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五明佛学院上师达真堪布仁波切致佛子们的一封信

五明佛学院上师达真堪布仁波切致佛子们的一封信

文档点击下载





各位佛子大家好:

    随喜你们为了父母众生的解脱而精进修行的功德!
    随喜你们在各自的生活与工作中为父母众生服务的功德!


    好久没有与大家见面了,很是想念大家。虽然我们没能经常在一起,但是我一直在关注你们的修行,一直在祈祷上师三宝加持你们。虽然你们在各自的生活与工作中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你们当中的很多人一直在坚持修行,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与进步,这是我感到非常欣慰的。但是有些人也存在着一些困惑,这也是急需解决的。在这里,就这些困惑,我们站在佛法的角度,来谈谈解决的办法。


(一)不能以凡夫的表现来衡量佛法,决定自己的修行


    学佛修行、解脱成佛是我们今生今世、乃至生生世世永恒不变的追求。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有些人把学佛修行想得太简单了。现在一说某某居士学佛了好多年,说某某居士修行特别好,就觉得他们应该没有一点缺点、毛病,没有一点烦恼、习气,跟佛一样。但这是不可能的。没有缺点,没有习气就是佛了。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三大阿僧祇劫这样漫长的时间里积累资粮,最后才圆成佛道。三大阿僧祇劫,对我们凡夫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我们只学修了两三年,有的人还仅仅是偶尔念一念、学一学,不可能这么容易就成就的。


    有的人看到了某些同修的缺点、毛病,就不理解了,“这些人的修行怎么这样呢?怎么佛法是这样的呢?”自己就不想修了。除了佛以外,菩萨有时候也会犯错误。做为凡夫,有烦恼习气,有缺点毛病,犯错、犯戒很正常。如果一点也不犯,就不是凡夫了,就不需要我们去度化、帮助了。


    佛法是佛法、人是人,我们不能根据个别人的行为与表现,去分辨和衡量佛法的真与假、对与错、是与非。这样议论佛法,批评佛法,去批评整个团队或僧团,罪过特别大!这是诽谤三宝,诽谤菩萨,比杀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的罪业还严重!我们没有必要去造这样的罪业吧!


    法是标准。我们做为修行人,一定要依法不依人,应该以佛法来衡量人,包括衡量自己的相续,以佛法来纠正自己,而不能以这些人来衡量佛法。


    在我们所评论的这些人当中,有些是佛菩萨的化现。他们在表面上有各种各样度化众生的方便与示现,你无法分辨。所以你不能以此下结论,说这个人不好,更不能一概而论,认为上师、善知识有什么过失。


    很多公案里讲,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会示现各种形象,有些是乞丐,有些是猎人,有些是屠夫,有些是妓女,我们无法能够分辨,也不知道他们的内心和相续,所以不能以人的行为来衡量佛法。佛所说的要“依法不依人”,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这些同修道友里肯定也有各种各样的,有些是佛菩萨的化现。他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在表法。无论是打你、骂你、伤害你,还是挑你毛病,若是你有智慧、有修行的话,都可以转为道用,都可以成为你的善知识。


    我们不要因为他人的行为与表现,而退失自己学佛修行的信心,改变自己解脱成佛的决心!如果面对这些对境的时候,自己受影响了,退失信心、改变信念了,就是个人的问题,就是自己智慧不够。这时更要祈祷上师三宝加持,提起正念,调整心态,转心转念。



(二)修行就是转念


    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这样的人:今天参加会供,参加法会了,明天身体不好了,生活中有一点坎坷、挫折与困难了,就开始有想法了,“是不是佛菩萨不灵?是不是上师三宝没有加持?是不是修行没有意义?”怀疑僧团,怀疑佛法,怀疑上师……甚至灰心退步,不学不修了。这都是个人的业障与习气,都是自己的问题,自寻烦恼。还是没有相信因果。这样违背上师三宝,违背佛法,不用说来世,即使在现世中也不会有好结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上师三宝不会欺骗你,众生也不会伤害你,你认为被欺骗了,被伤害了,这都是你自己的偏见。


    如果舍弃了上师三宝、舍弃了佛法,是个人的损失,是对自己的伤害。上师三宝不缺某一个人,具德的上师不管到何处都会有学生、弟子依止他。佛法不差某一个人,只要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还没有隐没,就会有人学修。不学不修是自己的损失。


    我们看看那些大德高僧是怎样学修的?所有的对境都转为道用。对你来说,有人骂你、伤害你是好事,生活工作中,有坎坷,有挫折是好事,这都是让你生起出离心的方法,都在让你修忍辱,磨练你的习性,增长你的知识和智慧。看不明白是自己的问题。


    我们不止一次的讲,修行就是转念。凡夫的思维叫心识,圣者的思维叫智慧。转识成智,就是心念一转,本来的心识就变成智慧了。佛是什么?佛是拥有最究竟圆满的智慧的人。若是要增长智慧,就要在所有的对境当中转念,把一切都当成好事。你能转念,最起码也成为圣者了;你转不过来念,还是凡夫。


    有智慧就不会起烦恼,没有烦恼就没有痛苦。一转念都变成了好事,都成为助缘了,这叫净土!在你的境界里没有坏事只有好事,没有违缘只有助缘,没有痛苦只有快乐,这叫修行!我们就要这样修行!



(三)佛法是如意宝,珍惜才能拥有



    虽然我们这里有好多居士,包括有很多修行比较好的居士,但是连入道的人都很少,能真正入门就算不错了。大家现在明白的这些,只是一些皮毛上的、基本的道理,以后还要经历好多事情,历尽很多磨难,不可能一帆风顺就能圆成佛道的。


    六道当中有无量无边的众生,他们为什么都没有解脱,没有成佛呢?就是因为没有这么容易!我们在今生今世能够遇到正法,这个福报不可言喻!尤其是在末法时期,我们对至高无上的大圆满法生起了信心,这就说明我们是非常有善根,非常有福报的。这肯定是宿世当中积累过资粮,是宿世当中修来的福报。如果我们能够把握、珍惜这样的机缘,我们真的就有救了!今生真的就有解脱的机会了!


    那什么叫珍惜呢?珍惜就是你能真正把佛法、正法,当做能给你暂时和究竟一切利益的如意宝,能每时每刻忆念它,向它祈求,能依赖它、依止它,这叫珍惜。千方百计、不顾一切地保护它,不让他离开自己,而且会好好地利用它的价值,这叫珍惜。同样,我们遇到了正法,这不是一般的如意宝,你能发自内心地学习佛法、修持佛法,就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心灵上的,暂时和究竟的所有问题。这样你才能受益,才能得到解脱。


    如果说你今天遇到了如此珍贵的如意宝,但是你却没有意识到,又把他扔回垃圾堆里,就相当于没有得到一样,不能发挥如意宝的真实作用。你虽然遇到了佛法,有了这么好的机缘,但若是不珍惜的话,还会失去他,这样对你来说没有任何利益。


    珍惜说起来容易,真正要做到是非常难的。我们现在为了一点点利益,有了一点点的坎坷与挫折就想舍弃佛法,放弃修行。


    我们没有好好地利用佛法的价值,也没有认真地闻、思、修——没有好好地用心去听闻,去思维,去体会,更没有落实,所以得不到利益。关键的时候,佛法不起作用。


    真的,大家学佛,不是要得到一些暂时的好处和利益。学佛是要增长智慧的,智慧增长了,你就能快乐,就不会再痛苦了。你的境界到位了,世间的这些利益自然而然就会有,一切就会圆满了。



(四)依止上师就是依教奉行



    现在好多人修行总是返来复去、断断续续的,总是受周围人的影响,听到别人说另外一个法好,心就动了。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平等的,主要看自己的机缘在哪里,修行的条件是否具备,这是最重要的。机缘到了、条件具备了,这个法对你来说是最殊胜的。你只要脚踏实地地学修这些法,就足够了,不用再去修其它的法。


    今天听说学这个法好,就学这个法;明天又听说学另外一个法好,就学另外一个法。消业也是,好好修除障法就可以了,但是听说念三十五佛忏悔文好,就开始念三十五佛忏悔文;听说念《地藏经》好,又开始念《地藏经》;听说念《阿弥陀经》好,又开始念《阿弥陀经》……不用这样。我们不是分别,这些法都是一样的,讲的都是一个道理,是一不是二,所以没有必要这样。


    大家一定要有智慧!你现在还没有取舍、分辨的能力,就听自己的上师的话,听自己的善知识的话,这就是我们依止上师、善知识的目的。现在的人和环境复杂,说什么的都有,以后不要在意这些道听途说。当你自己有了一定正知正见,有了一定见地了,很多时候你自己就能解决,就能把握了。


    你既然选择了法门,就应该脚踏实地地学修,一精通一切精通。你既然依止了上师,就应该一心一意地依止。具德的上师都是佛菩萨的化身,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师、善知识的总体。不用再去寻找其它的法门,不用再去拜访其它的上师。法门肯定都好,但是没有必要都学;具德的上师都好,但是没有必要都去拜访、依止。


    所以大家不要东学西学,东参西访,否则最后什么也学不到,什么也得不到。现在有些人,依止了好几个上师,但是到了关键的时候,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这个上师说要念百字明,那个上师说要念三十五佛忏悔文,另一个上师说要念《地藏经》。到底要念哪一个呢?你哪能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和智慧全念呢?现在的人,很多时候都是这种状态。关键的时候错综复杂,难以选择。但这都是自找的!


    这些还是小问题,以后问题会更多。现在只是念一部经或一个咒的问题,将来你真正入门了,真正学进去了,你怎样进行,怎样选择呢?所以,一定要有智慧。依止上师了就要依教奉行。


(五)站稳脚跟才能脱离险境


    我们接着讨论下一个话题。


    现在很多人修行太差,就是因为没有基础。我们这几年学修佛法的时候,比较重视、强调基础,还好一些。但是好多人的基础还是不牢固,总是动摇;极少数人还可以,有点稳定了,这是因为加行修得好。加行修好了,两只脚才会站稳;两只脚站稳了,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学修。


    在学佛修行的道路上,如果两只脚还没站稳就想跑,容易摔跟头!上师三宝能不着急吗?你现在就像是一个不会走的孩子,却在高楼的窗台上晃来晃去,东抓西抓、摇摇欲坠,多危险、多可怕啊!当爸爸、当妈妈的能不着急吗?心急如焚啊!


    两只脚先站稳,然后再走,最后再跑!真心想修行,想成就,就要这样做!


    虽然我没有什么功德,没有什么力量,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够竭尽全力地用佛法来引导大家,我相信这不会有错的。无论是在寺院,还是在其它地方,即使每天再忙,也尽量不断地给大家讲解佛法,我希望用这种方式帮助大家。这是我唯一的心愿。


    我现在给大家安排的这些课程,讲解的这些法要,传承非常清净,仪轨传承、修行资料也非常完备。这是一个从基础开始直至圆满的、非常完整的修持方法,是一个完全能够解脱成佛的教法,而不仅仅是一部经论的学修。大家如果真正能够安心坚持学修,我相信都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利益,最终一定能解脱成佛。大家一定要坚定这种信念!


    我是以佛法向大家表态的,不是以自己的思维或一些分别念跟大家说这番话的。大家也要有这个分辨能力,珍惜这个缘分,不要到处乱跑、乱学、乱修。


    以上这些话题,是根据大家近期修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及问题,而跟大家探讨的。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思维,用心领悟,对照自己,提醒自己,修正自己,断除疑惑,具足正念。


    最后祝愿大家早日觉行圆满。期盼能够早日与大家相见!






达真堪布   

TOP

修行不能纸上谈兵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我从七岁出家到现在,一直在学习佛法、研究佛法,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信心,谁说什么我都不会动摇。学佛不是儿戏,而现在很多人学佛是在茶余饭后,闲了才学一学,根本没有入门,不知道里边的情况,还站在门外。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真的不容易!没有因缘、没有福德怎么能遇到佛法,得到人身呢?我们讲轮回,轮回有小轮回和大轮回。小轮回是个人的轮回,大轮回是共同的轮回。共同的轮回没有结束的时候,它是无始无终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众生太多了,无量无边。


    “众生无量誓愿度”,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但是没有都成佛的时候,轮回也没有空的时候。这是不是矛盾呢?不矛盾。众生是无量的,没有都成佛的时候,所以大轮回没有空的时候。如果众生是有数量的,那就一个一个都可以成佛了。


    几十亿人口不叫无量无边。那么无量无边的众生都在哪里呢?绝大部分在地狱里。我一说“不能这样,要下地狱的!”都不相信。下地狱这么容易吗?非常容易!佛在经中打过比喻,地狱众生像整个大地的微尘,饿鬼众生像恒河沙,傍生像酒糟,阿修罗像漫天的大雪,人和天人像指甲上的微尘。把指甲上的微尘放入大地的微尘里,基本上等于消失了,没有了;把几十亿人放到地狱里,然后去找这些人,一百年中一个也找不到,可以说无影无踪了。人为什么这么少呢?因为难得!一般的石头到处都有,而黄金少,所以说黄金难得。


    我们得到了人身,但是不能白白地浪费,如果把人身用来吃喝玩乐,这叫虚度光阴,浪费人身。人身本来是如意宝,但是你却把它浪费了,拿人身来吃喝玩乐,就和畜牲没有两样了!吃喝玩乐谁都会,连蚂蚁都会,这些小含生都有它们自己的活法。你觉得住别墅比蚂蚁强,蚂蚁还觉得比你强。


    我们认为那些蚂蚁、苍蝇每天飞来飞去,吃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多可怜啊!它们还觉得我们可怜呢,每天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奔波忙碌、吵吵闹闹的。其实很多地方我们不如它们,它们能飞,我们飞不了。它们生活那么简单,我们生活那么复杂,每天都要做几顿饭,换几次衣服,多费劲。


    每个众生都有吃喝玩乐的方法,若是你这样吃喝玩乐虚度人身的话,和那些动物没有区别。人身真正的价值在哪里?真正的意义在哪里?就是承办自他的利益,解脱成佛。这件事情,任何傍生、鬼神都做不到,包括天人都做不到。我们利用这个人身学佛修行,解脱成佛了,这才是人身真正的意义。


    我们在四外加行里,第一个讲暇满难得,就是要珍惜人身,以及怎样珍惜人身。第二个讲寿命无常,生命是无常的,应该怎样去把握每时每刻,就像一本书上说的,“把每时每刻当成自己的最后一刻。”讲无常有什么意义?应该知道怎样去把握当下。然后我们讲轮回过患,因果不虚,去了解六道轮回、去深信三世因果,这都是佛讲的最基本的道理。现在我们学佛修行为什么不得力呢?就是因为没有这些基础。


    我来内地,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非常严重,非常突出。


    第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学佛修行没有次第,东抓西抓,东学西学,越学越糊涂,越修越没有信心,最后什么也没学到。


    佛说过,修行人就像初一的月亮,刚开始缺失很多,很暗淡,初二、初三以后,越来越明亮,越来越圆满、最后是圆满的。而世间的荣华富贵就像十五的月亮,刚开始明亮、圆满,慢慢就暗淡了,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修行应该是越学越明白、越有领悟,越修得到的越多、越有信心。这样是不会灰心退步的。我们现在修法不得力,就是因为没有按次第修,都是好高骛远,都想一步登天。一说大圆满殊胜,就想修大圆满;一说禅宗殊胜,就想修禅宗……大圆满不是不好,禅宗不是不好,但是要有基础。从黑暗走向光明,需要一步一步地走。


    闻思修是有次第的,闻慧、思慧、修慧是有次第的。闻慧做基础,才会产生思慧;思慧做基础才会产生修慧。我们现在仅仅有思慧,拿着思慧对治烦恼,对治不了!真正能对治烦恼习气的是修慧。我们现在只有闻慧,没有修慧,很多人甚至连思慧都没有。


    戒、定、慧是有次第的,有戒才会有定,有定才会产生智慧。有的人说,“不用守戒,我直接就可以修大圆满,直接安住,直接契入本觉。”这是不可能的!佛在经中讲,戒就像大地,没有大地,怎么播种呢?怎么盖楼呢?出离心、菩提心、般若空性智慧也是有次第的。


    修行的道路上,必须要过三个关,第一个是出离心,第二个菩提心,第三个是般若空性智慧。这三个关也是有次第的。般若空性智慧也是一种菩提心。菩提心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前面讲的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般若空性智慧是胜义菩提心。


    佛讲的苦集灭道,也是有次第的。苦和集是轮回的果和因,灭和道是涅槃的果和因。先要认识苦,然后才会去找原因,原因就是集。集指的是什么?集指的是烦恼。烦恼是从哪里来的?从人我执、法我执这两种执着中来的。我执是烦恼的根,有我执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有业,有业就有轮回。


    世亲菩萨在《俱舍论》里,首先讲轮回,接着讲轮回的因,然后讲烦恼这些非理作意,再接着讲的是我执。轮回是业力牵引的。业是怎么造成呢?是烦恼造成的,没有烦恼不造业。业的根是烦恼,烦恼的根是我执。


    我执可以分变异我执和俱生我执。俱生我执就是当初的无明,断除俱生我执要靠无我和空性的智慧。无我和空性的智慧是道,通过这样的道,最后达到灭的境界。灭是寂灭,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状态是灭,是解脱。苦集灭道也是有次第的,不按照次第无法修行。现在人们修行都不按次第,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没有把学佛修行运用到生活中。我们生活、工作的时候,就没有佛法了,还是和以前一样。这不叫修行。什么叫闻思修?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把佛讲的这些道理,记在内心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到生活上,这叫闻思修。把法融入相续,把修行融入生活,这样才能对治烦恼,才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法不融入相续,修行不运用到生活中,只明白道理没有用,就是纸上谈兵。


    我们这些凡夫,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就是患上了贪嗔痴慢疑五毒病的患者,现在要靠吃药来救治。佛法就是药,现在满屋子装的都是药,但如果不吃不管用,治不了病。同样的道理,佛讲“闻法四想”,自己为病人想,佛法为妙药想,善知识为名医想,修行为医病想。现在是药有了,大乘、小乘、密宗、显宗都有,也明白一些道理,但是不去对治。法要融入相续当中,才能对治烦恼和习气;修行要融入到生活中,才能解决生活中的这些问题。其实佛讲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任何一个偈颂都能让你解脱,就是你自己不好好修,不利用。


    我们的《佛法是种活法》和《掌握完美》这两本书,都是在生活当中修行的方法。佛法是一种活法,是一种快乐的活法,所以这本书叫《佛法是种活法》。现在都追求完美,追求家庭的完美、身体的完美、工作的完美、生活的完美,但是很难。如果真正要掌握完美,就要依靠佛法,所以这本书叫《掌握完美》。


    《掌握完美》的前面有三句话:世上没有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世上没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世上没有完美,随缘了、放下了就是完美。我们觉得不完美,是因为智慧不够,心胸没有打开。若是你有圆满的智慧了,心胸也打开了,换个角度想,都是通的。他人那样说,那样做,有他自己的原因。不要总是站在一个角度想,如果想不通,换个角度就想通了。所以诸法的本性是通达无碍的。真正能换位思考的话,心里不会有障碍和烦恼。


    我们有一句法语,修行就是用智慧给自己创造美好。把一切都当成好事。万事万物,任何事情,都有正负两面。你往正面想,都是好的;往负面想,都是坏的。其实地狱和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手心和手背。你往负面,不好的方面想,就是在地狱里;你往正面,好的方面想,就是在极乐世界。


    修行就是一种转念,念一转,业就消了。念不转,业消不了,再精进也没有用。你现在可能特别勇猛精进,执着得不得了,但是没有用,不会有丝毫的变化和进步,因为你没有转念,心态没有转变!


    其实我们念佛、拜佛、诵经,做这些形式上的事情,都是为了启发内在的智慧,启发内在的善心与正信,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不然,身在修法的行列中,心仍然在散乱、在漂泊,这样没有意义。


    我们有一句法语:念佛念心,修行修心。什么叫念心呢?就是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什么叫修心呢?就是时时刻刻转变自己的心态。心态一转变,吃喝玩乐都是修行,行住坐卧都是修行。否则,即使是在佛堂里诵经、念佛,也不一定是修行。转念非常重要!


    要以佛法去对治烦恼,改变习气。我们有很多不好的习性,很多地方都是不规范的。修正错误、规范思想、规范行为是修行。佛法对我们的帮助与利益,真的无法言喻,但是得到利益的人很少。


    以后大家不要把佛当成神,把佛法当成神话。佛法是一种最究竟的科学,是一种最究竟的教育,是一种快乐的活法。我们的一举一动,包括每一个起心动念都可以变成修行。


    在山洞里修行,这个机缘、福报很少有,但是没关系。无论是汉地的佛法,还是藏地的佛法,都是大乘佛法,应该在对境当中、在生活当中修。在对境当中修和不在对境当中修,是不一样的。没有对境修一百年,不如在对境中修一刹那。其实在对境中修很容易失败,可一旦成功就是真正的成功。


    修行也是一场战争,我们现在是以正知正见和那些邪思邪见战斗。什么是真正的魔王波旬?魔王波旬是我执,贪嗔痴慢疑等这些烦恼是他的眷属。我们现在要和它们决战,我们就要靠无我的智慧、靠正知正念去战胜它们。在战斗中肯定有失败的时候,但是不要紧,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会胜利的。


    修行必须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不要求一些感觉和境界。感觉有好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时候;境界有时候会有,有时候会没有。但是不要紧,坚持下去,最后就是胜利。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是一个解脱的机会,但是这样的机缘也不会长久,不要错过了!错过了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解脱就难了,希望大家一定要好好地把握。



    功德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TOP

皈依很重要,皈依的基础是信心。信心是一切功德的来源,是一切成就的根本。要有信心,但是不能盲目地相信。佛讲了三种信心:清净信心、欲乐信心和胜解信心。


    第一个是清净心。你喜欢上师三宝这些无漏的功德、福德,这种欢喜心叫清净信心,因为这种欢喜心完全是清净的。不清净的欢喜心叫贪心。


    第二个是欲乐信心。你对上师三宝这些福德、功德,你对佛法给予我们的利益非常喜欢,进而想得到这些,有这种欲望,这叫欲乐信心。


    第三个是胜解信心,也就是不退转的信心。每个人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相信自己能成为菩萨,能成为佛,这种非常坚定的信念,叫胜解信心。


    你要生起欢喜心,就要了解什么叫佛,什么叫法,什么叫僧。如果你根本不了解这些,只是觉得好,就是迷信。信佛不能迷信,要明白的信。明理很重要,多看书,多了解,按佛的要求做,不盲修瞎炼。盲修瞎炼,东学西学,东抓西抓,最后什么也学不到。不如法地学佛、修行,不但没有功德,反而还有罪过,这样佛法也会变成恶趣的因。


    我们现在都信佛、学佛了,但是都不如法,所以给自己的身体、家庭、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利,很多的麻烦。就是修行不如法,没有别的原因。你如理如法地学修,身体能健康,家庭能和睦,工作能顺利。


    你学佛的同时也是在消业。身体不好是业障,业障消了,身体就好了。学佛人心情肯定好,心情好了身体自然就能好。学佛就是学着放下、付出,若是你真正能放下、付出了,家庭自然能和睦,工作自然能顺利。佛法是一种活法,是一种快乐的活法,它能让你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工作顺利。有修、有证、有成就的人,才能心想事成。


    世间的名闻利养就像灰,学佛修行、利益众生就像火。你把火点着了,灰自然就有,不想要也得要,没办法。那些大德高僧,他们要的不是世间的名闻利养,但是躲不开。即使躲到山洞里了,名闻利养也会追来。


    现在人都不敢发出离心,怕离开这些,怕放弃家,怕失去工作。其实真正的出离心是一种勇敢的心,敢于面对现实和环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


    你真正懂得了轮回,轮回并不可怕;你真正懂得了因果,因果并不复杂。现在对我们这些凡夫来说,轮回非常可怕,像火坑,像毒蛇窝,又像罗刹州;因果也非常复杂,很难分辨,很难取舍。密勒日巴尊者讲过,他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害怕死,害怕轮回,然后就跑到山上去了。他通过学修,最后什么都不怕了,不怕死,也不怕轮回了。


    有了出离心,不会影响你的生活与工作,生活、工作都是应该的;有了菩提心更不会影响这些。所以明理很重要。我们现在都是纸上谈兵,对我们来说,佛法还在书本上,没有融入到相续中;修行还是在佛堂里,没有运用到生活中,所以不管用。


    无始劫以来在六道中轮回,我们已经患上了贪嗔痴慢疑这些烦恼的病。佛法是治疗这些疾病的良药,但是你却不服用。摆一屋子的药,却一粒也不吃,病不可能好。同样,我们现在通过学修佛法,也明白一些佛理,但是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没有融入到生活中,烦恼依旧,习气依旧,一切都是老样子,一点变化都没有。不应该这样修行。


    把佛法融入到相续中,把修行融入到生活中,才能解决问题,才能断除烦恼,才能磨掉不好的习气。所以不要盲目,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学修。如果你能将佛法运用起来,哪怕是运用一句,都会对你有极大的帮助和利益。


    我们每天都念大自在祈祷文,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让我们的身心自在。上师如意宝有一句话:自在了属于自己的显现,同时能自在属于他人的显现,就能自在一切。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自在了自己的心,才能自在一切,因为一切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的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了,你能把握住自己的心了,一切都为你的心转。我们现在没有把握自己的心,我们的心是被境转的。现在要转变过来。如果境能被心转就好了,就自在了,也就解脱了。


    有的人说“我要自由,我要自在!”心不自由你怎么能自由呢?心不自在你怎么能自在呢?如果你真心想自由自在,就好好地把握自己的心。


    有时候一想,散乱的心太可怕了!如果不去把握它,它说不定会给我们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呢!所以不能让心散乱。现在怎么办呢?最好让心找到归宿,让它安住。我们现在,即使家庭条件再好,身份地位再高,还是觉得累,觉得苦,还是不能脱离烦恼与痛苦。因为我们的心就像流浪的孩子一样,没有找到归宿,仍然在散乱。


    我现在总结了,人若是没有佛法、没有修行、没有智慧、没有正知正见,无论有钱没钱、有权没权,无论是出家还是在家,无论是在山洞,还是在皇宫,就是一个“苦”字。若是有佛法,有一定修行,无论是在家出家,无论是在山洞还是在皇宫,没有区别,就是一个“乐”字。


    谁没有烦恼啊!有家有有家的烦恼,没家有没家的烦恼;有钱有有钱的烦恼,没钱有没钱的烦恼。有修有证的人无所谓,在哪里都一样,在山洞里与在皇宫里一个样,都是自在的。因为对他来说,黄金和牛粪等同,手掌和虚空等同,再有钱、再有权也不可能影响他的成就,他的精神已经超越了这些。大家要明白,出离不是身要出离,而是心要出离;超越不是要身超越,而是心要超越。


    我们爱家、爱家人没有错。但如果是小范围的爱,就是错的。范围应该扩大,不要这个界限。有界限就是轮回,没有界限的就是涅槃。其实哪有分别啊?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家和家人,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概念与分别。今天这里是我的家,明天搬家了,另外一个地方又是我的家。若是物质上有“我的家”,那这个地方就永远是“我的家”,是不会变的。但是你一搬家,这个概念一变,家就变了。


    家人也是,今天跟这个人结婚了,这是自己的亲人,过两年离婚了,跟另外一个人结婚,原来的亲人就变成仇人了。若是物质上有你的家人,那永远不能变。所以物质上不存在这些。这就是佛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都是心的显现。不去分别就行了。


    放下是一种心态,一种觉悟,不是一种行为。像给大家讲过的超度一样,是相续要超度,不是肉体要超度。所以明理很重要,大家要好好的用心去体悟佛法,这对我们的人生非常有帮助。我们不要盲目信佛。我以前讲的:佛法是一种究竟的科学,一种健康的教育,一种快乐的活法。为什么现在好多人都讲“佛法不是宗教”,就是这个意思。


    佛有色身佛和法身佛。色身佛是法身佛的一种幻化,其实他不是真正的佛,真正的佛是法身佛。什么叫法身佛?法身佛就是我们讲的一真法界,他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哪里都有。他是佛的境界,是我们的本性,也是诸法的本性。所以我们皈依佛,也是皈依自己,自己是自己的怙主,自己是自己的见证者,除此之外没有别的。


    今天就讲到这里。功德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TOP

人与人之间不好相处,人与鬼神之间很好相处。其实这些鬼神都是很讲道理的。主要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不能圆融。人和鬼神本来就是一家,有什么容纳不了的?每个家都有保护家的家神,每个人都有保护自身的神。鬼神到处都有,你没有必要逃避、远离。我们现在在学大乘佛法,站在大乘佛法,从慈悲心的角度来讲,他们都是我们宿世的父母,你不愿意跟父母在一起吗?我们现在在修密法,站在密宗的角度来讲,他们都是佛菩萨;在大光明的境界里,他们都是本尊。你跟这些鬼神共住,就是跟本尊共住。你把他们看成父母,把他们视为本尊,他们就不会伤害你,而会给你加持。


    然而我们总是讨厌他们,总想逃避。“我已经给你做布施了,已经给你做功德回向了,你应该离开了!”他们怎么能离开你呢?其实就是转一个念;念一转,就什么都没有了。真的是这样!我去过很多地方,有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但是我都将他们视为本尊,他们都在保护我,加持我,让我成就。那种感觉非常好。这样一想,恐惧就都消失了,心里特别清净。


    最起码也要善待这些众生,如果你能善待了,就不用害怕了。觉得家里有东西,身上有东西,然后心里就开始烦恼、害怕了。你越烦恼、越害怕、越有事。“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心清净了,到处都有佛;心不清净,到处都有魔。都是以自己的心显现的,都是自己的心。


    我们现在修行,就是要学会转念。我们有一句法语,“学佛修行就是用智慧给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就是把所有的事都当成好事。有违缘当成好事,有魔障当成好事。若是你把这些当成坏事了,都会变成坏事。好事与坏事就是自己的一个意念,没有别的。


    在生活中有坎坷、有磨难了,都是好事,这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如果没有这些坎坷、不经过这些磨难,你怎么能成熟,怎么能成就呢?无论遇到何种对境,都一样平静,用同一个心态,平等对待,这就是修行。


    我们现在修行,总想得到好处,总想享受福报,“我要顺利,不能有什么挫折……”不可能!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不经过磨难不能成功!这都是好事,我们可以把这些都转为道用。


    尽量给自己制造快乐,让自己高兴起来,让自己开心起来,这就是修行。把一切都当成好事。今天有人说你,好事!今天有人骂你,好事!今天有人伤害你,好事!这是消业、了债。我们修出离心,修忍辱,没有这些对境怎么修啊?


    修忍辱,就是忍、忍、安忍!这是修练,要修就这样修。无论是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事情不要着急。我从七岁出家,我不是逃避,是在面对,在面对生老病死。我无法逃避生老病死,但是我可以做好准备;我有准备了,就不害怕了。真正的出家人,就是要面对,解决生、老、病、死、苦这些问题。


    在一切对境当中,我们不能逃避,也无法逃避。我们要面对,同时也必须会面对。我说过,出离心是一种勇敢的心,敢面对现实和环境,敢承担责任和义务。很多人都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出离心,他们认为的出离心实际上是逃避心。都没想出离,都想逃避!


    出离心是一种勇敢的心,敢面对、敢承担,所以我们要去了解轮回,了解因果。因为我们不了解,所以感觉轮回挺苦,挺可怕的;因为我们不了解,所以觉得因果挺复杂的。其实你真正懂得了、真正明白了以后,轮回并不可怕,因果也不复杂。种瓜一定得瓜,种豆一定得豆。你造业了,就要感受苦报;你行善了,就要感受善果。很正常啊!因为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因果就是如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非常简单。


    我们的大圆满愿文里讲:“自心简易难信之秘密”。最简单的道理我们不懂,最容易的事情我们做不到,所以叫凡夫是颠倒的。佛的境界、佛的思想是简单的,我们才是复杂的。“自心简易难信之秘密”佛也没讲什么更深、更奥秘的,讲的就是一个自然规律,就是一种事实真相,诸法的事实真相就是这个。


    我们现在为什么不开悟?有四种原因。第一、自性、佛性离我们太接近了,所以我们见不到它,无法认识它。它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从来不离我们的一举一动,但是我们见不到,如同眼睛看不到自己的面孔。第二、自性、佛性特别单纯,单纯得让我们无法置信。第三、它特别深奥,深奥得让我们探不到底。第四、它还特别美妙,美妙得让我们无法容纳。


    佛性没有离开我们,是我们自己离开了佛性,我们没有去认识它。我们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混、混、混,一直混到现在,不能再混了,应该清醒了!我们现在修的法,真的很简单,真的不可思议,不仅不能影响你的生活和工作,而且还会让你的生活和工作更圆满。现在的人都是混日子。佛对我们没有太多的要求,就是让我们好好过日了,不要混日子。什么叫过日子?明明白白的活在当下。能活在当下的人,就是大圆满。



    今天就讲到这里。功德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密宗里讲的破瓦法,和显宗里讲的往生四因,这两个都是往生法、净土法,也就是临终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


    破瓦法有法身破瓦法、报身破瓦法、化身破瓦法、超度破瓦法和三想破瓦法。我们现在学修的是三想破瓦法。要观想中脉,中脉为道路想,自己的神识为游客想,西方极乐世界为去处想,这叫三想。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中脉把自己的神识送到极乐世界。


    莲师曾经说过:“通过修行成就的法谁都有,但是不通过修行就能成就的法只有我有。”和其他的法门不一样,三想破瓦法是“无修”。其他的法门,要在漫长的时间里修炼,最后才能成就,而三想破瓦法不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修,不要勤奋地修,仅仅修七天就能成就。


    一般的法门,业障深重的人很难成就,而三想破瓦法,业障深重的人也可以修成。业力深重的人,很难生起出离心,很难对上师三宝生起信心,很难解脱。但是你遇到破瓦法,而且认真学修的话,可以强制性让你解脱。解脱的门一直开着,但是我们很难走进来。破瓦法就是强制性地把我们拽进来。


    密宗其它法里有气脉明点的修法,但是年纪大的人修不了,因为气脉衰竭了,很难成就。但是破瓦法年纪大的人修更容易成就,瓜熟蒂落。


    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好修三想破瓦法,它的观想内容也不太多,主要是要观中脉,观自己的神识是红色的“舍”字,头顶上要观阿弥陀佛,通过中脉把神识超度到阿弥陀佛的心间,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若是修不了三想破瓦法,就要修显宗里讲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因。具足四因就一定能往生。第一个明观福田,就是观想西方极乐世界,观想阿弥陀佛;第二个是积资净障,积累资粮,净除罪障;第三个是发菩提心;第四个是发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若是具足了这四个因,临终一定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最起码要修成这两种临终往生的方法,但是最好是修大圆满法。大圆满法是即身成佛的方法,是活着往生的方法。往生不是必须要神识和身体离开,活着的时候也可以往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尊阿弥陀佛,都有一片净土。你把心中的净土修出来,就活着往生了,这也是即身成佛。


    修大圆满要具足三个条件。第一个是消除业障,业障要小,业障深重的人很难成就大圆满。第二个是福报大,要积累福慧资粮。第三个是修上师相应法,通过上师的窍诀,最后才能领悟大圆满。


    大圆满是果为道,它直接可以契入佛的境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和大圆满特别相似,直接安住于本觉当中,和佛无二。这是最究竟的。但是相续没有成熟,没有一定基础的话,很难证得这个境界。


    其实开悟也好,成就也好,就是一瞬间的事;但是相续没有成熟的话,怎么指点你,你也开悟不了,很难!万事万物都在给我们表法,处处都是解脱的机会。但是我们得过且过,一切都错过了,没有把握住。你能够把握当下的话,立即就可以成佛。每个人本性都是佛性,与佛无二。佛和凡夫一个是觉,一个是迷;一个是他认识了自己,一个是自己还没有认识自己。


    我们现在所认为的我不是真我,而是假我;佛找到的我才是真我。我们要破除这个假我,也就是必须要破除我执。什么叫我执?假我当真我,这叫我执。其实道理明白了以后是很简单的,它本来就是假的,本来就是不存在的。但是凡夫是颠倒的,苦当成乐,假当成真,这叫迷。


    其实我们现在所感受的这些都是苦,没有乐,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苦。佛一共转了三次fa 轮,第一次fa 轮就是四谛法,苦集灭道。佛为什么成道以后第一个讲的就是苦?因为我们这些凡夫都认识不到苦。我们在四外加行的“轮回过患”里,主要也是讲苦。


    六道轮回、三世因果这些道理非常重要,佛教所有的理念都是从这里建立起来的。你若是没有懂得因果和轮回,你无法能够懂得佛法。所以这是最基础的。我们没有深信因果,没有深信轮回。你真的深信因果了,你还有什么想不开的,还有什么想不通的?如是因如是果,没有人伤害你,没有人欺骗你,没有人让你烦恼,没有人让你痛苦,都是自己制造的,都是因果。


    其实因果并不复杂。佛讲的三世因果是一种自然规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做善事了,就可以得善果;做恶业了,你会感受恶果。你正在感受恶果的时候,不应该怨天尤人,应该怨自己,为什么要造下这样的恶业?作为修行人,唯一要做的就是忏悔。学佛修行不离忏悔。


    什么叫忏悔呢?忏悔就是知错改错的过程。忏悔的时候有四种对治力,其中有破恶力。破恶力就是知错,你要知道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且对这些错误有后悔心,这样才能破坏相续中的恶业。还有返回对治力。你的相续本来是清净的,后来被染污了,现在要恢复原状。怎样才能恢复呢?就要改错,发自内心地发誓发愿,从今以后纵遇命难也不再犯这种错误。


    所依对治力就是观想佛菩萨。比如说我们现在最崇拜、信任阿弥陀佛,我们观想阿弥陀佛,在他面前做忏悔,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所依,也是我们的见证者。我们在他面前发露忏悔,这样对我们的帮助特别大。能够在阿弥陀佛面前发誓发愿,就不会轻易舍弃自己的誓言。若是我们能够以他为所依,他就会给我们力量,这就是加持。佛法一点都不神秘,其实很简单。


    人知错改错是很重要的。我们有一句法语,“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改变命运就要靠自己,不是要靠别人。有的教派里讲,命运是天生注定的,不能改变,佛不承认;有的教派里讲,命运可以改变,但是要改变命运必须就要靠外在的神,佛不承认。佛讲,自己才是自己的怙主,自己才是自己的见证者,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快乐也是自己给自己创造的,痛苦也是自己给自己创造的。


    那么怎样改变命运呢?就要改变自己的毛病和缺点。你的毛病越少,你的命运就越好;你的毛病越多,你的命运就越不好。


    很多人认为,“我很善良,我从来不造恶业,我是对的,我没有错。”但是我们没有智慧。我们认为的善,不一定是善;我们认为的恶,也不一定是恶。善恶的标准在佛法里,我们取舍善恶的时候需要佛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应该怎样去取舍?佛法里讲得很清楚。


    佛法就像镜子,好好地照一照,才知道自己的毛病;佛法就像秤,好好地称一称;才知道自己有多重。用佛法做标准来衡量自己,才能找出来自己真正的毛病。用佛法改变自己,才能真正改变命运。其实这一切都是自己造的,自己改变,一切都会改变。佛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的心一改变,一切都会随心改变,真的不可思议!都是自己因业力所现,因业力所感。


    你看我们在一个环境里,在一个屋子里,但是所感受到的都不一样。有的人有一个非常喜悦的状态,有的人有一些不好的心态,有的人是在无记当中,好或不好的感觉都没有。这是因众生各自的业力,而产生不同的感受。你真正看破了、放下了,那个时候只有清净只有美好,没有别的,这叫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当下,心净了,土就净了。


    其实《阿弥陀经》里讲的都是一种方便的说法。有形状的极乐世界,不是真正的极乐世界,有形状的阿弥陀佛也不是真正的阿弥陀佛。我们的佛性、自性才是真正的极乐世界,它是无形的,无处不在,尽虚空遍法界哪里都有。正如《普贤行愿品》里讲的,“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在胜义谛中,阿弥陀佛、金刚萨埵佛等一切诸佛都是一体的。世俗谛的阿弥陀佛是有色、有形的。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中,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阿弥陀佛的身色是什么什么样的”,但是在其他一些仪轨里有可能讲其他的说法,这些并不矛盾。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会示现各种各样的形象。我们观想阿弥陀佛、金刚萨埵佛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人执着,所观想的佛变成一个恐怖的形象,就害怕了,就不敢观了。佛有时示现愤怒像,有时示现寂静像,这都是佛的幻化,也是我们自心的幻化,没有别的。一切都是好事,一切都是佛菩萨。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TOP

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脱离痛苦的方法,但是对我们这些末法时期的众生来说,净土法和大圆满法是最殊胜的。要学其他复杂的法门,修其他复杂的仪轨,没有太多时间,因为我们的生命本来就非常短暂,违缘、障碍也非常多,所以很难成就。而这两个法门都是靠信心成就的,修起来非常便捷。


    大圆满法是即身成佛的方法,净土法是临终往生的方法。临终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要具足条件,也就是《无量寿经》、《阿弥陀经》里讲的往生四因。若是没有具备这四个条件,临终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第一个是明观福田。观想西方极乐世界,观想阿弥陀佛,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


    第二个是积资净障,积累资粮和净除罪业。业障没有净除,资粮没有具足,到时候很难往生。积累资粮、净除障碍有很多方法,显宗里主要讲的七支供。《普贤行愿品》里有七支供的修法。


    要尽心尽力地去积资净障。积累资粮,净除罪业,多做善事,处处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知错、认错、改错叫忏悔;处处承认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改变自己不好的串习,这叫忏悔。修行一定要以佛法来对照自己。修行的过程就是忏悔的过程,忏悔的过程就是知错改错的过程。一个人若是不承认错误,不改正错误,永远都不会进步。


    傲慢是成就最大的障碍。傲慢的作用就是不让你发现自己的缺点、毛病和错误,不让你看到对方的优点、长处和功德。这样你永远改不掉自己的缺点、毛病和错误,永远学不到他人的优点、长处和功德,这样就障碍了你的成就。


    什么叫积福?处处做好事,结善缘,种善根。无论是在坛城、在道场,还是在家、在单位,都要多做善事,多布施。布施就是付出、忍让,能忍能让就是菩萨道。什么都尽量让给别人,包括在公共汽车上把自己的座位让给别人,也是布施。我们也经常讲忍辱。其实不仅要忍侮辱,还要忍一切。


    第三个是发菩提心。净土法和大圆满法都属于大乘佛法,发菩提心是大乘一切修法的前提。如果没有发菩提心,你所修的法再高深,也不是大乘佛法。我们无论是求往生,还是求佛果,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为解脱而修行,不是大乘行者;为成佛而修行,也不是大乘行者。那什么是大乘行者呢?为众生修行才是大乘行者。解脱是为了众生,成佛也是为了众生,不是为自己。


    现在很多人念佛,却没有发菩提心,都是为自己。“轮回太苦了,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再也不回来。”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为了逃避现实,逃脱轮回,不是为了自己有神通,也不是为了自己有圆满的智慧,而是为了成佛以后回来度化众生。自觉觉他,自度度他——先度自己,再度众生。


    成佛以后才有能力转法 lun。我们现在也在讲经说法,但弘扬的是释迦摩尼佛的教法,不是我们自己的教法。我们将来成佛了,就会有自己的教法,那个时候我们可以转法 lun。像社会上做企业的人一样,现在是给老板做事,有能力了以后再做自己的企业。我们现在是在给释迦摩尼佛打工,向释迦牟尼佛学习,将来应该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教法,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利益众生。


    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后,修行就容易了,成佛就快了。我们成佛的目的是转法 lun,转法 lun的目的是救度众生,最终还是众生。这就是大乘发心。


    我们为什么要为众生呢?这是解脱自己的方法。我们现在为什么不是烦恼就是痛苦,无法解脱出来呢?因为我们智慧不够,心胸狭隘。佛讲,我执我爱、自私自利是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要解脱烦恼痛苦,就要断掉我执我爱,去掉自私自利。要断掉我执我爱,去掉自私自利,就要发大心,发大愿,不为自己,而为众生。


    你直接去为众生,实际上是为自己。一个智者,他为自己的时候,就会去为众生,这样他最终能解脱。一个愚者,为自己就是直接为自己,最终还是痛苦,解脱不了。佛为什么让我们要处处为众生着想?这是解脱自己的一个方法,这样我们才能解脱烦恼与痛苦。


    我们都是按次第讲的,比如我们要发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菩提心的基础是慈悲心,慈悲心的基础是知母、知恩、报恩。知母是什么?就是要知道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母亲。怎么能真正理解呢?就是要深信佛讲的六道轮回和三世因果。这是最基本的佛理,佛所有的理念都是从这个基础上建立的。我们这些学佛人都是好高骛远,最基本的道理没有弄明白,还想去修其它高深的法。


    大乘行者必须要发菩提心,但是没有基础很难发出真正的菩提心。口头上说我要为众生,但是始终还是为自己。我们要了缘、了债、了生死,一定要靠发菩提心。处处真心实意地为众生,才能了缘、了债、了生死。


    我们每天都在为家人付出,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但都是自私,这样就了不了缘,还不了债。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你很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但这是由“我”来带动的,因为这是“我”的家人,“我”的儿女。你照顾他们,关心他们是没有错的,但因为是“我”的家人,“我”的儿女而去关心、照顾他们是错误的。为什么呢?还是有“我”。你要把这个“我”去掉。


    佛讲要破除我执,要去掉“我”。家人有很多,你这样关心过吗?儿女有很多,你这样照顾过吗?没有!连这个心都没有,这叫自私。你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是了不了缘,还不了债,你这样自私地去照顾关心,这叫什么?这叫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样了不了缘。


    我们发心要为众生,但是也要从家人做起,从身边的众生做起。不要因为这是“我”的孩子,去照顾他们。而是因为他们是与自己最有缘分,最需要自己的众生,所以要照顾他们,关心他们。这叫发菩提心。这样才能了缘、了债、了生死。


    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你无私的奉献,无私的付出,才能感化他们。你自私地去关心、照顾他们,不一定能感化他们,不一定能真正地帮助他们。发清净的心,发清净的愿,做纯净的善,才能感化他人的心。


    心和心是可以相通的。你在他们面前装模作样、花言巧语没有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你应该去善待他们,去无私的奉献和付出。不仅仅是在家里,在单位,在任何地方都不自私,才能感化他们,才能了缘。你发一个好心,这个力量不可思议,是战无不胜的。


    清净心的力量不可思议。我刚开始到内地弘法时,真的是赤手空拳,但是我跟周围的人讲,我们不靠别的,只靠一个清净的愿力,就一定能将法弘扬开来。我们没用几年的时间,现在净土与大圆满法已经遍地开花了。


    大乘佛法主要强调发心。你们很多人年纪都大了,应该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一心一意求生净土。有的人说:“轮回太苦,人间太苦了,我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享受,再也不回来了。”不能这样自私。你求生净土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为了早证菩提,度化众生,再回来的时候就有能力了。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亲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给你加持,给你授记。同时,你的烦恼、疑惑都没有了,再进一步地修就快了,这个时候你已经坐上火箭了,很快就能成佛,成佛了再回来度化众生。这是我们求生西方的目的。这叫发菩提心。若是你自私自利,只为自己,到时候很难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的愿力不可思议,西方极乐世界已经建成了。但不是无缘无故地就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给我们提出了条件,到西方极乐世界要有票。那什么是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票呢?就是前面讲的往生的四因。


    第四个条件就是发愿,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肯定来接引你,问题是你肯不肯走?你能放下现实中的一切,放下世间所有的琐事,一心一意的去西方极乐世界,到时候阿弥陀佛肯定来。但是你不一定能见得到。见阿弥陀佛用肉眼见不到,用法眼、慧眼、佛眼可以见到,这些都是心。如果你的心里装的都是世间的琐事,阿弥陀佛来了你也看不到,到临终转换的时候,就会与阿弥陀佛擦肩而过。


    为什么阿弥陀佛一定会来?因为阿弥陀佛无处不在。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庙里都一样,只要你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立刻就能到。但是我们为什么见不到呢?因为我们心里装的都是别的。真正到临终的时候,不是现在这样四平八稳的。我们不讲其他的苦,只讲病苦与死苦,一般情况下人都是通过病苦进入死苦的,病情非常难忍。没有一定的功夫,能想起阿弥陀佛,能提起这样的正念吗?现在说的都很轻松,“没事,到时候阿弥陀佛会来接我,我就可以走了。”但是真正要做到是非常难的。


    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多多发心发愿?就是熏陶啊!熏陶自己的相续,到时候只能想到阿弥陀佛,想不起来别的,要念到这个程度。我们现在的功夫还不到家。不用说临终时的病苦,有时候有点头疼,肚子疼了,就受不了了,“哎呦,给我点药,我要去医院……”根本想不起来阿弥陀佛,根本提不起来正念!到临终的时候能提起正念吗?


    临终的时候,有几点是特别难把握的,第一、对世间的贪念还没有断,第二、明明知道自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一生当中积累的财富一点点都带不走,还放不下儿女、家庭,“我要死了,儿子、女儿怎么办呢?我这些财产怎么办呢?”心里装的都是这些,能想起来阿弥陀佛吗?你们都见过人临终的时候吧?眼泪都掉下来了,舍不得啊!可怜的不得了!到时候很难!第三、临终的时候还会出现好几个隐没次第,里面有很多恐怖的景象。不用说那个时候,就是现在,有时候打雷了,都吓得不得了;地震了,都害怕得往外跑,根本想不到阿弥陀佛。若是没有一定的功夫,临终时很难!“戒定慧”,戒是基础,有戒才有定,有定才有慧。若是没有定力,遇到什么问题了,就会手忙脚乱、心慌意乱的。其实真正的学佛人,就是一心一意,心里只有一个,只有佛。用得着这样吗?


    临终转换的时间不会太长,就是一瞬间,你一定要把握住那个时刻,那是一个机会!我们现在为什么要修净土法门、求往生?就是要把握住那一刻。那一瞬间是功夫啊!多年修炼的功夫!你能把握住了,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否则就要接着轮回。


    发愿很重要!处处要发愿,通过各种方式发愿。阿弥陀佛是真心实意想接我们,我们是不是真心实意想去?现在很多人都不是。为什么我们这么害怕有病,害怕死?如果你真心想到西方极乐世界,还会怕死吗?你不是要去西方极乐世界吗?不是要见阿弥陀佛吗?你不是很愿意的吗?你怕死,这就说明你还不是真心!今天如果让你选择,是留在世间,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肯定不能选择往生!“不行啊,儿子还没结婚呢!不行啊,女儿还没出嫁呢!我现在还不能去,到时候的吧!”什么是到时候的?现在就到时候了。


    佛法句句都是真理。我从七岁出家到现在,学习佛法,研究佛法,修持佛法,真的是越学越明白,越修得到的越多。现在谁也改变不了我对佛的信念,即使是释迦摩尼佛亲自降临跟我说,他以前讲的都是错误的,我也不相信。为什么呢?因为佛法是一种真理。我肯定会这样想,佛祖跟我这样说,肯定有他的密意。你真正明白了佛法以后,就像哑巴吃糖块;糖的味道是甜的,你再说它是别的味道也没有用,就是甜的嘛。


    你们接触佛法少,我希望你们好好研究、修持佛法。越学就会越明白,越修就会越有信心。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学佛,佛讲,不如法的修行,不但没有功德,反而还有罪过;不如法的修行,正法也会变成恶趣的因。作为修行人,不论是在道场里还是家里,一定要学会圆融,学会付出,不要太自私。修行人是要改变自己,纠正自己,不是要去改变别人,纠正别人。


    发愿很重要,你是不是真心想去?我们特别强调出离心,什么叫出离心?就是对世间没有贪恋。如果对世间法有贪恋,是往生最大的障碍。


    出离不是身要出离,而是心要出离;超越不是身要超越,而是心要超越。我们现在心没有超越。现在物质发达了,但是给我们的精神带来了很多的压力,我们的精神没有超越物质。其实物质的发展也许是件好事,也许是件坏事。若是我们的精神能够跟上物资的发展,物质的发展就是件好事;若是精神发展落后于物资的发展,物质的发展就是件坏事。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和以前相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内心的快乐越来越少了,精神的享受越来越少了。现在家家户户都忙忙碌碌的,每个人都是愁眉不展的。以前我们虽然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但是内心很快乐。以前吃一顿饺子是多大的福报,多快乐的事啊,现在每天都吃饺子也不觉得快乐。我小时候也是,一提过年开心的不得了,期待的不得了,因为过年就能穿新衣服了,能吃好吃的了。现在都不愿意过年了。这不是好事!若是精神能够跟上物资,甚至能够超越物质,控制物质,物质发展是好事。但是,如果精神发展没有超越物资,物质就变成了精神的压力,它压得人抬不起头来。


    超越,是心要超越,不是身要超越;出离,是心要出离,不是身要出离。学佛修行了,开心快乐了,就行了。我们有一句法语:“世上没有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世上没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世上没有完美,随缘了、放下了就是完美。”所以我有一本书就叫《掌握完美》。你真正要掌握完美,就要靠佛法。


    掌握当下的人就是掌握完美的人,当下才是完美。所以我们强调活在当下,把握当下,当下才是大圆满,当下才是佛的境界。我们都会说知足常乐,但是做不到。知足常乐不容易啊,有知足才有常乐。懂得珍惜的人,就是懂得知足的人;懂得知足的人,就是活在当下的人。


    以上讲的就是往生的四个条件。具备了这四个条件,到时候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若是不具备这四个条件,到时候很难往生。我前一段时间讲过《极乐愿文》,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往生的四因。我们应该经常念诵《极乐愿文》,根据《极乐愿文》的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发愿。


    今天就讲到这里。功德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TOP

忍辱可以分三种:他人邪行之安忍,求法苦行之安忍,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


    第一,他人邪行之安忍。作为修行人,有什么利益都要让给众生,有什么艰难困苦都要忍受。你和他无冤无仇,他却没有任何理由地责骂你、殴打你、羞辱你、诋毁你、欺骗你、伤害你、折磨你的时候,你不但不报复,甚至连心都不动,这叫他人邪行之安忍。


    从世间的角度来看,这个要求是有点过分,但是我们换个角度去看就不一样了。学佛修行就是转一个念,好与不好只是一个概念,主要是你怎么看待它,怎么利用它。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这些逆境、磨难是求之不得的。我们不是要成就吗?若是没有这些逆境、磨难,无始劫以来积下的债怎么还?所造的业怎么消?修行就是了缘、了债、了生死,债要还,业要消。


    第二,求法苦行之安忍。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磨难。没有魔不成佛,面对障碍、违缘,就是一个字:忍。要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精进修持佛法。有再大的困难也能忍,也不影响修行,不影响成就,纵然失去生命也绝不舍弃佛法,这叫求法苦行之安忍。苦修不是必须要在山洞里,不是必须要没有吃、没有穿。在修行的过程中,你敢面对这些违缘障碍,能克服一切坎坷磨难,这就是苦修。


    但是有的人不是这样的,不愿意面对困难,喜欢找借口逃避。在道场共修,别人说了几句不好听的话,就起烦恼了,不愿意修了。这个时候你更应该精进!解脱、成佛是自己的事,为什么要找那么多理由呢?你是来学佛修行的,还是看别人脸色的?人都很难放下面子。这个面子就是魔,面子放不下,实际上就是“我”放不下。“我”如果放不下,就解脱不了。


    面子是暂时的事,修行是永恒的事。要面子还是要修行?应该把修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了面子,不能舍弃佛法;为了生命,不能舍弃佛法;为了暂时利益,更不能舍弃佛法。你舍弃了佛法就等于舍弃了解脱,舍弃了佛法就等于舍弃了永恒的快乐。


    “为了修行,我们什么都可以舍弃!”有没有这样的决心?若是真有了,你才有资格学佛。如果没有这个决心,还装模作样地修行,有一天也会灰心退步的。


    第三,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现在有的人,一说要背咒语、学法器,都开始害怕了。一看仪轨这么复杂,就不敢修了。“法门无量誓愿学”,都是要学的,应该像饥饿的牦牛吃草一般地精进。有信心:我会、我能!心不动摇:再难、再深、再高,也难不倒我!我能学会、我能修成、我能胜利!法义再深、境界再高,仪轨再复杂,我也要学、要修!无我、空性、大光明,对这些没有畏惧,没有恐怖。这种勇敢的心叫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


    佛法就像镜子,一定要照好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合格的法器。有这三种安忍,有这样坚韧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决心,才能成就。有一点违缘就开始怀疑了,有一点困难就想逃避了,这样修行不可能有任何成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