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空法师法语精华录:修福

净空法师法语精华录:修福

佛教我们修福积德,才能真正改造命运,没有福德纵然得到了,也很快失掉。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这三种果报,你修因就得果。财施得财,法施得聪明智慧,无畏施得健康长寿。

心地清净是最大的福报,这是福报的根基,心地不清净,做善事,有福,是“有漏的福报”,有漏的福报还是业障。

定才是真正的福。

放下是大福报。没有妄念的人有福报。心里一个妄念没有,一天到晚忆佛,念佛,过几年他去作佛,这叫大福报。

“吃亏是福”。我学佛这五十年中喜欢吃亏,后面果然是福报。

对一切众生不尊重,就是对佛不尊重;对一切众生吝啬,就是对佛不供养。尊重、供养是大福。

善是福,恶是祸。不贪有大福。

寿命是第一福德。

信心是福德的基础、福德的根源。

弘法利生是第一大福德。

真正发愿,一心一意要想见阿弥陀佛,要想生极乐世界,二六时中老实念佛,这是福德。

临终清楚,不生病,有同参道友送,帮助念,是真实的大福报。

学佛人一定有福报,天天、念念在修福,福报增长。念念、天天修慧,智慧一定增长。

人都需要福报,没福报什么事都做不成功,有福报的人做起事来很顺利,没有福报的人去做就处处都是障碍。

人在临终时正念现前,心不颠倒,这不是自己的力量,完全靠阿弥陀佛慈悲拔济,他就往生了。这事绝对不能侥幸得到,他是修福得到。

有些人平常念佛念得很勤快,临终不念了,临终贪恋世间,业障现前,病苦是业障,这要在平常预防,用什么方法预防?修福。一定要修厚福,深厚的大福,临终没有病苦。临终遇到佛缘能往生,至少具足三个条件:第一、神智清楚,这是大福。第二、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求生净土。第三、他一听就没有怀疑,立刻接受马上照办。他这一句佛号信愿行圆满具足,他才能往生。

念佛就是修福,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心地清净,贪嗔痴慢不起,把自性里的大慈悲心、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念出来,这是修福。

念佛修的福慧,是世出世间第一等的福慧,你信愿持名深,福慧就圆满。念佛中有怀疑有夹杂,修的福慧就少。大家不要怕没有福,念佛就有福了。

念佛是大福德,是最上无比的大福德,它是直接把阿弥陀佛无量劫中修行的善因善果,统统做为我们的修因,所以念佛的果报能超越六道轮回。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佛。

我们讲的修福积功累德,信愿持名是第一,这是无量的福,无比的福,一生当中圆净四土圆受诸乐。

念佛人真正有福,念佛人不但天地鬼神恭敬你,十方诸佛赞叹,一切菩萨都敬重,诸佛菩萨看到念佛人,肃然起敬,念佛人龙天鬼神拥护。我们为什么不修呢?

念佛时观想,除自己,每个人都是佛,每人都是诸佛如来的化身,你的功德就不可思议。

想佛像就得很大的福报。相是果报、福报。有果必有因,佛在因地修大行。我们也希望得这个殊胜的果报,就不能不修因。面对佛像,恶念全没了,都消除了,善念自然而生,这个就是得福,所以常常观佛像,就得无量福。

修第一等的功德、福德,无过于劝人念佛。这是无比稀有的大福德。

佛教我们福慧双修。福摆在第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很圆满的福德修成的。佛教我们,单想佛的相好,慢慢自己的面貌就变成佛一样。这个方法好,简单、快速、有效。当然更重要的是想佛的存心、大愿大行。我们的心像佛心,愿像佛愿,行像佛行,天天想佛的面貌,两三年你就变样子了。面貌愈来愈美满、愈漂亮、愈年轻。这是接引、度化众生最好的方法。

修福不修慧,福是有漏的,福是享得尽的。

拜佛、供佛是修福,听佛讲经说法是修慧,福慧双修。

福中有慧,慧中有福,叫中道。真正的福慧,决定是真诚心,有一丝毫欺骗众生心,福慧都没有了。今后用真诚心对待一切众生,立刻就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佛菩萨护念你这个真心、真诚。

要修大福德,要从三业清净、心地光明上下功夫。才成就圆满称性的福德。三业是身口意,身要做杀盗淫,身就不清净了,口要有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口业就不清净了,心里有贪嗔痴,意就不清净了。清净必须把十恶业统统断掉,修十善业,虽修十善业不著修善之相,三轮体空,就变成净业了。心地真正做到正大光明,要做到无我,把我放下了。

每天供养诸佛是修福,依教修行供养第一。

佛所讲的我们完全做到,就是供养。不仅是供养诸佛如来,是供养我们的自性、供养一切众生,自性得到好的养分,智慧就开了,自性里所含藏无尽的福德,自然现前。

你要认识福田,才能真正种到福。“福田”像种稻一样,土地肥沃、阳光雨水充足,种子下去,长得好,种在砂石里,种子长不出芽来。福田:一、“悲田”。慈悲怜悯一切贫穷苦难的众生。二、“恩田”,报恩、报答父母、师长恩,是种福田。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一切善知识、国家、一切众生都是恩田。三、“德田”,佛法僧三宝,不但有恩,还是有功德之田。三宝有大智、大德、大能,种福要到这些地方去种。如果我们力量达不到,要有心。

父母者世间福田之极也,佛者出世福田之极也。

种福田最大的是弘扬佛法。流通经典是世间第一等的福报。

帮助诸佛如来接引众生,把佛法、净宗介绍给大众,是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功德。讲经是以正法布施众生,修第一等的大福报,尤其弘扬净土五经一论,功德利益更殊胜,改造命运也快速。

《无量寿经》真正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功德利益不可思议,只有尽心尽力弘扬流通,将来定有无穷无尽的大福报。

真正的修福是教化众生,请法师、大德居士讲经,只要请到真正的善知识,说的是真正的正法,能令一切众生得真正利益。

培养一位法师,功德才真大。功德无量无边,这是真正的续佛慧命。

请出家人吃饭,用平等心来修供养、供斋,是佛门里修殊胜福报的一种方法。用食物出自于真诚的供养一位生病的出家人,果报是容貌端正,健康长寿。量大福大!心量小的人没有福报,纵然有福,那个福报也很有限。一定要把心量拓开,要能包容一切,学“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学佛,起心动念最低限度要想到整个世界众生的利益,决定不想自己。如何能让道德之人、善师,发挥他们的德能,帮助整个世界。要有这样的心量、这样的存心,那就无量功德。

一丝一毫的善行,如果心量大,他的善行就变大了;心量小,做再多的善事,果报还是小,他不会超过心量。

福报随自己心量大小,而现出大小。你心量大,修一文钱的功德都是遍虚空法界。日常生活中,做很小很小的一点好事,布施贫人一块钱,你想到的是遍法界虚空界,你这一块钱的功德就遍法界虚空界。

无论做什么样的好事,搀杂自己利益在里头,立刻就变质,一百分的功德就变成一、二分。如果一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不搀杂,这功德是纯善,纯善的力量太大了。

无缘无故受人毁谤,往往后头有大福报。怨恨,福报就没有了。肯受冤枉,肯接受误会,后福无穷。有一丝毫愤恨之心,就把福德、功德破坏殆尽。

心地厚道、行为厚道,能损己帮人的人,定有后福。对人刻薄,贪图自己享受,这人将来必有zai 难。

修一切善就是修福,你福德天天增长,纵然有冤亲债主,看到你福报一天一天大了,他也不敢来干扰你,想报复也不敢下手,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正保证我们这一生幸福不遭到横难。

“仁者无敌”,心地仁慈的人,一生中没一个冤家对头,这才是万善随身。静时一念不起,心是清净的,这人必后福无穷。

善生福,心地善良、行为善良,就有福报。你要求福慧,就在日常生活中,好好修清净心、慈悲心,慈悲心是善心。为众生、为正法久住,不为自己,就有感应了。

人造善,必定得福报;人造恶,一定得灾祸。祸福自己造,自己受,别人没能力把你的福加一点或减一点。

你要是行好事、有善心,你福报会增长;你要是恶心,方法错误,你的福报会折损、打折扣。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一个恶念都不生,来生就有大福报。这一生晚年福报亦会现前,你修积的太多、太厚,不等来生受福,这一生就现前。福决定是从善心、善行修积来的,要深信不疑。业障忏除后,积功累德。断恶修善,善不修不能成就真实福慧。

佛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们就多做善业,多做好事,善业你会带走,帮助你超生,帮助你生天,愈升愈高;你要造恶,就往下坠,愈坠愈下。有钱不要存,赶快拿来修福,有福才是真的,什么样的zai 难,你的福报都丢不掉,你终归是有福。财产靠不住,福报靠得住。

修财布施,希望得大富,就变成福德。三轮体空,什么希求都没有,就变成功德。布施要紧的是心地清净,不著布施的相。不要常念“我对哪人有恩,我对他有多好”,有这个念头就变成福报,就不能得定。清净心里那个福,尽虚空、遍法界是你受福之处。心量大,没有障碍,福就大。

修福,不在乎施钱多少,不在乎做的多,心真切,尽心尽力就是念念圆满。舍财不但消灾,舍财还积福。

起不好的念头,想占人便宜,是增加罪业,决定得不到福报。

求大富,勉强去求,灾祸跟着就来了。

布施持戒是修福,忍辱能保福,能得福,能把福德变成功德。

贪嗔痴只有折福,不能增福。

偷盗是损福,是毁自己的福报。

浪费,大幅度的折福。

临终时清楚明白,十法界由你自己选,迷惑颠倒,就没能力选择,被业力牵着转,自己做不了主,那人叫没福报。生时享尽荣华富贵,福报享完了,临走时没福报了。所以一生中生活要节俭、朴实,累积福报,临终时享。

杀害众生,吃它的肉养自己,不但跟众生结冤仇,还损自己的福报。

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一不是为利益众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是修福。念念之中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祈福,其他宗教是讲祈祷。我们修福决定不是为自己,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自自然然包括自己在里面。常常想着众生苦,我们要代众生受苦。

修善业福德,就是舍己为人,牺牲自己,奉献别人。

帮助人是真正的福报。多做好事,多积德,你这福报就无量无边。

世出世间第一等、最大的福报是帮助众生觉悟。因为你给他钱,吃的、穿的,救人一时,没法永久帮他。永久帮助他,是帮助他开智慧,恢复能力。他有智慧、有能力,就能谋生,他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一生中没一个恶念、恶行对待众生,我们发佛菩萨同样的心愿,我生在这个世间是为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而来的。你马上就转凡成圣,转烦恼为菩提,凡夫跟佛就是一念之差,你这一念转过来,就是乘愿再来,现前这个身是乘愿再来身。

为一切众生服务,把“我”忘掉了,福报更大。“我”没有忘掉,决定在六
道轮回。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常常记住,你这一生真正是积功累德。

福是平常要修积,积德累功,积德就是存好心,念念利益众生,利益社会;累功,就是行好事,说好话。全心全力帮助人,什么都不求,只求临命终时清楚明白,不颠倒、不迷惑,这是大福报。

做苦工是修福,消业障,修福报,走时自在。

改过是修福的基础。修福先要改过,就是先要消灾。先不求福,先消灾,修的福才能真正得到受用,诸佛菩萨、天地鬼神赐福,我们才能接受。积习不消除,去修福,福来了往往造更大的罪业。

你烦恼习气真的改过来,对世出世间一切法一丝毫贪心、悭吝心都没有,你自性里的福报就现前,只要有一丝毫悭贪,自性的福报就不能现前。

要学谦虚,决定不可贡高我慢,功德才保得住,福报才能保全。“一切恭敬”,才能把你的福保住。善根福德,谦德能保持。

平常不可盛气凌人、欺负人、高姿势压人。到临终运衰时,冤亲债主就找上头来了。

一切争在别人前面,让人赞叹、称扬,你那一点功德马上就报掉了,真正修福的人不愿意人知道,“积阴德”,不让人知道,叫“阴德”。阴德报得大、报得厚。

性情急躁;心量狭小不能容人;“使性子”,高兴怎么做就怎么做;言论不谨慎,随便说话,不负责任;太过分清洁,一点脏东西都不能忍受;喜欢发怒,常发脾气;爱惜自己的名节;不愿帮助人;喜欢批评人,论是非;不知道保养身体,皆薄福之相。真正有福的人莫不浑厚老成,心胸广阔而能容人,言语动作缓慢、稳重。

有福独享就造业,给大家享,真正叫修福。

福报不要享尽,分给大家享,后福就无穷。

生活要节俭,不浪费,要惜福,纵有大福报,也只享受一点点,其他统统分给大众共享,你的福报愈来愈大,永远享不完。我的福报给人享,人家有福报我不要拿他的,我只有付出、奉献,没有求取,心才清净、才相应。真这样做,福报愈来愈大。

修福时存心贪图福报,就不清净,结果只能得人天福报。修福报要回向作为生西方世界的资粮,不要求人天福报。

不求福报,不是没有福报,而是福报更殊胜。福报虽现前,决定不放在心上,不生欢喜心,这就是不受福报,福报再大也不享受,把这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到成佛之后,果报就殊胜,不可思议。

为众生服务面愈广,福就愈大,但我们不是为希求福报而服务,我们是希求佛果,希求无上菩提,决定不是求福。

福报与轮回是两桩事,了生死、脱轮回的大事,福报不能救,修再大的福报,你到人天里去享受、享福,不能了生死、脱轮回。了生死脱轮回,功德能救。修福德不著相就是功德。“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就是功德。事上没差别,用心不一样,结果就不同。

功德是不分别、不执著、不落印象,在随喜当中成就功德。

TOP

1 谁能救这个世界?唯有圣贤的教诲。圣贤教诲何以能救世界 ?圣贤没有私心,圣贤没有私我,无私无我,他才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不受圣贤教育怎么行?我们自己接受自己得度,这个话一点都不假。

2 你天下乱,我不乱;你们斗争,我不斗争;换句话说,你们有妄想分别执着,我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你们在世间攀缘,我在世间随缘;随缘就自在,攀缘那就辛苦了。

3 什么样的人最幸福、最快乐?舍己为人的人,永远是最安稳快乐的。为什么?他的心行如理。理明白了,心就安;心安理得,心安了之后,理就愈来愈明白。

4 这个理就是诸佛菩萨所讲的大道,在三学里面理是般若智慧,心安是定,因定开慧,定帮助你开慧,慧帮助你入更深的禅定,定慧相辅相成,互为体用,一直到无上道。

问:「《金刚经》强调『离相、无住、无所得』,《楞严经》所谓的『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与念佛求生西方间理论上如何厘清?」

净空法师答:经上给我们讲的,全都是事实真相。事实的真相,不但是十法界相有体空,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不例外,也是相有体空。但是一真法界跟十法界有一个绝大不同的地方,我们要明了,那就是《华严》所说的,所有一切现象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这个现象在那里变化,你看今天天气这么冷,一有太阳又那么热,这不就是变化!变化从哪里来的?「唯识所变」。十法界里头都是唯识所变,但是在一真法界里头只有唯心所现,没有唯识所变,为什么?一真法界里面的佛跟这些菩萨们都是法身大士,他们都已经转八识成四智,所以他不是识变的。因此,我们在经上看到的极乐世界,寿命是永恒的,面貌等都没有变化,真的是长生不老。人长生不老,树木、花草也都长生不老,他没有变化。为什么没有?他没有识。没有识是什么?他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他不变。我们今天会变,就是因为一切众生有分别、有执着,有分别、有执着就会变;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就不变,现的那个相是永恒的,道理在此地。

《金刚经》叫我们离相是离一切妄相,离相是叫你不要把这个相放在心上,不是叫你离开外面的相,外面的相是离不开的。为什么外面的相离不开?外面相是唯心所变,你要把相离开了,那性也就离开了,哪有这种道理!所以经上教给我们离相,是离我们心里面那个妄相。你看我们心一想,心想就有相;心要是执着,就有分别。

前几天我还在台中,给同修们说中国的文字,中国文字很有趣味、很有智慧。中国人讲「思想」,「思」是心上有了界限,划了格子,你心起分别就是思。「想」是什么?你心里头有相。佛叫我们不要执着,就是把心上那个格子拿掉;叫你离相,就是把心上那个相拿掉。你看那个「思」跟「想」,你要是把「田」拿掉,把「相」拿掉,剩下来就叫真心。

《般若经》里面教给我们离相、无住,是这个意思,你的真心就现前。换句话说,我们说得更简单通俗一点,大家好懂,离妄想、离分别、离执着,真心就现前。真心就是清净心,就是平等心,所以清净、平等、觉现前。清净、平等、觉就是真心,就是真心里面所含藏的无量智慧,本具德能。

所以,大家不可以误会,叫你离相,你就离开都市到深山里,找个地方挖个洞,在里头修行,那个洞还是相,你怎么能离得开?没有法子离开。所以离相是离心上的妄相,要懂得这个意思。然后你才晓得,《华严》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真的是没有罣碍、没有障碍。障碍都是妄想、分别、执着产生的,离开妄想、分别、执着,就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以是告诉你离相、无住,无住就是不执着,住就是执着的意思。

「无所得」是事实真相,《大般若经》佛跟我们讲「不可得」,这一句话重复讲了几百遍,一切法都不可得,这是真的。你要以为有所得,那是妄想,那不是事实,是你的妄想、分别、执着;真的是确确实实不可得。《金刚经》上讲得很透彻,《金刚经》上讲的「三心不可得」,大家都记得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三心是能得,能得的不可得。你所得的是一切法,佛说「诸法缘生」,缘生之法「当体皆空,了不可得」。这就是告诉你,能得跟所得都不可得。

佛菩萨了解,所以佛菩萨得大自在,心里头没有一丝毫忧虑,没有一丝毫牵挂,为什么?不可得!他与空性相应,你说那个生活多自在!凡夫为什么这么苦?患得患失,以为有所得,才得到又怕失掉,苦不堪言。哪里晓得你那个「得」跟那个「失」都是一场空,都不是事实,是你一个错误的念头而已。我们现在讲抽象的概念,哪里是事实,这是讲的真话。所以「无所得」是真的,你要入「无所得」的境界,你就过佛菩萨的生活。

所以,成佛就是《楞严经》上讲的「圆满菩提」,圆满菩提是讲证得究竟的佛果,有没有得?没有。为什么没有得?一切是自心本具。如果说有所得,是自性之外有东西你得到,不是的!圆满菩提了,无量智慧现前,无量智慧是不是得来的?不是的,是自性里头本有的无量智慧。以前是因为有烦恼、有所知障障碍住了,不能现前;现在障碍没有了,统统现前,统统现前不是得的,它本来就是这样的。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才艺都是自性里头本具的,所以只要把烦恼、所知障除掉,这个东西就现前。

除二障的方法非常多,所以说无量法门,方法很多!你自己要会用,我们今天用念阿弥陀佛,这是方法之一。如何用念佛的方法把烦恼念掉,把所知障念掉?你要不懂什么叫烦恼,什么叫所知障,我们再变通一句话给你说,你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把你的执着念掉,把你的分别念掉;分别就是所知障,执着就是烦恼障。你能够一句阿弥陀佛把分别、执着念掉,你就成功,智慧就现前。

所以,圆满菩提确确实实是归无所得,无所得才是大圆满,才是全体都得到,你得到的是尽虚空、遍法界。得到尽虚空、遍法界,为什么还说无所得?尽虚空、遍法界是你本有的,是你自性变现出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自己心性变现出来的,不是外面真有东西存在,所以得到尽虚空、遍法界,还是个无所得。诸位要懂得这个道理。

我们要晓得,在六道里头的众生,福报不是真实的,是在眼前过一下而已,像流水一样,从面前流过,它也是不住的。所以佛在经上常讲的,都是真话。「财」,财为五家所有,你不要认为是你自己的。聪明人,自己得了财富,这个财富在你面前,你暂时有权去支配它。如果你支配的妥当,你修了大福报;你支配的不妥当的时候,空过了。所以我在讲席当中也曾经讲过,我们这一生当中,有钱、有财富是福报,用钱是智慧。有高度的智慧,你那个钱用得非常恰当,修无量无边的福报。所以有钱不足以为贵,会用钱才可贵,会用得非常恰当。

最重要的还是善根、福德,善根是能信、能解,老实;福德是什么?福德是真干,解了以后他真干,这个人有福,无论环境怎样不善,他都能有成就。这在现前社会,可以说这人是大善根、大福德。没学佛,无论他造什么样的罪业,造多重的罪业,佛经上说五逆十恶都没关系,只要一回头,业障自然消了,福慧自然就现前。我们看天亲菩萨给我们示现的例子,不就是吗?天亲菩萨聪明绝顶,以后学了小乘法,毁谤大乘,他聪明,造了五百部论批判大乘。以后他哥哥救了他,无著菩萨开导他。他明白了,明白之后他忏悔,他要在佛像面前把舌头割掉,他说:我舌头太坏,过去批评大乘、毁谤大乘。他哥哥就跟他说:你回头就好了,何必割舌头?你还用这个舌头去赞叹大乘多好!他听了很有道理,把以前毁谤大乘这些著作全部烧掉,赞叹大乘,也造五百部论,叫千部论师,五百部赞小乘,五百部赞大乘,再也不毁谤了。修行证初地菩萨,虽然没有到补处,如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就等於补处。西方世界的环境是非常特殊,很不可思议,都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生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



居士问:居家风水及祖先坟墓是否会影响在世的子孙?

净空法师答:“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你不被境转,能转境界,你决定不会受风水、坟墓的影响。譬如我赞叹你,你欢喜;我骂你,你生气,你的心会被境界转,就会影响,你就有命运、有风水。我骂你,你不生气;赞叹你,你不欢喜,你的心清净不被外面境界动摇,风水对你就没有影响。如果你还有是非人我,还有贪嗔痴慢,那你决定受风水的影响,如果你是诚心诚意 念阿弥陀佛的,每一天‘心想阿弥陀佛,口念阿弥陀佛,身拜阿弥陀佛’,风水与你不相干,那就不必管它。风水从哪里来的?人心感应而变现的。你的心善,你的心清净,你居住这个地方,自然风水就转好了,不好它也会变好。你的心不善,你的行不善,很好风水的地方,你到那里去住,没几天风水败坏了。你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些事实,试问你还要去看风水吗?不需要了。风水在哪里?在自己的心里。命相在哪里?命相也在自己心里。

TOP

有缘,这非常难得,得人身,遇到佛法,一生的修学为什么没有成就?主要就是烦恼习气太重。说得简单一点,自私自利放不下、名闻利养放不下、嫉妒障碍放不下,虽得人身,学了佛法,还是在造业,心没改,依旧是轮回心,轮回心就是造轮回业,学佛也造轮回业。所以经上讲的一句话,「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弥陀经》上讲的,「得生彼国」。不修净土,无论修哪个法门,如果没有善根福德因缘,都不能成就,都只是在佛法里得一个利益,阿赖耶里面落下佛的种子,你只得这个好处,你依然在那里造业。既然造业,一定在轮回受果报,你造的业必然是善业少、恶业多,为什么?五十一个心所,善心所只有十一个,不善的心所二十六个,内里面烦恼习气极重;现前这个社会,五欲六尘的诱惑,负面胜过正面,我们在这种环境里,你能不造恶业吗?纵然你有好心来发心修行,修几十年,看不到进步。这个现象是正常的,你了解事实真相,你就不会见怪,是正常的。真有成就的,那善根福德因缘是无比的殊胜。

zai 难这么多,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帮助?在大乘法里面,诸佛菩萨只有一句话,化解所有zai 难,「讲经教学」。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有道理,从根本解决。身体的疾病,居住这个地球有灾变,什么原因?都是我们违背自性的错误的思想行为所感得的。学佛的经教,让我们觉悟、明白了,我们把错误的思想行为放下,把与自性相应的正确思想行为找回来,问题就马上化解了。这不是迷信,我们中国老祖宗知道,千万年相传下来的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个世间最大的事情是什么?是教学,不是别的,大圣大贤他不去做官,他不去做其他的行业,他一生都奉献在教学上。看中国的孔孟、印度的释迦牟尼,你再看其他族群里面一些宗教领袖,无一不是终身教学。而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核心全是性德,我们中国人把它分类,伦理、道德、因果,向上提升就是科学与哲学。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要做出个好样子来,好样子就是真干。

TOP

1 佛法跟你讲真实的事——外面的境界是境随心转,不是心随境转。佛给我们这个指点,实在来说,真正是莫大的恩惠。

2 心随境转,苦不堪言;境随心转,就得自在。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学什么?要学会转境界。

3 相随心转,境随心转。心转境界的第一个明显现象是:相貌、体质都变得更好。

4 佛在《楞严经》上说,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佛这个话是真的,你要学会转境界,不要被境界转。

5 顺境,要放下贪爱;逆境,要放下嗔恚,不管外面的境界变化多大,时刻要保持心平气和。

6 处逆境,随恶缘,无嗔恚,业障就消了;处顺境,随善缘,无贪痴,福慧就现前。

7 遇到境缘,起了七情五欲,这是造业。顺境善缘起贪恋,决定堕落;逆境恶缘不嗔恚,福慧才会增长。

8 蕅益大师讲得好,境(物质环境)缘(人事环境)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境缘里面没有好坏,好坏都是我们自己的用心。

9 无论顺境或逆境,都是增上缘。会用心的人,顺逆都是方便,都帮我们成就;不会用心的人,顺逆都是障碍。

10 任何一个境界都是好境界,都在成就我们的智慧,你能这样去面对一切人事境缘,那就能心平气和。

11 一切善恶好丑都是从自己心生的,不会用心,自己障碍自己;反过来说,自己成就自己。一定要觉悟,一切的境缘是自作自受,这是事实真相。

12 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一切人事物;接触,就是缘。要与一切众生结善缘,决不结恶缘。

13 人际关系,不外是报恩、报怨、讨债或还债。学佛的人,要把家亲眷属转为法眷属,帮助他学佛,帮助他超越六道,帮助他往生净土。

14 在一切境缘之中,要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就是绝对不动摇念佛这个信念,绝对不叫念佛的功夫被环境打断。

15 如果这一生要有成就,必须要放下万缘;不但世间一切境缘要放下,出世间法(佛法)也要放下。

16 在一切境缘当中,修心清净、平等、慈悲,这样才是西方极乐世界所欢迎的人物,你有愿往生,佛才能够来接引你。

17 我们念佛人,二六时中、一切境缘当中,要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慈悲,不被境缘所动摇。

18 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一心称名,求愿往生,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