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说所有如来入此尘世的真正原因

佛说所有如来入此尘世的真正原因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

  【佛经介绍】《法华经》为释迦牟尼佛涅槃前在王舍城灵鷲山所说,主要讲述“开权显实”、“会三归一”,融会三乘为一乘(佛乘)。以“声闻”、“缘觉”二乘为方便权说,“二乘”终究要以成佛为最终目标,祖师赞为“成佛的法华”。

  【佛经原文】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法华经》

  【经文解释】释迦牟尼佛告诉舍利弗,什么叫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为着一切众生的生死大事、种种的业报因缘,所以才出现到这个娑婆世界上。

  十方诸佛世尊和释迦牟尼世尊,同样的是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最大的希望,就想令众生得到佛的知见。开佛知见,就是对“关上佛的知见”来讲。我们佛的知见这个门,从什么时候关上的呢?就是从有无明那个时候;所以现在再把它打开。什么是佛知?就是我们一切众生共有的一个心,这个心具足佛的智慧,所以佛知也就是佛心。什么叫佛见?就是有佛眼;你开了佛眼,然后你就会洞明一切诸法实相。

  “使得清净故”:没有开佛知见以前,我们一切一切都是不清净;不清净,就是污浊不干净。什么不干净?也就是无明、烦恼、粗惑、细惑,有这种种的烦恼,就令我们性上好像不清净似的。那么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现在为什么不清净了?因为没有开佛知见,就没有得到清净。所以释迦牟尼佛为令一切众生返本还原,开佛知见,让众生得到清净,就出现于世:到这个世界上来。佛到这个世界上来,是以八相成道来教化众生。

  “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佛出世的最大因缘,也就是想要指示一切众生佛知、佛见。指示,也就是令众生明白,明白这佛知佛见本来是自有的,不是从外边得到的。佛教之所以和其它的宗教不同的原因,就是“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这是最平等的。任何人修行,都可以成佛的;你若不修行,当然不会成佛了。不是说我是佛,你不是佛;也不是说你是佛,我不是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都可以成佛的。

  现在佛想指示明白:不是唯独佛才有佛知佛见,而一切众生没有佛知佛见。不是的!一切众生统统都具足有这种佛知佛见,只是因为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没有得到这种的力量。所以,佛为了指示一切众生佛知佛见,就出现于世:到这个娑婆世界来。

  “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指示明白了,但你自己也要觉悟。自己不觉悟,单单听人家这么讲,没有真正的领会到、没有得到;这就是这种知识还不够,没有真明白。领会,就是自己心里有一种真实的领受。现在佛要令一切众生,觉悟自己本有的佛知佛见,所以出现于世:出现到这个世间来。

  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有人指示明白,自己也真正觉悟到这种的道理了,但是还没有证得;现在佛又愿意令一切众生,证得佛知佛见的这种境界。入,就是证得。所以出现于世:出现到这个世界上来。

  所谓佛的大事因缘,就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开、示、悟、入佛知佛见,就会了生死了。生死一了,大事就己经完毕。大事完毕,就没有事情做了,所以佛把这种道理说完了之后,就要入涅槃了!

 为求大智慧而修行者名为菩萨

  【经典介绍】《优婆塞戒经》,七卷。北凉·昙无谶译。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系佛为善生说大乘优婆塞戒(在家戒),并围绕此展开,说明布施等六度波罗蜜。全经内容分集会、发菩提心、悲、解脱等二十八品。其中,“受戒品”为本经的重心,现今居士所受的在家菩萨戒即出自此品。

  【经典原文】善男子!求大智慧,故名菩萨。欲知一切法真实故,大庄严故,心坚固故,多度众生故,不惜身命故,是名菩萨修行大乘。——《优婆塞戒经》

  【经文解释】为求大智慧而修行者名为菩萨,大智慧即大觉,亦即佛智。此为总明菩萨之义。别明菩萨之义为五:

  一、欲知宇宙一切法之究竟真实。此为菩萨求智的动机。

  世人求学问事业,都不外乎求安乐、免苦恼,及求知识得智慧之二种,世人的一切欲望不外此二。而菩萨对宇宙万有、法界诸法的求知,此即最高无上的求知欲,因此可成一切智故。如《法华经》言:“诸法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了知”。

  二、大庄严,即福、智两足尊之谓。

  二、心坚固。发心修行,不免遭遇困难,要心志坚固,才能胜彼私欲,以志向绝对坚固,才能决定今后的趣向。

  四、多度众生,种种菩萨,皆为度生。

  五、不惜身命,菩萨为度生而受身,众生为烦恼牵引而受身。菩萨为度众生入生死海,具足福智庄严,施舍资财,既为度生受身,则如手足头目等皆可施舍,无悭惜心,乃至为度生而施舍生命。

  为什么能够做到如此的布施,因为菩萨真能照见五蕴皆空,即人我已尽,得生忍智,依摩诃般若而度生,以无我相布施自己的身命、资财等,不会有任何的吝惜之心。

  以上的次序为:菩萨为求智慧等而发心,既发心、更须修行,如此方为菩萨,能救度无边的众生。

十方一切诸佛说法说唯一佛乘

  【佛经介绍】《法华经》为释迦牟尼佛涅槃前在王舍城灵鷲山所说,主要讲述“开权显实”、“会三归一”,融会三乘为一乘(佛乘)。以“声闻”、“缘觉”二乘为方便权说,“二乘”终究要以成佛为最终目标,祖师赞为“成佛的法华”。

  【经典原文】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法华经》

  【佛经解释】释迦牟尼佛告诉舍利弗,诸佛如来,皆教化这一切的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所有的一切所行所做,常常就为这一种大事的因缘。这个大事因缘,就是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指示令众生明白,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十方诸佛如来,只以唯一佛乘来教化众生,为所有众生说一切的法,没有其他的小乘。

  若二、若三:若二,是大乘、小乘;若三,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没有大乘、没有小乘,也没有声闻、缘觉、菩萨三乘;那是什么乘呢?就是唯一佛乘。所有十方一切诸佛,他们说法的时候,也是这样子,也是说的唯一佛乘,更无余乘,没有其他的二乘和三乘。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