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陀只是一个指路人

佛陀只是一个指路人

佛陀在《算数师目连经》里说:“婆罗门,既然王舍城存在,通向王舍城的路存在,而且作为指路人的你也存在。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两个人,在受到你的指导之后,一个人走上错路而向西方走去,另一个人却顺利到达了王舍城?”

婆罗门目连回答:“我有什么办法呢?大师乔达摩,我只是一个指路者而已。”佛陀说:“同样的道理,婆罗门!涅盘存在,通向涅盘的路存在,而且作为指导者的如来也存在。然而,当弟子们受到我如此的建议与指导之后,有些弟子证悟了涅盘,有些弟子却不能证悟涅盘,我有什么办法呢?婆罗门,如来只是一个指路者而已。”

在此,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佛陀只是一个指出不死涅盘之路的人,我们必须靠自己的努力修行来达到目标。佛陀绝不是一个万能的救世主,否则他老早就会基于大慈大悲,逆着业果法则,而以他的神通力来使世间一切众生证悟圣果,解脱生死轮回。

然而,即使佛陀是世间至高无上的导师,他仍然无法如此做,正如《法句经》第165偈里说的:“只有自己才能造恶,自己才能污染自己;只有自己才能不造恶,自己才能清净自己。清净与污染全凭自己,没有人能够清净他人。”

要净化自己的心是很不容易的,这必须要付出精进、保持正念、培育定力,以恭敬心来修行佛陀所教导的法门,但我们的心却不听使唤。这心有时落入昏沉,有时想东想西,想到过去与未来,带给我们相当大的困扰。

即使是自己的心,也不一定会对自己亲善,不一定会听自己的指挥。未经过训练的心实在是很难控制的,就像佛陀在《法句经》第35偈中所说:“心是很难控制、非常快速、飘忽不定的。能够训练心是很好的,因为已受过训练的心能引生快乐。”

佛陀在这首偈里提到,已受到控制的心,能够引生喜悦与快乐。那么,佛陀所指的是哪一种快乐呢?是涅盘之乐!涅盘之乐是一种无苦之乐,是从生、老、病、死、愁、悲、苦、忧、恼,这一切众苦当中解脱出来的寂乐。



从无始轮回以来,我们生生世世都一直遭受着这一切众苦的煎熬。譬如有个长期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当有一天他的病能治愈时,他将感到非常的快乐,享受着无病之乐。



同样的道理,我们从无量劫的轮回以来,一直遭受着生、老、病、死等众苦的逼迫,当有一天,我们能够证悟涅盘时,我们将感到非常的快乐,会享受无苦之乐。

至于我们已在生死轮回中受苦多久,可从《相应部.无始相应》里的开示获得了解: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位比丘来拜见、顶礼佛陀,之后坐在一旁,请问佛陀说:“世尊,一劫的时间有多长?”“比丘,一劫的时间很长,不是借着说几年、几百年、几十万年就能够衡量的。”“世尊,是否能以譬喻来说明一劫的长度?”


佛陀说:“比丘,譬如有一座岩石高山,长一由旬、宽一由旬、高一由旬,这座岩石山非常坚实,没有丝毫裂缝或空隙,有一个天人每隔一百年,就用一块丝绸做成的布,在这座岩石山上轻轻擦拭一下。如此,历经极端漫长的时间,一直到这座岩石山被擦拭成平地,一劫的时间还没有过完。比丘,这就是一劫的时间漫长的情况。



如此漫长的劫已经过去了不止一劫、不止一百劫、一千劫、十万劫。比丘,如此久远生死轮回的起点是不可得知的;众生被无明所蒙蔽、被贪爱所束缚的起点是无法得知的。因此,比丘,你已经受够了生死之苦,现在是你应当厌离世间众苦,舍弃一切贪爱,寻求解脱的时候了。”

再者,这漫长的生死轮回是全然不可喜、充满众苦的。就像佛陀在另一篇经文所说:“你已曾经在过去多生、多劫中投生做牛,由于头被斩断而流血....曾经在过去多生多劫中投生做水牛....投生做山羊、做野兽、做家禽、做猪,由于头被斩断而流血。你在这漫长的生死轮回中,由于头被如此斩断所流的血比四大海洋的水还要多。

在轮回中,你已曾经在多世中作强盗、土匪、拦路的匪徒或奸夫,由于被人捕捉后砍头而流血。你在这漫长的生死轮回中,由于头被如此砍断所流的血比四大海洋的水还要多。”大家认为如何?继续不断地生死轮回,是愉快的、还是可厌的呢?

为什么众生会陷在生死轮回之中,无法超脱出来?这是因为他们有贪、嗔、痴烦恼的缘故,才使他们被困在生死轮回之中。因为有贪爱,所以他们执着感官享受、生命等等,渴望得到更多的感官享受、更长的生命等等。

因为有嗔恨,所以他们厌恶贫穷、痛苦、指责、毁谤等等,渴望得到富有、快乐、称赞、名誉等等。因为有愚痴,所以他们将不好的看成是好的、将善的看成是恶的,将不清净的看成是清净的、将苦看成乐,将无我看成我、将虚假看成真实。

由于这些邪恶不善法,因此愚痴的人们,喜欢做那些不如法的事情,譬如:违犯戒律、感官享受、以散乱心说闲话及各种坏习惯。愚痴的人是欺诈、虚伪、叛逆、傲慢、空虚不实、爱慕虚荣、粗言恶语、爱说废话、不守护根门、饮食不节制、不致力于保持醒觉。

愚人丝毫没有独处静修的意愿,他们不尊重戒律、行为放纵、生活奢侈、懈怠放逸,带领他人趣向堕落、疏忽而不能闲居静处、懒散怠惰、精神不振、没有正念与明觉、不摄念专注、心神散乱,他们是缺乏智慧的人。

从无量劫以来,愚人就这样沉迷于贪、嗔、痴的魅力,他们就是贪、嗔、痴的化身,而且那些恶劣素质已经成为他们的性格、习惯与内心倾向。这就是为何他们无法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必须遭受众苦折磨、以及会施加许多痛苦给别人的原因。

如果不想再做愚痴的人,以及想要解脱一切痛苦,就必须依照佛陀的教导来生活。首先必须持戒清净!作为在家居士,应该切实持好五戒或八戒;作为比丘或比丘尼,必须遵守佛陀所制定的四种遍净戒。持戒清净是所有佛教徒都必须履行的最基本任务,因为它是一切善法的基础。持戒不清净的人,绝不可能证得高的成就。



然后,你必须要守护好六根之门。正如《相应部.燃火之教经》中所提到的:当眼睛看到外物时,不应去分辨那是男人相或女人相,或任何会引发烦恼的相,如美丽的相等等。他只是单纯地知道最初所见的影像,如此而已。



他也不去分辨任何细部特征,如:手、脚、微笑、大笑、说话等等。这些称为细部特征,因为它们能突显自己,以及从各方面引发烦恼的缘故。我们应当只认知实际看到的情况,对于耳、鼻、舌、身门的情形,也应如此应对。

至于守护好意门,应该防范一切不善的念头,不应想任何没有利益的事情。即使你想了一百年,也不可能因此而达到更高的禅定力,更不用说是观智或涅盘。所以在禅修时,明智之举是将其它事情暂时抛在一边,一心只专注于禅修的目标。无论你所修行的是止禅或观禅,专注于禅修的业处就是守护意根门,这就是根律仪戒。

如果要清净地持守好根律仪戒,就必须勤修止禅与观禅。在修行了戒学之后,应该修行定学,培育禅定力。修行禅定的目的是为了降伏五盖,五盖就是贪欲盖、嗔恨盖、昏沉睡眠盖、掉举后悔盖、疑盖。在降伏五盖之后,就能使我们的心净化,使心柔软、堪用与正直。

然后,应以纯正的定力为工具修习观禅。已被净化的心能够透视究竟真相,如实地照见所有的名色法,最后能证悟至上、安乐的涅盘。相反地,如果心还不能专注、还未得到净化,那么就不可能达到任何观智,更不用说证悟涅盘了。

就如佛陀在《法句经》282偈里所说:“透过禅修,智慧才会生起;若不禅修,智慧就会衰微。了解得与失之道这两方面之后,应依照能够增长智慧的方法去实行。”因此,首先必须努力净化自己的心。



然而,我们只能建议什么事是应当做的,至于做或不做则决定在自己。因为即使是佛陀,也无法强迫别人去修行。希望有一天,我们会领悟到修行的重要性!

TOP

佛教里有两大类禅法:止禅与观禅。在这两者当中,观禅是佛教特有的禅法;修此禅法的目的,即是要亲身体验佛陀所发现及所教的真谛。在非佛教的宗派里也有止禅。


然而,在佛教里教止禅的目的,是以修止禅所培育的定力,作为修观禅的稳固基础。这两大类禅修业处,都有各自的禅修方法及范围。



止与观:译为止的samatha(音译:奢摩他),是代表心的宁静。这一词的意义,差不多与samàdhi(音译:三摩地)相同,尽管它是源自不同的词根,即意为变得宁静的sam。



在专门用语上,止被定义为八定里的心一境性,即经教法的四种色禅及四无色禅里的一境性心所。这些定被称为止,是因为心一境性平息了心的犹豫或惊栗。



译为观的vipassanà(音译:毗婆舍那),被解释为「从各种不同的方面照见」。「观」是直接地照见诸究竟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这是导向揭开诸究竟法真实本性的慧心所的作用。



业处,是指心工作的地方或场所,在止禅业处里有七组:一、十遍;二、十不净;三、十随念;四、四无量;五、一想;六、一分别;七、四无色。



有六种性格的人:一、贪行者;二、嗔行者;三、痴行者;四、信行者;五、知识行者(觉行者);六、散漫行者(寻行者)。



性格或习行,是指个人的本性──通过个人的自然态度与行为而显露出来的性格。由于过去所造的业不同,人们之间的性格也因此不同。诸论师说,性格是决定于产生结生心的业。



在这六种性格当中,贪行与信行组成相等的一对,因为这两者都对目标有好感;只是前者的目标是恶,后者的目标是善。



同样地,嗔行与知识行也组成相等的一对,因为嗔以不善的方式厌离目标,知识则通过发现真实的过患而厌离目标。



痴行与散漫行也组成相等的一对,因为痴行者由于肤浅而犹豫,散漫行者则由于常臆测而犹豫。对性格更详细的解释,见《清净道论》第三章。



心之修习有三个层次:遍作修习、近行修习与安止修习。


遍作修习始于人们刚开始禅修的时候,直至镇伏了五盖及似相出现的时候。



近行修习是镇伏了五盖及似相出现的时候。从似相出现直至种姓心的剎那,都是属于近行修习的阶段。



紧接着种姓心之后生起的心,被称为安止;这即是安止修习的起点。安止修习发生在色界禅那或无色界禅那的阶段。



当知有三种禅相:遍作相、取相与似相。遍作相是在起始修行阶段用以培育定的目标。



取相是与肉眼所看到的目标一模一样、出现在心中的影像。毫无瑕疵的心之影像是似相。



似相被形容为‘呈现为有如自取相中出来,而且是比它更为清净一百倍或一千倍……就有如从云朵背后出来的圆月’。



有四十种禅修业处: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无量、一想、一分别、四无色。



十遍是:地遍、水遍、火遍、风遍、蓝遍、黄遍、红遍、白遍、虚空遍与光明遍。遍的意义是全部或整体。如此称之是因为必须把其似相,扩大至十方无边之处。



地遍等:修习地遍时,禅修者可准备一个直径大约三十公分的圆盘,把它填满黎明色的泥,然后再把它的表面弄平。这即是地遍圆盘,即作为修习地遍的遍作相。禅修者可把该圆盘放在离他一公尺之处,张着眼凝视它,以及观察它为「地、地」。



若要修习水遍,禅修者可以准备一桶清水,然后观察它为「水、水」。若要修习火遍,禅修者可以起一堆火,然后透过在一张皮或一块布上剪出的圆洞凝视那火,以及观察它为「火、火」。修习风遍的禅修者可以专注于从窗口或墻壁的洞吹进来的风,观察它为「风、风」。



若要修习颜色遍,禅修者可以准备一个上述大小的圆盘,然后把它涂上蓝、黄、红或白色。过后,再于心中默念它的颜色地专注于它。禅修者甚至可以选用某种颜色的花作为目标。



想要修习光明遍的禅修者可以专注于月光,或不摇曳的灯光,或照在地上的光,或穿过墙缝照在另一道墙上的光线。



想要修习虚空遍的禅修者,可以专注于一个直径大约三十公分的圆洞,观察它为「虚空、虚空」。对于修习十遍处的详细解释,见《清净道论》第四、第五章。



不净有十种:肿胀、青瘀、脓烂、断坏、食残、散乱、斩斫离散、血涂、虫聚、骸骨。十种不净是死尸腐烂的不同阶段。这些业处专为对治欲欲,见《清净道论》第六章。



十种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寂止随念、死随念、身至念、入出息念。



首三种随念的修习方法,是随念佛、法、僧的功德。戒随念的修习方法,是具有正念地忆念自己清净无染的戒行。舍随念是具有正念地忆念布施的功德。



天随念的修习方法,是具有正念地如下忆念:“诸天神因为他们的信、戒、多闻、布施及慧,而得以投生至如此殊胜之地。而我也拥有这些品德。”于此业处,禅修者以自己的信等功德作为目标以培育正念,以及以诸天为证。



寂止随念是观察涅槃的素质。死随念是观察自己肯定会死、死亡何时会来无法肯定,以及当死亡来临时,人们必须舍弃一切。



身至念是观察自己身体的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肉、腱、骨、骨髓等三十二个不净的部份。入出息念是专注于呼吸时,接触到鼻孔边缘或人中的入息与出息。



也称为四梵住的四无量是:慈、悲、喜、舍。这些法被称为无量,是因为在禅修时,必须把它们遍布至十方一切无量的众生。它们也被称为梵住,因为它们是梵天界诸梵天的心常安住之境。



慈是希望一切众生幸福快乐,它有助于去除嗔恨。



悲是在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时,心生不忍。它是希望拔除他人的痛苦,及与残酷相对。



喜是随喜他人的成就与富裕。它是恭喜他人的态度,及协助去除对他人成就的妒嫉与不满。



属于梵住的舍,是没有执着、没有厌恶而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心境。平等的态度是它主要的特相,它与偏爱及反感相对。



一想是食厌想,它是省察食物可厌的一面而生起之想,例如省察寻食之苦,食用它、消化、排泄等时的不净。



一分别是四界分别观,它是观察身体只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合而成。



四无色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这四种无色界禅定。



关于什么性格适合修什么业处,贪行者适合修十不净及身至念。嗔行者适合修四无量及四色遍。痴行者与散漫行者适合修入出息念。



信行者适合修佛随念等六随念。知识行者适合修死随念、寂止随念、食厌想及四界分别观。其余的业处,适合一切性格的人。



于十遍业处,痴行者适合采用大的圆盘;散漫行者适合采用小的圆盘。



所有的四十种禅修业处,都能达到遍作修习的阶段。于佛随念等八种随念、一想与一分别十种业处,只能达到近行修习的阶段,而不能达到安止修习的阶段。其余的三十种业处,也能够达到安止修习的阶段。



对于上述以佛随念为始的十种禅修业处,由于心忙于观察诸多不同的功德及要义,涉及了极强的寻,致使一境性不能专注至证入安止的程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