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空法师:真实智慧从哪里来?从心寂三昧、一行三昧而来

净空法师:真实智慧从哪里来?从心寂三昧、一行三昧而来

四弘誓愿第一教我们发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句话用现代的话怎么说?就是我们要发心为无量无边的众生服务,“度”就是服务的意思,牺牲贡献,服务一切众生。你想为众生服务,要有服务的能力,你没有能力拿什么服务?所以你要有德行,你要有学问,你要有才艺,你才能为一切众生造福。你什么都没有,心里想为众生服务,能力做不到。所以要成就自己先要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德行先断烦恼,成就自己心寂三昧、一行三昧,你到这个境界,你才有能力为众生服务,你才有能力帮助一切众生。佛法里面教导我们,我们用什么方式来帮助众生是最究竟的、最圆满的,是得最殊胜的利益?佛跟我们讲“教学”。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是个义务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工作者,用这种身分、这种方法来帮助一切众生。这种方式一定要有真实智慧,没有真实智慧做不到。

真实智慧从哪里来?从心寂三昧而来的,从一行三昧而来的。一行三昧比心寂三昧还要深,所以先修心寂三昧。心寂三昧是三三昧“无觉无观”的成就,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是三禅到四果罗汉的境界,我们要不从这个地方修学怎么行?怎么个修法?《无量寿经》上佛告诉我们一句话,“洗心易行”。我们要把自己的心好好的清洗清洗,心里面太脏、太污浊了。无量劫来我们心里面天天在熏习,熏习什么东西?是非人我、贪瞋痴慢,被无量无边的恶业熏习,妄想分别执着,要把这个东西清除洗掉。佛在经上教给我们“洗心”,心里面这些肮脏东西洗掉了,你心就清净、就寂了。你不肯做这个功夫,心寂三昧怎么会达到?心不清净哪来的智慧?清净心能生智慧,清净心是智慧的根源,《般若经》上讲“般若无知”,无知就是清净心,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无所不知”。我们要想帮助一切众生,诸佛菩萨普度众生,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他自己要不破迷开悟,怎么能够帮助别人破迷开悟?他自己没有成就真实智慧,如何能够帮助别人成就真实智慧?所以洗心易行多重要!

“行”是行为,过去我们的行为都是自私自利,都干一些利己损人,这个行为是错误的,这个行为是罪恶。尤其是毁谤三宝,障碍正法,那个罪过就更大了。《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一开端佛讲了一个公案,我们要记住。佛说,在那个时代有两个出家的比丘,讲经说法利益众生,听众很多,法缘很盛,就引起一些人嫉妒、障碍,造谣生事来破坏法师,使这一些听众对法师丧失信心,干这一桩事情的人堕阿鼻地狱。佛在经上讲,佛说堕地狱的时间是从我们人间来算,以人间年月来计算一千八百万年。而堕落在地狱里面的人他的感受,在地狱里面受的苦,感受的是无量劫。人间的时间好像短,地狱的时间就很长了,这是我们现在人讲的时差。地狱里头生活是度日如年,我们人间一天,他在里面就好像过了一年一样。地狱出来变畜生、变饿鬼,再转世到人间,贫穷下贱,六根不全,受种种苦难。诸位想到造业的时候很容易,时间很短,可是将来受果报,这个苦楚不可思议。人为什么要造这种业?为什么要生嫉妒心?

“三昧”是佛教的术语,它的意思叫正受,从梵文字面上翻,翻作正受,也就是正常的享受。换句话说,凡夫的享受是不正常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六道凡夫的享受有五大类:苦、乐、忧、喜、舍,这五大类的享受。苦、乐是身的享受,忧、喜是你心的享受,这是身心的受用;舍受,就是身不感觉得有苦乐,心也没有忧喜,这个时候的享受就叫舍受。这五种受里面,当然是以舍受为最好。凡夫为什么叫舍,不叫三昧?因为凡夫在这个境界的时间很短促;换句话说,舍受不能够永远保持。如果舍受永远保持,那就是正受,就叫做三昧。由此可知,世间人修定,定是舍受,定中身没有苦乐、心没有忧喜,佛经里面常讲这个乐叫禅悦,禅定当中的喜悦,这是正常的。四禅八定都是属于舍受,不称它为正受,是因为它有时间限制。纵然第八定功夫很深,定的时间能够相续到八万大劫,时间可以说是相当长。佛在经上讲,一个大劫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一次的成住坏空,世界成住坏空这叫一个大劫,八万大劫就是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诸位想想,他这个定功多深,在定中境界这么长。

八万大劫如果要跟无量劫来相比,时间太短了。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你八万大劫算什么?所以八万大劫对我们来讲,这个时间不可思议,天文数字。但是从无尽时空里面来说,它很短暂,所以它还是属于舍受,不能算是正受,正受得到之后永远不会失掉。什么人才真正得到正受?在佛法里面讲小乘阿罗汉果。证得阿罗汉,他的正受不会失掉了,这是真正的圣人,小圣,他不是大圣。由此可知,“心寂三昧”就是我们一般讲的“漏尽通”。六道里面的这些圣者,像色界天人、无色界天人,他们只有五通,没有漏尽通。什么叫漏尽通?“漏”是烦恼的代名词,烦恼尽了,见思烦恼断尽了,这个时候就入心寂三昧。换句话说,人还有是非人我、还有贪瞋痴慢,你的心就不寂,“寂”就是清净的意思,你的心就不清净。心清净了,你的受才叫正受。由此可知,学佛不能不断烦恼,这个要知道;如何把我们的凡情烦恼淘汰尽,是我们修行第一个重要的课程。

  【从此修学。】

你以这个基础真正好学,只要你肯学,佛菩萨就来帮助你,这正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我们有好学的一念,这就是感,佛菩萨就应,你就会遇到善知识,不断遇到善知识,常常遇到善知识。为什么那个人运气那么好?他有感,佛菩萨就有应。你为什么遇不到善知识?你没有感。感不是天天跪在佛菩萨面前烧香、礼拜、祷告,那个没有用处的,那不能感应的。感应是一念真正好学的心,你不要拜佛菩萨,不要烧香,不要供养佛菩萨形像,都有感应。所有供养形式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是一念好学好善之心。好学是希望成佛道,好善是希望普度众生,像佛菩萨一样服务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一念就是能感,诸佛菩萨就有应。

【为善知识大慈悲者守护长养,离诸障碍,勤修不废,能入心寂三昧,复能入一行三昧。】

这种感应,真正不可思议!如果我们没有这一念心,你就没有办法得到这个感应。我这一生有这么一点小小成就,实在讲,就是有这个心;有一个好学的心,有一个喜欢帮助人的心。我在台湾,第一个遇到方东美先生,紧接着遇到章嘉大师,章嘉大师圆寂之后,遇到李炳南老居士,“善知识”一个接一个没中断。“大慈悲者守护长养”,我在弘法这三十年当中,韩馆长就是“大慈悲者守护长养”。她往生了,今天李木源居士“大慈悲者守护长养”。善知识、护法大德,都遇到了。诸位要知道,这里头的缘缺一个都不能成就;我遇到这三个老师,少一个都不能成就。护持的人,如果馆长走了以后,底下再没有人继续护持,我们弘法利生的事业到此告一段落,就划休止符,就没有了。一个接着一个都是佛菩萨安排的,我们有感,佛菩萨有应。“离诸障碍”,弘法,学佛法,弘扬佛法,护持佛法,障碍不晓得有多少,无量无边,所以不是真正智慧、大慈悲心,克服不了这些障难。有智慧、有毅力、有决心破除障碍,“勤修不废”,这样才“能入心寂三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1 佛家讲“爱别离”苦,再亲爱,夫妻、父子、朋友一定要别离,生离死别,死了之后很难再在一起,为什么?各人的业不相同。



2 各人造的业不一样,在六道里头随业受报,一转世,一投胎,各人到各人的道去,怎么会在一起?



3 所以要知道,在世的时候,大家不管感情怎么好,死了之后是各奔前程。真正能够永远在一起的,只有一个方法:念佛求生净土。



4 你要是到西方极乐世界,给诸位说,你跟你的家亲眷属是天天见面。所以,要想常常见面,这个地方是非去不可!



5 而且,你要劝你的这些亲人,舍不得分离的,永远要在一起的,一起念佛求生净土。也唯有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大家这才真正在一起,永远在一起。



6 除此之外,要想永远在一起,给诸位说,根本就不可能。人死了之后,被业力所牵去轮回,下一次再碰到,那真是无量劫之后,纵然碰到了,也不认识。



7 所以,哪有想佛好?真正想和喜欢的人,永远不分开,永远在一起,大家都想阿弥陀佛,都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对了。



8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跟你的家亲眷属是天天见面,你永远不孤单;不往生极乐世界,你一定要知道,你永远是孤单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