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取消活熊取胆已立案,但投票人不多,望大家去投票

取消活熊取胆已立案,但投票人不多,望大家去投票

                           
  http://news.qq.com/zt2011/hxqd/index.htm?pgv_ref=aio
哪怕只有你一个人点,也点一下吧。请帮忙转发,谢谢您的力量

" 活熊取胆不仅非常残忍,而且没有必要。熊胆可以替代。

" 活熊取胆行业是国家形象的污点。

" 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已经有20个明确宣布不再批准活熊取胆业。取缔活熊取胆正在成为广泛的民意

" 建议有关部门出台停止养熊业时间表,采取切实可行的计划逐步实施。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自朝鲜引进了一种活熊取胆技术。活熊取胆是指将黑熊圈养在专门为获取黑熊胆汁而建立的养熊场内,在其腹部实施造瘘手术,使其胆囊与腹部开放的瘘管相连,以便抽取胆汁。

活熊取胆业给数以万计的黑熊造成巨大的身心痛苦。熊胆制品大多取自伤病黑熊,因而它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也令人担忧。

目前,在崇尚传统中医的亚洲各国,我国是唯一可以合法从事活熊取胆行业的国家。

一、熊胆的功效、必要性和可替代性

自古以来,熊胆因其难以获得而显得名贵,但是它从来就不是极其重要或救命必须的药材。

据唐代药典《新修本草》记载,熊胆可用于治疗黄疸。在明、宋、清等朝代,又陆续出现了以熊胆治疗痔疮、小儿惊风、疳积、目翳的记载。随着当今医疗技术的发展,这些病都不再是疑难杂症。

有很多中草药都具有与熊胆相似的祛热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黄莲、连翘等中草药不仅有很好的疗效,而且更为经济、实惠。

根据官方网站上发布的资料,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含有熊胆的药品只有12个品种241项,分别是熊胆粉/丸/胶囊102项、熊胆舒喉药61项、熊胆痔疮膏/栓7项、熊胆救心丹11项、熊胆护肝药品9项、熊胆护肾药品9项、熊胆眼药水18项、熊胆消炎药6项、熊胆化淤药8项、熊胆止血类药品3项、镇痛药品3项,以及不常见药品包4项(括熊胆止痒剂1项、熊胆跌打膏1项、复方熊胆通鼻喷雾剂1项以及熊胆酒1项)。

同时,国家药监局也批准了许多含有猪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以及人工合成的熊去氧胆酸(UDCA)等原料的国药准字号药品,其说明书中所表述的药效,与含熊胆的药品大致相似。

对于熊去氧胆酸,有专家指出:"上个世纪70年代国际医学界做了一系列临床试验,发现口服熊去氧胆酸对某些类型的胆结石有一定的效果,溶解率大约30%~60%。但是熊去氧胆酸比较贵,而且必须终身口服,一旦停服就会复发,并不是理想的疗法。所以摘除胆囊仍然是治疗胆结石的首选。80年代以来,国际医学界又开始研究熊去氧胆酸在治疗肝脏疾病方面的应用,例如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唯一用于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早在1954年化学家就已能用胆酸合成熊去氧胆酸,屠宰场废弃的猪胆、牛胆、羊胆都能用来做原料。国际上用的熊去氧胆酸药物大都是合成的。"

由此可见,熊胆的不仅适用范围有限,并非必需,而且已经有了可以替代的药物。

二、活熊取胆是我们这个伟大国家形象上的一个污点

多年以来,国、内外公众、媒体一直强烈反对活熊取胆的这一残忍行业。

2010年3月6日,在人民网举办的E两会专题中,522,059位网友表示支持由网友caihong1h提出的第4697号E提案--呼吁国家取缔养熊业,更有60,253网友为提案联署签名。

2010年6月,由腾讯公益网举办的善待动物尊重生命专题中,158,298位网友承诺,拒绝购买熊胆制品,为彻底淘汰养熊业而努力。

2010年12月9日,仍然由腾讯网举办的坎昆特刊《熊胆梦魇》专题中,27,076位网友参与了热烈讨论,谴责养熊业。

2007年12月20日及21日,香港文汇报连续两天以整版刊了登题为:《活榨膽汁死剔掌 黑熊身後無全屍》、《7,000黑熊生不如死 钢管穿腹插胆 铁笼囚禁一生》的文章,报导大陆养熊业的残忍状况;

国内著名人文杂志《读者》原创版2009年第7期刊登了题为《你的心,有熊掌抚摸吗?》的文章,表达了普通中国人对取胆黑熊的同情之心;

2009年8月1日,《南方都市报》刊登了题为《从熊身体取胆汁看人类的残忍》的文章,呼吁制止活熊取胆;

2009年9月16日,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刊登《熊的解放:人的救赎之路》,介绍了动物保护组织救助黑熊的工作;

近年来,《大自然探索》、《方圆法制》、《森林公安》、《科学之友》、《科学与文化》、《环境》等著名杂志都刊登了有关救护黑熊,反对活熊取胆的文章。

2009年11月,中国动物保护记者沙龙与亚洲动物基金共同在北京举办一次以"拯救黑熊"为主题记者沙龙活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等30多家全国性媒体齐聚一堂,讨论如何通过媒体的力量加速终止活熊取胆。

今年春节前后,一家以活熊取胆为主业的福建企业归真堂谋求上市的计划经网络披露后,在社会上形成巨大的反对意见。反对熊胆企业上市、反对活熊取胆行业的民众呼声占压倒性多数。根据互联网、媒体报道以及各大网站的民意调查,数以十万计的公众支持淘汰养熊业,占受访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活熊取胆行业规模不大,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微乎其微。然而,我们的国家形象却正在为这样一个行业付出巨大的代价。

1992年,北京市就曾会同当时的国家林业部联合向国务院申请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活熊取胆,以利于申办奥运的工作;

1993年,国家林业部曾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不再审批新的养熊场;

1997年,国家林业部颁布《黑熊养殖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

2006年,国家林业局指示各地不准养熊场对公众开放。

以上一系列的举措,表明政府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并且刻意避免活熊取胆给国家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现状

2009年12月,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主持下,北京、天津、重庆、安徽、甘肃、贵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内蒙古、江西、江苏、宁夏、青海、山西、西藏和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在天津参加了 "无活熊取胆养殖场"省际联系会。这十八个代表着71%国土面积,52%人口和53%国民生产总值的省(市、自治区)表示将保持没有活熊取胆业的状态,并且不再批准建立活熊取胆养殖场的申请。他们还承诺对非法养殖场进行严肃查处。

2010年4月19日,山东省林业部门关闭了该省的最后一家熊场,正式成为"无活熊取胆养殖场"省份。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有20个省(市、区)不再拥有养熊场,无熊省(指没有养熊场)的面积已经达到中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自2006年以来,全国养熊数量在不断增加。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活熊取胆业投资者的利润将会越来越薄。为了降低成本,必将导致取胆黑熊遭受更为苛酷的折磨,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