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清净慈悲与空性

清净慈悲与空性


--妙明真心                                                           

      

   心不清净,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做好!

       万物因缘而生、随业流转。因为业力的驱使,我们被无明牵引!眼、耳、鼻、舌、身、意,无法摆脱色、声、香、味、触、法的诱惑,从而让自己辨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正,什么是邪!或执空为有,或执有为空,在“空、有”和“我、法”中不断地分别、执着,在困惑中不断地烦恼、纠结。

  “我、法”二执不断,心性就会成为“相”的奴隶,一旦为“相”所困,整个身心就会背负业力的重压,五蕴身就空不了。相由心生,心性若被千丝万缕纠缠,摆脱受阴已很难,更别说证悟空性!

     “动生烦恼,静生智”,“动”其实是个“妄相”。心动了,万物万相也跟着动,心空了,万物万相即化为泡影,所谓“心本无动,动用本空”就是这个道理。《金刚经》一句“凡所有相皆为虚妄”就是让我们不要为“相”所困,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清净心能生智慧!智慧出来了,定力就会更加具足,对万法万相就会看得更透彻,有了如如不动的定力,面对尘缘境相,自然幻化为空,不为所动。“见、思”二惑不起,心性自然灵明空寂!

  修学要不生法相,亦不取非法相!知道一切法皆为佛法,皆如梦幻泡影,不可说,无所执!不取境生心,不对境分别,知道佛性本自具足,不身外觅佛,不心外求法,念念返观自性,慧照分明,做到灵知了了,方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心经》讲“照见无蕴皆空”,就是让我们学会观照,知道万法万相皆是自性显现。尘缘境相,因缘和合,空苦无常,了不可得!缘起则性空,内心清净修观,那是净观,无垢无染,灵明空寂,是本性使然。要悟空,不要求空,有求就有执,有执就空不了!


   慈悲心和证悟空性密不可分!慈悲能使心性柔软,化解刚强性情,没有慈悲就不会有忍辱,没有慈悲亦无所谓平等。慈悲心能让你心量广大,与万缘相处更加圆融无碍!行、住、坐、卧等所有施恩行为皆能无实无虚,顺性而至,了无挂碍,与道相符!就象佛在《无量寿经》所说“心量大如天宇”,天宇空灵湛寂,当心性空灵无碍时,即昭示自性的回归,从而达到“自然”为“我”,“我”为“自然”的天人合一境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宇宙万物法法相融,脉脉相通,心包太虚,有容乃大!万法万相,因缘和合,了知“缘聚则相至,缘尽则相灭”,自然不会对境生心,虚空法界,“空、有”无碍,无所从来,亦无所去,道体无形,性空使然

  “空性”不是“修”出来的,道本圆成,无从修证!“空性”是自心不断证悟的一个过程,前提要把所有的“相”都破掉,把所有的界都断干净!要真真切切的感知一切相皆虚妄不实。“相”是心灵的屏障,有“相”在,本自灵明湛寂的佛性就无法显现,就象一面落满灰尘的镜子,怎么照也无法澈见真心!执相修行,如沙煮饭,徒劳无益,易于着魔。

   身心放得越彻底,心性就越空灵,“无相”生活就是“空性”的生活,行、住、坐、卧,“空、有”不执,正如古来大德所悟------“终年吃饭,不曾嚼着一粒米;常年穿衣,不曾挂住一根纱”。

   修学要灵性妙用,只有“灵”了才会“空”,切忌修成“土木金石”,障碍灵知,裹压自性,贻误道机,到头悔痛哀伤!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