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修行和家庭社会的关系 宣圣法师

修行和家庭社会的关系 宣圣法师

今天咱们再闲聊一些修行关于家庭方面的内容、常识。因为有些人认为一修行起来,说不修行在家庭里搞的还挺和谐,一修行起来呢,不合谐了,家庭不和谐了;还有的说不修行的时候我在家里呀是老大,一修行感觉好象欠家里的什么似的,感到自己很渺小。不是说欠什么,是自己造成的。

  修行本来是个正当的事,它不是偷偷摸摸去偷鸡摸鸭去,藏着,掖着,只是怎么协调的问题。不修行的时候,假如这个家庭有时夫妻关系会出现危机呀,子女不孝顺等等的情况,修行起来应该更和谐。

  这个从咱们的角度就是说修行人要以身做则,做什么呢?以佛菩萨为榜样,从咱们自身呢,把自己当作菩萨。为什么这样说?不是咱们真正是菩萨了,而是以菩萨做榜样,我们按照菩萨那个标准去做去,这样才能家庭和谐。

  咱们自己呀从心性和心地上锻炼出来,以及达到心性的升华。以前斤斤计较的现在不计较了,过去人不说么,人有三个极特殊的因素,三个最小的方面,什么呢?小心眼儿,小脾气,小性格。有的说那是小孩那样。那不是,有的到了二三十岁还那样,有的四五十岁更严重,到了七十八岁他有的时候都争糖吃。你不信有的这个小孩的父亲无意中从兜里真掏出一块糖来,给他自己孩子,但这个小孩的奶奶从旁边瞅着,看到的时候,就说了,我养你这么大,掏出糖给你儿子吃,不给你娘吃。她都跟他争糖吃,正常一种心理嘛,老小孩嘛。

  这个就是说咱们在日常训练当中,扎扎实实去训练自己的心地。在一个家庭的范围当中,你别去索取,别在自己的家庭以及周围的环境索取,应该去付出,奉献。不要索取丈夫你就应该回来给我做饭,也不要索取那个妻子,你就是做家务的。谁规定的?你也不要把自己当成男人,也不要把自己当成女人,当成什么呢?真正拿菩萨标准衡量自己,说回到家,做饭是我的活,扫地是我的活,收拾家务是我的活,里里外外这都是我的活。别人干了,说我丈夫替我干了,我妻子替我干了,还在那扫地呢,感激他。正常这些工作跟他没关系,干了,感激他,因为他在帮助我,而不是索取和奢求,这样时间长了就把咱们真正慈悲心训练出来了。

  过去不说么,枷锁枷锁,就是家里这个环境容易把人困住。有很多人在单位里头挺好,回到家里就不行了。在单位里人都说这个人又和气又什么,真好,回到家里他是两眼一瞪,眉毛一挤,一句话不来他就跟你拍桌子。他只要出了家门他真和气呀,这就叫枷锁,他认为回到家他就在管理之中,就应该如何了,他一下就形成一种什么?我执,强大的我执。咱们修行人不应该产生这个,不应该在这上用功,破除我执嘛,把我执破了,心性里的那种贪破除了,嗔就没有了,愚痴也就解决了,就解脱了,二六时中都在修行当中,行走坐卧都在修行当中。

  不要学什么呢,我修行了,自己的丈夫、妻子不修行,他应该该好好伺候我,因为我是大修行嘛。那就错了,那是功高我慢,一点慈悲心没有了。慈悲众生,一定要更新观念,你不要拿你丈夫是个丈夫,不要把你妻子当成个妻子,当成什么呢?都是众生,只是这众生跟你更有缘份,你更好地去慈悲他。你把他当成丈夫的话,你就会依赖他;你把她当成妻子的话,你就会在那执着,她就应该干什么,就应该怎么怎么的。你渴了的时候,他没想着给你倒杯水,有的那个男同志不说么,这老娘们儿,她怎么就不行呢,我渴了他都不知道,就好象家属有他心通似的,有神通似的,她就应该知道,哪能那样呢?咱们应该训练到什么程度?舍己利他,你不把自己丈夫当成丈夫的时候,这种关系处理更和谐,你心地更坦然,真正夫妻关系,更好更恰度。你看有一些在单位工作的,单位问题处理的特别好,还挺和谐,为什么?因他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退一步,都会互相谦让一下。当你回到家的时候,你就不会谦让了,为什么呢?你把家里的老头当成丈夫了,你把家里的老太太当成你的妻子了,就不谦让了。认为那是你的,为你所拥有的,必须服从于你的意识,你所认为如何如何必须按你的去做,达不到你的意识形态的话,你就会生气了,发火了,满足不了你的心理状态。如果在外面呢,你不去满足心理状态去,不是不满足,而不是强制地要求满足,在似乎之中还会妥协,还会宽容对方,互相包容。所以说这样的话,你把自己的丈夫也好,妻子也好,自己心性和对他们的观念升华了,这个家庭关系就处理好了,你修行起来就更能得到家庭的支持。否则的话,不修的时候这个人挺好,念念佛念的,回家往那一坐,到吃饭就吃,做不好他都不干,什么家里事都不管,那就坏了,长久下来家庭就要出问题。这个就是说修行嘛,得道多助,多助的情况下容易得道 ,失道寡助嘛。

  修行要得到周围环境的支持,第一个,从每个人来说,在家修行家庭的环境。再一个从本身的行为,去修的话本身的行为作证,真正去修持了,也就会影响周围的人,感化周围的人,无形之中就会感化,使自己妻子、丈夫、子女呀看到自己的父母修行修的好,看到自己的妻子、丈夫不修行的时候呢,有时候吵哇、闹哇,修行起来之后呢,不吵不闹了。不修行的时候呢,耍无赖、喝大酒、修行之后呢,基本不喝酒了,甚至不喝了,并且各个方面正规起来了,也好了,好起来了,规范起来了。但往往是什么呢?这面修着,那面呢,这面出个善,那面造个恶。所以这些方面,修行和家庭关系要处理好,处理好的根本点就在于自己,你别要求别人去,你别要求你的丈夫,你的妻子。你怎么去贡献,你把自己呀真正当成修行人,拿着菩萨的标杆去做,说我就是菩萨,我就是来照顾众生来慈悲众生的,不是索求众生来慈悲我。但往往有的人为了不下地狱,三天五天坚持下来了,训练几天训练不下去了,遇到事脾气就出来了,哪有大菩萨发脾气的?咱们在坐的都是修行人,都是大菩萨,听过大菩萨骂人吗?菩萨也不骂人呢,咱们就不应该骂人呗。菩萨不去嗔恨人,只去慈悲人,咱们就应该学着去慈悲众生。你自己的妻子,丈夫不是众生吗?自己的子女父母不是众生吗?也是众生啊,那也要去慈悲他们,他们跟你更有缘份,你就应该更好地慈悲他们,慢慢把他们度化了,这多好。

  这些都是一般常识,咱们在坐的老菩萨在这方面没问题,有个别刚刚修行不太懂的听一听,自己训练训练。过去毛泽东说过这么一句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什么不容易呢?难在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个难,说能不能持之以恒。这些方面,修行与家庭协调好,对自己本身的修行进展也相当有利,相当好,对家庭也好。

TOP

学佛的人做任何事,也不能违背佛法要求的处世为人原则,即佛门道德原则。大乘佛教追求的善德的最高原则,是一切为利乐众生着想,为众生的利益无私奉献。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不能违背利众的原则,要有为社会和一切众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兢兢业业,做好所从事的职业,处处以美德饰身,事事以智慧抉择,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这些都是佛法所提倡的做事原则。

  一、铁道部长与铁路工人

  铁道部某部长去一铁路局视察工作,这位部长主动和一位铁路工人握手寒暄,看上去宛如离别多年的故友重逢。一位工友目睹此景十分惊讶,事后问这位铁路工人: “你怎么和部长关系如此密切?”这位工人回答说:“25年前,我们是工友,他和我们一样是铁路工人。”工友继续问道:“那为什么今天他已经当了部长,而你还是铁路工人呢?”这位铁路工人这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25年前我们都在修铁路,我想的是如何拿点钱养家糊口,而他想的是中国的铁路事业。”

  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

  所谓机会和机遇是生活对努力者的报酬。

  二、不轻待任何一个人

  友善对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微笑、招呼、问候,包括公司扫地的清洁工阿姨。善待每一个人,会让你在工作环境中得到大部分人的善待。

  三、不要在背后讨论别人

  如果有同事和你议论某某人如何如何,即使你是一样的想法,也不要去随声附和。最聪明的方法是,微笑著扯开话题。

  四、不要承诺没把握的事

  有一句非常睿智的话送给你:“诚信就是实现你的许诺,智慧则是不随便许诺。”对于你没有把握做到的事情,不要轻易应允,过早的透露无异给自己下套。给予的比允诺的多,才是获得认同的最好方式。

  五、不要和同事、上司走得太近

  任何一家公司最忌讳的就是拉帮结派、搞小集团,而且靠依附同事或者上司来提高自己的地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要知道,当他们某一天失利时,就同时代表著你在这家公司的职业生命结束。所以,用实力来奠定地位,才是正确的做法。

  六、不要斤斤计较

  勤奋努力应该是你努力去做的,喝完水顺便帮同事带杯水;开完会,留下来擦一下白板;同事还在加班时,你千万别一声不吭地先走,至少问一声:“我可以帮你做点什么吗?”积极主动的工作,不要计较多做,这些都只是一些小事,但却会给他人留下极好的印象。

  七、要勇于承担责任

  虽然并不是你一个人的错误,但也不要推卸。即使你觉得有些委屈,也不妨承担下来,并真诚地表明你会改进。你的领导会欣赏你是个勇于负责的人,而团队同事会因此认为你可信赖。

TOP

念佛成佛,怎样念佛才能念好这一句佛号,是念佛人需要参悟明白的,因为这是了生死之大事,是最严肃的课题。古德告诉我们,要一心念佛,愿(求)生念佛、信愿念佛、发菩提心念佛,那么一心、愿(求)生、信愿、发菩提心的真实义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搞明白,若不明白,就很难能念好这一句阿弥陀佛,因为已失去其本来真正微妙实义,就真的对不起佛菩萨,对不起自己了。佛四十八大愿中“十方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称我名号,乃至十念,若不生者,誓不成佛”之愿,欲生我国,就是让众生生愿求生西方之心;至心信乐,就是此求生西方心相续不间断,恒此心不变;称我名号,就是在如此的求生心中称佛名号;乃至十念,就是指在如此的相续不断,恒一不变的求生心中念佛,即使十念、一念也皆得往生,因为求生西方蒙佛接引心,“它”的本身就是念佛、就是佛念。故祖师云:“毫厘有差,天地旋隔”,就是说你是在求生的心中念佛,还是不求生念佛的自心一念之差,决定了往生与否。有百分之九十八左右的初机念佛人,心自不能会解圣意,并又无缘得遇真正过来人或善知识的指导熏修,往往念佛数十年间至临终而没能往生,这就是在末法时期当生而不知在恒一的求生心中念佛的原因。奉劝梦中昏迷的念佛人,觉醒吧!莫错用心,枉费气力。

佛指引你,让你愿生西方念佛,而你却自不愿(求)生,以此不愿(求)生之心,与佛大悲愿力不相应。因此,就出现了所谓的念佛者多往生者少的似乎怪异的现象。何其因?只因念佛不生心!生何心?要生“求生西方蒙佛接引心”,要在求生西方蒙佛接引的心中称念阿弥陀佛,此心念十二时中相续不间断,其它随缘平等慈悲,心不住于贪嗔一切处,而只安住于求生西方蒙佛接引的心中佛念一如。如是求生念佛,是真正求生念佛人下手用功的着力处,如是念佛行持,即说此人真念佛、真解脱。如是念佛行持,就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如是念佛行持,就是忏悔业障,消除旧业;如是念佛行持,就是请转法 lun,请佛住世,广修供养;如是念佛行持,就是信愿行;如是念佛行持,就是心心布施、心心发愿普皆回向。如是念佛行持,就是消过去、现在、未来亿亿劫生死罪。如是念佛行持,心无住着于贪嗔一切处而恒一求生的心中念佛,就是戒、就是定;恒一求生的心中念佛,而随缘一切境相,悉能分别,但不起憎爱心虽修诸善,而心不执着,就是慧。如是行持念佛求生、求生念佛,是往生西方之根本,即具多善根;如是念佛,一句洪名万德具备,即具多福德;于五浊恶世中能念佛求生,即具因缘殊胜。咸备具多善根、福德、因缘。即说如是念佛行持,万修万人去,无一漏掉啊!

如是念佛行持,即名念佛求生、求生念佛,简称愿(求)生念佛;亦名愿(求)生彼国执持名号,简称持名念佛;亦名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求生西方蒙佛接引心,简称菩提专念;亦名净念相继,心不住贪嗔一切处谓之净,恒一求生的心中称念佛陀谓之念,此心念恒一不变相续不断谓之相继;亦名忆佛念佛,求生西方蒙佛接引心谓之忆佛,在此心中称念佛陀谓之念佛。亦名发愿念佛;亦名一心不乱念佛;亦名真心念佛;亦名生心念佛;亦名信愿念佛;亦名念念缘佛;亦名愿力大于业力念;亦名口诵心行道心念;亦名忏悔消业念佛;亦名福慧念佛。名虽各异,然其真正微妙实义则同。如是念佛行持,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方与大悲愿力相应,亦名与佛相应,相应合和,感佛接引。相应合和至极,心空佛现。这也即是将心生心,生心心自无心,心自无心也无无心,无无心者,心却成有。是则暗合道妙,默合契机,感应道交,随愿自在往生。

如是念佛行持1至3年时间,一般均可达至往生层次,届时佛菩萨垂慈印证与你自知,若临命终预知时至即得蒙佛陀大悲愿力垂慈接引往生西方。我佛慈悲。

不管干什么事求生心都不断  

宣圣法师

在净土法门里达到什么程度称为禅定?我简单地说,就是你应该好好去念佛,然后每一句佛号里都含有求生心——求生西方蒙佛接引这颗心,在生求生心的心中去念佛,念佛——生心——再念佛,达到什么程度呢?也就是当你接人待物都是求生心,行住坐卧、吃饭、喝水,举手投足,不管干什么,你求生心都不断,你就进入禅定啦!这时候你不用哪尊佛、菩萨来印证,你就可以百分之一百万的必定往生!

吃饱了不饿这个道理谁都应该懂。你心里时时是求生心,就象呼吸似的。如果说你一会求生,待一会儿就没有了,那不行。你不管干什么,求生心都不断,那才叫念佛成片了,有很多人不知道古德呀,过去的原先的佛菩萨,告诉末法众生要念佛如何如何,很多人不明白念佛念到什么程度?你真正求生心成片,这求生心不断,你不管干什么他都是有。就犹如一个做母亲的家里有个吃奶的孩子一样,她坐这听法呢、心在家里。耳朵在这听法,你不来吧没听法可惜了。坐着听吧,心在那吃奶小孩身上。(象这样)你不管干什么,心都是求生心,求生心始终不灭。那时候就真正进入了禅定——微妙禅嘛,必定往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