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浅谈孝敬“父母”应该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浅谈孝敬“父母”应该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浅谈孝敬“父母”应该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孝道,本是中国人固有的传统美德,然而有些人不懂得孝顺父母,总是在父母逝世后,才悔不当初,责斥自己,但为时已晚矣!所以我们应该及时把握因缘,趁父母还在的时候,好好孝顺父母,了解父母生活上的需要,让父母衣食住行没有匮乏,生老病痛有所依靠,给予心理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和乐,让他以有儿女为荣,这是我们为人子女应有的责任。
  “见君朝入市,买饼又买糕,不言孝父母,只言哄儿曹。”这句话恐怕也是很多为人父母的写照。也是所有做父母的应该反思的一个问题。

  佛教里有一首诗偈说:“记得当初我养儿,我儿今又养孙儿;我儿饿我由他饿,莫教孙儿饿我儿。”这首诗偈的意思在于说明为人父母的慨叹:记得当初我养儿女的心情,就像我的儿女现在养孙儿一样;我的儿女对我不孝顺,让我挨饿,一切由他去;只希望我的孙儿不要不孝顺父母,让我的儿女也挨饿啊!


  有一个故事,也很值得做父母的借鉴和反省的。

  一位老祖父和小孙子在后花园玩耍,小孙子过分好动顽皮,爬上爬下不听祖父的劝导,老祖父顾及小孙子的安全,禁不住用力打了他几下,小孙子受到突然而来的责打,痛得哇哇大声哭了起来。这时候站在旁边工作的父亲见到此情景,竟然一言不发地猛打自己的耳光。老祖父更是纳闷,百思不得其解,走上前去询问自己的儿子,干嘛自己打自己呢?儿子赌气地答道:“你打我的儿子,我就打你的儿子。”

 这一段喻言,正说明了“可怜天下父母心”。也说明了现代的伦常关系。

  昔日,郑板桥离开潍县的时候,送行的人依依不舍,问:“郑大人,您要走了,给我们留下几句勉励我们的话吧!”

  “拿着“父母”,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就可以了!”郑板桥回答。

  当时很多人一听就愣住了,郑大人今天怎么说了这样的话啊?怎么可以拿着自己的父母当孩子一样看待呢?

  仔细想一下,郑板桥的话,的确值得让人反省,试问有几个做子女的对待自己的父母,有像对自己的孩子那样细心而又耐心的照顾过的。

  假如每个做儿女的都拿着父母,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爱护,那样体贴入微,那样牵挂思念……。

  则天下真就变成“极乐世界”了。……。

  “您好老人家,这甜瓜多少钱一斤啊?我想买几个甜瓜给俺娘吃,俺娘病了很想吃个甜瓜。”一个中年人问卖瓜的老人。

  “哦,好,好,好,这瓜不要钱。”老人家说着就把好几个大的甜瓜放到了他的篮子里。老人家的眼睛里湿润了:“我卖了这么多年的瓜了,从没有听过一个人说过买瓜是给父母吃的,都说是买个甜瓜哄孩子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