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曲槐居士《<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续 6





       引证  


            为令行人深悟供佛斋僧之真实意旨故,今引一案如下:   
    据说佛世时,有一无闻比丘出门乞食,被一女居士请到家中供养。饭食毕,女施主行礼请法,正当女施磕下头去之时,那比丘因自己无法可说而内心感到苦恼,便 脱口而出一“苦字,就乘女施主不注意变偷偷溜跑了。可女施主就因这一“苦”字而触发了自己生前之种种苦心事,因此入苦谛三昧而证初果。又因抬头不见说法之 比丘而入空谛,顿证四果无学位。于是,寻比丘至佛所而致谢,无闻比丘惭愧不见,佛令见之,因过分之惭愧亦使无闻比丘而得证四果。  
    这则典故,充分说明设供须真心。发心胜,则获益亦胜。    


    
    料简 
 
      问:今日之寺院,七月十五日多以焰口施食为法事,不大注重修盂兰盆供,该如何设供?   
    答:末法时至,一切不堪论说。各大寺院亦无结夏安居、解夏自恣之仪式。但一般寺院还是上午佛前上盂兰盆供的,不过僧托钵用食者不多见了。所以,这天应尽 心以鲜花、干果、佳馔、香、灯等物置盆或盘中先供佛前,午时打斋饭僧。有能力者,这天可以举办千僧大斋。不论设供之丰盛与否,但究其竭力尽心而已;不论僧 众受食如法与否,但若斋主能虔诚如法设供,则自有不可思议之功德利益也。    


      点评  
      这种献供受食之法仪,流芳千古,乃如来金口亲宣。DA法东来,在梁武帝时,每年七月十五日,由朝廷举办盂兰盆会,其影响甚大。后来的千僧大斋,亦是受此经之影响而创设的。但这段经文,五处皆突显一“胜”字,即定胜时、发胜意心、设胜供、赞胜田、获胜益也。
?当机获益脱苦



     乙三、当机获益脱苦二  


    丙一、孝子获法喜益、脱忧愁苦  

     【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  


     丙二、
     【慈母获济度苦、脱果报苦  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解字  
     [时]“时目连比丘”之“时”,指的是佛敕十方众僧咒愿的这个时候。“时目连母”之“时”,即指“皆大欢喜”之时。其实,咒愿之时即是“皆大欢喜”之时,“皆大欢喜”之时即是目连母脱苦之时。  
    [劫]梵语“劫簸”的略称。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世界也。故又译为“大时”。《智论?三十八》云:“劫簸,秦言分别时节。”《释迦氏谱》云:“劫波,此土译之长时间也。”  
    [一劫]有的地方作“一切”解释,文义亦通。  
  


           说文  
      就在佛敕十方众僧咒愿之时,以目连为代表的在座比丘,及其诸大菩萨们,内心深处都感到非常的欣慰欢喜。尊者目连的悲啼哭泣之声也立刻停止了,其内心的忧愁之苦也顿然冰消瓦解了。  
    与此同时,目连的母亲,也就在那天才得以脱离本要经历一劫的饿鬼之苦。    



     会意  
   这节主要是以当机获益来证明如来宣说此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宣说此经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更希望人人争作孝子贤孙也,以俾风俗淳朴归仁。   
    依经文次第分为两段:第一、主要陈述当机获法喜益、脱忧愁苦的原因,何故当机在佛敕十方众僧咒愿之时,立即转忧为喜、破涕为笑呢?原因是与会同人各怀报 恩之心,同生悲悯之念,故遵佛敕“咒愿行禅”,所愿已满,此为法喜;同时目连又知自己之母亦能即时离苦得乐也,此事喜。就因此法喜、事喜交加故,不但目连 之“悲啼泣声”顿然除灭,即便是与会之大菩萨肿亦也皆大喜欢也。这充分说明三宝功德力与众僧咒愿之力的不可思议也。这如藕益大师所云:“法喜之益,大众同 欣,以各怀报恩之心故;忧愁之苦,目连顿释,以慈母必能度脱故。”  
    第二、主要说明慈母获济度益、脱果报苦的原因,良以就在大众“皆大欢喜”之 时,目连之母即于那天“得脱一劫饿鬼之苦”。众僧一念“咒愿行禅”之举,当下幸免慈母长劫沉沦之苦,足以显示如来法门力的不可思议。法音才宣扬,果报即消 亡。慈母从先前之“不见饮食,皮骨连立”,到现在的“衣食自然”。目连之母的速脱饿鬼之苦,与韦提希夫人之创闻十六观门、顿悟无生法忍,同出一辙。其母既 脱饿鬼之苦,其孝子修胜供乃是自然而然的事,不过这里文略而已。藕益曾感慨地说:“积罪重殃,寿同造化;法音方演,果报消亡。亦如韦提创闻十六观门、顿悟 无生法忍。慈母既脱苦轮,孝子仍修胜供。增上与乐,于理何妨。”  
    总之,这段文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目连之母得以脱离饿鬼道的主要原因有 三:第一、离不开三宝功德力的不可思议加持,第二、离不开众僧威神力的不可思议咒愿,第三、离不开如来法门力的不可思议济度。这三力如鼎之三足、似绳之三 线,惟有制心一处,三力合用,方能发挥不可思议的功能与力用。这段经文,点破了本经的大用。    


      鉴赏  
            这段文字,很精简地道出了一经之大用,有几个词语须注意。   
    此中两个“时”字重复出现,意谓佛敕众僧“咒愿行禅”之时,即是当机及与会大菩萨众“皆大欢喜”之时;目连之悲啼哭泣声除灭之时,即是慈母脱离饿鬼道之 时。文序之次第,以两个“时”字而紧密连接在一起,显示了“当下就是”的道理。正如宗密所谓:“净业既成必知离苦,观因验果声响不差,故喜而止啼也。如处 世刑狱嘱大力人,财赌既行,其心已喜。”  
   “皆大欢喜”一词,点明了如来宣说此经并非只为目连一人父母,为是为为人人父母皆能离苦得乐也。故不但母连转忧为喜,破涕为笑,与会同人亦皆如是,随喜赞叹如来之无上慈悲。  
   “释然除灭”一词,说明目连内心的忧愁之苦结当下冰消瓦解矣,其当时之悲欣交集心绪不可言议也。其实,下文之“即于是日”一词不但对母连的“释然除灭”作了进一步的解说,并且说明了其母脱苦之速,更显如来法门力之不可思议。  
    文虽略去了当机设供的情景,但“皆大欢喜”、“释然除灭”、“即于是日”等词,已经透露了目连当时之无比欣慰心情,岂能不涕零感激慈母脱苦之胜益而发胜意心、设胜供、赞胜田,以启来人之理乎?所以,细心体会经文脉落,其当机修胜供、增上与乐,是自然而然的本分事。    


     引典  
            为了使人更为深刻地体会,目连因其母得以脱离饿鬼道之苦故,而发胜心、修胜供的出于自然,今就引《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的发起因缘如下: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俱。   尔时,世尊引领大众,直往南行,忽见路边聚骨一堆。尔时,如来向彼枯骨,五体投地,恭敬礼拜。  
    阿难合掌白言:“世尊,如来是三界大师,四生慈父,众人归敬,以何因缘,礼拜枯骨?”  
    佛告阿难:“汝等虽是吾上首弟子,出家日久,知事未广。此一堆枯骨,或是我前世祖先,多生父母。以是因缘,我今礼拜。”佛告阿难:“汝令将此一堆枯骨分作二分,若是男骨,色白且重;若是女骨,色黑且轻。”  
    阿难白言:“世尊,男人在世,衫带鞋帽,装束严好,一望知为男子之身。女人在世,多涂脂粉,或熏兰麝,如是装饰,即得知是女流之身。而今死后,白骨一般,教弟子等,如何认得?”  
    佛告阿难:“若是男子,在世之时,入于伽蓝,听讲经律,礼拜三宝,念佛名号;所以其骨,色白且重。世间女人,短于智力,易溺于情,生男育女,认为天职;每生一孩,赖乳养伞,乳由血变,每孩饮母八斛四斗甚多白乳,所以憔悴,骨现黑色,其量亦轻。”  
    阿难闻语,痛割于心,垂泪悲泣,白言:“世尊!母之恩德,云何报答?”  
    佛告阿难:“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分别解说。”’   
    此中阿难因见佛礼枯骨故,追问其原因,因佛告知所礼之枯骨乃是佛多生之父母,阿难闻佛语,“痛割于心,垂泪悲泣”,便以因缘发真实心请佛宣说《父母恩重 难报经》。同样,目连尊者因佛敕十方众僧“咒愿行禅”故,令其母即于是日脱离饿鬼道,可以想象到当时目连的感激心情,抱以感激投诚之心而修胜供,更为殊胜 也。    


            料简    
      问:宗密大师认为目连之母的解脱,应该是目连在七月十五日供自恣僧后才得以脱离饿鬼之苦的,是否是这样的?   
    答:宗密大师在注释“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之句时说:“目连闻经,且是受教。施设盆供,合在余时。今说经次,便云脱饿鬼者,译经阙 略也。应于正宗终处叙结集家文云‘尔时目连,闻是法已,至七月十五,施设盆供,供自恣僧已,其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则文义俱显矣。故三藏 云:‘孝子既献供于此晨,慈母乃除殃于是日,大哉圣力,速疾如斯。’”  
    但是藕益大师持不同观点说:“旧云‘应至七月十五,供自恣僧,母方脱苦’,恐为未达。只据今文,益显法门之胜。”  
    本人认为藕益大师见解较为深远、圆融。上文既有佛敕十方众僧“咒愿行禅”之文,其母于此时得以解脱亦正是其时,何须必待十五目连修供后方脱呢?况且,目连因见其母于佛敕之当下得以解脱,怀感激心情修供更为符合经旨。 
   

   
    点评 
 
      从“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中,应该体会到与人乐才是人生真正的快乐,彼此患难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从“时目连 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中,应该认识到个人不能离开群体而独自存在,个人的困难需要大家的帮助才能得以解决。所以,希望人人能彼此珍爱、团 结、共同奋斗。  



                                                             第七章  流通分  

                                                            第一节·当机申请

            凡经有流通分者,其目的在于劝信弟子们能彻底地依教奉行如来言教,并且发扬光大,不但普利现前大众,并且亦可泽被后人。所以,凡能读诵、受持、书写、演说、流通此经者,皆可视为是依教奉行者,方堪为如来之弟子,学佛之居士。  
    本经之流通分,以当机的申请为发端,以如来赞叹正答为核心,以四辈弟子的欢喜奉行而结束。可谓主次分明,首尾有序也。    


                                                           第一节  当机申请    

     【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之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不?”】    


     解字  
     [复]又,再。  
    [所]这里,“所”用在作主谓结构的谓词前,相当于“之”、“的”。  
    [得]可,能。  
    [蒙]受。  
    [若]连词,假如,如果。  
    [行孝顺者]新、旧疏书皆不见此句,但有的流通本同为法护所译,但有此句。  
    [亦]副词,也,也是,以表示承接。  
    [为尔]犹言如此。即指设盂兰盆供之事。  
    [不]与“否”为通假字。《旧疏》作“不”,《新疏》作“否”。但依先秦之译风应作“不”,如秦译之《金刚经》中处出作“不”。    


   说文   
      目连尊者又一次地乘机请问佛陀道:“弟子我的生前母亲,因能蒙受三宝功德力量的加持,及众僧威神力量的咒愿故(得以离苦得乐)。如果未来世的一切佛弟子 中,有欲修孝顺之道的人,也当顺奉盂兰盆法而设供,并以此功德资熏现在父母福乐百年,乃至救度七世父母得生天上,可以如此做否?”    


      会意   
      本经流通分,是以此段目连尊者的“复白佛言”而为导火线,如来便乘此良机倾吐自己的心声,作了下文之教训。宗密大师认为此段申请之语,乃是目连设盂兰盆 供后的请问,与上文正宗分不是一席之语,如他注释此段经文说:“说此语时,亦是设供之后,非一席之事。至毕钵罗窟,方始总集为经也。”若从文义而论,当机 代众请问之心急切,何必须待七月十五日设供之后呢?  
    本经的当机是目连,所谓的当机,就是出席众中的代表,他代表着听众的心声,故这里当机的再 次请问,那是理所当然的事。君子尚能爱其亲以及人之亲,况且尊者乃是行出世大孝之杰出代表与模范乎?尊者前以生母身婴饿鬼重苦,凭己神力无法救济,故痛切 肝肠,驰还白佛,以求悲救。今既其母得蒙解脱,为众重咨请法亦是性情中事。当然,尊者的申请既代表了与会同人的心声,又隐含着如来欲流传此法以恩泽后世的 本怀。与其说这段文字倾吐了当机的仁义,倒还不如来泄露了如来的慈悲。    
    当然,目连当机也是本大乘愿,发普利心。自既得报亲恩,欲令人人皆得报恩,故殷勤申请流通。宗密大师云:“目连爱其亲,以及他人,如颍考叔谏(郑)庄公也。”所以,当机是促发本经流通后世的增上缘。    


     鉴赏  
            赏析此段经文,可以窥见当机是何等的尊敬如来,亦是何等的谦虚,字里行间闪烁着尊者崇尚师徒礼节的仁义与代众请法的勇敢与机智。这里,略指一、二。  
    如“亦应奉盂兰盆”一语中的“亦应”二字,充分透露了尊者对此盂兰盆法的彻底谛信心理,并以此二字警告后人,欲行孝顺者,欲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者,务须奉此盂兰盆法而设供,除此之外而无别法。  
    “可为尔不”一词,说明尊者以设问的语气,谦虚地征求如来的许可与印证。此间既隐含着尊者对如来的十分尊敬,又暗示着尊者是以咨问、试探的心理,以求如来对自己的见解加以勘验,亦是当机给如来一个倾吐自己心声与本怀的平台。当机的机智与勇敢,谦虚与尊敬,于此大显。  
    当然,这一切是要归功于译人的翻译之准确了。    


      引典  
      这里引二典故,以作明证。  

    一、孔子打盹、颜回解围  
    一日,孔子在杏坛讲学,适值三月桃花盛开,春风得意。孔子讲了一会,睡意难支,就停下来让学生自己交流。不料,孔子因昨天夜里睡觉少,就乘机打盹了一会,却被颜回看见了。回忍不住地问道:“老师,你怎么打盹啦?”  
    孔子则顺口说道:“我没有打盹呀,是周公找我有要事商量。”  
    下午上课的时候,颜回本无睡意,就假装着打盹了。孔子看见了,就责问回说:“回啊!你怎么不专心听讲,竟然大白天打起盹来了?”  
    回说:“我也没有打盹呀!是周公把我找去有话要说,他说老师您上午撒谎了。”  
    孔子听候,很坦然地当着大伙的面,承认了自己撒谎的过错。并且还很高兴地说:“我好幸运啊!有了错误,弟子能当面指正。”  
    其实,颜回并不是有意给老师难看的,而是帮助老师以启迪学生敢于承认自己过错的勇气,所以师徒二人的一唱一和,犹若阳春白雪,传为千古佳话。同样,本经当机目连也为了使如来倾吐其本怀,才代众再次申请的。所以,目连的为众重咨与颜回的解围有异曲同工的功用。  
    如来的本怀在于流传此经以恩泽后人,可不经当机的申请而自说,就有点违法“非请不说法”的尊严,也不能更为彻底地令与会大众,及后来着全盘承当谛心也。  


    二、颍考叔谏郑庄公  
    目连的爱母之心,及与他人之父母,真可谓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正因他的这申请便把本经的地位得以提升,亦把孝顺之道才得以发挥、乃至流传与世。为了说明当机之心声,今引“颖考叔谏郑庄公”的典故来说明之。  据说,春秋时期郑庄公的母亲武姜非常宠爱她的小儿子公叔段,结果公叔段起而造反。郑庄公对母亲武姜帮助弟弟叛乱十分不满,就把武姜迁到城颍去住,并发誓说:“不到黄泉,誓不见她。”   
    一年多过去了,郑庄公感觉到自己对母亲的做法太过分了,很后悔,但他发过誓,不能违背誓言去接回母亲,因此,内心十分矛盾,整天闷闷不乐。颍谷(今河南 登封西南)的守将颍考叔听说了这件事,就向庄公进献贡品,借机见到庄公。庄公请颍考叔吃饭,颍考叔把肉留在一旁不吃。庄公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吃 肉?”颍考叔回答:“臣下家有老母,平时只吃臣下的食物,没有尝过大王的肉羹,请允许我留下带给老母。”庄公说:“你有母亲可送食物,只有寡人没法送。” 颍考叔说:“大胆地问一句话,这是什么意思?”庄公告诉他原因,并说自己很后悔。颍考叔说:“主公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挖一条隧道,直通到有泉水的地方, 然后在隧道里相见,谁能说是违背誓言呢?”  
    庄公听了大喜,就立即命人去挖隧道。隧道挖成以后,庄公终于在隧道中见到母亲,双方又悲又喜,从此恢复了正常的母子关系。   
    颖考叔由自己之爱母想到郑庄公之思念其母的心情,故斗胆进宫上谏。同样,目连因目睹自己之母堕饿鬼道受苦的惨状而联想到普天之下人的父母,故由一人之母 推及人人之母,由一人之孝而推及人人之孝,由是助佛弘化而兴斯咨请,发挥本经之精义,扩充佛教之慈孝,以启发现在及后世人等的孝顺心。    


      料简  
      问:“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之力故”之句中,何故既云“三宝功德力”,又云“众僧威神力”呢?   
    答:藕益说:“虽称三宝已摄僧伽,为显僧宝所存,佛法攸寄,故别表之也。”意谓佛法须赖僧传,欲开显自性三宝功德力,须先依僧宝而修持。若此盂兰盆法会 中无僧宝之“咒愿行禅”威神力,则任何倒悬之苦无从解救。所以,此众僧威神之力不可思议也,众僧之一“咒愿”、一“行禅”,则一切倒悬之苦当下解脱也。   
 


     点评  
      当机的这一重唱,触发了如来的痛痒处,引燃了与会同人及后世人的慈孝心,从而将本经的慈孝宗旨与救济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当机的再次申请,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也。自DA法东来,初翻此经后,千百年来目连救母的故事深入人心。



     如来赞许
   【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  



      解字  
      [大善]古印度于开会议决之际,表示赞成时的日常用语;又释尊或其它诸佛于赞同其弟子之意见时,亦发此语,如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佛言:‘善哉!阿难,所问甚快!’”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太好了、好极了”等。  
    [快问]快,喜也,在这里作形容,是“问”字的状语,含有“使吾意快”的意思,即你的提问正符合我的意思。  
    [我]代指化主——释迦牟尼佛。   
    [正欲说]这里,“正”、“欲”二字作“说”字的状语,用来表示说的状态。“正”,副词,正好,恰好的意思;“欲”,想的意思,表示意图。“说”,这里 用的是本义,相当于“解释”、“陈述”。《荀子?正名》有云:“说不喻,然后辨。”但历来高僧的解释是“说,悦所怀也。”  
    [汝]古汉语常用的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  
    [复]在这里作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又,再”。  
  


            说文  
      佛陀说:“太好了,你的提问正符合我的意思,真是快慰我心啊!我正要说的,你现在又问了。    


     会意   
     这段话是如来赞许当机的嘉奖语,即是对当机的勇敢与机智的十分肯定,当机的活泼发问,不但揭穿了如来的本怀,也渲染了法会的气氛。这充分说明了当机与如 来是同一鼻孔出气,二人的一唱一和表现得十分默切,心心相印之旨于此大显。如来正欲吐露的心声,不料被当机一语问中,问在答处,答在问处,句句指归孝顺之 道,言言皆诠慈悲之宗。可见,当机有代如来分座说法的本领,故作此会之请法代表人,良有所以也。并且,这句话中暗藏机锋,如来满口即剑,触之则丧生失命; 当机浑身是法,效之则成佛作祖。    


      鉴赏  
      赏析此段如来印证当机发问之言,可以想见当时如来是何等的欣慰畅快也。  
   “大善”一词,说明当机的发问上契佛旨;“快问”一词,说明当机的申请下合群机。如来说法贵在观机逗教,而当机的启请正好契理契机,这正符合佛的本怀,故先以“大善快问”之语赞叹许可之,后以“我正欲说,汝今法问”之句解释之。先标赞,后释说。  
    若细细品味,其“问在答处,答在问处”的真旨尽在不言中。可见,当机之与如来心心相印也,宗密赞言“机感相投,谴通密应”。  
    这段对话,含有默照、弹斥的意思,并且富有禅意。 
   


      引证  
    为了说明“问在答处,答在问处”的深刻道理,以便更好地体会如来的嘉奖赞许当机的用意,故今引“南泉斩猫,兆州脱履”一案如下:  
    南泉一日东西两堂争猫儿,南泉见,遂提起云:“道得即不斩。”  
    众无对,泉斩猫儿为两段。  
    因赵州白天外出故,晚上南泉复举前话,问赵州,州便脱草鞋,于头上戴出。南泉云:  
    “子若在,恰救得猫儿。”  
    此中,南泉与赵州的出言土语,惟独他们师徒二人了了分明、心心相印,营外人则一概不知。同样,本经中当机目连之所以如吃申请发问,因为最为了知如来之心怀,所以,如来赞叹说“我正欲说,汝今复问”也。当然,这样的对话目的在于启发与会者、及以未来者。    



   料简  
      问:如来如是赞许当机的目的何在?  
    答:佛陀欲说此经的本意有三:一、欲说孝道最大故;二、欲拔苦事重故;三、欲显盂兰盆法胜故。正因当机的这一发问,道出了如来的度生本怀,世尊见众生胜缘机熟可教化故,便极力赞许当机而宣说法门深意。    



     点评   
     这段文说明了当机体悟到了如来未开口处的真实意旨,所以能得到如来的如此高度赞许。如来之所以自己不先宣说,直待当机申请发问后而说,其目的是要令行人 自己悟解其深意,这就好比参禅须自悟一般重要。如来的赞许之词,是机锋、是转语,希望与会同人能在佛陀的赞许言语下转迷成悟,领悟到孝顺之道即是如来之三 德秘藏,行孝顺之事乃人人本分事,可谓“孝名为戒,亦名制止”也。


     如来正答
      丙二、正答四
    丁一、教起行 
 
           【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丁二、教发愿  
  
【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



     丁三、教常作  
     【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丁四、劝奉行  
     【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解字   
    [善男子]有时也简称为善男,即指良家之男子,子是古代对男子的一种尊称、美称。经典中称呼在家众常用此称,“善”系对信佛闻法而行善业者之美称。胜鬘 经中强调善男子、善女人之条件为舍离我执、我意,至心归命于佛;窥基之《阿弥陀经通赞》谓,善男子、善女人乃梵语之优婆塞、优婆夷,即持五戒之在家男女。 另有异说,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中即对比丘亦称善男子。又大乘经典中,对菩萨称“善男子”,对比丘则称其名,其例甚多,但有时亦以“善男子”称呼比丘。 明代袾宏于《阿弥陀经疏》中,就“善”字举出二义:一为宿生之善因,一为今生之善类,“男女”通指缁素利钝及六道中一切有情之众生。此因一切男女,今得听 法者,必因宿世中积修善根,故称善男、善女。后之注释家多依此二说。又善男子善女人通常亦称“善男信女”,今为一般信徒之通称。这里,“善男子”专指当机 目连。  
    [若]这里出现了两个“若”,用法一样,作代词,相当现代汉语中的“你(们)、你(们)的”。如“若,汝也——《小尔雅》”。   
    [比丘]梵语之音译。又作苾刍、苾汇、备刍、比呼。意为乞士、乞士男、除士、薰士、破烦恼、除馑、怖魔。乃五众之一,七众之一。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 男子。比丘原语系由“求乞”一词而来,亦可解为破烦恼者之意。据大智度论卷三载,比丘之语义有五种,即:(一)乞士(行乞食以清净自活者),(二)破烦 恼,(三)出家人,(四)净持戒,(五)怖魔。其中,破恶(破烦恼)、怖魔、乞士,称为比丘三义,与「阿罗汉」一词语义中之杀贼、应供、无生等三义,合称 为「因果六义」(比丘为因,阿罗汉为果)。有关比丘之种类,《十诵律?卷一》、及《俱舍论?卷十五》举有名字(名想)比丘(有名无实之比丘)、自言(自 称)比丘(自称比丘者)、为乞(乞够)比丘(为乞食而生活者)、破烦恼(破惑)比丘(真比丘)等四种比丘。四分律卷一则举有名字、相似、自称、善来、乞 求、著割截衣、破结使等七种比丘。  
    [比丘尼]梵语之音译。又作苾汇尼、苾刍尼、备刍尼、比呼尼。意为乞士女、除女、薰女,又称沙门尼。尼,指 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女子。比丘、比丘尼所持戒之条数,依律而有异。四分戒本有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之说。又比丘尼应敬比丘,故制定八敬法 (又作八敬戒、八尊重法、八不可越法),此乃为防止女性出家者乱正教而设。八敬法即:(一)每隔半月,比丘尼必受比丘指导一次。(二)跟从比丘安居。 (三)安居结束,必从比丘众中求自恣忏悔。(四)从比丘受具足戒。(五)不可辱骂比丘。(六)不可举说比丘所犯之罪过。(七)犯轻罪时,从比丘而忏悔。 (八)比丘尼即已出家受戒百年,亦须向新受戒之比丘礼拜。  
    [国王]指统治一国之王。又称国主、人王。就因果而言,以前世受持十善戒,故今生能统领国土,为人中王。又因得诸天之保护,故又称天子。——《金光明最胜王经 卷三》、《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卷上》。  
    [太子]已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儿子。  
    [大臣]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君主国家的高级官员。  
    [宰相]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如宋?王安石宰相,即今之国务院总理。  
    [三公]辅助国君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周立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马为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至唐、宋仍称三公,但已无实权,明、清只用作大臣的加衔而已。  
    [百官]各种官吏。  
    [庶人]平民、百姓。  
    [安]前文用“着”,这里用“安”。安置,放置。如陆游诗曰“小吏知人当著句,先安笔砚对溪山。”  
    [是佛弟子]这里的“是”,凡、所有的意思。  
    [一切佛弟子]指比丘、比丘、优婆塞、优婆夷等僧、俗四众弟子。  
    [应当]劝勖之词,意谓佛之敕教,不得谨当遵从也。  
    [奉持]信受名奉,专念名持。  
    [应当奉持是法]这里的“是”,作代词,指盂兰盆供。

TOP

续 7





       说文  


      善男子(指目连尊者),你们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庶民、百姓,欲修孝慈之行,都应当先为报答所生自己的现在父母、乃至过去的七世父母,在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僧自恣日,将各种美味饭食盛在盂兰盆中,布施十方自恣僧众。  
    祈愿能让自己的现在父母长命百岁,无诸疾病,亦无一切苦恼忧患;乃至祈愿能让自己的过去七世父母脱离饿鬼之苦,得生人天之善道,幸福快乐无极。  

    凡是佛弟子,欲修孝顺之行,自当于念念之中,心心忆念所生自己的现在父母,乃至过去的七世父母。每当年年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僧自恣日,常以孝顺心、慈悲心,忆念所生自己的父母,为修盂兰盆供,供佛斋僧,以报答父母长养之恩、慈爱之德。  
    你们所有佛弟子,应当敬奉受持盂兰盆供之法。    



     
    会意   

             这段流通分中的正说之文,是全经的画龙点晴处,极其相当重要,她说明了孝慈之为道的所以然,这与《梵网经?菩萨戒》里所谓的“孝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 亦名制止”的意旨相同,唱出了如来出世度生的本怀,道出了本经的宗旨与精要,无非是希望人人因修盂兰盆供之法,不但报答救度所生自己之现在父母,乃至七世 父母的哺乳之恩、养育之德,并且使自己因修孝慈设功之因缘而开拓自己的悭吝不施舍之心,以免自己将来堕落三涂。可谓凡修盂兰盆供者,与人与己,与亡与存, 皆有莫大之利益与功德。  
    因此之故,如来乘当机再次申请发问之机会,先普教一切行人,非但佛弟子,先为报答父母深恩故于七月十五日设盂兰盆供、 修孝慈行,以表为人孝子之慎思追远也;次教发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以追回自己本 有之孝慈心,从而俾其良知发现,更好地做人;再教常作,佛谓凡是佛弟子者,孝顺之行乃人人本分事,应尽未来际身而常作,因为生生世世,一切众生非湿生、化 生者,皆由父母所生、长养慈爱而有故,所以佛制“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 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其实,这段敕令虽似经教,实乃律制,故须人人必遵,个个须从。原以大乘经、律合说,即经是律故。最后,佛又以 敕令的口吻首尾经文曰:“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这便是出自如来的老婆心切处,更显此经教即是律制也,亦说明此经属大乘经典,不应执文而判为人天 小教也。  既然如是,希望人人能奉佛之遗教,不论父母存亡与否,为念父母恩深故,每当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修盂兰盆供,发愿起行,奉持如是之法也。父母爱子,既念念不离心;孝子报恩,须年年不绝供。    

   
    鉴赏  

      此段文字,流畅似水,优美自然,言辞浅显而易明,读来引人发省、深思。若能常日读诵受持,自能出发行人对父母的忆念与追思,久而久之,自己隐没之本有孝慈心自有发现的一天。这里,有几处言辞值得令人仔细品读、赏析。  
    1、在“教起行”一段文,有几处须意会才是,先摘录原文下:  
    “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其中,“善男子”一词,虽说是单指当机目连,如来在开口宣说前先呼一声“善男子”,意思是令其注意专心而听,其实真正目的是在以当机之名而警告与会同闻之众注意听。  特别是“若”要注意,在这里作代词,即“你们”的意思,千万不要误解为假设连词。   
   “若比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一句,明确地指出无论出家在家、富贵贫贱等,都是父母所生养,既各有生身重恩,安得不修孝慈之行?不修孝慈,不但非佛 弟子,亦复非人类也。要知羔羊有跪乳之恩,慈乌有反哺之情,何况其人子乎?可见,孝慈之道,乃人人本有之金刚光明宝戒,先王修之以达至德,如来运之以成等 正觉。  
    “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一句,说明无论父母存亡与否,皆须先设供修孝顺行,不必待父母去世后而为之。这指出了借口推辞之人的通病。   
    “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一句,意谓七月十五日既为“佛欢喜日”、又为“僧自恣日”,一日同时赋有二名者,说明如来应世,本为度生。今自恣 日,众僧解夏如法相教相谏、展转促进,以增长道业、成就慧命,而令正法久住。又檀越借此胜缘而设供修福,广行孝慈,畅佛本怀,故又名佛欢喜日。  
    总之,称七月十五日为“佛欢喜日”者,佛陀希望人人能以佛之欢喜而自喜欢,尽心修孝慈行;称“僧自恣日”者,佛陀希望人人能知恩图报,忏悔前愆,设供修福。   
    2、“教发愿”之文,更有深意。先则“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再则“(愿使)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如 来的意思是,孝顺父母应先亲后远,先为现在父母祈福、尽心供养,后七世父母追荐超拔。其目的是希望设供者因为父母祈愿而开拓自己的心量,推己及人,由近到 远,达迹致本,即由现在父母而推想到七世父母,由生前父母追思已故父母,由自己父母而扩充他人父母。从而体认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的深刻 道理,由孝慈精神的推广而达到“心正意诚”,乃至“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也,整个世界则处于一片祥和与宁静中。  
    这里,要强调的是,孝慈之道,最宜注重生育自己的现在父母。  
    3、“教常念”之文中,强调了凡是佛弟子修孝顺,务须作到心观与事修的不二,更赋有深意。    
    如“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之句,正是如来教孝子修孝慈也,孝慈之道就是观心。若不以心观为法供者,则徒存空想,纵令昼夜悲号,究竟何益。若漠然忘念,则非佛弟子,忤逆不孝。   

    “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一句,是教修事供,意谓不得执理废事。又不得一年修供之后, 遂谓父母已度,不复更修。须知父母恩重无极,孝子须念念观理,年年举事。未度脱者令得度脱,已度脱者令增胜乐。若能如是方名孝子,始名报恩。  
    这里,强调念念不忘父母,乃至尽未来际常忆父母,惟有如是才能算是心存孝顺父母之理念,乃至人人皆自己过去父母、六亲眷属之箴言。并且要年年修供,否则执理废事。   
    更应注意的是,“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这句里隐含着反明之意。即以“应”从反面说明,如果佛弟子不“念念中,常忆父母”的话,就 是违反佛制,不顺孝慈之道。这样的人,非但不是人弟子,并且是忤逆不孝之子,佛法中之贼,人人嗤之以鼻,鬼神常怀嫉恨而骂之。所以,凡为佛弟子者,须依佛 制念念不忘父母,年年设供孝亲才是。  
    4、“劝受持”文中,就以“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一句收尾全经,提纲挈领,劝信受持,冀望展转流通,以泽后人。言辞简短而意味深长,实为我人之当头棒喝,顶门金针也,点中了我人咽喉扼要之处,惟有全盘掀翻、彻底承当的分,没有叫尔回旋的余地。   
    此中“若”,亦作代词,即“你们”的意思,是人。“是”,代词,指盂兰盆供,是法。“奉”,即受信的意思,指事修设供;“持”,即专念的意思,指心观理 念。所以,短短十二字中,有人有法,有事有理,有观有修。应注意的是,人须秉如来所教之法而设供修孝,应依理观而修孝行,由孝行之事而显心观之理。如是方 不负如来之心。  
    总之,赏析此段文,应从如来极其平常的言语中,应体会出如来的慈悲本怀与无上智慧才是。慈悲本怀毋庸多言。就智慧而论,此段言辞字字全机锋,句句皆转语。若不仔细玩味文句,或许会堕在如来言诠中,落草成寇也;若不依教孝亲设供,恐将误入荆棘林中,刺得尔遍体鳞伤也。   
 

    
    点评 
 
      如来彻底悲心劝信与会同人及后世人等,特别是“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其目的就是希望人人因行孝顺设供而消除自己内心的贪嗔痴三毒,乃至成就自 己的法身慧命。但要强调的是,经文处处指归孝顺父母应以“现在父母”为主流,然后推及七世父母,再由自己一人父母推及他人父母,乃至将慈爱之心灯遍照于人 类及异类。所以,孝顺之道,应主次分明,亲疏有序,先后有致。千万不要像今天有些人,对狗宠爱有加,可弃自己父母不顾不问。不知这些人是不明白“物以类 聚,人以群分”的道理,还是真的堕落到宠爱狗子的地步了。悲哉!哀哉!



    四众奉行
            【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解字  

    [时]即如来作如上之叮咛嘱咐刚刚完毕的一刹那,所以,时,含有“当下就是”的意思。  
    [四辈]宗密认为:“四辈者,僧、尼、士、女;或人、天、龙、鬼,疑故两存。”藕益认为:“四辈者,卽四众:一发起众,二当机众,三影响众,四结缘众。”   
    [弟子]即从师受教者。佛陀在世时之声闻等,乃至佛陀入灭后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皆称为佛弟子。“弟子”之语义,据《慧远维摩经义记?卷 二本》载,学于佛陀之后,故称弟;闻佛法之教化而生解,故称子。就佛而言,声闻、菩萨虽皆为弟子,但因声闻人之形仪最亲顺于佛,故特称为弟子。   
    [欢喜]即接于顺情之境而感身心喜悦;亦特指众生听闻佛陀说法或诸佛名号,而心生欢悦,乃至信受奉行。《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云:“世尊为我说法,劝 发渴仰,成就欢喜。”又亲鸾于《一念多念证文》中简别“欢”与“喜”之义,而谓“欢”是令身欣悦,“喜”是令心欣悦;这里,藕益云:“欢喜者,三义故喜: 一、能说人清净,二、所说法清净,三、所得利益清净。”  
    [奉行]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称为奉行。经文末尾均有“欢喜奉行”、“信受奉行”等字样。    

   
    说文 
 
      目连比丘,及与会四众弟子等听了佛陀的如上开示之后,都非常欣慰,都当下发愿一心受持此盂兰盆法而修孝慈之行。  


      会意  
      这段文字,主要是针对当时法会结束时的场景描绘,以“目连比丘,四辈弟子”的“欢喜奉行”映衬如来说法的真实利益,以及在当时的影响。这些主要是为了启发后来人对此经的彻底奉行的信心,以更进一步地发挥如来宣说此经的孝慈精神。   
    如来当时宣说此经之利益,经中虽无明文,但可以意想到当时的殊胜情况。藕益大师曾慨叹说:“今文利益,虽不明于果证;而圆音一唱,密益何穷。如初为提 谓,说三归五戒,便有无量诸天发大道心,无量诸天得无生忍。况今殊胜法门,方弹诃于六通圣果,岂仅仅为人天浅津。经文自略,义必有秘密、不定二种深益 也。”  
    毋庸赘言,藕师之语应慎思之。   
 


   
   鉴赏 
 
     尾声之“信受奉行”,与开首之“如是我闻”,遥呼相应,这便是 结集经家与译经三藏之高超手眼。经始之所以称“如是我闻”,贵在彰信能入,良以“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故;经末之所 以言“欢喜奉行”,贵在表显服膺事已,良以孝顺之为道在于“念念之中,常忆父母;年年七月,如期设供”,“是一切佛弟子,应当奉行是法”故。  
    首尾的相呼应,是佛经的一种文风与体裁。而主要目的是,希望行人能彻底谛信“如是我闻”之《佛说盂兰盆经》,全盘承当孝慈之道而设供修福也。    


     料简  
     问:经中“四辈”之语,到底以何人说为准?  
    答:宗密与藕益二师之说,皆有道理,不过角度稍有不同而已,宜合不宜分。良以如来每次法会的召开,既内闻与外护之分,又有当机与同闻之别,乃至有辅助如来弘宣之影响众与随喜结缘众的不同。所以,应将二师之说合宜会之才是。   
    此经之列席人,经文无明文,故难以定论。总之,当机目连当时始得六通,自然是密付弹呵之意,其教化对象主要以二乘为主流,推测其“同闻众”、“影响 众”、“结缘众”亦当有之。但据竺法护所译《四辈弟子经》中之“尔时诸四辈弟子、天帝、龙、鬼神、质谅神,皆诣祇树,稽首佛足,却就常位坐”可知,所谓的 “四辈弟子”即指参与盂兰法会之一切出席人。  
    为了更进一步的弄清“四辈”之意,今将《佛光大辞典》中对“四众”的解释摘引如下,共有四种说法:  
    一、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中阿含卷二十二秽品经、法华经卷一、四辈经〕   
    二、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监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 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 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法华文句卷二下、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五〕  
    三、指阿育王时代,佛法之大众共分为四类,此四众因 共议大天五事而形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四众即:(一)龙象众,又称大国众,指大天之流,即引发论争者。(二)边鄙众,又称外边众,指大天之门徒。(三)多闻 众,指持戒广学之凡夫,集众援助上座。(四)大德众,指四果之圣众。此外,异部宗轮论述记除上记之外,尚有二种解说。〔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三论玄义检 幽集卷五〕  
    四、指人、天、龙、鬼之四众。又称四辈。    


      点评  
             这段经文是本经的尾声,是流通分中“依教奉行 分”,不但是对与会者在听了佛陀说法之后的心理反应的一种记录,而且也是对佛陀说法效果的立竿见影的一种如实勘验。对于启发后人的信心来说,这样的勘验性 的记录文字是非常有益的。但,这段文字不是如来所说的,是经家结集叙益时所附之文。    



                                       
                                     后记 
 

     在写此经讲义前,一点准备没 有,只是因当时即将七月十五日,因念自己出家以来难报父母养育恩故,欲打算出外演讲此经一次,以伸张佛教孝慈精神与思想,以期人人皆作孝子贤孙也。因此之 故,便急急拟草讲义,讲义已写一半,因机缘不成熟便取消演讲之行。为了便于自己更为深刻地领悟此经深意,就陆续参阅宗密大师之《旧疏》与藕益大师之《新 疏》,糅合而成此文,因能力有限就此收尾。时已初冬子夜,百感交集,不由拈起心香一瓣至诚祈祷之,普愿天下父母身心康泰,远离一切忧恼之患,七世父母,悉 皆离苦得乐也。    
    2007-10-30灯下,陇上游子昌莲脱稿于寒山寺云水堂。


                                      ------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