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三个错误的念头

三个错误的念头

佛法修学头一个教人破身见,五种见惑第一个破身见,第二个破边见,边见是对立,第三个、第四个是破成见。这都是我们好像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会造罪业这是根。头一个,身见是什么?就是自私自利。有我就没有别人,顺我自己的我就喜欢,不顺我自己我就讨厌,怨就这么结的。结什么?愈结愈深,到最后就变成报复,报复有的时候手段非常残酷。

这一生你比他强,你胜他负,来生你比他弱,他胜你就居劣位,生生世世这个结解不开,所以叫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到哪一辈子大概遇到佛法明白了,不想再搞这个,真正忏悔把它化解掉。

这是一个人为什么出不了六道轮回,为什么长时间在地狱里头受罪,全是自作自受!不是别人给你的,就是你那个念头错误了。佛给我们讲了三个错误念头,第一个是自私,有我就自私,你不能不承认。第二个就是对立,对立是什么?就发生冲突,就产生矛盾,就跟人结冤仇。第三个是成见,成见是坚固的执着,我说怎样就你得顺我。不像菩萨,菩萨恒顺众生,菩萨没有成见,没有对立,你说什么我都随你,你造业我不造业,菩萨做出个榜样来。你要想不造业,你要想超越轮回,你学菩萨。菩萨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为什么?菩萨知道万法皆空,什么都没有,全是假的。菩萨没有支配人的心,没有控制人的念头,没有占有的这个意思。这是我们要学的。

我们要记住,莹珂三天成就,在我们眼前的黄忠昌,两年十个月成就的。他有一本日记给我,写得很详细,搬家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留意把它找出来,整理一下,把它印成书。因为他在关房里头,每一天用功、感应,他都有记载。在头一年也是散乱心,心不能集中,第二年、第三年,慢慢心就定下来了,这都是经验之谈,非常好的参考资料。真用功的人都会遇到这些境界,最重要的忏悔。为什么心力不能集中?那是我们自己业障很重,烦恼习气很深,一定要忏悔,求佛菩萨加持。希望这一生往生净土,这个心要坚定,不能怀疑,要勇猛,这一生决定成就,不要等到来生后世。成就之后,乘愿再来,广度众生,跟阿弥陀佛的愿完全相应。

 佛门常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真正的慈悲。这个慈悲心是从本性里面生的,自然流露的,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没有说对这个我特别喜欢,那个讨厌,没有。对佛菩萨、对畜生、对饿鬼、地狱,乃至于对一切植物、矿物,一律平等,无二无别,这是真正的慈悲。

何谓“无缘大慈”?缘就是条件,无缘就是无条件的,对别人的慈悲是没有条件的,这叫“无缘大慈”。父母对子女非常慈悲,他是有条件的,有条件的是“爱缘慈悲”。

凡是明心见性的人,一定是一片慈悲,一定是以清净的爱心、平等的爱心,博爱一切众生。他了解真相,真正明了“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他真明白了,这个时候起的作用就叫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大慈大悲是建立在清净心、平等心的基础上,如果我们有分别、有执着,纵然有慈悲,不能叫大慈大悲。

大慈大悲从哪里来的?见性之后就生起来。你没有见性,你对于一切万事万物,你有分别,你有执着。世间人没有见性,他的慈悲都是有条件的。他为什么要关怀这个人?为什么要照顾这个人?他是有条件的。佛菩萨的慈悲是无条件的,因为他懂得这个道理,他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佛性跟自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

所以修行在哪里修?就是在大众当中修。大乘佛法讲历事练心,你跟一切人、一切物、一切境界天天接触,接触就是修行。

第一个修行,就是修清净心、平等心。我看这个人喜欢,看那个人讨厌,这个心态要不得,为什么?这是往生净土的障碍。爱恶的念头一天一天比较淡,欢喜的人看得也平淡一点,讨厌的人现在也不讨厌了,我们功夫有进步。

如果你修行,念佛念得再多,拜佛拜得再勤快,讨厌的人更加讨厌,喜欢的人更喜欢,这就糟糕了!有很多人念佛念了一辈子,临终一个念头错,这就去不了。什么念头错了?恩怨放不下,情爱放不下,儿女子孙放不下,财产放不下。只要有一个念头放不下,就去不了。

如何能在一切众生境缘当中,把我们的心修成平等慈悲,这很重要,很重要。为什么?心里头还有好恶、还有喜欢、还有讨厌,实在说,这个对于往生有障碍。

凡夫虽然带业往生,完全看临命终时候的缘分,所以在平时,一定要以清净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一定要把内心深处与一切人事物对立的念头化解掉。内心没有这个对立的念头,慈悲心才能够生得起来。从内心发出慈悲,发出欢喜心,诚诚恳恳地帮助别人,给一切众生真实的利益,这就叫慈悲。给一切众生最真实的利益,最殊胜的利益,无过于把《弥陀经》传授给别人,无过于劝人念佛求生净土,这是第一慈悲,没有比这个更慈悲的。

一个往生的人,心地是真正清净、真正平等、真正的慈悲,所以古来的大德,净土宗的不算,其他宗的祖师大德们,多半到了晚年,真正参透了净土法门,几乎都把一切法放下,专修专弘。禅宗里面,永明延寿大师就是一个榜样,禅宗里面大彻大悟之后,回过头来专修净土,禅舍弃掉。天台宗的智者大师,这是教下了不起的一位圣人,晚年也是专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近代的就更不必说了,像谛闲法师、倓虚法师、宝静法师,都是近代天台的祖师,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念佛求生净土。蕅益大师早年是学天台的,莲池大师那真是宗教俱通,到晚年都专学专弘净土法门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