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学入门简要

  (四十四) 印度佛法的传播

  佛灭度后,印度佛法的传播,可以作为三期来观察,每一期为时约五百年,过此一千五百年后,佛教在印度也就衰微了。

  第一期称小行大隐时期
  佛灭后,除上座与大众二部,在窟内窟外,各结集小乘三藏外,文殊,弥勒等菩萨,与阿难尊者,在铁围山中,亦结集大乘三藏。

  大乘教法,虽经结集,然而在佛灭后五百年间:全印度所弘扬的佛法,多属小乘。在这时期,虽然也有大乘佛法,夹杂其间,然而由于小乘教法盛行的缘故,大乘教法,就隐没不彰。所以在这最初五百年中,可以名为小乘盛行,大乘隐没的时代。

  第二期称为大主小从时期
  初期五百年过去了,直到第六百年时,马鸣菩萨ASVAGHOSA (1) 极力提倡大乘佛法,由是大乘教义,始重光于世。到了七百年顷,龙树NAGARJUNA (2),提婆ARYADEVA (3),为欲对破小乘一切有部等法执,乃广造诸论,以明大乘诸法缘起,毕竟空义。到了九百年顷,学者因受了龙树学说的影响,多数执空,陷于断灭见,由是无著ASANGA (4),世亲VASUBANDHU (5),根据唯识 (6) 学理的妙有理论,说种子能生一切,因果不空。经过这两番陈义之后,大乘佛法,乃风行全印,使小乘成为附庸,所以这一时期可以名为大乘为主,小乘为从的时代。

  第三期称密主显从时代
  第二期五百年过去后,约在佛灭千二百年间,有龙智菩萨NAGAJNANA (7),弘扬密咒,把密咒来融摄印度风习,因之密咒乃渐发达,此时大小乘佛法,皆依附密咒而流行。直至佛灭千三百年间,印度内部有婆罗门教的复兴,外有回教的侵入,遂使佛法渐趋没落,在印度本土几乎绝迹。所以在这第三期五百年来,可以名为密咒为主,显教为从的时代。

  印度佛法三期
  第一期五百年 ─ 小彰大隐佛教 ─ 传锡兰暹罗等地 ─ 巴利文
  第二期五百年 ─ 大主小从佛教 ─ 传中国再传高丽日本 ─ 华文
  第三期五百年 ─ 密主显从佛教 ─ 传西藏再传蒙古等 ─ 藏文

 

  备注:

  (1)
  马呜菩萨 ─ 中天竺人,初为外道,善辩论,后为肋尊者所折服,遂皈正道,大宏佛法,破伏外道,重光大乘宗旨。

  (2) 龙树 ─ 亦译为龙猛,南天竺,学门渊博,其学偏于法性空方面,与有部的思想对立。
  (3) 提婆 ─ 南天竺人,为龙树弟子。发扬诸法毕竟空的思想。
  (4)无著 ─ 健陀罗国(在克什米尔之西)人,先从弥沙塞部出家,后信大乘,发扬唯识有宗的思想。

  (5)世亲 ─ 梵名婆薮盘豆,或译天亲,为无著之弟。曾造大小乘论各五百部,被号为千部论主,以宣扬大乘有宗教义。

  (6) 唯识 ─ 谓世间诸法,惟心识所现,故名唯识。法相宗即是唯识学。
  (7)龙智菩萨 ─ 是龙树菩萨的弟子,发扬密宗思想,寿逾七十,面貌若三十岁人,玄奘法师曾遇之于印度


 

 

  习题:

  (一) 佛灭后,印度佛法可分几个时期?
  (二) 第一期大小乘教法各如何?
  (三) 提倡大乘佛法的,有几位大师?
  (四) 佛灭后多少年是大乘佛法兴起时期?
  (五) 密咒由谁提倡?到何时佛法在印度几乎绝迹?何故?
  (六) 请表列佛灭后,印度佛法的三个时期!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附录  (一)盂兰盆真义

 

  在农历七月里,华人聚居的地区,到处举行「盂兰胜会」。盂兰胜会本是佛教的孝亲节,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称为「盂兰盆(1)法会」。这法会是根据「佛说盂兰盆经」的指示而举行的。经中这样说:

  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初成道果,看见他的母亲堕落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到皮骨连在一起。他的孝心恳切,即刻用钵盛饭,藉着神通的道力,送给他母亲吃。那知他的母亲业障深重,饭未入口,就变成火碳了。目犍连看到这种情景,悲哀得大哭起来,赶快跑去禀告佛陀,请求佛陀替他设法,救拔他的母亲。

  佛陀说:「你母亲的罪业很重,不是你一个人的道力能够救他的,须靠十方众僧的道力,才能救度你的母亲脱离苦趣。」

  目犍连请佛陀指示如何会集十方众僧,救度母亲脱苦?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众僧结夏安居(2),修行圆满的日子。你应该在那天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供养十方众僧,仗他们的威神道大,才能救脱你的母亲。」

  目犍连遵照佛陀的指示,在那年七月十五日,敬设斋筵,供养来自十方的众僧。佛陀命令众僧先为施主家人念咒祈愿,然后才接受所施的食物,目犍连的母亲,就凭这供僧的功德,脱离了饿鬼的苦趣。目犍连满怀高兴,对佛陀说:「弟子的母亲蒙佛陀慈悲,众僧道力,现已脱离苦趣,但是不知道未来的佛弟子们,也能依照我所设的盂兰盆供,救度各人的父母亲吗?」


  佛陀说:「可以的,凡佛弟子行慈孝者,都可以在这天,以百味饮食,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为现生父母,增福延寿,为过去父母,离苦得乐,这是报答父母养育深恩的好方法。」

  这部「佛说盂兰盆经」传入中国以后,翻译为华文。孝顺父母,是中国的人伦道德,所以这部提倡孝道的盂兰盆经,大受中国人民的欢迎与传诵。到了南北朝时代,梁武帝创设「盂兰盆胜会」,盛极一时!从此,盂兰盆胜会在中国民间,到处盛行。可惜经过了一千多年的漫长时日,这个提倡孝道的盂兰盆胜会,在民间流传久了,慢慢地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沦为祭鬼节。

  所以,符合佛教真正意义的盂兰盆法会,佛教团体,应积极提倡,使这个宣扬孝亲思想的「盂兰节」,普遍地推行。

 

  备注:

  (1)
  盂兰盆 ─ ─ 是印度的梵语(ULLAMBANA),意思是:「救倒悬」。「倒」是倒转过去,「悬」是悬吊起来。这是指饿
鬼道中众生的受苦,好像头脚倒转吊起来的剧烈难受,急待拯救,所以叫「救倒悬」。

  (2)
  结夏安居 ─ ─ 每年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夏天的三个月内,为印度多雨的季节。佛徒在外托钵生活,不大方便,故规定这三个月内,大众安住下来专做禅功。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附录  (二) 佛学常识问答初级组比赛题

佛降生于公元前几年?(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

悉达多太子的父母叫什么名字?(父名净饭、母是摩耶夫人。)

太子几岁出家?(二十九岁出家。)

频婆娑罗王要赠送什么给出家的太子?(赠送半个国土及财物,劝他还俗。)

佛幼年时的姓名叫什么?(悉达多乔达摩)

悉达多太子是古印度那一国的人?(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人)

太子出家时有谁伴他去?(马夫车匿)

频婆娑罗王对出家的太子说两句什么话?(太子修道成功后,不要忘记度我。)

悉达多是什么意思?(悉达多是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的意思)

悉达多太子生后几天母亲逝世?(七天)

太子为什么要出家?(为求宇宙人生真理与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

太子为什么不接受频婆娑罗王所送的财物?(因为太子志在修道,淡泊物欲)

悉达多太子降生地在那里?(古印度蓝毗尼园)

太子的母亲死后由谁抚养他?(由姨母摩诃波波提无养)

太子到什么河畔把头发剃掉?(阿那玛河畔)

太子出家第一次访问那一个苦行林?(跋伽仙苦行林)

太子降生时脚踏什么?行走几步?(脚踏莲花,行走七病。)

太子几岁开始读书?(七岁)

太子出家后,最初到那一国去乞食?(摩竭陀国的王舍城)

太子游四门,最后看到了什么人才决定出家?(看到一位修道的出家人才决定出家。)

太子降生后说出两句什么话?(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太子几岁和他节妃子耶输陀罗结婚?(十六岁)

摩竭陀国的国王叫什么名字?(频婆娑罗王)

太子出家后到什么地方去修苦行?(伽耶山附近苦行林)

悉达多太子在苦行修行几年?(修行六年)

太子打坐菩提树下,一天夜里,见到什么而悟道?(夜睹明星而悟道)

众生不能成佛的原因在那里?(无明障蔽佛性,不知解除。)

佛陀是什么意思?(佛陀是觉者的意思)

悉达多太子修行时有师父教他吗?(没有,是自己求觉悟的。)

太子成佛时说了两句什么话?(大地众生,皆有佛性。)

众生的佛性被什么东西蒙蔽?(被无门烦恼所蒙蔽)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意思?(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

悉达多太子修苦行时每天吃些什么?(每天吃些麻麦)

太子成时几岁?(三十五岁)

人生的一切痛苦是由什么而来?(由不善的业力而来)

太子成佛后,最初到什么地方说法?(到波罗奈国的鹿野苑)

悉达多太子修的苦行是正道吗?(不是正道,因为苦行不能断烦恼。)

太子成道的地点是现在印度什么地方?(印度的菩提迦耶)

在家佛徒要修什么戒法才能得到身口意的三业清净?(要修十善戒)

佛在鹿野苑讲了一部什么经?(转fa lun经)

悉达多太子放弃苦行后到什么树下打坐?(到菩提树下打坐)

太子成佛是在公元前几年?几月?几日?(在公元前五八八年五月月圆日)

太子悟道后的圣号是什么?(释迦牟尼佛)

佛度五比丘中那一位最先开悟?(乔陈如比丘)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打坐时发出什么誓言?(不成正觉,不起此座)

成佛是什么意思?(是证悟宇宙真理,解脱生死痛苦,获得自在快乐。)

释迦牟尼佛怎样解释?(释迦义是能仁表利他德,牟尼义是寂默表自利德。)

五比丘最初见到佛来鹿野苑有什么表示吗?(五比丘说:佛来了,我们要起来欢迎。)

什么叫三宝?法是什么意思?(佛法僧叫三宝。法指佛所觉悟的真理与觉悟的方法。)

第一次结集经典在什么地方?(在王舍城外的灵鹫山七叶窟)

什么叫做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五戒是人乘修的法门吗?(五戒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佛涅盘时多少岁?(八十岁)

结集经时由谁诵出经藏?(由阿难尊者)

什么叫做不杀生戒?(禁止伤害一切生命,即名不杀生戒。)

什么叫做法忍?(忍受风雨饥渴寒等痛苦,叫做法忍。)

佛涅盘的地方在那里?(在古印度拘尸那拉城外的沙罗林中)

结集经典时谁诵出律藏?(由优婆离尊者)

什么叫做不偷盗戒?(禁止偷取别人的财物,叫做不偷盗戒。)

怎样叫做无生法忍?(对于佛法通达无碍,信受不疑,叫做无生法忍。)

佛涅盘在公元前几年?(公元前五四三年)

第一次结集经典时共有多少人参加?(五百人)

怎样叫做生忍?(忍受别人的怨恨,打骂等事,不生报复之心。)

什么叫做摄善法戒?(菩萨以善法利益人群,摄受人群。)

佛涅盘到今年公元一九九○年的佛诞已有多少年?(已有二千五百卅三年)

参加结集经典的人,都证到了什么圣果?(证到阿罗汉圣果)

什么叫做不妄语戒?(禁止说欺诳人的骗话,叫做不妄语。)

什么叫做摄律仪戒?(行住坐卧,遵守佛律的轨则,叫做摄律仪戒。)

佛涅盘后是谁领导第一次结集经典?(大迦叶尊者)

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是谁?(目犍连尊者)

什么叫做不饮酒戒?(禁止喝酒及麻醉人性的毒品)

饮酒有什么不好?(酒含麻醉性,饮者迷失理智,误造种种过失。)

什么叫做善业?(不做损人利己的十恶行,做利益他人的十善行。)

怎样叫做两舌?(搬弄是非,离间他人即是两舌。)

伤害生命在十恶业中是那一种业?(是杀业)

修十善戒的人,人格会降低吗?(不会,人格会是提高。)

什么叫做恶业?(做损人利己的十恶行,即是恶业。)

说什么话叫做恶口?(说恶毒的话或咒诅别人即叫恶口)

偷人家东西在十恶业中那一种业?(是盗业)

作十恶业的人会得到人的尊敬吗?(不会,要被人僧厌或轻视的。)

什么叫做因果?(因是种因,果是结局,由此因而得此果,是因果义。)

绮语是什么意思?(是指讲花言巧语及无礼无义的轻浮话的意思)

看到好的就爱,在十恶业中属于那一业?(属贪业)

修十善戒的人会得到恶的结果吗?(不会,会得到善果。)

什么叫做修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即叫修身。)

不贪怎样解释?(见到名利财物不生贪爱的心)

爱发脾气和骂人打人的行为,在十恶业中是那一业?(是嗔业)

作十恶业的人会得到善的结果吗?(不会,会得到恶的结果。)

什么叫做修心?(不贪、不嗔、不痴,即是修心的根本方法。)

不嗔怎样解释?(不发脾气,不打骂人,不恼害人。)

不识是非好恶,在十恶业中是那一业?(是痴业)

做人应该行十善还是应该作十恶?(应该舍十恶行十善)

什么叫做三毒?毒是什么意思?(贪、嗔、痴叫做三毒。毒是毒害善根的意思。)

不痴怎样解释?(知善恶,识邪正,明事理,别是非,即是不痴。)

有十恶业病的人要用什么法药才能医治得好?(用十善戒的法药医治,即能痊愈。)

人生的幸福与快乐是从行善得来,还是从作恶得来?(从行善得来)

六度中的前五度叫什么名字?(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持戒能度什么过失?(能度毁犯的过失)

能修六度的人称他什么?(称为菩萨)

有人说佛教是老年人信仰的,这是把佛教当作老人院看了,这种看对不对?(不对,佛陀和弟子都是年青成佛和信佛的。)

六度中最后一度叫什么名?什么意义?(叫般若。是智慧的意思。)

忍辱能度什么过失?(能度嗔恚的过失)

修行六度的菩萨是迷信的行为吗?(不是,是理智的行为。)

有人说青年人不需要研究佛学,对不对?(不对,佛学是导人追求人生真理,青年人应求真理,所以需要研究。)

怎样叫财布施?(用财物救济疾病贫苦的人,即叫财布施。)

精进能度什么过失?(能度懈怠的过失)

修行六度的菩萨是自私自利的小人吗?(不是,是利他的大人行。)

烧纸钱焚札是佛教的出产吗?(不是,是民间敬祖的风。)

怎样叫法布施?(用佛的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即是法布施。)

散乱的心要用什么去对治?(要用六度的禅定去对治。)

修行六度的菩萨是消极厌世的表现吗?(不是,是积极救世的表现。)

求签问卦是佛教经典所有的吗?(没有的,是社会信神教者带进佛门。)

什么叫无畏施?(牺性自己,解救别人的恐怖与痛苦,叫无畏施。)

愚痴的人要修六度中那一度才会得到智慧?(修般若度)

人人修行六度世界会发生战争吗?(人人修行六度,人人即是菩萨,世界即不会发生战争。)

拜神即是拜佛吗?(不是,神是有生死烦恼的众生,佛是没有生死烦恼的圣人。)

布施能度什么过失?(能度悭贪的过失)

六度是大乘法门还是小乘法门?(是大乘法门)

人人修行六度世界会不会太平?(人人修行六度,人人都是菩萨,世界即会太平。)

学佛是一件不光明不正大的事吗?(不是,学佛是向上向善的,正大光明的事。)

佛教的中心教理是什么?举出它的名词来?(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盘寂静,四、缘起性空。)

佛为什么要说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举出其理由。(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

人人都有烦恼吗?人人需要学佛吗?(人人都有烦恼,人人应该断烦恼。所以人人需要学佛。)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附录(三) 佛学常识问答高级组比赛题

 

释迦牟尼佛是那一个国家的王子?(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

世界上有佛教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在公元前五八八年佛成道日开始)

佛成道时身上放出六种颜色的光,是那六种?(蓝,黄,红,白,橙,及前五色的综合色。)

佛教史上第二座佛法叫什么名?(叫祗园精舍)

悉达多太子在古印度四种阶级中是属于那一种阶级?(属于刹帝利王族阶级)

佛法僧三宝在什么时候才具足?(在佛到鹿野苑说法度五比丘时)

佛离开鹿野苑后曾度了三迦叶兄弟出家,大迦叶叫什么名?他有多少徒弟?(大迦叶叫优楼频那迦叶,有五百徒众)

佛说法在印度南方与北方,是以那两个佛寺为根据?(南方以摩竭陀国王舍城竹林精舍和北方乔萨罗国的祗园精舍)

悉达多太子为什么要出家?(为追求真理,救度众生,所以出家。)

佛教最早的优婆塞与优婆夷是谁?(是耶舍的父亲俱梨架与耶舍的母亲)

佛教史上第一座寺庙叫什么名字?(叫竹林精舍)

佛教史上那两个国王是佛的忠诚大护法?(摩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与乔萨罗国的波斯匿王。)

太子出家修苦行,后来为什么又放弃苦行?(因为苦行不是正道,不能断烦恼了生死,所以放弃。)

优婆塞与优婆夷是什么意思?(优婆塞是近事男,优婆夷是近事女,即在家学佛的男女佛教徒。)

佛在竹林精舍时又度了两个很有名气外道出家,这二人叫什么名字?(一叫舍利弗,一叫目犍连。)

佛成道后几年,回到祖国探问他的父王与姨母?(佛成道后第六年)

佛第二次回祖国时为何事?(为了父亲净饭王病危)

常随佛陀的出家弟子有多少人(有一千二百五十人)

现在印度佛教四圣地有什么建筑物作纪念?试举出两个?(佛降生地蓝毗尼园有阿育王建立的石柱,佛成道的菩提迦耶有大菩提塔。)

六度的前五度能度那五种过失?(能度悭贪、毁犯、嗔恚、懈怠、散乱五种过失。)

佛陀的父亲逝世,佛怎样表示他的孝敬?(佛亲扶父王灵棺送葬并布施财物救济贫民。)

佛陀最后所度的弟子是谁?(佛陀最后度的弟子叫须跋陀罗)

佛对波斯匿王说有四件小事不可轻视,举出两件。(年幼王子不可轻视,小龙不可轻视。)

五戒能治那五种过失?(能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五种过失)

佛教最初出家的女性是谁?(是佛姨母摩诃波提及五百童女)

佛陀一生教化的对象是那些 阶级的人?(是国王,大臣,婆罗门,农人,商人,军人, 妇女,奴婢)

佛与神有什么分别?(佛是解脱生死的大圣人,神是有生死的凡夫。)

十善戒中那四种善业戒,能除口四恶业?(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四善业戒能除妄语、绮语、两舌、恶口

四恶业。)

佛在五十多岁时,众弟子们选谁给佛当侍者?(选阿难尊者为佛侍者)

佛临涅盘时怎样答覆阿难所问的四件事?举出两件来。(我涅盘后应依戒律住;应依四念处住。)

贪嗔痴怎样解释?(贪是贪爱财色名食睡五欲,嗔是恼怒打骂伤害别人,痴是不明事理,迷迷糊糊。)

人身是由那五种原素组成的?(由色受想行识五蕴组合而成)

在五蕴中那些是色法?那些是心法?(色蕴是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心法。)

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是谁修建供佛的?(是频婆娑罗王修建供佛的)

八正道中正念、正定怎样解释?(正念是忆念所修佛法正道;正定是住心一处,不乱不动。)

证到阿罗汉果的人,还有烦恼与生死吗?(没有烦恼与生死)

什么叫五欲?(财,色,名,食,睡。)

八正道中正见、正思惟是什么意思?(正见是正确的理解四谛理;正思惟是思想四谛真理,引发正当欲念。)

八正道是小乘法门还是大乘法门?(是小乘法门)

什么叫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财、色、名、食、睡五欲是人类最不喜爱的东西吗?(不是,是人类最喜爱贪求的。)

八正道中正语、正业是什么意思?(正语是说真诚的话,正业是身心合法的行为。)

修八正道可以证到什么圣果?(修八正道可以证到阿罗汉果)

苦、集二谛属于什么因果?(属于世间有漏的因果)

舍卫国的祗园精舍是谁修建供佛的?(是须达多长者修建供佛的)

八正道中正命,正精进是什么意思?(正命是正当的生活,不做不道德的事业;正精进是努力修善断恶。)

阿罗汉除应受人天供养外,还有那两种的解释?(一、杀贼,杀灭烦恼之贼;二、无生,证得解脱生死之果。)

灭、道二谛属于什么因果?(属于世间无漏的因果)

四谛是那一种人所修的法?(是声闻人所修的法)

十二因缘中那几个是过去因与现在果?(无明与行是过去二支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五支果。)

小乘人与大乘人有什么不同?(小乘人自利,大乘人自利又利他。)

第六识依什么生起?了别什么境界?(第六识依第七末那识生起,了别法境。)

十二因缘中的识在八识属于那一识?(属于八识中的第八阿赖耶识)

十二因缘中那几个属于现在因与未来果?(爱、取、有属于现在因,生与死属于未来果。)

前五识了别那五种外境?(前五识了别色、声、香、味、触五外境。)

第七末那依什么识生起?又执什么为我?(依第八阿赖耶识生起,又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

十二因缘中那一因缘是生死的根本?(无明是生死的根本)

十二因缘是什么人所修的法门?(是缘觉人所修的法门。)

我执有两种,说出这两种名词?(一、人我执,二、法我执。)

第八阿赖耶识怎样解释?(第八阿赖耶识是梵语,华义藏识,藏有三义:一、能藏,以此识能含藏诸法种子;二、所藏,

因此识复为前七转识所覆藏;三、执藏,此识为第七末那识执持为我。)

第七末那识有四个常随烦恼,举出它的名字来。(我痴,我见,我慢,我爱。)

十二因缘中要灭除那一因缘,才能解脱生死?(灭除第一无明缘)

声闻乘与缘觉乘是属大乘人还是小乘人?(同属小乘人)

前五识依那五根生起?(前五识依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生起)

心与意怎样解释?(心是集起义,能集积诸法种子生起现行;意是思量义,恒审思量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

八识中那一识是生命的主体?(第八阿赖耶识是人生去后来先的生命主体)

诸行无常是什么意思?(诸行无常是说世间诸法都是变化不停,生灭不断的,没有常住不变的个体。)

因缘二字怎样解释?(因是主要原因,如种子,缘是次要的助缘,如水土阳光等等。)

学佛的人是不是都要出家做和尚?(不是,佛教有四众弟子,在家一样可以学佛。)

八识中那一识活动力最强?(第六意识,因为它能了别过去、现在、未来的法境。)

诸法无我是什么意思?(是明五蕴诸法假合的人身,没有实在不变的我可得。)

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未学佛的人听了会生起什么误会?(会误会佛法是消极、悲观的、空的;而不知另一面是常乐我净的,积极进取的。)

没有研究佛学,也没有皈依过三宝的人是佛教徒吗?(不是,须要皈依三宝,得到正式学佛的佛教徒资格。)

人类在睡眠时,前六识停止活动,为什么会不死?(因为有第八阿赖耶识执持根身,所以不会死亡。)

涅盘是什么意思?(涅盘是圆寂的意思,即是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

佛教是不是迷信的宗教?(不是,因为佛教是发明真理,指迷趋悟的宗教。)

皈依佛教是不是一件愚痴的行为?(皈依佛教是向上向薹,学圣学贤的行为,是智慧的表现。)

缘起性空怎样解释?(缘起是说世间诸法众缘和合而起;性空是说众缘合成的诸法,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

青年人研究佛法有什么利益?(可以得到知善恶,识邪正的智慧与向上做人的方法。)

在家学佛会妨碍家庭与职业吗?(佛教慈悲和爱,学佛增加家庭的和乐。佛主张缘起无我,缘成互助,尤可从家庭和乐的基础上做起。以业余的时间为佛教工作,也不会妨碍到职业。)

四大本空怎样解说?(四大是地水火风,为一切万法的原素,一切法均由此四大合成。四大分散,万法即坏灭,四大所成的一切法,都没有真实的自体,所以说四大本空。)

五蕴非有怎样解释?(色受想行识五蕴构成的人身,是虚妄不实的,以五蕴分散时,人身也即没有了,所以说五蕴非有。)

略说舍利弗皈依佛陀的因缘?(舍利弗见到马胜比丘的仪态非凡,知为悟道的圣者,询其所修何法,马胜比丘因说佛所说:「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闻后,感为稀有,因跟佛出家,修学佛法,后来诸大比丘中,称为智慧第一舍利弗。)

何谓五住烦恼?((1)三界见惑(2)欲界思惑(3)色界思惑(4)无色界思惑(5)无明惑)

何谓八识二无我?(即修戒定慧,转八识成四智,破除我执和法执,叫做八识二无我。)

转八识成四智,那一识先转,那一识次转?(首先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次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

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后,那两个识也可同时转为清净智?(前五识同时转为成所作智,第八识也同时转为大圆镜智。)

成所作智的妙用怎样?(能现种种化身说话,成办度生作为。)

妙观察智的妙用怎样?(能观机说法,恰到好处,使听者不退转,向上努力研修佛法。)

平等性智的妙用怎样?(因已断无明惑,证自他平等,无我法执,对一切众生,一视同仁,没有冤亲,没有憎爱之别。)

大圆镜智的妙用怎样?((1)如来大圆镜智中,能现万法色相,如镜照物,(2)能了如众生善恶业力因果,(3)依大悲恒缘众生,依大智观诸法性平等,(4)常能执持无漏根身,为一切善法功德所依.)

声闻乘和缘觉乘悟入的根机有何不同?(声闻乘从四谛中的苦谛悟入,缘觉乘从集谛悟入,以集谛的无明为十二缘起的根本,观十二因缘而自力悟道,根机较声闻乘深。)

小乘,中乘,大乘,是修什么法门?(小乘是指声闻乘,修四谛法。中乘是指缘觉乘,观修十二因缘。大乘是指菩萨乘,修六度法门。)

说出四无量心的名称?((1)慈无量心,(2)悲无量心,(3)喜无量心,(4)舍无量心。)

说出菩萨四摄法的名称?((1)布施摄,(2)爱语摄,(3)利行摄,(4)同事摄。)

说出四弘誓愿?((1)众生无边誓愿度,(2)烦恼无尽誓断,(3)法门无量誓愿学,(4)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念处是对治那四种妄见?((1)身念处,观身不净,是对治缘身执净妄见,(2)受念处,观受是苦,是对治缘法执乐的妄见,(3)心念处,观心无常,是对治缘心执常妄见,(4)法念处,观法无我,是对治缘受执我妄见。)

何谓别相念处?(修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将各分开作观,叫做别相念处。)

何谓总相念处?试举例说明?(修四念处观时,每作一观,并作其余三观,叫做总相念处。例如观身不净时,并观此身是苦,无常,无我,或并观受,心,法,亦皆不净。)

为何三十七道品,首为四念处?末为八正道?(因为了生死苦,即开端于四念处的观想,才能离去贪爱执著,进入八正道,从无漏慧,具修戒定慧法满足,破除我执,证无生果位。)

依世间凡夫实贱八正道,可以成为怎样的人?(将可以成为人格高尚的善人君子。)

依世间凡夫实贱八正道,可以成为何等果住的圣人?(将可以获得解脱生死烦恼,成就小乘最高果位的阿罗汉。)

八正道何正道包含戒定慧三学?(八正道的正悟,正业,正命就是戒学,正念,正定,就是定学,正见和正思惟,就是慧学。正精进是策励戒定慧三学的完成。)

十二因缘与四谛法有何关系?(十二因缘之流转门,即四谛法中之苦集二谛。还灭门,是灭道二谛。)

灭谛是指什么?(灭谛是指证得涅盘的真谛,也即证得无生果位(解脱生死)或阿罗汉果位。)

五根的「根」和五力的「力」意义有何不同?(五根的「根」是能生善,五力的「力」是能破恶。因生善的「根」增长,便有破除恶法的力量。)

凡夫菩萨的生死有何不同?(凡夫的生死是分段生死,菩萨的生死是变易的生死。)

小乘人有何长处?(修小乘道,能严持戒律,断见思惑,超出三界,证阿罗汉果,不受后有,这是小乘人重修持的长处。)

大乘菩萨发那三心自度度人?((1)菩提心为因,(2)大慈悲为本,(3)方便为究竟。)

何谓菩提与发菩提心?(菩提是觉悟正道,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的「心」是愿望,做自度度人的事业,叫做发菩提心。)

何谓方便为究竟?(方便即随顺世间利导众生善巧法门,必先具有菩提心及大悲心,而后始成方便。大乘之究竟,则不为自利,全在利乐众生,方可称为究竟。)

处此五浊恶世,佛教徒应如何背离污浊?(要坚定信仰佛教,勤修正法,向善行善清净三业,净化身心,净化人间,转娑婆为极乐。)

人生佛教之目的何在?(人生佛教目的重在改造现业,努力行善,受用佛法,以佛陀为模范,培养健全人格,解除烦恼的缠缚,则内心清净,便可建立人间净土。)

那一住大师极力提倡人生佛教?他说学佛要从做人起的四句训示是什么?(太虚大师极力提倡人生佛教。他说:「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是他训示学佛从做人起的针言。)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附录(四)  选择题
选择题:七十五题全作

1. 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公元前_年

(A)五四三  (B)五九四  
(C)五八八  (D)六二三
2. 世界公认的佛陀日是阳历_。  
(A)四月十五日   (B)四月八日   
(C)五月月圆日   (D)月圆日  
3. 佛教成立于佛_时,
(A)出世  (B)出家  
(C)成道  (D)涅盘
4. 佛历是从佛_时计算起。
(A)出世  (B)出家  
(C)成道  (D)涅盘
5. 佛陀降生于_。
(A)祗园  (B)鹿野苑  
(C)蓝毗尼园  (D)王舍城
6. 悉达多太子的父亲是_。
(A)白饭王  (B)净饭王  
(C)阿育王  (D)斛饭王
7. 悉达多太子_当时印度四阶级的不平等待遇。
(A)很满意  (B)不满意  
(C)不反对  (D)不了解
8. 悉达多太子于_ 岁时舍弃荣华富贵,出家修行。
(A)十七  (B)二十五  
(C)二十九  (D)三十五
9. 悉达多太子是由_而成正觉的。
(A)修苦行  (B)修武功  
(C)修善道  (D)修净行
10. 佛陀证得无上正觉时,正坐在_树下的金刚座上。
(A)菩提  (B)琉璃  
(C)竹林  (D)娑罗
11. 悉达多太子是佛陀幼时的名字,意思是_及一切功德,成就。
(A)安祥  (B)吉祥  
(C)安稳  (D)安乐
12. 佛陀所觉悟的真理,最重要的是_理法。
(A)因缘  (B)因果  
(C)果报  (D)缘起
13. 佛陀初转fa lun的地点是_。
(A)灵鹫山  (B)鹿野苑  
(C)圣伽沙  (D)蓝毗尼园
14. 佛陀的涅盘处是_。
(A)王舍城  (B)摩竭陀国  
(C)拘尸那拉  (D)灵鹫山
15. 鹿野苑在古印度的_国。
(A)波罗奈  (B)拘利  
(C))摩竭陀  (D)乔萨罗
16. 悉达多太子年青时,父王为他筑_宫殿。
(A)三时  (B)四季  
(C)两季  (D)三季
17. 悉达多太子曾在_畔修苦行。
(A)恒河  (B)阿那玛河  
(C)尼连禅河  (D)银河
18. 佛陀勤修净行,在一个夜晚,因睹_而觉悟
(A)明月  (B)明星  
(C)水光  (D)落叶
19. 佛陀对五比丘说_。
(A)四圣法  (B)八正道法  
(C)圣谛法  (D)四谛法
20. 佛教史上最早的僧伽是_。
(A)耶舍  (B)五比丘  
(C)摩诃迦叶  (D)阿斯陀
21. 拘尸那拉城是佛陀的_地。
(A)诞生  (B)涅盘  
(C)成道  (D)出家
22. 佛陀为父王临终_,表示孝敬。
(A)作福  (B)作法  
(C)演戏  (D)说法
23. 佛陀遗嘱在佛涅盘后,佛弟子依_为师。
(A)佛陀  (B)佛法  
(C)戒律  (D)舍利
24. 佛陀对阿难说:「信任自己,紧握真理明灯,在真理中求_。」
(A)乐趣  (B)快乐  
(C)供养  (D)解脱
25. 悉达多太子,看到什么现象而生起出家的念头?
(A)五蕴本空  (B)四大皆空  
(C)老病死苦  (D)五蕴炽盛
26. 以下那一项是不属于五明的?答_。
(A)声明  (B)因明  
(C)内明  (D)无明
27. 不正见中的_是执持不正戒,非因计因。
(A)边见  (B)邪见  
(C)见取见  (D)戒禁取见
28. 五蕴中的色蕴,地水火风即是_。
(A)四大  (B)前四蕴  
(C)后四蕴  (D)四力
29. 明白缘起的道理,才能真正的_,互相合作。
(A)我为人人  (B)无我为人  
(C)自利利己  (D)利己利人
30. 佛说宇宙万有都是_。
(A)因缘所生的  (B)佛所创造的  
(C)自然而然的  (D)进化而来
31. 解脱生死,不受后有是声闻乘所证得的果位,叫做无生,即是_果。
(A)须陀洹  (B)斯陀舍  
(C)阿那舍  (D)阿罗汉
32. 六度中精进有三义即_精进,修精进和求化精进。
(A)常  (B)断  
(C)勤  (D)法
33. 菩萨是觉悟的众生,自觉,觉他,但是_尚未圆满,故还要上求佛果。
(A)学问  (B)度化  
(C)法门  (D)觉行
34. 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为,出自_的,都可以叫做业。
(A)内心  (B)勉强  
(C)自愿  (D)身口意
35. 依业力的因果律来说,业报可分_业。
(A)早晚三时  (B)三时  
(C)今生  (D)后生、来生
36. 声闻乘法类型的佛教徒是_的,只求个人的解脱。
(A)恋世  (B)出世  
(C)入世  (D)在世
37. 僧伽是绍隆佛的,代表佛陀_,引进众生入佛智的比丘。
(A)转fa lun  (B)作善事  
(C)处理世务  (D)流转佛事
38. 牺牲自己的一切,冒险去帮助一切众生出离怖畏与痛苦叫做_。
(A)离苦施  (B)无畏施  
(C)所能施  (D)离怖施
39. 佛法的内容,说明了宇宙的_人生的意义,和道德的轨则。
(A)真相  (B)假相  
(C)幻相  (D)空相
40. 不贪不嗔不痴是_的后三戒。
(A)五戒  (B)八关斋戒  
(C)六根清净戒  (D)十善业道
41. 要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必须先断除_。
(A)无因  (B)无明  
(C)无理  (D)无道
42. 佛陀的信众,从国王、后妃、大臣以至贫民,应有尽有,这是佛陀提倡_的表现。
(A)自由平等  (B)慈悲平等  
(C)势力均等  (D)专权统治
43. 身口意三业以意业为首,故曰:「自_其意,是诸佛教」。
(A)会  (B)断  
(C)尽  (D)净
44. 八关斋戒的基础是_。
(A)三业清净  (B)五戒  
(C)八正道  (D)十善戒法
45. 做人必须知恩报恩,佛说我们应报_恩。
(A)大  (B)次  
(C)三  (D)四
46. 佛徒勤修六度法,愿救度一切众生是实行_。
(A)人天乘法  (B)声闻乘法  
(C)缘觉乘法  (D)菩萨乘法
47. 十二因缘中的生死根本是_。
(A)过去支因  (B)现在支果  
(C)现在支因  (D)未来支果
48. _就是由意志力造作的善恶的反应。
(A)受  (B)行  
(C)识  (D)业
49. 现在造业,现在就受果报,叫做_。
(A)顺现受业  (B)顺生受业  
(C)顺后受业  (D)顺次受业
50. 现在造业,二生或多生后才受果报,叫做_。
(A)顺现受业  (B)顺生受业  
(C)顺后受业  (D)顺次受业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