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体恒法师《慧灯无尽——在家学佛的第一本书》

续 11




       虽然一切事物本性空寂,但若没有缘起的事象,就没有人能够知道空性的本质;没有一切法的本性空寂,也就没有假名的说法;而没有假名,就不能成就和合的缘起说。“一切法因缘所生”这一自然的规律任何人无法否认,由这一前提所推出的结论“一切法是性空的”也必然无法否定。“缘起性空”的道理,不只是宇宙间一切现象的如实相,而且也是这一切现象所赖以生起的法则,是这个动感的世界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失去了它,世界将一片死寂,没有生机。因为一切法如果不是性空的,则必事物都有其自性。事物有自性则必导致这世界的僵化、固定和静态。因为若事物都有自性,则缘起现象必不可能产生,一切生灭现象也将不可能存在。由此可见,佛教“一切法性空”的观点是积极的、肯定的、向上的,绝不是平常人所批评的那样消极、否定。没有缘起就没有性空,没有性空就没有改变的事物,没有可改变的事物就没有我们动态的世界。掌握三者关系,并且能运用自如,就是中道,就能与诸佛的实相法相应。


  在大乘精神的指引下,菩萨明达世间的无常、人生的苦空,所以心于世间不生染执;虽然于世间不生执著,但是为了度化身陷苦海的有情众生,菩萨又身不贪出世之乐。这种大智大悲密切融合的境界就是中道,这种世出世间无碍不二的行为就是中道正观。
  中道不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境界。修学“中道”达到的最高境界,吉藏大师在《三论玄义》里说:“夫道之为状也,体绝百非,理超四句。言之者失其真,知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无之者伤其体,故七辩缀音,五眼冥照,释迦掩室,净名杜口。”引文是吉藏大师对佛法大道性相的描述,翻译过来大致可以这样说:佛法大道的性相,体性绝于百非,道理超越四句。以为可以言说,说出来却失去了它的真实面貌;以为可以思虑,知道了反而落人愚迷;以为它是有,就与它的性质相乖离;以为它是无,就伤害到了它的体性。所以,在这无上的大道面前,七种辨才之音要停缀,五种神通的眼光要闭合,释迦世尊掩室不动,维摩大士杜口不言。
  前面说过,佛法大道的基本特征就是“中”,那么,这里所描述的大道性相实际也就是“中道”的境界。中道境界如此深妙,学佛人怎能不深人求索呢!
  讲了大乘的中道思想,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大家切不要误解了佛法的“空”性思想,佛教的“空”并不是一无所有的虚无“空”;一切法性空,只是说一切事物的无自性而已。在常人的心目中,总以为一切事、物都有固定模式的、不变的、自存的本体。东西方持有这种见解的不乏其人,印度奥义书的“梵、我一如”,婆罗门教的“声音有自性”,其他如“时外道”、“方外道”、“顺世外道”等,甚至包括西方哲学中的唯物论,都是执有自性的思想。执著于本体“有”的观点,非但“有”是,“无”也是这样,因为“实无”也是“有”——有一个真实的“无”,所以佛教的“空性”不是“空无”。“有”与“无”的自性见都是起于感官或理性的谬误执著。
  佛教中道思想意义深远,内涵广博。


  三、八正道的内容与修学
  前面说过,“中道”有各种不同的表述,“八正道”也是其中之一,中道虽然深妙,若落实于生活中,“八正道”是最基本的修学方法,所以这里就对它作以专门的讲述。
  什么是八正道呢?八正道又称八圣道,是指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也就是涅槃佛果的八种方法和途径。关于“八正道”的名称,各部佛典中的记载稍有差异,《长阿含经》说:“如来说八正法……谓八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大般涅槃经》说:“八正道:一、正见,二、正念,三、正思惟,四、正业,五、正精进,六、正语,七、正命,八、正定。”这里两部经所列的“八正道”,除了顺序不同外,《涅槃》里的“正精进”在《阿含》里名为“正方便”,二者名异实同。
  八正道虽然名义简单,但意义深广,作用巨大。它能利益清净的梵行,防止争斗讼乱的产生;它能灭除虚妄不实的幻象,让人进入真实的法相;它是十方三世诸佛悉知的正法,能使众生得到内心端直的三摩地境界;梵行沙门可以由它得到四道的果位,如狮子吼叫一般的善说妙法。因此,我们应该对它有足够的了解,努力掌握并实践起来。八条内容具体如下:

  l、正见
  简单说,指正确的见解与观察事物的正当方法。前面讲过,佛教的基本观念是缘起思想,除此外,还有四谛、三法印、六度、四摄等等。对于佛陀所说的全部佛法,没有生起敬信的,要生起恭敬信仰;已经生起敬信的,要进行正确的思考和观察,这就是正见。
  正见位于八正道之首,可知非常重要,它是后面七正的基础,有了它才能够引出下面的系列正确内容,有了它才能令学佛者心住正道,解脱贪嗔痴的三毒。所以经典中形容它为“明相初光”,就像是太阳的第一缕光芒一样。
  《杂阿含经》中说:要想断无常之火,就要修学正见。还说:正见就是如实的了知诸法,如实知诸法能使梵行成立,能使此生脱离生灭,来世不受轮回之苦。《般泥洹经》中说能够知道三世之中,作善业有善美的福报,作恶业有苦痛的果报;而且在知道这个道理后,知苦生悔,修习正道,灭除恶行身人佛道,这就是正见。
  世间的任何事情要想成就,首先都得有一个正确的见解作为指导,否则犹如骑着盲驴瞎马上旅途,必然坠落险坑,学佛也是一样。大家知道,学佛人非常重视戒律,称戒律是解脱的基础,佛法全部内容概括起来的戒定慧“三学”,三学之中戒学列第一。可是,你们可否知道,古德有这样一句话:“能破戒,不破见。”“见”是什么?就是正见!学佛没有正见,就是持戒再严也不过是徒具形式而已,正见才是解脱的最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没有正见的学佛道路如同没有目标或者目标完全错误的行程,永远别想达至理想境地,所以正见的建立是无比重要的,这一点我们绝不要忽视!当然,这句话并不是说有了正见就可以不守戒律,只是以戒律来方便作比较,以彰显正见的重要性,切莫误会哟!
  其实正见不只是对于学佛,即便从事世间的学问或事业,没有正见也是不行的。所以,学习了本节课后,无论今后作什么事情,都要用这把正见的尺子衡量一下,不对赶快改正。

  2、正思维
  指在身、语等行为以前的正当意志或决定,也即是正确的思考。正思维要求我们时刻保持着一种灵敏的觉性,来决定如何做才能最好,怎样做才能与佛法相应。
  《般泥洹经》中说正思是:“思乐出家,去诤怒心。”“诤”是“纷诤、斗争”之意,“怒”是“愤怒、恼恨”之意。凡夫众生一旦遇到一点儿于自己不利的事情就会生起恼怒之心,与人争斗;一旦受到别人的一点儿挑衅,就容易记人仇恨,与人争执。争斗与争执不休,就会失去人的常态,严重消耗人的精神,庄子《齐物论》中所谓的:“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寐也魂交,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发言机栝”、“喜怒哀乐,虑叹恋执,姚佚启态”形容的都是这种情形。出家沙门完全不是这样,“忍辱第一道,佛说无为最,出家恼他人,不名为沙门。”比丘以清净的无为法为归依处,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不为世间八风所动,所以基本上不会有庄子所列举的那些情形。如果我们在家居士能够以出家法师的心态要求自己,息心去恼,那么必定可以避免不少无谓的纷争。所以,“思乐出家”对在家居士来说,侧重的应当是思乐出家人的心态、行为,而不是环境。
  我们学了佛的人,在每一个言语、行动进行之前,最好都要深思静虑一番,看看自己的言行举动是否与佛法相应,是否与佛子的身份相应。相应了就去实行,不相应就改过再来。这就是在修行,就是在修学佛法,就是在走中道了。修行就是这么简单、容易!
  其实,不但学佛,世间做事也需要有“正思维”的精神为指导,所谓“三思而后行”,即是正思维要求在世间法中的体现。古人说:“凡事预则立”,预就是预先思想,预先准备,如果你能在做事情前都有这样的一个思考过程,然后选择最好的方法去做事,那么几乎不会有闪失的时候。

  3、正语
  如果有了前面正确见解的基础,正确思维的过程,说出来的很自然是中正不偏的语言。正语指的就是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在正确思维后所产生的正确语言。正语要求我们远离狂妄语、谄绮语、两舌语、离间语等,也就是守持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离间等善法。学佛人非但不能讲这些非法的语言,还要积极地说些诚实语、柔软语、和善语,来教化他人,教导众生。《般泥洹经》中“言谛至诚,柔软忠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迦叶如来的说法偈“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做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揭示的也是这个道理。
  前天在藏经阁,有几个“居士”被我呵斥了一顿,他们来到寺院,高谈阔论,议论这个寺院好,那个寺院不好,这个寺院的师父看着顺眼,那个寺院的师父看着不顺眼,这里气场好,那里气场不好等等。我就对他们说:“你们有什么资格来谈论寺院、来评议出家的师父?哪个寺院不是佛菩萨的道场,哪个寺院不是龙天护法的居所,评头论足不怕因果报应吗?”他们无话可说,讪然离去。不负责任地评论寺院与僧人的好坏优劣,是严重的非正语行为,居士们如若遇到应当制止。
  一个能坚持正语的人就能够最低限度地减少你在和别人交往中的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从而减缓你在社会生活中的压力,减轻你生活环境中的一些逆境,使你和这个社会和乐共存。许多冷漠、敌对、疏离与怀疑的情形都是“口业”惹的祸,人常说“病从口人,祸从口出”,所以我们要坚持正语。
  正语从弘法利生的角度来讲,指的是正确宣说佛法义理,正确揭示佛陀宗旨,正确表述诸法实相,开示清净甘露法门,展现微妙一乘DA法,从而令众生脱离忧愁悲苦,证得无上深妙法理。如《人仙经》卷一中说:“正语,正一切言,满一切相。”

  4、正业
  有正见、正思维、正语三者为守护,那么顺理成章,你做出来的事业也会是正当的。正业就是指经过正确思维后产生的行为,它不仅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与不邪淫等,五戒所制止的事情,而且还包含护生、慈悲、布施等引入向善的行为。抢劫、杀人、暴力、吸毒、奸淫、欺诈等都是与正业相违逆的行为,因此《般泥洹经》中说正业是“不杀不邪,无有淫心”。
  如果一个人做的是与佛法相应的正确事业,就能制止非法的行为,就能给自己带来和乐、安静、幸福的生活,就能够减少生活中的障碍和敌对势力。中国古人说“仁者无敌”,还说“夫不争者,人莫能与之争”,你心存仁慈,身行正业,自然无人可敌,无人可争。
  说到事业,古代有所谓的“七十二行”之说,今日社会的职业,已远非七十二行所能括尽,恐怕七千二百行都差不多有了。在这众多的职业中,有合法的,有非法的,有为善的,有行恶的,可谓良莠不齐。在家居士不能没有事业,但是要选择那些合法的、为善的来做,尽量避免与佛法精神不相应的。如果有些不好的职业是在学佛之前确定的,一时半刻又不太容易改变,那么也要在事业中尽可能的减少对他人与社会的损害。若自己不良的职业已经很难改变,引导儿女不要步己后尘,这应当是较容易做到的。总而言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待事业也一样。

  5、正命
  正命指正确的生活,就是以正当的职业过生活。出家佛弟子身荷弘法重担,为了滋养身命、增长善道、自利利他,正当地收受在家信众的供养是可以的。但若仅仅为了获取供养或积蓄资财,采用非法的手段——比如为人看相算命,街头化缘收钱,走家串户贩卖佛教用品等——就是错误而不可取了,这是包括居土在内,所有佛弟子们应当制止的现象。比丘看到同修收受供养不应起嫉妒之心,自己得到供养不应生喜乐之念,更不能靠欺诈手段得到供养。如《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中说:“云何正命?谓圣族弟子,荷负重担,为圣道故,增长圆满,资养身命。不以杂乱、欺诳,恶求、多求。他所得利,不生悔恼;于自利养,随其所得,不生喜乐,是名正命。”《大般涅槃经》中也说“不净之物,不为福业,正命自活,心无邪谄”是正命。
  出家学佛如是,在家学佛也同样。投机倒把、坑蒙拐骗、贩卖人口、se 情产业和暴力行业,这些都属于邪命的生活方式,是佛陀所不允许的行为。在家修道者要以正法的途径求取财利——所谓“正法”,就是说既不违反国家法律,也不违背佛教戒律。只有以正当方法得到的财物才会源源不断,才能持久存留,而以这样的成果来供养父母、师长,布施贫贱人土,方可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与敬重。如《法镜经》中说:“在家修道者……以法求财,不以非法,以正不以邪……其宝是以恒隆。施而供养,父母、知识、臣下、昆弟、亲属,为以敬之。”
  学佛人如果能够以正命的生活方式经营人生,一定可以提升自己、净化他人,最终与所有的众生同登涅槃彼岸,共人毗卢性海。如《大宝积经》中说:“其正命者,亦不积聚一切尘劳。菩萨正命,则能净修众生志性,已净志性……为彼我及与法故,行清净义,是谓正命。”
  在家学佛的居士中,有一些人靠看相、算命、观看风水,乃至坑蒙拐骗来生活,这些人哪里是居士?纯粹是借佛敛财的行为,可以说是挂羊头卖狗肉!对于这样的“居士”,我们能止则止,不能则疏远他,千万别“近墨者黑”!
  正命既然是“命”,就包括事业和生活在内的全部人生,休息、娱乐也跑不掉。在家居士要有正确的职业,要过正确的生活,也要有健康的娱乐,想休息的时候就与亲朋好友出去旅游一下,或者谈谈艺术、人生、学佛等,舞厅、酒吧、K厅等灯红酒绿的地方就不要去了,凡夫心是经不起诱huo的。

  6、正精进
  是指正确地精进用功修学。精进用功很重要,一个人无论想成就什么事业,不用功总是不行的。因为世上没有可以不劳而获的成果,中国俗话“天上不会掉馅饼”,西方俚语“没有免费的午餐”都是说明的这个意思。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快节奏运行的时代,其实精进用功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成问题,因为不用功就可能被社会淘汰,不用功就可能被时代抛弃。
  只是,同样是用功,如果道路不对,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说,有些人省吃俭用地攒一点钱,却用来搞传销——大家知道,传销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不正当行为,带有欺诈成分——尽管他(她)也很努力地做,但是没有几天,还是家财挥霍怠尽,很多人为此闹得家破人亡。这不是很可怜吗?几前年,政府取缔过一个非法组织,他们自称可以在肚子里修出fa lun——fa lun虽然出自佛教,实际只是一个譬喻而已,用来比喻佛教的威力之大——也是每天打坐不停,他们组织严密,行动诡秘,头目一声令下成百上千的信众就去静坐了,非常可怕。更可怕的是他们打着佛法的旗帜反佛教,竟然声称有人比所有的佛还要神通广大。
  像这些例子,都不是正确的精进,而是邪见精进或邪法精进,这种精进非但不能成就事业、道业,还会把自己的生命搭进去赔掉。那什么是正确的精进呢?就是与国家的法律不相违背,与佛陀的精神不相违戾,与佛教的正道不相乖离,能抑制恶行,能增进善法。所以,《般泥洹经》说正精进是“抑制恶行,发起善意”。
  正精进也叫正勤,二者名异而义同。《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中说:“云何正勤?谓于邪行,贪嗔痴等及随烦恼,不起勤勇,人圣谛道趣涅槃果,而能随顺起大勤勇,是名正勤。”这里说,正勤就是远离邪恶行为,远离贪嗔痴等各种烦恼,对它们不生执求心,只对佛法正道,涅槃佛果产生精进勇猛心,努力修学。这里的意思非常清晰明了,表达出了正精进的基本涵义。
  正精进有时又叫“正治”、“正方便”或“正便”,如《大宝积经》中说:“所谓正便,于此不为非法之事,心不舍德。所作方便,安无怯弱。修于正行,淳淑近之,是谓正便。”精进是修治佛法事业的一种方法途径,是行道的一种方便,所以叫做“正治”。“正便”也是一样的。
  如果一个人能正精进,他就是快乐安然的;一个社会能正精进,就是和谐有序的。否则,紊乱的程度不可言说!

  7、正念
  正念的意思是具有正确的意识、想法。正念与正思维是有区别的,正思维侧重于过程,指对事情的思考,思维过后可以停下来,从时间角度讲,短暂些;正念侧重于思考的内容,指思考事情时正确的念头,念头可以像流水一般连绵不断,从时间的角度来讲,较长些。
  正念是我们避免邪念、邪执、邪见的好方法,有了正念我们才能得到佛法大道的真精神,没有正念就不能成就佛法的修学。所以,《中阿含经》卷一中说:“道从正念,非邪念得。”
  正念是我们安住于佛陀教导,远离谄曲邪见的依靠。从佛法的究竟义谛层面说,/b中了知诸法非一非异,生死涅槃、如来众生、凡夫圣贤,诸如此类的分别都不生起,这才是正念的最高层次,也就是中道正观的境界,佛的境界。如《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中说:“云何正念?谓于是念,安住正道,离诸谄曲。轮回过失,乃至见涅槃道,于如是念,亦当远离。而于圣道,无有迷乱,是名正念。”非一非异的正念境界,远离一切的言语相状,断绝一切的有漏思虑,念与不念俱都寂灭,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如《大宝积经》中说:“所谓正念,蠲除诸念与不念,俱合集寂然……于一切念、无念不念,无所复思,无应不应,是为正念。”
  儒家思想认为,得到中庸的方法是诚心正意,诚心正意不仅在人前,就是在人所不知、人所不见的地方也要时刻保持,这就是“慎独”。其实,不惟得中庸要“慎独”,就是想得到中道也要“慎独”。得“中道”怎样慎独?就是让自己的心保持正念,念念相续,刻刻不停。读经时这样,不读经时还是这样;拜佛时这样,不拜佛时还是这样;进寺院时这样,不在寺院时还是这样。所谓“不见可欲,其心不乱”,保持正念的最佳办法就是不接触那些与人伦道德不相应的事情、环境、思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离开了染污的外境,一定可以让自己的内心纯净、明淑起来,而由每一个心净神明的人组成的社会也将是清净和乐的。
  所以,愿我们每一个居士都能够成为一个具足正念的好人!

  8、正定
  正定指正确的禅定力。人若能摄诸散乱,把心安住于一境,正住真空的法理之中不乱不动,就是正定。《阿昆达磨法蕴足论》中说:“正定云何?谓圣弟子等,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正定。”这里意思是:对于苦集灭道的四谛,如果能如实如理的思维,摄心不与乱相应,摄止与无漏法相应,心境如一,这就是正定。其实,不只是从四谛,从佛法中任何一法人手,认真观思都可以达到正定的。
  说到定,其实普通人并不缺乏定力,只是多数人的定力没有用到正地方。比如说,有些家庭妇女一旦聚在一起,鸡毛蒜皮的琐事,柴米油盐的杂务,聊起来没完没了,一晃就能消磨大半天的时间——多少是非因此而起,多少邻里不和由此而生!有些人打扑克、搓麻将,疯了似的玩,坐下来就是一通宵——多少家庭因此“争战连绵”,甚至感情破裂!还有些人——特别是青少年,痴迷电脑如同吸毒上瘾,打游戏坐下来就忘了时间,一敲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都出不来,那些老玩游戏的人,许多都是眼睛跟灯泡似的,真是伤身又费神。看电视入迷也一样。今年一年,单我在报纸上看到因沉迷于电脑游戏而致非命的都不止一例,而死的多又是正处于花样年华的青少年。
  这些现象都可以说是一种“定力”的展现,只是这些定力都不是正确的,都是荒废时间的表现!人生再长,不过百年而已,怎么经得起这样的浪费呢?我们绝不可以这样放纵堕落,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工作与正法的修学上来,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让生活布满欢喜,让人生充满安祥!
  避免这些歧路,必须有正确的定力——与佛法相应的定力。
  正定怎么得到呢?诵经中可以得到,念佛中可以得到,打坐中可以得到,拜佛中可以得到,乃至世间一切优良的习惯中都可以得到。如果你爱画画,整天都在画中,还有闲心去胡思乱想吗?如果常常写作,一天到晚绞尽脑汁,哪里还有空闲去打麻将呢?世间一切有益活动都可以辅助你得到正确的定力,所以做居士的,不妨培养一些这样的爱好。
  得到佛法正定的途径很多,当然根本的提升还是念佛、打坐等修学方法。坐禅中,即便是最低的初禅,对日常生活也有帮助。人们可以借由禅定控制自己的内心,让它静如止水。使感觉更加灵敏、精细、明净,只有通过正确的获定方法才能达到。没有定力,人就不能有一个和谐安宁的心灵世界,所以我们要时常训练自己处在正定之中。
  以上就是八正道的内容。八正道最初是佛陀针对印度的一些极端苦行主义和纵欲主义错误修道方式,而建立的中道修学法则,旨在出世而行在人世,是实现人生安乐的极佳指导原则,可以引导我们走上正确的解脱道路,如果我们能够力行八正道的实践,就能够出离生死烦恼,反之就会迷惑、困顿,甚至走人歧途。在家学佛,要牢记八正道的思想,并落实于生活之中。


  四、中道在生活中的落实
  中道在生活中的落实,包括许多方面,这里选择几个常见的话题作以阐述。

  1、心、命关系的中道观
  很多人推究世界的本源,找不到答案,于是就认为有个超自然的神灵在起着支撑与主宰作用,于是顶礼膜拜,认为命运完全不在自己手中。遇到些问题就自甘认输,以为命该如此,这是悲观主义的思想。还有些人,自以为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因果报应,人死如灯灭,所以什么也不畏惧,任何恶事都敢去做,这是极端唯物主义者。
  ,佛教并不否认命运的存在——这里所说的命运是指现实人生中所面对的各种各样的境遇和状况。大干世界,绚烂多彩,人与人千差万别,有富贵贫困之分,有聪颖愚笨之别,有健壮体弱之异,所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一切在佛教看来都不是命中注定的,它们的改变与否完全在于我们的一颗内“心”。
  佛教认为一切造作和活动,都会像种子一样,储藏在每个人的生命体内,并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出来,这就是佛教的业报思想。决定我们命运的是个人的业力,也就是每个人自己的善恶行为。既然业力决定人生,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乃至心中的一个念头负责。从这里推理,可以说人的命运是完全能够改变的,命运就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我们没有理由听天由命。正是业力的创造性,才赋予了我们生命,以及自由和希望。没有业力之说,一切改变就无从谈起。
  佛教的命运观是很伟大的,它非常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重视人的自由意志的发挥。佛教对命与心的态度,以及业报的思想,对我们的现实人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它否定了主宰人命运的上帝或神灵,否定了悲观的宿命论,同时也否定了极端的唯物主义。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主宰我们的上帝和神灵,我们人生的升降、沉浮,都决定在自己手中,决定在自己的心念之中。我们要积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人生,不责怪他人和社会,不埋怨外在的环境,因为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因果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心,改变自己的行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关键看你做不做、为不为。
  所以在对待命运上,我们要认清自己的现实生存环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接受现实,既安于环境,又保持上进的心,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就是既不要悲观,又要勇敢面对。从而发挥你的主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继而改变你所不满意的环境。此时,命运就像熟悉的汽车一样任由你驾驭。
  这就是在命运认识上的中道实践。除了命运的认识上,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落实中道的观念。

  2、苦、乐关系的中道观
  社会上很多人一听到佛教说人生是苦,就以为佛教是消极、悲观的。为什么会有这种认识呢?他们对佛教所说的“苦”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对佛教思想指导下的生活观没有认识。其实苦并不必然地与悲观联系在一起。什么才是佛教正确的生活观呢?而什么又是佛教看待苦乐的基本观点呢?
  佛经当中常常说人生是苦,世界无常,真的是这样吗?是这样的!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怎么可能会骗大家,人生确实如此,世尊没有夸大现实真象。
  痛苦的来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很多我们都能亲身感受得到。有来自生命本身的,如生、老、病、死等。人在出生的时候有出生的痛苦,老死的时候有老死的痛苦。出生时如刀割身,衰老时步履蹒跚,生病时疼恼难忍,死亡时恐怖无比。可是,有谁能够阻止得住衰老和病死呢?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阻止得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也没有任何一种灵丹妙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一样没有。
  除了自身无可回避的生老病死苦之外,有来自自然界的洪水、地震、雷电、风雨、干旱、海啸等,各种各样我们生活环境的苦。还有来自于社会的、人为的苦,如战争、动乱等。前几天泰国还在发生政变。中国历史上有多少次的政变呀,谁能算得清?有谁敢保证自己不会被无缘无故地卷入其中呢!有谁敢保证自己不会因此而丧于非命呢!而哪一次战争又不是血流成河呢!这些不是苦么?
  除了外在的苦,有来自精神和心灵上的苦,如孤独、寂寞、思念、空虚等。有的痛苦比较粗重,有的则比较细微。总的来说都不外乎身、心两个方面,而且彼此互相影响。
  这么说来,佛教是不是否认人世间的快乐呢?不是!佛教并不否认人生也有快乐,只是在提醒我们,世间的快乐是相对的、短暂的、变化的、无常的,甚至可以说世间快乐从本质上来讲只是痛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快乐,顾名思义,如果乐能持久,何不叫“长乐”,干吗还叫“快乐”呢?“塞翁失马”也是这方面的好例子。佛教之所以强调人生是苦,真正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苦的根源,在于无始以来对自我的强烈执著,从而找到解决痛苦的方法和途径,最终获得真正和永恒的快乐。所以,对待世间的快乐,佛教不会拒绝,但也绝不贪恋。
  在对待苦与乐的关系上,佛教既反对过分追求舒适和享乐,也反对极端和无益的苦行,认为这两种方式都不能让人得到最终的解脱,而且会给人生带来无尽的伤害和痛苦。这就是一种中道、中观的生活态度。
  什么是不过分追求舒适的生活?一天三顿饭,吃饱就好了,不要贪图美味,贪图花样,饭食本来就是为疗饥而已。今天去吃海鲜,明天去尝山味,一不小心病就吃进去了。大家知道,肆虐一时的SARS病毒据说就从一种叫果子狸的野生动物身上出来的。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让人非常痛心的帖子,讲的是前一段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的“福寿螺事件”受害人的悲痛经历。其中最为可惜的是一个佛教居士,她本来食素多年,什么肉都不吃,可是禁不住朋友的人情,鬼使神差般去吃了一顿海鲜,偏偏正好就是那个卖福寿螺的餐厅,结果可想而知。自此身染病患,开始时像感冒状态,头懵、发烧,打针吃药好些,后来时热时冷、头痛欲裂,医生就按脑炎治疗,越治越厉害,痛起来浑身如同千刀万剐,苦不堪忍,最后才知道原来是是绦虫类生物侵入了肝脏和脑髓。身染虫患已够不幸,庸医误治更是凄惨,期间痛苦真若人间炼狱,生不如死,她说若不是佛法禁止自杀,恐怕早觅短见了。
  极端无益的苦行,指的是违背人之常情的苦修生活。古代印度修道者有靠吃草度生的,有投岩赴火的,有跳崖落水的,有拔发割肉的……佛陀在求道的过程中,也曾六年坐中不动,日食一麻一麦,但是当他意识到这并不能令他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于是断然放弃,回归中道。惨痛的经历让世尊对此格外重视,一再重申极端苦行非佛正道。然而时至今日,还有一些居士,用尽各种办法来折磨自己,以为这是佛教修行,有甚者,以为不吃盐、不食油是用功,哪里知道这恰恰是佛陀当年所反对的外道之行。极端的苦行,不但伤害自己的身心,也会给佛教带来不良的影响,让人误解佛法,所以居士们应慎重对待,切莫轻易沾边!
  与苦乐相关的是欲望。多欲为苦、少欲知足,欲望如果不加以适当和有效的控制与引导,任其膨胀、泛滥,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佛教反对纵欲,但并不主张绝对的禁欲。纵欲和禁欲都是极端主义的表现,不符合中道的原则。佛教解决欲望的办法主要是“化欲”,就是转化污染的欲望为清净修道的动力,转化私人的爱欲为化导天下的悲心。这是很了不起的行为!
  通常人们都习惯地认为乐观一定就比悲观好,乐观理所当然是正确而没有缺陷的,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和有问题的。悲观固然不可取,盲目的乐观也不是什么好事。过分乐观的人,往往对生命的痛苦缺乏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因而不太容易生起真实的慈悲心,难以增长智慧,成熟人格。宣称自己是乐观主义的人,通常把尽情享乐当成乐观表现,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漠不关心,这种人在当今社会不少见。过分的悲观和乐观都是错误和有害的。因此,佛教说“苦”不是悲观,讲“乐”也不是乐观,佛教是中观、实观。作为一个佛教徒,必须全面地看待世界和人生,既要看到光明和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以免陷人悲观、绝望;同时也要看到世间灰暗的一面,看到人类自身的种种缺陷,而不盲目地乐观。
  持守中道,平等对待现实追求与心性修为,既不以真掩善,又不以善盖真,这种中道的人生观,是对治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激进的理想主义偏执与庸俗的现实主义偏执所导致的现代社会病症的一剂良药,这也可以说正是佛教中道思想的现代价值所在。

  3、生死关系的中道观
  在一般人眼中,佛教似乎特别重视死——有人说:“往生净土不就是活人求死嘛!普度众生不就是把死人弄活嘛”!这是哪跟哪的话——忽视了生,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从根本上说,佛教就是为解决现实人生问题服务的。
  佛陀告诉我们要得到一个健全的人身,是需要具备很多因缘条件的,生命非常珍贵难得。生命是无常的,失去人身的因素很多很多,死亡随时都会降临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所以,世尊一再提醒和告诫我们,要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珍贵人生,千万不要虚度光阴,要为随时可能光临的死亡早做准备。在所有轮回中的不同生命形态里,人也是最重要的。只有拥有了人身,才具备修学佛法的最佳条件和机会,而一旦错失了这千载难逢的宝贵机会,一切学修就无从谈起了。
  说到生,具体来说应该包括生活和生命两个层面。前者侧重于外在物质,后者则多指内在的精神。前面说过,佛教对于人类基本的物质生活是肯定和重视的,那么获得一定的生活资源也是允许的,只是它更强调内在精神生命的重要性,否则,人与其它生命有什么大的区别呢?
  佛教非但不忽视生,而且特别重视生命的质量,它能辩证一体地看待生和死两者的关系,这是它和其它思想、文化的一大区别之处。佛教将生死看为一体,是一体两面。死并不是结果,而是过程,生的同时其实就是死的开始。大家说,难道我们不是在时刻走向死亡吗?但问题是,多数人总是忽视这一点,对死视而不见。
  中国的传统文化似乎总是在回避死亡,公开谈论死亡都觉得是不太好的事情。有些地方甚至在年长的人面前说话,严格忌讳出现“死”字。其实,对死亡的淡漠与回避恰恰说明了人们对死的无奈与恐惧,是懦弱和无知的表现。
  其实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真实的存在,而且它会毫无声息地光临。真诚地面对、冷静地思考死亡,有什么不好呢?它可以使我们意识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人生是那么的珍贵和难得,从而提醒我们要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以免留下感慨与遗憾。它可以让我们时常保持清醒的头脑,为无法预料的死亡早作准备,而不至于当死神降临之时六神无主、束手无策。它还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既然人人终归一死,为何我们不能看破世间的名缰利锁,了结人世的恩恩怨怨,进而对他人生起无限的真诚、慈悲与爱心呢?……这样不是很美好吗!因此,对死的关注,不但不会导致悲观与消极,相反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我们应该对生死的敬畏、关注平等一致。
  在生死问题上,佛教认为生命是迁流不息的,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现世的人生只不过是无穷人生的一链环节,无尽生死中的一个片段。佛教也反对永生的观点,否定永恒不变的灵魂的存在,认为生命的形式是在不断的变化和转化中,即便天国也不是最终和理想的归宿。佛教既关心生命的未来与终极的归宿,也关心现实人生的幸福,以及生命质量的改善、提高。
  既不畏惧死,又不贪图生,将生死看成圆融的一体。在坦然面对死亡的同时,踏实、充实的过好每一天,这就是佛教在生死层面的中道人生观。借用一句话,就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1

  4、自他关系的中道观
  自他关系大家应该不会陌生,我们常讲“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这不就是学佛人在处理自他关系上的一个规范和尺度吗?
  佛教既讲自利,也讲利他,两者完全是统一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环境下各有侧重而已。发愿弘扬佛法值得赞叹,但仅凭满腔热血和美好愿望是不够的。自利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利他,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本领,怎么能有效地帮助和利益他人呢?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不但救不了别人,自己也可能会被拉下水!要想利益别人,首先自己要有强壮的力量。所以,对于一位初学者来说,在度化他人之前,努力苦练内功更为重要。帮助他人的提前是要量力而行,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学佛过程中,若还不具备给别人讲佛法的能力,尽可能的自己先多学习,努力吸收佛法,不要着急去做事情。故意欺骗或者误导他人都会损伤自己的福德,不符合菩萨道的精神。
  不惟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自己与自然,也都是自他的关系,这些层面的关系也要有中道精神的指导,也要走中道的道路。
  人不能绝对独立于社会和自然之外,个人的生存、发展与社会、与自然都是息息相关的。世界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统一体,每个人都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彼此密不可分、互相影响。关心和利益他人就是在帮助自己,提升自己。复杂的人际关系可以不断地磨练我们的心性,完善我们的人格。关爱环境,可以为我们创造人间的净土佛国。所以,即便学佛了,也不能忽视社会,漠视环境。要肯为他人付出,愿为社会奉献。佛法告诉我们,越是舍不得,越是得不到;只有能舍才能得,心胸越开阔,收获就越大。每个学佛人都应该是一个环保人,我们要尊重、爱护包括一切动植物在内的所有生命,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尽可能地维护环境的净洁,尽可能地保护大自然的生态。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起到领头的作用,这也是菩萨利生精神的体现。
  总之,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如果也用一句话表示,就是:“以出世的心做人世的事业。”
  既重视利他,也不忽视自己。以一颗出世的心做人世恒顺众生的事业,这就是在自他关系上的中道原则。
  以上分别从心与命、苦与乐、生与死、自与他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中道人生观在生活中的落实。正确认识和把握佛教中道的人生观是极为重要的,它是获得幸福生活和永恒快乐的条件与保障。中道的人生就是不走极端。既不听天由命,也不违逆自然;既不纵欲享乐,也不禁欲苦行;既重视此生,也关注死亡;既讲利他,也益自己。
  中道一讲至此全部结束。需要再次指出的是,所谓的中道,绝不是简单的“折中主义”,佛法不是死板的教条,而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个中微妙只能由我们自己去体验了!



                                                     第八章  人间外处是佛国

                                                       ——唯心净土的修学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
  —《维摩经》佛国品第一

  常言说“春雨贵如油”,其实秋雨又何尝不是贵如油呢!在干燥的北京,能够有一场像样的秋雨,确实还是比较珍贵难得的。为什么呢?一可以荡涤灰尘,给我们一个清爽的世界;二可以滋润花草树木以备来年的生长。所以说秋雨也是贵如油啊!秋雨如是,甘露法雨同样也是这样。它可以荡涤我们心中的烦恼之尘,浮躁之气;给我们一个清爽的内心;还可以滋润我们未来的菩提新苗。
  这次的题目是:人间处处是佛国——唯心净土的修学


  一、净土的种类
  在座有不少位是学佛多年的老居士,相信你们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净土法门,修行过净土法门。净土法门的修行方式是什么?(众答:持佛名,念佛号)对!那么,大家念佛目的是什么?(众答: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极乐净土是什么地方呢?净土佛国。
  念佛可以往生净土佛国。可是,大家相信不相信,在你到达极乐佛国净土之前的现实人间,也可以有一个清净的佛国,让你安住在其中?(众答:相信!)好!既然相信,那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人间的净土佛国怎么获得。
  首先,给大家讲一讲净土的种类。学佛人,内心追求的是智慧解脱,外在所追求的是净土佛国。净土佛国有多少种?只有两种:
  第一种就是佛、菩萨愿力所成就的清净微妙净土佛国。比如阿弥陀佛在因地修学时,所发四十八愿成就的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样。根据《无量寿经》的记载,阿弥陀佛在因地修学时,有一位国王弃舍王位出家,成为一名比丘,名叫法藏。法藏比丘深感世间众生苦患深重,发大愿心,要把众生都摄取到清静、庄严的净妙佛土,拔除生死之本。于是生发了四十八条重大愿力。如第一条:愿我成佛的时候,我的国土没有地狱,恶鬼,畜生的三恶道,只有圣贤相会的地方,没有堕落轮转的地方。第二条,愿我成佛的时候,极乐世界永远不再产生恶道。第三,愿我成佛时候,所有的人都由有漏、不净的世间幻假身躯,变为庄严、微妙的金色身躯。……如此诸类,共四十八愿,愿愿弘深,恳切至诚,最终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微妙庄严的净土佛国。这是第一类净土佛国。
  那么第二种呢?就是众生的清净心所成就的浊世净土。娑婆世界被称为什么?五浊恶世啊!就是由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五浊所构成的一个世界,所以叫五浊恶世。劫是什么?这个世界有形成的那一日,就必然有坏灭的那一日,无量劫以来就在生、住、坏、灭的过程当中,轮转不息。所以说我们的世界被称为劫浊的世界;什么是见浊呢?众生有各种各样的知见,人见、我见、法见等等。这种知见妨碍了清静自性的开发,障碍了智慧佛性的流露,使大家成为一个愚痴的凡夫。怎么样摆脱这些东西呢?那我们就要去追求这两种净土。
  两种净土,一种是佛、菩萨成就的清静净土,在这样的净土里,不再有恶道,不再有种种不究竟的地方,纯粹是清静庄严的地方。所以说是大家人人所向往的最终的归宿;那浊世的净土呢?它就是《维摩经》当中所说的净土之行。


  二、唯心净土的出处内容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净土的种类,一是佛、菩萨愿力所成就的净土,如西方极乐世界;二是众生清静心所成就的浊世净土,如维摩诘经当中所说的净土之行。五浊世界,不清静、不究竟,怎么能称为净土呢?我们一步一步往下看。先告诉大家《维摩诘经》净土之行的出处和内容。
  在维摩诘经第一品当中,佛陀与他的弟子们共同聚会在庵罗树园。这个时候,有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叫长者子宝积,宝积菩萨对佛陀说:希望佛陀能够宣说菩萨的净土之行。于是佛陀说:什么是菩萨净土之行呢?“直心是菩萨净土”,直心——正直的平等心,平等看待万物,平等对待诸法。什么是菩萨的净土呢?“深心是菩萨的净土”,与菩萨相应的清静、微妙的菩萨心。什么是菩萨净土?“菩提心是菩萨净土”,什么是菩提心?自利利他,发大愿力,追求智慧解脱,这是菩提心。除了这之外,佛陀还说:“布施是菩萨净土,持戒是菩萨净土,忍辱是菩萨净土,精进是菩萨净土,禅定是菩萨净土,智慧是菩萨净土。”这几项的内容是什么?(众答:六度。)对!就是前面所讲的六度。除了这之外,佛陀还说:“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什么是四无量心?(众答:慈悲喜舍。)对!还说:“四摄法是菩萨净土,方便是菩萨净土,四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十善是菩萨净土。”如此都是菩萨的净土。讲到这里,佛陀说:“说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你想得到清静的净土佛国,首先应该清静自己的内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着你内心的清静,你的所生活的这一片国土,就会变成净土佛国。这就是我们维摩诘经当中所说净土·之行。记着:《维摩诘经》所说得净土之行四句话:“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这就是《维摩诘经》中唯心净土的出处与内容。


  三、心的作用
  (一)、何为心?
  “唯心净土”提到了很重要的一个内容:“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国土能干净吗?能!前提是心净。怎么达到心净呢?要往这个心上下功夫。“心”字对我们学佛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讲解人间净土前,我们要来先看一下什么是“心”?心的作用是什么?
  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谁能告诉我,什么是你的心?心在哪里?
  “心”在佛法当中,被划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种“心”的类型是:相对于我们的色身而言,“心”指所有的心王,心法总称。就是说与我们这个肉体的这个身体所对应的,所配合的那个所有的精神世界的总和。
  人的生命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物质的身体,就是色身肉体;另外一部分是精神的生命。精神并不是统一的一块,它由很多种不同的意识构成的,这一部分就是佛法所说“心”的一个类型。专业的话说,心王与心法的总称——叫作“心”。它指的是具有执取、思量作用的心。这是第一类。大家可能现在一下子难以明白,先有一个概念认识就行。
  第二类,就是我们所说的肉团心。每个人都有一个心脏,心脏不正常就会出问题,就要做心脏搭桥之类的手术,让血液能够流通。这个心,在我们身体的内部、中心,起到全身血液的循环作用,主导人的身体动作,这个肉体的心,佛法叫肉团心。这个心是另一个种类的“心”,是《心经》里面“五蕴”当中“色蕴”这个范围所包括的内容。色是什么啊?是物质。
  那么,刚才所说那个“心”呢?那个“心”啊,相当于“五蕴”当中的后四蕴,受、想、行、识。这是大体上的划分类型。

TOP

续 12




       一切有情众生的心都有两个大类:一是物质的肉体心,二是精神的意识“心”。不过,其中第一类的精神意识“心”,佛法里面又被分为非常细致的八类。哪八类呢?就是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


  佛法对人心的剖析,对人精神的剖析,截止今天,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可以达到这么微细、精深。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也只是到所谓的“潜意识”。潜意识只不过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第七识,而且就第七识而言,认识也不是十分到位,第八识那他们更不用说,他们根本还没一点感觉。这里我不打算对八识作详细的介绍,我只是要告诉大家,心的类型主要有两大范畴。了解这一点就行了。
  人是由两部分构成的,物质的身体与精神的身体。那么,这两部分是不是截然对立的呢?不是的!精神和肉体是密切配合的一体,两者不能对立,绝对不能单独强调其中的任何一个。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少了任何一方,另外一方存在就失去其中的意义。
  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只有一个物质的心,没有了意识,那会变成什么?植物人呀!植物人,还是完整意义上的“人”吗?为什么前面要加个定语“植物”呢?植物人其实连植物都不如。为什么?植物碰它一下还有反应,比如含羞草。可是植物人呢?别说碰他一下,就砍他一刀没反应。为什么?失去了意识的活动。失去意识活动的人,也就说失去了人之为人最基本的特征。人不能没有意识!
  可是话说回来,如果只有意识,就这个“心识”,而失去这个色身肉体呢?这也比较麻烦。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传说。说铁拐李最初其实并不是个瘸子,他是一个长得非常不错的修道人。他有神通,灵魂可以脱壳而去,离开身体出去游逛一圈再回来。于是经常人定,一人定神识就出去转悠了。有一天他出去时间长了一点,结果朋友以为他死掉了。就把他的身体扔到山谷里去了。结果等他的灵魂回来一看,我的身体呢?找不着了!灵魂出壳时间再长,它有个限制啊,要不然的话,超过这个时间它就回不来了,就永远成孤魂野鬼了。这下就急了。满处找身体,找啊找,实在找不着。无可奈何,最后看到路边有个刚死的瘸子老头,哎!将就吧,先进去再说。就把自己的魂魄给装进去了。结果活了之后,这个神通广大的道人就变成“铁拐李”了,天天拄着大拐杖。所以,后来有人嘻笑他,说铁拐李你什么病都能治好,你的瘸腿怎么不治一治啊?他就摇头叹气。
  先不说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透过这个故事起码说明,人的身体的重要。没有身体,精神再崇高,再伟大,表现不出来,有什么用啊?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精神的世界与物质的世界是密切联系在一起,坚决不能分开的。所以说,过去有人把佛法划分到唯心思想的这个体系中是不正确的。那么,如果有人自称是绝对唯物主义者当然也不正确,因为没有绝对的唯心、唯物。《心经》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说的就是佛法的精髓——精神与物质的统一。
  好!“心”的种类介绍完了,那么“唯心净土”中建立人间净土佛国的“心”,不是指我们的肉团心,指的是我们精神世界的意识“心”,这一点现在先要界定清楚。

  (二)、“心”的作用
  1、人类文明,唯心所造
  下面我再跟大家讲一下“心”的作用。人们常说“劳动创造一切”。可是仔细推理一下,真的是劳动创造一切吗?仅仅是动动手、动动脚就能创造一切吗?当然不是的。真正创造一切的最大功劳,应该归功于我们的这颗心。为什么呢?
  如果不是起心动念了,你的手脚会去创造吗?猴子也会劳动,它知道饿了上树摘个果子来吃,偷个鸟蛋来吃。可它为什么不能创造这个世界呢?是因为它有肉心,而无神心。精神的“神”啊!人为什么就创造出这个世界啊?是因为人类有这颗神灵的心。所以可以这样来说,人类一切文明其实都是人“心”创造出来的。心创造出来,意思并不是说心一想什么东西就出来了,这里是说一切都是由“心”的推动力造成的。大家说对不对?(众答:对!)
  《华严经》里说一个偈子:“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o<‘心如工画师”,说人“心”就像做工的工程师,就像画画的画师。一个工程师,看到大雄宝殿,回去小木棒一连接,大雄宝殿就出来了;画家对着法源寺大雄宝殿一坐几个小时,就画出一个大雄宝殿。那么,我们的“心”就是我们身体的工程师、画家。它能给我们创造出人的一切外在东西。比如说,如果心没有主导,你眼睛看到外面的香炉,又会反应吗?没有啊!就像你安了个灯泡,不安电线,不通电源是不会亮的。能起连接作用让我们看到大干世界的种种能动现象,要靠“心”的电源。人没有“心”就相当于灯泡没有电源,造的再好不会发光。世界再美妙,没有心力的作用它就是漆黑的一团。所以说“无法而不造”。外面一切的一切,无不是我们内心所创造出来的。我们每天晚上做晚课的时候,都念:“若人欲了之,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现在明白什么意思了吧!这里是说,人的心啊,是起到主导作用的。世界上的一切,是在心的推动下而产生的。
  2、生活环境,共业所感
  下面我要说的是,大家的生活环境——外在的世界,都是共业所感。就是说由我们心所产生的共业所感。《华严经》又说了:“三界虚妄,但是心作”。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虚而不实的。它是我们心所看到的一个假象而已。什么是“共业”?所有人造作的业——就是我们一切活动所带来的结果,大家共同的活动的这个结果,就称为“共业”。在以前的课程当中我讲过,这个共业储存在人的第八识当中,成为仓库的种子一样,一旦时机成熟,共业所感,就形成了大家共同生活环境——外在的世界。比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城市农村,楼房平居,所有的这个一切,不要以为仅仅是劳动的外在作用弄出来的。也不仅仅是说,你生活在北京,是碰巧就生活在北京,或者说你理所当然就生活在北京,这就是共业所感呀!
  大家今天能够集中在一起来听经闻法,这也不是偶然。是你过去所培植的福德。福德是什么?也是业。说到业,不是说只是坏的造作才叫“业”,劳动之后产生的成果都叫作“业”,学生交的练习叫“作业”大概就是这里来的。交的作业有正确的,有错误的。既然是劳动成果,肯定有有用的东西,有没用的东西。人的作业,也有善的,有恶的。能在这里共同听经闻法,这就说明你们曾经共同造作了能够听经闻法的善业,所以今天能够坐在一起。其实很多状况都是这样子的,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城市,共同住在一个小区,共同住在一个单元,这都是共业所感呀。既然是共业所感,那就要珍惜因缘!
  可有的人认为,外在世界就是外在世界,跟心没有关系。经典里有一个比喻告诉我们不可能没有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在下雨,咱们就以水来比喻,来说明人“心”意识的重要性。同样的雨水从天上下来,不管是变成小溪、沟渠还是大江、大河,因为人是共业所感,知道是清凉、甘甜的,是生命之源,可以浇地、洗漱、饮用。同样是水,在人看来是生活的一部分,可是在鱼看来是它的世界啊,没有水,就意味着它的世界的消失,水是生活的全部。而对于饿鬼道的众生,看到的水却是火,人跳进去清凉滋润,它跳进去浑身发烫、痛苦不堪。在天人看来,人喝着清凉甘甜的水,竟然是那么的污秽不堪,犹如人间所看到的污水、脓水一般。同样就一个水,不同的众生看来是不同的感受,水是这样,外在的世界也是这样。中国古书《庄子》说,人如果睡在潮湿的淤泥中就会腰疼、腿疼,生起疾病,可是泥鳅呢?生活在里面是自得其乐。同样是一棵树,猿猴在上面很舒服,人爬上去战战兢兢,为什么?心在起作用。
  业力不同,同样一个环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到底有没有一个为所有众生都能够接受的定性环境呢?比如说,什么才是美好的世界?什么才是舒适的居所?没有!不单说我们所生存的大环境是这样,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小现象也如此。如今天的下雨,我估计在座的各位早上来之前都在想:怎么偏偏早不下,晚不下,就在我要去听课的时候下?多麻烦啊!你即便不会十分烦恼,Jb里也总不会太舒服。可是对一个种莱的农民来说:呀,老天爷,你可下雨啦!那个高兴,手舞足蹈。而对赶工期施工的人来说,心中刀割般的痛:哎哟,又一天宝贵的时光流失啦!这要赔进去多少资金啊?但若是一个闲情雅致的人呢?“啊!秋风;啊!秋雨,多么美好!”得,诗情画意来了。同样一个下雨天,不同人的感受是这样大差异。这说明外在环境没有一个好坏、浊净的绝对差异,差别来自于众生内心的分别。
  从这里我们应该知道,我们人所生活的这个环境,吃的、住的、用的……一切都是共业所感。都是由“心”意识作推动、造作出来的。也就是说“唯心所造”。从这里说明,外在世界可以跟着我们心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改变。不但我们生活环境的小世界,·即便宇宙万有,何尝不是跟我们的内心有关呢?既然跟我们内心有关,那么外在环境的好坏,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应该从哪下手?从心下手呀!从我们的内心来着手解决。
  3、一切有情,别业所感
  整体来说如此,那个别来说呢?一切有情,也都是别业所感啊!由于不同众生的心,被贪、嗔、痴所染污的程度不同,造作善恶业的程度,也就各不相同。因此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别业。每个人在共业之外都有独特的别业。这个别业,因缘成熟时候,它有一个种子就会产生作用。于是,众生就会产生生死流转。生死流转的途径很多,下至昆虫,上至天人,六道都是。
  就人类之中而言,又有穷富、尊卑的差异,上下、智愚的分别。个人的人生状况,是自己的“心”所带来的结果。想解决个人的不平等遭遇,怎么办?外在的方法是枝末,内心才是根本。你把心态摆正了,放平了,然后由一个平正的心态所流露出来平静思维,然后再由这个安静的正确思维所产生的行为、活动,就能给你带来善的、成功的、幸福的、快乐的后果。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一个人的福乐、痛悲都是与“心”有关的。
  你要获得美满的人生,还是从“心”开始。一定要把握自己的内心,佛教的基本教义大家可记得?——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义,是诸佛教。自净其义,怎么净?从“心”开始净呀!这个净不是跳进河里洗个澡就“自净”了。身体再干净也不管用。必须把自己的心给清净了。然后才能“诸恶莫做”,才能“众善奉行”。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优劣,个人际遇的好坏都与我们的心有关。改变人生从哪下手?从“心”下手!

  (三)、心的价值
  前面讲了净土的种类、心的种类、心的作用,我们知道心具有强大的、不可思议的作用。心既然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么,它不但能为我们带来幸福,也能为我们带来痛苦。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解决人生的痛苦,解决外在环境的不顺,怎么办?从“心”开始!
  下面我要讲的是心的价值。
  1、心灭苦灭
  《法句经》云:“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意思是什么呢?是说一切诸法的产生,都是以意识为主导、为先行的,都是由意识来主导、来造作的。假如你以一念染污的心意,发语说话、言行做事,那么痛苦的结果就会伴随而来。就像古代印度人的传说,轮子随着野兽的脚印,走到哪转到哪。
  举个例子,就像天上有云,刮了风就下雨,下雨地上必然会湿,这是肯定的。如果一个人发言出语背后的意念是清静的、善良的,那么结果自然是快乐的,令人感觉满意的。从《法句经》这个偈子说明了人类一切的苦果,都是由染污的“心”造作而来的。所以说大家要离苦,首先应该离以往内心当中的烦恼、染污的意念。痛苦烦恼的程度,与心被染污的程度,有直接的关系。
  还以水为例,人心就像水一样,水有净、污之分,那么人的心也有真、妄之别。如果把一块石子放在平静的水中,我们看到的是清清楚楚的石子,若投入的是一池污水,则石子连影子也看不出来。同样,如果我们的心平净的状态,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一个清静、安乐的世界。可惜的是,如同水易受染一样,我们这颗心,本来是清静的,流转到世间,种种的熏修,就变得污秽不堪了,于是就痛苦至极。
  心灵一旦被染污,自私自利的心占据了主导作用,那么从主观上,人们不愿看自己不喜欢的事,不愿听自己不喜欢的话,更不愿意接受于自己不利的东西。从这个意义来讲,私心就像自己筑起的一道围墙,把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分开了,把你和大家分开了。本来你和大家是一体的,可是私心一起,哗!一道墙拉起来了,你跟别人就两个世界了。心被贪、嗔、痴等烦恼染污越严重,这道墙就越厚,外在世界就越看不清楚,从今以后看到的事情,就不可能是全面、客观的、公正的。而是片面的,主观的和偏颇的。
  有一家人丢了斧头,因为过去与邻居家有过不和,怎么看邻居家的儿子就像一个偷斧头的人。左看像,右看像,每一个动作表情,给他的感觉就是偷了斧子。过了三个月,斧头在自家的地窖里找到了,他再怎么看邻居家的孩子,就像没偷过斧头的人。你在单位里,被领导批评了一顿,所批评的事情,原本只有一个同事知道,于是你怎么看那个同事都像告密的人。事实上呢,可能是你一不小心让老板给抓住了罪证,老板就以此批评你。可是你的同事,却因为你的无端猜疑,而遭受不白之冤。放好的一个东西弄乱了,你怎么看都像自己家老头搞的鬼,于是就天天跟他找麻烦,老头一烦,三个月冷战就开始了。
  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点沟通,多一点谅解。即便是别人干的,你也要谅解别人。更何况还可能不是别人干的,就更不能怀疑。
  当一个人看不到外在客观世界的时候,就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顾一切。在自私之心驱使下,自己喜爱的东西,千方百计地去获得它,正当手段无法去获取时,就不择手段地强取豪夺、坑蒙拐骗,或者假冒伪劣、行贿受贿、尔虞我诈。甚至有些拥有权力的,可以因此而挑起战争、杀戮,做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争名夺利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誉,引发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单位、人与同事、人与社会之间的纷争、冲突、仇恨,这些使世间充满了险恶、战争、不平的行为,背后都是人重重烦恼,痛苦不堪的内心所致。人的一个念头,可以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太大了。
  我们遭遇很多痛苦,其实是自己心里来的,那么如何使自己改变处境?摆脱痛苦呢?从“心”开始!
  贪嗔痴心下的种种行为,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苦果,而且染污越重,痛苦就越深。因此我们只要能够离苦,就能得乐。但是离苦,必须是从祛除我们染污的妄念开始。这就像《人楞伽经》当中所说的:心念生起的时候,我们种种的后果也就伴随升起来,但是我们心里种种的妄念,杂念,染污之念,怀疑之念,猜忌之念灭去的时候,这种种的痛苦的、不安的、悲惨的后果,同时也伴随着消失了。世上为什么会有种种的不安、痛苦。是由于众生的妄见、分别,所以才有了这东西。众生无物而见物,心力所依。晚上走在漆黑的大街上,突然一阵风来,心里毛骨悚然,一回头好像背后有鬼跟着,哪里有鬼啊!心中有鬼罢了。所以说中国人常说一句话叫:“身正不怕影子歪,心正不怕鬼敲门”就这个意思。心的作用太大了。所以,怎么才能没有痛苦,把内心当中的烦恼、妄心、猜忌心、怀疑心去除掉,痛苦就没有了。痛苦没有,诸多不顺也就没有了。那么,这个世界不就是人间的净土么?既然是,净土从哪里来?(众答:从心来!)唯心净土可不可以成立啊?(众答:可以成立!)
  2、心净法净
  刚才所说的是心净、心灭则苦灭。这里告诉大家,心净则法净。
  禅宗有一本历史书叫《传灯录》,里面记载,马祖道一禅师年轻的时候,到南岳恒山去修习坐禅,当时的主持怀让禅师,看他是可造之才就过去问他,说你在坐禅目的是什么?马祖道一说:“我想作佛”。就是说目的是将来成佛。怀让禅师拿出一块砖,就在他前面磨起来了。马祖就问怀让禅师:“师父,你在那里磨什么啊?”他说:“磨个镜子出来啊尸“砖能磨出镜子啊?”怀让禅师说:“坐禅能成佛?”哗!言下豁然开悟,一下子明心见性,通晓了法界真相。顿悟成佛指的是一念心与佛心相印,这点不要误会。
  说到这里,我要告诉大家,我们的身固然要去修习佛法,而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心。内心不与法相应,比如打坐,心不在静虑中,坐上三百年,也得不到禅法的精髓。再如,嘴里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想着,昨天谁谁跟我吵了一架,我怎么惩罚他一下。或者嘴里念着佛,心里想着,下午要到八大处拜佛牙舍利,明天要到法源寺上香去,后天到雍和宫求个平安去……别以为想的是拜佛牙呀、上香呀等这是佛法,就不影响修学。你在念佛的同时,想这些就是非法,非法的念头就是妄念,这就是与佛法不相应。
  心态的作用非常重要,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所吃的食物,不管它是不是真的很香美,心里把它想得甘甜无比,那就吃的很快。但再好的食物,你觉得那个味道很难受,这会儿就吃不下去。衣服虽然很旧,你感觉它很美,它就是很美的。有时候真是这样子,特别是女性。好不容易花了半天功夫精挑细选买回一件衣服,自己感觉很潮流,很时髦,很好,可别人说:“哎哟,领子怎么那么短!颜色怎么那么难看!”完了,这个衣服就被打人冷宫了,她可能永远都不会再穿了。为什么?心的作用啊!为什么就不想一想?那是他人的看法,说不定另外一个人看也会觉得很好呢,是不是?所以老子说,能以自己所穿的衣服为美丽,能以自己所吃的饭食为甘甜,人民就会快乐、安和。解决问题要从心开始!
  一辆牛拉的车,陷在土里走不动,如果你使劲打那个车,能走吗?不行呀!你得抽牛两鞭子,牛一使劲把车给带走了。牛像什么?像我们的心;车像什么?像我们的身。当我们周围环境出问题的时候,当我们身体出问题的时候,身体不快乐,身体有病苦,怎么办?仅仅吃药就行了么?治标不治本。怎么治本?把你心这头牛打两鞭子。好好的精进修学佛法,减少你的烦恼,减少你的染污念头,这样的话,业障不就减轻了吗?好的结果不就来了吗?所以说,当我们身体这辆车出问题的时候,这时候问题在于我们的“心”这头牛。怎样才能给我们自己创造有利的环境呢?怎么样才能在现实世界生活安乐呢?必须从人的“心”开始。从我们的“心”开始,改造我们的“心”才是最关键的。改造我们的“心”,最关键又是什么?是清净我们的意念。贪心除去了,嗔心除去了,痴心除去了,我们的心灵随着净化,心灵净化外在的遭遇也就改变了。这个时候你再看外物,一切都变化了,所以说“心净则法净”。这也就是《维摩诘经》所谓“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的根本所在。
  3、心转法转
  六祖慧能大师,到一个寺院,两个出家人正在辩论。一个说:“大杆子上挂的幡,在风的吹动下飘动。”另一个则说:“明明是风在动,没风幡哪能动。”两人争执不休。这个时候呢,六祖大师就说啊:“哪是幡动?哪是风动?仁者,是你们两位的心在动。”于是,两人哑口无言。想一想,真的是这么回事。管它风呀、幡呀,不动念头,它怎么能动呢?动而不动。
  记得是小学时候学的一个故事,不是真的,但有一定的道理。孔子走在路上碰到两个小孩,在那里争论。一人说:“太阳中午的时候离我们最近,早晚距我们最远,因为中午的时候最热。比如火越近就越热,远了就不感到热。”孔子说:“对啊,是这个道理。”另一个小孩说:“不对!太阳早晚离我们最近,中午太阳离我们最远,因为太阳中午看着最小。比如远处的景物看着小,近处的景物看着大。”孑L子说:“对啊!”结果两个小孩异口同声说:“到底哪时太阳离我们最近?孑L子哑口无言。事实上,一天之中的太阳哪有远近之分,早上晚上中午一样,只是地球在转动中它的角度不同而已。这个故事是虚构,假如让六祖大师碰上这事,他可能就会笑两个傻小孩,哪有什么远近呀,是你们的心在分辨而已!
  慧能禅师的事和刚才所提到的故事,足应让我们领悟到,人的心啊,“心”在了知宇宙万有时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常说“法不孤起,仗缘发生”。佛教的缘起法就告诉我们每一件事物的产生,都要有种种条件,按一定规律来组合而成。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当中,需要根、境、识三者合和才可以。比如说眼观物,有了眼睛与外界,可是话说回来,若连接眼睛和神经系统的意识通道中断,还得见吗?看不见,没反应。这三种集合才能看到,缺一不可。
  实际上,刚才的故事中,六祖大师并没有否定风和幡存在的事实,他只是强调在认识宇宙万法时,心的参与对我们感觉世界起到的关键作用。话说回来,当外在世界带给我们的苦乐感受,是不是真有这些苦和乐呢?从缘起法的角度来说,是有的。可是,既然是感受,关键在内心。如果我们的心转了,这个苦乐感就会转了。
  我们说心转则法转,并不是说外在的;我们说这种心净则国土净,并不是说心里干净了,这国土真的一点垃圾没有了,都被这风吹到宇宙外面了。不是啊!是说当你内心清净的时候,你的行为会清净,行为清净带来的是内外清净。
  这是深层的。浅的说,当你心清净的时候,你的状态会很安定。你状态安定带来的结果是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外在所谓的法,就是外在的状态,它的最主要的状态就跟人“心”有关。当根、境、识三者结合后,人就会不自觉的对自己所认识的事物进行判断,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喜欢、不喜欢、非喜非不喜。一般人是心随境转:“这人真混蛋,惹我生气”。其实有时候并没有人惹你生气,说不定误会了,就是你的一个人在念头上生气。自己气了半天,人家根本就没那个意思,误以为别人气你,而且误以为自己受气的感觉也是真实,这个最可怕。很多人认为自己受苦的感觉是真实的,哪有一个你真实在受苦?只是你的“心”在受苦而已。心不苦了,哪还有苦呢?大家说是不是?(众:是!)
  人的心因而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变,心态变。演员演戏说哭就要哭,说笑就要笑,我们在世间就是这样子。一会兴高采烈,与人在那蹦啊跳啊,忽然连拳头都动起来了。刚才是满面春光的表情,眨眼间一个一个,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这就是心随环境变。其实,我们应该做到环境随着心变。放牛要牵着牛的鼻子走,不要让牛牵着你走,不要主次颠倒!让理智主宰心灵,不要你跟着心转,“心”牵着你走。你跟着心转,就相当于牛跟着绳子转一样,不自由。
  影响到个人情绪的种种外在状态,佛教把它总结为“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称为八风。
  “称”是什么?称赞、赞叹、赞扬,也包括奉承。有人听了这样的话,飘飘然如升虚空,结果人家脚下一绊,嘣!摔了个脚朝天。别人无缘无故说好话的时候,一定要掂量再三,看看背后的目的,不要晕晕乎乎地就上了当了。
  “讥”就讥讽、嘲笑、侮刺他人,听到讥讽的话语很容易生烦恼。有时候怒火中烧,恨不得一棒子把说坏话的人敲死,这个时候很容易出问题。多少人犯罪就在一念之间,过后痛哭流涕,后悔也来不及。冲动的原因是什么?没有控制住自己的“心”。没有制心的原因是什么?不懂佛法。不懂佛法,就不懂得调心。大家懂佛法,很幸运!佛法难得、难闻,闻到佛法之后能调心,那就更加的难得了。很了不起!
  “毁”就是毁谤、讥谤、损毁。背后说你的坏话,这就对你的讥毁。这样的话语更加容易会让人失去理智,与人发生冲突。损毁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老子说:“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辨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不毁人难,不被人毁更难,而能忍得住讥毁又不被人讥毁的人更是十分少见,但愿我们都能够坚毅韧忍!
  “誉”是赞誉,“利”就是利益。人都喜欢听到好话,都喜欢得到美好的名誉,更喜欢凡事得利。有名就觉得光芒万丈,有名就觉得无比光荣。有利的事情就以为沾了光,无利就不愿作为。“名、闻、利、禄”被佛教称为四个系缚人身心不得自由的锁链。我们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要被这些事物所迷惑,而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衰”就是指衰败的事情。港台人常把一件被人说坏了的事情叫做“唱衰”,说某人不怎么好叫“衰仔”。谁都不愿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成就,谁都不希望看到失败出现。可是,在这个世间,哪能没有失意与失利的事情产生呢?俗话说“沙场上没有常胜的将军”,没有人会一辈子顺利平坦。常言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还是将这些事情看淡一些的比较好。
  苦、乐就不用说了,想必每一个人都曾有过真切的感受。
  这八种状态叫“八风”。古人有一首诗中说,“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日月看梯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何足理。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学佛人,都应该具有大丈夫的胸怀,不应该为琐碎的小事浪费时间精力,更不应该置身其中,被动参与。要学会放下,学会化解,时刻掌控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生活得和乐、从容!
  如果你在任何一种状态来临时,都能如如不动,都能控制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内心犹如止水,波澜不惊。这个时候你就是圣贤的境界,这个时候你就不会产生这些境界带给你不好的结果。
  但是话说回来,不容易呀!不要说我们平常人了,苏东坡可是一个大才子、大文学家、大思想家,境界相当高。他想表现表现自己学佛的境界,给佛印禅师送过去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干,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佛印禅师在纸上批了两个字:“放屁!”让仆人带回,苏东坡十分生气,马上坐船就过来质问禅师。结果却见禅堂紧闭,门上贴一张纸条,写的是“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当场傻在那里了!控制自己内心,太难了。
  开车人时时刻刻都要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为什么?一不小心就发生车祸了。车翻人亡,悲剧就产生了。还有这样一个现象,开始开车倒没有问题,开熟了反而出车祸了。为什么?大意呀!大意失荆州。我们学佛,不但最初要仔细,即便修学三年、五年、三十年、五十年,非常有功夫了,都不能大意,不能骄傲,不能自满。要随时随地不断地调控自己内心,要降服住这个翻江倒海的家伙,让它的时处在清净安和的般若境界。千万不要让它烦恼,不要让它染污。
  平常人遇到这种八风啊,都是让人心动,影响到人的情绪。别人讲我们的好话就高兴,讲到坏话生气难过。常常受左右,所以时而欢喜,时而忧心;时而跳跃,时而焦躁;时而恐惧,时而绝望。得意忘形的时候,麻烦就来了,这叫乐极生悲。无论是好坏情绪,最终带给我们的结果都是痛苦。所以佛陀说,世间是苦的。为什么世间是苦的?因为世间相对于烦恼痛苦,快乐是短暂的,而且弄不好快乐的结果也是悲惨的,所以说世间没有真正的快乐。因此,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对不对?(众:对!)从这里来说,人的所有一切感受,都不是环境所决定的,不是他人带给你的,是你自己的内心产生的,是你自己在不同环境当中的心态决定的。怎么办?
  不要让心随境转,要让境随你心转。在这个状态下,就能控制你的世界,就能控制你的心,就能控制你的人生。所以说,心转则法转。外在世界没有所谓的美丑之别,没有染净之别,没有苦乐之别,染净苦乐的一切都来自于人的内心。你想得到清净,想得佛法真谛吗?回去修!管好自己的内心。
  其实你不要说我们平常人会有不好的遭遇,即便成了佛陀的世尊,他也有种种不顺的麻烦事。
  读过佛陀传记的人应该知道,当时他有一些弟子很调皮、不争气,老干坏事。常言说“教不严,师之过”,人们就把这种过错加到佛陀身上。于是有一段时间,因为这几个不肖弟子,三个月没有供养,害得佛陀和他其他的弟子们,也只能靠马麦度日。马麦就是喂牛、马吃的饲料,靠这样的东西来度过三个月日子,多艰苦啊。这样的情况一般人能不烦恼?可佛陀却没有。
  再举一例,在佛陀讲法的聚会上,突然有个人跑出来:“释迦佛,这个坏人,你干了什么什么坏事!”但说了半天,佛陀一动不动,最后龙天护法现形,使这个人当场人地狱,显现了诽谤的罪苦报应。
  有人想陷害佛陀,让一个妓女假装成孕妇,在她肚皮上挂了一个锅盖,到佛陀说法处哭闹:“释迦是个伪君子,讲经说法不要信!他风流让我怀孕,却又不想担责任!”众皆谔然,弟子们都知道是诽谤却无计可施。佛陀不为所动,继续说法。她见无人理会,撒泼起来,谁知蹦跳之中,竟然把系锅盖的绳子给弄断了,锅盖当场掉落下来,妓女满面通红,羞惭而去。
  另外还有很多给佛陀带来麻烦的事情,比如说琉璃国的国王,三次进攻释迦国,灭掉了释迦王国。但是佛陀是这样的一个人,有麻烦而无烦恼。圣贤不是没麻烦,也会有。孔子走到一个国家,他的相貌太像那个国家的一个坏蛋,那个坏蛋做了很多恶事,人们对坏蛋恨之入骨,看到孔子,以为是那个坏蛋来了,都去打他,拿东西砸他,孔子和弟子被逼人绝境,差点快饿死了,可他也是如如不动,最后误会自然消除。
  我们在世间不要追求无麻烦,应该追求的是有麻烦而无烦恼的境界。非但有麻烦无烦恼,还要有逆境而无苦心。
  普通人心转的时候,会很多烦恼。有时即便是做善事,也会遇到很多烦恼。但智者却能够使境随心而转,把别人带来的逆境看成磨砺心志,升华人格的大好契机。凡是苦恼,都看成是自己锻炼心性,菩提成长的增上缘,能一念间化烦恼为菩提。我们常说的“烦恼即菩提”,什么意思呢?不是说烦恼的本身就是菩提,而是说烦恼是转化成菩提的一个因,烦恼的念头在一念间转化过来,就能成就菩提的境界。可以说,现实世间确实很苦,很难,很污秽。然而,难道我们就因此而就一天到晚地痛苦、烦恼、忧愁吗?不应该!
  淤泥生红莲,浊地养心性。正是由于淤泥,才能生出洁净的莲花;正是这个染污不净的世界,才能修来清净微妙的佛法。所以我们应该牢记刚才所说的:心灭则苦灭,心净则法净,心转则法转。
  上面所讲的是“心的价值”。到这里我已经把关于“心”的内容整个讲下来了。心的作用,从共业的角度来讲,能带给我们一个共同的外在世界;从别业的角度来讲,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痛苦、快乐,幸福、悲惨等种种遭遇。“心”能带给我们在不同状态下的不同感受,如果我们因势利导,进行化解,心净则法净,心灭则苦灭,心转则法转。
  所以说,没什么不可改变的,完全在我们自己怎么做。讲到这里,关于“心”就讲完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唯心净土”怎么来?就是由我们的转心、灭心、净心中来。


  四、”唯心净土,’的意义与实践方法
  再回过头看《维摩诘经》“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这几句话,到底该怎么解释呢?
  浅层次的解释,就是说:我们想要得到外在的一个清净世界,内心应当先清净,你的感受清净了,外在世界也会相应地感受到清净很多。因此,浅层次来说,是改变自己的感受。
  深层次来说,这几句话有丰富的内在内容和严密的逻辑次序,是菩萨修行的成佛之道。菩萨为了成就众生,就必须净佛国土,而菩萨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修行净土之行,化彼同自。
  转化别人同于自己,不是像他人同样烦恼痛苦,首先自己要处在清净状态,才能转化别人。自己达不到清净状态,也转不了别人。化彼同自,最后用同一个愿力,同一个行为,聚集在一个清静的佛土。
  那么,从这里来看,《维摩诘经》上提到的这种“唯心净土”的结构图流程图,是这样的:
  首先,来清净我们的意念,清净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内心清净了,我们的行为就清净了。内心是善净的,外在行为是善净的。心净,行为净;心善,行为善。于是你的缘分,就是善的,是顺的,是清净的,这个情况下,带来的环境是好的,周围所聚集的人仰慕这样的状态,会跟从这样的状态。大家都是这样一种状态,最后众生都是善的,都是清净的。众生都是善的、清净的,众生生活的国土也是清净、安乐的。那么,“人间净土”不就能够建立起来了么!大家说是不是?(众:是!)
  既然在人间能够建立净土,那就让我们一起,先把人间的净土建立起来!好不好?(众:好!)




   
                                                                                                   第九章  入世出世两不误

                                                              ——佛教世间的作用


   经书禁咒术,工巧诸伎艺,尽现行此事,饶益诸群生。
  —《维摩经》佛国品

  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常求无念实相智慧,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不坏威仪,而能随俗。……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
  —《维摩经》菩萨行品


  前两天收到一个居士的信息,这样说:“体恒师父,我突然觉得,佛教其实于社会及那些急需帮助的个人意义不大,远水解不了近渴,有很多人在眼下就濒临走投无路的绝境,怎么能够寄希望于来世呢?倒是ji 督教也许较之佛教更具人性化,至少能做到雪中送炭。你觉得呢?”
  这个短信让我想起了我认识的一个人,一个曾经的同参。他是我的同学,有段时间朝夕相处。跟我们一起生活的那段日子里,他非常的虔诚,每天诵经、拜佛、念佛,感动不少人。可是到后来,他离开了我们。如果说仅仅是离开了寺院的生活环境,还原为一个居士倒也无可厚非。可是他不但离开了寺院,而且离开了佛教——改投上帝的门下,成了一名ji 督徒。变化只在短短的一年中,出乎好多人的预料。得知此事,我好几天夜不能眠,我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出现?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有人说他是在佛教中找不到现世的利益,难道佛教真的对社会没有一点价值吗?难道佛教真的是只注重来世归宿,而不关注现世吗?经过一番考察,我发觉实事并非如此。
  所以,这个短信的问题不仅是这位居士一人的疑惑,恐怕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了消除大家的误解,给学佛人一点信心和勇气,这里就针对这个问题,来谈一下佛教的社会价值问题。在谈论佛教的社会价值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关于佛教价值的争议。


  一、佛教有无价值的争议
  其实,对于佛教有没有社会价值,能不能在世间普遍推广应用,这些争议早就存在了。一百多年前,就有两种说法。
  近代复兴佛教功勋卓著的杨仁山居士,在中国愚昧落后,多数国人思想陈旧的情况下,出使英法等欧洲国家长达六年之久,综合考查了西方强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社会情况之后,指出:假如有人想以世界宗教中的一种,普遍推广于世界各国,莫如佛教!在他看来,佛教对社会贡献的优势是无可匹敌的。
  而另一个学者梁漱溟先生,则持相异的观点。梁漱溟开始先学佛,一度要出家,后来钻研儒学,搞乡村教育。他考察了中国、印度和欧洲,对各国的社会文化做出比较后,说:“中国乃至现在世界最需要的文明,不是当时中国的儒家文明,也不是佛教文明,而应当是欧美文明所代表的当代文明。”他所谓的当代文明,其实就是以ji 督教思想为背景的“科技文明”,他觉得这种文明比较适合当时的中国社会状况,而佛教适合更加遥远的未来文明。也就是说,佛教对现实社会没有太大意义。真像他说的这么回事吗?
  杨仁山不会赞成梁漱溟的说法,梁漱溟也不会赞同杨仁山的说法。他们各自拥有一批追随者,有人认为佛教于这个社会没有作用,有人认为佛教将要对社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这种争议一百年前产生,现在也依然存在。我们暂且不说这个争论孰是孰非,暂且不谈ji 督教为背景的科学文明,仅从佛教的教义中看看佛教到底对这个世间有没有价值、作用。


  二、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的特征
  在谈佛教的社会价值之前,我们先回过头,看一下佛教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佛教与其它宗教相比独自具有的特点是什么?这个我们要有一个认识。佛教被称为理性的宗教,这是它与其任何宗教最不一样的特点;人世出世两不忘,世出世间圆融无二,这是佛教最根本的特征。而理性的信仰与世出世间的圆融又密切相关。
  宗教是依靠信仰才能建立起来的,而多数信仰在很大层面上完全是感性的,信徒不能问什么,只能一切听从教诫;只能知其然,不能知其所以然。可是佛教却是理性的信仰,它允许弟子们的怀疑存在,提倡理性的思考,而且创始人从来不以主宰者的地位自居。这是除了佛教徒之外,多数人也都承认的一个基本观点。
  大家知道,缘起法是佛教最根本的核心思想。可以说,抽去了缘起思想,佛教就失去了它的主体。实际上,佛教之所以被称为理性的宗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佛教有缘起思想的缘故,佛教的所有理论都是以缘起法则为核心。
  缘起法则是通过对主观客观事物进行深层理性观照而获得的一种自然规则,依托这个自然规则建立起来的佛教修学方法,平实、简单、明了,不是揭了一层又一层的皮才能看到里面内容的玄而又玄的神秘主义,不像其它宗教一样靠天祈的模式,必须由上帝启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然后才能去做。缘起法则所揭示的自然规律亘古不变。
  佛陀乃至佛陀的弟子们,都是以缘起法法则为思想的方法。他们在缘起法则的框架指导下,在寂静、明澈的禅定心境中,进行理性的思维,探索身心以及世界的真实现状,而且把思考的观念运用在由禅定所开发出来的超常潜能——自性光明、自性如来藏,然后用这种自性的光明来直接观照生命的奥秘,观照宏观、微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而且能够依据这种观照得出的见解去实行,由此证取一定的境界。
  这个绵密的修学过程,使佛法思想对生命的起源、心理的结构、身心之间的关系、心物之间的关系、认知与潜能之间的关系等很多问题,都给予了完善的回答。并依着这些解答,建立起了内涵极为丰富、圆满厚重、完全可供落实的佛法思想。
  有些宗教完全靠某一个主宰神灵的启示,靠外在力量对它的支持达到某些效果,而且它们的这些效果是无法验证的。而佛教不一样,佛说人人都能开悟,人人可X.成佛,你只要去落实操作了,照着这种训练方法去往前走,总有一天你会开悟成佛的。开悟的人过去有、现在有、印度有、中国有……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操作落实。因此,我们说佛法是解决烦恼苦闷的途径,是对自我生命进行改造的方法,是提升生命品质的学说。佛法的实践最终将使生命得到全新的超越,将使生死烦恼得到彻底的摆脱。
  从理论到实践的独特特征,决定了佛法不同于一般思想、宗教的观念,决定了不同于世间生活的模式。也就是说,佛教与平常社会的生活方式,与其它宗教的思想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佛教与其它宗教相比,出现一定的差异是在所难免的,也是十分正常的。
  虽说佛教与世间生活、与其它宗教有差异,但不等于佛教脱离世间,不等于佛教不顾世人。佛教非但没有脱离世间,非但没有忽视世人,相反对世间特别的重视,对世人特别的关注,它能够将世出世间圆融无二。这个特征在《维摩经》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开头的两段引文就是生动的例子。
  《佛国品》中的“经书禁咒术,工巧诸伎艺,尽现行此事,饶益诸群生”。说明学佛者在学佛的过程中,为了利益有情众生,可以学习并利用一切的世间思想理论与工艺技巧。《菩萨行品》中指出,行菩萨大道的学佛人,要明了世间的真相,通达诸法的实相——空’,在此基础上又要发勇猛的利生大愿,不弃世间众生——有。空有圆融、世出世不二才是完整的解脱法门。“尽无尽解脱法门”说明佛教虽然以出世解脱为根本的目的,但并不妨碍对世间众生的关注。
  从这里看,佛教对于世间具有一定的作用,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了。那么下面就来看一下到底佛教对世间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三、化益世人——佛教在精神层面的重要作用
  其实,佛教在世间的作用非常的大,而且面很广,这里概括三点,略为叙述。
  1、佛教能起到合乐家庭、稳定社会的作用。
  :修习佛法可以让人的心理变得坚韧、坚强;工作变得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生活变得平和安宁,不急功近利;处世与人为善、和合无诤,等等。这些对于安抚受伤心灵,缓解精神压力,获得精神寄托,促进家庭和睦,增进社会和谐,协助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凡是合格的佛教徒,大多都能努力地学习,认真地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在家庭中敦伦尽分、孝养父母、教育子女、和睦家庭,关心帮助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参,待人热情礼貌,为人坦诚谦和。由这些人构成的佛教对社会、家庭不是能起到很大的稳定作用吗?
  我认识的一个男居士,没有学佛以前,正经的工作不干,专喜欢做投机取巧、坑蒙拐骗的事情,在外面“打打杀杀”,回家里唯我独尊,纯粹一个社会小混混,四十多岁了一点成就没有,父母为他伤心,警察见他头疼。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佛法,顿生悔意,皈依了佛教。学佛之后,性格大变。从此断绝与那些不三不四之人的来往,在外面专心工作,回家里孝敬父母。因为他的学佛,为家里消除了矛盾的状况,为社会上减少了不稳定的因素。所以,佛教的重要作用就是和乐家庭,稳定社会。
  2、佛教能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佛陀的教导。佛教是以佛的觉智教化世人向善、向上,佛教的道德规范具有劝化的巨大功能,能指导人们合理的生活,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大乘佛教的修行体系,还足以培养出福慧双全、人格高尚、具有牺牲、奉献精神,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利益天下苍生为己任的人中豪杰。比如近代史上的革命家谭嗣同等人。
  佛教能促进人的奋勇上进,对振兴国家,对世界和平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第二点,佛教能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可是这一点也不是摆在眼前,谁都看得见的。
  3、佛教能起到引导人类文明航向的作用。
  飞机飞行、轮船航行,都要有一个方向做指引。人类社会往前发展,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就能前进吗?不能!
  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有一个思想体系作指引,才能健康地前进。在人类的文化体系中,只有人类最高智慧成果的佛法,是以宇宙的十法界作为坐标俯瞰人生,对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处境及人的自性潜能,终极归趋给出了清醒和完整的方法。

TOP

续 13




       佛教认为这个世界,所有的生命是有十法界构成的。十法界,哪一家的思想能比得了啊,现在再大的望远镜看到的不过是地球之外的几个星球而已。别说是十法界,就是一个法界,科学再发展一千年也不一定能完全发现。佛教之于其它思想,就像一个高高的巨人俯视小小的矮子一样,看得清楚、透彻。因为站得高看得远,所以说佛教对人间的缺陷,和人类文明的弊病深刻地予以了揭露和批判。佛教为什么要制定戒律呀?因为人类有一些缺陷。为什么要说世界无常,人生是苦呀?因为社会有很有弊端。批判的目的就是承担人类终极关怀,渡尽众生,庄严一切佛土。其实,这也正是佛教的精神所在。如此的智慧胸怀,足以担荷引导和改造人类社会的巨大重任。


  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发生巨大变革,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使人类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就是现在面临的一切新问题,因此具有超前智慧、高度文明自觉的佛法,必然会在全人类的文化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因为佛教能以圣者的睿智,高瞻远瞩的提示人类超越自身。佛教可以自觉地主宰文明的走向,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高度和谐。现在很多人也在提和谐,但是“和”了吗?没有呀!还有抢劫、杀人的事情呢F一般所谓的“和谐”深度不够,缺乏力量。但是,人若有了佛法就是另外一种景象了。
  在佛教的帮助下,必然能为人类生命的自我变革、合理化社会的建立、新文明的形成等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当今社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泛滥成灾,价值失范、道德沦丧、贪污腐化、物欲横流成为公害,不少人在纸醉金迷当中荒芜了精神田园,迷失了人生航向。有了佛法智慧的指引导向,必然给人们提供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本,给社会建设以重要启迪。
  这种重要作用,能轻易看得见吗?没有智慧的人是看不出这个好处的!
  总的看,从小的方面来说,佛教能为家庭起到一种合乐稳定作用;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能为社会起到一种教化作用;从人类的发展来说,起到一种导向作用。
  佛教作用大不大?很大!这种作用属于摸不着、看不见的精神层面的作用。下面,再说一下佛教在社会中摸得着、看得见的作用。


  四、救济传统——佛教在物质层面的重要作用
  佛教自古以来就有济世救人的传统,包括佛陀自己就是这样。他不但以清净的教法引导人们走向光明大道,而且还以有限的物质施与他人。有一年,佛陀和他的弟子们修学的地方发生了自然灾害,这时候百姓衣食不足,他们自己都吃不饱,哪有饭来供养比丘,所以托钵化缘极为困难,经常是半天化不了几钵饮食。一次,比丘拿钵饭供养佛陀,可是佛陀却以羸弱之躯告诉比丘,把饭食拿去分给那些更加贫困、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们。从这里看,佛陀不是一个思想言行脱离世间的人。
  中国佛教更是特别重视这种慈悲拾喜的精神。本着这种精神,中国佛教在历史上一直致力于赈灾济困,兴办各种各样的慈善事业。比如唐代的“悲田坊”就是佛教寺院用自己钱财开办的专门用来矜孤恤贫、敬老养病的慈善机构,据史书记载,到唐玄宗开元-十二年,断京城乞儿,悉令病坊收管”,这是说悲田坊做到最大时,连京城的所有乞丐都收养了。除了悲田坊,历代寺院还建有“义仓”、“安乐坊”、“养病坊”、“安济坊”,甚至有专收社会不愿问津的麻疯病人的“疠人坊”、“福田院”等。宋代中国佛教还代替政府办理过“漏泽辕圜”,这是专门埋葬无主尸首的填场。在这些大的机构之外,还会有许多日常的小善举,比如修桥、铺路、架桥、造船、施办各种诊所、施药、施粥、收埋饿殍,还设过凉亭、茶社、旅社、义井等救助设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战争时,很多学佛人甚至将寺院或自己家的储备衣食全拿出来拯救灾民。这方面的事例,大家如果有兴趣读读佛教史,就知道是多么的多。
  下面侧重近当代历史来谈谈中国佛教的慈善利生事业。
  晚清时期,由于外敌入侵和内战所致,各地的僧俗二众只能以余力办一些修桥铺路,放生护生等传统的慈善活动。在辛亥革命前后,随着佛教革新思想的展开,佛教界的慈善利生活动发展出了新形式。
  首先是慈善组织与机构的兴建。qing hai法师于1914年初在常州清凉寺倡办黄卍字慈善会,举办种种慈善事业。1917年底,熊希龄居士筹建主要为安排灾区孤儿重新生活的香山慈幼院,该院是融家庭、学校、社会为一体的实验学园。同年,冯宜人居士也在京津组织了妇女制衣会,缝制棉衣赈济灾民。1918年,圆瑛法师在宁波创立了佛教孤儿院。其次是赈灾活动规模空前。1917年京津地区大水灾,第二年又发生大旱灾,1919年湖南水灾严重,熊希龄居土依靠佛教界的支持,大力募捐,赈灾活动成功实行。同时,上海的狄葆贤、王一亭,江苏的高鹤年、江味农等居士也自发组织了佛教慈悲义赈会,在各地建、劝、办义赈分会。再者是关注社会遗忘角落。觉先法师于1915年12月,亲至北京第一模范监狱讲经,开示青年犯人,促其改恶从善,同时施物施药,从精神与物质两方面感化犯罪者。次年,范成法师也在北京监狱行刑场设立如来莲华石幢,教诲死刑犯,不少家属受他感化。此后唯通等组织了江苏监狱感化会。
  民国初年,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痛,而由战争产生的祸害更是持续为患,1919年长江中下游发生水灾,1920年华北五省大旱,灾民达到三千万。在这种情况下,佛教界纷纷组织救灾团体,筹款捐物,实行慈善救护。
  1920年,吴璧华居士发起组织了佛教赈灾会,劝募到巨额资金,亲赴华北灾区放赈。1929年的水灾中,刚刚成立的上海佛教居士林积极筹赈,对灾民施医、施药、施粥、施衣。1931年江淮大水造成运河决堤,苏北一片汪洋,接着又是大旱,这时高鹤年居士在上海佛教净业社与世界佛教居士林的简氏兄弟、王一亭等居士支持下,到处组织救命团、救生会,雇舟救护,又设立收容处6处,倡办粥赈,设立妇孺收容所,来此避难的妇幼老弱免费食宿,并资助当地红十字会、商会救灾,众多的老弱孤幼因此而得到安宁。高鹤年还筹集大批粮款,协助江苏义赈会赈济遭到蝗灾的难民。灾情稍为缓解时,又忙着建立各地善堂,拾骨施棺,造万灵塔安葬死亡的灾民。1931年江淮受灾的同时武汉发生大水,陕西则大旱,李白尘等居士在汉口发起成立慈善救济委员会,汉口佛教正信会会长钟益亭亲自为灾民送诊送药,求诊者每日多达500人以上。在西安,朱庆澜居士联络华北、上海慈善团体,创立华北慈善联合会,募集资金亲赴陕西散发,前后设厂施粥十余处,每日就食多达四万余人,并组织修桥筑路,设立灾童教养院、妇女染织厂,施医施药,掩埋饿殍,康寄遥居士也发起倡立华洋义赈会,办起《陕西灾情周报》、《陕西赈灾特刊》,号召国内外人士为赈灾出力出资。当时,像吴璧华、高鹤年、李尘白等那样在急难时全力以赴投入社会救济事业的居士大有人在。除了救急救难之外,平时各佛教团体都设有慈善部或利生部,专门办理慈善公益。1922年,印光法师等在南京创办了佛教慈幼院,在法云寺设立慈悲医室,备有中、西医药,专为贫苦病人免费诊治。1924年,圆瑛法师、转道法师等重兴泉州开元寺,在寺院附设慈儿院、养老院、放生会等。同时,隆德法师在高邮承天寺创办接婴堂,在当地广施药、茶、衣、粮等,并大力资助上海慈善机构与中国红十字会。1933年,世界佛教居士林创办了上海佛教慈幼院。中国佛教徒不但投身国内慈善救济事业,就是对于邻邦的zai 难也没有坐视不管。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伤亡严重。消息传来,中国佛教徒很快成立了“佛教普济日灾会”,派显萌、包承志作代表至日本各地吊唁慰问,日本朝野人士为之感动。该会还筹款救济日本灾民,建造了大梵钟赠送日本。中国各地寺院也为日本的死难者举行超度法会。这些行动与后来日本军国主义趁人之危侵略我国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到了当代,中国佛教的慈善事业更具重大进展。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佛教界,竞相举办各种慈善利生事业。
  大陆佛教界从改革开放以来,不算个人行为,仅集体性的捐献累叠起来估计已超过数十亿人民币之多。先后参与了内蒙古雪灾救助、日本大地震救助、华北地区旱灾救助等等。1998年江南、东北大洪灾佛教捐款几千万;2003年发生的非典,全国各地的寺院捐献大量财力物力;05年南亚海啸,佛教是所有民间团体中捐款最多的,超过1500万。这是大陆的佛教界。
  香港佛教界近三十年来,先后开办三十几所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和特别为残障人设立的特殊学校,举办了几十所大型佛教医院、安老院、护理院、护养院、长者活动中心、小区服务单位等,成立佛教慈善基金,开设佛教坟场。为民众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服务。
  香港佛教界资助过大陆上千所学校,捐救过无数的贫困学生。举个简单例子,我上个暑假的时候去香港看到,单单“宝莲寺”一个寺院就组织人力在大陆兴建了一百所希望学校。一百所希望学校,一所学校就算十万块人民币,一百所也要千万元,不是个小数目啊。从改革开放到现在,香港佛教界给大陆建的希望小学超过上千所,还在一些大学里建立图书馆、活动中心,盖大楼以及设立奖学金。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都有佛教界设立的奖学金,很多贫困学生都是佛教界的资助下完成学业的。
  台湾的慈善事业做的事情就更大了。别的不说,就以慈济基金会为例,成立二十多年来,足迹遍布世界。哪个地方发生zai 难,他们总是第一个到现场,比发生zai 难的本国政府的反应还快。佛教界的作为,令很多国家的政府都惭愧有加。大陆一些得白血病的患者都是台湾慈济基金会下属骨髓库里配来的骨髓。现在全台湾佛教慈善机构活动的开展,已经足以维持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
  可以说,佛教界在世间的救世作为,是其它团体、个人所无法企及的。中国佛教非但没有因为自身的出世特征而舍弃世间,相反还为现实人间的安乐,付出了许多时间、精力,为社会民众贡献了巨大的财力、物力,这是佛教在有形物质方面对社会的重大作用。也就是说,无论是从无形的精神层面,还是有形的物质层面,佛教都为现实世间做出了极大的奉献,它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




  
                                                         第十章  己所利者亦利人

                                                             ——回向法门的行持


   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何等为八?……所作功德尽以施之……---<<维摩诘经》香积佛品
  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志常安住方便回向。
  —《维摩诘经》菩萨行品

  盘子、碗里的美味佳肴再多,总要一口一口地吃;学佛的过程和吃饭差不多。佛法是深妙的,经典是浩瀚的,不能指望一下子把佛法全部了解,也不能指望眨眼间与佛的境界等齐。我们应有一种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点一点地前进。今天我们再来解决一个佛法中的小问题——回向法门的修学。
  《维摩经》中有关于回向的内容吗?举两个例子。《香积佛品》中,维摩大士所讲述的菩萨八种修学方法的第二条“所作功德尽以施之”,这就是回向法门的表述,文中意思是说,自己在佛法修学中的所有功德,都要尽皆回施于众生丝毫不保留;《菩萨行品》中不尽有为的定义“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志常安住方便回向。”说的也是回向法门,意思是说菩萨要常常将心安住在方便的回向之中,既不离开无上智慧,也不离开慈悲众生的心念,这就是“不尽有为”了。
  回向是佛法中一种殊胜独特的修学法门,我们应该对它有一个系统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秉受奉行。


  一、回向的名义
  “回向”是什么意思呢?“回向”有回转、去向、转向、施向等意思,将自己所作的各种功德,回转自己与众生速趣无上菩提、速生净土,或者施与众生消灾除厄,这都是回向。
  就是说,诵经也好,拜佛也好,参加法会也好,乃至于布施了其他的众生也好,无论做什么善业,都要把这种结果回转给其他的众生,让他们也分享你的功德;或者回转给自己修学所要趣向的净土,回向给诸法实相,让自己早一点儿摆脱烦恼、愚昧、迷茫,让自己与他人都通达智慧,就是回向的意义。举个例子来说,你得到了一份好吃的糖果,糖果属于你,但是你没有独自分享,而是在自己品尝的同时,还分发与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共沾欢喜。这就与回向的方式相似。
  关于回向,《华严经·十回向品》有这么几句话:“此菩萨摩诃萨修习一切诸善根时,以彼善根如是回向,令此善根功德力,至一切处。”意思是说,大菩萨修习佛法的时候,所修习的一切功德力量,都把它回转趣向一切的众生,同享福德因缘。
  《无量寿经》里也有两句话,表达这个意思:“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我们在修学中听闻了佛陀的经句、名号,生起信心,生起敬信之心,生起欢喜之心,然后专心致志地去念诵,而且把念诵过后的功德,回向自己善根力量增长,回向给众生,都能早日往生净土佛国。这个时候,才能真正积聚往生的资粮。所以,《弥陀经》里大家经常会诵到的一句话“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往生净土佛国,除了念佛的事功之外,还有包括回向在内的其它一些必要因素。
  除了经典外,古代的祖师对回向也有叙述。《大乘义章》中说:“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这也是解释回向的名称,就是回转自己所修的善法,让它有地方去。哪里去呢?哪个地方有众生,就向哪个地方去。渠水灌溉田地才能有价值,哪里有田地,就把它引到哪里。回向也是这样,你把功德之水分流出去,分给所有的众生,来滋润他们干枯的心田。这个时候他们就会跟你一样,郁郁葱葱,菩提茂盛。独木难成林,大家一起成佛,才是最大的欢喜。
  回向是很好的修学法门,回向法门的实践还要有一颗回向心。什么是回向心呢?就是指以自己对佛法敬重的微妙力量,以自己对众生慈爱的力量,来与佛陀的慈悲光芒相应,与众生饥渴的心灵相应,这种状态就是回向心。回向心就是愿意回向的心,坚持回向的心,施行回向的心。
  两个镜子的镜面相互交织,光线会更显得明亮。那么,如果我们有一颗回向的心,能够坚持修习回向的法门,我们的心就能与诸佛菩萨相应,而感得光明智慧。所以经中说:“觉明保持,能明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名回向心。”我们要把回向的念头,时时刻刻保持在内心深处,与佛的心念相应。
  回向的名义与回向心,讲过了,下面再说说在回向具体有多少方式,有多少种类。


  二、回向的种类
  《大乘义章》这本部里,说回向有三种。哪三种呢?
  (1)菩提回向:就是说回自己所修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愚昧的凡夫都在生死烦恼中流转,菩提觉悟可以对治生死烦恼,为求早脱生死,所以我们把每做的一项功德,都回向给自己所修的真实的、最究竟的佛法,让我们早点到达菩提彼岸。菩提回向实际上回向给自己,让自己从不究竟的地方,到究竟的地方。
  (2)众生回向:无论我们在做任何善业,都要念念不忘与我们一样,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众生,将自己修的善法功德,分给他们一份,以你所分出功德力量的推动,使他们能够和自己一样,早一点脱离苦厄,这就叫众生回向。
  (3)实际回向:什么是实际回向呢?就是从有为的生死法当中,回向到无为法当中,让自己能够早一点进入平等的法性境界。回向进入诸法的实际,诸法的真相,这就叫实际回向。
  追求一个目标,如果有小与大的两个摆在面前,不要追求成果小的目标,要去追求成果大的;如果有近与远的两个目标,不要只追求近的目标,要追求包括近期在内的远目标。也就是眼往高处看,不但往高处看,还要往长远处看。三种回向当中,第(1)种“菩提回向”,是将自己所修功德回向佛果菩提,不求人天福报,也不求二乘小果,只求最大的佛果。这就是追求最大的、最远的目标。第(2)种“众生回向”,就是把我们的一切功德布施给一切众生,不求自己的福报。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皆离苦”的菩萨精神。第(3)种“实际回向”,就是把所修的功德,回向自己能够早一点趋近真如实际、真如实相之理,而不著于外在的事相。什么是事相呢?我们在世间,诵经、拜佛、念佛,这些都是事相。做这些的目的,是为了契人这些事情背后所承载的密义,背后所表达的理念。如果不达到这一点,就会执著于这些事相。当然了,不着事相不是说今天你还在诵经,明天就不诵了,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相与理是密不可分的。
  以上是慧远大师对回向所分的三个种类。而在《华严经疏》这部书里,则把回向分为十种。哪十种呢?
  (1)回白向他:把自己的功德、福报、智慧回向给他人,就是回自向他。我做的功德,回向给你;你做的功德,回向给第三者,这都是“回自向他”。回自向他可以利益、安稳自己、他人。
  (2)回少向多:就是愿意积少成多,由小到大的积累功德。今天我们诵了一本经,或者说参加了一个法会,这在漫长的佛法修学道路上,只不过是福德银行里存下了一点点的存款而已。虽然今天所做的很少,不应该去骄傲,可是欢喜心还是要生起的。因为功德可以逐渐积累,只要努力不断,总有圆满完成的那一天。所以,依然要生起欢喜心、赞叹心,愿意把自己的这点微小的功德,不断地扩大,不断地发展,回向圆满的佛果,这种欢喜赞叹心就是“回少向多”的回向心。回少向多可以摄受一切众生,得人佛智。
  (3)回自因行向他因行:什么叫“因”呢?成就一件事物的最初的动机、因素,就叫“因”。我们自己有机缘培得了功德,把这种善因缘,回向给众生,希望别人也有这样的机会,这就是回自因行向他因行。今天能够到法源寺来听经,出了寺门,看到大街上满脸惶恐的众生,就应该把听经的因回向给他们,希望他们也能够有福报来听经闻法,亲近诸佛菩萨,得到清净自在,走上光明之路。这个行为就是“回自因行向他因行”的回向了。
  (4)回因向果:现在修学佛法,是为将来成就佛果而积累资粮。成就佛道不仅要培植福德的因缘资粮,还要像经典中所讲,把培植的“因”回向给未来的佛果,希望自己与众生早一点成就菩提大道。
  世间人为了做成一件事情,比如说买房、买车等,需要一大笔款,这笔款不能从天上掉下来,需要一点一点地存,每个月领了工资后,汇人到自己的存款账户里去。一次,两次,慢慢地积少成多,就可以达到目标了。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是“回”,就是把存款回人你的账户。如果一拿到工资就大吃大喝,马上没了,房子、车子,永远都是个梦。善法功德,不把它们存起来,慢慢地抛撒流失,成佛道路就漫长了。如果把修持善法的功德都存人未来佛果的账户里,成就佛道的资粮便越来越多。
  (5)回劣向胜:凡夫众生平时所做的福德,都是有漏的、不究竟的,话说回来,虽然是有漏的、不究竟的,若不以之为前提条件,作一个契人佛法的台阶的话,我们又怎么能够进入清净、究竟的无漏佛法呢?即便我们现阶段修学的佛法不是最究竟的,也愿意让自己发起回向心,回向不究竟的佛法人究竟的佛法,回向不究竟的福德人究竟的功德,这就叫回劣向胜。初开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太好,但是若愿意并有信心造出更好的产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加工改进,好的产品终有一天能推出来。回劣向胜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现在做的虽然是有漏的、不究竟的,有些低劣,但是你只要有这个信心,有这个回向之心,早晚是可以得到究竟无漏大功德的。菩萨不但自己能够回劣向胜,而且能够随喜凡夫乃至二乘人所修的劣福,诱使他们回向无上的菩提大道。
  (6)回此向证:“回此向证”就是说愿意将一切善根,回向永远的脱离痛苦的此岸,而到涅槃清净的彼岸。实际上此岸就是凡夫世界,彼岸就是佛果世界,“回此向证”就是愿意从凡夫的世界走向觉悟的世界,这样的回向真的不可缺少。
  (?)回事向理:皈依受戒、诵经拜佛、坐禅念佛、弘法利生,这些自利利他的学佛实践都是“事”,即事相。学佛人做这些事的目的不外是遵行佛法道理,由此契人佛陀的境界、诸法的真如理体。我们若能在实践这些事相的同时,不忘修学的真正目的,时时地回向自己,由“事”人“理”,就能达到真正的学佛效果。
  常人做事情,往往把握不住行动的根本目标,会身在庐山中,不识真面目,忘记自己在做什么,到底要干什么,于是经常背离初衷。掌握了“回事向理”的精神,并应用于一切生活事物中,那么我们的身心就能得到一种提升和超脱。
  (8)回差别行向圆融行:世间事相,千差万别,佛陀在因应世间众生根机的时候,相应地也从佛法不同层面予以侧重介绍,从而产生了外相各自别异的法门,所谓“八万四千”就是法门众多的一个象征。
  居士听法师们讲佛法,有的说有一个真实的果位叫涅槃佛果,认真修学可以证取;有的则说一切诸法,幻象所生,佛国涅槃,等同生死。有的说西方极乐世界庄严殊胜,美妙和乐;有的说东方净琉璃世界,琉璃为地,七宝庄严。可能会不知所措:“这边‘有’,那边‘空’;一个‘西’,一个‘东’。我该怎么办呢?”于是,有的人取一者为真实,斥其它为虚假;有的人行一者为己径,排其它为异路,这就落人了分别执见的陷阱。要知道,佛法原本是圆融的一体,“空”与“有”只是事相上的分别,东与西只是方位上的假设,哪里能够当作固定的封域呢?之所以会有分别执见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对佛法没有全面系统的认识。那么,怎么样才能究竟圆满无差别呢?要有一颗回向心,回向有差别、不平等的法人无差别、平等的法,这就是“回差别行向圆融行”。
  (9)回世间向出世间:所有学佛人的最终的目的都是摆脱三界轮回,达到佛陀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出世间,达到这个境界的方法就是出世间法。“出”就是离开,离开三界的束缚称为出。然而,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法都在世间,都是世间法。我们要的是出世间法,可是却处在世间法中,那么该怎么办呢?不用怕,出世间法正是建立在世间法基础之上的,也只有站在世间法的本位上来修学,才能到达出世法的位置。以世间为立足点进行修学,每积累一点功德都回转到出世法的成就上,这就是“回世间向出世间”。
  卫星能在宇宙空间运转,如果不是先有一个发射架把它束缚在地上,它能腾空而起吗?不能!再说了,没有火箭的推送,它能上升到天空吗?也不能!只有先固定在架子上才能腾飞;只有火箭的助力才到天空。修学佛法也一样,只有先在不究竟的世间修学,你才能脱离这个世间。卫星如果像人,发射器就是世间,火箭则就是回向法门。没有世间与回向的帮助,谁也不能到出世间的微妙法中。
  [10]回顺理事行向理所成事:从宇宙万有如如不动的理法界,回向本体与现象“相即相人”的理事无碍法界。这就是从“回顺理事行”向“理所成事”。
  上面举了三种回向与十种回向的说法,《往生论注》又列有两种回向的说法。哪两种回向呢?一种叫“往相回向”,另一种叫“还相回向”。
  什么叫往相回向呢?解释起来很简单,就是把功德往外回向,和众生一起往生极乐国土。就是说,以自己的功德回施一切众生,愿意自己和一切众生,共同往生阿弥陀佛的安乐净土,这就叫往相回向。
  什么叫“还相回向”呢?从外面往里面来,就叫“还”,这样解释,就相对容易了。我们每一个人修习佛法,不管道路多么漫长,但是有一点是必然肯定的,就是最终我们必然会达到净土佛国,都能够达到诸佛的果位。但是,自己成佛后,是否永远呆在极乐世界,自在安乐,再也不回来了?不是那么一回事。过去的革命者,千辛万苦奋斗赢得胜利,但胜利后并没有往高楼大厦里一坐,坐享荣华富贵,而是带领天下民众,继续建设国家。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一个人获得的荣华富贵再多,也不如带动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后并共同繁荣富强功德大。那么,学佛人仅仅自己成佛不行,一定还要再回来,救拔过去和你一起生活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乃至娑婆世界里所有的邻居们。不管谁到了净土佛国,都不是快乐地享福,而是发愿快快再次返回世间,去而返归这就是“还相回向”。过去人十年寒窗考上状元,鸣锣开道,衣锦还乡,被认为是极其荣耀的事情。但是,假如你能够从佛陀的境界再返回到染污的世间,这可是更大的“衣锦还乡”呢!
  《往生论注》里的两种回向,实际上就是自利利他的大乘菩提之行,与我们平常说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四弘誓愿有着相同的意义。
  前面讲了三种回向、十种回向和两种回向,大家不要矛盾。其实呀,三种、十种、两种,只是从不同角度解释而已,祖师们讲出这么多的回向种类,主要是让你了解明白什么是回向,让你时时保持一颗回向的心,达到这个目的,种类与条目就是次要的了。
  三种、十种、两种等回向,可以说是从竖的层面上进行的解释,那么接着再把所有的回向集合在一起,从横的层面上来剖析一下看回向有多少种类。从这个角度来说,回向能够分成两种,即:一般回向与特别回向。
  什么是一般回向呢?一般情况下都要做的回向,而且内容大多也是相近的,这叫做“一般回向”。上面所说的三种、十种、两种回向,它们都可以称为一般回向。平常功课与佛法书籍后所附的回向文,也都是“一般回向”。
  什么是特别回向呢?特别情况下为某些人所做的回向叫做“特别回向”。比如:父亲突然生病了,你为他诵《普门品》、《金刚经》或《地藏经》等经咒,为他祈祷,诵过之后说:“愿以此功德回向父亲,病患祛除,早日康复,福寿增长!”这就是特别的回向。孩子要考大学了,你为他诵经祈福,希望在考试的时候龙天护持,能有一个好的状态,发挥得好一点。诵经过后说:“愿以此诵经拜佛的功德回向启己的孩子,能够顺利通过考试!”这也是特别的回向。
  特别的回向可以为个人做,也可以为某个集体或特定的一部分人做。比如说,前几年,中国突然发生“非典”的病疫,来势凶猛,一下子传染许多的人,于是各地的寺院,纷纷专门的诵经、·拜佛、做法会,祈祷得“非典”的人们能早日康复,没有得“非典”的人不沾病毒。这就是为特定人群做的“特别回向”。两年前东南亚突然发生了海啸,当时全国各地到处做法会,祈祷海啸当中死亡的众生得生善道,祈愿不要再发生海啸,这也是“特别回向”。
  说到一般和特别,大家不要有误会。认为特别回向比较高级一点,一般回向比较平常一点。其实不是这样的,它们没有高低优劣的不同,大家的理解要正确。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还会有一些误解。什么误解呢?一般的回向都已经包含了要特别回向的内容。再做专门回向,这是不是多此一举呢?其实不是的。我们每天念佛、打坐、诵经都在回向给怨亲债主,遇到特别的业障还要再立个牌位特别回向,这是不是重做了呢?告诉大家,没有!
  为什么这么说呢?做子女的任何时候都要孝顺供养父母,比如说你每个月给他们二百块钱生活费以尽孝心。是不是说每个月拿二百块钱,已经就算孝顺了,逢年过节就什么东西也不送了呢?其实不是!过节了再买些另外的礼物送去——比如礼物、点心等,这也是应该的。而且,丝毫不能算是重复。回向也是这样,一般回向就像孝子平常都会例行的孝顺、供养父母,特别回向就像是遇到节日时,除了例行的供养外,还特别致送的礼物,加强对亲人的感恩。由此看,特别回向就是我们对特别事件回向的增强、以求增加改进现状的力量。所以,一般回向和特别回向并不矛盾冲突。另外,特别的回向也不代表自己心量变小,这个意思不用多说大家应当明白。
  到这里为止,回向的种类大致讲完。如果从竖的层面来说,有三种、十种、两种等不同的种类;如果从横向来划分的话,有一般回向与特别回向的两种。接下来,谈一下回向的作用与意义。


  三、回向的意义与作用
    回向是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体现,只有了悟“人我一如,怨亲平等”精神的人,才会回向,所以回向是菩萨一切行中的最上等法门。因此,无论修什么行门,做什么功德,我们都应该回向。
  回向一方面可以扩大自己的心量,一方面能坚固自己的向道之心。另外,还可以报答四恩,解除怨结,有多方面的意义。
  菩萨修学佛法积累了功德后,不会只为自己着想,连自己所积的功德,为了别人的幸福都愿施与。以慈悲心实践为其全部行持的菩萨,一面会做布施、利生等种种善行积聚功德,把有形的财富分给大家;一方面还要把行菩萨道所积聚的无形财富——功德,也分给大家。这样一点一滴,慢慢地就能培养出具有特别强大包容精神的胸怀。
  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都应该具有菩萨的这种精神。有了包容的力量,那么在这个世间,就没有你战胜不了的困难。因为包容可以拓展人的胸怀,胸怀越广大,就越能够容纳;能容纳,就没有接受不了的事情。古人说:“高山不辞细土,所以成其巍峨;大海不辞溪流,所以成其博大”,正因为高山不拒绝细小的石土,所以才那么高大;大海能容纳每一滴水,所以才那么浩淼。事事能容,事事无碍,这就是回向的重大意义。
  功德或善根,本来是作为善行的果报而自动蓄积,自动积累的,它的果报一定会带给善行者本人,除了自己再做恶行把功德抵消,任何人是拿不走的,它的效力是不会永远消失的。回向是愿意将这份功德分享于大家,那么回向之后是否真的把功德都给了大家,而自己就没有了呢?那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支点燃的蜡烛,去点燃其它的蜡烛,别人的蜡烛都亮了,自己蜡烛的光明并不会因此减弱,反而是自己蜡烛的光明和其他蜡烛的光明,光光互照,形成一大片的光辉,房间里更加璀燥夺目!所以,“回向”非但不会使自身的功德减少,还能利益更多的人,可以说功德更为殊胜。修习回向佛法的功德,是无量的、无漏的。分给别人,别人也有了,而自己一分都不减少,像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回向”是菩提心的体现和修法,可以上契佛心,下释怨结。就是说,向上可以和诸佛菩萨的境界相契合,向下可以解除我们的仇恨怨结,成就大乘的殊胜妙行。
  “回向”是实践自利利他大乘菩萨道的最佳法门,回向的对象可广及法界当中的一切众生,所以也包括自己的各类怨亲债主。回向怨亲债主,可以化恶缘为善缘、变阻力为助力。如果你用镜子等反射物对着太阳光,通过它们的折射,就可以使户外的阳光照射进室内的各个角落,室内的黑暗处虽然没有直接在阳光下,却已接受了折射而来的光芒与温度。回向也是这样,由于自己的心力通过诸佛菩萨的愿力,而达于所要回向的对方。愚昧众生通过你这面镜子的反射,受到诸佛菩萨的慈光照射,心地的黑暗之处也会慢慢地亮堂起来。他的心亮了,你就不会再遭受来自他那里的嗔恨恼怨,于是恶缘逐渐化为善缘,阻力变成助力。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其实也在为自己创造良好的条件、环境。
  印光大师有一段话,非常有意义,可以表现出回向的殊胜意义。他在给《与徐福贤女士书》中说:“须发菩提心,誓愿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则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若不知此义,则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见,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大师说学佛人要发誓愿度众生的广大菩提心,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普遍地回向于四恩三有一切的众生,这样就如同烈火上浇油脂,禾苗上得雨露,势必更加的旺盛增进。这样,既能与众生结下良善的法缘,还能迅速地成就自己的大乘胜妙解行。但是若不这样,那么就是凡夫二乘的自利之见,虽然也修学的是佛法,感得的果报却就卑劣多了。
  ’《增广文钞》卷二《复某居士书》中,印光大师还对一位经常受到魔障干扰的居士,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信中开示:“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堕于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搅扰。汝宜于念佛毕回向时,为宿世一切怨家回向,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超生善道。此外(魔如何搅扰你)概不理会。彼作声,也不理会作怕怖。不作声,也不理会作欢喜。但至诚恳切念,自然业障消,而福慧俱皆增长矣。”
  这里说人的疾病与魔障,多是由过去宿业所致,学佛人如果能在念佛等佛事结束时回向给一切的怨家债主,令他们沾佛利益往生善道,那么自然就会消业增慧。
  我们平时修的那么多法门,能否真正的解决问题,能否真正带来现实的改变,不只要有所修的内容,还要看你修完了能不能回向,常具回向之心,才能成就一切的学佛事功。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就能与佛菩萨的心相应,Jb与诸佛菩萨相应的,就像微小的一滴水,和所有的水一起,就可以共享海的宽广、深远。学佛中所做的功德,如果能施予一切的众生,那么你也可以享受别人的功德力量。所以,回向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它有着重要的意义。
  回向有很深的意义,可是在现实当中该怎么来实践落实呢?


  四、怎样实践回向的法门
  三藏般若法师所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人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回向的文句:
  “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大家都知道,在《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中有十大行愿,是学佛人非常重要的实践方法,其中“普皆回向”为第十愿,上面所引就是这一愿行的内容。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从第一大愿“礼敬诸佛”到第九大愿“恒顺众生”,所修的一切功德都要用第十“普皆回向”回转归向到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身上。要发愿:愿众生常常得到安乐自在,没有种种的病患、苦痛。众生如果有不善欲做坏事的念头,愿他们都达不到;众生如果想要修善业行好事,愿他们立刻所愿成就。如果众生造下了恶业将要堕落三恶道中,愿恶道之门关闭不让他们堕落,并且愿为他们开示人道、天道、佛、菩萨、声闻、缘觉等涅槃大道的正法之门,让他们由此进入光明大道。假如众生因为无始以来,积累了许多的恶业,招感极大的苦果,我愿意代替他们受诸罪苦。愿众生都能脱离苦海,登上涅槃的彼岸,早日圆成无上正觉的菩提佛道。纵然虚空穷尽了,众生存在的世界穷尽了,众生的业报穷尽了,众生的烦恼断尽了,这样的回向也没有穷尽的时候,它要念念相续,没有间隔断绝的时候,无论身、口、意任何的作为,永远不会疲惫与厌倦。
  《般若经》中说:“诸佛不许取相回向……是取相回向,名为杂毒”;还说:“无回向者、无回向法、无回向处”。意思是说,十方诸佛不允许着相的执著回向、取相的回向,如同参杂着毒药一样。真正的回向应当是没有回向人、没有回向法、没有回向之处的无相回向。印光大师也曾说类似的语言,他在《增广文钞》卷一《与陈锡周居士书》中开示:“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不归一,便难往生。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大师意思说,无论做任何的功德,都要专一地回向往生西方,而不是去追求世间的福报。求世间的福报是下劣的凡夫行,这样的回向不是究竟的回向。
  可以说,上面的几段内容,基本上包括了回向的全部实践方式。总结其中的思想,概括出以下五条内容,以便我们日常修习回向法门:
  (1)任何善法功德都要回向。无论你每做一件什么事情,只要是好事,这个事情结束之后,一定要回向。
  (2)回向要尽可能的宽广。要回予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众生,把所有的空间、所有的人,都包括在内,就是说胸怀要无限地宽广。
  (3)回向要发广大的慈悲心,也就是愿一切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
  (4)回向要成善止恶,也就是愿令一切众生“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
  (5)回向应该不厌疲倦,不怕劳烦,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也就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以上五条内容,就是我们日常修学回向法门时的基本要求与主要内容,如果你能按照这五条要求去做,那么回向法门就能够把握落实了,能够实践回向法门,必然会在佛法修学的道路上,日益增进,也必然会在世间,拥有一个和睦安乐的人生。


  五、常用的回向偈
  上面讲述了回向的名义、各类、作用与实践的要求,下面再节录一些常用的回向偈颂并稍加介绍,以供我们日常的修学使用。

  l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这是一首在中国汉传佛教里十分常见的回向偈,主要用于法事活动结束时的回向。意思是,愿将佛事的功德,回向国土庄严清净,上报四恩深情,下济三途苦难;愿所有眼见耳闻此经咒法事的众生,都能够因此发大菩提心,在此业报之身尽结的时候,共同地往生到极乐世界。

  2
  XX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这也是非常常用的一首回向偈,在不同的场合下可以改用不同的名称。比如授戒圆满时,可以说“授戒功德殊胜行……”;浴佛法会结束时,可以说“浴佛功德殊胜行……”;诵经完结的时候,可以说“诵经功德殊胜行……”;拜忏圆满的时候,可以说“礼忏功德殊胜行……”等等。
  以浴佛为例进行解释,这首回向偈的意思大致是说:浴佛活动是殊胜的行为,有无量的巨大功德,愿将这无边的福德、功德普遍地回向于所有沉溺在三界中的有情众生,以此功德祈求他们迅速得以到达无量光佛的世界,祈愿他们都能与十方世一切诸佛、一切的大菩萨境界等齐,祈愿他们能得到无上的大智慧。
  这首偈子在回向的同时,其实也在赞叹诸佛菩萨的境界,无上大智慧的不可思议。所以,若能常用这首偈子回向,是极好的一件事情。

  3
  以此严净功德,回向护法龙天;三界岳渎灵聪,守护伽蓝真宰;
  祈福保安平善,庄严无上菩提;普愿法界冤亲,共入毗卢性海。
  这是一首在“洒净”时使用的回向偈,是祈求清净坛场,龙天护持的意思。回向偈非常优美,意义深刻。“毗卢性海”是“毗卢遮那”的汉译,“毗卢遮那”具有遍一切处的意思,指法性遍一切处,好像无涯的大海一样。后二句是祈愿法界众生都能够进入法性实相,不再沉迷生死苦海。

  4
  世界和平,人民安乐;正法久住,fa lun常转。
  灾障消灭,祸患不生;法界有情,同生极乐。
  这是一首比较具有现代特色的回向偈,可以用于个人平常的修学中,比如说自己诵经后,拜佛后都可以这样回向。与此类似的是“国基巩固,治道遐昌;佛日增辉,fa lun常转”这四句回向文,它常用于每月初一与十五寺院早课的回向中,极具中国特色,是佛教关注世间的象征。

  5.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这是一首为亲朋好友祈求增福延寿的回向偈,在“消灾普佛”的牌位前回向时常用此偈。意思是说,愿意消除贪嗔痴的三种障难,愿意得到明达的智慧,祈愿一切罪障能够消除,生生世世常行菩萨的大道。

  6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这是一首为过世亲戚眷属进行超度的回向偈,常用“往生普佛”牌位前的回向中。意思是祈愿亡者能够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以九品莲花作为法身父母;花开之后得见如来,觉悟无生;常与不退转的大菩萨们为佛法的伴侣。

  7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这也是一首常用的回向偈,而且意思十分简单明了,这里不作过多的解释。

  8
  三途八难俱离苦,四恩三有尽沾恩;
  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
  这个偈颂是《朝暮课诵》中早课“楞严神咒”后面的回向文,意思是说前面清净大众背诵了诸多经咒,这里愿将功德回转施向于三途、八难中的所有众生,愿他们都能够脱离苦海,回向转于四恩、三有中的所有人,愿他们都能够均沾修持善法的恩德。并以此功德祈求国家富强,边界安宁,风雨顺调,人民安乐。此中,“三途”指地狱、恶鬼和畜生三道;“八难”指地狱难、畜生难、饿鬼难、边地北郁单难、生在佛前佛后难、长寿天难、聋盲暗哑难、世智辨听难,“四恩”指国土恩、父母恩、师长恩和佛恩;“三有”即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9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
  这是在礼拜阿弥陀佛或念佛过后所用的回向偈,是渴求往生西方的发愿。修学净土法门的学人可以常以此偈回向。

TOP

续 14



        10



  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安我足;
  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倾到莲池;莲花开后见慈尊,亲听法音可了了;
  闻已即悟无生忍,不违安养入娑婆;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
  我愿如斯佛自知,毕竟当来得成就。
  此段偈颂是在“打佛七”中大回向时所用的回向文,也是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地,期望亲觐弥陀的祈愿。大致意思是:祈愿我在临终的时候没有任何的障碍,直接往生西方净土,阿弥陀佛远远地相迎接,观音菩萨的甘露滴洒头顶,大势至菩萨的金台安于足下。刹那之间离开五浊恶世,屈臂之间到净妙达莲池,在绽开的莲花中亲见如来慈颜,亲听微妙法音,随即觉悟无生法忍。而且,成佛之后不忘返回娑婆世界度化有情,用一切善巧方便的办法来弘法利生,把一切的尘世烦劳转化为佛事。我发大愿自然会感得佛陀知晓,以此因缘将来一定成就大道。
  以上内容主要讲了回向的名义、种类、意义、实践要求,以及部分回向偈的解释。那么,到这里为止,本节课的内容基本结束。回向是众多佛法修学法门中最殊胜者之一,今天大家已经初步有所了解。但愿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能够踏实地来实践这个法门,让它在你的身上真正地生发作用,成为你助道的因缘。好不好?(众答:好!)
  那么,就让我和大家一起来为这节课的功德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第十一章  行无疮疣生净土


                                                       ——菩萨八法的学修


    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何等为八?
  (1)饶益众生而不望报;(2)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3)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4)所未闻经,闻之不疑;(5)不与声闻而相违背;(6)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7)常省己过,不讼彼短;(8)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八法。
  —《维摩经》香积佛品


  一、何为疮疣?
  开始正文的内容之前,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讲座的题目:“行无疮疣”,什么意思呢?
  疣(y6u):肉瘤,体表或筋骨间的赘生物,也指物体表面隆起的疙瘩或块状物。《庄子·大宗师》中有“附赘悬疣”之说,郭象注释道:“若疣之自悬,赘之自附”,意指多余无用之物。疮(chudng):指外伤伤口与身体上的疮疖溃疡;后借指身心的痛苦,如杜甫诗《壮游》言:“上感九朝焚,下悯万人疮。”
  大家知道,身体上的疮疣,不但有碍观瞻,而且让人十分痛苦,谁都不愿自己的身体出现疮疣,一旦产生,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治疗;可是,又有多少人意识到,生命里也会有疮疣,而且处理不好,还能引生重大的生活危机,危害性远远超过身体的疮疣。
  那么,什么是生命里的疮疣?贪、嗔、痴、慢、疑、骄、嫉、愤、恨、人见、我见、法见……一切无明烦恼都是生命里的疮疣。生命里的疮疣会让我们心灵产生痛苦,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快,会对我们的事业千万障碍。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治愈生命里的疮疣?吃药?健身?抑或是用今天的一杯清茶?不!它们都解决不了。
  维摩大士告诉我们,有八种方法可以解决。哪八种方法?答案就在上面的一段引文中。
  这一段内容,文字并不算长,内容也不是很多。这么简单的八条内容,就可以解决生命里的疮疣?真有这样的神奇?是的!就是这么不可思议,八条内容足以去除生命里的疮疣。想要明白怎么回事,接着往下看。


  二、八法内容的解释

  1、饶益众生而不望报。
  这一句说的是布施法门。
  布施:布就是散布,“施”就是施予,向除你之外的一切众生散布、施予物质、精神等层面上的帮助都叫布施。一般情况来讲,布施包括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
  “财施”就是各种各样的实物,包括钱财、宝物和各种生活用品等。
  “法施”包括智慧和知识两个层面:世间一切思想、理论、知识、技能,有因缘机会把它施予别人,这是知识层面的布施;如果你通达佛法,或者了解其中一部分,把它施予他人,这是智慧层面的布施。另外,有人遇到了难事,你出个主意解决了,这也是智慧层面的布施——当然是要无偿的才行。
  “无畏施”指精神层面的布施,能够让别人内心得到不畏惧、不恐怖,精神上产生安慰、安乐状态的话语与行为,都叫做无畏施。
  为贫困灾区募赠衣物、钱物,为医院无偿献血,为白血病患者捐献脊髓,这些事情随缘参与,可以叫爱心布施。布施的种类是很多的,我们能力所能及地去给别人帮助,不管是物质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都可以统称为布施。
  布施的功德巨大,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的作用:第一能增加我们的福报;第二能增长我们的德行;第三能够增长我们的心量;第四可以拓宽我们的胸怀。
  这个社会有人行好事不求回报,但也有人以布施作为交换的条件,或者沽名钓誉,干脆把布施当成为自己谋取私利的方法。这是不对的。
  布施的时候应当具有这样一种观念:没有布施者、被布施者,没有布施的东西,没有布施的过程,四个没有。菩萨广利有情,普作善事而不望回报。只觉众生于我有恩情,不觉我于众生有恩情。《金刚经》中说:“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修行布施法门时,如果贪著福德,希求果报,就属于有漏行为,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也不是真正的菩萨行。度众生应该安住在法性真如中,行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一心清净,而不贪求,这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菩萨行。《金刚经》又说:“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人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有相布施是不究竟的,应该行无相的究竟布施。

  2、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
  这里所说的主要是回向法门。菩萨明达佛法,悲心恳切,愿代众生受一切苦恼,所作福德尽皆回向。如《华严经》说:“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回向,有回转、趣向、转向、施向等义,意谓回转自己所作的功德善根以趣向菩提,或往生净土,或施与众生等。如六十《华严经·十回向品》说:“此菩萨摩诃萨修习一切诸善根时,以彼善根如是回向,令此善根功德力,至一切处。”菩萨在修习善根(善法之根)时,不是只为自己拥有,比如挣了钱后不只为自己享受,还拿出来做善事。《无量寿经》卷下说:“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大乘义章》说:“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即回自己所做的善法转向别人,这叫回向。
  回向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体现,所以回向为菩萨一切行中的上首。无论修什么法门,做什么功德,都应该回向。回向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心量,另一方面能益发自己坚固道心,同时还可以报答师长、众生、国家、父母等多种恩德,所以回向有多方面的意义。
  菩萨连自己所积的功德,为了别人的幸福都愿施与,这可说是大乘佛教慈悲利生精神的极致。功绩或善根,本来是作为善行的果报而自动蓄积,其果报一定会带给善行者本人,除了当事人本身做不善而其功绩抵消外,其效力是不会消失的。就如手拿一根蜡烛去引燃其它的蜡烛,不但原来的蜡烛本身的光亮未曾减弱,反而和其它蜡烛的光光相照,而室内更为光明、更为明亮。所以,回向愈多,不但自身的功德未曾减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为殊胜。
  回向是实践自他两利大乘菩萨道的最佳法门。回向的对象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而回向怨亲债主,可以化解恶缘为善缘,化阻力为助力。回向就像一面镜子,可使户外的太阳光照射到室内的黑暗处,室内虽未直接晒到太阳,却已接受了回向而来的光辉。
  回向是菩提心的体现和修法,可以上契佛心,结缘释怨,成就大乘胜行。如印光大师在《与徐福贤女土书》中开示:“须发菩提心,誓愿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则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若不知此义,则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见,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意思是:学佛人应该发大菩提心,誓愿广度众生。所有修持的功德,尽回向给四恩、三有,就像火中添油更明亮,禾苗遇雨更滋润。在这个过程中能广结善缘,成就大乘圣贤。反之,同修一个法,付出同样的时间经历,却是事倍功半。若做到回向,则事半功倍,效果大不相同。
  从菩萨的第二法“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我们要建立一种观念:就是愿意代替众生承受苦难、苦恼,自己所做的功德愿意回向给别人。这一法中的两句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有愿意代众生受苦的胸怀,所以愿意把功德回向给他人;因为能把功德回向给他人,所以说愿意帮众生消除痛苦。

  3、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
  菩萨以大悲心,虚怀若谷的善心,等视大众及诸菩萨同于如来。若执自他为能度所度、圣者凡夫,只会徒增烦恼根源,自度尚且不能,更遑论度他了。菩萨为了彻底摧伏骄慢执著,所以虚怀若谷,大悲摄受一切众生,平等的视同如来一样,以达真正的平等无碍,自他双利。
  平等心可以对治嗔恚,养护菩提之心,如《大方便佛报恩经》说:“以发菩提心故,于诸众生得平等心;心平等故,不生嗔恚。”
  平等心是成就菩萨清净德行的必须,如《德光太子经》说:“菩萨有四事法得清净行,何等为四?一者,行平等心而无谀谄;二者,等心于一切;三者,解了空行。四者,如口所言,身行亦尔。是为四事法,菩萨疾得清净行。”什么是谀谄?见了权贵点头哈腰,遇到贫贱视若未见,这种攀缘分别之行,最能遮蔽自性智慧的光明,引生狂妄愚痴的果报。清净德行要求我们必须等视一切的人与物。
  学佛人如果能对一切人、事不起高下、美丑的分别心就是平等心,平等心可以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众生安乐则一切法性得平等,法性平等可以安立一切有情。菩萨由此可以得到十方世界一切如来的护念,得到一切菩萨的称赞,得到一切学佛者的敬爱,得到一切有情的恭敬、尊重、供养、赞叹。所以,平等心的力量不可思议。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说:“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一切有情若劣若胜,若好若丑,起平等心。是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有情起平等心已,复起利益安乐之心,是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心已,于一切法性皆得平等。是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性得平等已,普能安立一切有情,于一切法平等性中作大饶益。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因缘,于现法中得十方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共所护念,亦得十方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所共称赞,亦得一切声闻、独觉,修梵行者共所敬爱,亦为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古代的高僧大德在深山中修行,能够降伏老虎,能够让猴子侍奉生活,出行时百乌云集,景象极为壮观,都是平等行的效力所致。
  佛经中有许多等视众生的榜样,常不轻菩萨的事迹是等心众生,谦下无碍的最好体现。《妙法莲华经》载:“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得大势……是比丘凡有所见……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而是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乃至远见四众,亦复故往礼拜赞叹,而作是言。……四众之中,有生嗔恚心不净者,恶口骂詈言:‘是无智比丘,从何所来,自言我不轻汝,而与我等授记当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虚妄授记。’如此经历多年,常被骂詈,不生嗔恚,常作是言。……说是语时,众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避走远住,犹高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以其常作是语故……号之为常不轻。是比丘临欲终时……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耳鼻舌身意根清净。”
  忍受一次骂侮已够不易,能够坚持一生简直是个奇迹,难怪佛陀都为之赞赏。常不轻菩萨的事迹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与回味1

  4、所未闻经闻之不疑。
  这是说菩萨能对甚深微妙的DA法闻之不疑。凡夫众生,贪嗔痴的无明烦恼鄣蔽心性,不知处在生死苦海之中,不相信善因善果、恶因恶报的道理,肆无忌惮为非作歹;二乘学者执著于法的实有,不能人于真实的空法,闻真实法如刀伤心。但是菩萨不同于二乘人,更不同于凡夫,《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他们就是这样,能够于未听闻的经典闻之不疑,生起敬信。
  “信愿行”是学佛的三资粮,其中“信”为首位。没有“信”何谈行持?所以对于信心的培养,是每个学佛人人门的第一步。
  对经典生起敬信,闻之不疑可以得到极大的利益,《金刚经》中说:“如来灭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能于如是言说章句生信心,以之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闻经不疑对于今天的人来说,确实是比较难的,很多人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其实十分的无知。我们不应该轻视古代圣贤的典籍,应该努力地继承发扬。宋明学人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言壮语,今天的学佛人——尤其是学佛的年轻人,都应该有这种宽阔的胸怀和气魄,因为中国正处在伟大的复兴大业中,一个民族与国家的真正兴盛,不仅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还要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而佛法正是中华文化中的精髓之一,没有它的参与,中国文化的复兴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而已。

  5、不与声闻而相违背。
  既然菩萨对一切大众等视如佛,当然对于二乘人也能平等的摄受,方便予以教化,令他们舍小向大,走向进步。而不是听之任之,或者低鄙讥诽。因为“大”正是由“小”而起,“高”正是由“低”而来。只要二乘人回心向大,广发大愿,上成佛道、下化众生,同样可以转大fa lun,续佛慧命,成就世尊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荷担如来家业。所以,一个真正具有菩萨精神的人,怎么能够抛弃这些二乘人,与他们违背、或者相对抗呢!
  世人平等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抬高自己,低贬他人。比如:我长得比你美,我的家境比你好,我的工作比你挣钱多,我的爱人比你的体贴,我的家庭比你的幸福,我的学业比你的优秀,我的技术比你的强……要知道,攀比最易让人生起妒嫉之心。妒火攻心,仇恨就生起来了;有仇恨就有是非,有是非就有争斗;有争斗就有伤残死亡等人间的悲剧。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在生活中与人攀比,也不要轻视不如自己的人。中国有一句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不敢保证别人哪一天不会超过自己,现在鄙视他,万一哪天他真的富贵起来,强大起来,你轻则尴尬难堪,重则遭受报复打击。战国时候合纵连横的主角之一苏秦,最初出去游说诸侯,没有人听他的,十分落魄,穷困潦倒回到了家,可是嫂子竟然连家门都不让他进,见则侮辱谩骂,苏秦因此而发愤图强,头悬梁锥刺股刻苦读书,最后身佩六国相印,衣锦还乡,嫂子不得不跪而迎之,真是无比的现眼!

  6、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
  修行人以德行感动世人,以正法化导社会,会获得人们对自己的恭敬供养。正确对待供养的态度,应当是对于他人获得的利养不生妒嫉心,对于自己得到的利养不生高慢心。菩萨了知心外之物皆非究竟,都是无常变化的,就能常常一心安住于禅寂正念中。对于别人的名闻利养心不生妒嫉,对于自己名誉财物也是意不起骄慢。达到这样的状态,就是一种无贪无嗔的平等心境界,平等心与法相应,与佛相应。清净无染,纯洁无暇。
  佛教是主张众生平等的,然而现实社会并非真正的平等无二,我们眼见富贵贪贱的差别,显赫卑微的不同。特别是在当今转型时期的中国,贫富差距相对比较大,这种现象更是明显。于是,很多人显得浮躁不安,面对他人财富的迅速增长,面对无名小辈的一夜成名,不免生起失落伤感,不免内心欲望蠢动。这就为社会埋下诸多不安定的因素,抢劫、杀人、绑架、造假、贪污、腐败等违法乱纪的事情因此层出不穷。
  一个年仅23岁的年轻小伙,为了家庭来京打工,就为了一个月的房租铤而走险,持刀抢劫,在公交车站将一个正在等车的初中女生杀害,被判死刑后追悔莫及。一念不慎带来的是两个家庭的破碎,多么可叹呀!一个雇工,离开主人家后,主人的富有,越想越让他内心难以平衡,就设计绑架了他的孩子,本来只想发点不义之财,却因不慎将孩子闷死。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行迹暴露。有两个老总关系本来挺好的,一个事业发展得更大了些,开始派头十足,惹急了另一个,造成兄弟反目,于是找人秘密将他杀死。这是何苦呢?满足了一时的虚荣心,却永远地失掉了珍贵的人生。这些都是妒嫉他人与傲慢无礼带来的灾祸,我们能不引起警觉吗?!
  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羡慕他人的财富与成就。你要相信,命运之神不会特别的垂顾于某人或某些人,你不会总是贫穷,他也不会总是富裕。因果的规律不会永远纵容那些为非作歹的人,为恶者终将自取恶报;自然的规律也不会永久漠视那些勤苦奋进者,汗水泪水必然会化为丰收的果实。只要努力进取,境遇终会有改变的时候。大家相信吗?
  安于环境而不失奋斗之志,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躁动的心安定下来,你就获得了驾驭自己的能力。一个能驾驭自己内心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生活1

  7、常省己过,不讼彼短。
  儒家的基本精神是“忠恕”之道,所谓“恕”就是“常省己过,不讼彼短”。中国古语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又说“君子隐恶而扬善”。俗语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讼人短处最易生事,所以,不要无事生非,不要议论他人的长短。
  僧肇法师说:“省己过,则过自消;讼彼短,则短在己。”菩萨大肚包容,不与他争,对自己严格要求,恒审己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他人隐恶而扬善,恶则引以为戒,善则为我效法。所以菩萨常省己过,不讼彼短,但求功德,利济众生。如《六祖坛经》说:“常见自己过,莫论他人非。”
  舜能够被尧选出来成为帝位的禅让者,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的忠厚诚恳。他的父亲和弟弟联合起来多次谋害于他,可是躲过zai 难之后,丝毫不计较他们的恶行,相反对他们更加地体贴关怀。《中庸》里说:“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意思是帝王虞舜能够广泛听取大众的心声,对于其中和善的语言广为宣扬,但不善的言语则隐藏不提,根据听到的建议,去其两端,取其中间,治理天下。
  闵子骞幼年即以贤德闻名乡里,小时受后母虐待。给其弟穿的棉衣是厚棉絮,而给他穿的御冬衣服竟然以芦花为絮。父知后,想要休掉那个后娘。闵子骞跪在父亲面前,泪流满面地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意思是有后娘一个人受冻,没有后娘三个人孤单。为了两个弟弟他甘愿牺牲自己。从此以后,他的后娘善心大发,对他关爱倍至。而闵子骞继续孝道不改初衷。正是他能够做到常省己过、不讼彼短的这种崇高德行,被选为《二十四孝》的事迹之一。载人史册名垂千古,这远远比看到他父亲休掉后母的一时高兴更有意义。
  关于省察过错,罗什法师讲过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个比丘在林中坐禅修行,到了将要进食的时候,持钵出林,不巧路逢恶贼出行,恶贼引弓就要向他射来。比丘非但没有怨恼,反而诚恳地自责。指着肚子对贼人说:“汝应射此,我为腹出林,故致斯恼,此腹之罪耳!”恶贼见此,深为比丘的德行与镇定所感动,卸箭俯首,礼拜比丘。

  8、恒以一心,求诸功德。
  菩萨恒常以一清净之心,精进勇猛,努力化度众生,以期福慧双修,悲智等运,圆满功德,而成无上正等正觉。僧肇法师说:“尘垢易增,功德难具,自非一心专求,无以克成。”说的就是“恒以一心”的重要性。我们的衣服洗起来不容易,但弄脏了是很容易的;脏的东西变干净很难,而洁净的东西变脏是很容易的。如果你不能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情,那是很难成功的。学佛也是一样。
  释迦佛之所以能够于此世成就佛道,正是修行了三大阿僧祗劫才累积的。佛陀的用功真是旷劫难尽。有一世他为雪山大士,听到一个罗刹唱出半句偈子:“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非常地高兴,高兴到什么程度呢?经中形容:“譬如估客于险难处,夜行失伴,恐怖推求,还遇同侣心生欢喜,踊跃无量;亦如久病未愈,良医瞻病,好药后卒得之;如人没海,卒遇船舫;如渴乏人,遇清冷水;如为怨逐,忽然得脱;如久系人,卒闻得出;亦如农夫炎旱值雨;亦如行人还得归家。”好像一群入夜行,一个人掉队走失了——在古代走失意味着生命难保,但最后转来转去又找到同伴了,那种喜悦难以言表;又如大病卧床许久,痛苦难忍,恰逢良医,妙手回春,又容光焕发,有种失而复得的感觉,欢喜无比;又好比有人掉到大海中,恰巧有商船经过,得以脱险,大难不死;好比极度口渴的人忽然得到一杯清水;又好比在冤家追杀时得到高手的相助,化险为夷;好比坐几年牢狱的犯人在一纸令下后得到了释放;好比农夫久旱的禾苗得到雨水的滋润;好比游子终于回到家一样。他认为这是生死睡眠中的觉寤之语,是过去、现在、未来无量诸佛世尊的正道,犹如生死海中的大船师,称赞这半个偈子为“半如意珠偈”。他请求罗刹为他宣说下半个偈子,罗刹以饥饿乏力推辞不肯,并说:“我所食者,唯人暖肉;其所饮者,唯人热血。”指出只要他肯答应以身为食换取偈子,就为他说。罗刹以为这样就会吓倒了他,哪知大士毫不犹豫地说:“我今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不坚身,以易坚身。”发誓应承罗刹所需,只要他肯为己说法。于是,罗刹说出下半句:“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大士言下大悟。他所求到的这一完整偈句,称为“雪山全如意珠偈”,典故出自《大般涅槃经》,非常地有名。
  不说效其行为,这种为法献身的精神,我们要是具有一半,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当然,中国的佛教历史上是不缺乏这样的大德的。远涉流沙、西行万里的玄奘,年迈之年跋山涉洋的法显,都是我们应当敬仰的对象。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今天我们学佛的机遇!
  持之以恒的精神非常重要,世上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就都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勤恳奋斗才行。学佛更是这样,没有悲心大愿,吃不了苦头,坚持不下去是不行的。常言说:不怕慢,就怕站。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学佛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哪怕是很慢的进度,时间久了也能见成果,最终也会有收获,但是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恐怕是前进还不如倒退的快呢,学的时间再长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三、此讲内容的目的与要求

  l、多读经典细揣摩
  此讲的内容中:八法可以与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六度、四摄、忏悔、回向等诸多种法门相配,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是福慧双修的学佛路。由一斑而知全局,持一法而行全体。
  如下图所示:
  这张表是菩萨八法与四弘誓愿、四无量心等自利利他福慧行的相配图。
  就四弘誓愿与八法相对而言,四弘誓愿完全可以包括菩萨八法的内容,其中每一弘愿都有其相对应的内容。
  “饶益众生而不望报”,讲的就是布施,布施就是在利益众生,最终目的在于度化众生,所谓先以欲勾牵,后令人佛智。“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讲回向,回向也属于度众生,把功德回向给他人,他人就会随顺、随喜,然后乘缘任运的来他度化,这也属于“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表现;“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是以平等心对待所有众生,平等对待就是为了让他人佛道、行正法、得到智慧解脱,最终是还是度化他。所以,这几句都可以划人“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范围之内。
  “不与声闻而相违背”,声闻比丘最大的特点是戒律森严,若能持守戒律,就能把护好身口意不放逸,自然没有烦恼,即不与烦恼共一家,要同智慧共一家,这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的体现。“不嫉彼供不高己利”,不嫉彼供就不会生气、不会有烦恼,不高己利就不会惹麻烦,自然少烦恼。“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心中的烦恼是由于心猿意马、无明产生,心被调伏后自然没有烦恼了。“常省己过不讼彼短”,即常常反省自己的缺点,不看不说别人的缺点,这也是“烦恼无尽誓愿断”的体现。所以,这几句都可以归人“烦恼无尽誓愿断”名下。
  尸所未闻经闻之不疑”,意思是已经听到的能够接受,没有听过的,听到后也能接受,所有的经典都能够接受,这充分体现了“法门无量誓愿学”的内涵,所以这一条可以纳入“法门无量誓愿学”的范围。
  “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意思是持之以恒、不间断、永远地做下去,恒以一心、坚持不懈的精神正是“佛道无上誓愿成”最好的体现。
  所以,四弘誓愿涵盖八法。这也就是说,如果守持住了菩萨八法,四弘誓愿也就做到了。
  “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不求回报的布施给众生,正是大慈之心的体现;“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正是菩萨悲怀大愿的体现;“所作功德尽以施之”,高兴欢喜地把布施回向出来,是在法上生起清净欢喜心的体现;“等心众生谦下无碍”是不住于法的舍心的体现。这四句就是四无量心的体现,若行此四法,即行四无量心法门;若做到了四无量心,即做到了菩萨八法的前四法。
  前面四无量心都属于利他,下面则属于自利。“于诸菩萨视之如佛”是修习自己的平等心;“所未闻经闻之不疑”是为了增长自己的智慧;“不与声闻而相违背”是为了和合众生,培养菩提心、平等心,成就自己的成佛之道;“不嫉彼供不高己利”是为了给自己创造良好的修学环境;“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就是要修自己的这颗心;“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是为了自己减少烦恼;“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了成就佛道。自利利他是密不可分,相互成就的。利他是为了修福,修福是为了增长智慧,利他即自利;自利是为了增长智慧,智慧增长修福增长,才能利益他人,自利即利他。
  菩萨八法中,前四的利他加上后四的自利,就是福慧双修,自利利他的大乘菩萨道。
  八法可以也用六度全部概括起来:“饶益众生而不望报”讲的是布施;“不与声闻而相违背”讲的是持戒,声闻以守持戒律而闻名,菩萨虽然外现菩萨相,内在却一点儿也不亚于声闻行的严谨,声闻比丘守持的戒律菩萨守持得更好;“常省己过不讼彼短”讲的是忍辱,遇到问题只看自己的过错,不看别人的不是,这正是忍辱;“恒以一心求诸功德”讲的是精进,坚持不懈努力修行就是精进的体现;“而于其中调伏其心”,是标准的禅定状态,禅译为静虑,是以一颗清净之心静静的思虑诸法的实相;“所未闻经闻之不疑”讲的是智慧,凡是圣贤经典只要认真地听闻、学习,一定会得到智慧,所以这是智慧法门的表现。因此说,这八法就是六度法门的表现。若能行此八法,就行持了菩萨自利利他的六度法门。
  从右边来看,“所作功德尽以施之”所讲的就是回向;“常省己过不讼彼短”讲的是忏悔法门,找到错的根源,改正错误,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属于忏悔法门。布施前面已经提过,不再多说;布施和回向都属于利益众生的行为,所以“利行”涵盖了八法中的前四法。“于诸菩萨视之如佛”是同事,把身边的人当成佛、菩萨一样的恭敬、尊重,与他们和合一体,就是同他同事的体现。“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也是同事,与声闻打成一体,和合共事,就属于同事。“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是爱语,不揭短、不说坏话、常常反省自己,只对别人说柔软语、慈悲语、合乐语、柔顺语,这正是爱语的体现。由此可见四摄和八法是相互融合的,做到四摄即做到八法,同样,做到八法亦做到了四摄。
  由上图八法与诸法的配比可知:
  (1)佛法是密切相关的一体。谈任何一法,都不能离开其它的法;修任何一派,都不能排拒其它的宗。那么,坐禅的不要排挤念佛的,念佛的也不要诋毁诵经的。须知,八万四千法门,各有契机的因缘。(2)学佛,读佛典不能贪多求全。什么经都看,什么论都学,但都是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或者浮光掠影般学了即丢,这种方式很难得到佛法的真益处,于修学没有太大的受用,仅仅是增加些许的福德而已!明白这一点,在修学的过程中仔细的揣摩,认真的思索,善于寻找相关的联系,知一推三,由此及彼,那么必然会飞速的进步。一如古德所云:“磕破门庭细揣摩,路头尽处再经过。”

  2、修行重在自经过
  佛法不是神秘的玄学,不是鬼神的宗教,不是空谈的哲思,不是无用的理论,而是生命改进的实践方法。经典中每一法的施设都不是没有目的的,都可以去落实于生活,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学佛的效果。上面所讲的菩萨八法就是如此。
  由“饶益众生而不望报”应知,学佛要有一种利生的精神。在现实的修学中,帮助他人或作慈善事业的时候不要讲条件,不要求回报。所谓无怨无悔,任劳任怨。达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菩萨行者,才是社会的优秀公民。
  由“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应知,学佛要有一种慈悲的精神。做人要敢于承担,要有宽广博大的胸怀,要知道感恩与回馈。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只为自己考虑。小到一个家庭,中至朋友圈子、工作环境,大至社会、民族、国家,乃至整个地球,我们都要充满感恩与关爱之心,没有他们的给予就没有我们自己的一切。
  由“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应知,学佛的精神贵在培养一颗平等心。人人自由,万物平等。人无贵贱之分,物无高下之别。我们不要以自己的规范要求别人,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
  由“所未闻经,闻之不疑”应知,学佛要具备基本的信心,佛法大道信为能人。非但学佛如此,世间万法皆悉如是,没有信心什么都学不好。所以,我们无论学习什么知识、技能,都要有信心,有愿力。
  由“不与声闻而相违背”应知,佛法是完整的一体,学佛要通达整体,把握宗旨。不能像盲人摸象一般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不能有宗派之见,门户之别。要具有宽容的精神,能够包容他人。要学会和光同尘,不要独立寒秋。
  由“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应知,学佛要善于调心,要常以禅定的力量息诤平怨,去除贡高我慢。要与亲人朋友融洽相处,不要自绝于大众之外。
  由“常省己过,不讼彼短”应知,学佛要会求诸自己,忏悔过衍。常常反省自己的不正当行为,发扬优良行为。要常说他人的好话,少言别人的是非,特别是隐私的事情。处理人事关系中,掌握这这一规律,是减少树敌的最佳途径。
  由“恒以一心,求诸功德”应知,学佛要有持之以恒的坚毅力量和见贤思齐的雄心壮志。菩提之道是漫长的道路,不可急躁,不能荒废。不惟学佛,世间事业学佛人也一样要以此精神相要求,才能达至成功彼岸。
  总之,八法不是谈玄说妙,没有一法不是针对现实;八法不是纸上谈兵,没有一者不能实践落实。愿我们都能由此人智慧海,得法喜财!

  3、八法入净无疮疣
  菩萨全称是“菩提萨捶”,翻译过来是“觉有情”,自觉觉他名为“觉有情”。菩萨包括两类人:一是指真正达到了菩萨果位的修行者;二是指以菩萨的精神为指导在菩提大道上修学的学人(在座的各位应该都是菩萨吧!)。除了佛陀之外,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两种人才能真正地自觉觉他。净土也有两种:一是由菩萨因地修行愿力所成就的清净佛国,比如西方极乐世界;二是浊世净土,就是由众生清净心行所创造出来的现实净土,如《维摩经》中的“唯心净土”。
  经文中说:“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这句话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说成就了菩萨果位的行者,可以具有这八种能力,处世无碍,度众无碍;二是说,依照菩萨精神修学佛法的行人,能向这八种方法看齐,依此八法为人生指导,那么就能够治疗你生命中的疮疣,在现实生活中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人间净土。
  为什么这么说呢?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知道,八种菩萨修学方法,涵盖现实人生中的生活、交际、为人、处世等多个角度,包摄了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六度、四摄、回向等诸种法门,体现出了佛法的慈悲、利生、平等、忍辱、和合、精进、勇猛、中道等诸多精神特色;展示出了佛教“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基本教义,明确了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主要宗旨。法虽唯八,而意义无穷,可以说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
  八法既是在谈佛法修学,也是在说世间生活。世出世间兼容并蓄,二而无二。八种方法不仅是学佛者行菩萨大道的必须,也是社会生活中成功快乐的基本前提。把握了它们,你就会拥有一个顺心、美好的生活。所以,经言“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
  “行无疮疣,生于净土”,这也就是我为大家做这个讲座的目的之所在。
  最后,真诚祝愿大家:自此以往,修菩萨道,得圣贤果;行无疮疣,生于净土!




                            
                             第十二章  无尽智慧无尽灯


                                                    ——学佛信念与规划


       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
  —《维摩经》菩萨行品

  在《维摩诘经》的《菩萨行品》中,有这么一个典故:魔王为了骚扰一位比丘的清净梵行,带领许多仙女,化现为梵王来到他坐禅的处所,对他说:“比丘,你精进用功,我非常赞叹,就以一些才貌双全的天女来供养你吧。”比丘一听大惊失色,立刻就拒绝了他:“梵天,你不应该如此!比丘修清净梵行,不能有眷属,更不应该使唤美色。这是非梵行,不能接受。”魔王当然不罢休,就跟他纠缠不止。这时维摩诘居士赶上此事,对魔王说:“梵天,所有的天女,都送到我这里来吧。”于是魔王把天女都送给了维摩大士。维摩大士把她们带到了自己的处所,与她们一起探讨佛法,修学佛法,渐渐地把这些天女都感化成了智慧通达的清净佛子。
  魔王一见,非常吃惊、害怕,本来想用来破坏佛法的天女,现在反而变成了佛法的成员,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偷鸡不成蚀把米,能不感到恐惧吗?于是,又向维摩诘讨要天女。可是天女不愿意了:“怎么能再回魔王的身边呢?那里染污不净。”她们向维摩大士来求情,不愿回去。维摩大士就告诉这些天女说:“你们还是回去吧!”大家可能会奇怪,维摩大士犯傻呀,天女好不容易从魔窟里摆脱出来,怎么能送回去?维摩大士有他的秘意。
  天女问维摩诘:“为什么要把我们送回去?我们在那里怎么生活呢?”于是,维摩大士就给她们讲了一段重要开示:
  诸女问维摩诘:“我等云何止于魔宫?”维摩诘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汝等虽住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为报佛恩,亦大饶益一切众生。”
  维摩诘说:诸姊(对天女的亲切称呼,表示与她们的平等尊重)!有个法门叫“无尽灯”,你们应当修学。什么是无尽灯呢?就像一个蜡烛点着了,就能点燃所有的蜡烛。它们触及的范围之内,黑暗都能变成光明。光明起来了,黑暗就退了,这种光明不会有穷尽的时候。诸姊!只要有一个修学菩提大道的菩萨在世间,自利利他,就能够开导世间成千上万的众生,发无上正等正觉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源源不断犹如星火燎原。这样,佛法在世间就不会有隐没的时候。随着菩萨开导的一个善法,能增益一切善法,这就是“无尽灯”法门。即便再回到魔宫,如果能以佛法来度化尚且没有听闻过佛法的天子、天女等人,不仅是回报维摩大士开导之恩、回报听闻佛法之恩,同时也是报一切众生之恩。这就是维摩诘居士对天女的开示。
  天女听到这些话,欢喜雀跃跟着魔王回去了。相信这个时候的天女,绝不同于在此之前的天女了!
  “无尽灯”就来源于《维摩诘经》的这个典故,来源于维摩诘居士对天女们的开导。
  从前面的课里我们知道,《维摩诘经》很伟大!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给我在家学佛者,提供了不少可供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具体操作和落实的真实法门,就是修学佛法的门径。前面我给大家介绍的有六度、四摄、缘起、中道、唯心净土等,这最后一讲所要介绍的,就是“无尽灯”的法门,以此法门的学习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大家知道,灯是光明的使者。在佛教中代表着智慧,象征着解脱。“无尽灯”就是无尽的智慧、无量的解脱和广大的愿行。维摩大士就是一盏光明的智慧之灯,他的精神是我们在家学佛的力量。
  在家修学佛法,怎么才能获得无尽的智慧和广大的愿行呢?要有一个基本的信念和良好的人生规划。这二者能保证我们学佛道路的正确性、现实实践的可落实性,同时也能为我们带来无尽的智慧和广大的愿行。基本的信念和人生规划,也就是“无尽灯”法门所涵盖的内容。


  一、在家学佛的基本信念
  信仰了佛教,不等于就断除了烦恼,不等于就得到了大智慧。旅途纵然已经出发,可是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指南,很有可能误人歧途,或者南辕北辙,所以一定要带地图、指南针等工具。旅行如此,学问乃至世间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子。无论学什么,都要有一个正确的信念为指导。,在家学佛的基本信念,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以人为本,立足人间。”什么是以人为本?怎么立足人间呢?具体来说,又涵盖了三个层面的内容。

  l、“以人为本,立足人间”就是说成佛在人间,以人为主。
  说到佛、菩萨,在一般人心目中大致就是两种形象:第一种是高高在上,仰不可攀的。
  这些人认为,佛菩萨非任何众生所能比拟,更不是自己可以相提并论的。甚至不少人认为,佛菩萨就是神通广大,飞来飞去的“神灵”。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初学佛的居士,请教一位学佛多年的老居士:“师兄,‘如来’是什么意思?”她想了半天说:“如来如来,好像来了,又好像没有来。”他可能是想起《西游记》里面能飞的“佛、菩萨”了,好像来了也好像没来,神龙见首不见尾。这类人信仰与不信仰的都有,他们对寺院中所供的一切塑像都极其恭敬,但并不了解真实情况。
  第二种是神鬼。有这种想法的人常常是世间一切贬斥佛教的人,或者对佛教抱有成见的人。他们认为佛教是迷信,佛菩萨是神鬼。认为鬼神不可能存在,世界上只有动物、植物,其它都是人编出来的神话故事。他们说人死如灯灭,就什么都没有了!其实这两种人都错了,为什么呢?
  有第一种想法的人错就错在妄自菲薄,不把自己当回事,忽视了自己的潜能。这样的人学佛,会得到敬重佛教的利益,但得不到佛法对生命的滋养力量,因为他把佛法看得太高了,高不可攀。有第二种想法的人不用说,肯定得不到任何佛法的利益,因为他们不分青红皂白的排斥太过于极端。
  对于佛菩萨,既不能视同凡夫一样看待,也不能视为崇拜的偶像,或者万能的神祗。因为我们有烦恼、有染污,有种种的不足之处,而他们都没有。虽然没有染污、烦恼,但他们又都是现实人间的成就者,所以又不是玄虚的神灵。
  实际上,他们就是世间人理想境界的效法对象。佛弟子的一切所作、所行,都要以佛菩萨的人格、道德、知识、学问等,作为自己的规范和准则。这是我们学佛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观念,无论是出家、在家都一样。
  说到这里,插一句话,很多人说佛教是偶像崇拜的宗教,现在问大家,佛教是不是偶像崇拜的宗教?(众答:不是!)对了,不是。那么,再问大家,佛教是不是一个独断专横的宗教呢?(也不是!)对了,不是。
  可是,大家难免在回答“不是”的过程中,心里难免会有一个问号:既然不是,我们搞那么多的殿堂作什么?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观音殿、地藏殿、阎罗殿等,多少呀!为什么要塑这神灵一大堆?佛像、菩萨像、罗汉像、天神像等。这不是偶像崇拜是什么呢?

TOP

续 15




       其实,真的不是。为什么?天安门前挂着毛主席的像,我们就能因此说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偶像崇拜吗?当然不能!既然不是偶像崇拜,那为何要挂像呢?这是一种敬仰,表示对革命前辈的敬重。包括过去文庙供奉圣贤孔子,一般人家里供奉祖先的牌位、父母的画像,都是一样的道理。孔子比一般的人先知先觉,比一般的人高尚,所以要挂他的像,期望大家师从他、学习他。佛和菩萨在人格上、道德上、在智识上比一般人不知要高上多少倍,所以寺院里也要塑他们的像。寺院里所供的佛、菩萨像,乃至其他一切像,最主要的功能是给我们树立一个让我们跟着去学的榜样。


  西方有人说:“一切伟大的思想,总是起于异端,而终于荒谬。”话虽然有点偏颇,但确实有一定道理。其实世上很多事物最初的产生,都可以说具有正面的意义,虽然最初多不为人所理解、承认,可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多数渐渐会舍本逐未了,走上歧路,甚至被人利用变成邪道。还以衣服为例,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穿衣服,可是穿衣服到底作什么用?不外遮挡风雨,遮蔽羞耻而已。可是到了今天,哪个城市里不是琳琅满目的服装店,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买这些衣服的人,多数已不再考虑什么风雨,就是为了美。多少人现在越穿越露,越穿越薄,越穿越怪,认为很美,冻得哆哆嗦嗦的还觉得很享受。
  殿堂里的佛菩萨,最初是佛弟子们出于对他们的思念、敬仰,出于展示对他们师从、效法的决心,才雕镂刻塑出来的。但是渐渐地,很多人都忘记本义,只知来索取,不知来给予了。
  佛教也不是一个专横跋扈的宗教。佛菩萨伟大、神圣,但他们没有说自己创造了人类万物,也不主宰任何人的命运。把所有人获得生命解脱的主动权,都放到了自己的手中。不但如此,而且说所有的佛,成佛都必须是在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佛教一切都是“以人为本”的。
  现代社会提倡“以人为本”,有些人便认为这是现代的创造,其实它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专利。早在两千多年前,“以人为本”就已是佛弟子修学佛法的基本信念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古代的印度信仰非常发达,人们敬畏各种各样的神灵,认为他们有着人所不具备的种种神奇和灵异。当时印度社会分四个阶层,第一层是宗教师,第二层是国家的统治者,也就是那些王公贵族,第三层是普通的工商业者和老百姓,第四层是战争的奴隶和居于印度本土被征服的原始民族。上层种姓利用人们对神灵的敬畏,构建出一个阶次分明的等级社会,规定四个种姓之间,截然不可沟通,以维护本阶层的既得利益。不承认第四层那些做奴隶的人,说他们没有转生的可能,将他们称为不可接触的贱民。佛陀看到了这些愚昧与落后本质,为了打破陈规陋矩,就将自己所觉悟的中道、缘起佛法,四方弘化,度化众生,努力建设一个平等安乐的人间社会。可以说,佛教的产生就是建立在反对偶像崇拜和神灵主宰基础上的。佛法的特质就是解决现实人生安身立命问题的方法。简单一点说,就是让我们如何在世间生活得自在、安乐、幸福、安宁。正是这样,佛陀在经典中,常常告诉弟子们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成佛都是在人间。
  比如,《阿含经》中佛陀对弟子们说:诸佛世尊皆出自人间,并非由天上而得,也不是由地狱、恶鬼、畜牲等六道中所得。同时,《阿含经》当中还记载,因为佛陀是至圣的世尊,被认为是世间最尊贵的圣人,有些弟子对佛陀的身份产生疑惑,于是就向佛陀请教:“慈悲的佛陀,您是世间最尊贵的圣人,我们是否还要拿饭食来供养您呢?”他的意思就是说:佛陀呀,您还吃不吃饭了?用中国人的话说:你食不食人间烟火呀?这个意思。佛陀回答:“可以拿人间的饭食来供养如来。因为我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
  不但最早的原始经典中这样说,就是大乘的经典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说:在修学佛法的道路上,每一个阶次的果位,无论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还是菩萨果、佛果,都以人的这个身份而证得。就像我们读书时每一个文凭的获得,无论你的初中毕业证、高中毕业证、大学本科毕业证,还是硕士的学位证、博士的学位证,都是从人得到的。不是人就拿不到这些东西,一条小狗再聪明,博士它能读得来吗?别说读博士了,小学一年级的知识恐怕都接受不了,因为它不具备人的条件。在“人身”这块福报的田地上,只要你认真耕耘、劳作,就一定能够收获各种善法的果实。
  正因为如此,当代著名高僧印顺法师在《印度佛教思想史》一书中说:“佛陀是凭借人身而得正觉解脱的圣者,千万不要把他当作神来看待。究竟成佛不是天神,不在天上,惟有在人间。”这个神指的是主宰的神,或者说是一种鬼神的神。佛陀不是神,是觉悟了的人。由于佛陀是从人觉悟而来的,因此古代祖师常说众生与佛陀无差别。《中论》也说:“涅槃与世间,无毫厘差别;如来与众生,亦无毫厘差别。”众生的贪嗔痴烦恼一大堆,有漏、有染、不净,如来虽然说清净、伟大、神圣,可是在基本的本性方面,可以说是一样的。佛与众生最大的差别在哪里?佛是众生已觉悟,众生是佛尚在迷茫中。说到迷悟,台湾的星云大师,写了很多启发世间众生的文章,就给它起的名字叫《迷悟之间》,书非常不错,如果有机会可以看看。
  这都是说,成佛要在人间。那么在人间成佛的道路上,诸佛菩萨是先导、是榜样,是我们学佛的一切行为的规范,所以学佛的一切作为都要依诸佛菩萨的行为为规范。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平常入学佛,很容易犯两个错误。哪两个错误呢?一个是鬼神的信仰,一个是知识的探求。不明理论的人容易流落于鬼神的信仰,把佛、菩萨当成神灵一样的崇拜,信佛、拜佛只是祈求发财、祷告平安+没有把佛法应用于生活当中,把佛法当作指导生活的理论体系,来改变自己生命;而有知识的人学佛,则容易钻牛角尖,关注小节、死抠枝末性的东西,而忽视佛法根本的宗旨,忽视佛法的根本精神。这两类人,分别代表学佛的两个层面,一个高层,是知识的高层;一个低层,是没有知识的人。‘追求灵感不应该是拜佛的主要目的,也不能把拜佛当作一种功利性的祈求。就像一位法师曾说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向佛要这个、要那个,佛菩萨真的有这个本事,岂不要一天到晚在东跑西跑。如果成佛这样麻烦,谁还愿意成佛,谁还愿意做佛呢?真正的学佛人应该是少求多予才对呀!少向别人那里索取,多多给予别人,多多回馈社会。
  很多学者讲起佛法来一套一套的,即便没有天花乱坠,起码也是妙语连篇,给你的感觉很好。可是讲完后,你会突然感觉,怎么一点味道都没有!为什么没有味道呢?不是没放糖,也不是没放盐,是因为他所讲的只是知识而已,没有切身的体验,不是自性的流露,所以,进不到人的心灵深处。这些学者,纵然穷其一生,把生命放在对佛法的研究当中,可是依旧烦恼重重。我认识一位教授,还是博士导师,搞哲学的,对佛法研究得很深,可是突然有一天,竟然从楼上跳下来了。谁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其实这就是佛法与人生两张皮的结果。
  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学佛就是要学佛法可以操作、实用的精神内涵,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信佛是信仰圣贤的伟大人格,以此开阔胸怀、拓展眼界。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品质的人。开始学佛固然要明理达宗,但不能玩文字游戏或死钻牛角尖;成就学佛固然远离语言文字,可是也不能在现实中流落于鬼神的信仰。

  2、“以人为本,立足人间”就是说学佛在人间,以人为主。
  在“立足人间,以人为本”的这个框架下,既然成佛是在人间,那么学佛的人也应在人间,所以第二条是学佛在人间。
  学佛人,固然不能顺着世间的染污法随波逐流,也不能去追逐神通、灵异等特异的功能。学佛就是要以佛菩萨的人格与道德魅力为目标,以此提升我们自身的生命品质,在此基础上自利利他。学佛要摒弃一切与佛法不相应的思想、念头,将身心清理干净,这样才能得善法财宝,才能人善行道。
  为什么说“学佛在人间”呢?佛教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个说法是对的,一点没错,毫不怀疑。不过,虽然说从理论上讲是对的,但是从事相上讲,还是有差别的。你让天上的飞鸟下来听课,不可能吧?更不用说你让地上爬的蚂蚁,空中飘的微生物来听了,门都没有!为什么?它们不具备人的资质,不具备人的条件。人类所创造的语言,对它们而言,只不过是一些鸣呜啦啦的怪叫而已,它们听不懂。所以说,学佛是在人间,以人为主。也正是因为这样,经典当中说:“六道当中,唯有人道可以学佛。”大家不要希求什么神灵,佛经里说他们还不如人,人能学佛,它们还学不好呢。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佛在人间。
  我们知道,很多人学佛并不是从信仰进入的,而是从一些强身健体的功法契人,或是从一些奇妙的经历而来。有人做了个梦,梦见很多佛菩萨,和他们在一起,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第二天想尽一切办法找一个庙,想看看和自己的梦有什么牵连。因缘所致,听了几句佛法,觉得挺好的,于是就学佛了。还有些人遇到一些zai 难,突然奇妙现象出现,于是就学佛了。从什么角度进入佛教不要紧,毕竟各人有各人的因缘。要紧的是,一旦进入佛法,就不要再追逐原来的那些不究竟的目标。通过气功成为居士的,进入佛法之后,就不要再去追求那些东西。进入了金矿山,却还在那里采石头,不是有点傻么!有西瓜的时候,不要去捏芝麻,得不偿失,要拣大头拿。
  一旦进入佛法,就应该以正确的信仰为主导,以实践佛法思想、提升生命质量的无漏修学为目标。
  但是,有些居士学佛多年,还在追求什么感应、灵异、神通等等。“我拜佛那么虔诚,为什么佛还不来给我摸顶?我诵经那么虔诚,为什么我这两天的烦恼,怎么都去不掉?”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心里装满了杂物,还想要清净,可能吗?不可能。认为这些是学佛的目的,大错特错。
  佛教不否定神通乃至灵异现象的存在,但决不把这些东西作为修学的最高目标。即使得了再大的神通,又能怎么样呢?佛陀的大弟子目键连是神通第一,最后还是死在神通之中。有句俗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了神通,有时候卖弄神通,山外有山,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困在神通中了,所以不要去追求神通。神通是不究竟的,当福德耗尽的时候,神通照样会失去作用。一个人守着座金山银山,不去奋斗,也有吃空的时候。所以不要把心思放在这上面。
  佛陀很早就告诫弟子,学佛不可追求神通、灵异乃至其它的各种古怪现象。莲花净洁神圣但出自臭秽的污泥,世间虽然说是染污的、不净的,正是在这苦空无常的世间,才能够成就清净的解脱之道,才能够成就通达的无碍大智。古往今来多少高僧,智慧高超,人格高迈,可是他们一样吃饭,一样睡觉。只有在这染污的世间,才能成就我们的智慧,才能成就我们的解脱。所以,佛经中有一句话:烦恼即菩提,说的是烦恼一旦转化就能变为菩提种子了。土地能解饿吗?不能。但是在土地里种下种子,生长出来的果实就能吃,就能解饿。烦恼转化为菩提种子就可以成就智慧佛道。
  苗木离开了泥土就无法生存,成佛之道不外福慧同修、悲智双运,脱离了培福、解慧的世间,哪里去寻找体悟佛法真理的场所呢?《维摩诘经》说一切世间是菩提道场就是这个意思。一切世间都是道场,就看你的心在不在佛法上。心在佛法,当前的环境就是道场。
  所以,经中说:“学佛不舍弃一切世间的事业,就能成就出世间的大道”。正因为如此,太虚大师也对我们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人格成就了,佛格也就不远了。
  学佛在人间,以人为主,提高自身生命内涵最最重要。不要追逐神异的东西,一旦有所求,心中就会有挂碍;有了挂碍,就会有恐怖;有了恐怖,就有烦恼;有了烦恼就有障碍;有了障碍,连绵不尽的魔难就来了。反过来,心无挂碍则无有恐怖,无有恐怖则无有烦恼,无有烦恼则无有障碍,无有障碍则生活顺利、工作顺利、事业顺利。一切顺利,心情便好;心情好,身体就好;身体好,事事皆好。世间有句话说:“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为什么呢?状态不好!状态不好,所有的事情都受牵连。有时候状态决定一切。台湾的宋楚瑜来大陆,当时说了一句话:“心无挂碍,两岸和平。”为什么两岸会有几十年的隔膜?我执心在作怪,自私心在作怪。如果所有的政治家,都能放弃各自的小利益和私人恩怨,中华民族总有一天会统一的。心无所求,就能与佛、与法、与圣贤相应;与正法相应,就能清静、自在、安乐。学佛要认清自己的身份,我们是人,立足自己的本位,不要站错了队。
  “以人为本,立足人间”,就是说学佛在人间。

  3、“以人为本”就是所从所学,要以现实人间生命的收获为主要宗旨
  学佛人固然不能消极颓废,坐等生死;但也绝不能只是期待来世的安乐,而忽视现实生命的养成。
  在现实当中有很多学佛失误的例子。比如说,有些居士学佛好多年了,诵经拜佛很用功,供养三宝也十分虔诚,在寺院的时候非常快乐,但换个环境,一回到家里或单位,立刻愁云密布、双眉不展。家里和亲人的关系一团糟,单位里跟同事相处僵硬生冷。他与社会格格不入,社会也容他不下。这样的学佛人多得多。怎么回事呢?还是没有放下我见、我执,学佛道路有偏执、偏颇。就是说,方法不太对。
  还有些居士没学佛尚比较顾家,一学了佛,念佛第一,坐禅每一,工作不要了,家庭不管了。上老下小等着他供养,甩手抛下;父母妻儿忙得不可开交,闭眼不见。只管自己清静,不问家人死活。于是,亲人由埋怨到恼恨,日长天久渐渐形成磨擦、矛盾,甚至造成家庭失和的悲剧。
  学佛,一定首先把学佛的环境搞好。忽视了周围的环境,环境就会抛弃你,无论干什么都是这样。不要以为学佛了,就是了不起的人了,就可以把所有人抛下了。总认为天下皆浊我独清,不可能的,天下皆浊,你也清不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多数时候是没有处理好学佛与生活的关系,也没有找准学佛的位置,佛法与生命是两张皮。这样学佛是不行的,不会有什么成就。今生你耕种了、劳作了,还怕来世没收获吗?在家学佛应该把修学和生活结合起来,佛法和生命融为一体,用佛法指导生活,以佛法启悟人生。只有在具备安定生活环境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安心地打坐、坐禅、诵经、拜佛、念佛,才有可能参与弘化利生的事业,也才可能有真正的收获。如其不然,一切都是空谈妄谈,纸上谈兵而已。
  学佛人切记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管你是已经学佛,还是将要学佛,还是学了多年的佛,都要记住这一点。我在给中国佛学院的同学讲课时说:“学佛要采用打点滴的方法,而不要用贴膏药的方式。”
  信佛要学佛,学佛要学佛法。佛法是什么呢?佛法是治疗我们精神疾病的医药;佛陀是什么?佛陀是给我们开治疗精神疾病药方的大医王。我们在接受佛陀药方的时候,应该接受什么样的药方?应该接受打点滴的治疗方法,而不要接受贴膏药的方法。膏药贴,这一会儿不疼了,“哧啦”撕下来扔了。但是过一会儿呢?或许又疼了,即便今天不疼,明天不疼,说不定第三天就疼了。第三天不疼,说不定第三个月又疼了,不解决根本问题。这会儿诵经,快乐、舒服,泪流满面,感动得无法言说……诵完经了,家里的小孩闹一下,“滚!烦不烦人?!”这种居士佛法跟他是两张皮,用过就扔,这样不行。应该怎么样呢?像打点滴一样的接受。把佛法像点滴一样,一点一滴进入你的皮肉,流人你的血液,和你的血肉、精神、灵魂,结合在一起。尽形寿永不忘却,这样才能够得大自在、得大欢喜!
  在学佛的道路上,一定要有一种信念。什么信念呢?一切以现实世间生命的养成为最重要。其次我们才考虑是不是能够了生脱死,是不是能够往生净土佛国。要先从眼前的事情开始解决,而不是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得高高的,一百米的山还没有上呢,就想着五千米。只看远处,不顾脚下。一开始把目标定得太高太远,会缺乏一种动力。凡夫众生的心,需要不断有成果出现,需要持续的成就感来激励着,才能不断前进。
  如果一开始就是庞大无比的目标,又要漫长的过程才能达到,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慢慢地心灵上就会长出茧子,渐渐地意志就消磨掉了,算了,不干了,学佛这么难,我还享受我的滚滚红尘吧!这就要退缩了,这样的情况对于学佛人来说是很可怕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一样。
  如果现实世间的烦恼问题都不能解决,你一边在念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边心里在想:“这个人真混蛋,昨天惹我生了一天气;那个人,欠了我多少多少没还呢;这个人,还拿我什么什么……”这样能念得下去?真是佛口凡心。
  修学佛法,先不要把眼睛只盯着远方,而是立足现实,从解决现实的每一个问题出发,从解决现实的每一个问题开始。如果现实世间中就能够不与恶法相应,只与善法相应,充满清净、自在,来世想要落人恶道都不可能。就像现在努力工作,等年老的时候愿意颠沛流离都不可能。但是如果年轻时不奋斗,想要退休金,想要儿女绕膝下,想要存款百万,可能吗?天上不会掉馅饼。树上结的柿子到了成熟的时候,不用对着别人喊“柿子熟了,快来摘呀!”也一定有人把它摘下来的。在现实世间的每一个念头都把握住了,每一地方都做好了,还怕将来到不了极乐世界吗?佛菩萨那么慈悲,不去佛菩萨也会拉你去的!不会爬就想跑是不现实的,我们要以现实生命的养成为主要,不能好高骛远,不能不切实际。
  总之,“以人为本,立足人间”就是说:在家学佛要以现实人生的本位为出发点,以佛法在世间的应用为立足点,以现实生命的提升为落脚点。以诸佛菩萨的成就为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佛法,提升生命质量。这就是说,学佛过程中要以“用”为宗,以现实世界生命当中能够使用、得益,为我们学习佛法的宗旨。
  须要注意的是,“以人为本”不能成为放逸堕落的借口,“立足人间”不能以满足人的劣根性和生物本能为归结点。这是需要把握的一个度。庄子认为人有两面性,主张“吾丧我”,就是以自性清净的“吾”,排除掉执著、染污、烦恼的“我”,以此与自然大道相应。学佛要把小我放开,把凡夫的“我”去掉,找出自性清净的“吾”,这个“吾”才是我们的“本”。“以人为本”是以我们这个清净的人性为本,不是以纵情声色为本。有些人说:既然要“以人为本”,那好,我本来就最喜欢看电视,喜欢跑着玩,喜欢跟别人闲聊,天天做这些事情好了!既然“立足人间”,我就喜爱人间的美女,天天绕着她们转就好了!这哪里是“以人为本”?哪里是“立足人间”?分明是放纵堕落。这是不行的,“以人为本,立足人间”不是无度的放纵。


  二、在家学佛的人生规划
  基本信念是学佛者正确方向的保证,但学佛不是只要有一个方向,一个信念就能够成就的,就可以倒头大睡高枕无忧了。还需要一个可供具体落实的人生规划呀,把这个信念,落实到现实世间中。如果当年那些革命者,光说“我一定要进行革命”,一天到晚坐在家里激情澎湃的空想,而不去实践,行吗?不行!空想不会成功,今天的中国就是很多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学佛容易吗?最后成就大境界、大圣贤,不容易呀!是在现实世间摔得鼻青脸肿、历尽艰辛之后才能得到的!
  在家佛弟子的人生规划,大致也可以分为三条。

  1、长期的规划——终极的理想和愿景
  古人说:“器大者,声则闳。”殿堂里挂的大钟,敲起来的声音,比一个小铃铛敲起来的声音要大的多,对吧?自行车的车铃,再怎么按,也响不过大钟。知了再叫,一声狮子吼,就把它全遮住了。“器大者,声则闳”意思是器具的体量越大,它的声音也就越宏亮。隐含的意思是说,人应该有长远的目标和宽广的胸怀。目标越长远,就越不会急于求成,胸怀宽广就会有大成就。学佛是不同于世间事业的出世大道,应该有一个终极的目标作为奋斗的力量和精神的支撑,这个目标当是一生甚至多生所要达到的目的。学佛最终是要摆脱生死,断除烦恼,证取无上涅槃佛果,无上的通达大智慧。所以,在家佛弟子一定要时常发愿,愿究竟成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还要有出家学佛者的清净心行,有出家大乘行者自利利他的胸怀。只有愿望广大,才能悲行心切。
  终极的理想和愿景,是一个人学佛的信心所在,是佛法修学的根底所在,关系到信仰的坚定程度,所以在家佛弟子在学佛过程中不能没有一生愿景的长期规划。一生愿景的长期规划是什么?每个居士在皈依时,都会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知,佛道无上誓愿成。”“佛道无上誓愿成”是什么呢?佛道无上,路途遥远,但是我坚决要达到。至于能否真的到达,先不要管,最起码要有这个愿力。一个人在奋斗的过程当中,能不能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暂且不说,最起码要有向大师们靠拢、看齐的心,总有一天,会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粲然人生!那么学佛人呢,如果有大的愿行,即便没有彻悟人生宇宙的真相,至少在世间会很快乐,因为心胸宽广。所以,每一个学佛者,心中都要有一尊佛呀,“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吾心头”。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人没有发觉这一点,没有发大愿成佛、做菩萨。之所以如此,不出两个原因:一者是不愿。为什么不愿呢?因为觉得世间很好,不愿意成佛,认为一成佛就死了——佛教里有个词叫“涅槃”,成佛的人就是到了涅槃佛果。而很多人一提起涅槃,就觉得是“呜”一口气上不来的死亡。其实不是。涅槃是指那种不生不灭的状态。涅槃不等于死。不要怕成佛,不是成佛就会死的,知道吗?
  不愿成佛的人说:成佛太不好了,不能吃肉,不能喝酒,不能和我亲人爱人在一起……我怎能成佛呢?这种人,就像庄子所描述的那些嘲笑在天空中一飞十万八千里的大鹏,而自己只能在田地里蹦三尺高的小麻雀一样,甘于满足自己的小境界。
  第二个原因是不敢。有些人一进殿堂就直打哆嗦的,非常害怕,他觉得自己太卑小了。很多人在佛菩萨面前,觉得自己就像孙悟空手里缩小的金箍棒一样,实在微不足道。佛菩萨顶天立地,而他就那么大一点。其实没有必要这么自卑。圣人固然崇高,也是由人而来的。自惭形秽是一种有惭愧心的表现,可不能过头了。我们既不能狂妄自大,但也不能妄自菲薄。应该有人的自尊、人的自信,发大愿成佛道。
  世间也一样呀,没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只顾眼前,永远成就不了大事。凡是成大事者,必定有宽阔的大胸怀和远大的志向。毛泽东少年就立志走出韶山,1910年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写了一首《赠父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过去很多中国人到死都不愿意出家门的,老死守家关。但是毛泽东不一样,说自己立志出去学习,闯荡一番事业,没有成绩就不再回家。只要肯奋斗,哪里都是自己家乡的青山,干吗非要埋骨桑梓呢?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结果,他还真的就成了一番大业。周恩来在天津南开读书,毕业与同学分别的赠语是:“愿再会于中华崛起时!”你看这种大愿心,多么了不得!不管他当时懂不懂佛法,这都是菩萨的某些精神!
  所以,人一定要有大愿行才能做大事业,我们无论在世间做什么,一定都要发大愿,建立一个长期的规划,学佛也一样。

  2、中期的规划——奋斗的目标和动力
  誓言再好再大,不去实践如同镜花水月,惟有落实到现实的操作,理想才可能实现。落实需要在终极的理想下,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中期修学规划。什么是中期规划呢?不是穷其一生的计划,也不是三天、两天中的计划,在近期与远期中间的计划就是中期规划。
  准备在一年两年之内读多少佛法典籍,三年五年要跟师父能学到多少佛学基本知识,达到什么样的状态,对佛法要有多深的了解,十年八年之内准备在佛法的行履上达到一种什么样的境界,这样的规划都属于中期的目标。
  当然,中期的规划不是铁板钉丁,要有弹性,要根据时间、空间的转变,而作以适当调整。不同的阶段可以制订不同的任务,一个目标完成,再接着安排下一个。不同的人有各自差异的修学内容,不能照搬别人的内容,可以借鉴他人的方法,要在实践的操作中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一套方法、一种模式。
  不光是学佛,在世间做任何事都这样。总想大目标,而不落实是不行的。想成为亿万富翁,但是一天到晚在家里,对着电脑噼哩啪啦玩游戏;或者不是喝茶吃酒,就是听歌逛街,虽说这样的日子也挺自在,但距离成为百万富翁的时间,别说一辈子了,只恐怕八辈子、十辈子都成就不了。想做个大艺术家,不去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能成就吗?不可能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哪一个人的成就,不是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与汗水?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具体的落实方法或规划,没有是不行的。包括我们在世间的生活也一样。
  中期规划是终极理想的阶段性实施。你说“我想成佛”,想成佛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去做呀。今年是三十岁。三十到四十之间,打算做什么?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做什么?五十岁到六十岁之间做什么?一定要有一个,最起码是大概的目标。人没有目标,就像你出门没方向。上了出租车:“司机,开车!”“拉哪去?”“随便!”行吗?司机都不敢拉你了,不当你是神经病才怪。呵呵!人没有目标怎么行?生活没有目标,人就空虚,乏味、无聊、痛苦、烦恼,没事找事,弄不好,麻烦就来了。要有目标,有目标才有方向,有方向人才有动力,有动力人才活得充实,活得充实才快乐呀!学佛也一样。
  所以,中期目标是终极理想的阶段性实施。是长期目标的具体行践,可以说是人生奋斗的目标与动力所在。每一个中期规划都能如期实现,终生的理想就为期不远了。所以,中期目标的制定和规划异常的重要。想到北京来旅行,假如你从广州过来,你最起码要先过湖南,过了湖南过湖北,过了湖北过河南,过了河南你再过河北,然后再到北京来。你说火车从天上飞过来、蹦过来,或者我就绕道过来,那不行,绕不过来的。有些事情没有捷径可走,你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可以。

  3、短期的规划——每天、乃至每小时、每分钟的落实与操作
  所谓短期规划,实际就是每周、每天乃至每一分钟的目标计划。很多人理想高涨,充满了人生激情,善于制定庞大的计划,可是一旦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往往不知所措,不会珍惜小段时间的光阴,时光一点点消耗于无谓的繁琐事务中,或者白白的叹息声中,空有理想,蹉跎岁月,不胜悲伤又无可挽回。就像朱自清写的一篇文章说:洗手的时候,时间从流水中过去;感叹的时候,时光从感叹声中过去;闲聊的时候,时光在闲聊中过去。
  很多人,你说他忙吗?未必!朋友打电话,“我忙呀!”实际可能在逛街呢;找他办事,他说“我忙!忙什么,在家睡觉呢;要他工作,“我忙!”忙着打电脑游戏呢。让他干点活,“我忙!”忙什么呢,看电视呢。无谓的消耗,浪费时间、生命。现代社会里,“忙”成了人们拒绝帮助别人的最大托辞。
  其实有时候,我也很忙,但我也发现,大多时候我也是在找托辞。过去我常常跟别人说“我很忙”,现在我再不跟别人说“我很忙”,再忙都不说自己忙,为什么?我发现我落入了和别人一样的一个陷阱。于是我现在无论再忙,当别人问我“忙吗?”我回答“还行!”既然是托辞,就争取把它们都去掉,让自己变得清闲一点。这样,把自己的时间给别人一点,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一点。
  每个人生活在世间,都不能纯粹为自己活着,也要为大家,因为大家都在为你呀。所以,不要总说自己忙,其实有很多时间都浪费了。每个人浪费的时间,不知道有多少!更多的时候,我们要把握好眼前的每一分钟。
  我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必定会把第二天要干什么事,写在我那个日历本上。或者用个小纸条,写了之后,贴在床头。早晨起来,先看一眼,今天一天要干什么,然后一项一项去解决。
  在一天的规划进行之前,还没有起床,就先想一下想,睁眼之后的第一件事要干什么,之后要干什么,全部设计停当再起床。起床后就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比如:首先叠被子,第二开窗子;然后去洗手间;回来之后洗脸,洗脸之后上殿,上殿之后是吃饭,吃饭之后是读课文……我先把眼前的这一小段时间规划好落实住,然后八点钟到了,再进行白天一天的计划。
  一天的规划结束了,不代表就可以休息了,接着进行下一个日子的安排。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一天的落实,可以说都很有保障。不但每一天,每一周要达到什么状态,我制定的都有;一学期要达到什么状态,我制定的也有;本科第一年要做什么,我有;硕士研究生第一年要做什么,我有……
  可以透露给大家,如果说我能够活到八十岁的话,八十岁的生活内容我都已经规划好了。当然了,不是固定不变的目标。是在大的框架下,根据时间、空间的改变,可以随时做相应调整的规划。
  只有拟订详细的规划,人的生活才能快乐、充实、自在。
  我一天到晚都很欢乐。有人说,这家伙一天到晚瞎忙活瞎快乐什么呢?他不知道,我是由于充实才快乐的。我为什么充实呢?除了佛法的因素外,就是因为我过得很充实!现在社会太多人是无所事事,一天到晚叫“无聊”、“乏味”。时间不用上,当然乏味、无聊了。相信大家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会过得更加充实、自在!
  所以,在家佛弟子一定要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每个新一天到来之前,都要认真的安排、迎接——每个日子都是我们的宾客呀,你待它不好,你得罪它,它也会给你制造麻烦的。英语里面把消磨时间叫Killtime,很有意思,就是杀死时间。为什么把“消磨时间”名为“杀死时间”呢?因为你消磨的其实不是时间,是自己的生命,所以叫“杀死时间”。杀死自己的时间,这是在间接地杀死自己呀!中国古人说,浪费别人时间,就是在浪费别人的生命,真实不虚呵。现代社会说,耽误别人的时间就是在浪费别人的财富,也有一定的道理。每个新一天到来之前,我们都要认真的安排、迎接,让自己的身体、知识、道德、智慧每天进步。
  大教育家陶行知有一段话很有名,他说每个人每天都应问自己四句话:我的身体今天进步了没有?我的知识进步了没有?我的道德进步了没有?我的学问进步了没有?这叫“每日四问”。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反省三次,反省什么呀?反省我今天道德进步了没有?知识进步了没有?学问进步了没有?我的人际交往进步了没有?我的事业进步了没有?如果没有,好好地把自己批评一顿,在明天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把握明天的时间,不要再浪费了。从脚下做起,从眼前做起,很重要。
  争取每一秒钟都过得充实、自在。人一旦适应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就会顺着惯性往前走,习以为常了就会成为一个有规律的人。只有每一个当下时刻都过好了,过去的每一个时刻才不会浪费;因为所有的过去,都是一个一个“当下”所积累来的。只有现在的每一刻过好,才不会担忧以后过不好。现在过好了,每一个过去都好;每一个过去都好,将来肯定会好的。春天给果树翻土、施肥、浇水,对它进行呵护,到了夏天,花一定开得特别旺,叶子一定长得特别茂盛,秋天的果子也就一定会结得特别多。人也一样,不同的人生阶段,要做不同的事业;只要这些阶段的目标你达到了,下一个阶段肯定不会出现愁苦的事情。
  长期愿景、中期目标固然重要,相对于前二者,不起眼的短期规划实际最重要,因为它是最基层最基础的落实,这一关不能实现,中期、远期都会流于无益的戏言。就像舞台里所唱出的话,不会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千万不可戏言,人生不可戏言啊!有一首歌叫《游戏人生》,不能游戏人生,你游戏人生,人生便游戏你!在家佛弟子,特别应该慎重对待每一天,千万不要浪费生命。
  三个层面的人生规划,涵摄人的全部岁月和所有生活,它们相互成就,共成一体。如果能够身体力行的落实到生活中,无论是在家出家,相信此生的佛法修学一定是功不虎捐!
  说到人生规划,有个条件一定要讲,就是勤奋。所有计划的实现,都要靠勤奋。勤奋是所有计划的关键要素,如果没有勤苦奋进的精神,规划都不可能实现。古往今来的圣贤都很勤奋,孔子知识渊博、道德高迈,经典里记载他“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也说自己是“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就像捡宝贝一样,生怕一不小心弄丢了、错过了!
  佛陀更是精进勇猛的好榜样,他曾经进行了六年的苦行,每天只吃一粒麦子广粒麻子,瘦得皮包骨头,鸟在他的头顶筑了一个巢。‘成就佛道后感慨:“如果能够精进不息,正确的念头,常常系在心中不散失,就能息灭贪嗔痴的烦恼,不久得以成就无上菩提大道”。这都是切身感受啊。他还告诫他的弟子们:“如果学佛行者的心常常处在懈怠、松弛的状态当中,就如钻火没有热就停息下来一样,想要得火,难可得到”。古代人取火,拿两个石头碰,火石碰火石,冒出的火星,把柴禾引着了。还有一种是拿这个木头向那个木头使劲地圈钻,钻热了,“擦”地冒火,就点着了。钻木头能起火,但是如果你钻一下停一下,你就是钻个洞,也钻不出火来。所以,佛陀说的真是很有道理!
  佛陀甚至对在家的弟子也有忠告:“白日里爱好睡眠,夜晚多昏沉杂念,昏迷无善友,不能修家务,不肯勤劳作,懈怠又懒惰;这样的人非但学佛不成功,在家生活也不圆满。反过来,若不计寒暑,勤于事务,到老的时候就不会有各种忧患。”确实都是这样。寺院的早晚功课,每天都有这么几句话:“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什么意思?这一日又过去了,就像马路边小泥潭里的水,又少一点儿,生命过一天少一天,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呢?这里告诉我们,应该时时警惕抓紧时间!
  说到这里,想给大家阐发个话题。外面流传的佛法小册子中有个引顷治皇帝出家偈》,里面有这么一句话:“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于是有人就说了,出家人不想承担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事务,偷懒了才去出家。出家人一天到晚没事干,就是敲敲木鱼念念经。是吗?不是!哪有出家人一天到晚敲木鱼念经的,哪一个法师不是忙得晕头转向。不要说弘法利生,就起码自身的修持,就紧张无比。如果再加上解决一些众生的问题,那简直是忙得不亦乐乎,怎能可能这么闲呢?
  如果顺治皇帝真说过这句话,也绝不是大家理解的意思。“不及僧家半日闲”的这个“闲”是闲却心头的烦恼,闲却种种不究竟的烦琐小事,从而把自己的心腾出来追求无上清净智慧,可不是无所事事的倒头大睡或逛街、晒太阳啊。此闲非彼闲呀,很多人都弄错了!
  有些人说,出家就是无为,什么都不干了。其实出家人的无为,是不去敝为那些染污法,不去做为那些诤斗法,不去做为那些分别法,不去做为那些无益人间、无益世界的事情。去做一些更究竟的、更大的,能够给社会大众带来更大利益的事情。这真如老子说的“无为而无所不为”,慢慢体会吧!
  修学佛法必须要以勤为径,没有其它的捷径可走,谁都不能投机取巧,一定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践。
  上面讲了在家学佛的人生规划,下面再把在家学佛的基本信念和人生规划之间的关系说一下。


  三、基本信念与人生规划之间的关系
  在家学佛的“基本信念”是“以人为本、立足人间”,在人间生活的基础上来落实佛法,在现实生命中来体验佛法,要求我们在“立足人间”的同时“放眼圣贤”。圣贤就是诸佛菩萨,佛陀是这么教导的,古往今来的祖师高僧、大德居士也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在家学佛的“人生规划”有“长期、中期、短期”的三个层面,涵摄人的全部生活、终期生命,相互成就,圆融一体。要求我们在“远近相合”的同时,一定要“安于当下”。
  “基本信念”是方向性的指导,保证“人生规划”的正确性;“人生规划”是在现实中的操作与落实,确定“基本信念”的实践与行履。这两者犹如车的双轮,鸟的双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基本信念”和“人生规划”的结合,犹如珠联璧合,是相得益彰。如果再能把这两种理念,同时运用于世间的学习、事业和家庭生活中,乃至人际的交往中的话,我们在家佛弟子,就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悠游自在、左右逢源。
  就这节课的内容而言,总的来说,在家学佛的主要宗旨三句话就能概括——以人为本,以用为宗,以勤为径。
  从前面给大家讲的直到今天加在一起,总的来说,在家学佛,就是要于现实生活当中实践佛法。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佛法,就是要以闻、思、修三者为修学方法,以四摄、六度、缘起、中道等佛法思想为基本内容,以提升自己、摄化他人、感化社会为人生目标,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学佛方向。
  在此基础之上,点亮自己自性的明灯,催生他人生命之中的光明;光光互照,灯灯相应,成就一个美好的人间净土!这就是“无尽智慧无尽灯”,也就是《维摩诘经》中的“无尽灯”法门。
  ,闻、思、修,是修学佛法的方法。闻是什么?就是听闻佛法,今天来听讲法,就是在修学佛法,思是什么?听了之后思考一下对不对,这就是思。思了之后要去实行,这就是修。闻、思、修三者能落实,就把握住了学佛方法。
  四摄、六度、缘起、中道、回向等,这些是修学的基本内容。提升自己、摄化他人、感化社会,这是目标。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是方向。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闻、思、修,教我们怎么闻、怎么思、怎么修,就是说要有一个人生规划,今天讲人生规划的目的在此。在此基础上,四摄、六度、缘起、中道、回向等内容,是有了基本信念后要实行的内容;提升自己、摄化他人、感化社会是基本信念所涵盖的内容;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是在基本信念下所要达到的方向目标。这就是今天所讲的基本的信念。
  今天讲的基本信念、基本规划,这就是“无尽灯”!如果在座的每个人都能行持“无尽灯”法门,那么都可以开发出自性的智慧光明,我们的光照亮了周围的环境,就像一盏灯点亮了其它的灯,光光互照,这个世界便会充满光明,充满智慧,充满安宁与详和。这也是《维摩经》所要达到的效果。
  所有讲座到此结束,祝福大家吉祥如意!



                                                              后  记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转眼已经在佛法修学的道路上跋涉了近十五载。十五年的时间,我从昔日一无所知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今日朝气蓬勃的佛门青年。回想走过的路,最庆幸的就是得值佛法。父母生养了我的身,佛法滋养了我的心。一直以来,我都生活在感恩中,感恩父母,感恩佛法!
  我的经历,我的成长,我的一切一切让我深深感知:只有佛法,才能带给我们最真实的世界;只有佛法,才能除去我们生命中的“疮疣”。
  每一次的感悟,就像孩子发现了新天地、探险者找到了宝藏,总想尽快把利乐与更多人分享。然而,今天的社会,太多的人对佛法有太多的误会,人们不是把它当作不可接触的迷信糟粕,就是高不可攀的玄妙哲学,而不知道它其实就是现实人生的生命航导。为此,我一直期待,有一天能够把真实的佛法告诉他人。
  愿力不可思议!想不到,机缘在不经意中就来到了。
  2005秋至2006年春,学院安排我在法源寺大雄宝殿讲《维摩经》。当时并没有讲义,带着提纲就上了讲台,所有内容都是现场发挥,没有想到集结成书,更没有想到要出版,只有一腔热情,希望每一个听讲者都能得到佛法的清凉妙味!
  出书的建议来自于薛乾居士,那时他在新经典做编辑,偶然来听课。课后找到了我,说这个讲座通俗、简单,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希望能够整理成书。恰好,当时听讲的杨晓梅等居士也有把录音整理为文字的想法,想以此利益没有机缘来听讲的人,于是他们就承担起了整理任务。就这样边讲边整理,课程结束时,文稿基本上也都出来了。
  初整理的文稿接近三十万字,文句重复较多、偏重口语化,且各讲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够清晰,我认为不适合流通,于是进行了大量的修改。首先明确各讲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各讲的主题,将每一讲中与主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内容删去,口语化文句适当地予以书面语言化,又将所引典籍与原文逐一进行了校对,并增补了部分欠缺的内容,再对文字加工润色,最后请朋友们阅读,挑疑问,找错讹。这样,文稿从三十万字减为七八万,又从七八万增加到二十多万。三番五次的“大动手术”之后,内容与原讲义相比,修改增减过半。
  写书难,修改则更难。最初以为几个星期就可以完成修改,不料真动手做时,方知修改书稿的不易:不惟引经据典需要仔细校核,就连遣词用句也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有时一个问题可能就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来解决。全部文稿修改完毕,竟然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以至于正月初一我还坐在房间里改文稿。个中甘苦,非亲身经过所不能体会。
  世间万法,众因所成。虽说我自己已经用了不少时间、精力,若没有众多善缘相助,这本书一样难以与大家见面。即将付梓之际,在此感谢促成此书出版的诸多良因。
  首先要感谢薛乾居士,没有他的提议、策划、多方联系,乃至参与录音整理等工作,就不可能有本书的出版!
  其次,要感谢国家气象局杨晓梅居士,华北电力大学张宏伟、李玲居士,人民教育出版社周斌、马淑英居士,北京师范大学陈贤烁居士等,他(她)们所进行的录音整理工作是本书不可缺少的基本前提!
  再者,对为本书稿的修改、校正付出不少努力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马茜朋友、首都师范大学曾瑜朋友,延边教育出版社刘芳芳、方洁朋友;无偿提供图片的中央美术学院王敏庆博士、禾三千图书文化公司刘侠居士;以及承担本书责任编辑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黎明朋友等,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最后,特感谢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上海龙华寺方丈照诚大和尚,香港香海正觉莲社教育推展委员会主席宏明法师,天津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大悲禅院方丈智如法师,中国佛学院教务长向学法师等诸上善人,百忙之中惠赐墨宝、或嘉致序文,从而使本书蔚然增辉,添色甚多!
  虽说我审慎再三,可是其中错误与不足在所难免,期望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二OO七年四月二十日
                                                  白水体恒于北京法源寺青藤斋


                                   ------全文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