百部以上,九三年致赠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全国重点高校《四库荟要》(每套五百册)或《四库全书》(每套一千五百册)。九九年再捐献给大陆佛教界《乾隆大藏经》五百套,同时向东南亚佛教界也捐赠五百套。其馀对欧亚美非澳等各洲国家图书馆、高等学府、宗教各界与寺院道场所赠送的《大藏经》一万套、《四库全书》一百套、《荟要》四十九套等,均是无条件提供,以为世界多元宗教文化交流、有志之士学习研究所珍藏使用。

老法师常勉励同学:「人家送我书,我第一个先看版权页。如果版权页印上「版权所有」,我也不浪费时间去看它。『版权所有』这代表他心量很小,写得再好,也出不了那个范围。如果看到版权页是『欢迎翻印』,没有版权,这个我很欢喜,一定会从头把它看完。这是说明我们学佛应该念念要学佛菩萨,学佛菩萨的大慈悲心,『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无缘是『没有条件』,全心全力的帮助众生,利益众生。」

在弘护正法的道路上,充满着无数毁誉讚谤。老和尚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改其「但开风气不为先」,「随缘尽份、绝不攀缘募化」的风范。坚守《梵网经》 「不作国贼、不谤国主」,《璎珞经》「不漏国税、不犯国制」之行持。孑然一身,唯以「敦伦尽份,閒邪存诚,老实念佛,求生淨土」自励自勉。

2. 採撷金句,鼓励大众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