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人生最美是学佛 起心动念 因果照应

人生最美是学佛 起心动念 因果照应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与观世音菩萨结缘。我曾经送给同事一幅观世音菩萨圣像,让他贴在墙上,早晚和孩子敬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当时他的孩子正在备考初升高;孩子很聪明,但压力也很大。有天早上,他告诉我夜里突然听到一声声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声音,很清晰、很动听、很轻松。持续了好几分钟。后来一次,他下班后开车帮我往新房子里送些东西,包括我网购的准备用来拜佛的蒲团等,小区的铁门上了锁,我去找保安要钥匙时,跑得太急,手里把玩的一只心爱的核桃掉到地上,天色已黑,我听着落地的声音顺着下坡去找,毫无踪影。我念着观世音菩萨保佑,可心里发虚,这么大一个地方,没啥希望了。这时,同事从另一个方向跑来了,他感觉有东西出现在脚下,拾起来就是那只核桃。现在,同事的孩子已是重点高中的学生干部了。

  我平常供奉观世音菩萨圣像,也没有什么感通反应。只是每次看到菩萨庄重美丽的笑容,心里都非常欢喜。可是唯有一次出现了意外,我这辈子也忘不了当时的情形。那晚,我开始先是在网上转了转,时间不长就闭了电脑,照例过来拜佛。当我把供台的门打开时,猛然间一团怒气扑面而来,真真切切,我感觉得太分明了;那怒气似乎充满了供台的所有空间,突然间释放出来,不禁令我大惊失色。或者可以说,这是一种可以感知得到的极其愤怒的能量,凝聚着震撼般的冲击心灵的力量。我慌乱中赶紧反省,自己是否做了对不起佛菩萨的事情?

  当想到刚才上网过程时,我立刻明白了,自己看了不应该看的内容,犯了自造孽的大忌。经过是这样的。网上往往会跳出一些来历不明的窗口链接,我无意间点开了一个窗口,居然被稀里糊涂地带入了一个成人网站,我畏惧且好奇,不知成人网里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凶猛动物,就多溜达了一会,不免起心动念。岂知人在做,天在看;人有思,天已知。那时我还真以为是佛菩萨发怒了。现在想起来,我知道被激怒的当是来自看不见的护法者。我罪何在?自行玷污身心而来拜佛菩萨,岂不是对佛菩萨的大不敬?初学佛法者,如此不明是非,天地间弥漫的浩然正气岂有不怒之理?

  我唯有不尽忏悔。做人唯善,防微杜渐。不慎始于心,蚁穴可溃提;微恶也造业,哪怕一动念。从那以后,我绝对不敢再犯类似的错误,自觉远离当下物欲社会中各种防不胜防的诱惑。学佛前,我曾梦到一个美貌女子跌倒在路边,我热心上前搀扶,她却盯了我一眼莫名其妙地说:“我不是我。”我刚想问那你是谁,话还没说出口,她整个人在我面前顿时化作一堆白森森的骨头。我一直被这个梦所迷惑。学佛后,在《金刚经》中读到佛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才明白世间万象乃是假象,“如梦泡幻影”,不值得羡慕或贪恋。

  可是,亦如佛陀所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恶”。有那么一回,正开始努力追求唯善的我,再次因一念之差而受到堪称微妙的警戒。这件事发生在2010年2月间,说来记忆犹新;这毕竟是令我理解“畏因、畏果之不同”的人生发端。

  那也是在我学佛的初期。儿子大学毕业后,屡屡找工作无果,他想改行学金融,我就陪他找了市内几家高校,去的最后一家是东财自考学院。我与儿子同乘23路公交车前往,还差一站时,上来一位样子差不多八旬的老人,步履蹒跚,他站到了过道对面的座椅旁,我注意到无人让座,可是心里冷丁一动,于是也就不想再关注这位老人了。刚巧就在这时,有人给老人让出了座位。

  接着车到站了,我突然见到有张乘车充值卡从眼前跳出来,飞落在一个座椅的后面。我顾不得下车,忙大声喊:“谁的车卡掉啦?”连喊两声无人响应,一位要下车的女乘客挤过来,趁机悄悄提醒我:“那是你自己掉的。”我不敢相信,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上前弯腰捡起,上面果然有我自己的签名。这时公交车已经缓缓启动,儿子还在站台上焦急地张望。我慌里慌张地喊:“快停一下,我得下车!”这么喊了又喊,司机才打开车门,把车停下了。众目睽睽之下,我狼狈不堪地一步跳到了站台上。

  事情发生得相当蹊跷。过后我想起来也是十分迷惑:白天换了三趟回公交车,我每次划完卡,都要仔细地放到风衣里面的口袋里,口袋挺深的,风衣外面有拉链还系着扣,车卡是无论如何不会自己滑落出来的,何况我看到的是车卡先跳起来然后再飞落到地上的。当时恰好有人从我跟前挤过,所以我才没想到是自己的车卡。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隔天夜里,我不禁想到了那位乘车的八旬老人,还有自己在车上的反应。往常我给孕妇、老人、怀抱孩子的人让座,那已是多年来习以为常的乘车习惯了;自己就是站在车上,也要争取看到有人能给老人让座,这样心里才好受。对于不肯让座的年轻人,我心里真的是会很生气,觉得好没教养。可是那天的我,却全然不是这种反应。由于儿子工作迟迟没有着落,心情很差,所以见到老人家颤颤巍巍地站在那里,不但没有动心,反而不以为然,居然冒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他站着就站着罢,与我何干?

  这个一闪而过的念头,完全不似以往的我。回想起来,当时的我真是太麻木、太冷漠了。我在黑夜里反省,怀疑自己是不是远离人性了、自甘堕落了呢?这时我联想到了一个细节:如果车卡是被我不小心弄掉的,它只会直接滑落在地上,绝不可能自行飞落到半米之外;实际上,这件事中更为怪异的是,车卡是朝着一个目标飞落的,这个目标就是别人让给老人的座椅。我就是在这张座椅后下方的地上捡起车卡的,待我抬头时,我发现前面坐着的正是老人的背影。辗转反侧那夜,我心里开始透亮了:车卡这事,岂不是再分明不过的点化和警示?真所谓:学佛无善念,修习也枉然;心是根本法,因果出其间。

  两个月后,似乎是要验证一把我的判断,类似的情形又重演了一遍。但这回不是在公交车上,而是在自家的卫生间里。那天早晨,我穿着白背心,坐在马桶上准备方便(为如实叙述;若有失敬,谨请各方恕过),心里在琢磨着夜里感悟出的一个道理;正想得起劲,突然间听到咣铛一声,扭头一看有什么东西飞落在地,就落在马桶的左侧,离我半米许。我一弯腰把这东西拿在手里,才认出这是一块椭圆形的透明的树脂膜片,应该是从观世音吊坠上脱落下来的。

  当时,这观世音菩萨的铜质吊坠就戴在我脖子上。学佛初时,我以为这是可以护身的。吊坠正面是菩萨的法相,覆了一层树脂片加以保护;背面是六字真言。这是几年前一位姓赵的同事去香港旅游时为我请的,她说,这结缘法物是位于天坛大佛下方宝莲禅寺里的高僧给开过光的。我格外珍惜,平时都是放在家里的。只是半真半幻的遭遇过后,我才想到若有观世音菩萨护身就好了,这便取出了结缘法物,在观世音菩萨吊坠前端又系了一个寓意步步高的竹节玉坠,就这样一直戴在身上。

  可现在居然出现了这种事情,吊坠膜片怎么会突然脱落呢?我忙从脖子上取下护身法物,也顾不得方便了,赶紧把它送出来稳妥地放好。事过不久,我醒悟过来:吊坠膜片落地时的情形,根本就跟原来车卡落地的情形一模一样!因为我穿了背心,菩萨吊坠原是挂在胸前藏在背心后面的,吊坠膜片脱落后本该是向下滑落直接掉在马桶里的,但实际上它却是从背心后面极迅疾地向上跳出来的,然后飞落在离我半米远的地上的。只是吊坠膜片跳出来的这个中间过程实在是太快了,我几乎没有感觉到,回想起来当时颈下似乎感到了极轻微的一掠;待我发现时,吊坠膜片已经是落地了,所以到头来回想一下印象最深刻的不过就是突然听了东西落地的声音。

  免不了又要问为什么。为什么身上的东西会隔物自行飞出来?为什么会有同样的事情重复再现?难道是我的心念又错了么?我那天一早琢磨过的那段话,当晚也被我照例保留在日记里了。现在引录一下:“作为你这个不时受点化的人与有些常人有何区别?外表看来都是为生计忙碌的平凡人,但内心世界却应该是不同的,你应该坚信神明(佛菩萨)的存在、坚信神明(佛菩萨)会解救你所有的困难——只要你行正轨;而有些常人未必有这样的觉悟。”

  括号里的话同样是我现加上去的。因为那时的我,依然没有把佛菩萨与神明的概念区分开来。一个明媚的早晨,这么一种想法一浮现出来,紧跟着就有护身法物上的保护膜飞出来、随后落地了。这难道不也是一种点化么?那么,其中点化的因缘何在呢?当初,我没有更多地思考。但我深信一个道理,正如唐朝高僧一心禅师在开悟后所讲的那样:“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如三寸之鼻,三寸之鼻不如一念之心。”

  向善、向恶,往往一念有别。实实在在,相随心转,境随心转,运随心转。一身上下再多披挂,心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念头的正邪,直接影响人的一生,始终左右自己的命运。我最后想说的是,正心念等于正能量,负心念等于负能量。每个人都回头看看,难道不是么?

  亲山居士(皈依前自号净山欢喜)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