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无常是好事,每一扇门都为变化敞开

无常是好事,每一扇门都为变化敞开

每一扇门都为变化敞开,你需要变得积极、慈悲和富有智慧。

你错以为事物有恒,所以痛苦。一朵花凋谢时,你不会太难过,因为你知道花开易谢,原本无常。但你却不能接受爱的人去世,所以悲痛万分。无常是好事情,每一扇门都为变化敞开,我们不抱怨,如果你看透事物无常的本质,就会尽最大努力使她过得快乐,你会变得积极、慈悲和富有智慧。

“无常”与“无我”观点的提出是以缘起论和五蕴论为基础的。“无常”与“无我”指出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存在,都会经历一个从产生到灭亡的过程。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无常”一词出自《杂阿含经》。意思是说,一切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都会经历从生到灭的过程。具体点说,就是每一个事物都会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

  “成”,是指事物的生成;“住”,是指事物会在一定时间里处于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无大变化的状态;“坏”,是指在住期之后,会发生很大的变异,并且时时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中;“空”,是指事物已经毁灭,形体不存。

  联系到人生现象上就是生、老、病、死。“无我”是指一切事物不仅形体不会永存,而且精神也会随之消灭,即不存在一个常恒的精神主体。

  佛教“无常”与“无我”观点的提出是以缘起论和五蕴论为思想基础的。世界只不过是五种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在一定的条件下聚合而成,那么各种事物当然也就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了。既然如此,一切事物自然不会永恒长存,不仅形体是这样,精神也是这样。

  无常、无我的意义

  “无常”与“无我”作为一种对世界的认知理论是与四圣谛的人生观点紧密相连的。既然世间的一切是无永恒主体的,那么它就不值得人们去追求。

  然而,世俗之人由于无知,错把“无常”与“无我”的东西当成有常有我的东西来追求,这就必然陷入痛苦。所以要消除痛苦,就要消除人们的无知,认识到“无常”与“无我”的道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