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蔡礼旭:把别人的过失,放在自己纯净纯善的心中,那是最傻的

蔡礼旭:把别人的过失,放在自己纯净纯善的心中,那是最傻的


师长曾经有提到,他说最傻的人是什么人?什么人是可怜悯者?就是把别人的过失,放在自己纯净纯善的心中,那是最傻的。我们听完这句话之后怎么办?要不要再做傻事?不要,当下怎么样?放下,绝对不把别人的错、过失放在心上,当下就要弃舍。但是有时候我们想想,这些念头跟了我们很久了,就好像一个人背了一包很臭的垃圾,人家一看说你背的那包是垃圾,他一看真的很臭,马上要把它扔出去,突然又把它拉回来,他说它也跟了我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真的,那个叫“认贼作父”,认烦恼贼作父亲,这种傻事怎么能干?所以心里常保纯净纯善。

  事实上,我们冷静来看我们这些古圣先贤的行仪,都把这些精神演得非常的彻底。比方明朝有一位冯氏,她嫁给了她先生,她先生叫吴子桂。她嫁过去以后,因为婆婆是先生的继母,而先生有两个兄弟,三兄弟。继母嫁过去之后要照顾这三个前妻的孩子,自己又没有生,所以她很辛苦地付出。自己又没有孩子,难免心理上也是会比较不平衡,对她的先生就非常的严苛。虐待她的先生,对她也很不好,但是这个媳妇一点都不生气,她只是非常温柔顺受,绝对不给她婆婆顶一句。因为她嫁过来的时候,她很清楚嫁过来的初心是什么,我嫁过来的初心是要让我先生的家族更兴盛,绝对不是要嫁过来跟婆婆过不去的。在顺受的过程,她是坚信“人之初,性本善”,所以都是我德行不好,都是我的孝道做得不够彻底,所以我的婆婆没有感动。你看她这些信念非常的坚定,她就有源源不绝的力量存在。

  后来好到邻里乡亲看不下去,媳妇这么好,婆婆这么恶毒,就要到他们家来骂这个婆婆。这个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媳妇可不可以,“太好了,我终于要翻身了”,能不能这样?媳妇看到这个情况,赶快冲出去阻止她这些邻居,她说:“你们不可以这么做,都是我做得不够好,你们绝对不能说我婆婆的坏话。”你看当我们去劝这个媳妇,人家媳妇说这样的话,我们还有什么话好说?都被她劝退了。

  她的先生有两个兄弟各娶了太太,所以有三个媳妇,另外两个受不了要去自杀,她就赶快跑过去劝这两个妯娌,劝完之后说我们一起用诚心让婆婆感动。这两个妯娌被大嫂给劝回来、救回来,对她就像当自己的母亲一样看。所以我们看到冯氏,她时时都是以什么?大局为重,她都是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甚至于她婆婆为什么脾气会这么大,原因在哪里她都很清楚明白,她都很能体谅。后来她们三个人的诚心就把婆婆给感化了,之后一家就和乐。诸位朋友你看,她坚持这一份孝心,把她的家庭兴盛起来,甚至于往后的子孙都会以她们为榜样。假如这时候她是意气用事,跟婆婆过不去,那就人仰马翻了,整个家庭,以至家族的命运,就会是天壤之别。所以我们有了这些态度,才能真正把人生的好戏,在自己的人生当中演出来。

  诸位朋友,我们有没有人生走了一段路,突然回过头来看,“我这几年真是没有白走,内心非常的踏实,我对得起我这几年的岁月”,大家有没有走过这样的人生道路?这样的人生道路,我是遇到师长的教诲之后才有这个感觉,不然以前蓦然回首是什么感觉?空空荡荡, 甚至于还充满了很多的遗憾。所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人生的好戏,在我的生命当中要一场接着一场上演。

所以确实人要掌握情绪,夫妻相处,所有亲人之间相处,言语要谨慎,往往冲突都是这个嘴巴没守好。比方说先生哪里不好,到处讲,讲到最后全天下都知道,他是最后知道的,等他知道,可能都很难收拾,你不给他面子。但是假如他有不好的不讲,有好的讲,这个话从他的亲朋好友又传到他的耳里面去,他的良心会想,我这么多不好,我太太都不批评,还在人前人后夸我的优点。人又不是自甘堕落,他一想,我这么一点,太太都懂得珍惜、懂得欣赏,我应该做得更好才对。不是情绪,而是要唤醒人的惭愧、良知,这样才能彼此更好。不只夫妻是这样,所以为什么老祖宗教导不言家丑,家丑不可外扬,一个人家里不好的事讲给别人听,人家会不会更尊重我们?不会,讲了反而是自取其辱。但是假如是好朋友跟你倾诉,希望你给他一些意见,这个又不一样,他是好朋友,你一定要让他更提起理智来面对这些情况。所以好朋友告诉你,你可要有道义,不能再给人家讲出去。你可不能听完以后,就找个人,「我跟你讲,你不要跟别人讲」,然后那个人也「我跟你讲,你不要跟别人讲」。到时候因为你把朋友的隐私传出去,那这辈子朋友关系就破坏掉了。

  恭摘自“2009年幸福人生讲座企业营—家和万事兴”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四集)2009/3/13 台湾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