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回归常寂光,真正是到了大圆满

回归常寂光,真正是到了大圆满


永嘉大师说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我们现在作梦,有六道轮回,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一大堆。如果放下了,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着了,六道就不见了。那什么境界?阿罗汉的境界,阿罗汉超越六道轮回,好像作梦梦醒了,梦中境界完全没有了,


醒来是什么境界?醒来是四圣法界,释迦牟尼佛的净土,六道是释迦牟尼佛的秽土。这一觉醒来之后,你所看到的现象是声闻、缘觉、菩萨、佛,就这四种人。它还是个梦中,也不是真的。为什么会有四圣法界?执着没有了,他还有分别,还有起心动念,这个没放下。

阿罗汉、辟支佛这是小乘,把见思烦恼的习气放下,阿罗汉证辟支佛;辟支佛能够把分别放下,他就成菩萨;菩萨没有分别,有分别的习气,菩萨把分别的习气也放下,断掉,他就成佛;佛呢?佛一定要把起心动念放下。起心动念是什么?无始无明,就是一念不觉,就是极其微细,我们刚才讲的,弥勒菩萨讲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其中的一念。

那个一念放下,十法界就没有了,就醒过来。就是无明断了,不起心不动念,无明断了,醒过来了。醒过来是什么世界?一真法界,诸佛实报庄严土。说诸佛实报庄严土,实际上是自己的实报庄严土,跟诸佛实报庄严土完全是一样,就入那个境界。

诸佛实报庄严土从哪来的?现在我们明白了,无始无明习气没断,所以现这个境界。习气断掉呢?习气断掉,这个境界没有了。所以《般若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说实报庄严土例外,没讲,它也是虚妄的,它是什么?无始无明习气。等觉还有一品习气,习气断了之后他就在妙觉,妙觉不住实报土,住常寂光。

常寂光才是自性,回归自性,常寂光才是永恒,才是真正的不生不灭。实报土的人是寿命长,他最后无始无明习气断尽之后他就没有,他就灭了,还是有生灭。回归常寂光,《华严经》称为妙觉如来,这真正是到了大圆满。我们讲是处非处,那真正的是处,给诸位说,只有常寂光是是处,除常寂光之外都不是是处。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价值何在?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三桩事情疏忽了,我们这一次到人间就白来一趟,古人所讲的醉生梦死,糊里糊涂来到世间,糊里糊涂死掉,死了之后又糊里糊涂搞轮回,你说多可惜!


我们这一次到这个世间,究竟是来干什么的?目的何在?这个问题很难答复。你看看这个社会上,我们同修也不免,每天追求财富,天天想发财,忙得不亦乐乎,这个目的不是真的,为什么不是真的?纵然你有再多的财产,你死后全部都要给别人,如果人生以这个为目标,那真是愚痴到了极处!

人到底到这个世间来是干什么的?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在六道轮回,是来酬偿业报的。这是什么?这是事实真相。我们过去生中造的善业,这一生来享福;过去生中造的不善业,这一生来受罪,这就是佛所讲的“人生酬业”。过去的因,现在受果报,这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要以此为目的,那就可悲,为什么?每况愈下,你决定往下坠落。所以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接受教育。人所以异于禽兽者无他,只是接受圣贤教育而已。圣贤的教育帮助我们破迷开悟,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个目的正确!我们这一生在人道,来生提升到天道,从天道提升到超越轮回、超越三界,这个目的纯正。

人生的意义何在?意义就是要和一切众生和睦相处。你在一生当中,心里面对一切人、一切众生没有丝毫怨恨的念头,你这一生过得有意义;你还有冤家对头,那就很糟糕!怎样才能做到这个境界?必须要有相当的觉悟,你才有能力化敌为友。

人生的价值何在?在佛法里面讲,人生真正的价值,就是在“弘法利生,续佛慧命”,这个价值是真实的,决定不落空,这是真实功德,不会随我们死亡而消灭。世间一切有为法,所谓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聪明人要为带得去的去努力。“弘法利生,续佛慧命”的功德可以带得去的,由此可知,人生在世,不能不做好事,一定要知道——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必定有恶报。

                                         节录自-轻松学佛法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七九集)2011/9/5 檔名:02-039-0579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