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我们应该怎样去积功累德?

我们应该怎样去积功累德?

我们应该怎样去积功累德?




    自从四川前方的抢险救灾战役打响以来,后方的人民在密切关


注的同时,纷纷以各种形式参与支援,有条件的人积极争取到前线

参战,暂时没有参战条件的人,则纷纷奉献爱心。其中捐款捐物就

是一种最常见的形式,上到几千万的捐款,下到几角钱的捐款;上

到几吨重的物资,下到一件棉衣,无论数量多少,都充分体现了捐

助者一份真诚的爱心。

    有很多朋友咨询,有没有好办法让他上前线。他说他整


日整装待发,但已有两批战友奔赴前线了,而他还是没有争取到这

个机会,为此很焦急苦恼。我劝他还是安心等待,不放弃争取,如

果有机会就上,没有机会则留在单位做好本职工作,后勤工作也需

要人来做,做好后方工作也是对前方的有力支援。

    还有的网友以不客气的口吻强行“劝”别人捐款,原因是她是


在工作单位光明正大排队捐款的,而没看到别人单位公开组织的捐

款活动,便以为人家没有捐款,所以“满腔热情”地“鞭策”别人

捐款。这种热心的行为虽说也是一片好心,但其实却非常幼稚可

笑。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讲,爱心是发自内心的,是非常情愿的,是


一种慈爱的表达,并非强拉硬拽的。奉献爱心的形式多种多样,渠

道也有多条,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计的献计……只要是在

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心竭力就已经算是“尽职尽责”,很值得称

颂了,并不在乎是以什么形式,或捐助的数额多少。大款的几千万

值得称颂,小学生的几角钱同样值得赞美,从爱心这个角度来看,

小学生的几角钱与大款的上千万是同样的功德。

    说到功德,正好可以与目前的捐助联系起来。功德这个词,本


来是佛教用语,是积功累德的意思。那什么是功,什么是德呢?

    佛学专家是这样解释的:“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


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

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

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

曰德。’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

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所以我们明白了,功德的意思是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


报。

   通俗地讲,功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普通大众做善事的功劳和恩


德,二是指佛教徒行善、诵经念佛、为死者做佛事及道士打醮等修

为的功劳及果报。

    比如我们参与抢险救灾,为灾区捐助,为死难者祈祷等等,这


些都是功德。再细一些讲,我们所做的一切形式的奉献是功劳,而

这些功劳会记到自身的账上,这便是德。即是“施物名功,归己曰

德”的原意。所以我们今天为灾区奉献的一切,其实都不是“无

偿”的,而是“有报”的,在救助别人的同时,我们也积功累德

了,会得到福报的。

    不过我们在做功德的时候,并没有祈求得到福报,只是一心一


意为了救助别人,所以这种功德是伟大的,长期的,无量的,尽管

我们没有用心地去祈求福报,但这种功德却会自动记在自身的账

上。相反,如果我们在奉献爱心时祈求日后得到福报,那这种功德

便是狭隘的,暂时的,有限的,也许会得不到什么福报的。

    民间常说的积阴德,就是说在奉献爱心时,不但无所祈求,而


且不留姓名,这便是积阴德,这种阴德会得到大福报。如果在奉献

爱心时乐于留下姓名,宣扬自己的功德,这便是“明”德(或称为

阳德),这种“明”德所获得的福报就小多了。

    所以我们在抢险救灾与日常的慈善活动中,要明白如何去奉献


爱心,要多积阴德,而尽量不要去宣扬自己,或是去强求别人。

    其实在这次抢险救灾的战役中,我们已经看到很多这种不留姓


名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了。不但前线的人们在不畏牺牲,无私奉献,

而且后方的人们也在踊跃参与。他们或亲自到慈善机构捐款,或从

银行汇款,或在网上捐款,或用手机短信捐款;或用各种形式为灾

区人民祈福,有的参与网上的祈福,有的在家里的佛堂祈福,还有

的去寺庙与法师一起,为死难者做法事祈祷等等,很多捐助与祈福

的活动,都是以匿名的方式参与进行的,这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是

很值得我们效仿和称颂的。

     让我们把最真诚无私的爱,奉献给灾区人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