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快快乐乐成佛

快快乐乐成佛

快快乐乐成佛
佛法讲的是“离苦得乐”,这是佛法的精义所在。很多人学佛学了半天,老是以为佛法都在讲苦,就说佛教是“苦教”,其实这是对佛教最大的偏见和误解,佛法如果是苦教,那世界上最苦的人是谁?应该是苦教的教主─佛陀。  但是我们看看:佛陀是苦吗?他被称为“永远的微笑者”,为什么要微笑呢?因为他离苦得乐,离苦即得解脱。“解脱”是没有痛苦的意思。佛陀得到的乐是没有痛苦、没有负担的自然喜乐。所以他永远那么安详自在的微笑。
  佛陀只是告诉我们,苦是什么,让我们不要堕入苦中,是教我们免于苦痛。所以佛法是教大家离苦得乐,而不是故意要大家这个也苦,那个也苦。佛陀是说,如果我们不解脱,不管所行是乐或苦,结果一定是苦的。所以,佛陀宣说苦、集、灭、道四圣谛,让我们了解,我们的苦是来自烦恼。远离烦恼,即得自在解脱。所以佛法的核心问题,就是在让我们的心得到自在解脱。
  一切的法门、一切的方法、我们每天的功课,都是让我们离苦得乐、解决烦恼的。有一个简单检验修行的方法,就是每一天临睡前,可以问问自己:“今天有没有比昨天快乐?今天的我有没有比昨天有智慧?今天的我有没有比昨天更慈悲?今天的我有没有比昨天更自在?”
  如果这几个指标都是正面的,这才叫做好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果我们今天选择一个法门,一天没做功课就好紧张,反而造成身心压力,这不是很奇怪吗?我曾经教一个朋友放松禅法,他每天练习,每天都放松放松就是放松了。他有个朋友,去别的地方学放松,也是很努力练习,结果有一天,我们三个人在一块聊天,他那个朋友忽然紧张的惨叫一声:“糟了!我今天忘记放松了!”我很奇怪的问他:“你学放松怎么学得那么紧张呢?”结果放松反而变成他的压力了。
  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其实,放松就是放松,千万不要一想到放松就紧张。同样的,学佛也是如此,学佛是来解决烦恼的,不是来增加自己压力的。
  精进是努力去用这个功夫,不是压得你透不过气来,我们当然可以自我要求、努力精进,但是用的方法、订的目标,千万不要变成生命中的负担。
  希望大家有个基本了解,不是出家人怎么样、在家人怎么样,就我看起来这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问题的核心是在于如何有效的修行。希望大家都能“高高兴兴学佛,快快乐乐成佛”,这不是很好吗?
  很多人学佛之后,就感觉很不自在。如果释迦牟尼佛一天到晚这样愁眉苦脸,压力很大,你会喜欢他、尊敬他吗?如果我们不希望如此,为什么自己要这样呢?不只是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也是这样,你看他的样子,也是很欢喜、很放松。我讲的放松禅法,放松其实是对世间人方便的说法。我教大家练习放松,其实是“放空”,没有执著不就是“空”吗?对一般人讲放松,他很欢喜接受,于是不知不觉就空了,就解脱了。所以,佛法是要我们在生活中自在解脱的。
  大家要努力精进,但是不要精进得痛苦;功课要做,但是功课不能成为生命的负担。
  有些学密法的朋友,一天没持某个护法的咒,修这个护法的法,就很紧张,担心护法晚上会来处罚他。怎么会这样呢?为了怕护法而修法。佛法是让你解除烦恼,不是增加烦恼的。我们选择的修行法门,是要跟自己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让生活中直接得到利益的,这才是最有力量的法。

TOP

在佛教里,出离有很多种含义和解释,生活里遇到很多人,都把佛教的出离理解为远离人世,就像悉达多太子曾经做过的那样,不过这种解释容易把尚未准备好的人吓跑,佛陀并不打算剃光每个追随者的脑袋。按照我的理解,出离就是对世界或人间,持有一种超脱,只要悟得一种人生的态度,其它形式的东西并不关紧要。

出离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和你的生活紧密相连,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出离心,可以以这种方法检验:在过去对你很重要的一件事,现在是否对你一点都不重要;过去可以轻易激怒你的事,现在你是否毫不在乎。如果是的话,那么你就从这里出离了。所以,在那些看起来琐细、繁缛的生活里,都自有佛道在,只要你有一颗向佛的心,都可以达到出离,都可以靠近或达到佛徒所向往的境界。

当你不再执着一件事物或一种习惯,它就失去指挥摆布你的能力,你也就获得了自由。但要达到上面所说的境界,你就必须出离所有的事物,出离所有心灵的痼疾和杂念,才能获得彻底的自由。这里所说的所有事物,当然不止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包括很多细微的东西,抽象的东西。而且,看你是否彻底出离,心灵的出离最为重要,出离由外部转而内部,最后由心获得悟道,这是出离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人生里,你有多少内心的执着,就有多少痛苦;要摆脱痛苦,你必须从所有的执着里出离。如果试图以改变外在的世界,来追求完美,是永远徒劳无功的,永远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来烦扰你的凡心。当你生气的时候,你应该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会生气,是否会因为出现了与你期待相反的东西。其实你的期待,就是你所执着的东西;你的一切痛苦和烦恼,不过是因为过于执着。

过于执着的人,往往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但是,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事情,都不会轻易俯首听命,不会事事顺着你。要让他们达到你所希望的样子,即使花上一辈子的时间,也不一定能达到。很多人试图创造完美的世界,不过他们最终都被证明失败了,事实上,只要把你的心境稍作调整,一切都会看起来很完美。

也许你看过这样一个童话:一个被劈去了一小片的圆,想要找回一个完整的自己,于是到处寻找自己的碎片。由于它是不完整的,因此滚动得非常慢,从而领略了沿途美丽的鲜花,和虫子们聊天,也充分地感受阳光的温暖。它找了许多不同的碎片,但都不是它原来的那一块,于是它执着地找寻。直到有一天,它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碎片。然而,作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它滚动得太快了,错过了花开时节,忽略了虫子的亲昵。当它意识到这一切时,它毅然舍弃了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碎片,又恢复了原貌。 

有一种完美很平庸,有一种残缺也很美丽。曾几何时,不知有多少艺术家绞尽脑汁想为失去双臂的维纳斯重塑双臂,最后都遗憾地发现一切努力只是徒劳,完整无缺的维纳斯,反而失去了震撼灵魂的美。维纳斯的轰动效应不在于没有缺陷,而是使缺陷成为完美的阶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美丽的想象,都为她准备一双美丽的手。

人生不可能没有挫折,月亮不可能永远满盈,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断臂的维纳斯。于是,我确信残缺就是真实的人生,所以,我不再苛求完美的生活,不再向往理想的世界。正如罗兰说的:凡事不妨保留一点缺陷,缺陷就正是希望的所由生。有缺陷,才会产生想要把缺陷补足的欲望,才可能激发创造力、恒心及动力。物满则溢,物极必反,乃是千古不易之真理。很多人把没有缺憾,当成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其实那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也往往成为人生烦忧的根源,也是悲剧产生的所在。

生活是无法要求完美的,而不完美或者欠缺才是真实的人生。你之所以看到的世界总是不完美,是因为你有各种执着和不切实际的期待,如果你可以从这里出离,从内心出离,你就会变得自由而强大;如果你出离了所有的执着,那么你就会可能跟随佛的引导,到达云蒸霞蔚、俯视人间的莲花台。

请记得这句话:如果我们没有阴影,就不是完整的人;如果我们没有执着,人生才能真正到达天高云淡的境界。

TOP

一般人批评佛教,总是说:佛教大悲观了,太消极。为什么一般人会有这样的误解呢、我想这是因为佛教揭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痛苦;又说“人生无常”。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暂起,都是瞬息万变的,所谓名、利、财、色都是虚幻,因此,劝人不要太过“执着”----爱恋不舍。

    佛教也认为“多欲为苦”,欲望大多,常是痛苦烦恼根本,因此,劝人要知足少欲,每一个人都要衡量自己的才力以决定欲望的多寡。如果自己的才力不够,却整日空思梦想,岂不是自惹烦恼?但,请记住,佛并没有要我们“绝欲”,而只说”少欲知足”,过分地节省,以致伤害自己的身体,是为佛所反对的,他自己在十九出家以后,就曾经依照当时外道的苦行办法,瞎炼盲修,每天只吃一颗米,一粒麻,搞得骨瘦如柴,体力不支,结果并没有到达他所希望的觉悟,最后,佛才了解,虐待自己的身体,并不是达到解脱之道的方法,身体虽然不是真实的,总有死亡的一天,但修行却用得到身体。
身体不康健,既不能思考、推理,也不能打坐、禅定。“少欲知足“就是一种“中庸之道”,四十二章经里,第三十四章有这么一段记载:佛问一个未出家前喜爱弹琴的和尚说:“琴的弦如果太松,拉得出声音吗?

    “不能。”

    “如果弦调得太紧呢?”

    “弦会断了。”

    “如果弦调得恰到好处呢。”

    “那就可以拉出各种美妙的乐音了。”

    所以佛教并不是“令朝有酒,今朝醉”的纵欲主义者,也不是故意挨饿受冻的自我虐待主义者。佛教的“少欲知足”乃是达到幸福快乐的“中道”主义。(即不矫枉过正,而是中庸适中之意。)佛教劝人要了解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道理,叫人不可浑浑噩噩,不要等闲白了少年头。这样,人们才会爱惜光阴,努力去做一番有益世道人心、自利利他的工作。

    佛教认为“四大皆空”。四大是指的地、水、火、风。这四种是一切世界和身体赖以成立的元素,故名之为四大。细言之:地是物质的固体,水是物质的液体,火是物质的暖性,风是物质的动性。就人的身体而言,皮肉筋骨是属于地大,精血涎唾属于水大,体温暖气是火大,呼吸运动是风大。人的身体就是由这“四大”元素组合而成,也将因“四大”的分离而消灭。人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本体存在,所以说“四大皆空”。

    因为“四大皆空”,所以说“无我”。有些读者又搞糊涂了,明明我在这儿,怎么说“无我”呢?诸位,所谓“我”只不过是上面所说的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暂时的聚合体。而人的细胞每一秒钟都在不停地新陈代谢,换句话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脱胎换骨”。

那么,是前一秒是“我”呢?还是后一秒是“我”?(时间象瀑布,找不出一点是“现在”。)或许有人说,会“思想”的才是”我”。可是人的思想是刹那生灭,迁流不息的,又象海浪,前仆后继,前一念未灭,后一念又生了,在念念不息中,到底前一念是“我”呢?还是后一念是“我”呢?(所以人的观念一直在改变,思想一直在迁换,昨天以为对的,以为好的,但今天你却认为是错的,是不好的。)因此,从“身体”和“思想”中根本找不到“我”的影子,所以说“无我”。

    佛教讲“无我”,并不是要人自暴自弃,错误地以为,反正“我”没有了,胡作非为又有什么关系?反正“我”是假的,努力又有什么用呢。如果有了这种观念,那是大错而特错了。佛教讲”无我”的道理,就是希望人们了解,一般世俗的人所认为真实的“我”,其实是四大暂时聚合的假相,总有一天会因四大散坏而衰老死亡的。因此,不必汲汲于名利的追求,不必和人斤斤计较,而是应该以宽让容忍处世待人。唯有有“无我”的认识,才能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对义之所在,才能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一个人能做到“无我”,他就不会损人利己,不会假公济私;而能抛头颅,洒热血去做救国救民的大业了。所以佛教是以“无我”、“看破一切”为手段,去达到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目的。因为如此,他再也不会有名枷利锁的羁绊,能得到真自由、真自在,再也不会有患得患失的烦恼了。

TOP