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西方轮回研究介绍》

续 6




                                          人 体 与 生 命


  
                                                                   子君


  在中国,“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可谓尽人皆知。春秋战国时,俞伯牙在去楚国修聘途中,因风雨阻于汉阳江口,船泊于山崖之下。时值中秋之夜,雨止云开,明月当空,伯牙即抚琴一操,以遣情怀。不想崖上躲雨的樵夫钟子期却听得明白。于是伯牙想再试钟子期,就问:“假如下官抚琴,心中有所思念,足下能闻而知否?”子期同意一试。伯牙沉思半晌。其意在于高山,抚琴一弄。樵夫赞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不答。又凝神一会,其意在于流水。樵夫又赞道:“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只两句,道着了伯牙的心事。伯牙大惊,推琴而起,认子期为知己。这种超越语言的“心有灵犀一点通”,被后人千古传颂。而在人们感叹“万两黄金容易得,知音一个最难求”之余,也不禁会问:是什么,使两个素昧平生、地位悬殊的人,能通过琴音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了解甚于多年故交?
  这个问题,如果从轮回转世角度来看,就不难理解了。西方轮回研究发现,人身只不过是一个载体,那主宰人身的性灵(元神)却是不灭的。人世如一台戏,肉身则如一件衣服,每个生命经历多次演出和退场,扮演着一个个角色。角色在变换,可那主宰角色思维的性灵却可能是同一个。我们今世遇到的人或许就是我们前世的亲朋好友,只是换了角色,那性灵依旧是前世的性灵,只是人在迷中,不知而已。可一旦相遇,依着那份隔世的恩怨情仇再续前缘,或成“知音”,或成仇人,或成情侣……。在魏斯博士的《真情永驻》[1]书中就记述了一对“心灵伴侣”的故事。素不相识的一对男女,去魏斯博士处接受催眠回溯治疗。魏斯博士在对他们催眠回溯中发现,他们在二千年前是生活在耶路撒冷的一对父女,父亲遭到罗马士兵酷刑折磨后,死于女儿怀里。两人在魏斯博士的办公室曾见过一面,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同乘一次班机得以相识相爱。
  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二千年前的父女在今生的茫茫人海中再一次找到对方?那根缘之线又是由谁来牵的?这在维顿博士和费舍合著发表于1986年的《转世之间》[2]一书中可以找到一些线索。书中记述了轮回转世之间的彼岸世界,在那里,人们的来世被更高层次的生命安排,生命都是群体转生,同一个群体的生命往往转生成亲友,清偿往世的恩怨并在尘世的爱恨情仇中获得经验和教训。
  随着近代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使细胞在体外繁殖,现代生物技术甚至试图通过克隆的方法象工厂批量生产一样生产人体。轮回研究的发现和克隆人体的尝试,再次提出了古老而又深刻的问题:生命的来源?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大量的轮回案例揭示了人们的生生世世是高层生命的安排,生命远非我们看到和触摸到的这个肉身,真正的生命是不朽的,不会随着肉身的消亡而消失。当人类逃避高级生命的安排,自行其事地开始用克隆技术制造人体时,人类社会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的关系都将不复存在,高层生命不会安排人的元神到这样一个人伦崩溃的社会转生,那该是什么样的元神进入到这样的人体并操纵他们呢?它们得到人体的目的是什么呢?
  藏传佛教的大师密勒riba曾说过:这个人身啊,对于那些有福德、有宿善的人们,是一个无价的宝船。这个宝船将用来筏渡生死的河流,驶抵解脱的彼岸!对于那些作恶造罪的人们,这个肉身却是诱人恶趣的深渊。
  没有了人的元神的人体将会被其它的生命所占据,成为它们享受人类的美好肉身和发泄欲望的工具。联想到现在有的邪恶教派说外星生命造人的谎言并鼓吹性乱,我们不难看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BrianWeiss,M.D.OnlyLoveIsReal:AStoryofSoulmatesReunited.WarnerBooks,Incorporated,February1997.
  2.JoelL.Whitton,M.D.Ph.D.andJoeFisher,Lifebetweenlife:scientificexplorationsintothevoidseparatingoneincarnationfromthenext.Doubleday&Company,Incorporated,October1986.



                                                         转世前的安排和约定

                                                                    李青笛


  诗仙李白曾如是说:“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这已经很令人惆怅,而有的人的一生又有很多坎坷和悲苦,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
  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心理医学界对轮回转世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就是将受试者引导进入类似于佛家打坐入定的催眠状态,回顾和重历一个个前世甚至是转世之间的彼岸世界。这些研究者发现,人们的一生其实是被高层生命事先安排好的,一些安排甚至是本人转世前同意的约定。
  例如,迈可·牛顿博士曾用催眠方法研究转世之间的精神世界,他在《性灵之旅》(1)和《性灵宿命》(2)两本书中描述了很多案例,他发现,如果一个人的下一世被安排死于暴病,或被杀害,或死于灾祸,他往往在转世前被事先告知。尘世中的悲剧并非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生的错误的事情,一切都有其宿命的因缘。这些安排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当事者偿还前世的业债,或在苦难中锤炼当事者的灵魂,甚至是为他人提供一个在逆境中升华的机会。
  在一个案例中,受试者的前世死于纳粹集中营。这个生命和其他三个生命自愿地转生成犹太女子,在1941年,她们从幕尼黑(MUNICH)被抓到位于DACHAU的集中营,并被关在同一个营房里,这些都是宿命中被安排好的。这个女孩在那一世死于1943年,当时她才18岁。她在集中营里所要做的事情是照顾在那里的儿童并尽量使他们生存下来。她勇敢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在另一个案例中,受试者的前世是一位女子,在结婚两年后死于德州的一个农场。在转世前,她被允许从三个死亡方式中任选其一:一个是在两个醉鬼的枪战中被流弹击中,一个是从马背上摔下而死,还有一个是溺水而亡。这个生命选择了第一种离开尘世的方式。她选择在婚后两年离开俗世的原因是她的丈夫在那一世需要经历失去深深爱着的人的痛苦,以此来偿还前世的业债,并学到一些教训。这位女子的选择完全是为了她丈夫的还业和提高。
  笔者回顾这类案例绝非是想说人们的苦难是命中注定而无须同情。恰恰相反,俗世中的每个人都有义务尽我们的所能抑恶扬善,主持正义,维护善良。麻木不仁、见死不救,甚至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人是在犯罪,必将在来生偿还其罪过。
  从高于人间的层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任何事情都有其宿命的安排,都不是偶然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修炼到一定层次的人,能够看到这些安排,对未来进行预测,这就是宿命通。
  参考文献
  1.MichaelNewton,Ph.D.,JourneyofSouls:CaseStudiesofLifeBetweenLives.LlewellynPublications,July1994
  2.MichaelNewton,Ph.D.,DestinyofSouls:NewCaseStudiesofLifeBetweenLives.LlewellynPublications,May2000



                                                              群体转生和缘份

                                                                      李青笛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的人与我们萍水相逢,过后便相忘于江湖;而有的人的一生则与我们缠绕,或成为淡淡如水的友人,或成为相濡以沫的爱侣。当我们感叹人生的聚散离合时,最常提起的一个词就是“缘份”。那么“缘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近年来,前世回溯疗法在北美逐渐流行,该疗法的依据是人们今生的心理疾病和长期疼痛的根源往往来自于前世。通过让患者在催眠入定的状态下重历前世的伤痛并解读宿世的因果,今生的顽疾往往神奇地不治自愈。催眠不是睡眠,这种状态很类似于《道德经》中所说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受试者在这种入定状态下体验的前世栩栩如生,逻辑连贯,绝非想象所能达到的真实。
  目前关于前世回溯已经有很多书籍出版,大量的案例被发表。在这些案例中,一个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一个人前世的亲朋好友甚至仇敌,往往也出现在这个人的今生,扮演着各种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说,生命往往群体转生,在漫长的岁月中清偿彼此的恩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缘”。
  魏斯博士的《多次前世、多位大师》[1]是一本关于前世回溯疗法的畅销书,该书以精彩的文笔记述了作者治疗一位叫凯瑟琳的患者的过程。凯瑟琳在一个4000年前的前世的孩子是她今生的侄女;而在另外一个前世的部落战争中杀死过她(当时她是一个男孩)的敌方战士是她今生的男友;在她接下来的前世中的母亲也是她今生的母亲;她在另一个前世中的父亲在她的今生是一位年长的友人;魏斯博士则曾经在她的一个古老的前世中作过她的老师。
  魏斯博士的另外一本书《真情永驻》[2]则记述了一个关于“缘份”的“现在进行时”的案例。素昧平生的一男一女同时找到魏斯博士进行回溯治疗,两人分别回忆出二千年前在耶路撒冷的共同的前世,那时他们是对父女,父亲遭到罗马士兵的折磨,死于女儿的怀里。他们两人在魏斯的诊所有过一面之交,但魏斯因为职业纪律不能告诉他们对方的回忆。可是在他们的疗程结束后,命运之手展开了它巧妙的安排--两人“偶然”地同乘一次班机,得以相识相爱。
  牛顿博士对前世的研究则更深入一步,他可以引导受试者在催眠入定的状态下回到转世之间的彼岸的精神世界,在十几年的研究中,牛顿博士积累了大量的案例,这些案例被翔实地记录在他出版于1994年的《性灵之旅》[3]和2000年的《性灵宿命》[4]里。牛顿博士的受试者有着各种各样的信仰(包括无神论),但他们在入定状态下对彼岸世界的描述惊人地一致。
  彼岸世界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现象就是生命(或灵魂)分别属于不同的群体,同一群体的生命在一世又一世中互相扮演着各种亲近的角色,发生着各种恩怨的纠葛。当然,人们也会和邻近的群体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牛顿博士以一位受试者为例画了一张图,描绘了她群体中的生命在她过去的三个世纪的前世中扮演的各种角色。一个人的来世会被更高精神层次的长者们安排,在转世前,人们会到一个环形的巨大屏幕前观看或体验来世的一些片段,对于一些人生中重要的选择,人们甚至会到一个类似演播厅的地方进行排练和预演。
  红尘中最为重要的缘份当然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夫妻之缘,很多人可能都认为自己与配偶的相逢纯属偶然。其实俗世是一个巨大的舞台,这出大戏的情节早已被精心地安排,一切看似偶然的相遇都是剧本中巧妙的构思。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很多现世的夫妻在很多的前世就已经演出过各种类型的爱情故事。牛顿博士曾给出了一些具有悲剧意味的案例。痛苦的爱:在石器时代,受试者的伴侣经常被纵欲的酋长夺去侮辱;被剥夺的爱:受试者是罗马时代的女奴,负责给角斗士做饭,她深爱着其中的一个人。这个人在角斗被杀前的晚上对这位女子说:我永远爱你;残酷的爱:在中世纪,受试者爱上了一个贵族少女,他们“人约黄昏后”,结果被少女的父亲发现,致使受试者死于地牢的酷刑……这些前世的相思好梦难圆,但当事人的牵挂促成了今生的姻缘。
  参考书目
  [1]BrianWeiss,M.D.ManyLives,ManyMasters.Simon&Schuster,July1988
  [2]BrianWeiss,M.D.OnlyLoveIsReal:AStoryofSoulmatesReunited.WarnerBooks,Incorporated,February1997
  [3]MichaelNewton,Ph.D.JourneyofSouls:CaseStudiesofLifeBetweenLives.LlewellynPublications,July1994
  [4]MichaelNewton,Ph.D.DestinyofSouls:NewCaseStudiesofLifeBetweenLives.LlewellynPublications,May2000

TOP

续 7




                                              过去、未来和宿命



                                                                 李青笛


  “当他凝望四周,房间变得恍惚,久远的过去的景象浮现出来。突然他仿佛置身于一座皇宫的庭院中,在他面前是一位美丽白晰的女子……他还可以快进浏览这个女子的一生,宛如看一部电影。”
  这是迈可.坦博特(MICHAELTALBOT)发表于1991年的《全息宇宙》[1]一书中所描述的波兰特异功能者奥所维奇(OSSOWIECKI)超越时空的解读,当时是1935年2月14日,当拿到一小片人脚的化石后,他看到了上述的景象。
  华沙大学著名学者庞尼亚妥斯基(PONIATOWSKI)教授曾经用各种石器和燧石等出土文物对奥所维奇的功能进行测试。奥所维奇拿到这些文物后,可以超越时空,看到与文物有关的场景,他对文物的年龄、文化渊源和地理位置的描述和庞尼亚妥斯基在笔记本上记录的专家鉴定相符,仅有的几次不符都是因为教授的笔记有误,而奥所维奇则是正确的。有一次,教授给了奥所维奇一片麦格德林(MAGDALENIAN)文化的石器,这个石器时代的文化曾经在公元前一万到一万五千年活跃于法国一带。奥所维奇告诉教授说那时的女人有着很复杂的发型。这听起来荒诞不经,但后来出土的雕像显示奥所维奇是对的。在整个测验过程中,奥所维奇提供了100多条这类信息,那些细节乍看起来和已知的史实不符,但后来都被证实是准确的。
  《全息宇宙》还记录了另外一个类似的例子。多伦多大学人类学教授、加拿大考古学会的发起副主席易默生(EMERSON)曾和一位叫麦可幕兰(MCMULLEN)的特异功能者合作进行考古发掘。和所有受过正规训练的学者一样,易默生教授开始的时候很怀疑麦可幕兰回顾古老过去的能力,但通过与后者的合作,他对这种能力深信不疑,并在1973年的加拿大考古学者的一个年会上讲述了他们的合作经历。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些人不仅可以看到过去,还可以看到未来。《全息宇宙》记录了荷兰特异功能者克洛斯特(CROISET)回首过去、展望将来的事迹。欧美的很多研究者对他进行了严格的“座椅测验”。实验者首先从一个即将召开公共集会的大厅中随机地挑选一张椅子,这个大厅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而且座位是不被参加集会的人预定的。实验者不告诉克洛斯特这个大厅的名字和位置,也不透露这个公共集会的性质,只是问克洛斯特什么人将会坐在那个座位上。在25年的时间里,克洛斯特被测试过许多次,几乎每次他都可以对将要坐在指定座位的人的性别、面容、衣着、职业、甚至这个人过去的事件给出准确的预测。
  比如在1969年的1月6日,科罗拉多大学的艾森伯得(EISENBUD)教授对克洛斯特进行了测试。他告诉克洛斯特他选择了一个即将发生在1969年1月23日的一个集会中的一个座位。当时远在荷兰的克洛斯特告诉艾森伯得教授说,将要坐在那个座位的人是个身高5尺9寸的男子,他的黑发向后梳过去,镶一颗金牙,他在科学界和工业界工作,有时他的工作服会染上绿色的化学物质。这个预测后来被证实了。
  古巴出生的特异功能者考德鲁(CORDERO)预测未来的能力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具有了。当时他看到了即将发生的共产主义者夺取政权的情景。“我告诉我的家人,共产党将占据古巴,家人不得不离开,很多亲戚会被枪杀。我实际上看到亲戚们被枪杀。我能闻到那种味道并听到枪声。我觉得我就在当时的环境中。我可以听到人们说话,但他们听不到我也看不到我。我好像是在时间中穿行。”考德鲁说,当他看到未来时,就如同在他的头脑中看一场电影。
  看来,过去发生的和将来发生的一切都被宇宙以全息影像的方式完整地记录着,有超常能力的人可以看到这种记录。对于这种现象的成因和意义,如果只是从特异功能的角度来探究,我们会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现象放置在轮回转世这个更为广大的画面中来看,一切都顺理成章。
  关于轮回转世,在过去几十年中,许多学者对此做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并有许多相关书籍发表。其中维顿博士和费舍合著发表于1986年的《转世之间》[2]一书大概是第一本讨论轮回转世之间的彼岸世界的书籍,这本书记录了维顿博士十年的研究成果。维顿博士可以把受试者引导入催眠状态,这种状态颇类似于《道德经》所说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维顿博士发现受试者的意识在这种状态下不仅可以回忆一个个前世,而且可以重历转世之间的彼岸世界,那里的壮观往往令受试者惊叹得无以言表。
  离开人世进入彼岸世界的生命可以极为详尽地回顾自己的前世。那种回顾从时间和空间来讲都是全息的,一生中事无巨细瞬间完全的展现出来。人们在精神世界的道德觉知远远超过在俗世的自己,他们不会为自己的过错找任何借口,只会深深地痛悔。更高层次的生命会安排他们的来生,以弥补以前的过错或更好地提高自己。这种安排就如同一个剧本,在一个人的往世中与之发生各种纠葛的人们会陆续出现在他的下一世,扮演各种重要的角色,清偿彼此的恩怨,并提高各自的精神层次。
  从轮回转世的角度来看,人世就如一个巨大的舞台,人们反复地登台退场,在舞台上演绎着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平衡着各自的相欠,同时学习各种经验和教训。为了生命的还债和提高,发生在舞台上的一切都必须被记录,而在舞台上将要发生的一切也都必须被安排,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宿命。有功能的人则可以看到过去的记录和未来的安排,这就是宿命通。当然,未来的安排只是一个大致的剧本,它决定我们在舞台上将会遇到哪些人,将会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但我们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在待人接物上做出善恶的选择,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将要为我们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宿命通的功能是不能也无法追求得到的。在彼岸世界那个更高层次的空间里,每个生命都具备这个能力。但当生命进入人世这个大舞台,他们就必须彻底地进入角色,暂时忘记更真实的自我和更根本的现实。当然,他们在这个舞台上的举手投足仍然受到真实的自我的左右。只有这样,生命才能在这个迷幻的舞台上学到其应该学到的精神知识。


  参考书目
  [1]MichaelTalbot,TheHolographicUniverse.HarperCollinsPublishers,1991.
  [2]JoelL.Whitton,M.D.Ph.D.andJoeFisher,Lifebetweenlife:scientificexplorationsintothevoidseparatingoneincarnationfromthenext.Doubleday&Company,Incorporated,1986.



                                                              元 神 不 灭

                                                                    李青笛


  人生苦短,这是历代文人反复倾诉的话题。三国时曹操吟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唐代诗仙李白则咏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南唐后主李煜低语: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北宋文豪苏轼则感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面对短暂人生与无尽时空的对比,我们将何以自处?是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还是秉烛夜游,乐而忘忧?亦或是思力之所不及、忧智之所不能,以求功名不朽于后世?其实都不必。因为我们的生命自有其永恒的一面,这就是我们的元神或灵魂。
  很多人都听说过濒死体验(NearDeathExperience,NDE),也就是心脏停止跳动或大脑功能停止后的病人被救活之后回忆自己的元神或灵魂暂时离开肉体的经历。这个现象自古就有记载,如柏拉图就曾记录过一个希腊士兵死而复活后回忆他进入彼岸世界的情景。在西方社会,这个现象自从穆迪(RaymondA.Moody,Jr.)博士的畅销书《生命之后的生命》(LifeafterLife)[1]于1975年发表后被广泛关注,近来更是渐渐进入主流医学界的视野。
  坦博特(MichaelTalbot)发表于1991年的《全息宇宙》(TheHolographicUniverse)[2]一书引述了穆迪博士收集的一些案例。在一个例子中,一个妇女在手术期间离开她的肉体,飘到接待室,看到她的女儿穿着不对称的披肩。原来女佣那天给这个小女孩穿衣服时慌慌张张,以致她没有注意到这个错误。女佣非常惊异女孩妈妈后来谈到这件事,因为后者那天并没有见过女孩。在另一个例子中,一位女子离开身体后来到医院走廊,听到他的妹夫对一个朋友说,看来他不得不取消出差计划,为了担任妻姐葬礼的抬棺人。当这个妇女活过来后,她责备妹夫不该说如此不吉利的话,妹夫对此惊讶不已。
  康涅迪格大学(UniversityofConnecticut)心理学教授肯尼斯-瑞(KennethRing)发表于1980年的《辞世时的生命》(LifeatDeath)[3]也是一本关于濒死体验研究的书。瑞教授发现有濒死体验的人常描述他们进入溢彩流光的彼岸世界。在那里,俗世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已不复存在,而且他们还会遇到散射着智慧之光的生命。《全息宇宙》引述一些研究者的发现说,有濒死体验的人描述离开肉身的自己是一团能量,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变化成人的形像。人离开肉身后可以以全息的方式回顾自己刚刚过去的一生,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感觉都被瞬间地放映出来,一切都栩栩如生、历历在目。
  不仅人生的过去被完整地记录,人生的未来也被事先安排。很多有濒死体验的人被告知:你的时候还没到,从而被送回人世。瑞教授指出,这显然表明人的一生是有定数的。有的时候,有的人在彼岸世界还被允许看上几眼自己此生的未来情景。《全息宇宙》引述了瑞教授收集的一个案例。一个小孩在濒死体验的状态被允许看到自己未来的一些细节,包括他将在28岁结婚,将会有两个孩子。他甚至看到成年的自己和自己将来的孩子坐在一间屋子里,而且墙上有一个很奇怪的东西。这个小孩回到人世,经历似水流年,童年时所瞥见的未来都一一实现。成年时的他蓦然回首,发现他就在童年时看到的房间里,而那个墙上的奇怪的东西是一个强压式暖气,这种暖气在他童年的时候还没有被发明。
  在另外一个案例中,一位女士在濒死状态下,另外空间的生命给她出示了穆迪博士的照片和姓名,而且这位女士被告知,时机成熟的时候,她会告诉穆迪博士她的经历。那时是1971年,穆迪博士的书还没有发表,穆迪的照片和名字对这个女子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四年之后时机来临,穆迪一家搬到了这个女子所居住的街道。在那一年的鬼节,穆迪的儿子依习俗到这个女子家讨糖果吃。当得知这个孩子的姓名后,这个女子告诉孩子说她有话对他的爸爸说。
  除了濒死体验,《全息宇宙》还描述了一些离体体验(OutofBodyExperience,OBE)的案例,有的人的元神可以离开自己的身体,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地方,甚至进入另外的时空。这种元神离体的现象在中国的佛家、道家修炼中都有记载。
  其实,元神离体的现象不过是更为广大的画面的一角,这个画面就是轮回转世。近年来,西方医学界对轮回现象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将受试者的意识引导进入类似佛家、道家打坐入定的催眠状态,使受试者回顾自己的一个个往世,甚至是转世之间的彼岸世界。研究者发现,人们往往群体转生,同一个群体的人在生生世世中长相左右,发生着各种纠葛,以漫长的岁月清偿彼此的恩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在转生前,一个人的来生已经被大致地勾勒,包括一些重要的看似偶然的细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宿命”。
  很多人不相信自己的生命有不朽的一面,认为肉身死后一切都已成空。其实,人的肉身如同元神的一件衣服,衣服脱了,元神还在。当然,俗世中人不相信灵魂或元神的存在,因为人看不见的就不相信。也许,这本身也是安排,因为正是在俗世的迷中和苦中,人才能锤炼自己的精神、体味生命的真谛。


  参考书目
  [1]RaymondA.Moody,LifeafterLife:TheInvestigationofaPhenomenon,SurvivalofBodilyDeath.HarperSanFrancisco,February2001
  [2]MichaelTalbot,TheHolographicUniverse.HarperCollinsPublishers,1991.
  [3]KennethRing,LifeatDeath:AScientificInvestigationoftheNearDeathExperience.PutnamPublishingGroup,August1980



                                                    罗马时代迫害ji 督徒今生仍在偿还业债

                                                                              子 君


  患有残疾和不治之症,是人生的一大不幸。当看见别人健康、充满活力,而自己却被病痛折磨得痛不欲生时,人们往往会抱怨上苍对自己为什么如此不公?为什么不幸偏偏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对这些人生中的“不公”,修炼界认为,前世做了坏事会导致今世的不幸和苦难。也就是说,人不仅仅活一世,而是要活好多世,前世业力与今世的苦难和疾病是有因果关系的。在西方,已经有不少医生、学者研究和利用前世业力与今世的疾病这一因果关系,解读出病人的前世,找出病人今生今世不幸的根源,也就是致病的原因。
  吉娜·瑟敏纳拉博士在她的《生命多世》一书中,记载了美国近代最著名的预言家爱德加·凯西通过对患者前世的“解读”进行诊治的案例。爱德加·凯西具有在催眠状态下,于数千里之外给病人进行“遥诊”的特异功能。
  在凯西的解读案例中有多个今世伤残案例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这些案例的主人公在那个时代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对ji 督徒的迫害。
  其中一位是45岁的妇女。在她36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而瘫痪,以至不能行走,只能靠轮椅代步。在她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后,找到凯西做前世解读,解读后得知,她今生瘫痪的起因是因为她在古罗马时期造的孽。公元37-68年,罗马暴君尼禄疯狂迫害ji 督徒时,她是王室成员。她当时在竞技场中对那些被伤残者不但没有一丝同情心,反而大声嘲笑。嘲笑的代价就是今世的瘫痪。
  另一个案例的主人公是一个女孩子,她的前世曾经是尼禄王朝时的一名贵族,常以在竞技场中观看迫害ji 督徒为乐,特别是她在观看一个女孩子的身体被狮子撕烂时竟然大笑。这个以殉道者的痛苦为乐的贵族,今世得以髋关节结核的病痛来偿还她的罪业。
  还有一个是电影制片人,17岁时得了脊髓灰质炎,脚有轻度的瘸拐。在对他的前世解读中也涉及到罗马时期对ji 督教的镇压事件。他当时是一名士兵,被送去镇压没有做任何抵抗的ji 督徒们。他造了业不是因为作为军人服从命令,而是由于讥笑那些坚持自己信仰的人们。今世的伤残是要让他从内心觉醒。
  最后一位是一个男孩,16岁时因车祸脊柱被撞伤,自第五节脊椎骨以下完全丧失了知觉,不能动,只能依靠轮椅。7年半后,他23岁时,他母亲请凯西为他做生命解读,追述了他的前两世的转世情况。其中一世,他是ji 督教早期时的罗马士兵,是个自负的人,对迫害ji 督徒持幸灾乐祸的态度,并直接参与迫害ji 督徒。因此,今生的他就得忍受痛苦的煎熬。
  对以上例子的生命解读为这些饱受痛苦的人找到了致病的根源--是因为他们曾经嘲笑、迫害那些坚持自己信仰的人们。同时,生命解读也显示在表面的致病原因之后,似有更深层的、不为人知的缘由,冥冥之中有股无形的力量在操纵着人的命运。这也证实中国千年古训:“积善有善报,作恶有恶报”,不是一句虚言。前两例中的主人公虽未直接参与迫害,但善恶不分,他们在今生就要为前世的无知、无情的行为付出痛苦的代价。那么那些直接参与迫害的人,尤其是第四例,在青春年少时就尝到那生不如死的痛楚。因果轮回,报应不爽。
  参考文献
  GinaCerminara,ManyMansions:TheEdgarCayceStoryonReincarnation,Signet,July1999

TOP

续 8




                                                                                    往世滥权今生贫病



                                                                  李青笛


  他躺在长椅上,目似垂帘,心如止水,他的意识进入类似佛家打坐的入定状态,当被告知一个千里之外的陌生人的名字后,入定中的他就能对此人进行超越时空的解读,详述此人目前的状况,诊断其疾病并建议治疗方法,并进而解读其前世今生的因果。这个人就是爱德加·凯西(EdgarCayce,1877-1945),一位平凡的ji 督徒,一位非凡的预言家。
  凯西一生受到过许多怀疑和非议。哈佛大学曾派慕斯特博格医生调查凯西,结果亲眼所见的事实使这位医生深信不疑。凯西在佛吉尼亚海滩期间,有不少来访者前来打假,其中有一个叫托马斯·萨格鲁(ThomasSugrue)的人,经过仔细查证他不仅相信了凯西的能力,而且还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有一条河》(ThereIsARiver,1942)[1]。凯西笃信宗教,为人诚朴,从未利用自己的能力求名求利。在他离开人世后的半个世纪中,有很多关于他的书籍出版。
  凯西一生留下近一万五千条解读被存档,其中很多涉及被解读者的往世。吉娜·瑟敏纳拉(GinaCerminara)博士的《生命多世》(ManyMansions,1950)[2]一书对这些前世解读进行了详尽深入的整理和分析。其中有几个案例是关于往世滥用权力伤害别人、今生贫穷多病偿还业债的故事。
  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在宗教裁判所的时代,一些无辜的女子被指控为女巫而被送上火刑架烧死。一个曾被凯西解读过的人在前世是个审判这类案件的绅士,负责迫害被指控为巫婆的女子。表面上看,他在维护宗教和所谓的社会道德,但在背后他却对被审判的无辜女子进行性侵犯以满足自己的淫欲。在这一世被凯西解读时,他是一个十一岁的男孩,他的母亲被丈夫遗弃,过着贫穷的生活。这个男孩患有严重的癫痫,结果造成左半身不遂,并丧失说话能力。他无法自己穿脱衣服,他的肩膀弯曲。有一次他癫痫每隔20到30分钟发作一次,这种状态持续了几天之后,他无法抬头和坐直。在凯西档案中,癫痫病常常源于前世的**。但这个小男孩的痛苦显然还来源于前世滥用职权伤害无辜。
  还有一个人的前世是罗马帝国时代的一个军官,他以权谋私,获得不义之财。凯西没有具体指出这个人到底用了哪些手段,但他确实在物质利益上得到很多,可是在精神方面他却一再失去。在今生,这个人一直被贫困、无家可归、饥饿所折磨,多赖他的美国亲戚的帮助,他才能在伦敦的贫民窟中活下来。他在前世巧**夺别人的财物,结果导致今生生活贫困、饥寒交迫。
  在另一个例子中,一位妇女的前世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个革命者,她号召民众起来反对贵族的统治。那时她献身于自己的理想,在精神层次上有很大的提高。可是在革命成功后她掌握了权力,却变得和那些滥权的贵族一样腐败。这个妇女被凯西解读时已40岁,孀居10年,有一个女儿。她艰难地维持着自己和孩子的温饱,她的孤独和无趣的生活使她苦闷绝望。她前世滥用权力使别人陷入的困境如今在困扰着她自己。表面上她是这个经济体系和不公的命运的受害者,但实际上她是她本人前世造业的受害者。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古谚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诚哉斯言。
  当然,今世的苦难不全是来源于前世的过错。有的人一生坎坷,也许是被安排通过战胜困难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人世间被安排有疾病、苦难和不公之事,从而使人们偿还前世的业债,或锤炼自己的精神,可是尘世中人如果漠视甚至嘲笑他人的疾苦和不幸,那是在造业,而这必将在来世偿还。
  参考书目
  1.ThomasSugrue,TheStoryofEdgarCayce:ThereIsaRiver...,A.R.E.Press,revisedFebruary1997
  2.GinaCerminara,ManyMansions:TheEdgarCayceStoryonReincarnation,Signet,revisedJuly1999.

  后记(略)


                                      ------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