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莲池大师:一心须为根本事,其他万行放次要

莲池大师:一心须为根本事,其他万行放次要


古时有偈语说:“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供养稀少)。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有些人专执著前面两句话,时刻不休的从事募化,说:“我塑造佛像呀,我修建殿堂呀,我供养僧众呀。”这些虽说都是万行中的一门,可是有两种说法:一是因果不可不分明;二是自己的生死大事不可不先办。有人说:如果照你说的,那么佛像败坏,哪个整修他?寺院倒塌,哪个兴建它?僧众饥饿,哪个供养他?人人都为着办自己的事,三宝的事将无人过问了。我说:不是那样。怕的是自性三宝荒芜,至于世间三宝,从佛法传入中国以来,造佛建殿斋僧的,时时有,处处有,不必劳你一人担忧过虑。我唯独慨叹僧人之经营这些事的,那种瞒因昧果,不惧罪福,克减常住,私藏信施的人,暂且不说。即使守本分的僧人,但不熟习戒律,只以为我不私占便行了,便移东到西,用甲补乙,或是挪用还急债,或是赠送俗家。不知道用买砖的钱去买瓦,用僧人粮食款去修房屋,枉自受些辛勤反而成为恶报。成了天堂没造就,地狱已先成,所谓无功而有祸。中峰大师训诫大众说:“必须一心为着根本事,其他万行放在次要。”这便是先办自己的生死大事。自己的大事办好再作福事,所作的自然恰当。这话很对呀!出家人,应该铭记在心里。





[原文]

修 福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有专执前之二句者,终日营营,唯勤募化,曰:吾造佛也,吾建殿也,吾斋僧也。此虽是万行之门,而有二说:一则因果不可不分明;二则己事不可不先办。或曰:果如子言,则佛像淹没,谁其整之,塔寺崩颓,谁其立之?僧饿于道路而不得食,谁其济之?人人为办己事,而三宝荒芜矣。曰:不然。但患一体三宝荒芜耳。世间三宝,自佛法入中国以来,造佛建殿斋僧者,时时不休,处处相望,何烦子之私忧而过计也。吾独慨夫僧之营事者,其瞒因昧果,不惧罪福,克减常住,藏匿信施者,无论矣。即守分僧,而未谙律学,但知我不私用入己则已,遂乃移东就西,将甲补乙,或挪还急债,或馈送俗家。不知砖钱买瓦,僧粮作堂,枉受辛勤,翻成恶报。是则天堂未就,地狱先成,所谓无功而有祸者也。中峰大师训众曰:“一心为本,万行可以次之。”则所谓己事先办者也。己事办而作福事,则所作自然当可矣。至哉言乎!为僧者,当铭之肺腑也。

TOP

人处世各有所好,亦各随所好以度日而终老,但清浊不同耳。至浊者好财①,其次好色②,其次好饮③。稍清,则或好古玩,或好琴棋,或好山水,或好吟咏④。又进之,则好读书⑤。开卷有益,诸好之中,读书为胜矣!然此犹世间法。又进之,则好读内典⑥。又进之,则好净其心⑦。好至于净其心,而世出世间之好最胜矣!渐入佳境如食蔗喻。


【注释】

①好财:即过分地攒积钱财,悭贪成性,以致世间许多罪恶如谋财害命,男盗女娼,诈骗欺哄等都由好财二字产生。

②好色:追求男女色欲,淫心炽盛,系恋情深,能破坏他人幸福,违背社会伦理,毁灭自己人性品格,皆因好色所致。
③好饮:酒是众祸之门,大量酗酒,饮酒无度,能使人迷心乱性,精神错乱,产生种种的过患。

④好古玩,好琴棋,好山水,好吟咏:这些爱好虽非罪恶,但眈著深了,玩物丧志,荒时废业,其过失也不小。

⑤好读书:古云:“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卷好,世间滋味尝来无过菜根香。”又云:“富不读书,纵有银钱身何贵,贫而好学虽无功名志气高。”又云:“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

⑥好读内典:内典,即佛经。《诸法集要经》卷一云:“若乐多闻者,善住于法性,坚固勤修作,能越三有海。”

⑦好净其心:常常保持内心清净纯洁。古云:“心无愧怍,则无入而不自得;心无系恋,则无往而不自安。”

【译文】

人生在世,各有自己的爱好,而且各伴随着自己的爱好一直生活到老死。但由于各人对人生观,世界观的认识不同,所以从各人所爱好的事类中,也可分出其清浊不同的品格。最污浊的是好财,其次是好色,再其次是好饮。稍清高的,则有的爱好收集古董玩器,有的爱好琴棋书画,有的爱好山水风景,有的爱好吟咏诗歌辞赋;再上一等的,则爱好文学,喜欢读益于身心修养的书。以上种种爱好之中,要算读书为最胜了。但读书虽好,也只不过是世间法,假如能读佛经,研究内典,那就比读世俗的书又上一等了。研读佛经,原是为了修行,如果有人喜欢清修,时时保持内心宁静,清净,自然比单读佛经又更上一等了,算得上世间,出世间种种爱好中最为殊胜的一种。宗上所述,人的不同爱好,自至浊而稍清而至于净,使精神生活逐渐升华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这好比吃甘蔗一样,一节比一节甘甜。

TOP

我在少年的时候,见有前辈的人妄议佛教,以先入之见为主,跟着作小人的短见,自己还不知错。后来,偶然在某戒坛的佛经流通处中请得数卷经阅读,大吃一惊。心中暗道:“假如不是读这些佛经,几乎将虚度这一生啊!”

可叹现在有许多人,从少年到壮年到老年一直到死,从来不曾看过佛经,或以为佛经不屑一读,这些人可说是面对宝山而不想进入取宝。

又有一类人,虽也读过佛经,但只是为了采摘佛经中的优美辞句,来充实自己谈论的资料,或用于写作,助长文章的笔势,这些人自少年到壮年到老年一直到死,从来没有认真地去探究佛经的义理,可说是进入宝山而不知取宝。

又有一类人,虽然也对佛经的义理进行讨论,或对人讲演,但只是凭肤浅的认识对着佛经释字销文,或妄自标新立异,以显高明,这些人自少年到壮年到老年一直到死,从来不曾依着经教去真修实践,可说是把取到的宝物当作玩品鉴赏,有时抱在怀中,有时拿在手里,然后又把宝物丢弃了。

这些人读过佛经虽没得到实益。可是,只要一入阿赖耶识田中,终能成为得道种子,所以说佛经不可不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