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果清律师:《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宗体篇

果清律师:《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宗体篇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宗体篇》。我们住持和尚慈悲,副院长慈悲,天因法师、良法师,诸位比丘大德、尼师大姐,诸位在家菩萨们,大家早安!

  请翻开本子第一页,本子第一页就是《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然后旁边「宗体篇」,就是属於正文的地方。前面有凡例,有例言以及科目表,接著就是正文。我们看这题目的下面有小字,「学者宜先详览卷首之例言及目表,然后再阅正文。」我们就带领著诸位来看看例言以及科目表。我们就请翻开前面的例言。例言就是弘公法照的后一面,后一页,弘公的法照后一页,也是属於第一页。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例言。「数年已来,欲於南山律中摭挈(这个念切,它也通契合的契)其为在家居士所应学者,辑为一部,名曰《南山律在家备览》,老病因循,卒未成就。今先辑《略编》,别以流通,虽文不具足,义未详释,而大途略备,即此亦可闚见广本之概致焉。」说到数年已来,许多年以来,想要对於南山律典当中,摭挈,「摭」就是拾取,也有搜集的意思,拾取、搜集,「挈」也通於契合的契,搜集契合在家居士所应当学习的律法,把它编辑成为一部书,名称就叫做《南山律在家备览》。「老病因循,卒未成就」,年老又有病,所以就因循怠惰的情况,终究未能够成就这本书。「今先辑略编,别以流通」,现在首先编辑这一本的略编另外流通在世间。「虽文不具足,义未详释,而大途略备」,虽然律文不具足,义理也未能够详加解释,然而大途略备,就是大要、简略都具备,就这一本也可以窥见广本的大概意思。这是第一段。

  接著第二段,「所云《南山律》者,唐道宣律师居终南山,后世因称其撰述曰《南山律》。南山以《法华》、《涅盘》诸义,而释通《四分律》。」我们先看到这,这一段比较长。所说的南山律是什么意思?是唐朝的道宣律师,因为居住在终南山,后代的人因此称他的撰作叙述称作《南山律》,南山的律部。《南山律》是用《法华经》、《涅盘经》诸多的义理而来解释疏通《四分律》。「贯摄两乘,囊包三藏,遗编杂集,攒聚成宗。」它能够贯通摄持大小两乘,囊括包含经律论三藏的义理。遗编杂集,攒聚成宗,攒聚就是聚集,成为宗要。「其撰述最著者,为《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略云《事钞》)、《四分律含注戒本疏》(释南山所集含注戒本,略云《戒疏》)、《四分律随机羯磨疏》(释南山所集随机羯磨,略云《业疏》),世称为南山三大部。虽正被僧众学习,而亦兼明三归、五戒、八戒等。又法体持犯等诸义章,亦多通於五八戒也。」先看到这。南山律,道宣律祖撰作叙述最著名的就是《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简略叫做《事钞》;还有《四分律含注戒本疏》,是解释南山所集的《含注戒本》,含注解的四分比丘戒本,简略称作《戒疏》;《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是解释南山所集《随机羯磨》,略云《业疏》,简略称作《业疏》,《业疏》就是《羯磨疏》的意思。「世称为南山三大部」,世人就称呼它叫做南山三大部。我们通常学戒,就是根据三大部。平素比丘、比丘尼,我们学习戒法就根据这三大部。下面说「虽正被僧众学习」,虽然正式加被僧众们来学习,然而它也兼带说明三皈、五戒、八关斋戒等等,所以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都应当要好好学习。「又法体持犯等诸义章」,法体(戒法、戒体)、持戒、犯戒等等诸多的义理章段,也大多能够通於融通说到五戒、八关斋戒的情形。

  「逮及北宋,元照律师居钱塘灵芝寺,中兴南山律宗。撰《资持记》以释《事钞》,撰《行宗记》以释《戒疏》,撰《济缘记》以释《业疏》。」等到北宋的时候,元照律师居住在钱塘的灵芝寺,他中兴南山律宗。他撰作有《资持记》,用来解释《行事钞》;撰作《行宗记》,用来解释《戒本疏》,《戒疏》就是《戒本疏》;撰作《济缘记》,用来解释《业疏》,就是《羯磨疏》。

  「今辑《南山律在家备览》,即据已上诸书而为宗本,并采撷南山《拾毗尼义钞》、《释门归敬仪》、灵芝《芝苑遗编》等,以为辅助。」现在编辑《南山律在家备览》这本书,就是根据以上诸多的书籍做为宗要根本,并且采取(采撷就是采取)南山《拾毗尼义钞》,这部也是宣祖所作,道宣律祖所作;《释门归敬仪》也是宣祖所作;灵芝《芝苑遗编》等,《芝苑遗编》就是灵芝元照律师所作,等等。以为辅助,做为辅佐帮助。

  「是编兼收南山、灵芝二家撰述,而唯标云《南山律》者,以灵芝撰述皆依南山遗范发扬光大,缵述相承,故唯标云《南山律》也。」这一篇兼带收摄南山还有灵芝,南山律祖(就是道宣律祖)还有灵芝律师,这两家的撰作叙述,然而唯独标出《南山律》,这是什么道理?因为灵芝律师的撰作叙述都是依据《南山律》的遗范而来发扬光大的。「缵述相承」,什么叫做缵?缵述相承是什么意思?就是继承叙述互相的传承。所以唯独标举出是《南山律》,是这个意思。

  「若尔,何以榑桑学者谓南山宗唯识、灵芝宗法华耶?」假若如此的话,两家的撰述都是称作《南山律》,假若是如此,为什么榑桑的学者,榑桑就是指日本,日本的学者们又认为南山是宗依唯识,而灵芝律师是宗依《法华经》的道理,是怎么样?「答:是盖唯闚一斑,未及全豹也。南山三观虽与唯识近似,然如戒体显立正义中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摄律仪等。又云:今识前缘终归大乘等。如是诸文,实本《法华》开显之义,盖无可疑。惟冀学者虚怀澄心,於南山、灵芝诸撰述等,精密研寻穷其幽奥,未可承袭榑桑旧说,轻致诽评。」回答说,这个大概就是只能够窥看到一个斑纹,豹的斑纹罢了,未能够看到全部的、全体的这只豹的情形。南山三观,就是性空观、相空观、唯识观,这是南山的三观,虽然跟唯识相近似,相近而且相似,然而如同戒体显立正义当中说到: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摄律仪等。因此之故,我们修行之人应当常常的思惟,我们所受的一个小乘的戒体,就是摄律仪等,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於菩萨三聚净戒的戒体,所以小乘的当下就是大乘,所以就有会归一佛乘的意义存在。又云,又说到,今识前缘终归大乘等,现在来认识前面所对的境缘,终究是归於大乘等等。如此诸多的明文,实际是根本於《法华经》开权显实的意义,盖无可疑,大概就没有可以再怀疑的。所以南山不光是宗依唯识,其实是宗依法华的。唯独希望学戒的人要虚心、要澄净我们的心,对南山、灵芝诸多的撰作叙述等,要精密的、要精细来研究推寻穷究它幽深玄奥的道理,不可以随便来传承沿袭日本学者旧的说法,而轻易的导致有所毁谤批评。这是一段。

  接著再一段,「南山撰述中引文多以略称,其仅标《律云》或《四分》者即《四分律》,《十诵》者即《十诵律》,《僧只》者即《僧只律》,《五分》者即《五分律》,《善见》者即《善见律毗婆娑》,《母论》者即《毗尼母论》,《了论》者即《二十二明了论》或此论疏,《多论》或《婆论》者即《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伽论》者即《萨婆多摩得勒伽》,《五百问》者即《五百问论》,以上皆为律部重要之典籍。此外如《善生》即《优婆塞戒经》,《智论》即《大智度论》,《成论》即《成实论》等。其所引文,每与现今流传藏本稍有不同,或是古藏异本,或转录他师撰述中文,或为随宜删节,或以释义参入,恐后之学者於是致议,故预辨明以遮疑难。」南山律的撰述当中引证的律文,大都用简略的称呼,所以它仅仅标举出《律云》或者《四分》的情况,就是指《四分律》;标出《十诵》的话就是《十诵律》,《僧只》的话就是《僧只律》,《五分》的话就是《五分律》,《善见》的话就是《善见律毗婆娑》,《母论》的话就是《毗尼母论》,《了论》就是《二十二明了论》或者这部论的注疏,《多论》或者《婆论》的情况就是《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伽论》的话就是《萨婆多摩得勒伽》,《五百问》就是《五百问论》,以上都是律部重要的典籍。除此之外,像《善生》就是《优婆塞戒经》,《智论》就是《大智度论》,《成论》就是《成实论》等等。他所引证的文,每每跟现在流传的大藏的本子稍有不同,或者是古藏的异本,古代藏经有其他的版本,或者是辗转来节录其他律师撰述当中的文,或者随顺机宜来删削节略,或者用解释的意义参杂入於文中,恐怕后来的学者对这个导致有所评议,所以预先辨明,用来遮止怀疑责难或者问难的情形。

  接著下头一段,「南山、灵芝所释法相名义,颇有与常途异者,是或别有所据,或随宜会通,学者於此未可谬执成见,应善分别观之。」南山宣祖还有灵芝元照律师所解释的法相名称意义,颇有跟平常所说有所差异的情形,或者是他另外有所根据,或者是随顺机宜加以会合融通的情形。我们学戒的人,对於这一种不可以荒谬的执著成为偏邪的见解,应当要善於分别来观览它才对。

  接著下面一段,「是编分为四篇,一宗体篇,二持犯篇,三忏悔篇,四别行篇。於篇中复分为门,再分为章、节、项、支、类、端、目,以示次第。其标分之名目,或依钞疏原文,或随宜酌定。」说这一编分为四篇,第一就是宗体篇,我们这一回只能讲宗体篇,时间不多,只能讲宗体篇,但是讲得完讲不完还不知道,我们就尽量讲。第二篇持犯篇,第三忏悔篇,第四别行篇。在篇当中,又分为门,再分为章,就是他老人家就用门、章等等,我们经文的科判,通常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出来,但他老人家比较特别,就分为门、章、节、项、支、类、端、目,门就是最大的,下头就分多少章,章之下分为节,节之下分为项,项之下分为支,支之下分为类,类之下有端,端之下有目,用来表示这个科文的次第。其标分之名目,而他所标举分别的名称科目,或者依照钞(就是《行事钞》)、疏(就是《戒本疏》还有《羯磨疏》)的原文,或者随顺机宜来酌定的,斟酌把它决定下来的。

  「是编所录诸文,虽或加删节而不失原文大意。於诸文末,注明出处。所指卷数,三大部及记,据津刊会本,其他亦据津刊者言。」这一编所录的诸多的律文,虽然或者加以删削节略,然而不会丧失原文的大意,原来律文的大意。在诸多的律文,诸多引证的文最后都注明出处。而所指的卷数,三大部以及记,三大部的记,《资持记》、《行宗记》、《济缘记》,这三种记都根据津刊会本,天津刻经处刊行的会本,把《行事钞》跟《资持记》会起来,本来是单独流行,后来就把它会集起来,这个就是会本,就是《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四分律羯磨疏济缘记》成为会本,其他也是根据天津刻经处刊行的来说的。

  「录写诸文,皆於上下用『』记号,以示起讫。记号之中,若有双行小注,皆是原文。或须别附以说明者,则於记号之外,以小字另行书写。」录写下来的诸多的律文,都是在上下用『』的记号,用来表示开始起头还有结尾。记号当中,假如有双行小的注解,都是属於原文。或者需要另外附带加以说明的,就在记号之外,用小字另外的加以书写,另外一行来加以书写。

  接著下面一段,「诸文上端皆冠以▲△记号。冠以▲者,示此文别起。」指示这一段律文是另外生起的。假如开头是用△的,就表示跟前段的意义是有所关系的。「其△记号下,有续云、又云之别。」有续云、又云的这种分别相。讲到「续云」的情况是什么?「示此文与前段相续」,就指示这段的文跟前面那一段是相续的,互相接续的。「又云者」,而写又云的情形,「示此文与前不相续,而义有关系」,指示这段文跟前面的文不相续,然而义理是有关系的。

  接著下一段,「凡记文释上钞疏文者,又戒疏释上含注戒本文、业疏释上随机羯磨文者,皆与上文连写,不冠以记号,或有旁引他文以释者亦尔。」凡是记文解释上头的《行事钞》、《戒本疏》、《羯磨疏》这个文;又者《戒本疏》解释上头的《含注戒本》的文(《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这是解释《四分戒本》);《业疏》(《羯磨疏》)解释上头《随机羯磨》的原文,皆与上文连写,都是跟上文连接起来书写的。不冠以记号,在上头不加以记号来分别。或者有旁引其他的文来解释的,也是如此。

  「诸文有稍难识别者,或数段文相续者,则於记中略录科文。於大科旁加‖记号,於小科旁加|记号(大科者,总括一段之文;小科者,於一段文中复加分析)。若有数段文相续,而科文繁杂未易分辨者,别录科表,以小字列於文后,俾备对阅。」诸多的律文有稍微难以认识分别的,或者几段的文互相连续的、接续的,就在记中简略录出科文。在大科旁边加上‖的记号,在小科旁边加上|的记号。讲到大科就笼统的概括一段的文,小科的情况是在一段文当中又加以分析它。假如有几段的文互相接续,然而科文比较繁杂,不容易分别辨明的,就另外录出科表,用小字列举在文字后,使令预备我们相对著对照来阅览。

  接著下一段,「凡记中牒钞疏文者,用◇记号」,用菱角的记号,但是容易看出的就不标举出来。又者,《戒疏》牒《含注戒本》的文,或者《业疏》牒《随机羯磨》的文,也是如此。

  「凡别编录图表或附以说明等,皆低格小字而示区别。」凡是另外编录的图表,或者附带加以说明等等,都是低原文一格,用小字来书写表示有所分别。

  「南山之文古拙,而义赜隐。后之学者,未可畏难,浅尝辄止,宜应习览,自易贯通。」南山祖师所著作的文章是古拙,就是古朴,就是很古朴的,然而义理赜隐,什么意思?深奥幽隐,然而它的义理是深奥幽隐。后来学戒的人,不可以害怕困难,浅浅的尝一尝就止息,不肯深入的加以去研究,这样子会失去重大的利益。我们实宜应当好好学习阅览,多多的看,自然就容易贯通,贯通它的道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接著下一段,「养疴山中,勉辑是篇,偶有疑义,无书可考。益以朽疾相寻,昏忘非一,舛伪脱略,应所未免。率为录出,且存草稿,重治校订,愿俟当来。」养疴山中,疴就是病,疾病叫做疴,养病在山中。勉强的编辑这一篇,偶然有怀疑的义理,没有书可以参考,又加上腐朽的身体,而且又有疾病互相的寻找,所以昏忘非一,昏迷忘失不是一两个地处。舛伪脱略,就是舛错讹误、脱落省略。应所未免,应当是所未能够免除的。率为录出,率就是轻率的,就把它录出来了,姑且存留草稿。至於重治校订的功夫,惟愿等待将来,当来就是将来。

  接著我们看下头的小字,「谨案例言之末,泉州所藏原稿附记云:二十九年岁次寿星 月 日,辑录宗体篇竟,并识。」识念「志」,就是记的意思。「沙门善梦」,这是弘公的号,弘公的号很多,有时候称为善梦。「时年六十有一」,就在晚年六十一岁,因为弘公六十三岁往生的,所以当时是晚年,六十一岁。居住在毗湖山中所作的。「例言所谓养疴山中勉辑是篇者,即指宗体篇而言。」例言里头所说的养疴山中,养病在山中,勉强编辑这一篇,就是指宗体篇来说的。「其后续辑持犯、忏悔、别行三篇,一依宗体篇例。」而后来继续编辑持犯、忏悔、别行这三篇,都是一样的依照宗体篇的例子、义例做出来的。「故大师写定原稿寄沪时,删此附记。」弘一大师写定原稿寄沪,沪就是上海,上海的简称叫做沪,寄到上海的时候,删此附记,删掉这一段附记的文。「兹仍依泉稿补识,俾可考见大师辑成是篇之时地。」这里仍然是依据在泉州的稿子补记下来,使令可以考察看出弘一大师编辑成就这一篇的时间、地点。

  「又原稿寄沪后未即印行,大师复就泉州藏稿加以补正。」又者,原稿寄到上海后来未能够即时加以印行,弘一大师又就这泉州所藏的稿加以补充校正。「故编校是书,参合沪泉两稿,互相补充。」编辑校正这本书,是参考会合上海、泉州两种的稿件,互相的补充。「例如,九二、九三两页,依《事钞》所列二表」,依照《行事钞》所列举出两个表,「即从泉稿增入者」,这个就是从泉州的稿把它增加补入的。「余详别行篇末附记」,其余的详细,从别行篇末尾附带的一个记文可以了知。「惟六页八行无妨福善下,泉稿空一格,於例尤合。」唯独六页第八行无妨福善以下,泉州的稿是空一个格子,在这个义例来讲,尤其是相合的、契合的。「因已从沪稿制版,难以改正,并识於此。」因为已经随从上海的稿件制版,难以再加以更正,并识於此,并且记录在这个地方。这是「大藏经会谨识」,大藏经会谨记的意思。

  接著我们再看第四页,目表。《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的目表,科目表,我们看科目表就可以知道这一篇的脉络,从头到尾的脉络。我们就看「宗体篇」,「一」表示第一页。下头就分为四门,第一门叫做戒法、第二门戒体、第三门戒行、第四门戒相。

  先看「第一门戒法」,戒法,它是属於第二页。戒法分两章来说明,第一门的戒法分为两章说明。「第一章通叙戒法」,融通的叙述戒法的相状。旁边「二」,表示在第二页。下头又分三科,「第一节示相彰名」,指示戒法的相状来彰显戒法的名称。下头又分两项,「第一项正示」,就是正说戒法来显示出离的圣道。「第二项杂简」,什么叫做杂简?也就是在戒法当中,参杂教理来简别戒法的功用。下头又分三支,「第一支化制」,有化教、制教的区别。「第二支戒善」,什么叫做戒善?就是戒法跟善法的区别。「第三支遮性」,遮戒、性戒的区分。犯了罪,遮戒,所犯的叫做遮罪;性戒,所犯的叫做性罪。这个叫做遮性。

  「第二节略辨教体」,约略辨明宣祖对如来制教当中,有关戒体所做的教判,这叫做略辨教体。「第三节显知由径」,直接显明地宣说戒法的功用,让学人能够了知如何进入圣道的途径。旁边标出「九」就是第九页,以后的就不陆续做说明,这个就知道旁边标出九就是第九页,其他像十五页或多少页,就可以知道,就不再一一说明。显知由径下头又分五项来说明,「第一项圣道本基」,戒法是成就圣道的根本基础。「第二项戒有大用」,戒法有殊胜伟大的功能德用。「第三项略解名义」,大略的解释戒法的名称意义。「第四项优劣有异」,别解脱戒跟定共戒、道共戒,在优胜下劣上头是有所差异的。「第五项重受通塞」,关於别解脱戒重新受戒可否的问题,通就是可以,塞就是不可以。

  「第二章归戒仪轨」,受三皈、五戒、八关斋戒的仪式轨则,以及相关内容。又分三节来说明,「第一节翻邪三归」,翻转过去邪信而初入佛门所禀受的三皈依,叫做翻邪三归。这科之下又分六项来说明,「第一项归意」,皈依三宝的意义。「第二项显相」,显示三宝的相状。「第三项功益」,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第四项忏悔」,皈依前必须忏悔身口意三业所犯的过失。「第五项作法」,受三皈依时的作法仪式。「第六项料简」,用种种问答来论究简别有关受三皈的事宜。

  「第二节五戒」,又分七项来说明。「第一项戒德高胜」,奉持五戒的功德高超胜过布施所得的功德。「第二项简人是非」,简别受戒人看他有没有是非(就是指遮难来说的),看他有没有遮难。「第三项预习发戒」,预先学习得戒的因缘,才能感发五戒的戒体。这一项之下又分四支,「第一支所受法体」,首先必须了知所领受戒体有何功用。「第二支发戒境量」,其次需要明白所发戒体它所缘境的数量,是无量无边的。「第三支依境发心」,依十方世界、十法界情与无情的境界,要发起上品心,来感得上品戒。「第四支用心承仰」,善用能受的心跟所缘境来承仰领纳戒体。「第四项叹功问相」,赞叹五戒的功德,并问明五戒的相状。「第五项忏悔清净」,受戒前必先忏悔清净。「第六项作法差别」,作法的差别相,又分三支来说明,「第一支临时开导」,戒师临时将为人传授戒法时,所做的开示与引导。「第二支正纳戒体」,正式受三皈依来纳受五戒的戒体。「第三支示相教诫」,开示五戒的相状来教诫戒子,受戒后必须尽心来奉持。「第七项料简杂相」,用六种相对来论究简别多宗(萨婆多宗)跟成宗(就是成实宗),论文的义理次第相间杂,而加以说明一番,这个叫做料简杂相。

  「第三节八戒」,八关斋戒。又分六项来说明,「第一项释名」,解释八戒的名称。「第二项功益」,来说明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第三项简人」,来简别能受戒人是不是有遮难的情形。「第四项忏悔」,在受八关斋戒之前,要先忏悔清净。「第五项作法」,就是受八关斋戒作法的仪式。又分两支来说明,「第一支正纳戒体」,正式领纳八关斋戒的戒体。「第二支说相发愿」,宣说八戒的戒相,发起广大的誓愿。「第六项料简」,又分四支来说明。「第一支对简多宗」,相对简别萨婆多宗跟成实宗不同的主张。「第二支迟受开成」,就是解释,有因缘迟缓受戒,开缘成就受戒的情况。「第三支独受离过」,说明单独受戒可以远离不得戒的过患。「第四支断恶摄净」,断除恶念、摄心净意才是真正成就受戒的因缘。

  「第二门戒体」,它又分为下头的几章来说明,下头一共有四章来说明。「第一章戒体相状」,也就是作戒体跟无作戒体的相状究竟是什么。下头又分两节,「第一节能领心相」,就是能领纳的心显示出戒体的相状。「第二节所发业体」,就是所感发的戒体,业体就指戒体来说的。这一节又分六项来说明,「第一项辨体多少」,辨别受戒时所感发戒体究竟有多少。「第二项立两解名」,为何只建立两种戒体的道理,并解释它们的名称意义。下头又分两支,「第一支立两所以」,建立两种戒体的所以然。「第二支并解名义」,并且解释它的名称意义。「第三项依论出体」,依据《成实》以及《萨婆多》二部论,说出两种戒体的深义;又分两支来说明,第一支就是解释「作戒体」,第二支解释「无作戒体」。「第四项显立正义」,就是显示依《四分律》所建立《业疏》三宗戒体的正宗义理。下头又分三支,第一支解释「实法宗」,第二支解释「假名宗」,第三支解释「圆教宗」。「第五项先后相生」,无作戒体前后互相生起的情形究竟是如何,在这一科说明。「第六项无作多少」,无作的戒体到底有多少种类。

  「第二章受随同异」,受体、随行相同差异的情形。又分两节来说明,「第一节释两名」,解释两种的名称,受体跟随行两种的名称。「第二节辨同异」,来辨明受体跟随行相同差异的情形。这一科又分两项来说明,「第一项解二作」,解二作是解释受体、随行两种作戒体。第一支先解释两种名称,第二支正示辨明相同差异。「第二项解二无作」,解释两种无作戒体,也就是受随两种无作戒体。它又分下头两支,「第一支先释二名」,首先解释两种无作戒体的名称。「第二支正辨同异」,正示辨明两种戒体相同、差异的情形。「第三章缘境宽狭」,解释所缘境宽广、狭窄的问题。又分两节来说明,「第一节列释」,列举四种名称,解释有关所缘境的问题。四种名称是什么?第一能缘心,第二所缘境,第三发戒,第四防非。这个就是列举出四种的名称,解释有关所缘境的问题,叫做列释。「第二节别简」,各别简择所缘境跟感发的戒体有何关系,这个叫做别简。「第四章发戒数量」,感发戒体的数量。又分两节来说明,「第一节明境遍一切」,说明感发戒体的所缘境是普遍一切众生界。「第二节明发戒多少」,说明所感发戒体数量究竟有多少。

  「第三门戒行」,又分两章来说明。「第一章正明随行」,正示说明随顺戒体生起的戒行。「第二章因示舍戒」,因此连带来指示舍戒的情形。「第四门戒相」,第四门就是讲到戒相,持戒能够威仪庄严美好的德行在外显扬出来,这个就是戒相。

  我们的科目表也都解释过了,我们将「宗体篇」从头到尾科文的脉络,它的意义都解释过了。接著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来加以解释。请翻到正文的第一页,第一页,《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宗体篇》。我们就简略的加以解释标题,标题我们在前面的例言里头也大略能够了解。先标题,之后再解释人号,就是编辑这部书这一位大师的尊号。

  先解释标题,「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宗体篇」,「南山律」,就是唐朝初年弘扬《四分律》,三宗别名之一。南山律乃是这一宗的通号,简别不是法砺律师的相部宗,以及怀素律师的东塔宗所主张的教义。南山是地名,全称叫做终南山,它位置在中国陕西省境内,它是陕西省主要的山脉,古代称作秦岭,它的主峰在长安县南。因为道宣律祖常常住在终南山丰德寺来撰述律学,所以尊称他的著作称作《南山律》,用山名来避讳称呼道宣律祖的德号。

  讲到「律」,律就是佛制定有关比丘、比丘尼等所应遵守的禁戒。它的梵音就译作毗奈耶,或者鼻奈耶,或者毗尼等等。就著意义来翻译,称作调伏、灭,还有善治等等。这个律,律就是法的意思,也就是法则,它能够楷定持戒、犯戒的相状。而所犯的是轻罪、重罪,是因罪、是果罪,都楷正得非常清楚,所以称作「法」,律就是法的意思,这是从佛所制的教法来称呼的。另外,律也有尸罗、波罗提木叉的称呼。尸罗是就著因行来说的,所以翻作戒,是就著戒行来讲。波罗提木叉是就果德来论,波罗提木叉翻作别解脱、别别解脱、处处解脱的意思。别解脱,就是我们持一条戒就能得一条的解脱,条条能持,条条得解脱。也称为处处解脱,我们有身口意业三处的戒法,持身处的戒法,身业得解脱;持口处的戒法,口业得解脱;持意处的戒法,意业就得解脱,称为处处解脱。这个就解释律的意思,就是解释「南山律」。

  「在家备览」,我们就来解释「在家」两个字的意义。讲到「在家」这两个字,简别不是出家。在《优婆塞戒经》里面讲到:「善男子,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名为比丘,在家菩萨名优婆塞。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持在家戒,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这一段经文是什么意思?就这么说,善男子,它也包含善女人。就如同佛所宣说的,菩萨有二种,说菩萨分为两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第一种叫做在家,第二种叫做出家。出家菩萨名为比丘,出家的菩萨就称作比丘。在家菩萨名优婆塞,男众叫做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不为难,出家的菩萨受持出家的戒法,这个乃是不困难的。在家菩萨持在家戒,在家的菩萨们受持在家的戒法,是乃为难,这个却是很困难的。何以故,为什么缘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在家的人有许多恶的因缘所缠绕的缘故。

  什么是恶因缘所缠绕的缘故?这个就如同在《大宝积经》它有一段的经文解释什么是在家、什么是出家,将在家出家修行的情形加以比较一番。《大宝积经》上头说:「复次长者,在家菩萨善修学行。所谓家者名杀善根,名不舍过、害助善业,是故名家。云何名在?一切结使在中住故,故名为在。」「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若入僧坊,在门而住,五体敬礼,然后乃入。当如是观:此处即是空行之处、无相行处、无作行处、慈悲喜舍四梵行处,是正行正住所安之处,我当何时舍於家垢,我当何时住如是行,应生如是欲出家心。无有在家修集无上正觉之道,皆悉出家趣空闲林修集得成无上正道。在家多尘污,出家妙好。在家具缚,出家无碍。在家多垢,出家舍离。在家恶摄,出家善摄。在家没於爱欲淤泥,出家远离爱欲淤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这一段是什么意思?在《大宝积经》上这么说,「复次长者」,又复其次,佛陀对著郁伽长者这么说。「在家菩萨善修学行」,在家的菩萨善於修持学行,所谓的家是什么?叫做杀害善根,它也叫做不舍过,不能够舍弃过失,它是妨害帮助善业的,因此之故,就叫做家。什么叫做在?也就是一切结使在中安住的缘故。一切结使就是一切的烦恼,一切的烦恼在当中安住的缘故,所以称作在。又复其次,在家的菩萨假如进入僧坊,在家菩萨们到寺庙里头去,要特别小心谨慎,要尽到礼节,不要随随便便。要怎么做?要在门而住,五体敬礼,然后乃入,在门就安住,然后五体恭敬礼拜,五体投地恭敬礼拜,然后再进入僧伽蓝。「当如是观」,应当要如此的观想。「此处即是空行之处、无相行处、无作行处」,这个地方就是修行三解脱门的地处。什么叫做三解脱门?解脱就是自在的意思,门就是通达的意义,由这三种解脱门就能够通达到涅盘城,所以称作三解脱门。

  第一、「空解脱门」,也就是观照一切诸法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当下它的体性本来是空寂的,缘生性空,是无我、无我所有。假若能够如此通达,对於一切诸法就能获得自在,这个叫做空解脱门。第二、「无相解脱门」,既然了知一切法都是空寂的缘故,所以观察男女、一或者异等等的相状,实际上是了不可得的,假如能够这样通达一切诸法都没有相,也就能获得自在,这个叫做无相解脱门。什么叫做「无作解脱门」?无作解脱门也称作无愿解脱门,假若能够了知一切诸法无相,对於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无所愿求;假若无所愿求,就不会造作生死之业;假若没有生死之业,就没有果报之苦,就能获得自在,叫做无作解脱门。我们想要到僧伽蓝,到寺庙里头去,要了知这个地方是奉行三解脱门的地处,我们要特别小心谨慎,要恭敬,不可以随随便便的进入。

  它也是「慈悲喜舍四梵行处」,它是慈悲喜舍修四种梵行的地方。所谓慈悲喜舍,也就是四无量心。什么是无量?也就是菩萨利益众生的心是非常广大的,所攀缘的众生既然是无量,所以能攀缘的心也是如此。第一叫做「慈无量心」,慈是什么意思?慈叫做爱念,也就是给予众生安乐的心,这个叫做慈无量心。也就是说菩萨要爱念一切众生,要爱护想念,爱护一切众生如同赤子,自己的一位赤子,恒常求得安乐的事,随著众生所要求的而能够饶益对方。第二「悲无量心」,悲就是愍伤的意思,愍伤也就是拔苦之心,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常怀著悲悯心拯救济拔,使令他们能够获得解脱,这个叫做悲无量心。第三叫做「喜无量心」,菩萨庆喜其他众生能够离苦得乐,所以他就欣庆无量。第四「舍无量心」,菩萨对於所攀缘的众生没有憎爱之心,没有憎恨,也没有偏爱之心,这个叫做舍。又想念到一切众生,同样能够获得无憎、无爱、无瞋、无恨、无怨、无恼,这个叫做舍无量心。所以寺庙也就是修行慈悲喜舍四梵行的地处。「是正行正住所安之处」,它是正行正住真正的安住,所安立的处所。正行也就是真正能够修行三无漏学,真正安住正念所安立的处所。

  「我当何时舍於家垢」,我当来、将来,在什么时候能够舍离家庭的这种垢秽?我当来在什么时候能够安住如此三解脱门的行为?还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这种行为?所以我们应当要生起如此想要出家的心。没有在家他能够修习积集无上正等正觉的圣道,都是出家他能够趣向空闲的树林来修习积集能够成就无上佛果菩提的,所以像我们世尊就示现出家。在家多尘污,在家有许多的尘垢染污,出家非常微妙、非常善好。在家具缚,在家有种种的烦恼束缚,而出家是没有障碍的。在家有许多的垢秽,出家能够舍离许多的垢秽。在家是恶法所收摄,出家是善法所收摄。在家没於爱欲的淤泥,而出家能够远离爱欲的淤泥。

  《涅盘经》也这么说:「在家逼迫犹如牢狱,一切烦恼因之而生。出家闲旷犹如虚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长。」《涅盘经》这么说,说在家是逼迫的情形,讲到迫,就是很狭窄,好像处在监牢狱一般,一切的烦恼因为它而生起;而出家却是非常的宽大广阔,犹如虚空,好像太虚空一样的,一切的善法因此而增长,所以是非常的殊胜。《华严经.贤首品》也这么说到:「家是贪爱系缚所,欲使众生悉免离,故示出家得解脱,於诸欲乐无所爱。」这是《华严经.贤首品》所说的。它说到这个家是贪爱系缚的地处,想要使令众生完全能够免除离开,所以佛陀就示现出家而获得解脱,对於诸多五欲的快乐他都无所贪爱。以上就是解释「在家」这两个字的意义。

  接著讲到「备览」,编这本书是使令在家的居士来具备阅览的,也就使令我们在二六时中能随意的查询检阅来运用的,这个就是解释「在家备览」。然后「略编」,它是略编。我们由这个例言就可以知道,本来弘公是要编广本的,因为老病的关系,所以先做出略编。

  接著解释「宗体篇」。讲到宗体,是律宗的眼目,是戒学的骨髓,是万行之所成,是众德之宗旨趣向,这个就是宗体。而宗体篇主要的就是解释四门:戒法、戒体、戒行、戒相。这属於标题,我们就解释过了。

  接著再解释编辑这部书的大德的尊号,「民初杭州虎跑寺沙门弘一辑」。民初就是民国初年。杭州,杭州就是今日中国大陆浙江省的省会。虎跑寺,虎跑寺位於杭州西湖西南隅之大慈山下,全名称作虎跑定慧寺。接著解释沙门,沙门是梵语,翻作中文叫做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又者,识心达本源,故号曰沙门。要精勤修习戒定慧三无漏学,因戒而生定,因定而发慧,因慧断烦恼、度众生、成佛道,所以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种种烦恼。又者,识心达本源,能够彻证心性的根源,最后成就无上佛果,就是识心达本源,所以称号叫做沙门。所以沙门也不容易称。

  接著我们再解释「弘一」这两个字。「弘一」就是大师的称号,讲到弘一,是民国初年中兴南山律宗的高僧,大师在民国五年,前往杭州虎跑寺断食习静而有所感悟,所以就皈依佛门。二年之后,就披剃在了悟上人的门下,法名叫做演音,字号叫做弘一,同年的九月受具足戒,在灵隐寺。此后大师凭著自己的志向,修学圣道之愿,发心扶持戒律。大师最初学习《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周遍阅览义净三藏法师所翻译的有部律藏,而且亲身来履践,并且撰辑有《学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入门次第》,还有《有部毗奈耶犯相摘记》、《有部毗奈耶自行抄》等等的著作,后来从日本请回南山三大部,以及唐宋律宗诸师的著述,深深感觉南山宗契合我们此土(中华这国土)众生的机宜,所以就改学南山律,终生奉持,并且以复兴南山律宗做为己任,寄望正法能久住世间。所以弘公也写了对联,这里有对联:「愿尽未来普代法界一切众生备受大苦,誓舍身命弘护南山四分律教久住神州」,神州就是我们中国。所以就看出他的这个大愿,他是复兴南山律宗做为己任,誓舍身命护持南山律宗,使令正法久住世间。

  民国三十一年九月初一日下午,他最后写四个字,「悲欣交集」,写了这一张交给侍者妙莲法师,这是大师最后的墨宝。到了初四晚上七点三刻,或者说八点,就安详西逝,很安详的往生极乐世界。生於民前,民国前,他是出生在民国前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到了民国三十一年的九月初四西归,所以享寿六十三岁,僧腊有二十四。这个就简单解释弘公。

  「沙门弘一辑」,辑就是编辑,搜集汇编的意义,也就是《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宗体篇》乃是由弘一律师依门、章、节、项等做排列次第,从南山律搜集契合在家居士所应学,而经过大师融合整理而编辑成一册,来便利我们僧俗大众研究修学。

  这个也将法题、人号都说过,下一回我们就入正文来解说。今天时间已到,我们就到这,恭请我们的空公老恩师慈悲的鉴正。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宗体篇》。我们住持和尚慈悲,天因法师,诸位比丘大德、尼师大姐,诸位在家菩萨们,大家早安!

  请翻开本子第一页,「宗体篇」,它就分为四门。在讲到这四门之前,弘一大师首先用总纲提要的说明,在「宗体篇」当中一共可以分为四门来说明。哪四门?第一戒法,第二戒体,第三戒行,第四戒相。接著我们就看《事钞》的文,我们不妨念一念。「《事钞》云:今略指宗体行相,令后进者兴建有托。《资持》释云:兴谓发心,建即立行。识体进行,成因感果,故云有托。」这一段的文义,就是概略的先宣说宗体篇的内涵要旨。「《事钞》云」,《行事钞》这么说,「今略指宗体行相」,我现在略略的指示出,宗就是戒法、体就是戒体、行就是戒行、相就是戒相的要旨。「令后进者兴建有托」,是为了使令后来想要进修佛法的学习者,能够兴起并建立受戒、持戒的心,而做为修学圣道有所寄托的处所。「《资持》释云」,《资持记》就解释说,「兴谓发心,建即立行」,讲到兴,意思就是要发菩提心来求受戒体,来奉持戒法。这个建就是建立我们的戒行,依此来认识我们所说戒体的相状,用来进修我们的戒行。「成因感果,故云有托」,使令身口意三业清净,这才能成就戒定慧三学的因行,而感得三乘圣人的果位。所以说有修学圣道的寄托处所。

  接著下头一段,我们再一起念。「《事钞》又云:但戒相多途,非唯一轶。心有分限,取之不同。若任境彰名,乃有无量。且据枢要,略标四种,一者戒法,二者戒体,三者戒行,四者戒相」。先看到这。这段文是广开叙述宗体的含义。《行事钞》又说,「但戒相多途,非唯一轶」,但因为修行者所受戒法的相状是有很多种的途径,非唯一轶,这个轶什么意思?轶就是车辆碾压过的痕迹。车辆有车轮,碾压过的痕迹,也就是轨道,不单单是一种的轨道,也就是不单单是一种。而且能受戒的心态,也有上中下三品的分齐限量,因此之故,所受取的戒体也就有三品的不同。这个叫做「心有分限,取之不同」。「若任境彰名,乃有无量」,假若我们受戒时,能随心任运的用十方世界十法界有情无情的众生做为所缘境的话,而来彰显戒法的名称,我们所能够领纳的戒体乃有无量无边这么多。「且据枢要,略标四种」,现在姑且根据戒律当中,戒律的中枢要义,大略标出就有四种,第一种就是戒法,第二戒体,第三戒行,第四戒相。

  下头接著《资持记》的解释,「《资持》释云:初叙广,上二句据法明广,五八十具四位不同。次二句约心明广,即上四位各有三品。若下二句就境明广,情及非情不可数故。且下示要,枢即门枢,亦取要义」。《资持记》就解释说,在最初的前面的《事钞》的文,但戒相多途一直到乃有无量,这几句是用来叙说戒的宗体,因为心境的不同,而具有广大的相貌,这叫做叙广。「上二句据法明广」,上面这两句,但戒相多途、非唯一轶这两句,是根据戒法的种类,来说明戒相的范围特别的广大无边。「五八十具四位不同」,就拿声闻戒来说,就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这四位的差别,并且在四位当中也都有开遮持犯的不同。「次二句约心明广」,就是心有分限、取之不同这两句叫做约心明广,是就著我们能受戒的心,来说明戒相的广大无量。怎么个广大情形?也就是上面所列举出的五八十具这四位当中,也都各别具有上中下这三品心来受戒的缘故。约心明广,即上四位各有三品。

  「若下二句就境明广,情及非情不可数故」,若任境彰名、乃有无量这两句,在就著受戒时所缘念的境界,来说明戒相的广大。因为佛陀是根据十方世界十法界有情以及非情(无情)的妄境来制戒的,而我们所受的戒体,也是根据十方世界十法界有情以及非情的妄境而得到的,因此,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是不可数的,没办法用数量来数出来的。「且下示要」,且据枢要以下这段文就是指示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这四门是律学当中最重要的部分。「枢即门枢」,枢就是门枢,什么是门枢?它是控制门户开关的中心部位。在这里就是采取门枢具有中心运转的意义,用来比喻戒法等四门是律藏当中的要义,是转凡成圣的中枢,是修学三乘道果的因种,也是成佛的根本,所以是非常重要的。「亦取要义」,也是采取它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品者,见后归戒仪轨五戒中,依境发心文」。讲到三品的情形,三品就分为上中下三品,简单说,下品戒,发下品心,得下品戒,他只求自利;中品戒,不但自利,而且能利他,但是还没有究竟;上品戒,发上品心,得上品戒,是普遍利益一切众生都能成就无上佛道。假若我们想要比较详细了解,就看后边归戒仪轨,讲到五戒当中依境发心的文就有了,我们后边就会学到。这一段就过去了。

  接著我们再看下头一段,我们也一起念。「《资持》云: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有云:未受名法,受已名体。今谓不然,法之为义贯彻始终,安有受已不得名法。须知下三从初得号,是故一一皆得称戒,或可并以法字贯之,方显体及行相非余泛善。」这一段的文义,就是灵芝律师略略的指示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门的关系,它是连贯而不是各别独立的。所以「《资持》云」,《资持记》说到,「欲达四科」,想要让后学的人能够通达法、体、行、相这四科的深义,「先须略示」,首先必须简略的指示、说明这四科相互的关系。「圣人制教名法」,伟大的圣人,就是指佛陀,住世的时候所制定的教诫,就称作戒法。「纳法成业名体」,正当我们在受戒的时候,从戒师的地处领纳如来所制戒法的时候,这时用我们的身业来礼拜,口业请师,意业观想,使令三业清净来成就业性。那时候所产生止恶行善的力量,就叫做戒体,叫做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受戒以后,我们依靠著身口意三业所领纳的戒体,生起随行,并且用随行来保护我们的戒体,这个就叫做戒行。「为行有仪名相」,正当我们身 口意三业的行为,对著境界不毁犯戒法的时候,这样子就将严持戒行的美德就表现在外,有威仪可表现出来的相状就称作戒相。

  「有云:未受名法,受已名体」,有人就这么说,未受戒的时候就称作戒法,受戒以后就称作戒体。「今谓不然,法之为义贯彻始终,安有受已不得名法」,但是我现在认为并不如此的,因为法的这种道理,戒法的道理,它是可以贯彻从始至终,贯彻法体行相四门,从始至终都不改变的。哪里有受了戒以后就称为戒体,而不能称为戒法的?「须知下三从初得号,是故一一皆得称戒」,我们必须了知,戒法以下的戒体、戒行、戒相这三种,都是从最初的戒法所获得的名称。所以戒体、戒行、戒相这三种都可以称作戒。「或可并以法字贯之,方显体及行相非余泛善」,或者也可以并用,并且都运用法这个字来连贯它们,也就是戒法之体、戒法之行、戒法之相。这样子才可以显示出,戒体以及戒行、戒相,并不是其他未受戒前所行十善法等泛善,所能相提并论的。

  「为行有仪名相者,戒相有二义,一约行为相,如今所云。二以法为相,如后持犯篇所示」。讲到为行有仪称为戒相,我们的戒行表现在外,有这种庄严的威仪显现出来,称为戒相的情形。而讲到戒相,有两点的意义,第一是就著戒行来说到戒相的情形,就如同现在所说的。也就是我们要了解每条戒的开遮持犯以后,用我们身口意三业的行为,身的行动,口的语默,意的分别,来检查检查是不是合乎戒的意义。将戒法由身口意三业表现在日用当中,这就是依戒行所生起的戒相。这个就是如今所云,就如同现在这里所说的。第二种以法为相,是就著用戒法称为戒相的情形,依据戒法而称为戒相的情形。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属於每条戒的条文,而每条戒当中各别有开遮持犯的相状。现在我们讲,好比比丘们将《四分比丘戒本》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每条戒的开遮持犯研究清楚,了如指掌。这个乃是依戒法而生起的戒相,这叫做以法为相,就如同后边持犯篇所开示的情形。

  我们第一页就过去了,接著翻到第二页,接著我们再一起念。「《资持》云,问:所以唯四,不多少者?答:摄修始终,无缺剩故,随成一行,四义整足,言有次第,行不前后。」这一段的问答,就是灵芝律师说明,宗体只分为四种,就是法体行相这四科的理由,而不讲到三科、不讲到五科,不多也不少,这什么道理?下头就解释,「《资持》云」,《资持记》说,「问:所以唯四,不多少者」,所以也就为什么在戒的宗体上,唯独列出法体行相这四科,却不再增加成为五科、六科,也不减少成为三科、二科,理由是什么?下头就回答,「答:摄修始终,无缺剩故,随成一行,四义整足」。回答说,因为摄受我们身口意三业的戒法,是修学圣道的开始,既然有开始,必定有终止。加上我们受戒的目的,是为了求得三乘的圣道,因此我们现在能够依照法体行相,这四种就可以贯彻从始至终,做为因种而来精勤求得圣果,这一点,它也没有缺少,同时也不剩余,也不多余的缘故。所以只需要这四门,就不多也不少。随成一行,四义整足,随著我们所持的宗体是能成就一切的行持,法体行相这四门的义理就非常的完全具足了。「言有次第,行不前后」,在此虽然透过言语来讲是有次第的不同,因为我们讲话总要有次第,你不能许多话同时讲出来,没办法,讲出来也听不清楚。言语是有前后次第的,但是实行起来是不分前后的,因为四门是同时生起作用的,所以行不前后。

  接著下头,「《资持》云,问:法之与体,同异云何?答:《业疏》云,体者戒法所依之本,是则法为能依,体是所依,不可云同。又云:戒体者,所谓纳圣法於心胸,即法是所纳之戒体,据此不可云异。应知言法未必是体,言体其必是法,不即不离,非同非异」。上边谈到宗体四门的整体关系,下头这段文,就是针对戒法跟戒体相同、不同的地处,再做进一步的说明。「《资持》云」,《资持记》说,「问」,就问到,「法之与体,同异云何」,戒法跟戒体相同、差异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答:《业疏》云」,回答说,《业疏》就是《羯磨疏》,说到「体者戒法所依之本」,戒体的意思是戒法所依据的根本。为什么《羯磨疏》会这样说?因为没有受戒是绝对得不到戒体的,既然没有戒体,戒法也没有什么可用的。所以我们受戒所得到的戒体,是戒法所依据的根本。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戒法,我们又如何去受戒,怎么样能够去受戒?所以我们就了知,「是则法为能依,体是所依,不可云同」。由此可知,戒法是属於能依的境界,而戒体是所依的心,既然有能依跟所依心境之别,所以戒法跟戒体不可以说是相同的。「又云:戒体者」,又说到,戒体是什么意思?「所谓纳圣法於心胸,即法是所纳之戒体」,戒体就是所谓经由师资授受的仪式,领纳圣法在我们心胸里头的相状。心胸也就是在我们的心中,其实就是指第八阿赖耶识,成为善的种子,这个就成为戒体。也就是在文当中所说的,圣法就是我们所领纳的戒体。如果根据这种道理来讲,戒法跟戒体就不可以说有差异。「应知言法未必是体,言体其必是法,不即不离,非同非异」。应当了知,说到戒法未必定是戒体,而说到戒体,它必定是戒法。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即合的,也不是分离的,不合也不离的,并非相同,也并非不同的。

  「《济缘》云,问:即法是体,法体何分?答:若望未受,但名为法,体是无情。若加期誓,要缘领纳,依心成业,此法有功,乃名为体。如药丸喻,药味各别,如戒法也,和合成丸,如戒体也。丸非他物,即药成丸。虽异而同,虽同而别。如是知之。」《济缘记》就说到,《济缘记》就是解释《业疏》的,前面引《业疏》,这里《济缘记》就解释。《济缘记》就说到,「问」,问到,「即法是体」,戒法的当下就是戒体,「法体何分」,戒法跟戒体应该如何分别?「答」,回答,「若望未受,但名为法」,如果对望著还没有受戒的情形来说,戒法只可以称作戒法,「体是无情」,它的体性是属於无情的。依照这个道理来谈论,戒法跟戒体是不同的。又假若,「若加期誓,要缘领纳,依心成业,此法有功,乃名为体」,又假若我们在师资授受的时候,能够加上受戒时的期限,要约的期限,以及在佛前、十师面前所发起的誓愿。尤其在师资授受当中,最重要的事情是缘,就是要领纳戒师所传授如来的戒法,使令戒法能依止我们的心而安住,成为我们身口意三业的业性。这种的业性,是在我们受戒时,经由我们身礼拜、口请师、意观想而领纳戒法,这种戒法就具有止息一切恶、奉行一切善,持戒不毁犯的功能德用,所以就称为戒体。下头就举譬喻来加以说明,「如药丸喻」,如同和合几种的药味而成为药丸的譬喻。药味各别不同就如同戒法,和合成药丸就如同戒体。药丸不是其他的东西,是就著药味而成就的药丸;药丸就比喻戒体,戒体不是其他东西,是就著药味的戒法成就的药丸。所以虽然差异,却是相同;虽然相同,而有区别,我们要如此对戒法、戒体这么了知。这一段是见於「《业疏记》卷十六」。

  「《资持》云,问:行相何异?答:三业分之」。《资持记》就说到,就问到戒行、戒相这两种有什么差异?回答,「三业分之」,依照我们身口意三业的造作来加以分析,就可以明白它们的道理。「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讲到三业分之,弘公慈悲,怕我们不了解,所以弘公特别用小注说明。「三业分之者,戒行属意,戒相属身口。行属意者,约能察言,见后戒体门圆教宗能忆、能持、能防等疏记之文,及戒行门首段钞记之文。相属身口者,见后持犯篇持犯总义门成就章,就业明四行文。若尔,何故《资持》又云,三业造修名行耶?答:彼兼所察言也。」「三业分之者」,又讲到前面说到戒行、戒相什么差异,回答说三业分之,这里就加以解释。讲到三业分之的道理是怎么样?「戒行属意」,这是总说,戒行是属於意业。我们有这一念,要好好持戒的心,它表现在身口上头,所以戒行特别属於意业,而戒相是属於身口二业所收摄的。怎么说戒行属於意业的情形?这是「约能察言」,是就著意业具有能够觉察的义理来说的。身口二业就没有能够觉察的功能德用,意业才有。这个就可以从后边的戒体门,后边会讲到,圆教宗依此所说意业上,它具有能忆、能持、能防戒体的这三种功能。至於出自何处等等,这个可以参阅《业疏》、《济缘记》的文,以及戒行门首段,《行事钞》、《资持记》当中各段相关引用的文。

  「相属身口者」,戒相归属於身口二业的道理,「见后」,详见后边的「持犯篇」。后边持犯篇我们讲不到,只能讲到宗体篇。但是播戒机都有,播戒机,全部的《南山在家备览略编》都有,四篇都有。我们时间有限,而且法务忙碌,只能抽出一个月时间,所以只能讲到宗体篇。那没讲完,回去听播戒机,因为有了这个本子,回去依照本子听就很清楚。相属身口者,要看后边的持犯篇,还有「持犯总义门成就章,就业明四行文」。四行是什么?就是指止持、作持、止犯、作犯。一部律藏的内容,总不出止持、作持、止犯、作犯,止犯就是作持的相反;作犯,止持的相反。就是这个,这个叫做四行的文。「若尔,何故《资持》又云」,假如是这样的话,为什么缘故《资持记》里边又说「三业造修名行耶」?身口意三业造作修持就叫做戒行?「答:彼兼所察言也」。彼《资持记》,那一部的《资持记》,所说的已经兼备加入所能觉察的功能在身口二业之上而来宣说的。刚才有提到,见后戒体门圆教宗能忆、能持、能防,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得稍微说一下。所谓能忆,就是能够恒常忆念我们的戒体而不忘失,到达常尔一心的境界;能持,能运用我们身口意三业所得到的戒体,对外面相对的境界不去犯戒,能达到持戒无犯的境界,叫做能持;接著能防,能防止外境来侵害我们,如果犯戒的境界即将现起时,我们能够小心防备,使它不会现起犯戒的情形,这叫做能防。这段就过去了。

  以上就是对於法、体、行、相,弘公做总纲的说明已经完毕,接著下头一门一门详细的解释。下头就讲到:

  「第一门,戒法」,戒法当中又分为两章,第一「通叙戒法」,第二「归戒仪轨」。在第一章的通叙戒法当中,通叙戒法又分为三节,三个节段,第一「示相彰名」,第二「略辨教体」,第三「显知由径」。在第一节的示相彰名这节里边,示相彰名中又分为两项,第一「正示」,第二「杂简」。以上科义,我们在讲目表的时候,科目表,都有解释过。

  我们现在就看第一项「正示」的文,我们一起念。「《事钞》云: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要令受者,信知有此。《资持》释云:示相中,初标示。直下正明。法虽两通,不能委辩,但从圣论,故云直也。轨成者,示法义也。出离道者,圣所证也。要下出从圣所以。然此但示法之功力,文不明指何者是法,意令学者思而得之。」「《事钞》云」,《行事钞》就说到,「言戒法者」,现在所说戒法最重要的意义是怎么样?「语法而谈,不局凡圣」,对著法来谈论,对著戒法来谈论的话,并不局限凡夫跟圣人。「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现在我就直接的加以说明,只要我们依此三乘圣人所奉行的戒法,必定能够用戒法来轨范成就我们出离三界所证得三乘解脱的道法。「要令受者信知有此」,必要使令受戒的人深信、了知,唯有在因地当中奉持三乘圣人的因种,也就是好好的持戒,依照戒法好好的持戒,我们在果位上才能成就转凡成圣的道果。

  「《资持》释云」,《资持记》就解释说,「示相中,初标示」,指示戒法的相状当中,最初就是标举指示,就是标明指示出,戒法最重要的意义是在於通凡通圣。「直下正明」,直明此法以下就是正式的说明,「法虽两通,不能委辩,但从圣论,故云直也」,戒法虽然两通,就是通凡通圣,但是为了使令受戒者能深信,所以不能不来加以详细明辨一番。但是,现在只是从成就圣道来加以论说,所以直明此法,直接的来叙述这种的戒法,所以称作直。

  「轨成者」,什么是轨成?这个就明白指示出,这个法具有轨生物解的义理。这个表示,我们学佛,学佛出家,学佛受种种的戒,依照戒法好好的修行,我们就可以成就佛果;假如我们随顺著三途的业去造作,将来就感得三途的果报。轨成者,就是指示法的意义,轨范成就,指示戒法的这种意义,「轨成者,示法义也」。讲到「法」,通常有两点的意义,第一就是「任持自性」,第二「轨生物解」。什么叫做任持自性?也就是每种法它都任运执持自己的体性,而不改变的意思,就如同色法就是色法,它不能变成心法。不论有情无情,都能够保任维持它的自体,这就是任持自性的意义。第二轨生物解,每种法都有一种的轨范,能够生起众生对它的理解。这里所说的法,是就著轨生物解这种意义来说的。轨成者示法义,指示戒法的意义,必定能够轨范成就出离三界成就三乘的圣道,这就是指示出法的意义。

  「出离道者,圣所证也」,出离的这种圣道,圣道就是圣所证也,三乘圣人所证得的,叫做出离道,出离三界生死。出离三界生死,最初就了脱分段生死,了脱分段生死就是断了见思惑,成就阿罗汉果;进一步能够将见思习气也轻淡一些,就是成就辟支佛果;最后进一步出离变易生死,最后就成就无上佛道。三乘的圣果属於出离道,就是圣人所证得的这种果位。「要下」,要令受者以下,「出从圣所以」,这段就是,要下是指要令受者信知有此这一句,就说出凡夫必须依从圣道,我们才能够转凡成圣,所以然的道理。这个叫做要下出从圣所以。「然此但示法之功力,文不明指何者是法,意令学者思而得之」,然而在这里,道宣律祖指示显示出法所具备的功能、力用,《行事钞》的文不明白指示出哪一种是法,这个就是道宣律祖的意思,要使令我们学戒的人能够好好思惟一番,透过自己思惟,而得到法的这种意义,这是最稳当、最扎实的修学态度。

  《事钞》续云,这一段我们一起念。「《事钞》续云:虽复凡圣通有此法,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为圣法。《资持》释云:彰名中,初二句蹑前,今下正示。已成者,初果已上所修三学,名圣道故。今虽在凡亦名圣法,因中果号也。」《行事钞》继续说,虽然我们又说凡夫跟圣人共通都有这种的戒法,但是现在所受者,所说的受戒者,是就著因地来谈论已经成就果位来说的。所以称所受的戒法,就叫做三乘圣人的圣法。所以我们所受戒的戒法就是圣法,不是普通善法。我们能够依照圣法,依照这种戒法,在因地如法的修行,我们将来必定成就三乘的圣果。依照普通善法去做,不一定成就,它都偏於有漏,不能出离,还不能出离三界,顶多成就人天的果报,人天福报享尽仍然要堕落。而我们所受戒,纳受的这个戒体,依照戒法所纳受的戒体,由戒体生起随行,我们在因地好好的进修,就是受了五戒,它将来也可以做为成就无上佛果菩提的根本,何况我们又受了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更是如此。所以戒法就是圣法,成就三乘圣道之法。所以戒法多么要紧!我们受戒之后,就是开始转凡成圣;不敢受戒,换句话说,我就一直做凡夫,我将来就流转生死。所以要发心受戒。受了戒就好好学戒,学戒了知开遮持犯,然后我们就具备持戒的条件。具备持戒条件之后,我们六根对六尘的当下,我们就一心敬慎,要专一其心,要恭敬谨慎,遇境逢缘不随便虚妄分别,不虚妄分别就不取著,不取著,我们对境界就得解脱、得自在。这里就讲到圣法,戒法就是圣法,非常要紧。

  「《资持》释云」,《资持记》就解释说,「彰名中」,彰显名号当中,最初两句是紧接著前面所说戒法是通凡通圣的道理,这叫做蹑前。「今下」,今所受者之下就是正示,正式来指示说明戒法通凡通圣的道理,这叫做正示。「已成者,初果已上所修三学,名圣道故」,什么是已成?初果以上的圣者所修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就称作圣道的缘故。「今虽在凡亦名圣法,因中果号也」,现在我们虽然还是在凡夫地,然而我们发心受了戒,它也称为圣法,这是因地当中来说明成就圣果的称号。我们因地如法修行,将来必定成就三乘的圣果,现在虽然还没有成,所以叫做因中果号。「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

  接著下头一段,「《业疏》云,问:人皆知受,所受是何?答:相传解云:受名圣法,由此法故,奉敬守护,净如明珠,能为圣道作基址故」。先看到这。本文就继续说明,佛弟子所受的戒法是能成就圣道,所以称为圣法。《业疏》这么说,《羯磨疏》说,「问」,问到,「人皆知受,所受是何」?我们做为佛的弟子,无论在家或者出家,人人都知道要去受戒,但究竟所受的戒是什么?「答」,回答说,「相传解云:受名圣法,由此法故,奉敬守护,净如明珠,能为圣道作基址故」。相传解云,古代大德互相承传的解释这么说。受名圣法,我们所受的戒法就叫做将来所成就的圣法。由此法故,由於我们受了这个戒法的缘故,由戒法受戒得戒体,然后由戒体生起随行,随顺戒体生起戒行。要奉敬守护,要好好的奉行、要恭敬,要好好守护。守护如同,如护浮囊,如草系比丘。就如同护持浮囊,好比商客要渡过大海,他带著浮囊,浮囊都要保护好,不要有所丢失或者毁破。有罗刹鬼来说:你全部浮囊给我吧!我不给,不给,给了我怎么渡海?这个就比喻破重戒,破重戒等於全部浮囊给人家了。不然你就给我一半吧!一半也不给。就比喻破第二篇这种重罪。也不给。到最后说,你就一针孔许的浮囊给我吧!一针孔许也不给你,给了你,我的浮囊的气就消了,就不能渡海。一针孔许就比喻犯小的罪过,所以连小的罪过都不犯。所以如护浮囊,如同护持浮囊的情况。要怎么样?奉敬守护,要如法奉行,要恭敬谨慎,好好守护我们所受的戒体。净如明珠,持戒清净,如同光明的宝珠一样。那就能够做为将来成就三乘圣道,做为基址故,做为基础、根本的缘故。基址也可以这么解释,做为我们安身立命的处所的缘故。

  「《济缘》释云」,《济缘记》就解释说,「受者虽多,而不自知所受之体,欲警学者,故发是问。答中,云相传者,承古所解,举果目因,以其能通圣道故,复令受者不自轻故」。《济缘记》就解释说,「受者虽多」,佛门的七众弟子受戒的人虽然很多,然而却自己不能够了知所受的戒体,就是未来成就圣道的正因,成就无上佛果菩提的种子。这个也就是道宣律祖想要警戒我们初学的人,才故意提出这个问题来。「答中」,下边的回答当中,「云相传者,承古所解」,说到相传的情形,这个就是继承古德所解释的道理,来举出三乘所成就的圣果,是来自於我们所说的戒法为因。「举果目因,以其能通圣道故」,举出果德来称呼修因,因为它能够通达三乘圣道的缘故。宣祖举出果位而来谈论因行,这个又是使令受戒的人不要自己轻视自己,以及不轻视戒法的缘故,所以就举出古德的解释来做证明。这段就「见《业疏记》卷十五」。

  下头第四页,第二项就是「杂简」。在杂简当中又分三支来说明,第一「化制」,化教、制教的区别;第二「戒善」,戒法跟普通善法的区别;第三就是「遮性」,遮戒、性戒,还有遮罪、性罪的区别。先说明第一支,第一支的化制,弘公首先就加以说明。这段我自己念,给你们休息好了。「化制者,化教、制教。制教亦云行教。《戒疏》摄教分齐中,虽以行教与制教别列,但此外钞疏及记中,皆行制二名互用,义盖可通。又《戒疏》虽局取三轮,但此外钞疏及记中,皆以化行或化制而分二教。《资持》云:如《戒疏》中,或约三轮,或约化行,或约化制,或约制听,彼取三轮,今用化行,随时用与,未须和会。」

  这段小注,是弘一律师根据南山三大部的义理来说明,使令初学的人能够清楚明白,制教也称作行教的理由所在。「化制者,化教、制教」,化制是什么?就是化教跟制教。南山律中的判教,是从如来一代时教经律论来分判的,把经论二藏判归为化教,律藏判归为制教。然而制教也称为行教,两者的名称虽然不同,义理是相同的。这个就前面几句,所以制教又叫做行教。佛为我们制戒,我们说了,任何一种戒就是要依教奉行,没有依教奉行的话,就要制定毁犯,就犯戒了。所以叫做行教,必须依教奉行的戒法。至於经论的这种化教,譬如我们多念佛、少念佛,多拜佛、少拜佛,多诵经、少诵经,佛并没有制我们的罪。然而,我们受任何一种戒,我们必须依照戒法去奉行,不依照去奉行,有所毁犯,佛就制我们的罪,所以称为行教,就是这个意思。

  「《戒疏》摄教分齐中」,《戒本疏》摄教分齐这一章当中,「虽以行教与制教别列」,虽然用行教跟制教不同的名称,将二教各别列举出来说明。「但此外」,但是除此以外,《行事钞》、《业疏》以及《资持记》跟《济缘记》当中,「皆行制二名互用,义盖可通」,都是行教、制教两种名称互相运用,义理因为它是可以融通的,可以通用的。「又《戒疏》虽局取三轮」,又者,《戒本疏》虽然局限的采取佛的身口意三轮,佛的身口意三业所生起摧毁众生惑业的三轮,来归属於律藏。讲到三轮,我们也稍微解释。讲到身轮,就是神通轮,说明由佛的身业他可以显现种种神变,使令众生生起正信。口轮称为说fa 轮,佛运用口业来教诫众生,使令众生能够好好的修行。意轮叫做鉴机轮,说明佛运用意业来鉴别众生的根机,使令众生能忆念佛的教法,而去邪归正。佛的身口意三轮是为律藏所收摄,南山宣祖配合戒定慧三学来作判教,定慧二门属於神通,属於神足轮,说法是教诫轮,属於神通、说法这二轮所收摄;而鉴机忆念,忆念轮是用来收摄戒学这一门,使令众生能依此思惟事情的善恶邪正,而来树立正道的缘故。这里就解释三轮。

  又《戒疏》虽局取三轮,但此外,此外的钞(《行事钞》)、疏(《业疏》),以及《资持记》跟《济缘记》当中,都是用化行或者化制的名称而分别二教,这两种教法。「《资持》云」,《资持记》说,「如《戒疏》中」,如同《戒本疏》当中,「或约三轮」,或者就著身口意三轮;或者就著,「约化行」,化教、行教;或者就著化制,化教、制教;或者就著制门、听门。「彼取三轮,今用化行」,彼,彼文,《戒本疏》,《戒本疏》它是采取三轮,而现在运用化教、行教。「随时用与」,这个都只是随著适当的时节,时机因缘来运用的。「未须和会」,学者不必在名称上起怀疑而来做融合会通的工作,未须和会。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接著我们再看下头《业疏》的文。「《业疏》云:自古详教,咸分两途。化教则通被道俗,专开信解之门。行教则局据出家,唯明修奉之务。」本文就在说明化制二教所教的、化导的对象以及理由,它的理由。「《业疏》云」,《羯磨疏》说,「自古详教,咸分两途」,自从古来习律的大德们详细来分判佛陀的教法,完全都把它分为化制二教,这两种的途径来加以判教。「化教则通被道俗,专开信解之门」,什么叫做化教?化教就是如来所说的经论二藏,归属於化教,它的功用就在於共通加被道俗的七众佛弟子。由於经论二藏专门在於开化佛门七众弟子,能够深信解悟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以及诸法实相之门的义理。

  诸行是无常的,诸行是什么意思?诸行就是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譬如我们有情的众生生老病死,无情的器世间成住坏空,而无论有情、无情都生住异灭,迁流变化不息,所以无常。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们就在这个一切有为法生灭造作的法当中,修行用功办道,在这里努力的止恶行善度众生。在止恶行善度众生的当下,我们不著相,我们所作所为就成就无漏称性的功德,无漏称性的功德。最后就可以彻证真如本性、诸法实相,成就无上佛道。化教就是讲这些道理。而行教则是指律藏方面,局据出家,「行教则局据出家,唯明修奉之务」,行教就是指律藏方面,如来所制的律教是有所局限,是依据出家五众弟子来制定戒律。出家五众所制的戒法,也唯独我们说明要好好的修奉,唯明修奉之务,唯独说明好好如法的修持、奉行的这种事务。这是我们的要务,要好好依教奉行,我们出家五众都要好好依照佛陀所制的戒法依教奉行,这是我们出家人的要务。

  接著《济缘》释云,《济缘》释云这段,直接我们消释就可以了,就不念了,不必再念。「《济缘》释云」,《济缘记》就解释说,「就文二教,对明两别」,就著上边《业疏》的文,用来说明化制二教,是相对来辨明两教,两种教,化教、行教是各别不同的。「道俗出家,被机异也」,道众、俗众,道众是出了世俗之家,所以所加被的众生的根机是不同的,有所差异。出家就有五众,在家有二众,如来他就加被七众佛弟子的根机,而在教法上就有所差异。「信解修奉,立法异也」,而且在深信了解诸法的义理上,以及修持、奉行如来所建立的法门上,也是有所差异。「《戒疏》云:何名化教」,《戒本疏》说,什么称作化教?「开演化导,令识邪正,教本化人,令开慧解,本非对过而立斯教。」正是如来为了开示七众佛弟子,来演说诸法之义,如同小乘三法印,大乘一实相印,还有四圣谛等等的化导,教化引导。令识邪正,使令弟子们能够认识什么是偏邪,什么是端正的,什么是正知正见,而来辨别是非。如来化教的根本目的,就在於教化人,令开慧解,使令人们能够开发智慧,而了解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等的道理。化教的本义,并不是针对出家五众弟子所犯有漏罪过,而来建立这种教法,来防范过患的。这个就解释化教。

  接著再解释行教,「言行教者」,至於说到行教的情形,「起必因过,随过制约」。行教的生起,必定因为佛的弟子,大多数就是指我们比丘、比丘尼们,犯了有某一种有漏的罪过。如来就随顺弟子所犯的罪过,而制定戒条来约束、规范弟子们的行为,使令弟子们有所遵行。这个就是随过制约。「言唯持犯,事通止作,戒律一宗,局斯教矣」。他所说的唯独是持戒、犯戒的这些事相,而这个事相是通於止持跟作持,对於止持有所毁犯,就是作犯,对於作持有所毁犯,就是止犯。所以事情是通於止作两种。戒律一宗,戒律这一宗,唯独局限在这种教法,止作二持的教法,不同於化教能使令人开启慧解。因此道宣律祖就根据这种原则,将如来一代时教判为化制二教。

  接著《济缘》,「《济缘》云:十善、五停、四弘、六度一切观行,并化教业。毗尼所诠开遮轻重,一切律藏,并制教业。化据理性,理有顺违。制就教法,教有持犯」。《济缘记》说到,「十善」就是十善业,身三,口四,意三,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不贪、不瞋、不痴。「五停」就是五停心观,三乘圣人在最初入道时,所修的五种观法,使令停止我们虚妄分别心,而去除五种的过失。第一「不净观」,观察一切根身器界都是属於不净的。所以贪欲众生就不净观,用来停止我们贪欲心,贪欲的烦恼。瞋恚众生「慈悲观」,瞋恚的众生要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的相状,生起慈悲心来,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来。佛对众生的慈悲叫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就是给与众生安乐的心,对众生给与安乐,他是没有条件的,是自然而然的给与安乐的;而悲愍拔除众生之苦,就是体念一切众生跟我们都同体的,无论是有情众生、无情众生,都跟我们是同体的。既然同体,众生就是我们自己,怎么会自己打自己,自己骂自己?人我是非种种就不会有了。所以要慈悲怜悯众生,我们瞋恚心就会对治了。「因缘观」,是观察一切诸法是从因缘所生。愚痴众生要作因缘观,观察一切诸法从各种因缘生起,前因后果历历分明,停止我们愚痴的烦恼。所以我们了知十二因缘的话,我们就会去除愚痴心。十二因缘的道理我们能理解,就知道我们生从何来,死归何去,清清楚楚。我们众生会流转生死,就无明来的,无明就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假如无明未灭,这一世又继续的爱取有,那就一直流转下去。往上是无始,往下也是无终。所以愚痴众生要作因缘观。多障众生「念佛观」,观察佛身相好光明功德庄严,停止我们种种的业障。多散众生「数息观」,观察呼吸出入的相状,每一出入,数出就不数入,数入就不数出,把它数得清楚,从一到十,记得清楚分明,停止我们散乱心。这个就是五停。

  「四弘」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度」,就是布施度可以度掉悭贪的烦恼,持戒度能度恶业,忍辱能度瞋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这是六度。好好修六度,我们就到达清净涅盘的彼岸。「一切观行」,观行就有好多,在佛门里边,好比楞严三昧、念佛三昧、法华三昧种种都属於观行。还有像南山律祖也有三观,性空观、相空观、唯识观,这个都是观行。「并化教业」,这都是属於化教业,化教之业。

  「毗尼所诠开遮轻重,一切律藏,并制教业」,毗尼所诠释的开遮轻重,毗尼的律藏所诠释的,有开缘、遮止,犯戒有轻、有重。一切律藏都是属於制教业。「化据理性,理有顺违。制就教法,教有持犯」。什么叫做化据理性?化教是根据诸法的理性,来说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但是这种道理是有顺有违的,什么是有顺有违?也就是你要修行唯心的观法也可以,你不修唯心观也不毁犯戒法,所以是理有违顺。对於这种化教的属於理性的,你随顺它去做也好,不随顺去做,有所乖违,不犯戒,叫做理有违顺。制就教法,教有持犯,制教是就著律教之法、开遮持犯的规矩来制定的,所以在制教当中,一定有持戒、有犯戒的种种情形。持戒就有功德,犯戒之后就有罪过,就要好好的发露忏悔。「已上皆见《业疏记》卷一」,《羯磨疏济缘记》卷第一。

  「《资持》云:一代时教,总归化行。开其信解,用舍任缘,故名化教。制其修奉,违反有过,名为行教。」《资持记》就解释说,道宣律祖总判如来一代时教,拢总归纳成为化行二教。如来在开化七众弟子深信悟解诸法真理的时候,用舍任缘,你采用、或者舍弃,是任运随缘的这种教法,所以称为化教。它的目的是化导弟子们能够趣向解脱圣道,而并不是强制的要求,这个就是化教。制其修奉,制教就不同,如来制定我们出家五众弟子,还有在家二众弟子,我们受了戒,一定要修行禁戒,奉持戒法,如果违反戒律的规定就有过失,所以就称作行教。行教偏重就著出家五众来说的,然而俗人受五戒、八关斋戒也在里头,我们不依教奉行也是有过失的,这个叫做行教。

  「钞疏及记,简别化制二教之文屡见,其义大同,未能具录。」说《行事钞》,还有《业疏》(《羯磨疏》),以及《行事钞》的《资持记》,《业疏》的《济缘记》,来料简、分别化制二教的文屡次都可以看出来,它的义理大略是相同,未能够具足的把它录出来。「今就上文,列表於后,以示两别」。现在就著上头的文,列出图表来,列出图表在后边,用来指示这两种有所区别。「化教,通道俗」,化教是通於道俗七众,「开其信解」,是开发他的信心,使令他能够了解诸法的道理。「非对过立」,不是针对弟子犯过而制立。「十善五停等」,就是十善业、五停心观等等,「用舍任缘」,你取用、弃舍任运随缘,并没有强制要求。「制教」也称为「行教」,「局道」,局限出家五众,道众。「制其修奉」,制定出家五众们都要修行禁戒,好好奉持戒法。「持犯楷定,随过制约」,持戒、犯戒都是楷正决定,随著犯过来制立戒法,约束他的行为。「开遮轻重等」,每条戒都有开缘、遮止,持戒、犯戒轻重不同等等的相状。「违反有过」,假如违反戒律,就有过失,有罪过。

  「《资持》云」,《资持记》说,「问:五八二戒既是戒制,应是行摄」。就问到,五戒、八关斋戒这两种戒法,既然都是属於戒律的制度,应当是行教所收摄才对?「答:化教所摄」,它不是行教所摄,是化教所收摄的,下头就会说明。「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二」。下头就说明《资持记》这段的道理,小注这么说,「南山律中,以十戒具戒属制教,五戒八戒属化教」。在南山律典当中,它是用十戒,沙弥十戒、沙弥尼十戒,比丘的具足戒、比丘尼具足戒,都属於制教;而在家的五戒、八戒是属於化教。「今案,五戒、八戒与常途之化教异,正属化教,义当制教」。现在弘公的案语认为,五戒、八关斋戒跟平常通途所说的化教有所不同,它正是属於化教,而义理正当於制教。「义虽通制,而教终局化」,义理虽然通於制教,然而教法终究局限属於化教。

  下头就举出比喻来说明,「犹如四分律宗,正属小乘,义当大乘」,就好比四分律宗,正是属於小乘的律藏,然而义理是可以充当大乘的。「义虽通大,而教终局小也」,义理虽然可以通於大乘,然而教法终究是局限小乘的。「此意於宗体篇中屡明」,这种的意义在宗体篇当中屡次的说明。「谓五戒等,义当制教者」,认为五戒等,等於八戒,义理正当制教的道理是怎么样?「如《业疏》云」,如同《羯磨疏》这么说,「如来设教,类同空界」,如来施设教法,类似同於虚空界,遍一切的处所。「随立一相,摄修皆尽」,随顺如来所建立任何一种名相,都能完全来摄受其他的名相,都可以收摄殆尽。「五戒被俗之法,五体通道之规」,又如同五戒,是加被俗人的戒法,但是五戒的戒体是通於道,道就是出家五众的规则。无论是沙弥尼的十戒,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乃至菩萨戒,都是不离开杀盗淫妄酒这五条戒的范畴。「持犯相扶」,持戒、犯戒互相的扶持,「难遮齐则」,在受戒前的问重难、轻遮之上,也是相同的仪式轨则,只不过是所问的遮难有多有少不同罢了,所以叫做难遮齐则。

  「於后归戒仪轨章首,具录此疏文及济缘释义,宜检寻之。」在后边归戒仪轨这一章的开头,具足录出这段《业疏》的文,以及《济缘记》解释的意义,应当检查出来,寻找出来,好好的看。「文据甚明,盖无可疑。」这个文义的根据非常明白,大概无可怀疑了。我们就将第一支的化制说完,这里就告一个段落,向下文长,付予来日。恭请我们老恩师慈悲指正。好,回向。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