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陀故事会:出家人不可自夸这是我的地盘、信徒

佛陀故事会:出家人不可自夸这是我的地盘、信徒

希达有一次遇见摩诃那摩尊者——最早的五比库之一正在化缘,就邀请他到家中供养。供养后,他接着听摩诃那摩说法,听完之后,他就领悟了佛法。后来,他在他的芒果园里兴建了一座精舍,来供养、照顾所有前往该精舍的比库,而殊达玛比库则是常住比库。 

有一天,佛陀的两大弟子——大目犍连与舍利弗到希达兴建的精舍来。希达在听完舍利弗的说法后,即证得三果。他就邀请两人于第二天到家中供养。他也邀请殊达玛,却被拒绝,殊达玛说:“你是先邀请他们两位,才邀请我的。”希达再度邀请时,殊达玛仍然不肯。但是第二天一大早,殊达玛却出现在希达家门口,这时候,希达再次邀请他入内供养,他依然拒绝,并且说自己正在化缘,绝不坐下。可是,当他看见供养的食物时,却嫉妒大目犍连和舍利弗,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怒火,就辱骂希达并宣称:“我再也不住在你的精舍了。”说完话后,气匆匆地离开了。 

殊达玛后来向佛陀叙说整件事的经过。佛陀告诫他:“你已经打击这位虔诚又慷慨布施的信徒了。你必须回去找希达,确实向他认错。”殊达玛遵照佛陀的教诲去做。但希达却认为殊达玛必须先了解他错误的地方,才愿意接受他的道歉。殊达玛只好又回精舍去,佛陀告诲他:“修持好的比库不能执着,不能自夸:‘这是我的精舍,这是我的地盘,我的信徒等'。比库若执着这种想法,贪爱、贡高之心就会炽盛。” 

殊达玛听完佛陀的教诲后,再次前往希达家,这次他们俩人和好如初。几天后,殊达玛就证得阿拉汉果。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从前,印度有个婆罗门,他的家中,生了一个男孩子,长得英俊端庄,父母非常疼爱.这孩子从小就聪明异常,和一般的小孩子完全不同。他在无忧无烦的快乐中,度过了黄金一般的童年。

人类往往被欲乐所迷惑,在欢乐的日子里,总想不起另有痛苦的一面,唯有超卓的人,才不致於堕落。婆罗门家中的这个孩子,可是有高人一层的智慧。虽然他生长于富有安逸的环境中,但仍能了解人生的痛苦和罪恶。因此,在他成年以后,就辞亲出家当比丘。

有一次,正当教化回来的途中,在荫避的森林里,遇到一队商人,他们到外乡从商,路过此地。这时适逢傍晚,太阳已西下。商人们扎营在这儿过宿。那位出家比丘,看到这些商人,以及大小的车辆,载着大量货物,但是他,并不关心,象是没有看见一样,只管在离商队营帐不远的地方,徘徊踱步。

这时从森林的另一端却来了很多山贼。他们打听到有商队经过,就想乘夜幕降临以后,劫掠财物。但当他们靠近商营的时候,却发现有人在营外漫步.山贼怕商队有备,所以想等大家都睡熟才动手,然而营外巡回的那个人,通宵不入营休息。天已渐渐亮了, 山贼因无隙可入,只得气愤地大骂而走。

正在营里睡觉的商人,忽然听到外面的噪声,赶快跑出来看见,只见一大队的山贼手执铁锤木棍,往山上跑去。营外唯有一位出家人站在那儿。商人惊恐地走向前去问道:

“大师!您见到山贼了吗?”

“是的,我早就看到了,他们昨日傍晚就来了。”出家人回答说。

“大师!”商人又向前问道:“那么多的山贼,您怎么不怕?独自一个人,怎能敌得过他们呢?”

出家人一点也不紧张,不慌忙,他心平气和地说道:“各位!见山贼而害怕的是有钱人.我是一个出家人,身无分文,我要怕什么?贼所要的是钱财宝贝,我既然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无论住在深山或茂林里,都不会起恐惧心。”

比丘的话,使众商人很感动,认识到自己的愚昧无知,对不实在的金钱,大家肯舍命去求取,而对真实自由自在的平安生活,大家倒反而视若无睹。由此,他们也发心跟着这位比丘出家修行。从此,他们体会到这个世间苦空的意义,把无常的钱财带在身边,那实际上是一种拖累。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