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空法师:戒律清净不如心地清净

净空法师:戒律清净不如心地清净

戒律持得很好,好像每一条都做到,都没有犯,心不清净,有没有用?没用。戒律清净,我见过几个持戒很严,可是贡高我慢,瞧不起别人。认为什么?他戒律很清净,你看别人都没有持戒,都不如他,起贡高我慢的心,错了,形式上的戒律。在事相上讲,因戒得定,持戒的目的是什么?持戒的目的是得定。你贡高我慢你得不到定,你心不清净。修定是为什么?修定是开智慧,定生慧。智慧没有开,那个定就白修;戒持了得不到定,这个戒没有效果。所以一定要知道,我修这门东西目的何在?持戒是得清净心,清净心就是定。清净心在我们这个经题上,是为了得平等心,平等比清净更难,平等心得到就能开智慧,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所以我们看这个经上,三个修行的标准,清净心是阿罗汉、辟支佛,平等心是菩萨,觉是诸佛如来。总的原则、总的纲领就是放下,不放下不行。修行无论修哪个法门,修得再好,稍稍有一点傲慢就完了,为什么?他修行所得的是烦恼,不是三昧,三昧是清净心,他不是三昧,他不是智慧,他生烦恼。自以为很高,高人一等,别人都不如我,傲慢心生起来,这个错了。这种修行方法,那就是今天所讲的,他搞的是佛学,他不是学佛。学得不错,也能讲得天花乱坠,甚至於著作等身,烦恼习气一点都没改,这是佛学。学佛的人跟这个不一样,学佛的人是要转烦恼为菩提,你怎么转不过来?放下就转过来。

故一一微尘,各含法界」,这是讲圆融无碍。法界是大宇宙,微尘是小宇宙,是宇宙里头最小的,我们讲一个单位,这一粒微尘里面有整个宇宙的现象在里头,不单是讲信息,现象在里头。这个东西现在科学进步,在我们学习佛法帮了很多忙。这个大的能缩小在那一点吗?现在我们看到了,你看现在用的数码晶片,这个晶片大概像小指甲这么大,可能还没有,只有小指甲的四分之一的样子,现在我们看到很多晶片,你看这里面储存了多少信息。我们用数码的照相机,在外面照了多少,那个晶片就一点点大,没有这指甲这么大。如果我们把储存的照片,把它放大打在银幕上,不就跟外面境界一样吗?所以一微尘里头有世界,咱们科学要跟佛法比,差远了。佛法一微尘那么一点点,里面有整个宇宙,这我们科技还没做到。有人送我一套《四库全书》光碟,一部《四库全书》可不得了,这么厚像《大藏经》那个本子,一千五百本。浓缩成多少光碟?十几片光碟,十几片光碟一手就拿走了。这一部《四库全书》,要放在我们摄影棚里面放不下,居然十几张光碟就全部容纳,包在里面,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佛法告诉我们,一微尘里头有虚空法界,比我们今天科学技术高明太多,科学技术发明比不上自性本来具足的这些现象。所以印度不搞科学技术,为什么?他们认为禅定超过科学技术,禅定的受用超过现在科学不晓得多少倍!而且科学还有副作用,还有错误发生,禅定决定没有这种现象,没有副作用。从禅定里面开悟,开悟之后不仅仅是无所不知,后头还有一句话,无所不能,能够突破空间维次,距离没有了。同学当中有许多是从远道而来的,你们需要交通工具,飞机、轮船、火车,需要这些交通工具,还得沿途奔波相当辛苦,才能到此地。如果你有神足通,空间没有了,你念头才一想,你已经在这里现身了,那个速度多快!这个身相在那个地方灭了,这里现前,几乎同时就到。那个地方身体不见,这个地方已经出现了,没有距离就在当下,没有先后就在此时。你问什么道理?法性融通就这个道理,它是圆融,它是通达无碍的。

  「经云」,《华严经》上佛说的,「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每一粒微尘里面,你都见到圆满的法界,所以真的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微尘就是遍法界虚空界,粒粒微尘都是遍法界虚空界。

1 念佛最要紧的,是把妄心念掉,把真心念出来。哪些是妄心?贪心、嗔恨心、嫉妒心、愚痴心、我慢心、得失心,天天用这些心,苦死了,这造业!真心是清净心、是平等心,这个心多自在!

2 今天政府提倡,要提高生活品质,从哪里提起?念佛才是唯一真正提高了生活的品质,使你真正得到幸福美满的人生。

3 念佛并没有与我们生活脱节,念佛就是我们实际的生活,可是诸位要记住,如果你用妄心,无论你怎么念,这种好处利益你得不到。

4 你念佛,如果你有贪婪、嗔恚、嫉妒、愚痴、傲慢,你来生还是要堕三恶道,只是阿赖耶识里种几个念佛的种子而已,你还是要受业力果报。

5 从前李炳南老居士常说,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两、三个,什么原因?能够依教奉行的人才能往生,不能依教奉行的人不能往生。

6 心中还有贪嗔痴慢,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只是念佛,没有依教奉行,那有什么用处?这道理我们要搞清楚。

7 真心是清净心、平等心,如果你在境界里有分别,这个心不清净;如果你在境界里面不平等,这个心不清净。

8 清净心的相一定是平等的,一定是无分别,你能够懂得这个原理,在日常生活当中,从早到晚、一年到头,在境界里就练这个。


1 现在这个社会,大家只看到“利”,人生价值观完全是用金钱来衡量。

2 一生为追求财富而奔忙、而操心,死了之后,这些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一生为谁辛苦为谁忙?

3 人应该从哪里去着想?生我能带来,死我能带去的,这个东西我要把它看重。你要为这个来忙,那你就对了。

4 你忙碌一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叫白忙了,你这一生过得太冤枉了!

现在我们晓得,最要紧的没有别的,救地球重要,往生比救地球还重要。应该是什么?把往生摆在第一,救地球摆在第二,对了。救度一切苦难众生,我们自己救不了自己,还能救人吗?自己怎么救自己?只要心里有阿弥陀佛,口里有阿弥陀佛,口不重要,心最重要,真有阿弥陀佛就救了,你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放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然后我们才真正能做到随缘妙用。随缘妙用是什么?随缘不变,能随一切众生缘。不变的是什么?阿弥陀佛,如如不动,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其他东西装不进去,这叫随缘妙用。威仪有则,那就是我们今天学六和敬,威仪有则做给别人看的,希望大家回头是岸。从哪里回头?从迷惑颠倒回头,从错误回头,转恶为善,转迷为悟,我们做给他看。做的方法没有别的,只要把《弟子规》做出来,《感应篇》做出来,就是好榜样。就能够救这个社会、救这些苦难众生,就能够拯救地球。六和敬里面,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那是要做出样子出来的,这三条就是四德里所讲的威仪有则。我们身体怎么做?随时随地养成这个习惯,真正的、真诚的热爱一切众生,关怀一切众生,照顾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我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是在帮助一切众生,没有为自己。

我们今天发这个愿,真诚的愿、恳切的愿,非去不可!我告诉你,你今天修这殊胜的因是圆满的因,过去生中修得少,你这一念就补足了。所以法无定法,可增可减,如果对这个世间一念贪著,还不想去的话,你这个因马上又少了,又减少了,念头恳切的话立刻就增加,加减乘除,不是定法。不要怀疑,大概我过去修的殊胜因少,没有人那么多,你要是常常想这个,愈想愈少,为什么?念头,一切法从心想生。听明白这个道理,不要有负面的思想,有负面的思想你就堕落在负面,有正面的思想你就提升成正面。记住一切法从心想生,没有先后,没有多少,一念坚定圆满具足,要明白这个道理。谁搞清楚了、谁明白了,信愿成就他就具足。

我出家之后受戒,受戒好像是一个月零三天在戒坛。很多同学要发心持午,受戒很累,课程很多,要操心劳力。我在受戒的时候完全开缘吃三餐,为什么?需要体力来应付这个佛事,这三十三天的佛事,所以我不干。我看他们初发心根本没有基础,吃了不到两天就饿得不能动,要再吃东西,我说那又何必?我说我持了这么久,我遇到这个事情我不干,这是我的开缘。所以一切事情要看状况,状况许可,生活正常,我们过正常生活;生活不正常,那我们有变通的办法,不要固执,固执就错了。所以这世出世法都告诉我们,通权达变,在有变化的时候一定要懂得怎样来处理。你身体、精神不好,你在这一个月当中密集的课程,你怎么样学习?学佛,老师常常告诉我们,学佛是学智慧,不是学迷惑。佛法讲得很清楚,特别是大乘法,法无定法。我们读这个真的是了解,你看第二段讲的「法无定性」,心现识变,从缘而生,哪有定法?修行的目标这个不能不知道,目标是什么?我们这个经题上说得清清楚楚,「清净平等觉」,这是目标。

「六、如影像。谓一切法从心所现,而能含明了性,犹如明镜,各各互现诸法影像也」。这里举的例子很好,像镜子一样,举的比喻像镜子,为什么?从心所现。心有见闻觉知,这是自性本来有的,自性,所以见闻觉知没有生灭,这是真正的性德。迷了之后就不叫见闻觉知,叫受想行识,它变成阿赖耶。你看阿赖耶,前五识是眼耳鼻舌身,受,它有感受;想是第六识,第六识是想;行,行是第七识,行是执著。阿赖耶是识,识是什么?含藏种子就像仓库一样,无量劫来你所造的业习都在阿赖耶里头。阿赖耶是资料库,是仓库,无论你起心动念是善是恶,你言语造作,全部记录在那里头,那是档案。虽然年代久了,过去又过去世干的事情,现在也记不起来,为什么催眠能说出过去世?阿赖耶里头有种子,在催眠的时候让你起现行,它还在,就这么个道理。我们看到美国魏斯博士的报告,他出了四本书,曾经有一个人催眠回忆到八十几世之前,时间差不多四千多年,那个时候还住在山洞洞穴里头,问他那个时候生活状况,他都能说出来。这是什么?识的作用,就是你不会忘记,它都在那里,这些档案资料都可以能调出来,催眠能调出来。

  你就想一想,禅定的力量更殊胜,禅定能够突破时空的维次。在这个地方现在科学里面讲遥视,就是遥远,有禅定的功夫,在这个地方可以看到美国,可以看到欧洲,那边的人在干什么事情,看得清清楚楚,他们在讲些什么,听得清清楚楚,这天眼、天耳,这个时空突破。你要想到达那个地方不需要交通工具,念头才起人已经到达,这讲事事无碍。所以,为什么能见?为什么能听?为什么能明了?是自性里面见闻觉知它在起作用。六道凡夫迷,迷了的时候,见闻觉知变成受想行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