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说阿弥陀经讲录

乙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分二

  丙一、正示无上因果 丙二、重劝

  正宗分第三大科是‘正示行者持名号以立行’。‘行者’就是修行人,你发了愿就要修行,不修行所发的愿是空愿。应如何修呢?执持名号以立行,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净土法门修行的行门。

  乙三、再分两科,丙一、正示无上因果,由前面揭示的无上因缘,而发愿念佛求生极乐是为无上之因。依此无上之因,执持阿弥陀佛名号证得一心不乱,往生极乐国土,是为无上之果。丙二、重劝。先讲第一小科。

  丙一、正示无上因果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修行要有多善根、多福德,少了就生不了西方。多善根就是因,多福德就是缘。古人对于‘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你只要念阿弥陀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另一种解释,多善根就是多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多福德就是多修六度万行。我们现在不采取第一种的解释,而采取第二种的解释。

  不采取第一种的解释,是因为我们是末法时代的众生,善根越来越浅薄,业障越来越深重。若以为只要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多善根多福德,假藉这种解释,反而懈怠放逸,一点好事也不做,也就是不肯去修六度万行,结果善根也没有增加,福德也没有成就,只是打自己的闲岔罢了!又因为不合时代的要求,现时代的人只注意现实,他们对于佛教徒,尤其僧众的要求,须要多做福利事业。我们若是专门念佛,不做慈善,他们批评‘出家人对于社会,毫无利益’!过去所遭遇的争夺庙产,毁寺逐僧的zai 难,都是由这种恶批评引起的。

  我们采取第二种的说法,多善根就是要多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多福德就是要修六度万行,多去度众生。行六度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亦就是多福德。多念佛是多善根的因,多度众生是多福德之缘。善根多了,福德多了,因缘殊胜,就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因此,多善根、多福德就是生到极乐世界的无上之因。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曰、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善男子、善女人,就是闻说净土法门,发了信心,发了大愿,求生西方的这些有善根的男子及有善根的女人,就称为善男子、善女人。‘闻说’就是听说了阿弥陀佛,便要执持名号,发心修行。若不修行,闻了等于没闻。‘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念佛念了一天乃至七天,得到一心不乱,决定往生西方。阿弥陀经的经文很短,鸠摩罗什法师翻译,很多地方都简略掉,像下面经文的十方佛,就只说六方佛,而这‘若一日至若七日’此段经文不省略,一直说到若七日,这里有很重要的意义。

蕅益大师把念佛的众生,分为上中下三根。上根的众生,若一日就得到一心不乱。下根的众生,若七日才得到一心不乱。从若二日到若六日中间的这五天,都属于中根的众生。总而言之,是以达到一心不乱为目的。有的人若一日就得到一心不乱。有的需要念两天,就是若二日。有的需要念三天,就是若三日。有的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才得到一心不乱。这是因众生的根机不同,所以日期时间也不一定。这个‘若’字没有省略掉,一直说得很清楚,而重要性就在此。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的‘执持’是个方法,应当如何执持呢?有‘事持’和‘理持’。先讲‘事持’,事就是事相,虽对‘即心即佛’的道理不明白,但在事相上他是相信,而且发了愿的,这叫‘事持’。亦是相信有个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里有个阿弥陀佛,但还未了达‘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他相信不疑,决定发愿往生西方。一心念佛,‘如子忆母,无时暂忘’,像儿子忆念母亲的那样念,没有一刻时间暂时忘记的。这个母亲就等于阿弥陀佛,母亲是没有一刻不念儿子的,现在儿子也是如此,无时暂忘母亲,二人相忆,二忆念深,这样才能以得到一心不乱,决定可以往生西方,如是名为‘事持’。

  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这道理比较高深。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并非在我心外,而是心内本具有的。什么是我心本具的呢?凡夫的心,具有十个法界,就是四圣六凡。四圣即佛、菩萨、声闻、缘觉。六凡为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十法界全在我们的心内,是我们的心地本具有的。‘具’就是具有的意思,以‘佛法界’来讲,十方三世佛都在我心里,那么阿弥陀佛也是在我心里,这叫‘是我心具’。‘是我心造’者,即是西方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都是由我心造出来的。华严经上有讲‘十方三世佛,一切唯心造’。我们的心怎么会造一切诸佛呢?上面讲到我们的心具十法界,当你一念上品十恶之心现前,这就造了地狱法界,一定堕地狱的。

若是你动了善心,造上品十善,将来就生天堂。这地狱天堂从何而来的呢?都是心造的,有所谓‘心造天堂,心造地狱’之说。同样的,你念佛就造个佛出来,这叫‘心造如来’。即‘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初念的时候,凡夫的善恶还不能完全控制,一时念善,一时念恶。只要你念佛继续念下去,念得这心纯粹只有佛,成了念佛的心,再不会念凡夫了,那是已得到一心不乱的境界,而且决定能往生西方的,这就是‘理持’。

  ‘理持不废事持’,虽然明白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但往往有些研究大乘学理的人,懂得了一点大乘的道理后,却没有起行,就是他不念佛了,结果还是个凡夫。所以一定要‘即以自心所具所造之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就是你明白了阿弥陀佛是我心所具有,是我心所造出来的;你就要将这本心所具所造的万德洪名,也即是阿弥陀佛的洪名,作为我们系心之境。要知道我们凡夫的心是妄念不停的,若要使心不打妄想,应以阿弥陀佛的洪名作为我们系心之境,一心执持不使暂忘,这就是理持不废事持,念到一心不乱,决定往生西方。

  以上是执持名号下手的一个方法,事持或理持的目的是为达到一心不乱。这又分事一心、理一心两种不同,什么是‘事一心’呢?‘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是事一心’。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呢?念佛就为断除烦恼,乃至念到断除三界以内的见思二惑烦恼,这是‘事一心’。

那什么是‘理一心’呢?‘不论事持理持,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是理一心’。犹如大势至菩萨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念到理一心不乱,见到本性佛而开悟了,这还有什么生死可了,涅槃可证呢?我们学佛法,一时学空门,一时学有门,要了解真空即是妙有,妙有即是真空,明白了这点就不会被空有二边所乱,如是名为‘理一心’。

了解了理一心的道理,还是要从事相念佛下手修行,按事相上来持,就是信心要坚固,愿力要恳切的来执持名号。‘执持’照字面上来解释;‘执’就是信心不摇,‘持’就是忆念不忘。从坚固执持来下手念佛,一定能念出功夫来,也一定能断除烦恼。我们的根本烦恼就是贪、嗔、痴。天天都在打贪嗔痴的妄想。现在我们不念贪嗔痴,只念阿弥陀佛,这样以净念来代替妄念。念到一心不乱,就能降伏妄想,进而再断除烦恼了。

  再看经文,‘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不是一个佛弟子死了,就能称为‘往生西方’了,他究竟能否往生呢?须要有个证据,‘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他,还有‘诸圣众’,指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都会现在其前。以上的瑞相,或是他本人见到,或是助念的人同时见到,这就证明他决定生西方了。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阿弥陀佛与诸大菩萨来接引他的时候,若他只有一个念佛的心,没有起颠倒心,这叫‘心不颠倒’。假如临命终时,有念到世俗之事;一下想念儿女,一下想念夫妇,却不想阿弥陀佛,心已颠倒了,怎么能生到西方去呢?所以要只有一个念佛的心,西方三圣及诸大菩萨都会来接引你,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正宗分第三大科‘乙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分两科,‘丙一、正示无上因果’,这是劝行的文,可说是阿弥陀经的经心,也可以说是阿弥陀经的经眼。‘丙一、正示无上因果’一科讲演已竟,下面接讲‘丙二、重劝’。

  丙二、重劝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叫一声当机者‘舍利弗’,也就是在叫我们注意。‘我见是利’。‘我’是释迦世尊的自称,说他亲眼看见这种利益,即念七天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无始劫以来的生死,念七天佛号就可以了脱,真是太大的利益,这都是佛亲见的。‘故说此言’,所以才说前面正示无上因果这段经文。‘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我们相信了佛所说的话,亦就是听到前面佛说的阿弥陀经,就应当恳切的发愿,求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讲到这里将‘乙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一大科讲完,也就是将正宗分三大科全部讲完。今天就讲到这里,话说多了打闲岔,大众好好念佛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道源法师讲述

  诸上善人慈悲,道源讲几句话打打闲岔!昨天虽将正宗分讲完,但还有很多疑问,需要解释,以除疑惑,而生正信。

  (释疑)问:若一日到若七日中,分成上中下三根。上根的人若一日就能念到一心不乱,下根的人若七日才能念到一心不乱,中根人从若二日至若六日,就能念到一心不乱。那么我们参加打佛七的人,有的已经参加过很多次的佛七,也还没有念到一心不乱,这样连个下根的众生也够不上,那么往生西方不是没有希望了吗?解答这个疑惑,有四种解释:

  答一:全部阿弥陀经,以信、愿、行为三大纲要。听佛说极乐世界依正二报之妙,即生深信之心,由此深信以引发切愿,愿生彼国。合此深信、切愿谓之发菩提心,亦谓之‘慧行’(音恨)。由此‘慧行’以导生‘执持’名号,求得‘一心不乱’,谓之‘正行’,亦谓之‘行行’(上一行字音‘形’,是动词,即是修行。下一行字音‘恨’,是名词,即是功行)。你未曾听过阿弥陀经,或是听过此经,而未注意念佛是以‘求得一心不乱’为目的。你来参加念佛七,即不知以求得一心不乱为目的,如何能证得一心不乱?

  答二:只要你了解念佛是以求得一心不乱为目的,不管时间的长短,你精进用功,一定会念到一心不乱的。如果你一个佛七里不能得到一心不乱,你应该两个佛七、三个佛七、乃至一百个佛七,接著念下去,以念到一心不乱为目的。我们知道,众生的根性不同,如中根的人,也没规定说若二曰,经中只说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这就知道中根众生不止一种了,那下根众生也不止是一种的。九品往生中,下品有三种,即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若七日能念到一心不乱,是个下上品的人。我们打了一个佛七,没有得到一心不乱,可能是个下中品的人。若是已经参加过好几次佛七,仍然没有得到一心不乱的,可能是个下下品的众生了。但是你不能就因此退了道心,要相信佛是不打妄语的,只要往前精进,把阿弥陀佛念下去,决定可以达到一心不乱的目的。

  答三:若一日至若七日,得到一心不乱,都是一心精进的人。前面讲过理持和事持,理持的人根机很高,所以不用说了。事持的人不能了达‘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只相信西方极乐世界有个阿弥陀佛,发愿恳切的念下去,这就是一心精进,而且精进得‘如子忆母’;儿子想念母亲,能够如母亲想念儿子一样。就是说,我们想念阿弥陀佛的心,要好像阿弥陀佛想念我们众生一样,无时暂忘的。所以不要退心,要回光返照,照照我们念佛的心,是否一心精进。若没有,就应当大生惭愧!至于经上说的若七日,千万不要怀疑,你虽然打了一个念佛七,其实只是‘混’过去的,一方面念佛号,一方面打妄想,怎么能得到一心不乱?

  答四:我们打佛七时,为什么不能精进?为什么不能降伏妄想和散乱昏沉呢?这都是我们了生死的心不够恳切,也就是愿力不恳切。古人说:‘生死心不切,云何能令念佛成片呢’?‘念佛成片’就是念念不间断的意思,念到所念的阿弥陀佛,就是我能念的心。佛与心、心与佛打成一片,不就很快证得一心不乱,很快可以开悟了吗?‘尽此一报身,得生极乐国’,这是愿力,愿力不恳切就是信心不坚固。已经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但信心不坚固,所以想的不是西方极乐世界,而是打五欲六尘的妄想。所以要回想一下,自己念佛的心,是不是恳切的念,千万别被魔境魔倒了。若是你一方面念佛,一方面打妄想,这样怎能求得一心不乱?念佛不在于贪多念,在于是否能念到一心不乱,有很多人在那里天天念佛,没有间断,实际上是在那里数念珠,心想我只要念一万声阿弥陀佛,把功德做完就算了,这样只是种了一个飘渺的善根,并不是实在的善根。所以古人警策我们:‘念佛切莫贪多念,且念一百心不乱,九十九声一念差,捋转数珠从头念’。即是捋转数珠念佛的时候,就算念了九十九声,有一念之差,打妄想了,那这一百声的佛号都不算,就要从头再算起!若能依照这样去念一百声阿弥陀佛,就是念一串珠子,观照到不打妄想,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为没有妄想就是如来,这就是‘有令是众生,无念即如来’。这个‘念’就是妄念,即是妄想,若不打妄想,我们不就成佛了吗?其实我们本来就是佛,所以释迦世尊成佛后三叹:‘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都是佛,不但皆有如来智慧,还皆有如来的功德相好,为什么我们还是当一个苦恼的众生呢?‘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就是打妄想起了执著,把如来的智慧、功德、相好统统隐蔽起来,而不能证得。‘妄想’就是楞严经上讲的‘狂心’,‘狂心顿歇,歇即菩提’,狂心一歇下来,当下就是菩提现前,当下就成佛了。若歇不下来,净土法门有方法,念阿弥陀佛对治妄想。对治妄想要拿出功夫认真念佛,因为妄想与众生同时俱来的,无始劫来打妄想已成习惯,而念佛还没念成习惯,所以要了生死,就要靠这一句阿弥陀佛。换句话说,离开念佛的法门,没有再更好的法门了。即是说要想渡过生死大海,就看你能不能好好的把持著这一句阿弥陀佛救命的大船。所以念阿弥陀佛要下功夫去念,牢牢的观照这一声阿弥陀佛的名号来念,不要让这个‘心’走掉,决定可以得到一心不乱。以上把若一日乃至若七日,得到一心不乱的疑惑解释好了。

  问:正宗分三大科,一信,二愿,三行。第三科为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又分二科,一、正示无上因果,一、重劝。应当再劝持名,何故重劝发愿?

  答:信、愿、行,三法本来平等。但平等之中,不碍差别。前面讲过,信、愿为‘慧行’,行为‘行行’。现在再将这三法的关系,详细讲讲。有信者未必有愿,而有愿者必定有信。设若无信,何能发愿?既有信、愿以为前导引发持名,方为‘正行’。只要信心坚固,愿力恳切,无论持名多少,皆得往生。十六观经之十念往生,无量寿经之一念往生,皆由信愿之力以为前导之故。设无信愿,纵令念至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何以故?不信不愿故。这就是‘以愿引行,以行填愿’。所以蕅益大师说:‘生西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以有愿必有行之故,所以重劝发愿。

  问:有人对于‘执持名号’生起疑惑,佛法最忌讳就是‘执著’,古人说:‘著即不是’,你执著就不是佛法了。那么阿弥陀经上开示我们要‘执持名号’,这不是叫我们生执著心吗?

  答:开经的时候讲过,八万四千法门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空门,一类是有门。从空门入手定要一切皆空,切勿执著。所以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就是你若执著有个佛的色身可见,有个佛说法的声音可求,那你已走上邪道,怎么能成佛呢?所以从空门入手,要一切皆空,连空也空,空得干干净净,这样才能以明心见性。从有门入手则相反,相信西方有个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有个阿弥陀佛,不怕执著,为什么不怕执著呢?因为执著的是阿弥陀佛,不是执著五欲六尘。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万德洪名,西方极乐世界是依报,阿弥陀佛是正报,依正二报都是‘妙有’。你执著的是妙有的有,执著到一心不乱的时候,生到西方,就悟到无生法忍,则生即无生,这就是‘殊途同归’,目的是一个。‘妙有不有,即是真空’,真空的空不是顽空,也不是断灭空,‘真空不空,即是妙有’。所以只要执著阿弥陀佛,执著西方,不怕执著,只怕你执著得不专一!因为五欲六尘是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假如你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执著的不专一,娑婆世界这一边放不下,又怎么生到西方去呢?这就是以‘净执’对治‘妄执’的方法,等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个有是妙有,当下即空。所以对于‘执持名号’不必怀疑。

  问:前面所说,若无信、愿,但持名号,纵令持至一心不乱亦不得往生,何以故?不信不愿故。这个人即不相信极乐,又不发愿往生,他怎么肯念佛呢?

  答:这就是因为‘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的缘故。他听到有人告诉他,念佛的利益很多,不但来生可以转为富贵人,而且可以升到天上享受天福。他听到念佛有这样好的利益,所以就恳切的念起佛来。他竟将万德洪名换取一些人天福报,实在可惜!又有一种人,听说现在念一声佛,死后可当一圆钱用。设若一天能念三万声佛,在‘阴间银行’就可以存三万元。这个人听了就努力念佛。念佛是想著死后做一个有钱的鬼,这种人不但可笑,而且很可怜!

  问:念佛七日,证得一心不乱,是平时,或是临命终时?

  答:是平时。因为平时证得一心不乱之后,决定不会再造业,临命终时,心不颠倒,阿弥陀佛及诸圣众,决定接引往生极乐。

  问:十念往生,一念往生是平时?或是临命终时?

  答:是临命终时。

  问:既然临命终时,十念、一念皆得往生,何必平时忙著念佛呢?

  答:设若平时不念佛,临命终时,谁能保证你能念佛。古人为证明十念得能往生,特举出一则公案(故事):‘唐朝有一杀牛为业的人,名为张善和。临命终时,地狱相现前,被杀之牛皆来讨命,张善和惊恐万状!正在危急之时,恰好来一位僧人,劝导他赶快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张善和听了即念南无阿弥陀佛...刚念十声,张善和说:群牛不见了!阿弥陀佛来接我了!含笑而逝。’这个故事,只是证明十念得能往生而已,他人不得仿效。如张善和这个人,前世必定有大善根。若无善根,临终危急之时,何能得遇善知识,开示念佛法门。而且一闻便信,立即发愿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如此人者,万中无一,生死事大,岂可存侥幸之心?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问:依据阿弥陀经的开示,必须执持弥陀名号,得到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心不颠倒,佛及圣众现在其前,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是则必须得到一心不乱,方能往生极乐!但是有人念佛数年,甚至数十年,因为未能得到一心不乱,竟不能往生极乐,岂非大大的遗憾?

  答:往生极乐,唯一的条件在于‘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如杀牛的张善和,平时一句佛亦未念过,何从证得一心不乱?而他临终十念,竟得往生;这固然是他的善根所招感,亦是弥陀愿力所摄持。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当知十念往生,乃弥陀本愿之力!

虽未证得一心不乱,只要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决定往生极乐,不必怀疑。然而这样说来,何必打念佛七,求证一心不乱呢?因为得到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决定心不颠倒。倘若未能得到一心不乱,则不敢保证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因此需要‘助念’。应当约会志同道合之莲友(最好组织一助念团,人数越多越好,因须轮流换班)。以莲友助念之力,加持临命终人,心不颠倒,一心念佛,方能蒙佛接引,决定往生。

  问:临命终时,佛及圣众现在其前,焉知非魔?

  答:参禅之人,不求见佛,佛来现前,决定是魔。修净土者,求佛佛现,因果相应,决定非魔。

  以上将正宗分之疑惑,解释完了,下面就接讲流通分。

  甲三、流通分分二 乙一、普劝 乙二结劝

  乙一、分三 丙一、劝信流通 丙二、劝愿流通 丙三、劝行流通

  丙一、分二 丁一、略引标题 丁二、征释经题

  丁一、分六 戊一、东方 戊二、南方 戊三、西方 戊四、北方 戊五、下方 戊六、上方

  全经分为三大分,已把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讲完,现在讲的是第三流通分。流通者,流传万世,通达十方。这次阿弥陀经所分的科,是根据蕅益大师著的‘弥陀要解’而分的。它里面的科文以信、愿、行为依据,无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都依信、愿、行三法为纲要。还有一点要注意,我们讲的这一部阿弥陀经,是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这里边只有六方佛,实际上梵文的原本是有十方佛。玄奘法师所翻译的阿弥陀经,亦保留了十方佛。鸠摩罗什法师为什么要略去四方呢?因为诸佛的赞叹,都是要令我们相信的。这十方佛的文太长,故把它略去四方,况且说了东南西北上下六方,实际已包括了‘四维’。四维就是四个角,即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四方都已包含在六方里面,只是经文上没有翻译出来,简略而已。现在先讲东方。

  戊一、东方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东方是方位之首,故先讲东方。大家请注意听,先将东方详细解说,下面五方佛,只是简略的讲,不再重复。‘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如我今者,‘我’是释迦佛自称。如我释迦佛现今在这弥陀法会上,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在前面正宗分,揭示无上因缘中,略举六种:第一、带业往生。第二、横出三界。第三、同居横具四土。第四、开显四教法錀。第五、圆净四土、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第六、人民皆一生成佛。这六种利益,都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所成就的。‘东方亦有阿閦(音同触chù)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东方世界也有无量诸佛,像我释迦佛一样的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阿閦(音同触chù)鞞佛’略译为阿閦(音同触chù)佛,梵语‘阿閦(音同触chù)’,华言不动。

不为无明烦恼所动;故号为阿閦(音同触chù)鞞佛。‘须弥相佛’,梵语‘须弥’,华言妙高。佛的相好不可思议称‘妙’,其相九界瞻仰,最尊贵最高胜称‘高’;故号为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为众山之王,世界诸山所不能及。佛为大法之王,超九界以独尊,‘妙高’上再加个‘大’,是赞叹之意,故号为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光’是表智慧,佛的智慧最妙最高,故号为须弥光佛。‘妙音佛’,佛说的法不可思议,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其解,故号为妙音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印度有一条大河,名为恒河,其沙甚细,每一粒沙,算一尊佛;前面只是列举几尊东方世界之佛,在东方还有恒河沙数那么多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东方世界像阿閦(音同触chù)鞞佛等,有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佛,每一尊佛皆有其教化的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每尊佛在各个的三千大千世界国土之中,‘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其广长舌相多宽广呢?能以遍覆到他所教化的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的广长。‘说诚实言’,佛度众生是不打妄语的,说的都是最诚实的话。

  佛有三身,一法身,二报身,三应身。应身有两种:一、胜应身。二、劣应身。在印度出世的释迦佛是‘劣应身’,也有广长舌相,其舌头伸出可遮盖到面门,直到发际。现在举出一个公案证明事实:

  释迦佛成道以后,仍要托钵化饭受人供养的。那时的印度,只认识婆罗门,在释迦佛成道以前,世间没有佛。所以,大家并不知道他就是一尊佛!尤其他出来托钵化饭,看起来并不像个讨饭的人;而且挨家挨户去讨时,他只站了站,不给就走到别家去。由于大家都不晓得他是做什么的?所以释迦佛托了一个上午的钵,并没人供养他。这时,又走到一户,有一位老太婆,刚吃饱了饭,正要把吃剩下的半碗残饭,端到外面去倒掉。看见释迦佛,威仪庄严的站在那里,这位老太婆也是有善根的,就问他说:‘你是做什么的站在这里’?佛答:‘我是托钵化饭吃的’!老太婆说:‘哎呀!你要是早一点来就好了,我刚刚吃完了饭,只剩下这半碗残饭’!佛就说:‘那你把这剩饭布施给我好了’。老太婆说:‘这怎么好意思呢?’佛说:‘没有关系,只要你发心布施,我就接受’!

于是老太婆把剩下来的半碗残饭倒到释迦佛的钵里。她心里很虔诚,而且很惭愧没有饭来供养他,也不知他就是佛,只是被佛的相好庄严所感动而已。释迦佛接受了她所供养的半碗残饭,即为她授成佛之记,说她今天种了成佛的善根,在无量劫后一定会成佛的。这时背后本来就有一个外道,已跟踪著佛好久,看佛究竟在做些什么的!此时一听到佛说这些话,以为捉到佛的短处了,于是走上前说:‘你不是净饭王的儿子悉达多太子吗’?佛答:‘我是的’。外道说:‘谁叫你出家的’?佛说:‘是我自己发心出家的’。外道呵责说:‘你出了家,就需忍受吃苦,若吃不了苦,干脆回去皇宫里享福就好了,何必为了半碗残饭来骗人呢’?佛答说:‘我三大阿僧祇劫以来都不曾打妄语’!外道说:‘我明明听你在打妄语,谁相信你呢’?

佛说:‘一个人要是三生不打妄语,他的舌头伸出来可盖到鼻子,这你相信吗?’外道说:‘这是全印度都相信的,我当然也相信’。舌头有‘广长舌相’是说诚实语而得的果报,三生不打妄语,舌头就能盖到鼻子。反过来说,若是欢喜打妄语骗人,死后就会堕到‘耕舌地狱’去受苦报。将来受完地狱苦报之后,转为人时还有余报,就是舌头短,说话口齿不清,乃至于为哑吧,这都是造口业、打妄语的果报。

现在我们还说回来,释迦佛跟这外道讲完后,就把舌头伸出来,将整个面门都盖住了,直到发际,把舌头收回来,对外道说:‘你看到我的广长舌相了吧!你应相信我不打妄语’!外道说:‘我没有见过这么长的舌头,能盖住整个面门的,我当然相信你多生多劫没有打过妄语。但是,你现在决定打了妄语,她供养你半碗残饭,你说她将来会成佛的,这不是打妄语是什么呢’?释迦佛说:‘你不相信,我先给你说个比喻;你见过多罗树吗?(多罗树是生长在印度的一种很高大的树)外道答:‘我知道’!

佛又说:‘像这么又高又大的树,它的种子却只有芝麻那么小,怎么能长得这么高大呢’?外道答:‘长了几十年,久了当然高大’。佛说:‘对了,你懂得这个道理,就可以相信我并没有打妄语!我是说她今天所供养我的饭,是种了善根,在无量劫以后才成佛,我并没说她今天就成佛啊’!公案讲到此结束,这是证明劣应身佛舌相的广长,伸出来可盖覆整个面门。胜应身佛的广长舌相,伸出来则可以偏覆三千大千世界。若按理论上讲,就更好了解了,凡是这尊佛,他的法音所到之处,就是其舌根所到的地方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段经文就是劝信流通的。此乃诸佛苦口婆心,说至诚无妄,真实不虚的话,在各国所教化的世界,劝导本国众生,当深信极乐世界及弥陀愿力不可思议,而相信这一部经。下面的十六个字,就是这部阿弥陀经的经题,即‘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一部是什么经呢?是一部称赞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而且十方诸佛都在维护爱念的一部经。

  本经的经题应该是这十六个字,鸠摩罗什法师为什么只翻译成‘佛说阿弥陀经’呢?因为我们中国人说话喜欢简单,若把经题翻译为十六个字,不容易记,也不好念!翻译为‘阿弥陀经’,正合‘持名妙行’,只要看到这部经的经题,就知道要念阿弥陀佛了。鸠摩罗什法师有大智慧,就应著我们中国人的根性,简略的翻译为‘佛说阿弥陀经’了。

  戊二、南方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宝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佛的光明无时不照,无处不照。‘日’光照白天,‘月’光照夜晚,还有日光、月光照不到的时间及处所,则继之以‘灯’光,故号为日月灯佛。‘名闻光佛’,佛的大‘名’,‘闻’遍十方,‘光’是表智慧。即是佛的智慧光明,照遍十方,故号为名闻光佛。‘大焰肩佛’,‘焰’是火焰,亦表智慧,‘肩’是表担荷,佛有大智慧,能担荷一切众生,了生死,成佛道,故号为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灯’亦表智慧,佛的智慧灯光,最妙最高,故号为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此尊佛以因行立名,佛在因位之中,精进无量,成就佛果,故号为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在南方世界里,除了前面列举的几尊佛,还有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此段文意和东方相同,故不再详解。

  戊三、西方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此尊佛与阿弥陀佛只是同名同号,并不是同一尊佛,虽然同在西方,而不是同一个世界,其佛‘寿’命‘无量’,故号称为无量寿佛。‘无量相佛’,胜应身佛‘相’好‘无量’,故号为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幢’是法幢,高胜之义。在印度建立一个佛的道场,就要建立一个法幢,法幢就是一支高高的柱子,有圆型的,有六角型的,也有八角型的。上面刻有字,有些刻金刚经,也有刻尊胜咒的,这就是‘法幢’。此尊佛说法‘无量’,故号为无量幢佛。

‘大光佛’、‘大明佛’,‘光’和‘明’都是表佛的智慧,佛有大智慧,就有大光明,故号为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宝’是尊贵、稀有、利益之义。若有善根的众生,得见佛的‘相’好,就有消灾延寿,断烦恼证菩提的利益,故号为宝相佛。‘净光佛’,佛已断尽一切无明烦恼,其智慧‘光’明最极清‘净’,故号为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此段文意和东方相同,故不再详解。

  戊四、北方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箕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佛所护念经。

  北方世界有‘焰肩佛’,前面有大焰肩佛,这都是佛的德号相同,有智慧之‘焰’,而能荷担度众生之责,故号为焰肩佛。‘最胜音佛’,此尊佛的‘音’声,不但超过六道凡夫,且超过三乘圣人,故号为最胜音佛。‘难沮佛’,‘难沮’即难以破坏之义。佛证得金刚不坏之身,一切烦恼与魔王皆不能破坏,故号为难沮佛。‘日生佛’,‘日’指太阳之光,太阳升起,能以破除黑暗。

佛的智慧光明发出来,能把众生的无明烦恼照空,故号为日生佛。‘网明佛’,佛的智慧光‘明’是纵横交络,普遍十方,有如‘网’一样。佛在生死大海里救度众生,就是用智慧光明之网,故号为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此段文意与东方相同,故不再详解。

  戊五、下方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这下方世界,是佛眼看到的。上方有无量的世界,下方也有无量世界。古时候的人,看见佛经上这么说,心里存有怀疑,但经是佛说的,只好相信,其实是勉强相信的!过去科学不发达,知识不够,以为地是不动的,地下面怎么会有世界呢?对于佛说的下方世界,且有恒河沙数的世界,只是勉强接受而已。到现在科学发达,才知道地球只不过是空中悬著的一个星球,上方有无量的星球,下方亦有无量的星球,这才证明佛眼所见到的十方世界,确实不虚。

  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师子’即狮子,为兽中之王,当狮子一吼,百兽震惊。佛说法也是一样,天魔外道悉皆恐怖震惊。因为佛说法如狮子吼,故号为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佛的德号‘名闻’十方,故号为名闻佛。佛的大‘名’闻是由大智慧‘光’得到的,故号为名光佛。‘达摩佛’,梵语‘达摩’,华言法。佛能以善说一切妙法,故号为达摩佛。‘法幢佛’,佛说‘法’有高胜之义,就是建立‘法幢’,故号为法幢佛。‘持法佛’,佛能摄‘持’一切‘法’,弘扬一切法,故号为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此段文意与东方相同,故不再详解。

  戊六、上方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上方世界有‘梵音佛’,‘梵’是清净之意。佛的音声是清净之‘音’,众生闻佛说法,能断除无明烦恼,故号为梵音佛。‘宿王佛’,‘宿’就是星宿,月亮之光超过了群星,故称宿王。佛乃众圣之尊,如同群星中之月亮,故号为宿王佛。‘香上佛’佛已证得五分法身香,里面有个‘慧香’,慧香起了妙用就放光,由慧‘香’而放的‘光’,故号为香光佛。‘大焰肩佛’,此尊佛与南方世界的‘大焰肩佛’同名同号。‘杂色宝华严身佛’,‘华’是因华。菩萨在因位上修行,等于开了华朵;以这因华庄严果德,就是庄严了佛身,因‘华’能以庄‘严’佛身,所以称为‘宝华’。菩萨的因华不止一种,而是有六度万行,有这么多种的因华,所以称为‘杂色’。

由这杂色宝华庄严佛身,故号为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梵语‘娑罗’,华言坚固,与难沮的意思一样。佛证得了坚固之身,像娑罗树王一样,又大又坚固,故号为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与‘杂色宝华严身佛’的意思一样,由宝华以庄严果德而成的佛,故号为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佛证得了‘一切’种智,一切‘义’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故号为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须弥山’为妙高山,是众山之王,佛为圣人中之圣人,故号为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此段文意与东方相同,故不再详解。

  现在已将六方佛全部讲完,即是将劝信流通第一科‘略引标题’讲完。今天就讲到这里,话说多了打闲岔,大众好好念佛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诸上善人慈悲,道源讲几句话打打闲岔!今天已是佛七圆满之日,亦是阿弥陀经讲演圆满之日,大众要留心谛听!昨天已将劝信流通‘丁一、略引标题’讲完,即是将六方佛讲完,今天接讲‘丁二、征释经题’。

  丁二、征释经题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这是释迦牟尼佛自己征问,自己解释这部经的题目。‘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阿弥陀经的经题,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等十六个字。这里为什么把‘称赞不可思议功德’略掉,而只剩下八个字呢?因为‘称赞不可思议功德’,就是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这在前面已经详细解释过,道理很容易了解,所以简略掉不解释。下面这八个字‘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应如何解释呢?‘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上这段文是释迦佛所解释的经题。假若有善根的男子和有善根的女人,听到这部阿弥陀经之后,能以受持。‘受持’者,领纳于心曰‘受’,忆念不忘曰‘持’;就是能以把阿弥陀经,领纳到自己的心里,忆念不忘,这就是‘受持’。背本曰‘诵’,对本曰‘读’。把它念熟了,背著经本念出来,称为‘诵经’。若对著经本念,那只是‘读经’。而佛弟子一直到了末法时代的今天,各道场做晚课,必须‘诵持’这部阿弥陀经,就可以知道此部阿弥陀经的重要了。

  ‘及闻诸佛名者’,听到了前面六方佛那么多的佛名,因为能以受持阿弥陀经的人,会念到六方佛,自然也会闻到诸佛的名号。会得到什么样的利益呢?‘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一切诸佛都会加‘护’爱‘念’。加护令不退堕,爱念令得增进。‘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此为五种不翻中之‘顺古不翻’,故保留梵文。无上正等正觉,即超九界以独尊之佛果。解释此名,应从下往上解释。梵语‘三菩提’,华言正觉;正觉者,超过六凡法界之不觉及外道之邪觉。梵语‘三藐’,华言正等;正等即平等,二乘圣人虽称正觉,但只能自利而不能利他,故不能称为正等。

佛名为正等正觉即超过二乘法界。梵语‘阿耨多罗’,华言无上。菩萨自利利他,虽称正等正觉,但以无明未尽,觉道未圆,故不能称为无上。唯佛一人,三觉圆满,万德具备,堪称‘无上正等正觉’。成佛之后名为菩提果,在因位中名为菩提心。初学大乘,求证佛果,名为发菩提心。但凡夫发心,容易退转,今因受持阿弥陀经,承蒙诸佛护念,故‘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是故’者,以能受持阿弥陀经,皆蒙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故。所以到此再叫一声当机者舍利弗,并且显明的再加‘汝等’二字,就是叫我们大众,应当相信我释迦佛所说的话,并及十方诸佛所说的话。相信后就必须发起坚固信心,丝毫无疑!以上把‘丙一、劝信流’一科全部讲完了。

  丙二、劝愿流通

  我们相信之后就要发愿,愿生西方。你若不发愿,信了等于没信。所以现在要讲‘丙二、劝愿流通’。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过去的人已经发了愿,称为‘已发愿’。现在的人现今就发愿的,称为‘今发愿’。未来就是当来,当来的人发愿即称‘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就是发愿要生到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些已发愿的人、今发愿的人、当发愿的人,因为受持阿弥陀经起了信心,而发了愿力,就得到诸佛之所护念。所以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句文是跟著前面劝信流通的文解释的。‘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诸佛护念而使你精进不退,必得往生极乐国土。

这三个‘生’是对著前面三个‘愿’而说的,就是已发愿的人,已经生到极乐国土。现今发愿的人,现今就能生到极乐国土。当来发愿的人,当来决定能生到极乐国土。总而言之,有愿必生,只要你发愿往生西方,一定能往生西方的。‘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是故’者,有愿必生之故。不但你们要发愿,一切有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就是相信西方有个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有个阿弥陀佛的人,就应该赶快发愿,往生极乐国土。以上把‘丙二、劝愿流通’一科讲完了。

  (释疑)问:十方众生悉皆信愿念佛,往生极乐,极乐世界只是一个世界,如何能容纳十方世界念佛的众生呢?

  答:这种疑惑,皆是凡夫‘偏计所执’而起的。须知极乐世界,乃是阿弥陀佛无量功德之所成就,是妙有世界。妙有是不可思议,非是凡夫执著大小局定之有。例如,维摩丈室,只有一丈见方之地,能容纳三万二千师子宝座,你就应该相信,一个极乐世界就能容纳十方世界念佛的众生了。

  丙三、劝行流通分二 丁一、诸佛转赞 丁二、教主结叹

  丁一、诸佛转赞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释迦牟尼佛’,释迦佛是我们的本师;本师者,根本教师。西方阿弥陀佛、东方阿閦(音同触chù)鞞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释迦佛说出来的。设若释迦佛不说,我们连一尊佛,亦不会知道。因此,我们称念释迦佛名号时,特加‘本师’二字,称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以表感念佛恩,特别尊重!我们对于本师的名义,尤应留心详记。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众生,‘寂默’者,不著相。‘寂’是不著身相;所谓‘不离菩提场,而至鹿野苑’。终日出入往返,著衣吃饭,及至赤足走遍全印度,悉皆寂无身相。‘默’是不著语相;所谓‘终日说法,无法可说’。

乃至说法四十九年,不曾说出一字,是皆默无语相。兹再详解其义:能仁者,是大悲;寂默者,是大智。凡夫有悲无智,二乘有智无悲,菩萨虽具悲智,而未能究竟。佛是大乘极果圣人;大乘者,即是大白牛车。这辆大白牛车,有两个轮子,一个是悲轮,一个是智轮。释迦佛驾著这辆大白牛车,悲智二轮,一齐双运,普载一切众生,由凡夫地越过化城,直抵宝所。唯佛一人,悲智双运,究竟圆满,故号为能仁寂默。一切万法,悉皆含摄于悲智二法之中,故称为万德洪名。又能仁是事,寂默是理,理事无碍故号能仁寂默。又能仁是相,寂默是性,性相圆融故号能仁寂默。又能仁是俗谛,寂默是真谛,真俗一如故号能仁寂默。广而言之,三藏十二部,一切功德莫不具足于释迦牟尼四个字中,故称为万德洪名。

  ‘娑婆世界’,就是我们所住的这个世界。梵语‘娑婆’,华言堪忍。谓这个世界的众生堪能忍受痛苦,而不愿出离三恶道的痛苦。或因转世为人,已不能记忆;就现在人道之中,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八苦交煎,亲身体验,应不忘记!但是堪能忍受痛苦,而不愿出离。或因未闻佛法,而不知苦乐。既闻佛法,而又闻到净土法门,就应愿离娑婆,求生极乐。我佛慈悲,苦口婆心,再说明娑婆世界是如何的痛苦,极乐世界是如何的快乐,为什么不愿出离娑婆,而求生极乐呢?此为娑婆众生‘刚强成性,难调难伏’之故!

  ‘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五浊恶世’者;‘浊’是浑浊不清,‘世’即世界。世界本无浊恶,因有下面所说之五种浊,而变成五浊恶世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第一、劫浊:梵语‘劫波’,华言时分,按现在来讲,就是时间。在娑婆世界没有好时间,因为有下面四种浊,把清净的时间,变成浑浊的时间,故名劫浊。

  第二、见浊者:即有身、边、邪、见取、戒禁取等五种知见浑浊不清,故名见浊。一、身见:由妄执地水火风四大假合之身体为‘我’,而起的知见,故名身见。我们的身体,本来污秽充满,常流不净之臭皮囊;但因起了我见,执著是我,反而爱护的无微不至。总想多得享受,由此而起贪欲心。贪得不顺利,便起嗔恨心。不应贪而贪,不应嗔而嗔,这就是愚痴心。贪嗔痴一起,总名起惑。由起惑而发动身口名曰造业,由今生起惑造业,来生决定受苦报。再由来生受苦报时,又起惑造业。因此生死轮回,受苦无穷,推究原因,皆因‘身见’而起的。二、边见:即‘断’‘常’二见。或执断的一边,或执常的一边,各执一边,故名边见。

执著边见的人,皆不相信有来世果报,执断见的人,认为人死了就断灭了,没有来生来世。执常见者,认为人死之后,仍转世为人,生生世世永远为人,不信有天道、阿修罗道及三恶道。执著断常二见,对社会有何弊害呢?这二种人,皆不相信‘今生造因,来生受报’。例如,执断见的人,造一切恶业,世间法律最重者处以死刑,但他并不恐怖。他会说,人总要死一次的,死了就算了,有什么可怕的。执常见者,无恶不作,处以死刑,并不恐怖。他说,死了之后,再过二十年,仍然是这样高大,有什么好可怕的。因法律不能镇压,他们就任意作恶,自害害人,扰乱民安,危及国家社会,其关系甚为重大!

三、邪见:不正谓之邪。身见、边见皆非正见,悉应谓之邪见,何以第三另标邪见呢?须知第三独标邪见者,乃是拨无因果之大邪见。这种人绝对不相信因果,他认为眼见有很多作恶的人,享受富有之乐;反而有很多行善的人,却遭受贫穷之苦,还有什么因果报应可谈呢!我们要知道,因果是通三世的,现在享受富有之乐的人,是前世所造的善因,今生才得到富有之乐果。可惜,他不知道依福培福,反而依福作恶,来世决定受苦。现世受贫穷之苦的人,是因为前世没有培福,所以今生才遭受贫穷之苦。幸而他在恶劣的环境中能以行善,来世决定享受富有之乐。更要知道,果报有三种:一、今生报。二、来生报。三、多生报。今生报者,所造善业、恶业之力强,今生即受到善报或恶报。

来生报者,今生所造善业、恶业之力不太强,须要等到来生方受果报。多生报者,今生所造之业因,来生因缘未能遇合,要等到多生,方能受报。例如,今生你害死一个人,来生他应该害死你。但因彼此都在流转生死,就算都转世为人,但以所生的地方不同,亦不能受报。须要等到第三生、第四生乃至多生,会到面时,方能受报。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遇会时,果报还自受’。尤其要知道‘一切法唯心造’的道理,现在是二十世纪末叶,多数人皆信现实,不信来生。由众生之心力所感,将‘来生报’及‘多生报’,悉皆变为‘现世报’,造了善业,很快就得到善报。造了恶业,很快就得到恶报。因果报应摆在眼前,还能不相信吗?

四、见取见:如世间哲学家,见到一部份道理,就认为见到全部份的道理。‘见取见’者,上面这个‘见’字,是他‘见’到一部份道理。中间这个‘取’字,是他取著不舍。下面的‘见’字,因他见到一部份道理,取著不舍,以偏盖全,而生出一种知‘见’,故名见取见。五、戒禁取见:如世间一切外道,各有其戒条,他认为他们所定的戒条,是最完善的。因此取著不舍,而生出一种知见,故名戒禁取见。以上五种见,名曰‘五利使’。‘利’是锐利,生起来很快,断除亦很快,故名五利使。

  第三、烦恼浊:昏烦恼乱,故名烦恼,亦有五种:一、贪欲:遇到财、色、名、食、睡的境界,便起贪欲。一、嗔恚:遇到不顺利的境界,便生嗔恚。三、愚痴:一切正当道理,全不了解,故名愚痴。四、我慢:他认为他是最高最大,任何人都比不上他而看不起别人,故名我慢。五、疑惑:对于佛理,不是不信,因为多疑之故,而不能决定相信,故名疑惑。以上五种名曰‘五钝使’,‘钝’是迟钝,此五种烦恼生起时,是慢慢生起,断除时亦须慢慢断除。五利使、五钝使,名曰‘十使’,使者驱使之意。由这十种烦恼,驱使众生起惑造业,流转生死。在生死道中,众生自己毫无主宰,实在太可怜了!

  第四、众生浊:由五阴等众法和合而生,故名‘众生’。六道凡夫,皆名众生。现在专讲人道的众生,乃由粗陋弊劣之五阴而生。旧译‘五阴’,新译‘五蕴’。‘阴’者,积集之义;‘蕴’者,和聚之义。由色、受、想、行、识等五种法,积集和聚而成为一个众生。一者色阴,质碍为义,乃是我们的外身,有体质,有阻碍,可以看见,可以触到,故名色阴。二者受阴,领纳为义。可以领纳受用苦乐之境,故名受阴。三者想阴,取像为义。事境虽然过去,但仍然想到‘过去之境’,故名想阴。四者行阴,迁流为义。妄念迁流,从无止息,故名行阴。五者识阴,了别为义。对于一切事理,可以了别识知,故名识阴。受想行识四阴,乃总说我们的内心,有这四种作用。我们的五阴粗陋弊劣,所以名曰粗弊五阴。

  第五、命浊:生命短促谓之‘命浊’。人的寿命不过百年,就让你活到一百二十岁,仍然是生命短促。在这百年之中,少年青年很少闻到佛法,壮年虽然闻到佛法,仍未发心修行。到了晚年,真要发心修行时,可是岁数已经尽了。就算不堕三途,幸而仍得为人,但是能否闻到佛法,能否发心修行,还成问题!因此,生命短促,名曰命浊。

  上面所说五浊,有两层因果;见浊、烦恼浊为‘因’,众生浊、命浊为‘果’。见浊乃至命浊为因,结成劫浊为果。以上是消文,以下是释义: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如我的‘我’,是释迦佛的自称,像我在前面称赞那六方诸佛不可思议的功德。而这六方诸佛,都在其本国宣扬阿弥陀经,使其国土的众生,都相信这部阿弥陀经。这就是他们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我赞叹他们,这六方诸佛像我一样赞叹他们的赞叹我。这是诸佛互相称赞,佛门里有句话,‘要得佛法兴,还得僧赞僧’,佛法要兴隆,还得出家人赞叹出家人。经上佛与佛的互相赞叹,就是要给我们做榜样的,也是要令众生起信仰心。僧赞僧,就是要众生信仰僧宝,因为僧宝是住持佛法,弘扬佛法的人。若是没有僧宝,佛宝和法宝就无法住世了。

所以要佛宝和法宝兴隆,就必须僧赞僧!这是文外之意,带著劝导。前面六方诸佛,包括十方诸佛,他们都转加赞叹我们释迦佛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而作是言’,他们都这样讲。下面就是诸佛赞叹的话,‘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赞叹释迦牟尼佛的功德不可思议,他能做甚难希有的事情。‘希有’就是少有,‘能为’就是能做,什么是最难做,又最少有的事呢?‘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第一种难,五浊恶世修行用功实在不容易,释迦牟尼佛居然就在五浊恶世里,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在五浊恶世里成了佛。这不是难上之难,希有中的希有吗?所以称为‘甚难希有’。

  另外还有一种难,‘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个难信之法,就是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极乐世界见佛闻法,圆证三不退,一生补处,圆成佛果,这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我们信了佛法,就要修行用功,要能断烦恼。要想断烦恼,必须修行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法,这些渐次法门,众生容易相信。修净土法门,只念一句阿弥陀佛的圣号,生到极乐世界烦恼就能断尽,这是众生难信的。但是,释迦牟尼佛甚难希有,能为世间的众生说此难信之法,所以六方诸佛都赞叹释迦牟尼佛。以上把‘丁一、诸佛转赞’讲完了,现在接讲‘丁二、教主结叹’。

  丁二、教主结叹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这是我们的本师教主总结起来赞叹。还叫一声当机者,‘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诸佛所赞叹我的话,都是诚实之言,你们也应当知道我在娑婆世界行此难事。什么难事呢?‘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第一、能在五浊恶世里成佛,是为甚难。第二、教导众生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于把无始劫以来的生死了脱,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为什么世尊要自己赞叹自己呢?这是要我们知道,释迦佛大慈大悲,为度脱娑婆世界的苦恼众生,在五浊恶世里成佛。而且专为末法时代的众生,说持名念佛法门,能以断除烦恼,了脱无始劫以来的生死,一生成佛。我们读经至此,应该涕泪悲泣,感念佛恩深厚!应立即坚定信心,发愿念佛,求生极乐。见佛闻法,证无生忍,还入娑婆,弘扬净土法门,普度众生,皆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以报佛恩!

  现在将‘劝行流通’全部讲完,合前面的‘劝信流通’、‘劝愿流通’就是将‘乙一、普劝’一科讲完了。

  乙二、结劝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此科总结起来再劝我们。‘佛说此经已’,即释迦佛把阿弥陀经讲完了。‘舍利弗及诸比丘’,舍利弗是当机者,及诸比丘者,即除了前面讲的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之外,还包括其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弟子。‘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一切世间的众生都包括在内,还有天众、人众、阿修罗众等。梵语‘阿修罗’,华言非天;有天之福,无天之德,故名非天,是三善道之一。六道的众生里,只有三善道的众生能来听经。三恶道的众生被恶业系缚住了,没机会来听经的。‘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大家听完了这一部阿弥陀经,皆大欢喜,生起信心,而受持净土法门。‘作礼而去’,大众都起来顶礼谢法。‘而去’,到那里去呢?都一心念佛去了。讲到这里把阿弥陀经全部讲完。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