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念佛时有瑞相可以跟大家分享吗?

念佛时有瑞相可以跟大家分享吗?


净界法师

    问:请问法师,有什么身份的人,才可以在临终帮人家开导,跟往生者开导?

  答:开导不需要什么身份,只要讲的话是正确,依法不依人,没有什么身份。你讲的话正确就好了,开导跟加持不一样,我是讲道理给你听,如法宣说,如是我闻,如是我说,是吧,你只要道理讲的正确,然后他听得进去,你就功德无量了。

  问:请教师父,如果是在殿堂里面念佛的时候,有闻到花香或是有看到菩萨,像这种情形的时候,你的心态不是要炫耀,你只是想跟同参道友分享,请问这样子可以吗?谢谢师父。

  答:我们会闻到花香,闻到一些香或是看到光明,跟同修分享,我的建议是,适可而止就好,安然不说最好。因为你想嘛,你激励他学佛,你最好是讲道理给他听,如果一个人缘起,是因为缘相而修行的,这个人有问题了,他的缘起就不对了。

  当然有些人说,我们广结善缘,是没有错,但是不要把它形成风气,其实度化众生最好是说法,让他明白道理,这个是正常管道,因为佛陀就是这样做的,佛陀出世,当然你说佛陀也显神通,是的,那是不得已的。

  你看哪一个佛陀显神通是故意的?外道邪知邪见,佛陀降伏外道,你看佛陀显神通以后,一定接着说法,感应神通不是佛教的正参,你要先知道这一点。

  《法华经》说,佛陀有方便门跟真实义,现在我们方便门的炒作,已经变成把点心当正餐了,现在问题在这里,尤其净土宗这一块,不要把感应神通当做我们的正参。我们要从缘起的角度,我们之所以念佛,是因为思惟轮回的痛苦,思惟退转的过失,所以我们愿意到净土去。应该有道理的支持,有智慧的观照,这样子你的功力才扎实。

  你不能因为说有感应神通,才来念佛,这个发心就不对了。就是说你要开方便门也可以,佛陀在《法华经》也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可以,你有把握你讲感应神通以后,这些人不会执着,他会产生激励,他对佛号有信仰,但是不会有后遗症,他不会产生执着,他有这种见地,你可以开方便门,否则你不要随便开方便门,万一他中毒怎么办呢,得不偿失。

  我们今天要开一个药给众生吃,当然你可以广开方便,但是你要想说这个人吃了以后,会有什么后果?你要想想,你今天说一个事情,你出来报告一个感应神通,这些人的水平如果都够,他又有教理基础了,他们不会执着了,那么感应的事情变成是一种激励,我觉得可以。

  你这个药开得会让大家得到你的激励,但是没有后遗症。如果这些人都没有教理的基础,你讲感应,糟了!大家念佛就不注意自己的声音,开始眼睛到处飘了,欸,佛菩萨来了没有,那我觉得你虽然是无心之过,但是你还是有问题了。

  所以这个法门的施设,你一个人能跟人家说法,那不是简单的。权法跟实法的搭配,你要讲多少实法,讲权法,当然你完全讲真实义,大家有些人,太枯燥了,这个权实二法的布局跟调配,这是很高的学问,要观机。

  做一个医生不简单的,所以我觉得你感应神通呢,你要没有把握,我建议你不要随便开口。因为如果这些人的水平、道理,都不是很圆满,你讲感应神通,有些人会中毒,他开始追求感应神通了,是因你引起的,虽然你无心之过,但是无心之过也是过,你不是善巧,药开错了。

  以前那个东初老人,诸位知道东初老人是谁吗,圣严长老的师父。他在台北主持一个佛七,主持佛七的时候,其中他有一个信徒就主持一个讨论会,大家讲很多的感应故事,东初老人出来只讲一句话,你们这些人都见到鬼啦,就一针见血。

  跟佛菩萨感应没那么简单,很多都是跟鬼神感应,说实在的,小心!我要提醒所有人,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些东西最好不要惹他们,你惹不起,我讲实在话你惹不起,后患无穷,你真的惹不起呀,保持距离,你走你的路,他走他的路,你不要给自己惹祸上身,事实上这东西少碰,感应神通我觉得实在是应该少碰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引导佛号的时候应当如何操作才适当?

净界法师

    问:师父谈到愿广则行深的时候,提到念佛的时候,要把众生相放入心中,而且需要在佛号前安置两个引导,一者,引导到净土,二者,引导到佛道,这样弟子会边念佛边想太多事,请问应当如何操作才适当?

  答:这个部分本来我们在菩萨乘要讲的,菩萨乘讲禅定跟智慧,止观的时候会说到。但这个地方,可能有问题了,我们事先得做一个简要说明,详细我们会有一个主题来谈止观。这个止跟观是不同,止它是一个事修,它是无分别住的,观它是理观,它是有分别住的。

  诸位要知道,正常情况,止中不能夹带观,观中不能夹带止,这什么意思呢?你在修智慧的时候,你在思惟业果的时候,你是不能念佛的,凡夫不能止观双运的,不可能,除非你得到初禅以上,没有得到禅定之前,止就是止,观就是观,不要混滥。

  因为止是无分别住,观是有分别住,这两个性质本来就不同。所以当你在思惟道理的时候,你要把佛号先放下,因为你佛号念得不相应了,念得很枯燥了,表示你现在太沉闷了,在一般来说,心太沉默,表示你观少止多,就要加强观。

  你要想想你为什么念佛,因为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因为我在娑婆世界有种种的障碍,我必须做出改变。所以这个止这个观的使用时机呢,就是你的心太沉默了,佛号提不起劲了,没有欢喜心了,就表示你这个人止多观少。

  什么时候加强止呢,你心太躁动不安了,你的观太多,想太多了,佛号念太少。所以当你把佛号提起来的时候,古德有一句话叫做行起解绝,就是行门生起的时候,解门就要放下,绝就是要断绝了,你就不能再想了,专心念佛。

  因为你在修观的时候,已经把潜在的能量输进去了,你的心,你那个念佛心中,它自然有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了,你不要管它,它自己有那个力量,你不要再去思惟了。

  所以诸位要知道,不是要你边念佛边思惟事情,不是这样,你这样两边都没有做好。一般来说一堂功课,观占三成,念佛占七成,初学者要偏重止,因为你观多的话,心思散乱,但是你完全在念佛都没有修观,你这个佛号会念得很没有味道,念得太沉默。

  这个是修行的操作,到底我的理观跟事修的调配,要怎么调配,一般的情况是三七的比例,七成是修止,三成是修理观,加强理观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