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慈惠《佛经概说》

续 6





        注释


  ①劫初:是指成、住、坏、空的成劫之初,即欲界有情世界成立之初。
  ②栴陀罗:意为暴厉、险恶、杀人者。印度社会阶级种姓制度中,栴陀罗居于首陀罗阶级之下位,是最低下的种族。根据《摩奴法典》所载,栴陀罗是指以首陀罗为父、婆罗门为母的混血种。
  ③提婆达多:乃佛陀之堂弟、阿难之兄。出家学神通,身具三十相。为利养而造三逆罪,生堕地狱。
  ④无生法忍:了悟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能安住且不动心。
  ⑤释迦毗楞伽摩尼宝:一般意译为帝释持。即帝释天颈饰,常放无量光明。经典中亦以之为释尊、观世音、弥勒等佛菩萨之庄严具。
  ⑥阎浮檀金:阎浮即阎浮树,佛陀少时第一次冥思,即坐于此树下。据说流于此树林间的河流多含金沙,所以称为阎浮檀金。
  ⑦帝释瓶:又称贤瓶、吉祥瓶。即帝释天所用之宝瓶,此瓶可随心所欲,变现各种东西。
  ⑧八池水:指有八个水池,而每一池水具有八种功德,即八功德水。此八种功德是: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等。
  ⑨甄叔迦宝:意译为赤色宝。宝石之一。因与甄叔迦树的花相似而美,因系赤色,故有此名。
  ⑩夜摩天:乃欲界六天的第三天。又叫焰摩天、须炎天、离诤天。此天光明赫奕,欢乐无穷,故为印度民族所憧憬。
  ⑾修多罗:乃梵文「经」的音译,广义为一切佛法的总称。
  ⑿无缘慈:为远离差别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的慈悲,此乃佛所独具的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故特称为大慈大悲、大慈悲。
  ⒀鉢头摩花:即红莲花。
  ⒁阿僧祇:为印度数目之一,无量数或极大数之意。据称一阿僧只有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万万为亿,万亿为兆)。
  ⒂方等:指大乘经典。即广说广大甚深之义者。
  ⒃六念:即念佛、法、僧、戒、施、天之六种念法。又称六随念:六念处、六念法。
  ⒄陀罗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意思是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能遮除各种恶法。菩萨以利他为志,为教化他人,故必须得陀罗尼,方能不忘失无量佛法,而在众中无所畏惧,自由无碍的弘演佛法。
  ⒅法子:指出家而归入佛正法之人,或指随顺佛道,而由佛法抚育之人。窥基大师的《阿弥陀经疏》中认为,佛为法王,故称遵其法、入其法的佛子为法子。
  ⒆紫磨金:磨,无垢浊之意。紫磨金乃带有紫色的黄金,为黄金中的最上品。
   ⒇百法明门:百法,概称数目之多;明,即通达;门,即法门。故百法明门即通达百法的智慧之门。为菩萨于初欢喜地所得之智慧法门。各宗各家对百法明门之 「百法」有不同之说法。有说百法即法相宗所说之五位百法;有以为是受、想、思、触、欲、慧、念、解脱、忆、定等十种心法相扶而起所成之百法……。
  (21)欢喜地:即十地的初地,为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的第四十一位。又称极喜地、初欢喜地,略称初地。菩萨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修行阶位,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证真如乎等圣性,具证人、法二空之理,能成就自利、利他之行,心多生欢喜,故称欢喜地。
   (22)十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的十种智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胜之,无能坏之,故称力。此十力是:㈠处非处智力,㈡业异熟智力,㈢静 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㈣根上下智力,㈤种种胜解智力,㈥种种界智力,㈦遍趣行智力,㈧宿住随念智力,㈨死生智力,㈩漏尽智力。        



                                                                   七、法句经        
        

               题解
  《法句经》的巴利名是Dhamma—Pada。意谓「真理的语言」。现存《法句》的不同诵本而完整无缺者,有二十六品本、三十九品本、三十三品本。
  1二十六品本:从<双要品>至<婆罗门品>,共四百二十三偈,为铜鍱部所传巴利语本,编为南传巴利圣典《小部》第二《法句经》。觉音着《法句注》,注本中附有二百九十九种譬喻。
  2三十九品本:从<无常品>到<吉祥品>,共分二卷,名为《法句经》。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收在《大正藏》第四册。
  依《出三藏记集》卷七<法句经序>所载,维祇难所传者,原是五百偈本,后从同道竺将炎,补十三品,成为七五二偈。若比对《小部》的《法句》与此三十九品本,可知二十六品的次第相合,唯插入十三品。可见三十九品本,是在二十六品的基础上扩编而成。
  在内容方面,《法句》本为出家众所常诵,而三十九品中,有几品重于在家,如<道利品>说君王治国安民的法门。
  3三十三品本:从<无常品>到<梵志品>,为说一切有部所传。据说是法救(梵Dharmatrata)所撰集。
  法救为西元前一、二世纪间人,是扩编《法句》者,而非创编者。亦即为说一切有部诵本的编集者。此说一切有部本,系以梵语写成,现有梵本存在。西藏译本亦属三十三品本,名《优陀那品》,为偈颂本。
   除此三类完整的诵本外,于一八九二年在于阗附近发现以佉卢文(梵Kharosthi)写成的古写本。此古写本有西北印度方言(梵Prakrit)的特 征,近代学者认为是西元二世纪的作品,称之为犍陀罗语(Candhari)本。其内容与梵、巴二本皆不一致,是另一系部派的诵本。
  又,《大事》曾提到《法句经》的名称,并引用其中的偈文,由此可知,大众部或许另有一独立的《法句经》译本。
  公元一八五五年,丹麦学者华斯勃尔(M.V.Fausboll)出版巴利文《法句经》,并将之译成拉丁文,附上觉音论师注释的摘录,对学术界有很大的贡献。
  在英译本方面,有穆勒(Max Muller) 、洛克希尔(W.Rockhill)、贝尔(S·Beal)等人分别从巴利、藏文本译出。
  日译本方面,有立花俊道(收在《国译一切经》经部第十二卷)、长井真琴(世界文库,大正十三年)、荻原云来(岩波文库,昭和十年)等人的翻译。而常盘大定曾出版《南北对照英汉和译法句经》。
  《法句经》系为策励学众精进向道,富有感化激发力量的偈颂集。行文概多平易简洁,间杂巧妙的譬喻,内容更教示佛教真理观、社会观的根本义理,是佛道入门的指南。本经亦可说是集录诸经中,佛的自说偈而成的经典。

    概说
  在此摘录八首诗偈出来:
  (一)不可怨以怨,终于得休息;
  恒忍得息怨,此名如来法;
  我们在这个世间待人处事,不要以怨恨对待怨恨,只有行忍辱,才能与如来教法相应。
  我们常常见到,有人吵架时,彼此相对诟骂的话,就是那些充满怨恨伤害的话。劝他说:「好了!不要再骂了,你骂一句,他回一句,骂来骂去,还不都是那几句。」没想到他竟回答:「不行啊!我不能停!我一停就输了。」
  少说一句话一定是输吗?这不就是「以恨报恨,以怨还怨」?这样下去,永远也不得安宁。
  假加我们把一点点的怨恨,都留在心里,那是无法解脱的。以唯识学来说:我们每一个举止行为,都会在八识田中留下种子。如果把怨恨的种子留在心里,生生世世跟随我们,那幺,我们永远不得解脱。只有「忍」才能化解冤家仇敌,只有「忍」才有最后的胜利。
  比如,舌头与牙齿,牙齿性质坚硬、刚强,但为什幺舌头能坚持最久?因为柔能克刚。生气吵架,容易生病,减少寿命,因此台湾人有句话说:「有生命的人才能得到。」
  《百喻经》里有一则故事:
  一只乌龟住在池塘里,因连日不雨,水池干涸,于是跑到陆地上求援。乌龟看到两只雁子从空中飞过来,赶紧叫住:
  「雁子!雁子!等等我!请带我到有水的地方去。」
  雁子说:「我是在空中飞的雁子,你是水中游的乌龟,我怎有办法带你呢?」
  乌龟说:「当然可以!请你们两只雁子嘴里各衔树枝的一端,我衔中央,你们通力合作,就能带我到有水,平安的地方。」
  雁子想丁一下,认为这倒是个好方法:「好吧!助人为快乐之本。不过!请你抓紧,尤其要记得可千万不要开口喔!」
  雁子起飞了,飞越过山谷、森林,正要经过村庄的时候,被一群正在戏耍的孩童看到,小孩子仰望天空戏谵地说:「嘿!你们看,好有趣喔!乌龟被两只雁子抓走了。」
  乌龟听了非常生气,忍不住开口大叫:「你们懂什幺!」乌龟这一叫,气是发泄了,但也从空中摔下,跌得粉身碎骨了。
  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为了一时之争,换来的又是什幺?所以有首诗说:「忍字心头一把刀,为人不忍祸自招;若能忍得片时刀,过后方知忍为高。」
  梦窗国师有一次搭船渡河。当船正要开航离岸时,有位佩刀执鞭的将军,大喊:「等一下,船夫!带我过去!」
  全船的人都说:「船已经开行了,不可回头。」
  船夫也大声回答他:「请等下一班吧!」
  这时梦窗国师说:「船家!船离岸未远,给他方便,回头载他吧!」
   船夫看到是一位出家师父讲话,便把船开回头,让将军上船。将军上船以后,刚好站在梦窗国师的身边,拿起鞭子就抽了梦窗国师一下,嘴里还骂道:「和尚!走 开点,把座位让给我!」这一鞭打在梦窗国师的头上,鲜红的血。汩汨流下。国师不发一言,便把位子让出。大家看了非常害怕,也不敢大声说话,只是窃窃私语: 「是师父说情,船夫才载他的。他竟然还打师父。」将军了解了当时的情况,但却不肯认错。
  船到岸后,梦窗国师跟着大家下船,走到水边,默默地、静静地把脸上的血洗掉。这位蛮横的将军终于觉得对不起梦窗国师,上前跪在水边,对国师忏悔道:「禅师!对不起!」
  梦窗国师心平气和地说:「不要紧,出外的人,心情总是不太好。」
  世间上什幺力量最大?忍辱的力量最大。《佛遗教经》中说:「修道的人不能忍受毁谤、恶骂、讥讽如饮甘露者,不名为有力大人。」世间的拳头刀枪,使人畏惧,不能服人,唯有忍辱才能感化顽强。
  ㈡不好责彼,务自省身;
  如有知此,永灭无患。
  我们可以看到,有人眼睛常常长在头顶上,意思是说:他只看别人的是非,而不见自己的对错。这首诗说明,不要一味责备他人,应该要回头反省自己,才能永无祸患。所谓「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日本东京第一饭店,是非常高级的饭店。有一天,一个朋友告诉我:「日本第一饭店不喜欢给台湾人住宿。因为台湾人特别吵杂,说话大声,房门又不关,从这个 房间跑到那个房间,来来去去,彼此窜寮。此外,他们喜欢大量购物,回到饭店,便把物品的包装拆了,包装纸、包装盒等垃圾,丢得满屋都是,增添打扫房间的服 务人员很多工作。」这就是日本饭店不喜欢给台湾人住宿的原因。
  其实,不要责怪日本饭店不给我们住宿,先冷静反省自己。否则,就像乌鸦一样,若不改变音声,不论走到哪里,别人都嫌吵,讨厌和它在一起。
  ㈢不吐毒态,欲心驰骋;
  未能自调,不应法衣。
   当我们有许多不清净的想法、念头升起时,将它吐出来,让心净化,而不是随着欲望心驰骋流转。若不能节制贪欲心,则难与如来的教法相应。贪欲心一驰骋,就 如猿猴一般,没有一刻安静下来,外境一动,心也就跟着浮躁了。有些妇女,见到百货公司大拍卖、大减价的广告,贪心就升起。她们以为,趁着大减价,买到的东 西比较便宜。回家后才发现,因为贪小便宜,买了许多用不着的东西。
  佛光山有一个功德主很会赚钱,钱多到不想赚,也不知怎幺花,唯一想到的是要布施。甚至跟大师说:「我们这些世俗人只想到要赚钱,不知如何用钱!买来买去就是汽车洋房,请大师教我如何用钱。」
  ㈣如蜂集华,不娆色香;
  但取味去,仁入聚然。
  蜜蜂采蜜时,只取花蜜,不损花的美丽,花香也不会受影响。仁德如佛、如圣贤的人,处众时也是一样。行持大乘佛法的修道者,虽处繁华杂染的社会,即使应酬于歌舞升平的宴会中,内心也能如如不动,如同蜜蜂采蜜,不损色香。
  以前有位居士姓王,大家叫他王居士。王居士每天在寺院里勤劳作务,除了早晚功课不断外,闲暇时,也不忘深入经藏,可谓标准的修行人,寺里的人众个个都赞叹不已。
  渐渐地,王居士的生活有了转变。他不仅经常下山,外出时,总是西装革履,穿戴整齐。别人问他去那儿,也只笑而不答。大家对他的行径疑惑下解,认为他变了。
  有一天,王居士又出门去,寺里一位人众好奇地尾随其后,竟然看见他走进酒吧、妓院。这位寺众大吃一惊,赶紧回寺院报告。众人听后,群起哗然,纷纷要求住持和尚清理门户,将他迁单处分。
   王居士知道后,向住持和尚禀告:「地藏菩萨为度众生,连地狱都愿意去,请和尚与我一同前往,一探究竟。」一到门口,只见三、四十位貌美的女子,既无浓妆 艳抹,也没奇装异服。大家穿着海青,井然有序地排班,恭请和尚念佛开示。她们法器梵呗,清净庄严,行止进退,合宜有度。住持和尚终于明白,这些日子来,王 居上到酒吧、妓院的用意与用心了。
  后来王居士披剃出家,就是有名的悦西法师。
  悦西法师虽然进出声色场所,然而,菩萨以众生为道场,红尘里一样度众修行,如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唐朝庞蕴居士一家人,个个开悟得道,生死来去,潇洒自在。真是「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啊!
  ㈤不寐夜长,疲倦道长;
  愚生死长,莫知正法。
   无法安睡的人,以为长夜漫漫;对人生疲厌的人,觉得道路长远,走不到尽头:同样地,愚痴的人,处于生死轮回中,永无解脱之期。这是因为愚痴者不知正法, 身、口、意所造的都是错误的不善法。假如今生因身、口、意造不善业,导致来生堕入畜生道。彼时,因无法听闻正法,所接触的,都是恶劣的环境。在这样不好的 因缘下,又造作恶法,如此恶性循环,离善法也就越来越远,无法超生了。
  有一年,佛光山来了一只野狗,叫小黄。大家同情它,并拿食物喂它。刚开始,它的眼神很邪恶,渐渐地,因听经闻法,慢慢薰习后,变得善良多了。畜生也能听得懂佛法,只是,如果人能听得懂一百分,狗只能听懂百分之零点多,那幺,它要几时才能听得开悟,脱离畜生道呢?
  正如《地藏经》所说:「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
  轮回的严重,并不在今生堕入畜生道受报,来生一定能再来做人而已,而是一旦堕入三恶道,就失去许多听闻正法、做好事的机会。没有因缘、没有智慧,离佛越远,离解脱也就越远了。
  ㈥有子有财,愚惟汲汲;
  我且非我,何忧子财?
   一般人总是汲汲于三妻四妾、家财万贯、五子登科。其实,世间真相,就如《八大人觉经》里说的:「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李白脍炙人 口的诗,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把世间的流转、迁变,道得淋漓尽致。亲人子女,有一天终会 分离;财富万贯,逢到「五家」大火、大水、盗贼、恶王,乃至生了不肖的儿女,也就没有了。而且「我」尚不是真我,子孙与财富又哪能永远为我所有呢?「我」 为四大五蕴假合之身,大限一到,自己都做不了主,又有哪一样是我们的呢?
  学道的人,应明了「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生该忙的是什幺?固然为妻子儿女、房屋田产而辛苦忙碌,但更重要的是要为自己的人生,乃至来生,储备好福德智慧的资粮。什幺是未来的资粮?善因、善缘、善业功德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现在努力播种、耕耘的。
  ㈦不当趣所爱,亦莫有不爱;
  爱之不见忧,不爱见亦忧。
  佛教认为,人之所以有苦,即是来自「爱执」,爱执的对象不仅是亲人、家属、朋友、花、草、树木、物品等等,更有对自己的爱着。
  然而,经典也说:「情不重,不生娑婆」、我们是「有情众生」,可知人是有感情、有情爱的生命。爱,是生命的根源。有的爱是清净的,有的爱是染污的;有的爱是占有,有的爱是奉献的,端看每个人如何成熟感情、升华感情。
   这首偈谈到,我们不要拼命追求情爱,更不要执着自己所不爱、不喜欢的。为什幺?很喜欢,很喜爱,见不到时,就会难过、失落:不爱的,讨厌的,看到了,也 会起怨怼。这就是佛陀说的「怨憎会、爱别离苦」。爱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要占有对方,因此,要淡化爱瞋的感受,必须要用慈悲、奉献来净化情爱。
  有一对任职于中学教员的夫妻来找我。他们有一个孩子,从国中一年级开始,就和母亲结冤雠。原因是,母亲不同意他所交往的女朋友,这个孩子便不回家,甚至在外惹事生非,常常夜宿警察局。为他迁校、转学,如今也已高中毕业。
   这个母亲所执着的理由是「疼爱孩子」,不希望孩子与不好的女孩交往。然而,她也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为他设想。与其让他和喜欢的人交往,总比让孩子与自 己结仇、不回家、给警察抓走,还来得好。爱!不能给对方认为你很主观、盲目、执着,不为他设想,否则,徒增彼此的痛苦而已。
  依空法师要出家 时,最疼爱她的大哥,曾拿刀威胁她。他认为妹妹读到大学毕业,竟然跑去出家,他宁愿杀死妹妹,也不愿妹妹当尼姑。依空法师击桌相抗:「你有什幺资格立场? 我读到大学毕业,也不是你栽培的。何况色身是父母所给,你没有权力这样对我。你对我无情,也不要怪我对你不义。」割舍亲情后,依空法师将这份感情,升华成 对众生的大爱,奉献自己,安心修道。
  有些年轻人要求出家,俗家激烈反对的,大都能成功的出家;反而是那些父母虽同意,却让儿女牵肠挂肚、罣碍很多的无法披剃。世间爱与不爱,幸与不幸,实在很难说。学佛的人,最好能以慈悲、中道来净化爱瞋。
  ㈧自己心为师,不以他为师。
  佛陀临涅盘时曾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曾有信徒问星云大师:「佛教里提到释迦牟尼佛最大,释迦牟尼佛却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究竟哪一尊佛,才是最大的?」
  大师回答他:「你最大!」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因此,不要妄自菲薄,当自尊自重。


    原典
  法句经
  <双要品>
  双要品者,两两相明,善恶有对,举义不单。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车铄于辙;心为法本,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
  随乱意行,拘愚入冥;自大无法,何解善言?
  随正意行,闲解清明;不为妬嫉,敏达善言。
  愠于怨者,未尝无怨;不愠自除,是道可宗。
  不好责彼,务自省身;如有知此,永灭无患。
  行见身净,不摄诸根;饮食不节,慢堕怯弱。
  为邪所制,如风靡草;观身不净,能摄诸根。
  食知节度,常乐精进;不为邪动,如风大山。
  不吐毒态,欲心驰骋;未能自调,不应法衣。
  能吐毒态,戒意安静;降心已调,此应法衣。
  以真为伪,以伪为真;是为邪计,不得真利。
  知真为真,见伪知伪;是为正计,必得真利。
  盖屋不密,天雨则漏;意不惟行,淫氵失为穿。
  盖屋善密,雨则不漏;摄意惟行,淫氵失不生。
  鄙夫染人,如近臭物;渐迷习非,不觉成恶。
  贤夫染人,如近香熏;追智习善,行成洁芳。
  造忧后忧,行恶两忧;彼忧惟惧,见罪心懅。
  造喜后喜,行善两喜;彼喜惟欢,见福心安。
  今悔后悔,为恶两悔;厥为自殃,受罪热恼。
  今欢后欢,为善两欢;厥为自祐,受福悦豫。
  巧言多求,放荡无戒;怀淫怒痴,不惟止观①。
  聚如群牛,非佛弟子;时言少求,行道如法。
  除淫怒痴,觉正意解;见对不起,是佛弟子②。
  <华香品>
  华香品者,明学当行,因华见实,使伪反真。
  孰能择地,舍监取天;谁说法句,如择善华。
  学者择地,舍监取天;善说法句,能采德华。
  知世坏喻,幻法忽有;断魔华敷,不睹生死。
  见身如沫,幻法自然;断魔华敷,不睹生死。
  身病则萎,若华零落;死命来至,如水湍骤。
  贪欲无厌,消散人念;邪致之财,为自侵欺。
  如蜂集华,不娆色香;但取味去,仁入众然。
  不务观彼,作与不作;常自省身,知正不正。
  如可意华,色好无香;工语如是,不行无得。
  如可意华,色美且香;工语有行,必得其福。
  多作宝花,结步摇绮;广积德者,所生转好。
  奇草芳花,不逆风熏;近道敷开,德人逼香。
  栴檀③多香,青莲芳花;虽曰是真,不如戒香。
  华香气微,不可谓真;持戒之香,到天殊胜。
  戒具成就,行无放逸;定意度脱,长离魔道。
  如作田沟,近于大道;中生莲华,香洁可意。
  有生死然,凡夫处边;慧者乐出,为佛弟子。
   〈愚闇品〉
   愚闇品者,将以开日蒙,故陈其态,欲使窥明。
  不寐夜长,疲惓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
  痴意常冥,逝如流川;在一行疆,独而无偶。
  愚人着数,忧戚久长;与愚居苦,于我犹怨。
  有子有财,愚惟汲汲;我且非我,何忧于财?
  暑当止此,寒当止此;愚多务虑,莫知来变。
  愚日蒙愚极,自谓我智;愚而胜智,是谓极愚。
  顽闇近智,如瓢斟味;虽久狎习,犹不知法。
  开达近智,如舌尝味;虽须臾习,即解道要。
  愚人施行,为身招患;快心作恶,自致重殃。
  行为不善,退见悔悋;致涕流面,报由宿习。
  行为德善,进睹欢喜;应来受福,喜笑悦习。
  过罪未熟,愚以恬惔;至其熟处,自受大罪。
  愚所望处,不谓适苦;临堕厄地,乃知不善。
  愚蠢作恶,不能自解;殃追自 fen,罪成炽燃。
  愚好美食,月月滋甚;于十六分,未一思法。
  愚生念虑,至终无利;自招刀杖,报有印章。
  观处知其愚,不施而广求;所堕无道智,往往有恶行。
  远道近欲者,为食在学名;贪猗家居故,多取供异姓。
  学莫堕二望,莫作家沙门;贪家违圣教,为后自匮乏。
  此行与愚同,但令欲慢增;利求之愿异,求道意亦异。
  是以有识者,出为佛弟子;弃爱舍世习,终不堕生死。
  〈好喜品〉
  好喜品者,禁人多喜,能不贪欲,则无忧患。
  违道则自顺,顺道则自违;舍义取所好,是为顺爱欲。
  不当趣所爱,亦莫有不爱;爱之不见忧,不爱见亦忧。
  是以莫造爱,爱憎恶所由;已除缚结者,无爱无所憎。
  爱喜生忧,爱喜生畏;无所爱喜,何忧何畏?
  好乐生忧,好乐生畏;无所好乐,何忧何畏?
  贪欲生忧,贪欲生畏;解无贪欲,何忧何畏?
  贪法戒成,至诚知惭;行身近道,为众所爱。
  欲态不出,思正乃语,心无贪爱,必截流渡。
  譬人久行,从远吉还;亲厚普安,归来欢喜。
  好行福者,从此到彼;自受福祚,如亲来喜。
  起从圣教,禁制不善;近道见爱,离道莫亲。
  近与不近,所住者异;近道升天,不近堕狱。

    注释
  ①止观:为佛教重要修行法门之一。止为梵语samatha(奢摩他),观为梵语vipasyana(昆婆舍那)之译;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而贯注于特定之对象(止),并生起正智慧以观此一对象(观),称为止观,即指定、慧二法。又作寂照、明静。
  ②佛弟子:佛陀之弟子。如摩诃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等十大弟子,以及其他佛陀在世时之诸弟子。其后则广指信仰佛陀之教法者。
  ③栴檀:为常绿之乔木,干高数丈,其材芳香,可供雕刻;研根为粉末,可为檀香,或制香油,叶长约五公分,枪锋状对生,房状花。球形核果,大如蚕豆,熟时呈黑色,颇富汁液,核甚坚硬,竖之有三凸陵。香气浓郁,古人用以雕刻佛像,如优填王以此香木所刻之佛像,举世闻名。     
   



                                                                杂宝藏经

       题解        
    《杂宝藏经》,凡十卷,共收录了一百二十一则,关于佛陀及其弟子为中心人物的佛教故事。由元魏吉迦夜与昙曜所共同译出。
  吉迦夜,西域人,于北魏文成帝时抵达平城,众人钦服其博学而礼敬之。太武之难后,经籍零散,师乃与沙门统昙曜等人,于延兴二年(公元四七二年),译出《付法藏因缘传》六卷、《杂宝藏经》八卷、《方便心论》一卷,共计五部十九卷。北地DA法,由是得以重兴。
   本经内容,正如其名,相当驳杂。主要是将四阿含经中,以及各部派所传律藏中,有关佛传、本生、因缘、譬喻等部份,杂然辑录而成,故名《杂宝藏经》。内容 虽然庞杂,然各卷的主旨仍有脉络可寻。全书共分五类:孝养篇、诽谤篇、施行篇、教化篇、斗诤篇等。其中有不少富启发性的故事,例如有关佛陀的本生故事中, 多是谈及佛陀与提婆达多之事,似乎在启发我们,在学佛修行的道上,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自己的「提婆达多」的考验,才能在道业上有所增进、成就。
   此外,本经也有颇多史实记载,对于古印度历史事迹之研究,极具参考价值。例如:<十奢王缘>表现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某种流传形态,为研 究《罗摩衍那》的珍贵资料。<难陀王与那伽斯那共论缘>记载弥兰陀王与那先比丘之问答,与《那先比丘经》同是研究印度、希腊、中国文化交流的 重要资料。<月氏国王与三智臣作善亲友缘>叙述迦腻色迦王与马鸣等人交往的事迹,由此可推知本经应系在迦腻色迦王之后所集录。
  本经与《贤愚经》、《大庄严论经》等大致为同类型的着作,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册,共一百二十一则因缘说,本书仅精选五则概述之。        


    1弃老国缘        
    概说
  远在佛陀时代有个波罗奈国,国王不喜欢老人,认为老人对社会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因此他订了一个法律:全国境内,凡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要丢弃到山林里,让他自生自灭。有违法律者,一概要受处罚。所以全国上下每一个家庭,没有人敢将老父老母留在家里。
  朝中有一大臣,不忍心把生养教育自己成长的双亲弃之荒野,遂在家里挖了一个地窖,把父亲藏匿其中,每天偷偷的奉养老人家,让年老的父亲天天阅读佛经,聊慰余年。
  有违人道的政策,终于触犯了天神。天神来到王宫,要求国王回答他的问题。如果回答不出来,将运用神力将波罗奈国消灭。
  天神先后问道:
  「第一、如何分辨雄雌两条蛇?
  「第二、如何秤出一只大白象的重量?  
  「第三、如何得知一滴水的价值胜于大海水?
  「第四、如何分辨一根真檀木的根头枝尾?  
  「第五、如何分辨两匹一模一样白色的母子马?」
  …………
  国王烦恼极了,大街小巷四处张贴告示,公告只要有人能回答这几个问题,即可获赏黄金万两。一天、两天过去了,国中几十万人竟无一人能回答。就在国王焦头烂额之际,一位年轻的大臣撕下了告示,表示能解答,国王立刻召见。大臣胸有成竹,意态从容的说:
  「第一、将两条陀放在一块软绵绵的布上,其中比较烦躁动乱的,那一定是雄的。
  「第二、将大象放置在江河里的大船上,船会下沈晃动,等船平稳之后,再于船身与水平处,划下刻度。然后将大象赶出,在同一艘船上放置石头,直到般身刻度与水面平行时,再分次秤出石头的重量,就能算出大象的重量了。
  「第三、譬如旅人行走于沙漠中,饥渴难耐,此时若有一掬水,即能救活旅人的生命,这一掬水的价值不就大于四大海水了吗?或将一掬水供养有道德的圣人,那这一掬水的功德价值也大过于四大海水的价值。
  「第四、可将檀木放到水中,沈下去的那一头就是根头,另一头轻浮起来的就是枝尾。
  「第五、将最好最嫩的马车放置于两匹马的中间,如果其中一匹马将嫩草踢于对方之前,那这只马一定是母马,另外一只则是子马。」
   天神听后,认为这一个国家里毕竟还是有相当智慧的人,也就不再计较。国王也非常高兴国内有这幺一位智慧的大臣,即刻吩咐左右重赏黄金万两,除了封官以 外,任何要求都能满愿。大臣慌恐,连忙叩头跪地,说:「请求国王宽恕我!我没有资格接受这些黄金,因为想出这个答案的人并不是我。」
  国王纳闷的问:「不是你,是谁想出来的?」
  大臣回答道:「我的父亲!」
  国王恍然大悟,很后悔的说:「我错了!过去我只知道嫌弃老人年迈体衰,却忽略了老人的经验智慧,弄到几乎亡国的悲剧,真是愚昧啊!」
  这个故事主要是藉由事亲至孝的大臣,以其孝顺父母的实际行动,不但拯救了自己的国家,同时改变了国内驱逐老人的陋习,说明孝顺父母乃人伦之始,乃社会安定之基。本经有不少类此强调尊亲孝养的重要故事,此乃本经极具特色之处,这也说明佛教是一个重视孝道的宗教。

TOP

续 7





        原典


  弃老国缘
  佛在舍卫国。
  尔时,世尊而作是言:「恭敬宿老,有大利益,未曾闻事,而得闻解,名称远达,智者所敬。」
  诸比丘言:「如来世尊而常赞叹恭敬父母、耆长宿老。」
  佛言:[不但今日,我于过去无量劫中,恒恭敬父母、耆长宿老。]
  诸比丘白佛言:「过去恭敬,其事云何?」
  佛言:「过去久远,有国名弃老,彼国土中,有老人者,皆远驱弃。有一大臣,其父年老,依如国法,应在驱遣。大臣孝顺,心所不忍,乃深掘地,作一密屋,置父着中,随时孝养。
  「尔时,天神①捉持二蛇,着王殿上,而作是言:『若别雄雌,汝国得安。若不别者,汝身及国,七日之后,悉当覆灭。』王闻是已,心怀懊恼,即与群臣参议斯事,各自陈谢,称不能别。即募国界,谁能别者,厚加爵赏。
  「大臣归家,往问其父。父答子言:『此事易别,以细软物,停蛇着上。其躁扰者,当知是雄;住不动者,当知是雌。』即如其言,果别雄雌。
  「天神复问言:『谁于睡者,名之为觉?谁于觉者,名之为睡?』王与群臣复不能辩。复募国界,无能解者。
  「大臣问父:『此是何言?』父言:『此名学人,于诸凡夫,名为觉者;于诸罗汉,名之为睡。』即如其言以答。
  「天神又复问言:『此大白象有几斤两?』群臣共议,无能知者。亦募国内,复不能知。
  「大臣问父,父言:『置象船上,着大池中,画水齐船深浅几许,即以此船量石着中,水没齐画,则知斤两。』即以此智以答。
  「天神又复问言:『以一掬水,多于大海,谁能知之?』群臣共议,又不能解。又遍募问,都无知者。
  「大臣问父:『此是何语?』父言:『此语易解,若有人能信心清净,以一掬水,施于佛僧及以父母、困厄病人,以此功德,数千万劫,受福无穷,海水极多,不过一劫。推此言之,一掬之水,百千万倍多于大海。』即以此言,用答天神。
  「天神复化作饿人,连骸拄骨,而来问言:『世颇有人饥穷瘦苦剧于我不?』群臣思量,复不能答。
  「臣复以状,往问于父。父即答言:『世间有人,悭贪②嫉妒③,不信三宝,不能供养父母师长,将来之世,堕饿鬼中,百千万岁,不闻水谷之名。身如太山,腹如大谷,咽如细针,发如锥刀,缠身至脚。举动之时,支节火然。如此之人,剧汝饥苦百千万倍。』即以斯言,用答天神。
  「天神又复化作一人,手脚杻械,项复着锁,身中火出,举体燋烂,而又问言:『世颇有人苦剧我不?』君臣率尔,无知答者。
  「大臣复问其父,父即答言:『世间有人,不孝父母,逆害师长,叛于夫主,诽谤三尊,将来之世,堕于地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陷河沸屎,刀道火道。如是众苦,无量无边,不可计数。以此方之,剧汝困苦百千万倍。』即如其言,以答天神。
  「天神又化作一女人,端政环玮,踰于世人,而又问言:『世间颇有端政之人如我者不?』君臣默然,无能答者。
  「臣复问父,父时答言:『世间有人,信敬三宝,孝顺父母,好施、忍辱、精进、持戒,得生天上。端政殊特,过于汝身百千万倍。以此方之,如瞎猕猴。』又以此言,以答天神。
  「天神又以一真檀木方直正等,又复问言:『何者是头?』君臣智力无能答者。
  「臣又问父,父答言:『易知,掷着水中,根者必沈,尾者必举。』即以其言,用答天神。
  「天神又以二白马卓马,形色无异,而复问言:『谁母谁子?』君臣亦复无能答者。
  「复问其父,父答言:『与草令食,若是母者,必推草与子。』如是所问,悉皆答之。
  「天神欢喜,大遗国王珍琦财宝,而语王言:『汝今国土,我当拥护,令诸外敌不能侵害。』王闻是已,极大踊悦,而问臣言:『为是自知?有人教汝?赖汝才智,国土获安。既得珍宝,又许拥护,是汝之力。』臣答王言:『非臣之智,愿施无畏,乃敢具陈。』王言:『设汝今有万死之罪犹尚不问,况小罪过!』
  「臣白王言:『国有制令,不听养老,臣有老父,不忍遗弃。冒犯王法,藏着地中,臣来应答,尽是父智,非臣之力。唯愿大王,一切国土,还听养老。』
  「王即叹美,心生喜悦,奉养臣父,尊以为师。济我国家一切人命,如此利益,非我所知。即便宣令,普告天下,不听弃老,仰令孝养;其有不孝父母,不敬师长,当加大罪。
  「尔时父者,我身是也;尔时臣者,舍利弗是;尔时王者,阿阇世④是;尔时天神,阿难是也。」
  
    注释

  ①天神:梵语devata,音译泥缚多,指天上之诸神,即为梵天、帝释等之通称。
  ②悭贪:梵语matsarya-raga。悭吝贪着之意。亦即吝惜财物而舍不得布施给人,并贪求而无餍足。悭贪是障道的因缘之一,六度中的布施波罗蜜可以对治悭贪之病。
  ③嫉妒:嫉,梵语irsya,唯识百法之一,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指对于他人的善行美事生起不欢喜的情绪,也就是一般所称的嫉妒。嫉妒会令人产生烦恼,唯识宗将之归为随烦恼之一。
  ④阿阇世:梵名Ajatasatru,巴利名Ajatasattu。为佛世时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子。及长,立为太子,因听信提婆达多之唆使,幽禁父王于地牢中,欲致之死。其母韦提希夫人于痛苦绝望中,遥向佛陀请求救度,佛陀于是为其宣说西方极乐世界之殊胜,此为净土法门之肇始。阿阇世王弑父即位后,并吞邻近诸小国,威震四方,奠定印度统一之基础。后因弑父之罪而遍体生疮,至佛前忏悔即平愈,遂归依佛陀。佛陀灭度后,为佛教教团之大护法。摩诃迦叶于七叶窟结集经典时,阿阇世王为大檀越,供给一切资具。
  2佛于忉利天上为母摩耶说法缘
  
    概说

  2佛于忉利天上为母摩耶说法缘
  佛陀成道后,为了报答母亲摩耶夫人生育之恩,遂于一年的夏天,上升忉利天,为母亲及诸天人说法三个月,此事令众弟子们叹为稀有。
  佛陀于是告诉弟子们,自己其实不只是今生才以佛法拔济母亲,远离三途之难。远在过去世时,曾经身为弥猴王,有一天,猴王之母不慎跌落深坑,弥猴王奋不顾身的率领猴群救拔母亲,使其出离深坑之苦。由此救度母亲的功德,终能世世无难,自致成佛。因此,佛陀告诉弟子们,拔济父母,有大功德,大家应该要孝敬、供养父母。
  过去常有人批评出家人割爱辞亲,乃不孝之举。其实出家并非不孝,而是化小孝为大孝。因为佛教认为,孝有三等:生养死葬,是为小孝;光宗耀祖,荣耀父母,是为中孝;引导父母学佛,免除轮回三涂之苦,才是大孝。佛陀不仅以言教开示弟子要孝顺父母,尤其躬亲实践。在佛陀成道后,除了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外,在父亲净饭王死后,更亲自为父担棺,甚至为姨母扶棺,以报答养育之恩。佛陀其实早已为佛弟子树立了孝行的典范,谁说佛教是有悖孝道的宗教?


   
    原典

  佛于忉利天上为母摩耶说法缘
  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我今欲往忉利天①上,夏坐安居②,为母说法,汝诸比丘,谁乐去者,当随我去。」作是语已,即往忉利天上,在一树下,夏坐安居,为母摩耶及无量诸天说法,皆获见谛,还阎浮提。
  诸比丘言:「希有世尊!能为其母,九十日中,住忉利天。」
  佛言:「非但今日,我过去时,亦曾为母拔苦恼事。」
  时诸比丘而白佛言:「过去所为,其事云何?」
  佛言:「往昔久远,雪山之边,有猕猴王,领五百猕猴。时,一猎师张网围捕。猕猴王言:『汝等今日,慎勿恐怖,我当为汝破坏彼网,汝诸猕猴悉随我出。』即时破网,皆得解脱。有一老猕猴担儿脚跌,堕于深坑。猕猴王觅母,不知所在。见一深坑,往到边看,见母在下,语诸猕猴:『各自励力,共我出母。』时诸猕猴互相捉尾,乃至坑下,挽母得出,离于苦难。况我今日拔母苦难!尔时拔免深坑之难,今复拔母三恶道③难。」
  佛告诸比丘:「拔济父母,有大功德,我由拔母,世世无难,自致成佛。以是义故,诸比丘等,各应孝顺供养父母。」
  
    注释

  ①忉利天:于佛教之宇宙观中,此天位于欲界六天之第二天,为帝释天所居住的天界,位于须弥山顶;山顶四方各八天城,加上中央帝释天所居之善见城,共有三十三处,故又称三十三天。
  ②夏坐安居:又称结夏安居。为佛陀时代僧团修行制度之一。印度夏季雨期长达三个月之久,此三个月期间,出家人禁止外出,以免踏杀地面之虫类及草树之新芽,招引世讥,故聚集一处,致力修行,称为夏安居。
  ③三恶道: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又作三途、三涂。乃众生造作恶行所感得的世界。


  
    概说

  3波斯匿王女善光缘
  印度波斯匿王有一个女儿名叫善光,长得聪明伶俐,容貌端正,不但甚得父母宠爱,而且宫里上下,无不爱敬。
  波斯匿王认为善光公主之所以受人爱敬,又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完全是受他的庇荫所得。但是,平时信奉佛法,深知善恶业报,自作自受之理的善光公主却回答父王说:「我今生所拥有的一切,是因为我过去世的业力所积聚而来,并不是靠父王您的庇荫,也不是他力所致。」
  波斯匿王闻言,至为生气,于是命令大臣到城里找来一个年轻的乞丐,把善光公主嫁给他,想要以此证明公主是否自有福报。
  善光对此毫无怨言,还是坚决的说:「我自有我的福报!」于是和丈夫相偕离开王宫,回到丈夫的老家。
  丈夫原为舍卫城大富长者之子,因为父母相继过世,无所依怙,才沦落以乞讨度日。善光和丈夫回到家园,只见房子早已毁坏,只剩下一处空地。然而当善光与丈夫绕着空地而行的时候,只见她走过的地方,地表自动陷落,涌出无数珍宝。善光就用这些珍宝盖了一座庄严的宫殿,并且拥有无数的婢仆随从。
  有一天,波斯匿王忽然想起了女儿,不知道她目前的生活情况如何。侍从回答道:「善光公主现在所拥有的宫殿及财富都不下于大王您呢!」
  波斯匿王这时终于相信,业力实在不可思议,所谓「善恶业报,自作自受」,诚不虚言。
  

    原典

  波斯匿王女善光缘
  昔波斯匿王有一女,名日善光,聪明端正,父母怜愍,举宫爱敬。父语女言:「汝因我力,举宫爱敬。」
  女答父言:「我有业力①,不因父王。」如是三问,答亦如前。
  王时瞋忿②:「今当试汝有自业力、无自业力。」约勅左右,于此城中,觅一最下贫穷乞人。
  时奉王教,寻便推觅,得一穷下,将来诣③王。王即以女善光付与穷人,王语女言:「若汝自有业力不假我者,从今以往,事验可知。」
  女犹答言:「我有业力。」即共穷人相将出去。
  问其夫言:「汝先有父母不?」
  穷人答言:「我父先舍卫城中第一长者,父母居家,都以死尽,无所依怙④,是以穷乏。」
  善光问言:「汝今颇知故宅处不?」
  答言:「知处。垣室毁坏,遂有空地。」
  善光便即与夫相将往故舍所。周历按行,随其行处,其地自陷,地中伏藏,自然发出。即以珍宝,雇人作舍,未盈一月,宫室屋宅都悉成就。宫人、妓女充满其中,奴婢、仆使不可称计。
  王卒忆念我女善光,云何生活?
  有人答言:「宫室钱财,不减于王。」
  王言:「佛语真实,自作善恶,自受其报。」
  王女即日遣其夫主,往请于王,王即受请。见其家内,氍毺毛翕毛登⑤,庄严舍宅,踰于王宫。王见此已,叹未曾有。
  此女自知语皆真实,而作是言:「我自作此业,自受其报。」
  王往问佛:「此女先世,作何福业,得生王家,身有光明?」
  佛答王言:「过去九十一劫有佛,名毗婆尸。彼时有王,名曰盘头,王有第一夫人。毗婆尸佛入涅盘后,盘头王以佛舍利起七宝塔,王第一夫人以天冠拂饰,着毗婆尸佛像顶上;以天冠中如意珠,着于枨头,光明照世。因发愿言:『使我将来身有光明紫磨金色,尊荣豪贵,莫堕三恶八难之处。』
  「尔时王第一夫人者,今善光是。迦叶佛时,复以肴鳝,供养迦叶如来及四大声闻,夫主遮断,妇劝请言:『莫断绝我,我今以请,使得充足。』夫还听妇,供养得讫。尔时夫者,今日夫是;尔时妇者,今日妇是。夫以尔时遮妇之故,恒常贫穷;以还听故,要因其妇,得大富贵。无其妇时,后还贫贱,善恶业追,未曾违错。」
  王闻佛所说,深达行业,不自矜大,深生信悟,欢喜而去。
  
    注释

  ①业力:「业」是行为、造作的意思,包括身体、语言、思想所造作的行为,称为身业、语业、意业,合称为三业。由于身口意所造作的业,无论善恶,都会产生一种力量,驱使众生再去造作新的行为,因此称为「业力」。
  ②瞋忿:瞋,三毒之一,乃对于逆境生起憎恚之心,能使身心热恼,不得安稳。忿,对不顺己的境界,因气怒而发生暴恶的行为。两者同为五位百法的五十一个心所(心的作用)之一。
  ③诣:进见。
  ④依怙:依靠、仗恃。
  ⑤氍毺毛翕毛登:毛织的地毯。
  4沙弥救蚁子水灾得长命报缘
  
    概说

  4沙弥救蚁子水灾得长命报缘
  有一个沙弥年仅八岁,跟随有神通的师父学道,师父以天眼观知沙弥只剩下七天的寿命,为了让沙弥能快快乐乐的过完人生最后的时光,于是给沙弥七天的假,让他返俗回家与亲人团聚。
  七天后,小沙弥安然无恙的又回到寺院里向师父销假。师父一看,非常的惊讶与纳闷,再一看,这个小沙弥的气色整个变了,于是问他:「你这几天回家还好吗?是否有碰到什幺事呢?」
  沙弥说:「没有啊?」
  师父:「你再仔细想想看!」
  沙弥低头想了一下:「喔!我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个池塘,看到水池中央漂浮一群蚂蚁,许多蚂蚁惊慌的到处奔窜。我顺手拿起树枝跨在岸上,让这些蚂蚁能顺着树枝爬上岸。」
  原来这样,小沙弥因为放生而改变了命运,并得以延长寿命。
  一般人相信看命,命中注定的事虽然不可改变,不过这是指「定业不可转」而说,除此,一般业报现前之前还是要有种种因缘促成,因此如果常常行善做好事,就能让恶报无法起现行。所以每一个人平时应该要常存善心,要多做善事,例如布施、护生等,如此必能消灾免难。
  

    原典

  沙弥救蚁子水灾得长命报缘
  昔者,有一罗汉①道人,畜一沙弥②。知此沙弥却后七日必当命终,与假归家,至七日头,勅使还来。沙弥辞师,即便归去,于其道中,见众蚁子随水漂流,命将欲绝,生慈悲心,自脱袈裟③盛土堰水,而取蚁子置高燥处,遂悉得活。
  至七日头,还归师所。师甚怪之,寻即入定,以天眼④观,知其更无余福,得尔以救蚁子因缘之故,七日不死,得延命长。
  
    注释

  ①罗汉:即阿罗汉,为声闻四果之最高果位,也是如来十号之一。意译为应供、杀贼、不生、无学等。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一般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若广义而言,则泛指大、小乘佛教中之最高果位。
  ②沙弥:即止恶行慈、觅求圆寂之意。指佛教僧团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之出家男子,通称为沙弥。依年龄又可分为驱乌沙弥、应法沙弥、名字沙弥三种。
  ③袈裟:僧众披搭之法衣,又可分为九条衣(僧伽梨)、七条衣(□多罗僧)、五条衣(安陀会)三种,因规定以坏色(不正色)制成,故名袈裟。
  ④天眼:五眼之一,为色界天人因修禅定所得之眼。此眼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能见。


  
    概说

  5七种施因缘
  有一次,佛陀对弟子开示说:有七种布施,不但不需要耗费财物,而且可以获得很大的果报。
  第一是眼施:面对父母、师长、出家比丘,乃至有德的长者等,眼中要流露出恭敬的神情,不可以恶眼视之。能够行此眼施,未来可以得天眼、佛眼。
  第二是和颜悦色施:面对父母、师长、出家比丘,乃至有德的长者等,不可愁眉不展,应该面露欢喜愉悦之色。能够如此,未来可以得真金色身。
  第三是言辞施:与父母、师长、出家比丘,乃至有德的长者等人讲话,不可唐突、粗狂,语气要温和柔软。能够如此,未来可以获得四种无碍的辩才。
  第四是身施:看见父母、师长、出家比丘,乃至有德的长者迎面走来,应该起身迎接。能够如此,未来可以得端正高大之身。
  第五是心施:如果对父母、师长、出家比丘,乃至有德的长者等施以以上诸事,但是心不和善,仍不名为施,能够以和善恭敬之心布施,未来可以获得一切种智心。
  第六是床座施:为父母、师长、出家比丘,乃至有德的长者敷设床座令坐,甚至让出自己床座。能够如此布施床座,未来可以获得尊贵的七宝床座,乃至师子法座。
  第七是房舍施:为父母、师长、出家比丘,乃至有德的长者等安置房舍,使能自在的起居坐卧。能够如此,未来可以获得自然宫殿。
  佛陀开示的以上七种布施,其实就是在教导我们如何孝养父母,如何尊敬长上,如何敬重贤能。此外,针对当前社会上有一些人以为学佛一定要很有钱,如此才能布施、奉献,佛陀的这一番开示,正好说明了佛教讲布施,除了布施钱财以外,还可以布施好话、笑容、力量、时间,乃至心存善念为人祝福,或是看到别人行善而心生欢喜,这都是无上的布施,都有莫大的功德。
  
    原典

  七种施因缘
  佛说:有七种施,不损财物,获大果报。
  一名眼施,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不以恶眼,名为眼施。舍身受身,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得天眼佛眼,是名第一果报。
  二和颜悦色施,于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不颦蹙①恶色。舍身受身,得端正色,未来成佛,得真金色,是名第二果报。
  三名言辞施,于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出柔软语,非麤恶言。舍身受身,得言语辩了,所可言说,为人信受,未来成佛,得四辩才②,是名第三果报。
  四名身施,于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起迎礼拜,是名身施。舍身受身,得端政身,长大之身,人所敬身,未来成佛,身如尼拘陀树③,无见顶者,是名第四果报。
  五名心施,虽以上事供养,心不和善,不名为施;善心和善,深生供养,是名心施。舍身受身,得明了心,不痴狂心,未来成佛,得一切种智④心,是名心施第五果报。
  六名床座施,若见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为敷床座令座,乃至自以己所自坐,请使令坐。舍身受身,常得尊贵七宝床座,未来成佛,得师子法座,是名第六果报。
  七名房舍施,前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使屋舍之中得行来坐卧,即名房舍施。舍身受身,得自然宫殿舍宅,未来成佛,得诸禅屋宅,是名第七果报。
  是名七施,虽不损财物,获大果报。
  
    注释

  ①颦蹙:形容人眉头深锁,神情烦而忧虑。
  ②四辩才: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辩、四无碍智。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等四种善巧宣说法义之才能。
  ③尼拘陀树:一种产于印度、锡兰等地的树木。高十公尺乃至十五公尺,树叶呈长椭圆形,叶端为尖状,枝叶繁茂,形状类似榕树。因其种子甚小,故佛经常用来比喻由小因而得大果报者;或为覆物之譬喻。
  ④一切种智:又作佛智。乃唯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大乘起信论》说:「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




                                  九、佛说鬼子母经
  
           题解
  《佛说鬼子母经》,收录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全一卷。译者佚名。鬼子母神,梵名Hariti,音译作诃利底、迦利帝、诃利帝母。为青色、青衣之意。意译为爱子母、天母、功德天等。以其为众鬼子之母,故称鬼子母。
  本经主要内容叙述鬼子母食王舍城人之子,佛为度化之,藏其爱子,使能感同身受失去孩子心碎肠断的痛苦,经佛这般方便善巧的软化后,鬼子母不仅归佛受五戒,而且还立誓满无子来求子者之愿求。
  有关鬼子母的故事,在《摩诃摩耶经》卷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一,和《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中也有记载,且各有特色。本经对于佛陀如何教化鬼子母使其改邪归正,及鬼子母归佛受戒后,如何亲近佛陀的经过描写得相当详细。而《摩诃摩耶经》是以短短三十六个句子的偈诵方式,描述鬼子母神一生由残暴的盗食者,因佛陀教化而转变为受持五戒、永断杀生的得道过程。而《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一所载最为详细,尤其记载了他经所没有提及的前世因缘,因此资料也特别珍贵。另《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受斋轨则>,对于鬼子母生平记载虽不多,但有关鬼子母在归佛受戒后,问佛陀她与其五百鬼子将以何为食时,有佛陀告以「诸比丘住处,将日日祭祀供食之语。故西方诸寺,每于门屋处,或在食厨边,塑画母抱一子形,于其膝下,或五或三之小儿,以表其像」,和「有疾病无儿息者,飨食荐之,咸皆遂愿」的记载。因此,中国佛教寺院早晚课出食时,有默念观想「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叉鬼子母,甘露悉充满」的规矩,以及厨房或斋堂设有鬼子母像和民间喜欢供奉鬼子母像者的来源根据。
  以上四经,对于鬼子母的故事叙述,比例偏重不同,对于鬼子母究竟有多少的孩子也记载不一,其中除《摩诃摩耶经》未提及外,《南海寄归内法传》和《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所载都是五百个:而《佛说鬼子母经》则记载有一千个儿子,五百个在天上,五百个在人间。
  
    概说

  现在我们来看看鬼子母的前生因缘,以及鬼子母神如何立誓成为安产与幼儿之保护神。
  佛在大兜国说法时,国中有一性情暴恶女人,生养了许多小孩,她很爱自己的孩子,却又非常喜爱盗食别人家的小孩。失去孩于的父母们都不知道是何人所为,也不知孩子的生死,就日夜伤心难过,在街上啼哭寻找。为此,举国人心惶惶,到处都在议论此事。阿难和比丘们就把大家的传述向佛陀报告,佛陀听后,知道此盗食者不是普通人物,而是暴恶成性的鬼子母。
  佛陀说:「鬼子母神前世原为一牧牛人之妻,因以酪浆换得五百菴摩罗果供养独觉圣者,以此功德,发愿来世生王舍城,并食城中所有人之孩子。所以命终后虽投生为守护人间的药叉神之女,生五百药叉鬼子,却因邪愿薰习力故,不顾丈夫劝诫,暗地里,天天至王舍城盗食他人幼儿。她有一千个儿子,都是鬼王,五百个在天上,率领数万鬼众娆乱诸天人,五百个在人世间,娆乱世间帝王子民,恶势力之大,连天人也莫可奈何。」
  阿难听后非常忧虑的问到:「是否有办法令鬼子母不再盗食别人家的孩子呢?」佛陀想了一个好法子,叫比丘们到鬼子母所住的地方,先躲起来,等她出去后,把她的孩子全部带回精舍藏起来。当鬼子母从外头盗回别人的孩子进屋后,发现她的孩子全不见了,便慌张的丢下盗来的孩子,不敢杀噉,匆忙的出门找寻自己的孩子。可是过了十天,城里城外都遍寻不到,便神志不清发狂似的,披头散发、胡言乱语、不饮不食的躺卧街上。
  于是比丘们假装不知道的问她:「为何如此伤心的啼哭?」鬼子母哭着回答说:「因为我的孩子不见了。」比丘们安慰她说:「你可前去请问佛陀,佛陀能知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的事情,你一定能找到孩子。」鬼子母听了欢喜异常,雀跃的跟随比丘们走到佛陀处,并虔敬的向佛陀作礼问讯。佛陀关心的问她:「为何在市中啼哭?」鬼子母回答:「因为孩子不见了。」佛陀又问:「那你不在家看守你的孩子,到什幺地方去了?去做了什幺呢?让孩子不见了呢?」佛陀如此一问,鬼子母心虚的不敢出声。佛陀又紧追不放的逼问,于是鬼子母起身再朝佛陀五体投地、惭愧无比的说:「我愚痴无明,我是出去盗qu别人家的孩子。」
  佛陀又问:「你爱你的孩子吗?」鬼子母回答说:「我非常珍爱我的孩子,她们常依偎在我身旁。」
  佛陀便严厉的告诉她:「既然你那幺爱你的孩子,为何每天还去盗食她人的孩子?别人也和你一样珍爱着她们的孩子,失去孩子的父母亲也和你一样伤心难过的在街头嚎啕啼哭,你可知你将会遭到堕地狱的果报吗?」
  鬼子母听后惶恐惊怖,不能自持。佛陀便慈悲的安慰她说:「如果你能忏悔,你就能要回你的孩子。」
  鬼子母诚心哀求说:「我必至诚忏悔,依循佛陀您的教诫,不敢违逆。」佛陀便为他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等五戒,并一一指出其一千个鬼王孩子娆害众生的罪名。鬼子母听后一心投诚忏悔,立刻证得须陀洹果,心眼开通,悟知过去未来因果,便长跪合掌向佛陀说:「我过去愚痴无明,所以生生世世造恶无端,今日有幸得受五戒,思惟正法,得心清净,彻见万物。愿佛哀愍,允许我依住精舍旁,我欲千子归投佛陀,并保护妇人家生产时的平安。生生世世保护普天下的孩子,做一切孩子的褓母,以报天上天下众生之大恩。」佛陀听后,大加称赞。
  以上是《鬼子母经》的内容概说,而在《摩诃摩耶经》中也以偈颂精彩的记载鬼子母的这段故事:
  又彼鬼子母,恒噉于人儿,以佛怜悯故,藏其子不现。
  悻惶竞求觅,莫知所在处,回来问世尊,求示子所在。
  如来以方便,即事反诘之,汝自念子故,驰走急求觅。
  云何无慈心,恒噉他人儿?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
  若能改此心,汝于今可见。其闻是语已,惭喜头面礼。
  亦兼为子故,合掌白佛言,从今尽形寿,舍离贪害心。
  即前受五戒,乃至得道果,如彼鬼子母,自爱其子故。
  广及于他人,究竟永断杀,唯愿大悲尊,今者亦如是。
  以愍所生母,普及余一切,愿速开正法,悉令众听受。
  佛世时暴恶的鬼子母神已经改邪归正,成为护持正法的守护神,而环视目前的社会,绑票勒赎、撕票毁尸、虐待儿童、强暴亲女、卖女为妓等,惨无人道,泯灭人伦的案件,与日遽增,无日不有,暴恶的罗叉鬼似乎已然充斥在这人世间,他们或许躲在阴暗的角落以待时机,他们也或许就是天天出现在你面前的父母亲人。他们下手的对象不仅已由他人年幼无知的孩童,扩及到自己亲生的孩子,更是恶劣到了不分老幼,无管亲疏的地步。这可怕的现象,比之鬼子母的罪行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当然必如佛陀告诫鬼子母的,将得堕地狱之果报,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他们自食恶果是必然的。
  鬼子母神幸遇佛陀度化,改邪归正,成为护持正法的守护神。而今佛已入灭,已觉知社会乱象,担心忧虑社会严重生病的佛弟子们,应唤起全民的觉醒、团结,共同为净化心灵,重整道德,找回良知而努力,则社会的安定,才有可待之日,我们的子子孙孙们,也才能安心无惧的生活着。

TOP

续 8





    原典


  佛说鬼子母经
  失译人今附西晋录
  佛游大兜国,时国中有一母人,多子性极恶,常喜行盗人子杀噉之。亡子家亦不知何谁取者,行街里啼哭,人已还共议,如是非一日。阿难①及众沙门出行,辄见啼哭人,已还共议,伤哀亡子家。佛即知众沙门议,佛到众沙门所。佛问众沙门:「向者何等议众沙门?」
  阿难白佛言:「向者出行分卫,见街里有啼哭人众多。即问啼哭人:『汝何为啼哭?』报言:『生亡我子,不知尸死处所。』如是啼哭者非一,家皆亡子。」
  佛便为阿难众沙门说:「是国中盗人子者,非凡人故。现鬼子母,今生作人,喜行盗人子。是母有千子,五百子在天上,五百子在世间,千子皆为鬼王,一王者从数万鬼,如是五百鬼王,在天上娆诸天;五百鬼王,在世间娆帝王人民如是。五百鬼王,天亦无奈何。」
  阿难白佛言:「鬼子母来在是国中,今宁可勅令不盗人子耶?」
  佛言:「大善!可令不复盗人子。」
  阿难问佛言:「当用何等方便,使不复盗人子耶?」
  佛便语阿难:「到是母所居,众沙门共伺是母出已,后悉敛取子,来着精舍②中逃之。」众沙门即往,伺是母出行,随后敛取子,得千数子,逃着精舍中。是母便复行盗人子,来人舍中,不见其子,便舍他人子,不敢复杀,便行索其子。遍舍中不知其子处,便出行至街里,遍城中不得,复出城外索不得,便入城行道啼哭。如是十日,母便狂,被发入市啼哭,自擗扑仰天,大呼为狂梁语,亦不能复饮食。
  佛遗沙门往视之,见母问:「何为市中被发啼哭?」
  母即报沙门言:「亡我子众多故哭耳。」
  沙门言:「汝欲得汝子不?」
  母报言:「我欲得之。」
  沙门言:「汝审欲得者,是问有佛,可往问佛,佛者知当来已去之事,汝往则可得汝子。」母闻是语,则欢喜意解,便随沙门去到佛所,欢喜前为佛作礼。
  佛即问母:「何为市中啼哭?」
  母报佛言:「亡我子故。」
  佛问母:「汝舍汝子至何所而亡汝子?」母即默然不言。
  佛复问母:「汝舍子至何所而反?」默然无语。母知盗人子为恶,母即起为佛作礼,头面着地,「我愚痴③故。」
  佛复问:「汝有子爱之不?」
  母言:「我有子坐起常欲着我傍。」
  佛复问:「汝有子知爱之,何故日行盗他人子?他人有子,亦如汝爱之,亡子家亦行道啼哭如汝,汝反盗人子杀噉之,死后当入太山地狱中。」母闻是语,便恐怖。
  佛复问:「汝宁欲得汝子不?」
  母即起,复持头面着地:「愿哀我。」
  佛便语母言:「汝子若在,汝宁能自悔不?若能自悔,当还汝子。」
  母言:「我能自悔。」
  佛言:「汝能自悔,当作何等自悔?」
  母言:「我听佛教诫,当随佛语自悔。佛还我子,我不敢远离佛所语。」
  佛言:「审如汝语不?」
  母言:「我审如佛语。」
  佛便授以五戒:第一、不杀生,第二、不盗,三、不淫,四、不两舌,五、不饮酒。报能悉还其子。佛便为说汝有千子,皆为说千子名字,五百子在天上,皆是鬼中王,将鬼官属,嫉害娆天民;五百子在世间,娆诸人民。汝子作鬼王,将数万鬼,如是五百子,将鬼官属,一不可称数,极嫉害恶。或自称作树木神者、或作地神者、或作水神者、或诈为人兄弟妻子,自怨枉家室内外者、或作海神者、或作船车神者、或作舍宅神者、或自称夜在冥中神者、或使人梦寤者、或使人恐怖为人怪者、或自称星死者、自称病死者,如是耗乱人,适不在一处。极嫉害恶,如是矫称,令人祠祖烹杀,人不知多为烹杀,饮食是鬼,是鬼亦不肯食,端嫉害欲使人犯杀,欲使人人地狱中,要不食之。见人祠祀喜,如是鬼亦不能护活人命,但益罪。愚痴人不知,坐鬼贫穷。
  鬼子母闻佛说是语,即一心自悔,即得须陀洹道,知方来去事。长跪白佛言:「我愚痴不知,世世有恶乃尔,今我得持戒,思惟中正之道,我心皆彻视,还见我千子。今我乃知,佛所至至语成,愿佛哀我,我欲止佛精舍傍,我欲呼千子王,我欲使与佛结要,我欲报复天上天下人恩。」
  佛言:「善战!如汝有是意大善。」
  佛言:「汝从是已去,当称是语,便止佛精舍边。其国中人民,无子者来求子,当与之子,自在所愿,我当勅子姓,与使随护人,不得复妄娆之。」欲从鬼子母求愿者,名浮陀摩尼鉢,姊名炙匿,天上天下鬼属。是摩尼鉢主四海内。船车治生有财产,皆属摩尼鉢。摩尼鉢与佛结要受戒,主护人财物。炙匿主人若有产生当救之。有天王名毗沙门④,主四天地,护人命。出入常从毗沙门,求愿有大鬼王,名阿须伦,主诸龙王,诸毒气人,从求愿令毒不干人。求愿当慈心无所用谢,亦无所噉食人,从求愿者在人何求与耳,要无所求索,亦不责人,人至浮陀摩尼鉢前为作礼。
  注释
  ①阿难:梵名Ananda,巴利名同。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是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阿难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其身光净如明镜,故虽已出家,却屡遭妇女之诱huo,然阿难志操坚固,终得保全梵行。于佛陀生前未能开悟,佛陀入灭时悲而恸哭;后受摩诃迦叶教诫,发愤用功而开悟。于首次经典结集会中被选为诵出经文者,对于经法之传持,功绩极大。初时,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欲入教团,阿难即从中斡旋,终蒙佛陀许可,对比丘尼教团之成立,功劳至钜。
  ②精舍:又做精庐。意为智德精练者之舍宅。即寺院之别称。经典中虽屡见精舍一词,然其原语不一,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一之鸡林精舍、《法句譬喻经》卷一之美园经舍、《别译杂阿含经》卷二之耆陀精舍、《大唐西域记》卷七之不穿耳精舍等,此或以阿蓝摩或以僧伽蓝译为精舍;而《中阿含》卷四十九<大空经>之加罗释精舍、《摩诃僧祇律》卷八之仙人聚落精舍、丛林精舍等,则是以毗诃罗译为精舍。此外,亦有以阿练若、求呵等,译为精舍者。
  ③愚痴:又作痴、无明。即无智无明,闇愚迷惑,对事物不能下一适当判断。为六种根本烦恼之一,亦为三毒(贪、瞋、痴)之一。
  ④毗沙门:梵语Vaisravana,巴利文Vessavana。即北方多闻天王。为四天王之一。此天王统领罗刹、夜叉,有大威德力,受佛之付嘱,护持正法,守护国家。因其掌托古佛舍利塔,故俗称托塔天王.

 


                                   十、佛说孛经
  
    题解

  《佛说孛经》,吴支谦译。全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七册。
  支谦,三国吴之译经家,三世纪末大月氏人。初随族人迁至东土,寄居河南。通晓六国语言,并从支娄迦谶之弟子支亮受业,饱览群籍,时人呼之为智囊,而与支娄迦谶、支亮并称为「三支」。后避乱入吴,颇受吴王孙权之礼遇,并尊为博士,以辅导太子孙亮。吴黄武元年至建兴年中(公元二二二——二五三年),凡三十余年间,致力于佛典汉译工作。其翻译风格,对后来佛典翻译的改进,起了不少作用,尤适合于佛传文学的译着。
  本经乃透过经中主角孛(即佛陀的前身)与蓝达王的对话,阐述为人、处世、居家、交友、用人、识人、为政、治国之道。这个故事是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波斯匿王说的,情节生动活泼,剧情精彩紧凑,人物刻划鲜明,场景栩栩如生,极为引人人胜。因此虽然内容充满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读来却一点也不觉枯燥乏味,而且毫无说教的意味,这是本经极大的特色。
  
    概说

  本经主要是叙述佛陀及诸大弟子在舍卫国的时候,接受祇陀太子与须达长者的精舍供养,栘住祇园精舍说法,波斯匿王受到佛陀的感召,举国上下一致跟随国王事奉佛陀。
  此事引起外道人士的嫉妒,于是设计毁谤、陷害佛陀,想要破坏人民对佛陀的信仰。后来事迹败露,外道的计谋未能得逞。佛陀因此有感而发的告诉弟子,毁谤的发生,都是由贪心和嫉妒所产生。佛陀进一步又告诉弟子一个过去世的故事,当时佛陀名字叫「孛」,也曾受人嫉妒、毁谤……
  孛,是一个比丘的名字。孛的家中有三个兄弟,他最小最好学。父亲死了以后,两个哥哥争着要多分一些遗产,他们认为孛从小读书,花去家中许多钱财,因此应该要少分一些,然而母亲却觉得三兄弟应该要平均获得。可是,孛觉得人生皆为贪苦,若不离开家庭不能相安无事,因此征得母亲的同意,他出家做沙门。
  孛在山中学道修行一阵子之后下山,入蓝达国城,被蓝达国王聘为国师。孛协助蓝达国王治理国家,深得国王的信任,因此遭致国中一些贪官污吏的嫉妒排挤。佞谄的臣子们看到孛为政清廉,使得他们无法纵情贪污,十分的畏忌。当中有四个臣子,集合一亿数的金银财富贿赂皇后。
  皇后于是把自己的衣服扯破,弄的蓬头垢面,待蓝达国王回来时又哭又闹,说是孛趁王不在时调戏她,同时以自杀要胁国王要将孛绳之以法,斩首示众。蓝达国王屈服于皇后的谗言,但想到这十二年来内政外交都是靠孛的协助,才有今日的政绩,终究不忍心下手,只是减其供养待遇,使孛自惭而去。孛临走之前与蓝达国王深谈,告诉蓝达国王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以下谨摘录几项:
  ⊙天下有四种自坏的事:
  第一、树上的花果太繁多了,会还折其枝。
  第二、毒蛇口中含毒,反戕害自己的身躯。
  第三、国家辅相不贤,反害及国家。
  第四、人不做善事,死后就会堕入地狱。
  这四件事说明,一切事物都是先从自身坏起,所以佛经说:「恶从心生,反以自贼:如铁生垢,销毁其形。」
  ⊙凡人有四种自危的事,应该要小心处理:
  第一、为人作保。
  第二、为人作证。
  第三、替人做媒。
  第四、听用邪言。
  ⊙友有四品,不可不知:
  第一、有友如花。花开得很美丽时就插在头顶上,枯萎了就扔掉。如花的朋友就是这样,当你荣华富贵时,他就亲近你:见你贫穷不得志时,他就舍弃你。
  第二、有友如秤。秤的性能是,物重就下垂,物轻就上举。如秤的朋友也是如此,当你居高位,能给他好处时,他就对你低头哈腰,谄媚阿谀;当你失去权位,不能给他好处时,他就对你趾高气昂。
  第三、有友如山。山能广植森林,任凭鸟兽聚集。真正的朋友要像山一样,心胸广阔,互相包容,互相成就。
  第四、有友如地。大地能普载万物,任人践踏而无怨尤。如大地的朋友也是一样,能替我们担当、替我们服务而不求回报。
  ⊙朋友相处有十件事情,可以看出厚爱程度:
  第一、远离分别,不会忘记。
  第二、彼此相见,欢喜异常。
  第三、有美味饮食,分而食之。
  第四、有过失之言,能忍而受之。
  第五、听到朋友做善事,会很欢喜。
  第六、友人做恶事,也会加以忠谏。
  第七、难为的事,能为友人去作。
  第八、朋友之间,不传私攻讦。
  第九、遇到急事,能为其解难。
  第十、贫贱的朋友,不会嫌弃。
  经上说:「化恶从善,切磋以法,忠正诲厉,义友合道。」朋友相处之道,应该如此。
  ⊙做人要称心快意,有八件事:
  第一、能跟随贤德的人做事,向他请教。
  第二、依圣贤所说的话处世。
  第三、自己的个性仁慈温和。
  第四、从事正当事业,蒸蒸日上,日新又新。
  第五、纵然有事引起忿怒,要能自禁。
  第六、要有远虑,一切事情防患于未然。
  第七、信仰宗教,与道法相亲。
  第八、与人相处,真诚相待,不可相欺。
  这是八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所以经典上说:「有佛兴快,演经道快;众聚和快,和则常安。」
  ⊙施行五事,能获人爱敬:
  第一、要柔和能忍。
  第二、要谨而有信。
  第三、要敏而少口。
  第四、要言行相符。
  第五、要交友益厚。
  ⊙智者所念,有十二事:
  第一、清晨醒来,要念悔过作福。
  第二、起床之后,要向父母、尊长礼拜请安。
  第三、遇事要早做计划、准备。
  第四、所止居处,要避免危险。
  第五、讲话要真诚实在。
  第六、见到别人有过,要诚心劝告。
  第七、看到贫穷孤苦的人,要愍念济助。
  第八、自己有钱,要欢喜布施。
  第九、三餐饮食,要知时知节量。
  第十、分东西给人,要公平均等。
  第十一、领导大众,要能施人恩惠。
  第十二、平时用物,要经常维修整治。
  ⊙所谓贤者,要具备十种德行:
  第一、要有高远的学问。
  第二、要不违犯经中戒条。
  第三、要恭敬佛法僧三宝。
  第四、要受持善法不忘记。
  第五、要调伏心中的贪瞋痴。
  第六、要修行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第七、要常施恩德与人。
  第八、要不扰害社会大众。
  第九、要能化导不仁不义的人。
  第十、要能倡导善良风俗,导人向善。
  本经如上开示为人处事之道的至理名言,将近三十则之多,每一则都很平实的教导我们如何做好一个「人」,道理筒明易懂,文义充满人间佛教的思想,可以说是弘扬人间佛教最有利的经证,也是现代佛子实践人间佛教的最佳蓝本。
  
    原典

  佛说孛①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太子名祇②,有园田八十顷,去城不远,其地平正,多众果树,处处皆有流泉浴池,其池清净,无有妓蜂蚊虻蝇蚤。居士须达,身奉事佛,受持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钦酒,见谛沟港,常好布施,赈救贫穷,人呼为给孤独氏。须达欲为佛起精舍,周遍行地,唯祇园好,因从请买。
  太子祇言:「能以黄金布地,令间无空者,便持相与。」
  须达日:「诸!听随买数。」
  祇曰:「我戏言耳!」
  讼之纷纷,国老谏言:「已许价决,不宜复悔。」遂听与之。
  须达默念:「何藏金足?」
  祇谓其悔:「嫌贵自止。」
  曰:「不贵也。自念当出何藏金耳。」即时使人象负金出,随集布地,须臾满四十顷。
  祇感念佛必有大道,故使斯人轻宝乃尔。「教齐是止,勿复出金,园地属卿,我自欲以树木献佛。」
  因相可这,便立精舍已,各上佛。佛与千二百五十沙门,俱止其中,是故名「祇树给孤独园」也。
  其王名卑先匿,举宫中及人民,皆共事佛,奉诸沙门衣食、床卧、疾药所宜。世无佛时,诸道皆兴,譬如昏夜,炬烛为明。天下有佛,众邪皆歇,喻若日出,火无复光。国中本共事五百异道人,异道众邪,是时皆废。诸异道人乃共嫉妒,谋欲毁佛,以望敬事。其女弟子名酸陀利日:「师莫愁也。我能令人不复敬佛,事师如故。便从今始,欲日日庄严,往来佛边诸沙门所,至一月后,可默杀我,埋祇树间,佯行求索。众人当言:数见此女往来精舍。即诣王告,乞吏搜索。啼哭出尸,道其**,无戒行意。国人闻是,必当舍佛,来事诸师。」
  诸师曰:「善!」
  女如其言,往来一月,师使四人共杀埋之,分布求已,诣阙告言:「生亡一女,众人悉见,日日往来诸沙门所,乞吏搜求。」
  王即勅外部吏与行。诸师乃佯徘徊再三过,出尸舆载,遍行啼哭曰:「沙门之法,戒当清净,反淫人妇,恐事发觉,杀而藏之,有何道哉?」
  国人闻此,多有信者,惟得道之人,知诈伪耳。
  佛于是乃勅诸沙门:「且勿入城,七日之后,事情当露。」
  至八日旦,佛使阿难巷至说曰:「妄语谗人,天令口臭,诈诬清白,死入地狱;痴虐自怨,长夜受苦。」
  国人闻是语,皆相谓曰:「沙门必清净,故佛说此语耳。」
  王使人微密伺之,见异道家,窃相劳贺,共赐四人。异道人法,知经多者得分多。一人顽闇,得分独少,怒曰:「当反汝事,自共杀人,而诈诬佛,反与我少。」
  伺人得之,牵将上闻,到以实对,即收谋者。
  王与群臣,俱出诣佛。给孤独氏、诸清信士③及国人民无数,皆行诣佛。到已作礼毕,各一面坐。
  王叉手白佛言:「间闻此谤,莫不罔然,惟佛至真,清净无量,不识其故,何缘有此?」
  佛告王曰:「诽谤之生,皆由贪嫉,而此久有,非这今也。」
  王曰:「愿欲闻之。」
  佛言:「我宿命无数世时,我为菩萨道,常行慈心,欲度脱万姓。时有艹捕邻奈国,广博严好,人民炽盛。中有梵志,姓瞿昙④氏,才明高远,国中第一,有三子,其小子者,端正无比,父甚奇之,为设大会,请诸道人、中外亲戚,抱儿示之。众师相曰:『是儿好道,有圣人相,必为国师,因名为孛。』
  「孛幼好学,才艺过人,悉通众经及天下道术九十六种。死生所趣,山崩地动,灾异祸福,医方镇厌,无所不知;能却淫心,消伏蛊道;武略备有,而性慈仁。瞿昙没后,二兄嫉之,数求分异,曰:『孛幼好学,事师消费,与分当少。』母怜念之,数晓二子,二子不止。孛见兄意盛,自念人生皆为贪苦,我若不去者,兄终不息。因自报母,求行学道,母便听之。
  「孛即去近明师作沙门,于山中自得四意止:一、慈众生,如母爱子;二、悲世间,欲令解脱;三、解道意,心常欢喜;四、为能护一切不犯。复得四意,诸佛所誉:一、制贪淫;二、除恚怒;三、去痴念;四、得乐不喜,逢苦不忧。又绝五欲:目不贪色、耳不贪声、鼻不贪香、舌不贪味、身不贪细滑。能以智慧方便之道,顺化天下,使行十善,孝顺父母,敬事师长。诸疑惑者,令信道德,知死有生,作善获福,为恶受殃,行道得道;见忧厄者,为解免之;疾病者,为施医药。服孛教者,死上生天。其有郡国水旱灾异,孛至即平,毒害悉除。
  「时有大国,安乐饶人,王名蓝达。所任四臣,专行邪谄,淫盗奸欺,侵夺无厌,民被其毒,王不觉知。孛愍伤之,往到城外,从道人沙陀,寄止七日,乃入城欲乞食。王于观上,见孛年少,仪容端政,行步有异,心甚爱敬,即出问讯。王曰:『愿道人留意,我有精舍,近在城外,可于中止,当给所须。』
  「孛曰:『诺。』
  「王喜曰:『意欲相屈,明日已去,日日于宫食。」
  「孛曰:『善。』
  「王还向夫人说:『孛非恒人,汝明日当见之。』夫人心喜。床下有犬,犬名宾祇,闻之亦喜。
  「明旦孛来人宫,王与夫人迎为作礼,与施金床、氍毹□毛登。孛欲就坐,犬前舐足。王自起行澡水,敬意奉食,已而俱出,到外精舍。孛为王说治国政法,王大喜欢,因请孛留,令与四臣共治国事。
  「四臣愚怯,不习战阵,自知贪浊,常恐王闻。一臣曰:『人死神灭,不复更生。』一臣曰:『贫富苦乐,皆天所为。』一臣曰:『作善无福,为恶无殃。』一臣自恃知占星宿⑤。然皆侫谄,不为忠政。
  「孛性聪明,高才勇健,仁义恭敬,信顺寡言;言常含笑,不伤人意;清净无欲,节色少事。其政不烦,豫知灾异。能役使鬼神,却起死人;爱民如子,教之以道,不得讻讠永,游猎畋渔,弹射鸟兽,杀盗淫欺,谗骂侫嫉,诤怒妖疑,皆化使善。其为政后,国界安宁,风雨时节,五谷丰熟,众官承法,不复扰民。索体无为,独贵奉佛,沙门四道,朝暮诵习,及其姊子,亦贤有志,常师仰孛,国好学者,多依附之。王无复忧,一以委孛。
  「四臣畏忌,不得纵横,兴嫉妒意,谋欲治孛,共合财宝人一亿数,伺王出时,以上夫人,而自陈曰:『臣等至意奉家所有及身妻子当为奴婢,欲白一事,愿蒙听省。』
  「夫人贪得,受其好宝,答谢四臣曰:『便说之。』
  「四臣对曰:『王所奉孛,被服麤陋,似乞人耳!见任过重,不念国恩,日导夫人恶,教王远房室。窃念夫人,宜及少壮,当有立子,念若失时,则绝国嗣,愿熟思惟,不除孛者,恐后有悔。』
  「夫人恚曰:『王信此人,不知其恶,各且还归,今自忧之,比令明日使不见孛也。』
  「夫人遣四臣出,即以栀子黄面,乱头却卧。须臾王还,内妓白王:『夫人不乐。』
  「王素重之,入问再三,夫人不应。王即怒曰:『何人有罪,应诛戮者,汝欲使我罪谁那尔?』
  「夫人垂泣曰:『王会不用我言耳。』
  「王曰:『便说,不违汝也。』
  「夫人即曰:『王旦这出,孛来谓我:今王老耄,不能听政,国中吏民,皆伏从我,可以图之共此乐也。今反为此乞人所谋,我故愁耳。』王闻是语,譬若人噎,既不能咽,亦不得吐,不用恐悔,用之恐乱。念孛助我,已十二年,常以忠政,忧国除患,远近赖之,此国之宝,不可治也。
  「王曰:『今治孛者,后必大乱,为万民故,且共忍之。』
  「夫人便自掷床下,举声哭曰:『不治孛者,我当自刺,自投楼下,不能见也。』
  「王复晓曰:『汝亦知法,此非小事,起共议之。』夫人还坐。
  「王曰:『道人之法,不可刀杖加之,当以渐遣,稍减其养。明日来者,勿复作礼,擎卷而已;与施木床,于殿下坐;炊恶厮米,盛以瓦器。如是惭愧,极自当去。』王说此时,宾祇不悦。
  「夫人明旦,即以王教,具勅内厨。孛来入宫,宾祇于床下,口崖口柴吠之。孛见狗吠,夫人擎扌卷,及所施设,即知有谋,自念:我欲无害于人,人反害我,如是当避入深山耳!小怨成大,不可轻也!彼以阴谋,我宜慎之!凡人身羸行正为强,今我自有食鉢、水瓶、革蓰、缴盖、漉水之囊⑦,斯足用矣。
  孛食已,摄物欲去。
  「王惊起,曰:『是何疾也?』顾谓夫人:『乃使我失圣人之意。』即前牵孛,问:『欲何之?』
  「孛答曰:「为王治国十二年矣,未曾见宾祇口崖口柴如今也。是必有谋,故欲去耳。」
  「王曰:『实有!今见孛意,觉微甚明,愿自勅厉,当诛恶人,不须去也。』
  「孛曰:『王前意厚,而今已薄,及我无过,宜以时去。夫盛有衰,合会有离,善恶无常,祸福自追。结友不固,不可与亲,亲而不节,久必泄渎;如取泉水,掘深则浊。近贤成智,习愚益惑,数见生慢,疏则成怨。善友接者,往来以时,亲如有敬,久而益厚;不善友者,假求不副,巧言利辞,苟合无信。接我以礼,当以敬报;待我以慢,当即远避。有相亲爱,回相憎者,爱时可附,憎不可近;敬以亲善,戒以远恶,善恶无别,非安之道!人无过失,不可妄侵;恶人事己,不可纳前。人欲疏己,不可强亲;恩爱已离,不可追思;鸟宿枝折,知更求栖,去就有宜,何必守常?朽枝不可攀,乱意不可犯;人欲相恶,相见不惧,唱而不和,可知为薄;人欲相善,缓急相赴,言以忠告,可知为厚。善者不亲,恶者不疏,先敬后慢,贤愚不别,不去何须?夫入初拜,今但擎扌卷,若我不去,将见骂逐。初施金座,今设木床;初盛宝器,今用瓦瓯;初饭粳粮,今恶厮米;我不去者,且饭委地。知识相遇,主人视之,一宿如金,再宿如银,三宿如铜,证现如此,不去何待?
  「王曰:『国丰民宁,孛之力也,今弃去者,后将荒坏。』
  「孛曰:『天下有四自坏:树繁花果,还折其枝;虺蛇含毒,反贼其躯;辅相不贤,害及国家;人为不善,死入地狱,是为四自坏。经曰:恶从心生,反以自贼,如铁生垢,清毁其形。』
  「王曰:『国无良辅,实须恃孛,若欲相委,是必危殆。』
  「孛曰:『凡人有四自危:保任他家、为人证佐、媒家人妻、听用邪言,是为四自危。经曰:愚人作行,为身招患,快心放意,后致重殃。』
  「王曰:『我师友孛,常在不轻,当原不及,莫相捐去!』
  「孛曰:『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何谓如称?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称友也。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何谓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王曰:『今我自知,志思浅薄,听用邪言,使孛去也。』
  「孛曰:『明者有四不用:邪伪之友、佞谄之臣、妖薛女之妻、不孝之子,是为四不用。经曰:邪友坏人,佞臣乱朝,薛女妇破家,恶子危亲。』
  「王曰:『相与爱厚,宜念旧好,不可孤弃也。』
  「孛曰:『有十事知爱厚:远别不忘、相见喜欢、美味相呼、过言忍之、闻善加欢、见恶忠谏、难为能为、不相传私、急事为解、贫贱不弃,是为十爱厚。经曰:化恶从善,切磋以法,忠正诲励,义合友道。』
  「王曰:『四臣之恶,乃使孛恚,不复喜我。』
  「孛曰:『有八事知不相喜:相见色变、眄睐邪视、与语不应、说是言非、闻衰快之、闻盛不喜、毁人之善、成人之恶,是为八事。经曰:平闘杀人,尚有可原,怀毒阴谋,是意难亲。』
  「王曰:『是我顽弊,不别明闇,恶人所误,遂失圣意。』
  「孛曰:『有十事知人为明:别贤愚、识贵贱、知贫富、适难易、明废立、审所任、人国知俗、穷知所归、博闻多识、达于宿命,是为十事。经曰:缓急别友,战闘见勇,论议知明,谷贵识仁。』
  「王曰:『自我得孛,中外怗安,今日相舍,永无所恃。』
  「孛曰:『有八事可以怗安:得父财、有善业、所学成、友贤善、妇贞良、子孝慈、奴婢顺、能远恶,是为八事。经曰:生而有财,得友贤快,诸恶无犯,有福佑快。』
  「王曰:『圣人之言,诚无不快。』
  「孛曰:『有八事快:与贤从事、得谘圣人、性体仁和、事业日新、忿能自禁、虑能防患、道法相亲、友不相欺,是为八事。经曰:有佛兴快,演经道快,众聚和快,和则常安。』
  「王曰:『孛常易谏,今何难留?』
  「孛曰:『有十不谏:悭贪、好色、蒙笼、急暴、抵突、疲极、憍恣、喜闘、专愚、小人,是为十。经曰:法语专愚,如与聋谈,难化之人,不可谏晓。』
  「王曰:『如我憍恣,不能远色,孛得无为,不复与我语乎?』
  「孛曰:『人不与语,有十事:傲慢、鲁钝、忧怖、喜豫、羞惭、吃口刃、仇恨、冻饿、事务、禅思,是为十事。经曰:『能行说之可,不能勿空语,虚伪无诚信,明哲所不顾。』
  「王曰:『恶妇美姿,巧于辞令,如有外妷,卒何用知?』
  「孛曰:『有十事可卒知:头乱髻倾、色变流汗、高声言笑、视瞻不端、受彼宝饰、门视看垣墙、坐不安所、数至隣里、好出野游、喜通**,是为十事。经曰:妇女难信,利口惑人,足以高士,远而不亲。』
  「王曰:『人情所近,亲信妇人,不知其恶。』
  「孛曰:『人有十事不可亲信:主君所厚、妇人所亲、怙身强健、恃有财产、大水渍处、故屋危墙、蛟龙所居、辜较县官、宿恶之人、毒害之虫,是为十。经曰:谓酒不醉,谓醉不乱,君厚妇爱,皆难保信。』
  「王曰:『如孛所语,爱习生恶,是可嫉也。』
  「孛日:『可嫉有五:麤口伤人、谗贼喜闘、焦晓不媚、嫉妒呪诅、两舌面欺,是为五。经曰:施劳于人,而欲蒙祐,殃及其躯,自遘广怨。』
  「王曰:『何所施行,人所爱敬?』
  「孛曰:『爱敬有五:柔和能忍、谨而有信、敏而少口、言行相副、交久益厚,是为五。经曰:知爱身者,慎护所守,志尚高远,学正不昧。』
  「王曰:『何者为人所慢?』
  「孛曰:『见慢有五:鬓长而慢、衣服不净、空无志思、淫态无礼,调戏不节,是为五。经曰:摄意从正,如马调御,无憍慢习,天人所敬。』
  「王曰:『愿孛留意,共还精舍。』
  「孛曰:『有十不延于堂:恶师、邪友、蔑圣、反论、淫妷、嗜酒、急弊长者、无反复子、妇女不筛、婢妾庄饰,是为十。经曰:远避恶人,淫荒勿友,从事贤者,以成明德。』
  「王曰:『孛在我乐,四方无事,今日去者,国中必嗟。』
  「孛曰:『有八事可以安乐:顺事师长、率民以孝、谦虚下下、仁和其性、救危赴急、恕己爱人、薄赋节用、赦恨念旧,是为八事。经曰:修诸德本,虑而后行,唯济人命,终身安乐。』
  「王曰:『吾常念孛,岂有忘时。』
  「孛曰:『智者,有十二念:鸡鸣念悔过作福、早起念拜亲礼尊、临事念当备豫、所止念避危害、言语念当至诚、见过念以忠告、贫者念哀给护、有财念行布施、饮食念以时节、食人念以平均、御众念用恩赐、军具念时缮治,是为十二。经曰:修治所务,虑其备豫,事业曰新,终不失时。』
  「王曰:『安得大贤,使留孛乎?』
  「孛曰:『大贤有十行:学闻高远、不犯经戒、敬佛三宝、受善不忘、制欲怒痴、习四等心、好行恩德、不扰众生、能化不义、善恶不乱,是为十行。经曰:明人难值,而不比有,其所生处,族亲蒙庆。』
  「王曰:『我过重矣!畜养恶人,使孛恚去。』
  「孛曰:『大恶有十五:好杀、劫盗、淫妷、诈欺、谄谀、虚饰、侫谗、诬善、贪浊、放恣、酗酉永、妒贤、毁道、害圣、不计殃罪,是为十五。经曰:奸虐饕餮,怨赞良人,行已不正,死堕恶道。』
  「王曰:『晓孛不止,使我惭愧!』
  「孛曰:『人有十事可愧:君不晓政、臣子无礼、受恩不报、过不能改、两夫一妻、未嫁怀妊、习不成就、如人杖兵仗不能战闘、悭人观布施,奴婢不能使,是为十。经曰:世傥有人,能知惭愧,是易诱进,如策良马。』
  「王曰:『吾始念曰,知有道者,为难屈也!』
  「孛曰:『有十二难:任使专愚难、怯弱御勇难、仇恨共会难、寡闻论议难、贫穷负债难、军无师将难、事君终身难、学道不信难、恶望生天难、生值佛时难、得闻佛法难、受行成就难,是为十二。经曰:人命难得,值佛时难,法难得闻,闻能行难。』
  「王曰:『今与孛谈,益我有智。』
  「孛曰:『略说其要,人所当知,有四十五事:修其室宅、和其家内、亲于九族、信于朋友、学从明师、事必成好、才高智远、宜守以善、富贵行恩、治产宜慎、有财当广方业、子幼勿付财、相善与交、苟合莫信、财在县官当早忧出、卖买交易以诚勿欺、凡所投止必先行视、所往当知贵贱、入国当亲善人、客宜依豪无与强诤、故富可求复、素贫勿大望、宝物莫示人、匿事莫语妇、为君当敬贤、厚勇取忠信、清者可治国、趣事能立功、教化之纪孝顺为本、师徒之义贵和以敬、欲多弟子当务义诲、为医当有效验、术浅不宜施用、病瘦当随医敦、饮食取节便身、知识美食当共、博戏莫财命抵、所施假贷当手自付、证佐从正勿枉无过、谏怒以顺、避恶以忍、人无贵贱性和为好、道以守戒清净为上、天下大道无过泥洹,泥洹道者,无生老病死饥渴寒热,不畏水火怨家盗贼,亦无恩爱、贪欲、众恶、忧患悉灭,故曰灭度。王当自爱!我今欲退。』
  「王曰:『孛欲去者,宁复有异诫乎?』
  「孛曰:『譬如大水所荡突处,虽百岁后,不当于中立城郭也,其水必复顺故而来。宿恶之人,虽欲行善,故不当信,本心未灭,或复为非,不可不戒。人所欲为,譬如穿池,凿之不止,必得泉水。事皆有渐,智者见微,能济其命,如人健泅,截流度也。』
  「王曰:『前后所说,我皆贯心,举国士女靡不欢喜,旧恶低伏无敢言者!愿闻其言,傥遭异人,何知其明?』
  「孛曰:『明者问对,种种别异,言无不善,师法本正,以此知之。明人之性,仁柔谨懿,温稚智博,众善所仰,无有疑也。观其言行,心口相应,省其坐起,动静不妄;察其出处,被服施为,可足知之。与明智谈,宜得其意,得其意难,如把刃持毒,不可不慎也。』
  「王曰:『欲事明者,不失其意,为之奈何?』
  「孛曰:『敬而勿轻,闻受必行;明者识真,体道无为;知来今往古,一归空无,人物如化,少壮有老,强健则衰,生者必死,富贵无常。是故安当念危,盛存无常;善者加爱,不善黜远;虽有仇恨,不为施恶,柔而难犯,弱而难胜:明人如是,不可慢也。』
  「王曰:『尽心爱敬,以事明智,宁有福乎?』
  「孛曰:『智者法圣,以行其仁;乐开愚朦,成人之智;治国则以惠施为善,修道则以导人为正;国家急难,则能分解;进退知时,无所怨尤;恩广施大,不望其报;事之得福,终身无患;王其勿疑!治政之法,不可失道,劝民学善,益国最厚。』
  「王曰:『谁能留孛,我心愁惨,忽忽如狂。』垂泣向孛忏悔解过。
  「孛曰:『如人不能泅,不当入深水;欲报仇者,不当豫娆,亲厚中诤,后更相谢,虽知和解善,不如本无诤也。善不能赏,反听谗言,我如飞鸟,止无常处,道贵清虚,不宜人间;如野火行,傍树为焦;激水破船,毒虫害人;与智从事,不当扰也。草木殊性,鸟兽类分,白鹤自白,鸬鹚自黑,我与彼异,无欲于世,如田家翁,生习山薮,与之好衣,为无益也。天下有树,其名反戾,主自种之,不得食实,他人窃取,果则为出;今王如是,善安国者,而见驱逐;佞伪败政,反留食禄;宾客久留,主人厌之,我宜退矣!』
  「王曰:『人命至重,愿垂忆念,今欲自力,事孛胜前!』
  「孛曰:『王虽言之,犹不得施,夫人意恶,我不宜留;天下家家,皆有炊食,沙门所以持鉢乞者,自乐除贪,全戒无为,远罪咎也。』
  王曰:『今孛既去,莫便断绝,愿时一来,使我不恨。』
  「孛曰:『如俱健者,犹复相见,且欲人山,以修其志。夫近而相念恶,不如远而相念善。智者以譬喻自解,请说一事;譬如有人以蜜涂刀,狗得舐之,以伤其舌,坐贪小甜,不知疮痛;四臣如是,但美其口,心如利刀,王甚戒之!自今以后,若有惊恐,常念孛者,众畏必除。』
  「孛复言曰:『鵄枭乐冢,群鼠粪居,百鸟栖树,鹤处污池,物各有性,志欲不同,我好无为,如王乐国:器虽麤弊,不可便弃,各有所贮;愚贱不肖,亦不可弃,各有所有;王当识此!我犹知人言意所趣,如鸟集树,无从下枝,间关趣上;见宾祇吠,以知中外有谋,意欲厌故,更受新也。』
  「孛曰:『请退!』即起出城。
  「王与夫人,啼泣送之。人民大小,莫不号怨。
  「王行具问孛:『谁可信者?』
  「孛曰:『我姊子贤善,可与谘议,时时共出,巡行国中,观民谣俗,可知消息。』
  「王曰:『受教!』即与傍臣人民,为孛作礼,于是别去。
  「孛去之后,四臣纵横于外,以佞辩为政;夫人于内,以妖蛊事王。王意迷惑,不复忧国,奢淫好乐,昼夜躭荒。众官群寮,发调受取,无有道理;正平市买,不复雇直,强者陵弱,转相抄夺,至相杀伤,不畏法禁。良民之子,掠为奴婢,六亲相失,进窜苟活,灾异相属,王不能知。风雨不时,所种不收,国虚民穷,饥饿满道;歌言永怨声,感动鬼神,人民愁怖,亡去略尽;号泣而行,莫不思孛,孛如鸧鹰,临众鸟上,压伏奸人,慈育民物,如天帝释。
  「孛姊子道人,后适他郡,见国荒乱,聚落毁坏,人民单索,还为王说:『大臣不政,放纵劫盗,掠杀无辜,残虐无道,人怨神怒,天屡降灾,远近皆知,而王不觉!今不早图,且无复民!』
  「王乃惊曰:『果如孛戒,我所任者,如狼在羊中;知民当散,如犇车逸马。道人既告,何以教之?』
  「道人曰:『孛去国乱,皆由奸臣,王宜更计,国尚可复。愿一循行,目见耳闻,当知其实!』
  「王即与道人私出,案行国界,见数十童女,年皆五六十,衣服弊坏,呼嗟而行。道人问曰:『诸女年大,何以不嫁?』
  「答曰:『当使王家,穷困如我,快也。』
  「道人曰:『汝言非也!王者位尊,何能忧汝?』
  「女曰:『不然,王治不政,使国饥荒,夜则困于盗贼,昼则穷于胥吏,衣食不供,谁当嫁娶我也?』
  「王复前行,见诸老母,衣不盖形,身羸目瞑,啼哭而行。道人问曰:『皆有何忧?』
  「答曰:『当使国王,穷盲如我,快也。』
  「道人曰:『是言非也!老自目瞑,王有何过?』
  「诸母曰:『我夜为盗所劫,昼为吏所夺,穷行采薪,触犯毒螫,使我如此,非王恶耶?』
  「王复前行,见一女人跪构牛乳,为牛所踏,躄地骂曰:『当踏王妇如我,快也。』
  「道人问曰:『牛自踏汝,王家何过?』
  「答曰:『王治不政,使国荒乱,盗贼不禁,令我善牛见夺,为弊牛所踏,非王恶耶?』
  「道人言:『汝自无德,不能构牛。』
  「女曰:『不然,若王家善,孛自当留,国不乱也。』
  「王复前行,见乌啄虾蟆,虾蟆骂曰:『当使恶王,见噉如我,快也。』
  「道人曰:『汝自为乌所噉,王当护汝耶?』
  「答曰:『不望护也!王无恩泽,政治不平,祭祖废绝,天旱水竭,故使我身,乌见噉耳。』
  「虾蟆唤曰:『知为政者,弃一恶人,以成一家;弃一恶家,以成一乡。不知政者,民物失所,天下怨讼。』
  「道人曰:『百姓无罪,呼嗟感天,神使虾蟆降语如此。王自具见,宜退恶人,改往修来,与民更始。如种善地,雨泽以时,何忧不熟?』
  「王曰:『今当任谁?』
  「道人言:『宜急请孛,孛仁圣知时,反国必安。』
  「王还,即遣使者入山请孛,言:『若孛不还者,当向叩头,道我自知怨负万民,忧不能食,须待孛到。孛素慈仁,忧念十方,知我国荒,想必来也。』
  「使者受命往到孛所,稽首白言:『大王殷懃,致敬无量,自知罪过深重,违失圣意,使国荒乱,百姓穷困,涕泣思孛,不能饮食,愿垂愍念,一来相见也。』
  「孛哀人民故,随使者还,道见死狝猴,故剥取其皮,欲以生语。国人闻孛来,皆出界迎。孛到城外,止故精舍,王出相见,作礼问讯毕,一面坐,叉手谢孛言:『空顽不及,虐负万民,请自悔励,幸遂原之。』
  「孛曰:『甚善!」
  「四臣过耳语。孛曰:『卿等无过,何不公谈?』
  「四臣恚曰:『凡为沙门,欲望天福,人皆称善,不当杀狝猴,取其皮也!』
  「孛曰:『卿等自迷惑,不别真伪耳。是非好恶,天悉知之,苦乐有本,不可强力。为恶罪追,虽久不解,作善福随,终不败亡,祸福在己,愚谓之远。以我剥皮而杀狝猴,难此似是。卿曹默默为奸,不止相教事耶!言命在天,谓善无益,为恶无殃,祸福之报,自然如响,响应随声,非从天堕。卿等作恶,岂不自识,虽欲诬之,自然不听,此非谏我,为自中耳!卿一人言:人死神灭,不复生者,是圣语耶?从意出乎?自欲为恶,反言作善无福,为恶无殃!夫天之明象,曰月星辰,列现于上,谁为之者?』四臣默然。
  「孛复曰:『天地之间,一由罪福,人作善恶,如影随形,死者弃身,其行不亡,譬如种谷,种败于下,根生茎叶实出于上。作行不断,譬如灯烛展转然之,故炷虽清,火续不灭。行有罪福,如人夜书,火灭字存,魂神随行,转生不断。卿曹意志,自以为高,如人杀亲,可无罪乎?』
  「四臣答言:『夫荫其枝者,不摘其叶,何况杀亲而当无罪?』
  「孛曰:『然卿难我似是,吾取死皮,而尚讯之!卿曹所为,法当云何?卿一人言:人死神灭不复生。一人言:苦乐在天。一人言:作善无福,为恶无殃。一人自怙知占星宿。外阳为善,内阴为奸,譬如伪金,其中纯铜,貌饰美辞,心行谗贼,如狼在羊中,主不能觉。天下恶人,亦称为道,被发卧地,道说经戒,专行谄欺,贪利欲得,愚人信伏,如雨掩尘,群妖相厌;如水流溢,不时人海,多所伤败。惟有圣人,能济天下,化恶授善,莫不蒙祐。若善无福,恶无殃者,古圣何故造制经典,授王利剑?夫行有报,其法自然,善者受福,恶者受殃;天之所疾,祸无久迟,阴德虽隐,后无不障。故国立王,王政法天,任贤使能,赏善伐奸,各随其行,如响应声,人死神去,随行往生;如车轮转,不得离地。信哉罪福,不可诬也。人行至诚,鬼神助之。恶虽不觉,终必受殃,故当戒慎,远恶知惭。若皆为善,禀气当同,不善者多,或有不平,或寿不寿,多病少病,丑陋端正,贫富贵贱,贤愚不均;至有盲聋瘖痖,跛蹇癃残,百病皆由宿命行恶所致。其受百福,人所乐者,则是故世行善使然。积德忠政,故有曰月星辰,有天有人,帝王豪贵,是明证也,何可言无?宜熟思之,勿谓不然!』孛说是时,王与臣民,无不解悦。
  「孛复曰:『古昔有王,名为狗猎,池中生甜鱼,甘而少骨。王使一人监护,令日献八鱼;其监亦日窃食八鱼。王觉鱼减,更立八监,使共守护。八监又各日窃八鱼,守之者多,鱼为之尽。今王如是,所任不少,为乱益甚。譬如人摘生果,既亡其种,食之无味。王欲为治,不用贤人,既失其民,后又无福。治国不正,则使天下有诤夺之心。如人治产,不勤用心,则财日耗;国有勇武习战阵者,不足其意,则弱其国。为王不敬道德,不事高明,生则贤者不归,死则神不生天;掠杀无辜,使天下怨讼,则天降灾,身失令名。治国以法,为政得忠,敬长爱少,孝顺奉善,现世安吉,死得生天。譬如牛行,其道直正,余牛皆从;尊贵有道,率下以正,远近伏化,则致太平。为君当明,探古达今,动静知时,刚柔得理,惠下利民,布施平均;如是则世世豪贵,后可得泥洹之道。』众坐皆喜,称善无量。
  「王即避座,稽首白言:『今孛所语,譬如疾风吹却云雨,幸卒慈念,垂化如前。』
  「孛即起行,随王入宫,四臣愚痴,于是见废。孛复治国,恩润滂流,风雨时节,五谷丰热,人民欢喜,四方云集,上下和乐,遂致太平。』」
  佛言:「时孛者,今我身是也;姊子道人,则阿难是;时王蓝达,今卑先匿是;时夫人,则好首是;时犬宾祇者,车匿是;时四大臣,则今四道人杀好首者是;时语虾蟆者,今得罗汉沤陀耶是。我为菩萨,世世行善,勤苦积德,无央数劫,为万民故,今自致得佛,所愿皆得。诸值我时,闻经法者,宜各精进,为善勿解!」
  佛说是已,有三亿人得践道迹,皆受五戒,欢喜奉行。
  
    注释

  ①孛: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为沙门时的名字。
  ②太子名祇:乃指祇陀太子。祇陀,梵名Jeta,巴利名同。又作祇多太子、逝多太子、制多太子。意译为胜太子、战胜太子。为中印度舍卫国波斯匿王的皇太子。太子将其所拥有的祇园献予佛陀,由长者须达在此建立祇园精舍。太子后被异母弟毗琉璃王所杀。
  ③清信士:梵语upasaka。音译优婆塞、邬波索迦。又作近事男。指受五戒之在家男子,有亲近三宝、奉事如来之义。据《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载,帝梨富娑与跋梨迦二商人,为有近事男之始。
  ④瞿昙:梵名Gaulama或Cotama,巴利名Golama。为印度刹帝利种中之一姓,瞿昙仙人之苗裔,即释尊所属之本姓。又作裘昙、乔答摩、翟答摩、俱谭、具谭。意译作地最胜、泥土、地种、暗牛、牛粪种、灭恶。
  ⑤星宿:又作宿曜。印度之天文法,星宿可分七曜、九执、十二宫、二十八宿(或二十七宿)等。宿曜一词虽取自二十八宿七曜之略称,然亦指九执十二宫等。此等宿曜为神之住处或神之自体,可反映人界、天界一切现象,由此现吉凶相,又依其运行可预测人界命运。
  ⑥漉水之囊:漉水囊,梵语Parisravana,巴利语parissavana。又作漉水袋、滤水囊、水滤、水罗、漉水器、漉囊、滤袋。即将水滤过,用以排除虫类之器具。为比丘六物之一,十八物之一。比丘受具足戒后,常携带此具。当澡盥时,恐水中有虫,故以漉水囊漉除之。


                                     ------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