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菩提心的修法 五明佛学院

第七讲 菩提心的修法
菩提心的具体修法
(1)七种因果安立之理
  七种因果是:从知众生为母——念恩心——报母恩心—— 悦意慈——大悲心――增上意乐——正等觉依次相生
  七种因果中,大悲心为根本。观修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是生起大悲心的因,而后增上意乐、引发菩提心是大悲心引发之果。
虽然再再思维有情的苦难,拔苦的悲心也能生起,但是,要使悲心易于生起,且能猛厉、坚固,在这之前先需要对有情产生悦意、爱惜之相。
因为同样是苦,如果是亲友遭遇,则心里不能安忍;而如果是怨敌受苦,则非但不起悲悯,内心反而幸灾乐祸,这种心态就是由不悦意相所导致;又如非亲非怨之人有痛苦,则心里漠然置之。
于是,当亲友受苦时,便随自己对亲友的爱执程度有多深,就会生起多大的不忍心,有下等的爱就会产生下等的不忍,如果是至极亲爱,那么即使对方有微苦,自己也会生起深切的不忍之心。
相反,若是怨敌受苦,则由自己不悦意的程度大小,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欢喜。又对非亲非怨者的所有痛苦既无不忍也无欢喜,其因即是自己对非亲非怨者没有生起悦意或不悦意相。
由此可知,先修有情众生为至亲,是为了遍缘一切有情产生悦意之相。
而最亲爱者莫过于慈母,所以引生悦意相的方便是修知母、念恩、报恩三菩提种。修此三种可以产生爱执有情犹如独子的悦意慈,由此必能引发悲心。所以知母、念母、报恩三者是生起与乐慈、拔苦悲的根本。

  再看大悲如何生起增上意乐以及最终发起菩提心。
  有问:大悲生起、不忍众生苦、为利有情希求无上菩提,即此便已满足,何故中间还须修增上意乐。
  答:因为欲令众生离苦得乐的慈悲二无量心,声闻、独觉同样具有,而自己承当、亲自挑起一切有情与乐拔苦重担的,则除大乘外,二乘及其以下决定没有这种发心,所以在慈悲生起后还须使此心强盛,增上意乐,其意则在于此。
  增上意乐的心相,依经中譬喻可以略知。《海慧问经》说:“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长者,唯有一子,可悦可爱可惜可意,见无违逆,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舞娱,堕不净坑。次其童子若母若亲,见彼童子堕不净坑,见已虽发号哭忧叹,然终不能入不净坑拔出其子。次童子父来至其所,彼见一子堕不净坑,见已急急举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爱顾,全无呕吐,跳不净坑取出其子。”
  一切菩萨疼爱的独子——有情众生陷溺于三界的不净坑中,如母如亲的声闻、缘觉虽见众生陷入生死之中,只能忧愁哀叹,却不能将其救出,只有商主菩萨不忍亲见爱子的陷溺,而奋不顾身,亲赴不净坑中将爱子救出。所以仅如母之悲尚不足够,需依悲愍,如父勇悍,发起亲自荷负救度众生之担的增上意乐。
如是发起救度众生之心,然而仅有此心还不能成办,仅凭现在的能力,对一个有情也不能惠予圆满的利益,即使证得二乘阿罗汉果,也仅仅利益少数众生,且所施之利仅为烦恼的解脱,而非一切种智的证得。
如是思维谁能圆满成办无边有情的暂时安乐,乃至究竟之一切利义呢?则知唯佛陀方有此能,所以为了成办有情究竟之利,唯有自己发心证取佛位。

(2)修平等舍心
先以喻明之,我们的心地荒芜、坚硬、凹凸不平,对众生有着贪嗔的情感偏执,是生起无偏袒悲心的障碍,所以首先应修平等舍.如理思维遣除贪嗔之执,如是才能似大地,普载一切有缘众生。
如果我们不能从最切近之处引发内心深处的广大爱心,便不能滋润这片心地,使自己对于众生生起至极亲爱的情感,所以,首先应以现世的母亲为缘,念母深恩难报,从而引发深切真诚的报恩心。
对一切众生报恩心起,则会对众生生起悦意慈心。此后正发慈心、悲心再成增上意乐。如是修习希求利他之心便得圆满。再由此增上意乐转而更求证无上菩提,便成菩提心的真实生起之果。
修平等舍:我们之所以对众生不平等,是因为只见众生现在对“我”所作的或利或害,不见过去无量世的因缘。所以对治心不平等应如此思维:
我欣乐厌苦,一切众生也无不如此,为什么我只对亲友的一类兴饶益,而对怨敌的一类作损害,让他们感受我所不愿感受的痛苦呢?
即便是怨敌,他们对于痛苦也是难以忍受的啊!
而且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无不作过我的亲友,也同样无不作过我的怨敌。所谓的怨敌只是今生暂时的作害,前世必曾无数次作我的亲友,利益过我;而所谓的亲友也不过今生对我暂时地利益,过去世必曾无数次作我的怨敌,损害过我。
真正生起这样的定解后,又于谁生贪、于谁生嗔呢?修习的方法是:先以非亲非怨者为对境,修离贪嗔的舍心,生起之后,再推广到一切亲友、怨敌,如是循序而修,便能成就舍无量心。

(3)知众生为母:在漫长的生死流转过程中,我们每一次投生都依母而生,如是生生世世的母亲数目无量,每一位众生必定曾经作为我们的母亲,而且不止一次,在未来世也当作我母。既然众生都曾为生身母亲,我们就不应忘记母亲的深恩。

TOP

第八讲 菩提心的修法
(4)念母恩:从现世母亲为缘极易发起。所以首先缘想今世母亲对我们的生养之恩。
来到这个世界,我们的生命依托于母亲,一切的资养都来自于母体。当母亲怀上我们的时候,她时刻关心体内胎儿的动静,饮食、睡眠都极为小心,一举一动都怕伤到胎儿。我们的诞生又连累母亲感受生产的剧痛。
对于生产之苦,莲师曾说:“母子二人中阴迈半步,除母颌骨余骨皆分裂。”有人形容为到鬼门关转了一圈。见到我们顺利地降生,母亲全然忘记自身的苦受,而沉浸在幸福之中。
母亲往往会视我们为她生命的全部,自十月怀胎起即已血肉相连,诞生后的婴儿期,我们也多是在母亲的怀抱中度过。在成长的岁月里,我们一直都是母亲关注的焦点。母亲宁愿自己饿着,也要让我们的肚子填饱;宁愿自己受冻,也要让我们身上穿暖。
再要强的母亲,为了孩子,也愿意低声下气地乞求他人。为了我们,母亲可以在风雨中奔波、在烈日下操劳,甚至甘愿顶受恶名,造诸恶业。
  每当我们稍有不适、遭受痛苦时,母亲便会坐立不安、食不知味、睡不成眠。当我们远行时,母亲总是牵挂不断,担心不已,直到我们回来才罢。我们的成长过程实是母亲耗尽她一生的心血的过程。
如是修念恩心,先以现世母亲为境,次缘父、其余亲友,再缘怨敌,最后缘十方一切有情。如是生起如母心、念恩心。
  多生累劫以来的母亲既然对我们有如海深恩,那么她们现在的境遇如何呢?

如果没有佛法的指引,这些轮回中的母亲比瞎子还可怜,因为看不到因果的正理而盲目地跳入烦恼的火坑,奔向恶趣的深渊;如果没有佛法的引导,她们将会一生生地饱受生死的痛苦。
看着母亲盲无慧目、步步颠蹶,趣向可怖的险坑,我们如何能忍心袖手旁观、置之不顾呢?在世间来说,只顾自己享乐,不知孝养母亲,则此人之人格必是极为下劣。
而作为修学大乘佛法的我们,又怎能只求自己解脱、任随母亲在轮回大海中苦苦挣扎而不思救度呢?
在我们没有生存能力的时候,是慈母精心养育、照顾我们,否则我们在这个世界即使活一天也不可能。如今最疼爱我们的慈母没有取舍的能力,她们害了贪嗔痴的重病,连自己往昔最疼爱的孩子也认不出来,面对这样可怜的老母亲,我们怎能不难过,怎能不生起猛厉的救度之心呢?

(5)报恩心:报恩有种种不同的方式。仅思以衣食奉母,也算是一种报恩方式,但此非急须,一者,母亦能自己获得衣食;二者,恶业为苦因,若如世间愚夫不知因果反以造恶来奉养母亲,则无异于雪上加霜,令轮回苦海中的母亲更难出离。
况且即便是清净的奉养,也不能解决母亲的生死苦患,因为一切世间的富乐是有漏之乐,是导致众生堕落三恶道之因,实质是坏苦。从究竟来讲,对于母亲并无实益,甚或因此更生痛苦。
而往昔作母亲时,只要是她智慧、能力所及的,必定会最大限度地给予我们安乐,不会有任何的保留。
如今我们回报母恩时,明知惟有成佛方能获得最无上的安乐,如果仅仅发心使母亲获得人天福乐、小乘寂灭或是菩萨的安乐,这样的发心是多么不合理啊!所以我们应使母亲获得佛果的安乐来报答母恩,这才是最究竟、彻底的报恩方式。
《中观心论》云:“又由烦恼魔,伤害已成疮,我如注灰水,反令苦病苦,若有于余生,慈敬及恩益,欲报其恩惠,除涅槃何有?”
  以上三种思维观修到量,则见一切老母有情都成悦意之相。自然对一切众生会有如爱独子般的情感。之后须正式修利他心,即修慈、悲、增上意乐。

(6)修慈心 修慈心的对境是缺乏安乐的众生。慈心行相是真心祈愿一切乏乐的众生都能永具安乐及安乐因,常自思念:我应尽力让众生值遇安乐。如何能令众生获得安乐
次第是先缘亲修,次缘非亲非怨,再缘怨而修,最后遍缘一切有情修。大多数有情勿须说无漏安乐,即使是轮回中的有漏安乐也极其匮乏。对于众生缺少安乐的情况思维得越多,则由此引发的与乐慈心便会越深。

(7)修悲心 修悲心所缘对境是在三苦逼恼下的苦恼众生。悲心行相是愿其解除苦及苦因,自念我应尽力使众生离苦,如何能令众生远离此苦。
次第如前,先亲,中非亲非怨,后怨,如见怨敌如同亲友一般内心平等而转,即可渐缘十方众生而修。悲心生起之量如《修次初篇》上所说:“若时犹如可意爱子,身不安乐,如是亦于一切有情,欲净其苦,此悲行相任运而转,性相应转。尔时即是悲心圆满,得大悲名。”
此论意为:对于最极疼爱的幼儿,如有痛苦,其母当生多大的悲痛,以此为生悲心之量,如果对于一切有情悲心任运发起,则是圆满大悲的体相。由此生起大悲的心量,也应如是了知。
(8)增上心 如是修习慈悲之后,应想:这些可爱悦意的有情如是乏少安乐,众苦逼恼,我如何才能使他们得到众乐、解脱众苦呢?此前修报恩时也能略生慈悲,与乐拔苦,但还未到量,须是慈悲修后引发增上心,这样心极不忍,便能担负起救度众生的重担。到此利他心修竟。
(9)发愿菩提心
其后又思:要能利他,必须自证无上菩提,由此生起求证之心。但仅有些许尚不够。应再再思维佛的身、语、意、事业功德,如是尽力增长净信。之后便对佛德发起欢喜、求证之欲。
 如是修习七种因果到量,“为利有情愿成佛”的愿菩提心便能顺利发起
同修们要注意,以上七种因果的修法,不是看一、二遍就算了事,必须不断修习,到愿菩提心发起、增长、稳固才是到量。

TOP

第九讲 菩萨大行
正如常用的发愿文说:“我今发心不为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菩萨,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一切众生一时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愿菩提心生起后,将自己的全部身心完全融入到求证菩提、救度众生的实际行持中去,这即是行菩提心。
自发菩提心后,菩萨便如鹅王点地而起,凭借两翼的风力度越无边的生死大海,直趋圆满的彼岸。这鹅王的两翼即是智慧与方便(即大悲)。
  《经观庄严论》说:“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其意为:如果没有般若的空性智慧摄持,尽管也努力地长时行持布施、持戒、禅定等,但是在行持的过程中难以脱开三轮的执著,如是所累积的福德只会使修行者转生到轮回较高层的境界。三轮的实执,必须要依于空性的智慧来解除,唯有如此方才可能升华菩萨善行的境界。
  另一方面,如果仅仅注重智慧的修习,却不积极地行持菩提心。业障未尽,可能会落入外道甚至魔道而不自觉,最多也只能悟入小乘的空性。智慧之花没有福德水的滋润,只是干慧而已。   
所以,在行菩提心的修持中,一开始就要在深观、广行两方面平衡地发展。
在智慧方面,我们精进闻、思大乘般若中观等的经论,对法界最究竟的实相有深入的认识,拥有最高的见解;在福德方面,需要有最广泛的善行,发挥大用,引导一切有情趋向解脱。在二者之间如果有偏袒,便意味着智悲尚未统一。
《无尽慧请问经》说:“无方便之般若,必受缚于涅槃;无般若之方便,必受缚于轮回。故应二者相合而修(方能趋入正道)。”
《维摩诘经》说:“诸菩萨以何为缚?以何为解脱?无方便之智慧为缚,有方便之智慧为解脱;无智慧之方便为缚,有智慧之方便为解脱
另外,在第三讲——菩提心的类别里说过:“当胜义菩提心修证现前时,即明心见性时,便见智悲原为一体,本不可分,此时便能真正做到智慧与大悲双运。”
行菩提心具体学处是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六度的体相,冈波巴大师说:“能消除贫穷故名布施,能获得清凉故名持戒,能忍受嗔恚故名忍辱,能作诸胜行故名精进,能持心于内故名静虑,能知胜义实相故名般若。”
  在证悟本性之前,其中修布施、持戒、忍辱属福德资粮,修静虑、般若属智慧资粮,修精进通福慧二资粮。
我们翻开佛陀的传记,释迦本师因地 行菩萨道时,为了众生,为了究竟的觉悟,可以舍弃自己曾经爱执的一切。从一衣一食到象马 车乘、国城妻子,甚至最宝贵的生命,只要众生需要,只要能对众生有益,菩萨都毫不吝惜地施舍,之后也绝不反悔,可以说菩萨把内而身心、外而世界等一切都献给了众生,而又不著我相、众生相。
与此布施度相同,其他的五度,菩萨都一一实践圆满。在持戒方面,菩萨的身口意都安住在清净的戒律中,乃至极细微处都严持不犯。
在行道的过程中,无论经历多少屈辱、多少诽谤、谩骂和打击,身心上承受多大的苦受、遭遇多少磨难,如是种种难行而行、难忍而忍,菩萨都能以智悲双运而安忍不动,圆满了忍辱度的修行。
没有天生的释迦、自然的弥勒,菩提大愿必须以真实的行持来坚固、圆满。《三摩地王经说》:“故以正行而为坚实,何以故,童子若以正行而为坚实,无上正等菩提非难得故。”
为何以六度安立为菩萨学处呢?在自利方面,唯有对身财受用等放下贪执,才能很好地护戒、持戒;具足清净的戒律才能善防恶行,对于怨害方能堪忍;有堪忍力方能在各种逆缘、困难下保持精进不退;以精进力方能制心散乱,使心堪能缘境不散,而成就静虑;能入静虑才能如量地证到实相。
而反过来,有了般若智慧,才能真实有效行持前五度。其实,六度都相互支持,每一度都会影响到其他五度的修习。
在利生方面,首应以布施来满足众生的需要,解除他们的匮乏。其次要对众生不作损恼,此即持戒度。在度生的过程中,要能耐一切怨害、忍受一切苦。如是方能放下身心而得自在。又于利他,应发起精进心,永无疲厌,如是方能担起如海菩萨事业的重担。又应依静虑发起神通力,才能摄持众生之意,令其生信。如成法器,则应依智慧力善说法义,断其疑惑,令得解脱。
  在行持六度时,都需依三殊胜而行持,即最初要发起菩提心,称为发心殊胜;中间相似安住空性(悟前)或真实安住空性(悟后)之中,称为无缘殊胜;最后将一切善根回向法界众生而不著功德相,称为回向殊胜。
以布施为例,在作任何布施前,都应如是思维:为使一切众生成就佛道,我今行此布施。中间应以空性见安住或相似安住,知道布施的我本不存在,所施之物也无实有,而受施者亦如幻化,这样破除布施时的著相实执。最后布施的功德不为自求人天福报、权乘小果,唯愿以此功德使一切众生都能获得无上菩提。
如是思维才是正思维;如是发心、回向才是正念。如是以三殊胜而行布施,才是正行。
以菩提心与空性慧摄持而行舍,是趋向无住涅槃的资粮。因布施时知其性空,布施的功德便不会成为轮回之因;又因以悲心而行布施,则不会成为小乘之因。
这样不离空性和大悲来行布施,便成为无住涅槃之因而使布施行得以清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