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净宗修行路上的八种歧途
佛法是让我们在修行道路上解除烦恼、痛苦,了脱生死轮回,最终往生极乐世界,圆成佛道。但是我们也看到身边很多念佛修行人,并没有如期达到自己想要的修行目的。原因在哪里呢?那是因为对修行的这条道路认识不够清楚。反过来说,我们大家都说:我要信佛、我要发愿、我要修行、我要用功、要打坐。但实际上呢?在修行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错误,这些错误如果不能及时认清,你带着错误去修行,效果就会很差。所以,我今天想特别提出来,净宗修证路上的八种歧途。
在大乘佛法中,净土宗被称为最方便、最圆满、最彻底、最究竟、最简易的法门。只要大家能够相信有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就能了生死、就能直接成佛。所以我们总觉得净土宗太简单了,很容易修。这样对净土宗的教理就不太去问去闻。所以很多人学习了净土宗以后,只知道我有一卷《阿弥陀经》,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但实际上呢,净土三资粮中,很详细地告诉我们,要想得到往生极乐世界,你必须要具足三资粮。
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念读《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这个很关键。如果你发心不对,在修行路上有很多错误的观念,那么,你修净土宗就不会有太大的受用。也就是说:你很可能要等到临终的时候,靠道友来助念才有可能往生。
这样往生的希望就不太大了,为什么不太大?因为你不知道哪天死,也不知道死在哪里?现在交通工具很方便,出车祸的人也很多。还有很多天灾人祸,这是不可预料的。所以说人生一定会有死,死亡绝对没有定期。我们的生命几十年,就象银行的活期存折一样,随时可以把它拿出来支付掉。我们生命不是定期的,你不可能说你一定要活八十岁、六十岁、或者一百岁,不可能。年轻人也有可能明天就死掉,所以说死亡是没有定期的。
在死亡没有定期的情况下,大家要很现实的来体会生命:如果我现在就死亡,我能不能坚强的面对?有没有这种智慧,很洒脱地去面对死亡?甚至在死亡以后,我有没有把握我的来生?这个是我们学佛人的一个大问题。所以,在心态上,如果没有足够的、正确的力度,我们修行起来就很麻烦。在修行过程中,总是会进进退退。
大家很喜欢净空老法师的开示,净空老法师告诉我们:你真正信愿恳切、好好念佛修行的人,每天都会有进步。这句话你们有没有听到过啊?你学佛多少年了?有没有每天都进步啊?你进步在哪里啊?为什么不进步?就是我们错误了,我们进入了歧途。所谓歧途呢?就是你走错路了。净土宗有净土宗的正确的道路。就这一点呢,对于我们大家在此生就想得到利益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净宗修行路上的八种歧途之一
这八种歧途,第一种是什么?第一种是信不至诚,多求人天福报。
一个修净土宗想此生得到受用的人,特别重要是这一点。整个学佛过程中,在皈依以后,你能不能更上一个台阶,就看你对世俗的五欲六尘、世间生死、烦恼痛苦有没有看透的智慧力。如果你把这个世界的轮回痛苦看透了、看清楚了,在修行路上就不会只求人天福报。
我发现很多居士在信佛、念佛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麻烦、小烦恼,心里就开始失望。然后就东求西求,甚至还要去求神问卦。佛法本来生命中至高无上的三宝,这种对阿弥陀佛至诚恳切的信愿,在你遇到一些小麻烦的时候就变得一文不值,有没有?
所谓至诚是什么?就是无论是遇到什么样的境界,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你的心知道:我此生只求阿弥陀佛加持,观世音菩萨、西方三圣加持,加持我顺利过去。绝对不去求这些外道、求神问卦,也不只求生活过得好一点。
有些人信佛就是为了改善生活,这个没错,但你没有至诚恳切地皈信阿弥陀佛,而是只信现实的生活,信禅定的快乐,信人天的福报,这样就与净土就不太相应,对于净土宗真正深刻的道理,你会得不到很好的受用。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佛经里讲:过去皇帝举行无遮大会,把整个国库里所有的财物都拿出来,让国内百姓都可以自由地去拿一件。就像开布施大会,这叫无遮大会。那小孩子呢?看到了苹果、糖果、玩具,这些好吃的、好玩的,拿来就跑掉了。其中有个摩尼宝珠,只要拿到就什么都会有,很多人不知道拿这个。因为它放在那里不起眼。所有有智慧的、有眼光的人才会拿起这个摩尼宝珠。
这个摩尼宝珠就是我们要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至诚恳切的心啊!我们常常把至诚恳切的心抛到一边,然后开始相信钞票、相信人情,相信世间这一切的轮回福报。就象那个小孩子,虽然拿到苹果也能吃,但是他所得到的实在太少了。如果我们以至诚恳切的心相信阿弥陀佛呢,生活的一切自然就会在阿弥陀佛的加持下得到顺利解决。
所以净土修行首先需要确立的一个信。弥陀要解里面提到有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第一个是信自:就是相信自己,相信今生能听到阿弥陀佛净土法门,完全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所致,并不是我自己偶然碰到。因为阿弥陀佛有这个大愿,他的光明要普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机缘成熟,就要让他听闻到净土法门。因为阿弥陀佛有这个愿,我们今生才有机会听到阿弥陀佛、可以念佛往生,可以了脱生死。也就是说,我们听到净土法门,就已经进入了弥陀愿海,能感受到吗?这个愿海就是极乐世界的无量光明啊!所以当我们的身心融入了弥陀愿海,就已经得救了。
大家已经是得救的人,可好像感觉还没有得救,因为业障习气还很严重。所以在“信自”上面,生起至诚恳切的心,确信已经得救了。然后以得救的心态继续用功。这是信的第一个要点。在六信当中的第一个信中,如果我们能非常真诚、推心置腹地把整个生命,一切的价值筹码全部放在这个上面,生起至诚恳切的信,我们就不会被世俗的人天福报所掩盖,就不会得少为足。
佛法的加持可能会令家庭很顺利、这生过得很舒服。但是不能保证你来生的幸福,会不会再来信佛,因为你是在轮回当中。轮回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我们的心情是轮回的,你看凡夫的心态是不是确定的,你说我现在心态很好,但是让你念一个小时的佛号,你就会发现自己妄想很多。你今天看这个人很讨厌,但是明天你升起慈悲心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人还满不错。为什么呢?不是这个世界不确定,是我们自己不确定。你也不确定,他也不确定,所以呢?这个世界大家都不确定,所以形成了这个世界的混乱、动荡不安,这是佛教讲的轮回。轮回就是这样子。
所以第一,你不能生起至诚恳切,你出轮回就没有机会了,这是修净土修行路上的第一个歧途。
净宗修行路上的八种歧途之二
第二个呢?信不真切,嘴里说:“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所以无所求”。
这部分人是在学习佛法的道理上稍微有一点进步,学习了一些禅宗、华严宗、其他宗派的道理,知道佛经里面经常提到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阿弥陀佛就是我们自性的光明,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我们真心的体现。所以你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在我们的真心里面往生。这个道理是很深的,有些人,他还是业障深重的凡夫,在现实中有很多习气毛病、还没有解脱的人,他对种种妄想颠倒还没有足够的认识,(阿弥陀佛的愿力就是要接引这些凡夫众生带业往生,这是跟其他的所有的佛都不一样的特点)。他一听到一切法都是唯心所造、要讲究明心见性、讲究无相无功用性、洒脱自在,这样一他反而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叫信不真切。
甚至有些人说: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方便教化,是方便之说、权巧之说。言下之意呢,就好像没有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拿西方极乐世界这样一个说法让大家先念念佛,让心静下来。这个观念是极端错误的!我们要知道啊,西方极乐世界是完全如实显现的一个世界,就象现在大家坐在这里,彼此感受到你我他的感觉一样。
只是说去极乐世界去有一定的标准,就像我们入个佛学院或者学习班,要经过考试,及格了才能进来,。要往生极乐世界也要及格才能去。这个需要信愿行,你要过关,这么一个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的地方,这么一个清净的国土,我们是可以往生去的,是很真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极乐世界就是从是西方过十万亿国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这样的一个很真切的世界。
有些人学习一些教理,知道一切缘起的法,一切有相皆是虚妄;一切相是缘起,缘起本身是空无所有。因此真正证得空性的人是无所求的,往生到极乐世界也是无所求的。然后在还没有了生死的时候就认为:极乐世界是唯心所造,所以我不求往生。这样的人我遇到过两个,是在我刚出家不久,有一个出家人,他学了一些禅宗的道理,好像很洒脱,说话做事情都很放得开,他就说,禅宗的祖师大德有这么一句话:“在禅堂里面念一句阿弥陀佛,要挑水洗三天,把这个地方刷掉”。其实这是大德祖师接引学人特别的教导。他又说:“佛之一字吾不喜闻”。这也是祖师大德开导人不要执着。然后我遇到那个师父也这样说:“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好了,他到临死的时候非常痛苦,生病几个月,躺在那里哭爹喊娘。问他:“佛之一字你不喜闻,你现在还喜不喜欢闻”?他还执着我不闻我不求,到最后死得很惨。这是一个很好的警告:我们大家不要夸海口,功夫不到的时候,还是要老老实实。你明白了这个理,就认为在修净土的路上无所求了,那你就出问题了。这是第二个容易出问题的。
在信上,至诚恳切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在理上要通过去;另一方面在事相上要按照以信愿行三资粮的标准规范地去修行,这样才能得到足够的利益。
净宗修行路上的八种歧途之三
第三个呢?愿不深广,徒言惭愧自卑。
这样的人也非常多,问他:你相信不相信有极乐世界?有没有阿弥陀佛?说:相信。那你有没有发愿去成佛啊?他说:“不敢不敢,很惭愧,阿弥陀佛!我只求往生好了”。有没有见到这样的人啊?这是个错误的信号。如果一个净土行人,你没有发起菩提心,(所谓菩提心--就是深广的大愿,深就是我要成佛,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目的就是要成佛,不为别的。要有承担的心,这叫深度。广呢?就是要度一切众生,我一定要普度九法界众生都成佛,这叫广。)他的愿不深也不广的时候,障碍就来了,这是很多人的问题,你没有承担的精神啊!
在三皈依时,要发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渡,烦恼无尽誓愿断。师父告诉你,你现在心里要想:你要度一切众生。我们大家就想:哎呀,我哪有这个能力啊!错掉了,他是让你发愿,愿是一种希望,并不是说你现在有这个能力啊!你现在没有能力,你总可以这样去想吧。这个愿让我们在心里生起一种非常稀有的愿望,这种愿望可以成为我们修行很好的保护动力。因为你有了这个崇高的志愿,在很多境界现前时,就知道我的目的在哪里。
如果你的愿不深也不广,修行起来心量就很弱,很弱是什么?你看这几个字:给自己暗示--惭愧。常常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好,更要命是自卑,觉得我不可能成佛度众生。你就局限了自己的心态。佛法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真心就是佛啊!你的心,我的心,他的心跟佛心是无二无别,只要你当下能够完全承担下来,一切无明妄想就可以当下了断。就像天上乌云密布,但乌云拨开了,马上就能见到太阳。乌云有时候是半天或者一天,有时候绵绵细雨要几十天才能看到太阳。原因在哪里啊?力度不够!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给自己的心封闭,封闭了也就是暗示自己:我可以做得简单一点。特别是提到净土宗的方便这一点啊,因为可以带业往生,你平时没有修行不要紧,你平时没有功德不要紧,你平时做的坏事太多不要紧,只要你当下能转过来信阿弥陀佛,一心念佛就能往生。所以我们就想:哦,好了,那我们就做个坏人,到时候能带业往生,下品下生,也比娑婆世界要好多了,这种心态是要不得的。
要知道,如果以这种心态去念佛,恐怕你临终连带业往生的机会都没有。古人说:取法其上,得其中也;取法其中,得其下也。希望那么高,其实得到的很低啊。如果你希望往生极乐世界要成佛,那你有可能是中品、上品往生;如果只是希望到极乐世界下品往生,你就不可能往生。明白这个道理吗?
严重的是什么呢?我们很容易原谅自己:嗯,我是业障深重的凡夫,我就是这个德性,我几十年来改不过来,我不象你们善根深厚,我善根浅薄。这些都不是理由也不是借口。
不管你说你能不能听懂佛法,你只要能够生起来深广的大愿,你自然就知道自己的责任在哪里。你看历史上有很多象慧能大师,一字不识成为祖师的。净土宗也有很多大德坐脱立亡的,并没有多少知识学问啊!原因在哪里?他的信心至诚恳切、愿力深广。
惭愧是什么?就是自己平时做的不好,感觉有点后悔,我不该,这叫惭愧。如果你这种自卑和惭愧影响到你了,就不可以了。更严重是你把它挂在嘴里,暗示自己:我是一个不行的人,是没有能力的人,这样子你就永远进步不了。
在净土宗念佛也是这样,今天回去你就试试看,每天念佛一小时下来有没有受用?有没有身心轻安的感觉?有没有念佛妄想很少啊?甚至妄想来也不会影响你啊?假如你都没有的话,你要检讨自己了:是否是先把自己局限住了,有些人在用功过程中老是给自己暗示:我这个妄想很多,随便念吧,念几句算几句,那你这一座肯定坐得不好。
所以你要想念佛得受用,就一定要生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渡无边的众生的愿。整部《无量寿经》的核心就是八个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就是真正的发菩提心。
愿不深广的人很容易使自己变得自卑。诸位在念这句阿弥陀佛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这并不是一件没有文化的人、老太婆做的事情,而是你要成佛的资粮。你要懂得这个道理。
人家说:哎呀!念佛很容易哦,三岁小孩子也会念。好像很容易,实际上不容易,这是第三个歧途。
净宗修行路上的八种歧途之四
第四个歧途是什么呢?愿有他力,自不用心修持。
目前这个观念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东南亚有些地方很流行,原因是由日本的本愿法门所引起。本愿是什么?就是我愿意往生就可以了,我已经发愿往生了,那这个事情已经交给阿弥陀佛去做了,阿弥陀佛不是要接引我吗?我相信阿弥陀佛已经救我了,我现在就可以吃喝玩乐,不用修行了。
特别是对道理有些研究,习气又很重的人,他觉得净土完全是靠他力往生,自己又可以带业往生。他知道阿弥陀佛讲:“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抓住了这么一个理由,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我在临终时总会往生的,所以现在该吃的吃,该玩的玩,自己就不用心了。甚至认为禅定、证悟、明心见性,开悟这一切不用在我们这个世界去了解,往生以后自然会明白,悟到这些道理。然后你现在对这些禅定、念佛三昧就不感兴趣。这个问题在是有文化的人中很容易出现。有些人一听到这个法门,像本愿法门,就想只要发愿就可以往生了,然后他身心很快乐。就是相当于有人告诉大家说:你现在听到了这个法门,就相当于你的生死已经交给阿弥陀佛了,你就不用再管,这时他就很开心。其实净土宗的信是要绝对相信阿弥陀佛、相信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引我,我的整个生命的归宿就是极乐世界。他一高兴啊,就随自己的烦恼习气去转,就不去修行了,这就又进入了歧途。
如果你生起这种坚定的信心,接着继续用功修行,这就对了,怎么继续用功修行呢?就是你在打坐或者念佛的时候要专心。
带业往生,这个话是很好,因为把极乐世界最方便的地方点出来了,但我希望大家不要想既然带业可以往生,我现在就不要去消业了。这个心态是不好的。我们要想到:你如果想带业往生的话,就只能到下品下生,而且还要十二劫看不到阿弥陀佛。一劫是多少年呢?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他要十二劫以后这个莲花才能开、才能见到阿弥陀佛!你在那个莲花里面干什么?就是在那里消除你的习气!
如果你在这生就下点功夫,把业障习气消除掉,恐怕就是花三五十年的时间把业障消除了,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中品或者上品。你到极乐世界莲花就马上开了,甚至不用到极乐世界,在娑婆世界莲花就开了。在娑婆世界莲花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活的时候也可以往生,就是你活在这里的时候业障消除了,你的心花开放了。所谓心花开放是什么?就是你见到真心了,就是禅宗讲的开悟、净土宗讲的证得念佛三昧。
证得念佛三昧以后,你整个身心都融入了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里面。虽然看你好像还在这里,跟大家一样的生活,但是你的心灵世界里面完全是极乐净土。这种人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没有来去。因为他已经感受到极乐世界的庄严,娑婆和极乐没有什么差别。
如果我们不想用功,你的进步就很慢。如果你在这里用功呢?修一天就等于在极乐世界修一百年,有人是这样说的。但这个数字我认为不太确切,因为修行有精进和有不精进,是由各种环境的因缘铸成的。大概的意思是说这个世界太苦了,要真用功的话,你的心力会很猛烈。比如说我听过一个居士说他想要出家修行,要学佛,他就不顾一切。因为此生遇到佛法太难得了,再失去这个人身将会万劫不复,像大海淘沙,什么时候才能捞到我这颗沙。所以此生要赶紧用功修行,这样子你的力度就非常强,而且打坐的时候就能够忍受腿的痛苦,心态就变得平缓广阔。
反过来说,在极乐世界修行的人,他是一切痛苦都没有,他没有那种强烈的对比,力量就不够。也就是说我们在几十年人生,路比较平顺、没有经历大风大浪的,你修行起来进步会慢一点。经过大风大浪受过很多苦的人,他再来修行就什么都能放得下,很容易就能放下,很容易跟清净心相应。在极乐世界他生活太舒服了,他怎么想就能怎么实现,一切如意啊!所以他念佛和不念也一样,所以他就可能就不念了。
我们大家也一样,你没有什么病痛烦恼,生活很好的,你就不会很向往去极乐世界。如果你在家里很烦恼,你跑到庙里散散心、大家念念佛,身心感到很安宁后你会想:还是念佛好啊!是不是这样?
所以我们这种依他力往生,求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在这个基础上一定要自己深入地用功。要明白:你要求往生,不是死了以后往生,而是活着的时候就可以往生,现在你的心在极乐净土你就是往生净土了,这是第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