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梦下参老和尚:大乘起信论

【复次,若人唯修于止,则心沉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修观。】

复次,若人唯修于止。这是光说修定,定就是止,光修定。长时坐久了,心里头沉没,容易产生懈怠。坐久了,疲劳了,心里沉没了,就产生懈怠心了。坐着就不想动,就是这个意思。愈坐着感觉前头还有个味,禅味,执着这个味,这容易懈怠,什么都不想干,就坐着这个地方,这叫冥想,什么善业都不做了。不但不自修,也不能帮助别人,那离大悲心就远了,就修不成了。所以应该修观。

所以在大乘起信论定跟慧他没分的,六度他合成五度,禅定跟智慧他合成叫止观,止中有观,观中也有止,不让他生懈怠心,不让丧失大悲心。心沉没了,就不能利益自己。没有大悲心,就不能利益他人。自利失掉了,利他也失掉了。所以说修习观叫止观双修,止观都时修。



【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

你看着一切世间境界相、一切世间有为法很快就变灭了,就坏了,它不是久停的。战争也好,水灾也好,地震也好,不论什么灾害都是一时的,不是永久的,须臾即坏。你这样只是观力。这种观一切世间有为法都是生、住、异、灭,很快就消失了,这个就是无常观。不论世间的正报是你的肉体,依报是你所依的世界,世界一切诸尘,生活资具,它们是有造作的,造作都要有生、住、异、灭。人也如是,正报也如是,依报也如是,都是有为法。有为的不能久停,它就变坏了,须臾变坏了。须臾变坏,就是时间很快就消失没有了。你从世间相观吧!看着是几十年,时间很短,但是世间的变化大了。所以观者就观一切世间有为法,没有久停的。同时又观,观什么呢?观你真如,你的性体永远不变化的。为什么拿这个假空来形容真空?假空不变的,假空也不变的。那个空是顽空。真空也是这个意思,真空这个意思可不是假空,真空是不空,认识随缘变化,它有个不变的,不变是理。



【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

但是这个世间相有为法没有久停的,念念生灭。一刹那有九百生灭。所以我们的妄想心也如是,一切心行念念生灭。知道这个意思,你贪恋心就没有了。



【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云忽尔而起。】

现在我们还不能断贪恋心,你可以做如是观,观观的就淡薄了,过去的事好像做个梦似的。拿梦来形容,或者如幻的形容,或者像空中的云彩飘忽来形容,一切世法都如是。你现在所念的一切法像电光似的,一下就消失了。未来诸法还没到,到了也如是。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不要去想念它;现在的不住,未来的还没来,就是金刚经说的三心了不可得。一切境界相都如是,要这样观。



【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争,种种秽污,无一可乐。】

观一切世间都是有为法,无常的,而且还不净的。就像形容我们这个肉体是九孔常流,常时流的都是不净的。这是粗相。细相,每个毛孔都要排泄。像经常出汗,汗是从每个毛孔排泄出来的。咱们身上有好多毛孔,谁也数不过来,也没谁去数。怎么数?



【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世来,皆因无明所熏习故,令心生灭,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未来所苦亦无分齐。难舍难离,而不觉知。众生如是,甚为可愍。】

形容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心的生灭,生理的变态。凡是一切有为法,没有一样是清净的。如果大家念念华严经的净行品,怎么样去做才是清净的?把这些个不清净的翻过做如是观。这些个怎么产生的呢?一切众生怎么堕落的呢?起信论从一开始讲得很清楚,“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就是业、转、现。但是回来断,业、转、现就是八地菩萨、九地菩萨、十地菩萨。智、相续呢?智相要七地菩萨断。相续相呢?初地到六地断,登地的菩萨。就是我们得一分的真如,断一分的无明,这样形容的。



【作此思惟,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未来际,以无量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

你经常做如是思惟,这样观想,你那个愿心、誓愿心就能勇猛建立起来了。常作如是思惟,让我们的心不去多分别,分别时候就是污染。大悲心、大愿心,立定誓愿,离开分别。因为离开分别而又能够行,依着大悲心、大愿心修行一切的好事,就是诸善奉行,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十方是约处所说的,时间呢?尽未来际。时、处都是无尽的。这样的救拔一切众生,都让他们得到不生不灭的道理,这就是你修真如三昧的观想。修真如三昧是修定,假这些观想就是止观双运。



【以起如是愿故,于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众善,随己堪能,不舍修学,心无懈怠。】

这样在一切时一切处,就是时间、地点,乃至于对一切人,就是一切众生有情,自己能够做得到的;现在我们也是凡夫,我们做不到;能做到的好事,凡是对众生有利的事,自己能胜任的,可以做得到的,就去做。不要懈怠,不要舍离了修和学。学就是为了修,修了更增长你的智慧,止观双运。有了智慧再往前修,永远不停的修学、学修。



【唯除坐时,专念于止;若余一切,悉当观察应作不应作。】

在坐的时候,就是静的时候多修定,就是多修于止。其余的时候,行动的时候,要多修观。



【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

行住坐卧就要止观俱行,定慧均等,这样来修习。这是在最后了,马鸣菩萨教授我们这样的来做,调和你的身心,应该动的时候就多修观想,观照,不要失掉了直心正念真如,修真如三昧。坐的时候,静的时候,习真如三昧定,一切诸法空。空才定得住,离开我执我见。



【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

在你观照一切的时和处,一切诸法不论约性约相,没有生的义,自性不生。就是真如法的自性,它的自性不生。一生就叫妄动。咱们一开始就讲这个问题,一念妄动了就叫无明。有了无明,愈染愈粗,就念因缘,念一切诸法和合,就念这些个。不生,这些个都没有。善恶、苦乐、生死、涅槃,一切诸法依着法性是不失不坏,常时如是。



【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虽念因缘善恶业报,但是这些在真如性上头了不可得。虽然随缘了,随顺一切众生的苦乐,要度众生,而且知道因缘善恶的果报在性体上是没有的。你认识它了,它就不能害你了。观就是有智慧,认识因缘和合的法没有自性的,善恶的果报还是不失的,业果不失,那就是众生不要造业。这是观的意思,有智慧了。一切的善恶因果本来是如幻泡影,了不可得。



【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着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

在止的方面,修定的时候是从观照智慧得来的,观中即是定。你念自性了不可得的时候,是定。但是以慧观一切众生并没有得道,他并没有证道,他在善恶果报当中要随顺真如,不去做恶,光行善事。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顺乎性理的,也不住得相,也不住见相,无见无得,有这种观慧能对治一切的烦恼。你认识烦恼了,烦恼就烦不到你了。你不认识烦恼了,烦恼就增长。这叫观慧。止呢?对治凡夫执着世间相而不能舍离,又对治二乘人不发大心度众生。应该对治他们修定力不执着世间相,以定力故发大悲心,不做二乘怯弱的知见。这就是靠观慧。观里头就翻过来了,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



【以此义故,是止观二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

因为这种的道理,所以马鸣菩萨就教导我们,止观双运,定慧均等。所以把禅定跟智慧两门合二为一,定中有观,观中有定,止观双运,才能够入菩提道,才能够直心正念真如。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像我们诸位道友,我们大家都是共同的初学这个直念真如法的时候,只是求得一个正信。就想求得这么一个正信很不容易,一听到修习一个信心要一万劫,心里头就退怯了,勇猛坚强不起来了,就怯弱了。因为在这个娑婆世界很困难,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个段落一个段落的这样子流转,所以恐怖。惧谓,就是怕不能常值诸佛,遇不见佛的时候就无所依靠了。归依、归依,归依佛,就依赖佛了。遇不见佛,咱们虽然是在末法,末法还有法可闻。到一万劫过后,法也没有了,无法可闻了,所以有恐怖感。畏惧我这信心到什么时候才能成就?因此精进心生不起来。在这个娑婆世界非常困难,娑婆世界就是苦难,就是苦难的世界。怎么办?



【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

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有极殊胜的善巧方便,专意念佛因缘,专心念佛就好了,念佛的名号,念佛的圣德,随着诸佛所发的愿,和摄受众生的愿力,得生他方佛土。离开娑婆世界,生到其他的世界当中去。常见于佛,永离恶道,那才不退堕了。



【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虽然你直心正念真如的时候,修行真如三昧的时候,感觉着困难,生起畏惧心。马鸣菩萨就引证说,在经里面说;修多罗就翻契经,既契诸佛之理,也契合众生之机,就叫修多罗。一切经都如是。如果是心里怯弱的人,怯弱的众生,修真如观,修真如定,感觉着困难。那你就专念吧!专念佛名号,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之中,他发了四十八愿,他的佛国土摄受怯弱的众生。那你也就发愿吧!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能够往生到那个世界去,这种顾虑就没有了,常时见佛,所遇的道友都是善知识,莲池海会都是善知识。

那样子你也要修观,观什么呢?观这个阿弥陀佛的真如法身,阿弥陀佛的真如法身跟你的法身不二,看来是两个,其实是一个。因为你在迷了,阿弥陀佛成就了,看来是一个的法身变成两个了。一个在迷的众生,一个悟得究竟成就的佛,不二就变成两个了。那你再念佛,求生极乐四土,又变成一个了。就这么反反覆覆。那你专心念佛好了,生到极乐世界再不退了。但是你也要观如来的真如法身,观阿弥陀佛的法身,不但生,而且品位极高。不是九品莲华吗?你要生到上品上生去了,那品位就高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这是最后马鸣菩萨从大乘教义里头,大乘的经典当中,很多都是说到念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我们现在要学华严,华严最后一品普贤行愿品,善财童子已经到了等觉位了,普贤菩萨劝他念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去,到那个世界成佛去吧!这是给我们一切众生做榜样的。

我们今天是圆满,应该是光明,但是今天停电。现在我们要讲完了,电又来了。我们众生就如是,黑暗遇到光明好喜欢。就像我们在苦海当中,得到闻佛法了,能修习佛法了,那遇着大光明了。就这个善根都不可思议,有缘了,他就应了。为什么停电?为什么又修好了?这当然很简单,大家都知道了。为什么我们堕落?为什么我们又能够恢复我们本觉智慧?这个就要经过点时间了,不是这么一个钟头之内,电又来了,不是这么容易了。你把它看成了就如是,也如是,迷跟悟一念间。但是我们经过多少劫了,现在自己也不知道。等你悟时候就知道了。

同时念阿弥陀佛也要心念真如。假使说你真心的念,一定得生,必定得生。生了时候就住正定,那时候你真正明了跟佛无二无别了。



【已说修行信心分,次说劝修利益分。】

这一大段,结合前面的说都叫修行信心分。仅仅是修行信心,还没入住呢!还要退呢!那要他不退呢?以下就是劝修利益。



【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我已总说。】

前面诸佛的秘藏,念真如,观自己的本心。要修行必须先得有个信心,这样从开始到现在把信心讲完了。



【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远离诽谤,入大乘道。当持此论,思量修习。究竟能至无上之道。】

假使有的众生在如来的甚深境界,能够生起真正的信心,不要心中有是非的观念。远离诽谤的意思,如来的甚深境界是秘藏,是不玄的,要想证得,要想入得,必须有定有慧。你要想入大乘道,马鸣菩萨说我造这部论就是让大家能够思量修习,让你心里头入道。有些众生不见得信他的,所以在民国初年、满清末年,有批人就说大乘起信论是伪造的,破坏人家的信心。若是这样的,他要下地狱的。马鸣菩萨说的,后头说的有。你要想入佛的甚深境界,你就要学习起信论。要想得生正信的,要学习起信论。要想远离诽谤的,要学习起信论。要想入大乘道的,当持此论。说是这样子,这里有很多问题。



【若人闻是法已,不生怯弱。当知此人定绍佛种。必为诸佛之所授记。】

第一个,你想入如来甚深境界,想生起真正的信念的,你就要学习起信论。思想很勇猛的、很精进的,不是思想怯弱,这个人一定绍隆佛种,佛子,能够成佛,一定得到诸佛的授记。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食顷正思此法,过前功德,不可为喻。】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的众生令他去行十善,再不造恶了,行十善业;不如有人于一食顷,吃饭这么个功夫,思量此大乘起信论,相信自己的心跟佛无二无别。就这么一念的功德,过前功德;过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的众生令他去行十善,这人功德很大了,那还不如有人一个吃饭的时间能够相信大乘起信。就是生起信心信大乘,大乘是什么呢?就是相信你自己心是佛,你心本俱的真如性体。



【复次若人受持此论,观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

复次若有人受持此论,受持是常时的思惟,依着起信论的教导去修,依着起信论去观察、去修行,只是一天一夜的功夫,一日一夜所有的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这是劝修。马鸣菩萨是八地菩萨,这点是公认的。以前毁谤起信论的,那是说不是马鸣菩萨造的。因为他反对起信论,反对的理由,那时候南京支那内学院、梁启超,反对大乘起信论说如来藏性,这是唯识宗。学唯识的人,反对如来藏性,是根据这个。但是马鸣菩萨说,假使人要信,功德无量。假使要毁谤,罪过也无边。若受持这个论的观察修行,时间很短,一日一夜之间,他所有的功德无量无边。为什么?直心契入真如了,相信真如了。说的是真如的功德,相信真如的功德无量无边,一念间都无量无边。



【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阿僧祇劫,叹其功德,亦不能尽。】

能够直心正念真如的人,相信自己的心就是佛,具足这种智慧,得到十方诸佛的赞叹,赞叹他功德不尽。为什么?他一定能成佛,佛功德无尽故。



【其有众生,于此论中,毁谤不信,所获罪报,经无量劫,受大苦恼。是故众生,但应仰信,不应诽谤。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之种。以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入佛智故。】

其有众生,于此论中,毁谤不信。赞叹的有功德,毁谤的那就有罪了,所获的罪报经无量劫,受大苦恼。所以因这个缘故,众生但应仰信,不应诽谤。谤毁是自己害自己,也害他人,断绝三宝种。假使一切众生依此法而能得到涅槃,因为你谤毁毁灭这个法,一切众生就不得度了。一切菩萨也因为修行真如三昧,入佛智故。



【当知过去菩萨已依此法得成净信,现在菩萨今依此法得成净信,未来菩萨当依此法得成净信,是故众生应求修学。】

咱们都是未来的菩萨,成得这种清净的信心。什么叫清净信心?信真如,信自己的清净本心。所以大乘起信论是四信,不是信三宝,要信自己。所以一切众生应当学习此法。



【诸佛甚深广大义,我今随分总持说,回向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众生界。】

到这里就讲完了。这后头马鸣菩萨有个回向,“诸佛甚深广大义,我今随分总持说,回向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众生界”,把这起信论最后结论了。这是称性的功德,性遍故,功德也无量。但是这个功德还归于法性。就是所说的都是事,言说、文字,能够依着言说、文字回归你的真如实体,就是回事向理。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说的,一切诸法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法就是一切法,界是生长之义,什么东西生长呢?就是心。心生万法,万法唯心。万法从心起,万法还归于心,这样能够普利于众生。

现在我们讲圆满了,大家回向一下。谢谢大家,祝你们都能够证入真如,深信真如。好了,我们回向吧!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