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供奉《大藏经》就不遭难了吗?

供奉《大藏经》就不遭难了吗?

「《普曜经说法门品》云:其兜术天,有大天宫,名曰高幢。广长二千五百六十里。菩萨常坐,为诸天人,敷演经典」。兜率天简单的状况略略的提提。这个菩萨就是弥勒菩萨,在兜率天有他的居处地方,大天宫、高幢,菩萨在那个地方,为诸天人讲经教学。

我们看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为一切往生的大众讲经教学,从来没间断,现在我们看补处菩萨在兜率天也是讲经教学。为什么?大众没有证得妙觉果位,不讲经教学行吗?从这个地方我们能够体会到,深深体会到,佛法原来就是教学。

所以在《仁王般若经疏》上讲的话,这就有道理。有讲经的,佛跟菩萨讲经,有听经的,有真修行的,有证果的,叫正法久住;有讲经、有听经的,有真修行的,没有证果的,这叫像法;有讲经、有听经的,没有真修行的叫末法。末法虽然听经听得很明白,他没有做到。如果讲经的没有了,听经的也没有了,叫灭法。

那我们就知道,这个地区供养的有《大藏经》,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这个地方会不会遭zai 难?有供《大藏经》,但是没有讲经的,也没有听经的,也没有依教修行的,这地方要不要遭zai 难?照样有zai 难。如果只要供《大藏经》就能消灾免难,这一部《大藏经》要不了多少钱,每家都可以供,是不是这个地方就不会遭难了?

我们人一样干杀盗淫妄,他会不会遭难?照样遭难。供养《大藏经》,把它收藏在那里叫供养,错了,那是供,没有养。怎么叫养?每一天读诵,依教奉行,那叫长养性德,培育德行!!用《大藏经》养育我们的佛性成长起佛菩萨智慧那样的大妙用。只供没有养不行,我们的心行跟《大藏经》完全相违背,这个道理要懂。

因为有人向我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地方寺院、庵堂都供养《大藏经》,这个地方还要遭难?所以你要相信佛的话,佛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zai 难从哪里来?心想来的。我们居住在这个地方的众生,心里想什么?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疑,想这个东西;干的是什么?怨恨恼怒烦、杀盗淫妄,干这个,他能不遭难吗?佛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

出家人收藏这些经典,自己不看,又不肯给别人看,果报在哪里?在阿鼻地狱,叫吝法。你收藏《大藏经》,自己不看,也不给别人看,这不是吝法吗?我们这个道场悟泓法师做这个示现,现在遭难了,认真忏悔,知道过去错了。我劝他很多次,不听!跟他讲的时候,满口是是是,都是,是完了以后就完了,什么也不是。

现在遭遇到困难,业报现前。这个示现提醒我们大家,我们如果看清楚、看明白了,知道这是错误的。布施经典也要看人,他能读,布施他有用处;不能读,布施他没有用处。能读、能解、能行,那个功德就很大,说不定帮助他成佛,帮助他往生,这好事。

布施多,布施一万个人,当中有二、三个成就,就不得了,就很大的功德。那其它的?其它种个善根。你布施他一本经书,至少经题他看见了,「一历眼根,永为道种」,阿赖耶识里头种一个佛的种子,这一生不起作用,来生后世以这个善根遇到佛法它起作用。所以布施经典、佛像,有什么样的功德、什么样的好处,我们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占察善恶业报经》讲四满成佛,我们把这个意思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第一个是信满,「谓依种性地,决定信于诸法不生不灭」,一切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求愿的心断了,这叫信满成佛。这里讲的种性,种是种子,性是性分,阿赖耶识里面种性地。

依种性地,他决定信,说明他没有怀疑了,相信一切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这是什么境界?现在量子力学家就是这个境界,他们用科学这些工具的帮助,看到宇宙这些现象的真相。物质的现象他看到了,假的不是真的,物质没有生灭;不但物质现象没生灭,精神现象也没有生灭。

弥勒菩萨告诉我们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后头有一句话说,「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不可执持就是不生不灭,你说生,它已经灭了;你说灭,它又生了。所以科学家给我们讲个事实真相,宇宙之间没有一样东西是独立存在的,它是跟大家交互在一起的,不能独立生存。

所以一切法确确实实像《般若经》上所说的,「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真正相信这个事实,人的心就清净平等了。为什么?他没有希求,心就清净了。没有高下,心平等;没有希求,心清净,清净平等心现前,才现前,信满成佛。

第二种「解满成佛」。他用信解行证。清凉大师把《华严》分成这四科。「谓依解行地」,前面是依种性地,是信,这个地方是依解。「深解法性,无造无作」,法性没造作。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法性有没有造作?没有造作。无明跟法性有没有关系?不能说没有关系,也不能说有关系。你要说没有关系,无明从哪里来的?无明是一念迷而不觉。迷的是谁?迷的是法性。法性迷不迷?法性不迷,是你自己迷的,法性不迷。

可是我们自己这个人跟法性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没有法性就没有我们自体,所以说不能说有关系,也不能说没有关系。怎么解释才对?有无二边都拿掉,都不要执着,都不要分别,都不要起心动念,解满成佛。所以「不起生死想,不起涅盘想」,生死、涅盘二边不着,没有生死,也没有涅盘。

「心无所怖,亦无所欣」。跟《心经》上所说的一样,「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心无所怖,也没有任何欲望,心如止水,如如不动。「解满成佛」,解是明了的意思,「行即所修之行也,梵语涅盘」,翻成中国意思叫「灭度」。这说解满,事实真相明白了。

第三种叫「行满」,「谓依究竟菩萨地」,究竟菩萨就是等觉。「能除一切无明诸障,菩提愿行,悉皆具足,是为行满成佛」。明心见性,可是无明烦恼的习气没断;断得差不多了,就差一点点,这一点断他就不叫行满成佛,那他叫证满成佛,就差这么一点。这个地方说明,能除一切无明诸障,一切障碍都断尽了,没有障碍。

菩提愿行,悉皆具足,就是本来具足,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业障。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他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智慧具足、德能具足、相好具足,没有一样不具足,找不到一丝毫的欠缺。他当然有能力在十法界、在六道,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他就能示现八相成道。

最后一种叫「证满成佛」,「谓依净心地,得无分别寂静法智及不思议胜妙功德」。这什么?统统是自性本具的,不是外来的,只要我们放下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执着,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统统现前。所以不思议胜妙功德是自性本具,不是外头来的。这个净心地是妙觉佛位,成佛之后倒驾慈航,示现八相成道。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7-26 01:58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