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道德经》:读懂这几句至理名言,人生便可顺畅无阻,前途不可限量!

《道德经》:读懂这几句至理名言,人生便可顺畅无阻,前途不可限量!

道德经

读懂这几句至理名言,人生便可顺畅无阻,前途不可限量!


道教


《道德经》以“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倘若真正读懂《道德经》中的这几句至理名言,便可让人生顺畅无阻,前途不可限量。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真实的话因为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所以不美妙动听;美妙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不可信。

好话不中听,正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如果别人对你说了令你难受的话,别急着跟人家翻脸,先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无愧于心,然后再想想,人家说的有没有道理,我是不是真有这个缺点?如果有,改掉就是了,即便没有,也无所谓,就当给自己提个醒。

不中听的话其实往往可以让我们看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反倒是如果有人在你跟前,尽挑好听的说,那你可要当心了,这种人靠不住。

别人奉承你、夸你,很多时候不过是客套礼节,心里不定怎么看你,这些好听的话,就当耳旁风好了,别当真,无需在意

表面客套还算好的,有的甚至是在打你的注意,引你上当,诱你上钩。你如果飘飘然不知所以,那就容易被人牵着走。

只有你的家人,多年的知己才会由衷赞美你,其他的场合,其他的人,在你面前甜言蜜语,不外乎两种情况,要么口是心非,要么有求于你,这时候你就要当心了。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进谗献媚,不安好心。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行为善良的人不善于用言语自辩,爱用言语自辩的人不一定善良。

时代越喧嚣,越会把善辩当本事,殊不知,刚毅木讷是君子,巧言令色是小人。


一个人的修养,从谈吐开始,巧舌如簧,必非善类。

古人说:“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张利口,可以活死人,肉白骨,颠倒黑白,粉饰是非。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言语不可不慎,口舌不可不防。

春秋时期,孔子执政鲁国,只严判过一人,名叫少正卯。少正卯能言善辩,甚至连孔子都自愧不如。他用一套歪理邪说,广收门徒,蛊惑天下,鲁国一时间分崩离析。为避免流毒于世,孔子下令处决了他。而少正卯的罪名,只有四个字——“巧言乱德”。

天花乱坠的言辞,未必有真知灼见的智慧;唇枪舌剑的雄辩,只会挑拨蠢蠢欲动的人心。

能说服别人的不一定是真理,舌灿莲花的也不一定是善人。

寡言有益,善辩无功,真正的善意,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口若悬河就会信口雌黄,心如止水才能言必有中。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


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卓越的人,从来不为自己谋私利,而是把自己的利益融入到群体,站在他人的角度去为他人思考,不存私心,这样自己也会更加的充实。


在帮助别人时,不能看作是一个单向的付出,因为做这些事情时,在帮助别人解决了实际问题的同时,从这个过程中享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他人中间给自己树立了好口碑,得到了他人的好感和拥戴,这些就是做这件事的意义所在。

有一个成语叫“将心比心”,只有当一个人产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意识,并用这个意识催动自己的行动,愿意成全他人,那么,迟早会得到他人相应的回报。

想要实现合作共赢,就要做到不藏心眼,不耍小聪明,不贪图小便宜,谁也不傻,吃亏上当的往往是那些爱占小便宜的人。

在一个团队里面,你能够不藏心眼,实实在在做事,不计得失,你就一定会脱颖而出。

作为领导者,是不需要为自己谋私利的。团队发展壮大了,你的利益自然就实现了。

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上,同样也遵循着这样的法则。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了解他人的人是智慧,能了解自己的人是聪明。

别人身上的毛病缺点,我们往往看得很清楚,可自己身上的毛病,却很难察觉。所以说,能够知道、了解别人,顶多算是个聪明人;能够清楚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内心,那才算是真正的智慧。

认识你自己,了解你自己,才是幸福人生的第一步。


我到底真正需要说什么,我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能不能站在客观的立场给自己一个真实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自己满意与否,要不要改进?

你把这些想清楚,然后再考虑什么事业,爱情,人生。这样,你的路就好走许多,你走的路也顺畅许多

我们自以为看透了世界,看穿了别人,懂得很多很多的道理,却为什么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了解了外面的一切,却丝毫没有了解自己。

每天急着和外界争执,和别人辩解,从来没有好好静下心来,和自己认认真真的来一次对话,没有和自己的心灵认认真真的沟通过!所以,好像什么都懂了,但是,一点都没有照着做

想要做到“自知”就要经常修为自身,躬身自省,常与内心世界交流。

就如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说白了,要真正做到“自知”,就是要真诚坦然面对自己的一切,不带任何虚伪与自欺。

人一辈子,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多少人是因为没能正确认识自身,高估或低估了自己,最终做出错误抉择,一败涂地。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