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心定在往生西方的目标上,就把善根转成往生西方的资粮,所以要一心一意地回向往生。
【就窍诀而言,能迅速积累无边资粮、净除罪障、增上善法的摄要即是七支供,所以应当勤修七支供,通过念诵阿弥陀佛名号,诵持陀罗尼咒,虔诚祈祷圣者勿舍誓愿等瑜伽。】
再按窍诀来讲,就是要精勤地修七支和与阿弥陀佛相应等等。
七支的修法来自普贤十大愿王,它的特点是能快速摄尽无量的善根,统摄了积资、净障、增长善根的三大关要。
极乐愿王的特点:广大、圆满、无尽。不论从所修的境、能发的心、发愿的时间,都达到了极大量。这就巧妙地把零散修习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修到的资粮在几分钟里就摄集进去,因为它做到了极大化。
比如礼敬这一支,所礼的是尽虚空、遍法界佛刹极微尘数的无量诸佛,而且一身化现无数身、一一遍礼刹尘佛等等!这就是让所礼的境、能礼的身等等都达到极大化。随喜这一支是对于下自众生心中生起的丝毫善念、上至如来无量的因行果德之间,一律普遍地随喜。像这样,礼敬、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正法妙轮、请佛住世、回向这七支都有这种特点,所以说修七支能快速摄尽无量善根。
其次,在七支当中统摄了积、净、增三大关要。礼敬、供养、随喜、请转正法妙轮、请佛住世这五支,是顺缘方面的广积资粮。忏悔这一支是违品方面的净治罪障。随喜中的“随喜自己的善根”,能让善根增长;回向这一支能让善根增长,而且无有穷尽。所以积、净、增三要都统摄在七支当中。明白了这点之后,修法之前要首先修七支。
其次是通过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和密咒来召请圣心,之后在佛前祈祷等等,来和阿弥陀佛相应(“祈祷”就是求佛加持,成就所愿)。诸如此类,都要很精勤地去做。
【夜间修法:临睡之时,观想自己住于极乐世界并亲见阿弥陀佛,在不离这种强烈希求心的正念中入眠。】
接下来,夜间的修法是指临睡时要有很强的去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的心愿,在不忘失正念当中入睡。
就像藏族人一生当中有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去拉萨的大昭寺见觉沃佛。在他已经动身前往拉萨的路途中,每天临睡时怀着想在大昭寺见觉沃佛的心愿而睡下。要像这样,修净土的行者在每天临睡时要有去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的心愿!
要点就集中在“见佛”这一点上,因为一见到佛就什么都好办了。所谓的入不退地、迅速成满普贤行愿等等,实现这一切的强增上缘,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一得到佛愿力加持,就能迅速成就。所以,所希愿的就是“生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这样以很强的愿心在不忘念当中睡眠。
【有关白日修炼净土法与夜间修往生法的殊胜方便要点,新派、旧派及经教伏藏品的窍诀次第中有广述,应当从中了知。】
这是交代:和昼夜的净土修法相关的一些关要,在新、旧续部和伏藏很多类的口诀中有详细记载,应当从中求得了解。
【总而言之,首先了知往生的功德和能够往生的道理后,日夜不断生起信心、发起精进并将一切善根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总之,首先对于往生的功德和往生的正因要有明确的认识。这些方方面面都认识清楚了,心里没有疑惑了,然后就是昼夜一切时让自己的信心和精进相续。初修的人力量不够,暂时还做不到昼夜相续,那就要首先做到每天能有一段时间让信心和精进相续,再逐渐地让相续的时间变长,最后达到昼夜相续。
这里,达到信心和精进相续的前提,是对往生西方殊胜的功德和往生的正因得到明确、决定的认识。通过了知往生西方的功德,来引发求生西方净土的切愿;通过认识往生的正因,来把心安置在如法的修净业中。然后就以正念的力量把握住心,尽量地让信心和精进相续。
再下来就是不论修什么善根,都要把善根摄集起来,往“往生西方”这个目标上回向。总之要时时不忘“求生净土”,精勤地把善根回向在往生上。
就像一个人非常想去美国留学,为了实现愿望,他会很努力地准备,会尽可能地为自己创造条件。比如很努力地背英语单词、准备托福考试、筹备资金、办理留学手续等等。就跟这一样,我们希求的是生到极殊胜的极乐世界,是依止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来达到快速圆满普贤行愿、成就佛果的目的,因此就要特别精勤地积净土资粮,来保证这一生决定往生。
【若能如是行持,上等者今生便能亲见导师阿弥陀佛并得授记,获得往生极乐世界的把握;中等者出现获得加持的验相;下等者也可梦见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的形象,这些都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征兆,因为依靠意乐力,在梦中显现,至少也必定种下了习气的种子,以细微的意乐习气,也能往生,这是佛陀的誓愿力所致。】
如果能这样修持,上等的今生就能见到佛得佛授记,由此得到往生的把握;中等的能以觉受的方式得到加持;下等的梦见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的相。这些都是往生的相兆。如果以希求往生的心力在梦中这样显现了,那再差也不可能不熏上习气。以愿生净土的微薄习气也能往生净土,这是阿弥陀佛本愿的力量所致。
我们从现在起,对于娑婆世界的事要看得淡、放得下,而对求生净土的事要看得重、提得起,要熏陶出愿生净土的道心,养成求生净土的习气。心里常常这么想,口里常常这么说,这就是关键了!一做好了什么功德,就想好好地回向在往生上;要念念把自己的心送往西方,一说话就是赞叹西方,念念想着生到西方多么殊胜,不断地从心里发起“我要去净土”的心,这就是培养求生净土的习气。这个信愿一旦有了,就能得到往生。
【即便是没有获得如此明显的验相,然而不用说今生再三生起信心与意乐会往生,甚至让临终者耳边听到阿弥陀佛名号,并对极乐世界生起向往之心也能往生,因为临死时的神识具有极强之力,再加上阿弥陀佛的殊胜愿力。】
如果没有上面上、中、下三种明显相兆,是不是就没有希望往生呢?不是的,即使没出现明显的相兆,只要自己今生能数数地生起信心和求生的切愿,那不用说是会往生的!
不但是这样,如果临终时闻到佛的名号,心里有求生西方的心,那也会往生。临终的一念非常关键!到底往哪一道去,就看当时的心是什么趣向。如果当时闻到了佛的名号,系念在佛上,一心求生净土,就会被佛力摄持而往生到净土。原因就是两点:第一、临终现起什么样的心,有很大趣向的势力;第二、阿弥陀佛有特别的愿力,加持临终人的心,把他的心摄持到净土。
但我们不能认为“既然临终佛来接引,十念就能往生,那现在就可以舒舒服服地享受五欲,起起烦恼、造造恶业也不要紧的”。如果这样认为,恐怕到了临终,只见颠倒业力现前,种种障缘缠绕,当时提不起念佛求生净土的心,就被业力牵引,又流落生死了。所以平时要尽量加深信愿,要多精进地修净业,这非常重要。(上面讲了以信愿的力量就能往生净土,以前还讲过“信愿行是三资粮,缺一不可”,其实这两种说法并没有出入。因为有真信切愿,就会发生行动,没有行动就谈不上有什么信愿。《弥陀要解》上说:“无信不足以启愿,无愿不足以导行,无行不足以满所愿而证所信。”也证明实修净业不可缺少。)
我们平时每天都要有往生的锻炼。每天都要做“临终想”,要想到今天我恐怕会死的,之后就提起正念:我应该做往生的准备了。这样来把心安置在“念佛求生净土”上。每天天黑下来,也是提醒我们“死快要到了,现在该做准备了”。这时要告诉自己:现在到了一心求生西方的时候了!或者临睡的时候,也是怀着强烈的心愿:我这一生一定要去西方见阿弥陀佛!平时这样养成了习惯,临终就自然住在这样的心态中,一心念佛、一心求生西方,也就会生到西方。
【在中阴界忆念佛号也能作为立即往生彼刹的因,这是由于在中阴界时神识容易转变,并且阿弥陀佛的誓愿力量极其强大。】
假如临终没有往生,中阴还有一次机会。如果能在中阴时想起称念阿弥陀佛,马上就转成往生西方的因。这是因为中阴时的心识很容易转变,而且佛的愿力非常强大。
但我们不要心存侥幸,还是平时精进用功为好!要能在中阴提起佛号,也还在于平时好好地串习。如果平时串习得熟,遇到什么危难,都能提起念佛,那就可能在中阴时提起。比如碰到今天有地震了,马上提起“阿弥陀佛”!检查出了什么重病,心里就一心依靠阿弥陀佛;做了很恐怖的梦,心里害怕,当时就急切地称念“阿弥陀佛”。平时这样串习得熟,临时就能提得起。
【由此可见,今生、临终、中阴的这些修法要诀极为关键。】
总之,以上所讲到的今生、临终和中阴的修法关要,遵照这样去做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一切具有智慧的善缘者依靠这样的如来圣教,自相续不费艰辛、轻轻松松便能获得菩萨的殊胜奇妙功德,理应修学如此殊胜的方便法。】
“具慧”是指能了知往生的利益和不往生的过患;能了知兼仗佛力的易行道的优点;能信受佛本愿和智慧的神力作用。“善缘者”指今生遇到了净土法门,明白了净土的涵义,有信心,又有求生西方愿心的人。这样就应当遵照佛的善说,佛怎么教导就怎么奉行,佛说极乐净土的功德如何、往生的正因如何,就按那么信受。
之后的关键,不是停留于空谈,而是要真修实证!这样的话,就要求对这个“少用功力就在自己心中引起菩萨稀有功德的往生方便”力求相应。说到底也就是“要一心和佛的愿海相应”,就是这个!因为往生的正因简易也好、往生的功德殊胜也好,都是弥陀本愿的神力所致,这里以自己的心相应之处就是弥陀愿海,一心和佛相应这是非常合理的。为什么呢?因为这能让自己直接受用到佛愿海所赐予的果实,按这样的方式,能做到费很少功力就产生非常稀有、广大的菩萨功德。
【戒律清净闻思已究竟,以强信心勤积广资粮,
恒时精进修持极乐刹,善妙应行圆满瑜伽要,
无等大恩上师如意宝,金言劝请造此论文时,
吾发殊胜无垢清净心,离诸贪嗔破立分别念。
为遣余众于此实修要,所执微乎其微疑惑障,
以及著论无边功德故,我思此理精勤造此论。】
这是讲造论的缘起和发心。全知由一位上师劝请时,自己没有贪嗔破立的分别念,认为能让别人的心对净土的修要遣除微细疑障,具有无边功德,因此精勤撰造此论。
【彼之善聚犹如妙日光,遣除一切能障怀疑暗,
显明深广殊胜妙智慧,及与彼因无垢经教典。
愿诸众生具足胜信德,如理成就无量光寿佛,
善逝如来广大诸宏愿,以及无边如海之智慧。】
这是祈愿以造论的善根使众生对深广的圣智和无垢的经教遣除疑惑,然后具足殊胜的信心,成就与阿弥陀佛同等的大愿和智慧。
【此论是因我等最初之大善知识、圆满三学功德者,行持菩萨行自在畅游极乐世界、无等恩惠名称幢吉祥贤足比丘赐予吉祥哈达、稿纸等,并再三劝请,其弟子麦彭嘉扬南嘉于达仓静处,为回报上师恩德而造此论作供养,依此善根愿诸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善哉!吉祥!】
最后把这次讲闻的功德回向给沉溺于轮回的无量众生,让他们对阿弥陀佛的本愿和智慧神力生起信心,再发起求生极乐世界的切愿,共同在这一生命终往生到殊胜的极乐世界,快速圆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