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人生要懂得知止:止住贪念,止住烦恼,止住悲伤!

人生要懂得知止:止住贪念,止住烦恼,止住悲伤!

人生要懂得知止


止住贪念,止住烦恼,止住悲伤!

道教


人这一生,其实都在自渡。

走过漫漫风雨人生路,行至中年豁然时,才会真正明白,真正的智者,贵在知止。

内心做得到收放自如,才能构筑一个自洽的精神世界。


一、止住贪念


这世间最干扰人心的,莫过于一个“贪”字。

因为有了贪念,欲望的牢笼则会困扰人心。真正聪明的人,及时清除内心的欲望,时刻保持内心的清净。

从前,有个农民打算买一块土地,他打听到有个人想卖地,就赶到那里去问问。

卖主告诉他:“买我的土地是很划算的,给你一天的时间,你用自己的脚步能圈出多大的土地,都只需要一百两银子。但是如果天黑之前回不到起点,就连一寸土地都得不到。”

农民果断答应了,交付了一百两银子,接着就开始马不停地赶路。

在内心欲望的驱使下,从清晨到黄昏,一刻都不愿意歇息,企图圈出很大的土地范围。

眼看着太阳即将落山,农民的心里开始着急:万一天黑之前赶不回原点,那可就连一寸土地都没有了!

尽管他拼命地往回奔跑,路途茫茫,农民终究是在未到达原点时就累得倒下了。

人性中最大的弱点,就是永无止境的贪念。

当你控制不了内心的欲望,心灵就无一寸清净之地。

面对时常而来的欲望之诱惑,只有随时止欲,才会拥有轻装上阵的人生。


二、止住烦恼


烦恼由心起,凡境由心造。

人生在世,总会被种种烦恼困扰。

若是心存宁静,则无烦忧之事;若是心存善念,则无可憎之人。

从内心止住千般忧虑,世间烦恼的杂音便会从你的耳边消失。

传说有个道士,每当他准备打坐时,都觉得有个大蜘蛛趴在他的肚皮上,他每次都因此恼火,根本无法静下心来修行,无奈之下只有向师父求救。

师父告诉他,再被蜘蛛干扰时就拿一支笔在那个蜘蛛身上画个圈。道士照做后果然安然入定了。

可是,待他做完功睁开眼睛发现,那个圈其实是在自己的肚皮上。

道士恍然:烦恼并非来自于蜘蛛,而是源于自己的心不够静。

很多时候,我们都如同那个修行的道士一般,总是将烦恼的根源归结于外界外物,却不曾思考自己是否做到了心静。

烦恼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人生短暂,何必自寻烦恼!

真正的无忧,不在于耳边无声,而在于内心安静。唯有止住内心的不平静,才可走出被自己圈住的“烦恼地”。


三、止住悲伤


心学创始人王阳明言:“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人生在世,没有谁的路途是一帆风顺的。

应对挫折最强大的力量,不是外界的转机,也并非别人的帮助,而是来自你止住悲伤和丧气的韧劲。

面对的环境越是糟糕,越要守住内心,境转心不转,才是炼心之道。

王阳明先生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再一次会试落榜。在发榜现场,很多落榜的考生痛哭不止,唯有王阳明神情淡然。

众人皆以为王阳明伤心过度,纷纷前来劝导,试图帮他打开心结。

可王阳明却笑道:“你们以落第为耻,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真正体现一个人心性修养的,是遭遇不顺时的表现。当挫折来临,任你千般悲伤都无济于事,反倒只会影响了心绪。


假使你够聪明,那就学会止住悲情,别让坏情绪遮住了前方的万丈光芒。

《小窗幽记》云:“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当环境复杂如花繁叶茂、柳密如织时,能够保持内心从容的,才是有手段的人;在狂风骤雨中能够站稳脚跟的,才真正体现一个人的修为。

知止,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止住贪念,才能够不为诱惑所动,内心才会坦然;

止住烦恼,才会清除内心的繁杂,从而获得人间好时节;

止住悲情,才会厚植宽宥和仁爱,去传递温暖向善的能量。


懂得知止,才能解开心灵的枷锁,精神世界才会更加广阔!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