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愿法师:怎样可以让家庭比较快乐,比较圆满)

大愿法师:怎样可以让家庭比较快乐,比较圆满)

怎样可以让家庭比较完美,比较快乐,比较圆满?我们自己有责任的。如果我们是佛弟子,首先那个责任在我们身上。药师佛讲了三个方法你能做到,应该家庭就很快乐的。

  第一个方法不要试图改变对方。你不要想去改变对方,你别指望改变你的先生,你希望他怎样怎样,他喜欢九点起床,你一定要他七点起床,不行的。他喜欢做什么,你不可以勉强他,不要尝试去改变他。任何人都不会接受另外一个人的改变,除非他自己想通了,他自己决定改变,否则的话,你硬压着他是没用的。

  小朋友你想改变他,想要他做什么做什么,你帮他安排好,这个星期五去学弹钢琴,明天去学画中国画,后天去学跳舞,他不接受你的,又有什么用呢?最关键的是培养他的人格,他的素质,内在的素质才是最关键的。外面用再多钱也是没用的,有什么很大用处呢?他反叛,你更惨,不喜欢你,觉得你给他的压力太大了,你不需要这样做,所以不要尝试改变对方。

  第二个,药师佛讲法都是很浅的,在生活当中,任何时间你都不要批评他,不要骂他,不要说做夫妻就有资格骂他,你弄错了。谁让你骂呢?只有自己可以骂自己,不可以骂其他的人。你做夫妻都不可以,你的儿子都不可以,除非他做得很离谱,你都要很和气,慢慢地引导他。

  以关心来代替指责,少点指责,多点关心;少点批评,多点包容。这样才会比较容易健康成长,少指责他,少批评他。对你先生不要经常说这又不对,那又不对。

  我有一次见到一个很好笑的人,应该有一点信佛的,她当着我面前就骂:“你这个小坏蛋,你不用心读书,以后你就像你爸一样没用。”

  这个人都不知道多愚痴,真是没智慧,一句话就骂了两个人,真是离谱。哪有这样的呢?还说是为佛弟子,你看看,不知跟谁学的,肯定不是跟我学的。(众笑)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你想你的家庭和美,你就不要指责,不要批评,多点理解他。尝试站在他的角度去了解他、关心他、理解他,这样你的家庭就很快乐的。

  第三方面药师法门告诉我们,怎样可以让家庭很圆满、很完美、很快乐。家庭很重要的,是吧?你休息的港湾,你的避风港。所以第三方面是真诚地欣赏对方,关心对方,关心每一件很细致的事情,在每一件细致的事情中间体现你的关心。

  比方说,他的生日你肯定要记得,他不舒服你起码要倒杯水。不要说我们都很熟悉了,不用理你了,你自己照顾自己。不可以这样的。

  人的摩擦从哪里来呢?都是从微细的事情来的。凡夫就是凡夫,他不可能样样放得开,你为佛弟子都放不开,不要说他还没有学佛呢。所以在每一件很细致的事情上表现你的体贴,表现你的关心。而且很真诚地欣赏他的才能,他的才华,这样是最关键的。如果你都不欣赏他,他自己没有什么自信心,走出去更加不会给别人欣赏。互相关心、互相提供帮助,做到这三点一定很完美的。

  有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有一个人他的信心不是很够,他有次就请求师父:“师父,您可不可以带我到六道中间去看一看?”

  师父说:“好。”

  就运用神通带他去到地狱,是比较浅的地狱——近边地狱。

  到了这个地狱,这个地狱的众生刚好是吃饭的时间,很怪,大家围着吃饭,一边吃饭,一边打架。为什么会打架呢?因为筷子很长,约一米长的筷子,大家的菜都摆着,因为我夹菜想要送到我自己的嘴里,但是因为太长,要转一圈才能送到嘴里,所以在那个中间被人抢走,所以互相打。“你为什么要抢我的?”互相就打起来,又争又打,都是自己顾自己。

  然后就出来,又去天堂。去天堂又是吃饭的时间,都是吃饭的时间,但是大家很和美,很和气,很快乐,一边吃饭,一边有说有笑的。也是吃饭,筷子也是一米长,但是互相帮助,我夹菜给你,你夹菜给我,主动一些,所以就很快乐。

  这个是寓言,表示如果我们可以互相欣赏、互相关心,你的全家就生活在天堂上面。不是说你的房子装修得好像皇宫那样,就是活在天堂上面,你错了。你不开心,整天吵架,你就在地狱中间。你互相指责,互相批评,互相责怪,你生活在哪里呢?你整个家族,整个家庭都被你推向这个地狱里面去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元旦期间,一位师兄携妻拜访大悲堂明得师父。这是一对在修行上很精进的夫妇。

  妻子说一次跟老公发了脾气,之后马上认错了,可是随后的生理期,肚子还是疼的不行,就打电话给他的老公诉说,她老公接了电话,就认真的想了想师父教他的,然后对妻子说:你忏悔的不到位,忏悔时没有跪下,也没有流泪。我在旁边点头:说的是啊!忏悔不到位,所以肚子还是疼,要继续深入忏悔!这个时候师父忽然对这位师兄说:这个是我教你的吗?你是不是最近自己去外面另外拜了师父?

  那位师兄本来就老实,被师父一说,立时坠进了云里雾里,不敢说话了,我也吓的不敢接话,不明白师父什么意思。心想,师兄说的确实是师父教的啊!

  师父见我们实在愚钝,只好自己说出来:我教徒弟的是,管好自己,谁让你们拿着去管别人啦!管好自己,你让老婆生气了,你就要忏悔!

  呵呵。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太重要,太深刻了。

  很多佛教徒,学了佛经和教义,第一想法就是拿着这些,去管别人:你怎么还不念佛啊!你怎么没还吃肉啊!你怎么不知道孝顺啊!你怎么不知道礼让啊!学到最后,看什么都不顺眼,学佛一世,学成了魔。

  这种情况,在我们很多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我开始学佛的时候,知道不要贪恋表扬,要受得住批评,结果听妈妈每次做完事情后自我夸奖,就皱鼻撇嘴,心里嘀咕,觉得妈妈这样是折自己福报……呵呵呵,我愚痴啊,妈妈是因为没人表扬才自夸的,我后来试了试,我要是先表扬了,妈妈就开始谦虚了。

  昨天见了大表姐。大表姐在年前有幸见过师父一面,回家以后立刻开始找好处,管自己的脾气,家庭关系也有些改观,但是还是有很多不如意,来找我说。跟我说了她怎么保持好心态,但是姐夫偶尔还是怎么招惹她,儿子还是怎么不孝顺。她就跟姐夫说:我现在修行了,我都不想跟你生气,你就别惹我了!跟儿子说:你要知道孝顺,你要是不孝顺,自己工作和婚姻都不会顺利!

  我听的哈哈哈大笑。说她,嗯不错,你这个佛学的,继续下去,基本就可以成魔了!一辈子这么学下去,就可以把自己学进地狱啦!

  表姐那个一脸冤枉!我把师父的理论重复了一遍,告诉她,姐夫没有改变,是因为她改变的不到位。

  她其实改变自己也是一心为了要改变别人,这个出发点就是不对的。一点点要改变别人的心思都不能有。摄心为戒,摄的从来都是,也永远都是我们自己的这颗心。

  这次跟在师父身边看了一些日子,很多师兄都是觉得师父说的对,说的好,然后就忙不迭的把自己想要改变的家人拉到师父面前,希望他们听了师父的指点,能够改变。在我看来,这样做的师兄,还想着错误都是别人的,要别人听了以后改变,要想自己彻底转心,想要改善家庭关系,难呐。

  退一步讲,改变自己都那么难,何况改变别人!你何必不从最简单的事情入手呢。

  师父教的,其实很简单,也很难——只管自己,错儿全是自己的,100%是自己的。你给别人留10%都不行。共勉啊!

  管自己,是佛;管别人,是魔。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