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庄子:人间法则就一条,懂得的人,不被世俗和外物所困!

庄子:人间法则就一条,懂得的人,不被世俗和外物所困!

庄子


人间法则就一条,懂得的人,不被世俗和外物所困!

道教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人世间,这个人世间遵守什么样的法则?你想过没有?

《庄子》为我们总结了人间法则:“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

如果我们的为人处世,可以遵守这个法则,不固执一方,就可以减少外界人事物对自己的伤害,从而保全自身,超脱世俗。



一、不偏执一方,懂得灵活变化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乾坤、天地、男女、成败、对错、得失、福祸、有无……阴阳对立,依存,相互转化的太极世界。太极的二元性,就意味着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主旋律。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就必有离散;有成功,就必然有毁弃;有棱有角的,就必然被挫伤;有尊位的,就容易招来非议,人红是非多;有所作为的,就一定会有所失去……这就是人间的法则。

当我们懂得这个法则,就能理解世态和人性。

做事失败的时候,不灰心丧气,而是看到“失败和成功”是互相转化的一对,继续努力,调整方法,成功迟早会到来。

当招人非议的时候,不盲目生气,能看到要么是自己德行不端,要么是自己太红招人嫉妒,从而调整自己。

在自己很得意的时候,不能得意忘形,因为“福祸相依”,现在的福,可能潜伏着另一个祸;而现在的祸,可能又是另一个福的因。

这个世间,就是二元对立,和转化的法则,明白这个规律后,人就不会执着一方,因为执着的东西,总会随着时间和事态而发生转化,而是懂得顺应规律,等待时机变化,灵活应对。这样的人,就不被世俗和外物所困。



二、保持“虚己”的状态,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你


庄子举了一个经典例子:

两只船并渡河,有一只空船碰撞过来,即使是心胸狭窄的人,也不会生气。如果有一个人在那只船上,这边的人就会赶紧喊:

“赶紧撑开,赶紧避让!”

喊一次对方没听到,再喊一次对方还是没听到,第三次就一定会骂人。

刚才不生气,而现在生气骂人,原因就是刚才船上没人,现在船上有人。如果人能像空船一样虚己游于世上,那谁还能够伤害他呢?

庄子这个例子,让人幡然醒悟。

《易经》中说,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谦虚,一直是古人强调的处世法则。

庄子进一步用故事,说明“虚己”的重要性。对现代人来说,“虚己”最重要的是谦虚自己,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

别人骂你,如果你把自己看得太重,就会很生气,感到对方冒犯了你,侮辱了你;如果你不把自我看得太重,人家骂你,你不当一回事,那就无所谓。你不在意,不上心,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到你。

这就是“虚己”的境界。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