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为什么没有见佛?

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为什么没有见佛?


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里头告诉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为什么没有见佛?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做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两句没做到,念佛就没有感应。忆佛是心里想佛,念佛是口中念佛,要什么?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净念,念佛不能夹杂。

现在人麻烦,身上带的手机,念几句佛号忽然手机叫了,马上就停断,就打断了。手机是最大的魔障,有人送我,我也感谢他,送个手机给我,可是怎么?我把它丢掉了,我不上当。没有手机清净多了,没有电话,我不干扰别人,别人也不要干扰我。

都摄六根那是真功夫,怎么个收摄法?眼见色、耳闻声,六根接触六尘修什么?不分别、不执着,这是小乘都摄六根。看得清楚,听得清楚,没有执着的念头,没有分别的念头,像镜子照外面形相,照得很清楚,镜子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叫都摄六根。更深一层的,不但没有分别执着,起心动念都没有,这个很难。

如果真正六根在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那是法身菩萨,那个境界是净土宗讲的理一心不乱,境界高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还会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生方便土,生同居土,这就是功夫的浅深。这样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文章恭录—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2集2014/04/02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修行在哪里修?念经是不是修行?不是。听教是不是修行?也不是。每天念佛磕头是不是修行?也不是。那什么叫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行为很多、很杂,佛把它归纳为三大类,身、口、意。身,你所造作的这是行为,口的言语是行为,意的起心动念是行为。

如果身所造的,口所说的,念头所想的,都还有自私自利,都还有名闻利养,都还有贪瞋痴慢,这不是修行。我们听经、研究经教、念佛,要把不善的心行把它念掉,这叫修行。眼见色、耳闻声动了个念头,喜欢动了贪心,不喜欢就动瞋恚心,这都是错误的行为。

怎么个修法?用这一句名号,贪心才起来,南无阿弥陀佛,把贪心换掉,用这个佛号把贪心换掉;瞋恚心生起来,一声阿弥陀佛,瞋恚心换掉,这叫真正修行,这叫真正会念。你念这个佛号很管用,把你的烦恼、习气、业障全念掉了。

如果我们念佛、听经、学教,与我们的烦恼业障不发生关系,这都白念了,这不是修行,是假的,不是真的。你错误的念头、错误的言论、错误的行为,并没有修正过来,这样修学法,修一辈子也没用,到最后还是要搞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很麻烦!我们还要非常认真的去体会。

六道轮回里头冤冤相报,我今天骗人,来生人骗我;我害人,来生有人要害我,没完没了,生生世世,苦不堪言。报复不是报复得恰到好处,都是过头,那你就晓得一世比一世严重,一世比一世残酷。这是事实真相!都搞清楚、都搞明白了,一定要用真实心,说诚实语。我已经想通了,我已经搞明白了,我来生不再搞六道轮回,我决心到极乐世界去,这个世间统统放下,这才能去得了。

我在前面讲过,放下从哪里放起?我告诉大家,从你拿那个手机搁起,先把手机放下,丢掉。这个东西多麻烦,叫你从早到晚你心定不下来。发明手机固然是有一点方便,利少弊多,搞得一个人一生心都定不下来,这是他害的。他可以发明,我可以不用它,这个权自己有,我不用你。学佛人真正要清楚,就是要修清净心,要修清净的言语,要修清净的行为,三业清净念佛就相应,这才能保证你往生。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三二八集)**/5/9 檔名:02-037-0328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