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人要学会缺一样

人要学会缺一样

人都喜欢追求圆满,但圆满往往不好,人生要缺一点,或者哪怕很满了,要记得倒掉一些,保持七分满就好了。天道从来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以佛教说,财富多的人,一定要散掉,保持七分满。

有的人说,学佛后不是有求必应,一切都能圆满吗。不要有求圆满的心态。所以说,人有烦恼是正常的,夫妻吵架是正常的,孩子偶尔不听话是正常的,事业有不顺利的地方,是正常的。这个跟佛有没有保佑你没有关系。人生一定有缺欠,有不如意的地方,这才是正常的。

古代的范蠡,他是财神,做什么生意都赚钱,所以三次赚钱三次布施财。有钱后就把钱布施掉,自己尽量保持七分,就好了。人生中一定会有缺欠,不是钱财的,就是儿女的,要不就是父母的,要不然就是身体的。有的人身体很好,钱财缺少,有的人儿女满堂,却养不起,有的人很有钱,但却膝下无子。就看人往哪个方向去取舍。

还有的人说,等我有钱了,我就去布施。这个也是个悖论。钱财来自富贵的心,付出的心,加上努力的布施。如果布施都不肯,又如何发财呢。所以许多大布施者,往往布施到自己都没有钱。比如宋朝的范仲淹,一次他儿子去收租,刚好收了两千文银子。在路上碰到一个苦难的人,他欠了财主债,还不起,只好卖身,可是又碰到了父亲死亡,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了。他儿子就把收租的钱,都给了他。范仲淹一辈子也是当官,但很贫穷,儿子也一样,布施的自己都穷。上天并没有亏待他,而是让他的子孙许多都当官。这也是上天对范仲淹的报答。

人不要追求外在的圆满,这样子永远没有尽头。所以,学佛后,还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也是正常的。也不要拿着佛法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做了一点善事,就求这个那个。求到了,那福报也化掉了。不一定是好事。所以修道人,无论怎么样,首先不敢有享受的心理,吃的住的尽量要简单艰苦,把好的让给别人,把不好留给自己。自己有不好的东西,尤其是物质的享受,这个就是缺。你有这个缺,上天就会给你另一个圆满的。

那也有的人相反,如果一味为了享受,物质享受是圆满了,但其他东西,尤其是法身慧命,那就缺了,也实在是很可惜的。而修道人刚好相反,物质享受是缺了,但法身慧命却圆满了。

我看虚云年谱中,对云公的两个弟子特别上心。一位是鸡足山时的具行法师。他算是苦行的代表,他不识字,耳朵又聋,但每天干活,全部是挑重的累的,脏的。每天都看到他在干活。干活之余,就念佛。念佛久了,早晚课也竟然学会了。而且他在往生时,成就火光三昧,用三昧真火把自己烧了,奇迹的是衣服还没有烂,手上还留着一把引磬。

还有另一位,是云公在鼓山时,收的弟子,观本法师。他出家时,已经六十五岁。他可以说是儒家人物的代表。没有出家前,很尽孝道。甚至把家宅都舍了建设念佛堂。他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后来出家,出家后却早夭了。到了六十多岁时,云公给他剃度。剃度后,他就请教云公,我要如何放下。云公就语重心长的跟他说,“平常我都劝人放下,但你不同,你已经尽孝,家中母亲也去世了,儿子出家后也去世了,你还有什么可放的呢。你应该提起来。”他听了云公的话,那时鼓山的宗谱有缺,观本法师就承担起了恢复宗谱的任务。观本法师的弟子也数以万计。圆寂后,肉身几天不坏,仍有异香,烧出了舍利子和洁白的骨灰。可见观本法师生前修持的净业。

许多人对修行,抱着幻想。感觉出家人,好像是天天没有烦恼,只有琴棋诗画书酒花,要明白,修行意味着是更大的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才是修行。甚至有的时候,要承担柴米油盐酱醋茶。修行和生活一样,都是很脚踏实地的,不要想象的很美好。

好比说,有的人把婚姻想象的很美好,以为是电视剧里演的。这样子人结婚后就会有痛苦。那把出家看的很美好,以后也很痛苦。出家生活是艰苦的,好比具行法师,什么苦活累活都来干。要不就如观本法师,好好承担起来。这个很重要。

修道首先是一种承担。有家庭的,能承担一个家庭,是值得赞叹的。出家后,能承担一方如来家业,也是可喜的。总之,人活着,就是要承担,就是要艰苦。虚云老和尚,一辈子都在艰苦劳碌,到了110多岁了,还要去云居山,把道场恢复起来。几乎没有停过。这个就作牛作马。所以真的祖师大德,都值得我们磕头学习的。

一学佛,也不要谈着,我要去极乐世界,我要闭关。然后什么事都不做,越来越懒,天天只知道念经。这个是第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是学了佛法后,常常起傲慢心,感觉自己在修行,别人都在造业。或者内心太多罪恶观念,看这个不舒服,那个不舒服。看世界,看不到光明。这两种现象很不好,我也经历过。后来我明白,不要太多奇怪的想法。踏踏实实一点,去多赚钱,多劳动,有空多做义工,多念经,做一些可见的,真实的利益到别人的东西。不要有学佛的想法,也不要觉得自己念念经,懂了佛教知识,就能飞天了。这个都不好。踏实点。


转自:福安观音寺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