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藏传 般若心经驱心魔除障法

藏传 般若心经驱心魔除障法

藏传 般若心经驱心魔除障法


TOP

让大家学习一下成佛发愿。合十

    为了众生能永远地离苦得乐,我愿意把自己的身、口、意全部献给众生!无论面对何种违缘,利益众生的愿望永不改变!无论面对何种障碍,救度众生的事业永不放弃!

    宁可舍弃生命,绝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

    愿我的智慧与力量,能够让众生永远地脱离痛苦与烦恼!愿我的法药,能医治好众生的身心疾病!祈求上师三宝加持于我!相续中不要升起刹那的自私与自利,全心全意为一切众生!

    大家认真地修持了佛法,并得到了修法的利益,将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与快乐!

TOP

心经的除障修法——祈竹仁波切
《般若心经》特别能驱除我们各种的障碍。在西藏各派中,有各种不同的修诵仪轨,以念诵经文及参思其内义配合一些观想的方法,可以很有效地除障息灾。大家若果要发心念诵《般若心经》的话,可以在早上念诵九遍,若诵少一些或多几遍也是可以的。但作为除障的话,我们一般都是诵九遍的。在念诵经文后可以再另外加诵明咒(即经中最后咒语之: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若干遍,然后念诵除障偈:


以神圣之三宝言教真谛之力故
愿令遮止 
愿令化无 
愿令平息
愿一切魔障碍违缘恶类中断 
息灭八万病魔障难类 
远离所有相违灾害缘
成办顺缘一切悉圆满 
愿此吉祥当下成乐善


在念至“愿令遮止”、“愿令化无”、“愿令平息”这三句的首音节时(即三次的“愿”字),应大力拍掌除障。
障碍分为内在的与外在的障碍两大类:
   外在的障碍是指如火灾、台风等天灾及中毒、被盗贼侵害或猛兽攻击等等的祸患;
   内在的障碍是指由自身或心识中生起的问题,例如身体生病及贪、嗔、痴等烦恼心病。
   此外,还有阻延我们修持的“四魔”。以上所述这些障碍及魔难一律都可以依《般若心经》而息除障患。
“四魔”中的烦恼魔、五蕴魔及死魔并非有生命的众生。“烦恼魔”是指贪、嗔、痴、慢、疑及邪见等主要的六种烦恼与由它们衍伸出来之其他“心病”;“五蕴魔”是指处于轮回苦况中的众生之凡俗五蕴,它们是我们感受痛苦的基础;“死魔”是指不可自主的死亡,除非我们能肯定下一生不堕于三恶道,否则的话,死亡是中断或阻延我们修持的障碍;“欲魔”是第四魔,但它与以上三种称作“魔”的障碍并不一样,因为它是众生的一份子。有些欲魔是有很大功德与神通力的天界众生,他们不愿意见到有人得证解脱或成佛,故此会以它们有限的神通力加害修持的人,例如本师释迦如来快将成佛之时便有欲魔遣魔女及驱使魔军意欲干扰佛陀成就无上正觉,却被佛陀以慈心及定力降服了。这四种魔类是障碍我们修持的因素。现在所教的这个配合修诵《般若心经》的除障法是很殊胜的,而且对降伏内、外障碍与“四魔”等是很有效的。藏传佛教中还有其他的各种仪轨也是以修诵此经配合除障的,其中有拍三次掌的,有拍四次的,有观想一尊称为“般若波罗密多佛母”的本尊的,有观想驱逐“四魔”的种种不同方法,但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
以上所教的拍掌诵偈是其中一种而已。在念诵《般若心经》时,有能力的人应尽力去参想“空性”的意义,在击掌三次的时候也要去参思“空性”。


在这里顺便简略说一说击掌的意义:
我们透过禅思声音与“空性”的关系,从而去体悟事物的实谛,这声音是有自性地存在吗?如果它是存在的,它到底在哪里呢?是在左手还是在右手?在两掌之间?我们透过抽丝剥茧地去分析,会发现声音的自性其实是找不到的,但却不能说声音是不存在的,借此去明白及接近缘起性空的体悟。

对“空性”的体悟是最有效、最彻底的忏罪、息灾及除障的究竟方法。在除去了我执以后便不可能有粗实的痛苦与障碍了,这就是修诵《般若心经》来除障及忏罪的原理。

对一般人来说,想要去真正体悟“空性”不是容易的一件事,但单单借着念诵此经来作除障仍会生起很大的效果,大家应当有恒心地持久念诵。我们虽不是什么大行者之辈,但修持佛法的持久恒常性是有其神效的,即使是凡夫,只要有信心而恒常地去持诵同一经文或真言,自然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在古印度,曾经有一个人向他的师父求法,他的师父厉声喊:“玛里利渣”,这句印度话的意思翻译出来就是“滚开!”。但这个印度人却以为那是上师传他的一句神圣咒语,所以便很有信心地长年累月去念诵,后来竟然可以用这个“咒”来医好了很多人的疾病。所以我们要明白:信心与恒久性是很有力量的,若果等到遇上障碍时才念几遍经文来除障的话,是不易有力量的,这个当然不能说是佛法缺乏力量,这只是个人的修持缺乏力量。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