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什么是菩提心呢?

什么是菩提心呢?


元音老人——简单讲解就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我们修法是为了下化众生,而不是为了自了。大乘庄严经论的几个偈颂的内容。和修菩提心有着密切关系。

大乘庄严井论说,修大乘佛法有四种不可思议的功德。一迟入,二速出,三苦薄,四悲深。第一迟入,有了出离心的人,如果再能无伪发菩提心,哪怕是相识菩提心,哪怕曾经造过重罪,下一世也大多不会堕入恶道,其堕入恶道的果报,可能会在成千上万年后才成熟,这样就会给当事人一个很大的忏悔,清净罪业的空间和时间,如果能在此期间忏悔,就能躲过此劫。第二速出,大乘佛性成熟的人,即使是未来无数年后堕入地狱,也能立刻解脱出来,速度之快就好像皮球在地上反弹,如果一般众生堕入地狱以后,就是受苦受罪了。第三苦薄,大乘佛性成熟的人,即使暂时堕入恶道也会很短暂的,几乎没有太多的痛苦,所以堕落和不堕落没有太大区别。第四悲深。一般的人堕入恶道后,只是受业报而忍受巨大的痛苦,根本不会想到别人的痛苦,大乘佛性成熟的人即使堕入恶道,也会想到帮助别人,因为佛性的善念,会帮助此人消除无量罪业,当下受业当下了业。以上所说,是弥勒菩萨写的。

大家务必好好用功,坚持打坐、观照,切勿等闲视之,更重要的还是在座下用功,不是坐两个小时就可以放野马,乱来了。还须于行、住、坐、卧处时时不忘观照,才能与大道相应。

修行的六个要点

第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恋着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即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是假有,留不住,不可得,身外的东西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认事物为真,抓牢不放,是不值达者一笑的愚痴之事,学佛修道是大智大慧的大丈夫事业,不是小根小慧的人所能胜任的。要成道,第一要看破一切。死心塌地地打坐,才能入定开悟,假如在座上想这样、想那样,妄念纷飞地乱想,那就完了。一定要一切放下,象个死人一样才行。

第二:打坐持咒,心念耳闻。这是修心密的要诀,对入定开悟,关系非常重大,所以再三提示大家,要毫无折扣地照之实行。人的妄念动惯了,不专心致志地倾听持咒的心声,把意根摄住,妄念息不下来,妄念不息何能入定、开悟?所以必须心念耳闻,一个字一个字从心里念出来,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摄住意根不起妄念,而渐渐入定。

第三:念起即觉,不压不随。念头来时,要能看见,如果看不见就跟着它跑了,一跟念跑,就妄念纷飞不能入定了。所以要念起即觉,既不随之流浪,也不压制不起,只不理睬它,提起正念,一心持咒,妄念自然化去而安然入定。

第四:按时上座,不急不缓。每天按时上座,养成习惯就容易入定,最好早上打坐,凌晨更好。坐时不要急于入定,心情平和地以一种平常心安然入座,不急不缓地从容持咒,既不要求入定开悟,更不妄求神通。以要求入定、开悟、发神通等的一念即是妄心,此心一起,即障自悟门,非但不得开悟,而且不能入定。

第五:下座观照,绵绵密密。把打坐中的静定功夫推广到日常动用中去,在行、住、坐、卧当中冷冷自用;绵绵密密地观照,一切无住,既不让境界拉着跑,也不随妄念流浪。

第六:心量广大,容纳一切。修道人心量不能小,要宽宏大量地容纳一切,纵然别人对我不好,我对他还要更好,没有丝毫爱、恶、喜、厌的观念。随缘随份地做一切善事,时时处处潇洒自在,没有患得患失之心,亦无毁誉成败之念。这就是最大的神通。

记住这六点,照之修行,决定能打开本来,亲证佛性。做好这六点,丝毫不懈,保证能圆证菩提,得大成就!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