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修行要增加阳气和正气

修行要增加阳气和正气


现在人通过书本来学佛,如果没有生命体验,很容易看到片段。比如你看到一个人去种田,撒稻谷,浇水,然后长出了许多稻谷。你也去学习,也去撒稻谷,去浇水,结果长的不多,或者死了一大片。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看到全部。你要明白了,人家的田是在南方,是肥沃的土壤。可是你的田不是,可能是沙子,可能在海边,被海风一吹,稻谷全没了。这说明了什么呢,就是基础。

但一谈到基础,很多人就闷了。以为说,要读许多佛教理论知识才是基础。当然,这也是一部分。但是不同。修行要有生命科学。修行要从三个地方下手,生命,生活,人生。三点下手。第一,你要明白生命。

首先,我们是人,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有身体。没有身体,就是鬼了。有身体,我们才习惯说你是有生命的。生命是前提。那么人的身体对人是如此影响的呢。这就要提到了药师法门的一个理论:幻化色身即法身。

很多人会误解了,我出三界,或者成佛后,我就是像神仙一样,没有身体,然后飞来飞去,或者放光,或者经常在空中显灵。但我想,你每次念佛,你都见到佛在你面前飞来飞去,你一定觉得很麻烦。或者突然你念经时,一尊佛跑过来,你一定会吓一跳。所以说,这就是我们通常的意识形态的问题。

成佛是靠人来成的,度众生要靠色身来度众生。你知道吗?你成佛了,你要来度众生,你还是得成一个人来度。不是变成神仙来度,不是变成鬼来度。而是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觉悟的,有慈悲有智慧的人。这样子来度你。

好了,所以你要修行,必须要受到两个现象的制约,一个是身体现象,一个是心理现象。你是佛,但又是人,所以还是得吃饭,屙屎,睡觉。这个是身体现象,心理现象,你就会有喜怒哀乐。这就是正常的。那么你要能操控他们时,你才能算是,生死自如。烦恼减少。

跟各位讲,大乘佛教的祖师,有没有烦恼。一定会有烦恼。因为他有烦恼,他才能度众生。没有烦恼了,他就不想度众生了。佛经说叫留一分无明不破,来度众生的。

佛经的话,很简单。但要修行,就要花费几年时间,甚至几辈子的时间。就像《楞严经》说,心能转物。你要怎么转。身体就是你修行路上最大,最坚固的物,最坚固的妄想。你要怎么转呢?烦恼一起来,一发火,结果肝火过旺,就容易生病,头晕目眩。你看能不能转呢?很困难的。

像佛教中许多经典,对修炼身心,转化身心都有讲到许多。比如最普遍的,禅坐,或者丛林的早晚课的唱诵这都是转化身心的方式。这里面也是生命科学的部分,只是人们很少去研究。而且现在人心很浮躁,修行都喜欢通过大脑来学习。所以理论越学越多,转化身心却跟不上。

古印度的修行中,有很完整的转化人体的四大,以及人体的三脉七轮。比如喉轮健康发达的人,声音就很有磁性,外在的表现就很谦卑。海底轮发达的人,外在表现很踏实,不会漂浮。海底轮有问题的人,和大地的链接就出现问题,常感到不安全感,得不到长辈父母的认可。可见身心是互相影响的。

要修行,先要身体健康。这个健康的标准,不是按照西医检查的标准。中医讲的,起码心要正,然后身体五脏六腑的气场都要很正,这才是健康。

人体的五脏对应五种德,或者五种戒。这个脏在古代的写法是月字加藏字。月是代表肉,就是说,人体有五个肉的器官,藏着五样东西。这五个东西,在儒家说是仁义礼智信,在佛教是说五戒,戒杀盗淫妄酒。在天上的行星对应是金木水火土。

药师法门讲到,人体能吸收外界的东西。就是通过五脏来吸收。人要健康,要成就,首先要顺应大道。那就是顺应天的德行。就是佛家的五戒。五脏就会健康,那你身体就健康。五脏健康的标准,就是心态上要健康。就看一个人阳气、正气足不足。

近代王凤仪说的,要找好处,认不是。这也是治病的方法。找好处,就是往五脏吸收阳气,认不是就是排除阴气。这既是健康。有的人,一看报纸新闻,就看负面的,一看到当官的,就想到贪污。这就是吸收阴气。那么谁在吸收,就是人体的七魄,七种信息体。

修身中,有一种方法,先转化七种信息体,犹如七尊佛,改变它的属性。那就是要吸收阳气。一个简单的比喻,人会吸收一个嗜好。比如吃肉的人,会有吃肉的嗜好,而且越吃口味越重,甚至吃野味。这就是他七魄的能量已经阴寒,阴寒到极点,就堕落了。

嘴巴的吃是一种情况,眼睛看的,脑袋想的,也是同样的。有人看社会新闻,都喜欢挖掘阴暗面,桃色新闻,会形成一个癖好。这也是七魄能量往阴寒方向发展。

心上要找好处,认不是。看到每个人都能找到他的优点,你就活在天堂之中,不是你死后跑到极乐去啊。你生前对这个社会充满的怨恨,不满,抱怨,死后怎么能到极乐去呢。心已经充满着阴暗,死后一定下地狱的。

往生前有两种人,痛苦会少很多。第一是行善的人,他的磁场本来光明。第二种是行恶后,懂得忏悔的人,临终前都能留下悔恨的泪,觉得惭愧的人,他的痛苦就会少很多。因为这个惭愧,就是他排毒素的方式。体内阴气少了,心也会跟着光芒。

修身很简单,就是六个字,找好处,认不是。但你要修,就要花一辈子的时间。王凤仪时期,北方有许多善人,孝子,他们一心通过修孝顺,修找好处,认不是。不仅病苦,恶病都没了,甚至要开大智慧。

转自:福安观音寺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很多人学佛后,仍然烦恼不断。这个是正常的。因为你基础不够,单单掌握了佛经的语言。比如《楞严经》讲到了修行的次第,以及修行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但首先你要去修行时,你才碰到。《楞严经》说,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你知道了,心能转境界,你就是佛了。但这个心是什么心,物是什么,要怎么转。大家知道吗?这个怎么转,就是你修行下手的地方。

现在人懂得理论太多了,修行下手处就很少。到时学了半天,就掌握了许多真理。但没有用。真理是用来修的,不是用来当做知识的。

我们人有两种运作方式,第一,大脑有他的运作方式。第二,身体也有他的运作方式。两个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你困了,就要睡觉。这个是身体的要求,你强制不睡,身体就会损伤。或者你吃东西进去,睡一觉起来,第二天就排泄出来。这个期间是怎么运作的?你大脑知道吗?不知道的。这一套运作方式不受大脑控制。

大家要明白,佛法属于高层次,属于大学的部分。你现在直接读大学,没有生命体验,是不行的。在古印度中,像迦叶尊者以及他的五百弟子,在没有遇到佛陀之前,他已经修到了四禅八定,也就是禅定的功夫和佛陀等同。但他们观念上不对。佛陀只要转他们观念,他们一修,就上去了。这个禅定功夫,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他们已经很容易操控这个身体。想要身体活着就能一直活得,想要死掉,也能马上死掉。他有这个本事了。所以迦叶尊者一直在鸡足山入定,他能活到弥勒佛出世后,他再从鸡足山出来,把衣钵传给弥勒佛。迦叶尊者能活56亿年。这就是他的禅定功夫。

我们现在学佛,都是通过意识心来学,用大脑取向模式来学。单单从这一点告诉你,身体就不听你大脑的。生病了,你让他不生病,你也做不到。要死时,你要让他活着,你也做不到。但不仅是古印度的修行人能修到身体运作自如。中国的祖师也有这个境界,有的人能坐着死,站着死,倒立死,也有的,想死就死的。不想死的,他假死,假死后又跑走了。不仅佛教祖师有,道教的祖师也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你要修行前,先要明白身体是怎么样的。观察身体不是通过西医解剖看,你眼睛看不到。所以,大家了解药师法门,尤其是中国古代医学,对你修行是很有用的。最起码的,像现在人大脑思维发达的人,如果了解中医,他会对佛法非常佩服。

中医看人体,他是一个精密的组织,把人体比作一个国家。那心就是国王,国王底下有宰相,有将军。心底下,就有三魂七魄。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三种精神信息体和七种物质信息体。精神信息体中,一种是积极向上的,剩下两种是向阴的。七种物质信息体,它都是向阴的。

三魂主要管人的精神层面,七魄主要管人体的物质层面,比如消化,吸收,排泄。你睡着了,谁在帮你消化,就是七魄在起作用。同样的,人的食欲,性欲都是由七魄在管理。

七魄中,中医有给他们不同的命名和分类。但他们有个共同的属性,就是吸收阴气。以前讲过了,人体是个精密的吸收体,也是个放射体。它不仅能吸收吃的,看的,听的,乃至意识层面的。它都能吸收。

所以有道友问说,要如何排除你体内的垃圾。第一,有些垃圾,不一定是你大脑吸收的,而是你身体内的三魂七魄,它们就会吸收,而且习惯吸收阴性的东西。所以有的人看报纸新闻,就爱看反面新闻,听话就爱听别人的是非,看电视喜欢看血腥暴力。这就是他的七魄的负面能量在起作用。

你要排除垃圾,先转化色身的能量。佛法讲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不清净时,他也喜欢吸收垃圾。记得,有形的,像你能吃进去的东西是垃圾,无形的,脑袋中出现的恶念,也是你的垃圾。那恶念藏在哪里?中医说了,恶念藏在脾里。

药师法门中,非常注重的清净色身。药师佛十二大愿,其中一个是让众生身如琉璃内外明澈。这就是佛的境界。人体就是个吸收器,而且有选择的吸收。人体阴气重时,他越喜欢吸收阴气的东西。修行就是要让我们身心开始转化,这是个巨大的转化工程。

调整身心这一块,在道教讲的比较多。道教不究竟,是因为他卡在了身心上,没有跳出来。所以落入了外道。佛教是跳出来的,所以佛教叫做解脱。但我们不能轻慢道教调整身心的方法。

修行是要有基础的。第一个是物质基础,第二个是身体基础。你去看祖师大德,他们福报大,而且根器厉,人相具足。这些人本来身心上已经健康了,所以一听闻佛经,就开悟了。他只要转念转过来就可以了。但如果我们身心上都收到染污,尤其是接受许多阴暗负面的信息后,造成了人格的扭曲,这样子你要修行,就要先端正人格。才好谈修行第二步。

转自:福安观音寺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修行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很难讲。修行人也有各种相貌,各种度众生的方式。我也谈几点。

  第一,修行人一定要朴素。出家人的衣服叫做坏色衣,或者粪扫衣,就是要求修行人要朴素。你要达到朴素,首先生活上一定要简单。我在五台山台顶看到一个年轻的比丘,背着包,很自在的走着,就特别羡慕。因为他身体很好,身体永远比物质更宝贵。有钱可以坐车,但是走路时,更能细细的品味自然的风景。第二,他对物质很放下。很多年轻人说放下,我想放下这个对物质的享受,是很重要的。

  世间人一辈子辛辛苦苦的,除了教育孩子完成任务以后,其他时间都消耗在物质享受上。虽然工作也特别努力,但也很用心在享受着物质。而且条件越来越好,好车,好房,或者享受外面刺激的消费。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你喜欢看花花绿绿的世界,享受刺激的食物和运动,这对身心的健康都是一大摧残。

  有的小孩喜欢吃肯德基、薯片,这些很刺激味觉的。导致他以后口味败坏了,吃白米饭都没有味道。口味越来越重,人的身体越来越脏,身心就无法清净了。

  城市人病特别多。因为贪嗔痴重,比如我们到支提山上,用柴火煮的饭菜,和用煤气或者用电磁炉煮的,其实是不一样的。古人很讲究火候,米饭的营养和火候也很有关系。柴火煮的饭菜,吃了身心上比较安定。煤气和电磁炉煮的,它就带着一股虚火。

  修行要照顾好身心,身心安宁了,修道容易进步。以前修道人,都喜欢跑到山里,风水好的地方。就是借助宇宙变化的力量。在支提山上,晚上七点钟就很安静,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感觉很想睡觉。但回到城市就不一样,有一股烦躁的气息。它也会干扰人。

  第二点,除了生活简单以外,要放下“难得之货”。难得之货,就比如金银珠宝之类的。人类的一部分不安全感来自怕贵重物品被偷盗。老子讲的,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行妨。人人都把他当成宝贝时,就容易起偷盗之心。

  我见过一个雕刻寿山石的,他的寿山石特别贵,平常都存在银行保险箱里,要看时,找银行取,取回来后再放回去。放在家里不安全,怕被偷。现在保险业很发达,就是因为人们重难得之货。

  楞严经讲,难得之货,属于大众的共业。黄金比较贵,一点点就好几千上万。为什么大家都承认呢,这就是共业。等到有一天,饥荒来了,大米比黄金贵,大家就去收罗大米了。这也是共业。

  人都是为物所累。人真正需要的东西不多,但欲望太强烈了。这才是比较痛苦的。修行人,欲望要少一些,就快了一些。山里修行人,他们不怎么需要佛法,他们只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大道就好。但城市人不一样,欲望很重。凡是享受了人间所有的富贵欲望的人,都比较喜欢去出家。

  修行要修出一种清净的磁场,怎么才是清净,就是欲望少一些。尤其是对物质追求的欲望。人对物质的追求时,也会散发出一种磁场,磁场就是恶。人只会贪三样东西,第一是金银珠宝,或者你学佛了,贪求佛珠,佛像,乃至经书,字画,这都是贪求。有的人对古董特别感兴趣,这就是一种贪。只要有贪,就有痛苦。第二个是饮食上的贪求,吃饭要千般求细腻,自爱吃某某东西,有这个癖好。这都是痛苦。第三个是男女欲望之贪,算是比较下二等的贪求。

  第三点,修行人不清高,也不要太执着人情世故。僧家不及俗家浓。所以僧人用茶,俗人用酒肉。弘一大师说,君子之交,其淡如水。道友之间的交往,不要太落入俗套。

  你会发现世俗人的交往中,很浪费时间。尤其是越乡下,人情越客套的地方。当然,像少数民族,或者某些地区,他有他们的风俗习惯。但修行人要感觉到一股气息,就是要脱俗的气息。这才是要追求的。

  现在电视上演佛陀,演出家人,现个出家相很容易。但要修行到骨子里,行住坐卧,走路都很有出家人的样子的,才是功夫。这就是平常的修行功夫,先修皮肉,再修骨头,整个人脱胎换骨以后,才算成功。

  修行是个大工程,要转化身心的工程。善财童子看到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非常庄严,心中就产生欢喜心。弥勒菩萨说,你虽然证了根本智,但还没有修得后得智。所以相好还没有具足。慢慢修行来转化身心。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