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济群法师 信佛是失意后的退路吗

济群法师 信佛是失意后的退路吗


 问:在传统的观念中,许多人认为:“儒家是入世,佛教是出世”,于是年青时候选择入世做官、做事,官场失意或年纪大了,才考虑选择佛教信仰。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如何正确理解佛教的出世思想?

 答:官场失意或年纪大了才选择佛教信仰,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写照,并非所有的人。在历史上很多士大夫或文人,在年青为官之时就选择佛教为信仰,如唐宋文人中白居易、王维、柳宗元、苏东坡、王安石等人。今天也有不少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一方面获得了世俗的成功,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但同时也开始寻找生命的智慧,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所以,觉得只是官场失意或年纪大了才选择佛教,这是对佛教出世思想的片面理解。

  那么,佛教所说的出世是什么意思?出世有出离、超越之意。这并不是说,必须放弃世俗的生活和事业。有些人远离尘世,入山修行,那只是个人的选择,或者是修学某个阶段的选择,不是学佛的必经之路。如果具有正见,在红尘中一样可以修行。因为我们真正要出离的并不是环境,而是生命内在的迷惑和烦恼。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人们在迷惑和烦恼中度日,那就是世间。一旦超越这种迷惑和烦恼,在世间的当下,便是出世间。这也就是《六祖坛经》所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

  信仰所关注的是人生大事。比如我是谁?活着的意义?生命的归宿等,这些问题是人类永恒的困惑,对于每个人都存在。只是因为人的根机不同,有的人慧根深厚,从小就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也有的人要经历世俗生活的历练才开始思考。当然,还有一些人终日沉迷于物欲中,只会关注眼前的需要和欲望的满足,他们可能永远也想不到人生还有这样的大问题。不过,人生一旦触及这些问题,必然就要面临解决。如果想要圆满解决,自然离不开佛教的信仰。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

TOP

【学菩萨胜过拜菩萨】

 菩萨行,也称行菩提心。对佛法修行来说,固然是以调心为重点,但也离不开相应的行为。一方面,发心是行为的指导;另一方面,行为也是对发心的落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众生直接能够从中得益的,主要还是菩萨的利他行为。所以说,在发起菩提心之后,需要进一步行菩萨行,使发心得到巩固,成为主导人生走向的力量。

  菩萨戒,正是将这种利他行为规范化、法律化的条文,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部分。其中,摄律仪戒相当于声闻的别解脱戒,重点在于止恶。而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为菩萨戒独有,重点在于行善。当善行以戒律形式出现时,对菩萨行者来说,就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选择,而是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这就使菩萨行变得具体而有章可循。

  关于菩萨戒的内容,在汉传佛教传统中主要有三大体系。一是依《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建立,为梵网菩萨戒,流传最广;一是依《优婆塞戒经》建立,为在家菩萨戒;一是依《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建立,为瑜伽菩萨戒。

  《瑜伽师地论》是唯识宗的根本论典,由弥勒菩萨所造,共一百卷。论中广说三乘修行的境行果义,《菩萨地》正是其中之一。弥勒菩萨为娑婆世界下一任佛陀,他根据这个世界众生的根机,从佛陀教法中,将适合我们修学的菩萨行内容整理出来。而梵网菩萨戒则是卢舍那佛在千花台上为释迦佛及诸大菩萨所说,是大菩萨的境界。相对而言,瑜伽菩萨戒可以说是为娑婆众生量身定做的。当年,太虚大师曾大力提倡。我因为长期从事唯识教学,也感觉瑜伽菩萨戒开遮善巧,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