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法语:不见世间过,不是眼不见,是阿赖耶识不落印象
1 《无量寿经》上,佛教给我们“洗心易行”,我们怎么落实?依照经典的教诲,如理如法地修学。从哪里做起?从不收集一切不善,从这里做起。
2 六祖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不见”,不是眼不见,是阿赖耶识里头不收藏这些垃圾,不收藏这些不善。
3 眼见色、耳闻声,我们要懂得过滤,不善的不放在阿赖耶识里,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相当功夫。
4 阿赖耶识,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习气、印象;没有放在阿赖耶识里,就是不落印象。我们见色闻声,能不能做到不落印象?
5 你能够做到不落印象,用心如镜,你就转识成智,把六根所见闻的全变成智慧了,恭喜你,你功夫得力了。
6 功夫要在生活当中做、在工作里面做、在应酬里面做。我们这个宗派用什么功夫?在一切境界里面,如如不动,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是《无量寿经》上讲的。
7 学佛,学佛要真做!每天诵经念佛而不做,那个不叫学佛,而是佛学。佛学没用处,对自己了生死、出三界不相干,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可能。
8 一定要学佛,佛是什么心,佛是什么样的行,我们要学得跟他一模一样,这才行。佛的心、佛的行,都在经典上,所以了解经典的意思,依照它的话去做,这叫学佛,这才管用。
我们看黄老居士的注解,斯义宏深,「斯,此也。宏,大也。境者,心之所游履攀缘者」,心里面所想的,想能得到的,这是境。下面举几个例子,譬如「色为眼识所游履,谓之色境」,也就是我们的眼所攀缘的对象,眼见色,眼所对的就是色境,色的境界。「乃至法为意识所游履,谓之法境」,知道眼,耳鼻舌身跟这个意思一样的,你都明白了。意是思想,思想这个境界称之为法境。眼耳鼻舌身意这叫六根,它所缘外面的境界是色声香味触法,你看每一个根对一个境。根境交结当中,识就生了,识是什么?分别执着,就会起分别执着。换句话说,外头境不造业,内里头根也不造业,谁造业?识造业,识有分别执着。根跟境里面都没有染净、都没有善恶,识里头有善恶,有染净、有善恶,所以这不是个好东西。佛家用的这些术语含义都很深,现在我们一般讲知识,所追求的知识,这个名词不是个好名词,你自性里本有的智慧变成识,知变成识,知识。学佛,学佛的目的是转识为智,怎样把你这六个识转变成智慧,你就成功,那就成佛了。换句话说,凡夫是转智为识,这知识,佛菩萨是转识成智,这个重要,我们从这个地方做一个转变就成功了。转识成智是觉悟,转智成识是迷惑,这个学佛不可以不知道。这把六根、六境(六境就是六尘)、六识简单介绍。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3-7 15:3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